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糖尿病创面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培深 武胡雯 +5 位作者 周涵 邓晗彬 范闻轩 李嘉诚 王溶 程少文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1,共6页
糖尿病创面是常见的慢性难愈性创面,常伴有持续炎症反应,其中中性粒细胞充当重要角色,通过调控炎症反应的进展,影响创面愈合。近年来,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可通过参与机体免疫反应,充当... 糖尿病创面是常见的慢性难愈性创面,常伴有持续炎症反应,其中中性粒细胞充当重要角色,通过调控炎症反应的进展,影响创面愈合。近年来,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可通过参与机体免疫反应,充当物理和抗菌屏障,杀灭炎症部位病原体,但其在糖尿病创面中持续过度存在可能导致创面愈合迟缓。因此,本文就NETs在糖尿病创面中的各种作用、机制及相关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S 糖尿病 创面 作用 机制
下载PDF
仓桥惣三幼儿运动游戏教育思想研究
2
作者 董鹏 徐百超 王厚雷 《体育教育学刊》 2024年第5期15-21,F0003,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日本幼儿教育之父仓桥惣三幼儿运动游戏教育思想的形成基础、核心内容与现实启示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仓桥惣三幼儿运动游戏教育思想基于借鉴自然主义、实用主义教育观,个人幼儿教育观察与教学实践,以及对...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日本幼儿教育之父仓桥惣三幼儿运动游戏教育思想的形成基础、核心内容与现实启示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仓桥惣三幼儿运动游戏教育思想基于借鉴自然主义、实用主义教育观,个人幼儿教育观察与教学实践,以及对日本幼儿教育机械模仿西方问题的省思。仓桥惣三幼儿运动游戏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具有系统性,教育目标观主张神经系统、体格健康、大块肌肉的发展,教育内容观提倡运动游戏成为幼儿生活并强调自由游戏,教育方法观提出自我充实、充实指导、诱导递进式教法,教育环境观认为自然资源是幼儿身心健康最好的恩物。仓桥惣三幼儿运动游戏教育思想的现实启示包括以生活教育为出发点引领幼儿运动游戏活动开展,根据动作发展规律避免幼儿运动技能专项化发展,重视幼儿运动游戏过程中的深度体验,幼儿园建筑环境应为幼儿运动留有自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仓桥惣三 幼儿体育 运动游戏 生活教育 体育教育思想
下载PDF
“公众启动除颤”项目公众障碍因素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马瑜婷 佟爽 李爽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96-400,共5页
公众启动除颤(PAD)项目推动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在公共场所的配置,有效提升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但AED利用率一直处于低位,公众障碍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原因。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对PAD项目中的公众障碍因素及干预策略进行综述... 公众启动除颤(PAD)项目推动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在公共场所的配置,有效提升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但AED利用率一直处于低位,公众障碍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原因。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对PAD项目中的公众障碍因素及干预策略进行综述,旨在推动我国公共启动除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启动除颤 障碍因素 公众 自动体外除颤器 院外心脏骤停
下载PDF
RTS评分联合BAR预测急诊创伤绿色通道患者预后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方熙 刘丹 +3 位作者 李华 李琳 康健 周浩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62-1567,共6页
目的:对比血浆白蛋白(albumin,ALB)、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与血尿素氮/白蛋白比值(blood urea ni-trogen/albumin ratio,BAR)对创伤绿色通道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并联合修正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RTS)构建预... 目的:对比血浆白蛋白(albumin,ALB)、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与血尿素氮/白蛋白比值(blood urea ni-trogen/albumin ratio,BAR)对创伤绿色通道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并联合修正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RTS)构建预测患者28 d死亡的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绿色通道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8 d生存组与死亡组年龄、性别、既往史、RTS评分、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实验室检查结果,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ALB、BUN和BAR的临界值,通过DeLong非参数方法对比ALB、BUN与BAR预测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ROC)。将RTS评分分别联合上述3个指标构建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效果,并对比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最终纳入419例患者,年龄(54.3±16.4)岁,男309例(73.7%),入院前时间4.0(2.0,6.0)h,28 d死亡率7.6%(32/419)。ROC曲线示ALB≤29.5 g/L、BUN>6.97 mmol/L、BAR>7.39 mg/g分别是预测急诊创伤绿色通道患者28 d死亡的临界值,且BAR的预测效果优于ALB与BUN。RTS评分分别联合ALB、BUN与BAR构建预测模型RTS-ALB、RTS-BUN与RTS-BAR,预测效果均优于RTS评分,其中RTS-BAR的AUROC最大,但RTS-BAR与RTS-ALB、RTS-ALB与RTS-BUN的AURO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AR预测创伤绿色通道患者28 d死亡的能力优于ALB与BUN,BAR>7.39 mg/g提示预后不佳。RTS评分联合BAR能预测创伤绿色通道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素氮/白蛋白 修正创伤评分 创伤绿色通道 预后
