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濒危语言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以居都仡佬语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姜莉芳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27-29,共3页
以居都仡佬语为例,阐明濒危语言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但不宜作为主体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濒危语言这种特殊的非物质文化,我们可以寻求其他更适宜的保护方式。
关键词 濒危语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 思考
下载PDF
侗族萨文化功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姜莉芳 《怀化学院学报》 2016年第10期5-9,共5页
萨岁崇拜是侗族特有民间信仰,是侗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侗族萨文化起到了构建民族身份、宣告权利取得、进行秩序维护、增强集体凝聚、调节消费走向、维系文化传承的作用。
关键词 萨文化 功能 侗族
下载PDF
侗族萨文化与布努瑶密洛陀文化比较研究
3
作者 姜莉芳 《怀化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5-7,共3页
侗族和布努瑶的民间信仰中都有一位权利至大、地位至高的女神,分别被称为"萨岁"和"密洛陀"。萨文化和密洛陀文化在各自传统文化中几乎辐射到了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体现的领域立体而丰富,在日常生活中有重大的影响力... 侗族和布努瑶的民间信仰中都有一位权利至大、地位至高的女神,分别被称为"萨岁"和"密洛陀"。萨文化和密洛陀文化在各自传统文化中几乎辐射到了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体现的领域立体而丰富,在日常生活中有重大的影响力,对民族文化起到了总结和传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文化 密洛陀文化 侗族 布努瑶
下载PDF
侗族村寨聚居模式的空间结构与文化表征 被引量:4
4
作者 姜又春 禹四明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7年第3期82-87,共6页
人类聚落首先是一个物理的空间,具备物质的客观特性,同时,聚落又是人类活动以及创造文化的载体,能够被抽象为文化与精神的主观范畴。文章以侗族村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侗族聚居模式的空间结构和文化表征。侗族的聚落空间从家庭到村寨形... 人类聚落首先是一个物理的空间,具备物质的客观特性,同时,聚落又是人类活动以及创造文化的载体,能够被抽象为文化与精神的主观范畴。文章以侗族村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侗族聚居模式的空间结构和文化表征。侗族的聚落空间从家庭到村寨形成了五个不同层次的空间划分,而且每个空间具有文化功能的象征转换。建立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侗族村寨聚居空间的"萨崇拜""鼓楼""款组织"等文化表征符号将村内与村外连结成相互关联的文化整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聚居模式 空间结构 文化表征
下载PDF
论梅山民歌的文化背景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纯 刘景慧 《怀化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9-10,共2页
梅山民歌历史悠久,体裁众多,内容甚广。以湖南梅山民歌为研究对象,对梅山民歌形成的地理自然环境、历史、人文背景进行了分析,了解梅山民歌形成的背景因素,为梅山民歌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梅山民歌 地理 历史 人文
下载PDF
侗族各地萨岁崇拜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姜莉芳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24-28,共5页
萨岁崇拜是侗族特别是侗族南部方言地区民间信仰的核心,是侗族地区特有的宗教现象。纵览各地侗寨,关于萨岁的信仰虽然形式上千差万别,但内涵基本相同,"异"是表象,"同"是实质。
关键词 侗族 萨岁崇拜 比较
下载PDF
坪坦河流域传统乡村聚落地理研究
7
作者 谢伯军 姜又春 《怀化学院学报》 2016年第12期6-9,共4页
乡村聚落地理分析旨在从地理学视角、不同维度描述与解释乡村聚落。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坪坦河流域传统侗寨形成历史、选址思想、聚居生活模式以及空间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显示:坪坦河流域传统侗寨大约在明末清初侗寨功能产生分... 乡村聚落地理分析旨在从地理学视角、不同维度描述与解释乡村聚落。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坪坦河流域传统侗寨形成历史、选址思想、聚居生活模式以及空间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显示:坪坦河流域传统侗寨大约在明末清初侗寨功能产生分化,聚落体系初步形成;其选址思想主要有传统文化、生产方式与安全防卫等;聚居模式则是以"补拉"组织为单元管理,以"萨"崇拜为象征的信仰文化,以安全为导向的聚居理念的聚居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坪坦河流域 乡村聚落地理 选址思想 聚居生活模式
下载PDF
南部侗语体词性结构的修饰语研究
8
作者 熊南京 姜莉芳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61-62,96,共3页
文章通过比较名词和量词的修饰语发现:南部侗语的量词不能作修饰语,只能是中心语。
关键词 南部侗语 体词 修饰语
下载PDF
第三届中国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综述
