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惠州地区儿童患者中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沙门菌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分析
1
作者 张育超 黄雪霞 李文姗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惠州地区儿童患者中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沙门菌的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分布特点。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经细菌培养证实为沙门菌感染的511例患儿,对分离到的沙门菌进行药敏试验,筛选出对三代头孢菌素... 目的:探讨惠州地区儿童患者中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沙门菌的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分布特点。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经细菌培养证实为沙门菌感染的511例患儿,对分离到的沙门菌进行药敏试验,筛选出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沙门菌,采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对筛选出的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沙门菌进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共分离出31株沙门菌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其中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产生耐药的分别有31株(100%)、16株(51.61%)、13株(41.94%);31株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沙门菌中主要以鼠伤寒沙门菌为主,占67.74%,其他血清型分别是肠炎沙门菌、纽兰沙门菌、都柏林沙门菌、未分型沙门菌分别占3.23%、6.45%、3.23%、19.35%;31株沙门菌中30株检出了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耐药基因,检出率为96.77%,其中blaCTX、blaOXA、blaTEM分别有22株(73.33%)、16株(53.33%)、25株(83.33%)。结论:惠州地区儿童患者中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沙门菌主要以鼠伤寒沙门菌血清型为主,携带的ESBLs耐药基因以blaTEM和blaCTX为主,且耐药基因呈多样性,应继续强化临床分离株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代头孢菌素 沙门菌 耐药基因
原文传递
基于PASS临床药学管理系统的处方点评模式对门急诊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的干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婷 余敏 +1 位作者 李文斌 姚佩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1期131-134,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临床药学管理系统的处方点评模式对门急诊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500张未应用PASS临床药学管理系统的处方点评的处方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500张应用基于PASS临床药学管理系统的处方... 目的 探讨基于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临床药学管理系统的处方点评模式对门急诊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500张未应用PASS临床药学管理系统的处方点评的处方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500张应用基于PASS临床药学管理系统的处方点评的处方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类型,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3.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抗菌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率0.80%、适应证不合理率0.80%、药品剂型和给药途径不合理率0.8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0%、2.80%、4.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抗菌药物用药配伍不合理率、遴选药品不合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Ⅰ联、Ⅱ联、Ⅲ联、Ⅲ联以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分别为1.82%、5.00%、3.60%、2.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0%、14.71%、13.67%、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基于PASS临床药学管理系统的处方点评模式可降低门急诊儿科抗菌药物使用不合格率,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 临床药学管理系统 处方点评 急诊儿科 抗菌药物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对促进儿科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婷 余敏 +2 位作者 姚佩君 严静文 李文斌 《抗感染药学》 2022年第3期350-352,共3页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对促进儿科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2020年6月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医院儿科门急诊处方作为管理前组,将2020年7月—2021年6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医院儿科门急诊处方作为管理后组,比...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对促进儿科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2020年6月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医院儿科门急诊处方作为管理前组,将2020年7月—2021年6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医院儿科门急诊处方作为管理后组,比较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金额占比和合理用药情况等。结果:通过实施PDCA循环管理方法,儿科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合格率由83.52%升至97.53%,升幅达16.77%;抗菌药物使用率由30.22%降至25.62%,降幅达15.22%;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比由9.05%降至7.43%,降幅为17.90%;抗菌药物处方比由23.87%降至15.81%,降幅达33.77%。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医院儿科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促进了临床对儿科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确保了其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 儿科门急诊 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
原文传递
临床药师参与产科临床药物治疗指导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叶文威 《北方药学》 2016年第1期173-174,共2页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参与产科临床药物治疗指导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的具体案例。结果:在产科疾病治疗进程中,临床药师充分考虑孕期妇女生理特点,对疾病作出合理判断,在协助医师合理用药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提...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参与产科临床药物治疗指导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的具体案例。结果:在产科疾病治疗进程中,临床药师充分考虑孕期妇女生理特点,对疾病作出合理判断,在协助医师合理用药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提出的会诊意见和建议得到了临床认可。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会诊,可有效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保障孕妇用药安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减少孕妇费用支出,促进孕妇对医院的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产科 临床药物治疗
下载PDF
妇产科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的调查分析
5