原文传递
血清miR-96-5p、miR-486-5p水平与创伤后脓毒症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董焕祥 龚焕楷 +2 位作者 吕传柱 黎建康 张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3期1564-1569,共6页
目的 分析血清微小RNA(miR)-96-5p、miR-486-5p水平与创伤后脓毒症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10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5例创伤患者,根据治疗期间是否进展为脓毒症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77例)... 目的 分析血清微小RNA(miR)-96-5p、miR-486-5p水平与创伤后脓毒症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10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5例创伤患者,根据治疗期间是否进展为脓毒症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77例)与非脓毒症组(128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两组血清miR-96-5p、miR-486-5p相对表达水平,检测血清炎症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脓毒症组血清miR-96-5p、miR-486-5p表达与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创伤后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根据住院期间的存活结局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创伤后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96-5p、miR-486-5p对创伤后脓毒症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脓毒症组血清miR-96-5p相对表达水平低于非脓毒症组(P<0.05),miR-486-5p相对表达水平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脓毒症组血清CRP、PCT、IL-6水平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脓毒症组miR-96-5p相对表达水平与CRP、PCT、IL-6水平呈负相关(P<0.05),miR-486-5p相对表达水平与CRP、PCT、IL-6水平呈正相关(P<0.05)。77例创伤后脓毒症患者生存67例,死亡1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R-96-5p相对表达水平升高为创伤后脓毒症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升高、miR-486-5p相对表达水平升高为创伤后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ISS、miR-96-5p、miR-486-5p三者联合预测创伤后脓毒症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86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00、0.821,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高于单独检测。结论 创伤后脓毒症患者血清miR-96-5p低表达、miR-486-5p高表达,且机体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上升;miR-96-5p、miR-486-5p表达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二者也是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对其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早期评估病情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脓毒症 微小RNA-96-5p 微小RNA-486-5p 炎症反应 预后
下载PDF
复方鱼桔颗粒通过抑制BMDM中NLRP3炎症小体激活发挥抗炎效果的作用机制研究
6
作者 马宇慧 孟佳磊 +3 位作者 袁林 齐璐瑶 欧阳冰清 雷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67-1473,共7页
目的:研究复方鱼桔颗粒(FFYJ)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原代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炎症模型的影响,及其对巨噬细胞中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从C57BL/6小鼠腿部骨髓中提取并分离出原代细... 目的:研究复方鱼桔颗粒(FFYJ)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原代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炎症模型的影响,及其对巨噬细胞中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从C57BL/6小鼠腿部骨髓中提取并分离出原代细胞,经50 ng/ml M-CSF诱导7 d后得到BMDM。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LPS+ATP)、FFYJ低剂量组(FFYJ 50μg/ml)、FFYJ中剂量组(FFYJ 100μg/ml)、FFYJ高剂量组(FFYJ 200μg/ml)、阳性药地塞米松组(DEX)。FFYJ治疗组和阳性药组预处理BMDM 1 h后开始造模。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LDH的含量;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和IL-1β的含量;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TNF-α、IL-6和IL-1β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NF-κB、p-NF-κB、NLRP3、Caspase-1 p45、Caspase-1 p20和GSDMD-N蛋白水平;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经Hoechst-PI染色后的细胞焦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上清液中LDH、TNF-α、IL-6和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00 1);模型组细胞TNF-α、IL-6和IL-1β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00 1);p-NF-κB、NLRP3、Caspase-1p20和GSDMD-N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PI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FFYJ治疗和阳性药显著降低了BMDMs上清液中LDH、TNF-α、IL-6和IL-1β的含量(P<0.05);下调了细胞中TNF-α、IL-6和IL-1β的mRNA水平(P<0.05);抑制了p-NF-κB、NLRP3、Caspase-1 p20和GSDMD-N蛋白的表达(P<0.05);显著减少了PI阳性细胞数(P<0.05)。