9
作者 姜莉芳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9-20,共2页
主题为"民族.商业.文化"的第三届中国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2012年12月24日至27日在怀化学院举行,本次论坛围绕民族文化观、民族经济与文化生活及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三个方面,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对原生态民族文化进... 主题为"民族.商业.文化"的第三届中国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2012年12月24日至27日在怀化学院举行,本次论坛围绕民族文化观、民族经济与文化生活及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三个方面,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对原生态民族文化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态民族文化 清水江-沅水流域文化 民族商业 民族经济
下载PDF
侗族民间节会研究的民族志——吴波等《侗族民间节会及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书评
10
作者 曹端波 《怀化学院学报》 2018年第7期124-128,共5页
吴波及其团队的《侗族民间节会及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是一部研究侗族民间节会的民族志佳作。作者从侗族内部视野出发,在扎实的田野基础上,对侗族民间节会进行了详细描述和研究。侗族民间节会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代表,嵌合在侗族整体文... 吴波及其团队的《侗族民间节会及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是一部研究侗族民间节会的民族志佳作。作者从侗族内部视野出发,在扎实的田野基础上,对侗族民间节会进行了详细描述和研究。侗族民间节会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代表,嵌合在侗族整体文化与社会之中。作者对侗族民间节会的分布、特征、价值、文化意蕴以及知识产权法的研究与探索,令人耳目一新,对于我们研究侗族农耕文化乃至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民间节会 知识产权法
下载PDF
日月神话的神灵形象与母题的通约性演变 被引量:1
11
作者 米舜 文红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160-164,共5页
从史料、文献入手,对各民族日月神话、神灵形象的记述及母题的通约性演变进行梳理与分析,目的在于通过民族间的比较,借以窥视、回溯神话遗存的原始面貌及其所演绎的解释世界、观察宇宙和探问宇宙自然观的方式。神话中扭曲的形象、诡奇... 从史料、文献入手,对各民族日月神话、神灵形象的记述及母题的通约性演变进行梳理与分析,目的在于通过民族间的比较,借以窥视、回溯神话遗存的原始面貌及其所演绎的解释世界、观察宇宙和探问宇宙自然观的方式。神话中扭曲的形象、诡奇的情节,是原始初民对人生、宇宙的关照和理解,包含着古俗文化的本源性和始基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月神话 神灵形象 智慧遗形 生态生存
下载PDF
侗族日月神话信仰习俗与生态景观 被引量:3
12
作者 米舜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61-67,共7页
从日月神话展开,对侗族远古记忆痕迹、原型象征、风俗习惯、信仰与神话遗存意义蕴含的关联及其对民族文化性格形成的影响作系统梳理。旨在说明:侗族日月神话信仰习俗所标举的"人本于天"自然观,与作为前理性和超验性神秘体验... 从日月神话展开,对侗族远古记忆痕迹、原型象征、风俗习惯、信仰与神话遗存意义蕴含的关联及其对民族文化性格形成的影响作系统梳理。旨在说明:侗族日月神话信仰习俗所标举的"人本于天"自然观,与作为前理性和超验性神秘体验载体的神话遗存,其所蕴含的具有超前智慧性的生态生存理念,对于探寻解决当今生态存在危机之途,具有启示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月神话 神话遗存 智慧遗形 生态生存 终极命意
下载PDF
论侗族民歌的审美个性特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海清 刘景慧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95-196,201,共3页
侗族民歌是侗族人民为了表达对大自然的崇拜、对祖先的祭祀和对劳动胜利的欢庆等各种思想感情而创造的。侗歌的审美特征可以从很多方面得以体现。论文通过对侗族民歌的审美情趣、审美创造力、审美实践、审美形象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侗族民歌是侗族人民为了表达对大自然的崇拜、对祖先的祭祀和对劳动胜利的欢庆等各种思想感情而创造的。侗歌的审美特征可以从很多方面得以体现。论文通过对侗族民歌的审美情趣、审美创造力、审美实践、审美形象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侗族民歌为侗族族群文化的延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民歌 审美 个性特征
下载PDF
从“补拉”联姻和拟制血缘到地域社会整合——坪坦河申遗侗寨的迁徙与聚居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又春 《怀化学院学报》 2015年第8期1-5,共5页
作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坪坦河申遗侗寨大致于宋元时期建寨,到明清时期得到繁荣。侗寨均为杂姓聚居。当地人关于族群身份的叙述有二:一方面认为自己是土著侗族;另一方面认为其先祖是宋明时期从江西或广西迁徙而来的移民。早期... 作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坪坦河申遗侗寨大致于宋元时期建寨,到明清时期得到繁荣。侗寨均为杂姓聚居。当地人关于族群身份的叙述有二:一方面认为自己是土著侗族;另一方面认为其先祖是宋明时期从江西或广西迁徙而来的移民。早期迁徙而来的是杨、吴等大姓,他们在坪坦河流域的定居及开发历史过程中与土著侗族、苗族结合为文化融合体。在随后的数百年中有肖、胡、冯、陈、李等十几个姓氏移民于此。土著、早期移民和后期移民在村落社会中通过"拟制血缘""和"宗姓联合"等文化手段建构其同一的侗族身份认同。沿坪坦河定居的各侗寨则经由"补拉联姻"这一特殊的婚姻制度实现地域社会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寨 社会整合 拟制血缘 补拉联姻