结论:FFYJ通过抑制BMDM原代巨噬细胞中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发挥抗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鱼桔颗粒 NLRP3炎症小体 BMDM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远程医疗在海上医学援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杨鹏矞 张娜 +3 位作者 李敏香 徐百超 骆丁 张华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379-1383,共5页
随着海上伤病员病死率和致残率逐年增高,海上医学援助近年来受到急诊医学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相较于传统的救援方式,远程医疗(TM)可为海上医疗保健者、伤病员提供获得专家建议的机会。但众多研究主要致力于海上TM系统的建设以及对相... 随着海上伤病员病死率和致残率逐年增高,海上医学援助近年来受到急诊医学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相较于传统的救援方式,远程医疗(TM)可为海上医疗保健者、伤病员提供获得专家建议的机会。但众多研究主要致力于海上TM系统的建设以及对相关流程的探讨,对于其发生发展和系统模式的研究论述较为分散,综述类文献相对缺乏。因此,本文对TM在海上医学援助中实现的基础、应用模式及内容进行综述,并依据现有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医务人员在海上医学援助中开展TM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医学援助 远程医疗 航运 综述
下载PDF
6种饮食黄酮稳定肥大细胞活性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8
作者 张志鑫 刘健 张弦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40-1546,共7页
文章旨在探究白杨素、芹菜素、木犀草素、山奈酚、槲皮素和杨梅素稳定肥大细胞的生物活性及其机制。10、20、40μmol/L 6种饮食黄酮预处理骨髓来源肥大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ast cells,BMMCs),并用50μg/mL化合物48/80(C48/80)刺... 文章旨在探究白杨素、芹菜素、木犀草素、山奈酚、槲皮素和杨梅素稳定肥大细胞的生物活性及其机制。10、20、40μmol/L 6种饮食黄酮预处理骨髓来源肥大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ast cells,BMMCs),并用50μg/mL化合物48/80(C48/80)刺激细胞活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细胞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分泌量和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p-MAPK、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和p-JNK蛋白水平。结果表明,6种饮食黄酮对C48/80诱导的BMMCs活化具有剂量依赖的稳定作用,其中木犀草素和杨梅素的作用效果最强;机制研究显示木犀草素、槲皮素和杨梅素可通过下调MAPK和JNK的磷酸化水平抑制C48/80诱导的BMMCs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黄酮 肥大细胞 细胞因子 MAPK/JNK信号通路
下载PDF
体验式教学在本科护理专业生命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爽 刘霖 +4 位作者 陈如男 赵新爽 张蕾 蓝月晨 储静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2024年第6期662-668,共7页
目的探讨体验式教学在本科护理专业生命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明确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本科护理专业生命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步骤包括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主题、内容与体验式教学活动,打造教学资源库,基于Kolb学习循环理论设... 目的探讨体验式教学在本科护理专业生命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明确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本科护理专业生命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步骤包括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主题、内容与体验式教学活动,打造教学资源库,基于Kolb学习循环理论设计教学实施方案。于2023年9月—12月,对某校选修“人生环游记·体验式生命教育”的32名护理本科生实施体验式教学。课程开始前、结束后采用大学生生命意义感量表对32名护理本科生的生命意义感进行测评;课程结束后分析其反思日记内容,并通过自行编制的课程认可度调查问卷了解其对课程的认可度。结果课程结束后,护理本科生的生命意义感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课程开始前(P<0.001)。根据反思日记内容提炼出3个主题,即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珍惜生命;积极面对困境,敬畏生命。护理本科生对课程的认可度评分为25(24,25)分。结论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本科护理专业生命教育课程中具有可行性,有效增强了护理本科生的生命意义感及对生命的感知力,且课程获得了护理本科生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本科生 生命教育 Kolb学习循环理论 体验式教学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心脏骤停急救应用中的伦理挑战与对策
10
作者 刘旭东 李敏香 +3 位作者 徐百超 骆丁 侯梦楠 张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985-990,共6页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AI)技术在医疗领域内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在心脏骤停(CA)急救中也展现出良好前景。目前,AI已在CA预警监测、抢救设备运输、抢救指导等方面展现出积极促进作用。然而,由于CA急救时的紧迫性和特殊性...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AI)技术在医疗领域内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在心脏骤停(CA)急救中也展现出良好前景。目前,AI已在CA预警监测、抢救设备运输、抢救指导等方面展现出积极促进作用。然而,由于CA急救时的紧迫性和特殊性,AI技术在为患者带来福祉的同时也伴随一系列伦理问题,主要涉及数据隐私和安全、算法透明度和可解释性、算法偏见和歧视、责任划分等方面。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AI在CA急救应用中表现出的积极作用及其面临的伦理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和建议,为AI技术在CA急救应用中的健康及长久发展提供伦理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伦理
下载PDF
氧化应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外合并症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黄越 易阳 +2 位作者 李楠 彭继超 刘笑然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666-1672,共7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个重要的全球性健康问题。COPD患者常伴随一种或多种肺外合并症,这些疾病有着共同的发病机制,并对彼此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有着重大影响,但目前缺乏针对COPD及肺外合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个重要的全球性健康问题。COPD患者常伴随一种或多种肺外合并症,这些疾病有着共同的发病机制,并对彼此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有着重大影响,但目前缺乏针对COPD及肺外合并症的有效治疗方案。氧化应激是促氧化/抗氧化平衡的紊乱,是COPD及其肺外合并症的独立风险因子,但其涉及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就氧化应激在COPD及其常见的肺外合并症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发现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氧化应激 肺外合并症
下载PDF
心肺复苏第一目击者施救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杨露 李斌 +3 位作者 曾艳 蔡少青 周明 张华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2年第4期430-434,共5页
目的探索第一目击者实施心肺复苏的体验。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在安静、自然的场景中对10名研究对象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通过Nvivo11软件将录音转化为书面文字,采用Colaizzi的现象学资料七步... 目的探索第一目击者实施心肺复苏的体验。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在安静、自然的场景中对10名研究对象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通过Nvivo11软件将录音转化为书面文字,采用Colaizzi的现象学资料七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心肺复苏第一目击者体验呈现出的5个主题:第一目击者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同理心;第一目击者急救素养有待提高;欠缺急救知识专业;第一目击者实施心肺复苏时心理压力负荷重,难以调节;心肺复苏结局对第一目击者的职业成就影响深远。结论完善急救体系,建立规范化、统一的培训模式;制定和完善急救法律法规和制度,减轻施救者的心理压力,增加安全感;关注第一目击者心肺复苏后的工作状态,协助其改善与调整,从而提高施救者的急救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目击者 心肺复苏 质性研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寻白芨的作用功效及其对抗支气管-肺炎性病变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杰 周向东 +4 位作者 李琪 贾盼红 钟有清 覃英娇 李亮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617-625,634,共10页
目的:探寻白芨活性成分的作用功效,同时预测白芨治疗支气管-肺炎性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等数据库检索白芨的活性成分及作用的靶点,以及支气管-肺炎性病变相关的靶点,通过UniProt等数据库查询靶点对... 目的:探寻白芨活性成分的作用功效,同时预测白芨治疗支气管-肺炎性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等数据库检索白芨的活性成分及作用的靶点,以及支气管-肺炎性病变相关的靶点,通过UniProt等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的基因,运用Cytoscape 3.2.1构建白芨成分-靶点网络以及白芨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与支气管-肺炎性病变的相关靶点网络,通过Metascape等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的富集分析,并使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以预测白芨的主要作用功效和治疗支气管-肺炎性病变的机制。结果:白芨包含29个活性成分,相应靶点632个,作用的关键靶点包含AURKA、BRAF、RAF1、MMP1、ESR2等共计213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2 398个条目(P<0.05),其中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条目2 096个,细胞组成(cellular component,CC)条目133个,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条目169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160条信号通路(P<0.05)。支气管-肺炎性病变的相关靶点335个,与白芨作用靶点的共同靶点95个,关键作用靶点33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547个条目(P<0.05),其中BP条目499个、CC条目19个、MF条目29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46条信号通路(P<0.05),主要涉及IL-17信号通路、血小板活化、激素抵抗、Fc-εRI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等;PPI分析得到6个核心靶点(MAPK14、MMP9、HSP90AA1、ROCK2、PRKCB、PTGS2),可参与IL-17信号通路、血小板活化、白细胞迁移、VEGF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过程。结论:该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诠释了中药白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多疾病”的作用特点,并预测得出白芨的活性化合物可通过调节机体的抗炎及修复能力发挥治疗支气管-肺炎性病变的作用,从理论上验证了白芨的功能效用,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及参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白芨 支气管-肺炎性病变 信号通路