下载PDF
台湾少数民族语言教育历史嬗变述评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莉芳 《百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前台湾少数民族语言全体进入濒危阶段,这是传统文化消亡的表现,危机感和民族情感使得民族语言教育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受台湾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困境和语言教育历史背景的制约,少数民族语言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积弊难返。
关键词 台湾少数民族 语言教育 濒危语言
下载PDF
日月神话的原始符码与生态景观
16
作者 米舜 张泽忠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88-94,共7页
从日月神话展开,对远古记忆痕迹、原型象征、信仰与神话遗存意义蕴含的关联及其对民族文化性格形成的影响作文献材料方面的梳理。分析认为:日月神话所蕴含的诗性思维情结即女性思维方式,是远古滋生生态观念的关键所在和生态伦理法则的... 从日月神话展开,对远古记忆痕迹、原型象征、信仰与神话遗存意义蕴含的关联及其对民族文化性格形成的影响作文献材料方面的梳理。分析认为:日月神话所蕴含的诗性思维情结即女性思维方式,是远古滋生生态观念的关键所在和生态伦理法则的原始依托。作为前理性和超验性神秘体验载体的神话遗存,其所蕴含的具有超前智慧性的生态生存理念,对于探寻解决当今生态存在危机之途,具有启示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月神话 原始符码 神灵形象 生态生存 终极命意
下载PDF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书写符号述评
17
作者 姜莉芳 熊南京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1年第2期91-95,共5页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出现过多种书写符号,但是没有一种为全体原住民族所接受。作为濒危语言的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急需抢救和保护,文字规范是目前台湾原住民族语言保护与教学实践中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
关键词 台湾原住民族 濒危语言 书写符号 文字规范
下载PDF
族群视野下台湾地区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
18
作者 姜莉芳 熊南京 《怀化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13-16,共4页
二十年前,国语和闽南话是台湾社会的强势语言,而闽南话较之国语又略占优势。当今台湾社会,国语和闽南话仍然是强势语言,但是国语的优势远远大于闽南语。闽南人只有在家庭内部,与祖父辈、父辈交谈时及在菜市场时使用闽南话的比例超过国语... 二十年前,国语和闽南话是台湾社会的强势语言,而闽南话较之国语又略占优势。当今台湾社会,国语和闽南话仍然是强势语言,但是国语的优势远远大于闽南语。闽南人只有在家庭内部,与祖父辈、父辈交谈时及在菜市场时使用闽南话的比例超过国语,其余在面对各类交际对象、交际话题和交际场合时,使用国语的比例均超过闽南话。外省人、客家人、少数民族的国语能力、使用、评价更是远远高于闽南话。客家人和少数民族的族群对应语言已经退到家庭内部使用,在家庭之外,闽南话在客家人中的优势比客家话明显,闽南话在少数民族中和少数民族语不相上下。客家话及少数民族语处于令人堪忧的弱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使用 语言态度 族群
下载PDF
坪坦河流域传统侗寨土地利用模式分析
19
作者 谢伯军 姜又春 《怀化学院学报》 2015年第12期5-8,共4页
土地利用模式研究旨在描述与解释土地利用复杂的空间分布。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坪坦河流域传统侗寨土地利用模式以及模式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坪坦河流域传统侗寨土地利用主要以林地与耕地为主的类型模式,自然区模式则为... 土地利用模式研究旨在描述与解释土地利用复杂的空间分布。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坪坦河流域传统侗寨土地利用模式以及模式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坪坦河流域传统侗寨土地利用主要以林地与耕地为主的类型模式,自然区模式则为典型的垂直分布,在水平方向上则出现以公共建筑用地为中心的向心型社会经济模式。坪坦河流域的自然条件为这些模式的形成提供初始的可能,然而模式最终形成却是该流域历史、侗族的世界观与信仰、生产方式等人文因素所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坪坦河流域 传统侗寨 土地利用模式
下载PDF
侗族神话遗存与“救日月”母题的适生智慧
20
作者 米舜 《怀化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4-6,共3页
通过对侗族神话"救日月"母题的分析,借以窥视、回溯侗族"救日月"神话遗存的原始面貌及其所演绎的解释世界、观察宇宙和探问宇宙自然观的方式。侗族"救日月"神话中凝结着初民对自然宇宙的认识和思考,其中... 通过对侗族神话"救日月"母题的分析,借以窥视、回溯侗族"救日月"神话遗存的原始面貌及其所演绎的解释世界、观察宇宙和探问宇宙自然观的方式。侗族"救日月"神话中凝结着初民对自然宇宙的认识和思考,其中包含着为世人所关注的生态伦理理念和构想,如对自然的尊崇、对生命个体的珍视以及对他者的肯定与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遗存 日月神话 智慧遗形 生态生存 终极命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