下载PDF
氮杂环卡宾-铜配合物在有机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秀芳 张晨阳 +4 位作者 张金 王沁欢 王一涵 李泽剑 马思悦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3-114,共12页
有机金属催化剂能让化学反应实现高选择性、高产率,并且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方便.其中,氮杂环卡宾(N-heterocyclic carbenes, NHCs)是一类稳定性强、价格低廉、毒性较低、易制备的配体.因为氮杂环卡宾与过渡金属具有强配位能力,使得... 有机金属催化剂能让化学反应实现高选择性、高产率,并且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方便.其中,氮杂环卡宾(N-heterocyclic carbenes, NHCs)是一类稳定性强、价格低廉、毒性较低、易制备的配体.因为氮杂环卡宾与过渡金属具有强配位能力,使得其作为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新型配体而得到了迅速发展.相比其他金属来说,金属Cu以其价廉和储量丰富等优势而在众多金属中脱颖而出.基于此,本文以氮杂环卡宾-铜配合物(NHC-Cu)为例,总结和归纳了近十年来NHC-Cu作为催化剂在有机反应中的研究进展,主要包含Click反应(叠氮与炔环加成反应)、末端炔烃与三氟甲基酮的加成反应、共轭加成反应、羰基化反应、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A^(3)偶联反应、硼化反应和氧化反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环卡宾 氮杂环卡宾-铜配合物 有机催化
下载PDF
海南省海上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娜 周明 +3 位作者 王胥人 梅媛 程少文 张华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2年第6期508-512,共5页
分析海南省海上应急救援保障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有效应对海上各种突发事件提供依据。建议通过运用管理理论,整合各方力量,加快专业队伍建设和整合物资配置,规范和优化海上应急救援救治流程及推进海上应急救援立... 分析海南省海上应急救援保障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有效应对海上各种突发事件提供依据。建议通过运用管理理论,整合各方力量,加快专业队伍建设和整合物资配置,规范和优化海上应急救援救治流程及推进海上应急救援立法进程,以完善海南省海上应急救援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灾害 应急救援 应急保障
下载PDF
基于Ag_(2)S量子点的光热治疗协同药物治疗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
16
作者 梁惠闲 王淼 +5 位作者 张雨璨 白丽 李雪妹 于法标 程子译 赵琳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6-205,共10页
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靶向和光热治疗协同药物治疗的纳米药物,可通过降脂和抗炎作用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以透明质酸为骨架,靶向结合炎性巨噬细胞中过表达的CD44受体,通过共价结合Ag_(2)S量子点,发挥出光热治疗效果,同时包载洛伐他汀,... 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靶向和光热治疗协同药物治疗的纳米药物,可通过降脂和抗炎作用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以透明质酸为骨架,靶向结合炎性巨噬细胞中过表达的CD44受体,通过共价结合Ag_(2)S量子点,发挥出光热治疗效果,同时包载洛伐他汀,实现了药物治疗作用.对该纳米药物进行了理化性质分析和细胞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尺寸适宜,可在透明质酸酶存在的条件下发挥出较好的药物释放效果和光热作用.此外,体外和体内实验证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为开发安全有效的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方法提供了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量子点 光热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自动体外除颤仪的配置现状及实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7
作者 骆丁 张娜 +3 位作者 郑源 程鹏飞 陈丽花 张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82-184,F0003,共4页
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用于院外心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患者的早期除颤。欧美等发达国家自上世纪90年代实施推广AED以来取得一定成效,但国内居民对其认... 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用于院外心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患者的早期除颤。欧美等发达国家自上世纪90年代实施推广AED以来取得一定成效,但国内居民对其认知水平和普及程度较低。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AED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我国今后的研究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外心脏骤停(OHCA)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公众普及除颤 急救护理
下载PDF
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地胆头干预社区获得性肺炎机制研究及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贾盼红 李琪 +3 位作者 熊晓嫚 刘颖 贾孟哲 周向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4期1851-1854,共4页
目的:观察地胆头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探讨其与TLR4/NF-κB信号转导通路和下游炎性因子IL-6、IL-8、TNF-α表达的关系,以期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将14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目的:观察地胆头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探讨其与TLR4/NF-κB信号转导通路和下游炎性因子IL-6、IL-8、TNF-α表达的关系,以期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将14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地胆头液+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头孢他啶针静脉注射;对照组:头孢他啶针静脉注射治疗,选择同期70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TLR4、NF-κB、IL-6、IL-8、TNF-α表达,并对照观察地胆头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发热、咳嗽、咳痰症状消失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相比,观察组及对照组血清TLR4、NF-κB、IL-6、IL-8、TNF-α有明显差异(P<0.05);地胆头治疗前后,观察组血清TLR4、NF-κB、IL-6、IL-8、TNF-α有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LR4、NF-κB、IL-6、IL-8、TNF-α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TLR4、NF-κB、IL-6、IL-8、TNF-α呈高表达状态,地胆头液降低血液中TLR4、NF-κB的表达,其下游炎症因子也明显下降,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血液中TLR4、NF-κB存在明显差异(P<0.05),说明地胆头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来发挥抗炎作用;地胆头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有效缩短治疗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胆头 社区获得性肺炎 TOLL样受体4 核转录因子ΚB 雾化吸入
下载PDF
基于中性粒细胞弹力蛋白酶介导的通路研究地胆头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黏液高分泌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9
作者 贾盼红 李琪 +1 位作者 熊晓嫚 周向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01-104,110,共5页
目的:观察地胆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疗效,探讨其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病人中性粒细胞弹力蛋白酶(NE)介导的气道黏液高分泌MUC5AC的影响,并观察其对肺功能(FEV1、FEV1/FVC)的影响,以期为慢阻肺的治疗提供新依据。方法:将160... 目的:观察地胆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疗效,探讨其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病人中性粒细胞弹力蛋白酶(NE)介导的气道黏液高分泌MUC5AC的影响,并观察其对肺功能(FEV1、FEV1/FVC)的影响,以期为慢阻肺的治疗提供新依据。方法:将16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在常规诊治基础上加用地胆头液雾化吸入,两组均治疗2周,选同期80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观察组、对照组诊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NE、MUC5AC表达,比对分析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FEV1、FEV1/FVC变化,并观察地胆头对慢阻肺病人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血清NE、MUC5AC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NE、MUC5AC、FEV1、FEV1/FV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E、MUC5AC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FVC、FEV1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诊疗后(P<0.05)。结论:地胆头能够明显提高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及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可有效抑制其血液中NE、MUC5AC的表达,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血清中NE、MUC5AC存在明显差异(P<0.05),呈正相关关系,提示地胆头液抑制慢阻肺患者MUC5AC的分泌可能与NE介导的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胆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气道黏液高分泌 NE MUC5AC
下载PDF
呼吸道吸入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何明欣 周向东 +5 位作者 徐立 张娜 周明 骆丁 张华 李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395-400,共6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吸烟人群年轻化以及空气污染严重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也逐年增多。在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手段中,临床干预仍以药物治疗为主。然而,全身用药存在不良反应多及全身副作用大等弊端。近年来,呼吸道吸入药... 随着人口老龄化、吸烟人群年轻化以及空气污染严重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也逐年增多。在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手段中,临床干预仍以药物治疗为主。然而,全身用药存在不良反应多及全身副作用大等弊端。近年来,呼吸道吸入药物递送系统的研发为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手段带来了新的变革,局部递送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气道,具有起效快、疗效好且副作用小等特点,对控制气道疾病起到十分显著的效果,是一种简单、高效、安全的治疗手段,业已成为当下研究及推广的热点方向。本文就国内外关于呼吸道吸入药物递送系统的发展轨迹及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在用药的选择和应用方面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疾病 吸入制剂 药物递送系统 局部用药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