作者 张惠琼 王纯叶 黄燕婷 《中国处方药》 2021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研究和分析某院妇产科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妇产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妇产科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进行手术的260例患者病史资料,整理统计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均在围... 目的研究和分析某院妇产科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妇产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妇产科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进行手术的260例患者病史资料,整理统计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均在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在联合用药情况上,44例为单用,构成比16.92%;174例为二联用药,构成比66.92%;42例为三联用药,构成比16.15%。在抗菌药物品种上,奥硝唑使用频次排名第一,构成比40.11%,选用品种存在不合理现象。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上,24例患者术后4~9 d仍在用药,构成比9.23%,用药时间过长。结论目前某院妇产科围术期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存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合理、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长等问题,因此需要临床药师积极的参与抗菌药物使用过程,确保用药的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围术期 抗菌药物
下载PDF
临床药师运用PDCA模式干预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6
6
作者 廖世雄 李楚云 刘燕好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第6期858-861,共4页
目的:探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临床药师运用PDCA模式干预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临床药师运用PDCA循环方法收集资料,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制订整改措施,督促落实措施,检查和持... 目的:探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临床药师运用PDCA模式干预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临床药师运用PDCA循环方法收集资料,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制订整改措施,督促落实措施,检查和持续改进;对干预前(2016年第1、2季度)、干预后(2017年第1、2季度)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通过实施PDCA项目管理,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合理率、预防性给药时间合理率及预防性用药疗程合理率分别由干预前的77.2%(382/495)、61.0%(302/495)及47.5%(235/495)升至91.1%(511/561)、87.7%(492/561)及84.1%(472/561)。结论:临床药师运用PDCA模式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规范管理,可促进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PDCA 围术期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下载PDF
昂丹司琼的药物相互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廖世雄 刘燕好 +1 位作者 张婕斐 陈燕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4年第3期279-281,共3页
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商品名:欧贝)为无色透明液体,是一种强效、高选择性的5-羟色胺3(5-HT3)受体阻断剂,用于细胞毒性药物化疗和放疗所引起的呕吐。昂丹司琼也能预防和治疗术后的恶心和呕吐,但其机制尚未明确。由于本品的高选择... 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商品名:欧贝)为无色透明液体,是一种强效、高选择性的5-羟色胺3(5-HT3)受体阻断剂,用于细胞毒性药物化疗和放疗所引起的呕吐。昂丹司琼也能预防和治疗术后的恶心和呕吐,但其机制尚未明确。由于本品的高选择作用,因而不具备其他止吐药的不良反应,如锥体外系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昂丹司琼 药物相互作用 锥体外系反应 高选择性 受体阻断剂 5-羟色胺 药物化疗 细胞毒性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会诊256例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廖世雄 李楚云 刘燕好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第5期707-709,713,共4页
目的:了解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会诊的情况,探索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会诊的工作模式,提升临床药师会诊数量和质量。方法:对2014—2016年我院临床药师参与的256例会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包括各年... 目的:了解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会诊的情况,探索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会诊的工作模式,提升临床药师会诊数量和质量。方法:对2014—2016年我院临床药师参与的256例会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包括各年会诊数量、形式和目的、科室分布、患者年龄及会诊意见采纳程度等。结果:我院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数量逐年增加,由2014年的38例升至2016年的148例;会诊科室涉及内、外科共18个科室和病区;会诊需求以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为主;会诊意见整体采纳率为92.19%(236/256)。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会诊已成为临床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临床会诊 抗菌药物
下载PDF
头孢哌酮/舒巴坦分别与替加环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治疗耐多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9
作者 廖世雄 刘燕好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第9期1150-1152,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舒巴坦与替加环素联合治疗耐多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肺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MDRAB肺炎患者120例... 目的:对比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舒巴坦与替加环素联合治疗耐多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肺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MDRAB肺炎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3.0 g、每6 h给药1次)联合替加环素(50 mg,首剂加倍、每12 h给药1次)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3.0 g、每6 h给药1次)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 g、每8 h给药1次)静脉滴注,疗程10~14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为86.67%(52/60)、总有效率为96.67%(58/6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6.67%(34/60)、76.67%(46/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与替加环素联合治疗MDRAB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 头孢哌酮/舒巴坦 替加环素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磷酸氯喹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廖世雄 李楚云 刘燕好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年第11期1340-1342,1346,共4页
目的:比较磷酸氯喹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分别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参考。方法:抽取2020年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30例确诊COVID-19出院病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19~78岁),根据治疗方法的... 目的:比较磷酸氯喹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分别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参考。方法:抽取2020年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30例确诊COVID-19出院病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19~78岁),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15例,使用磷酸氯喹0.5 g,口服,1日2次)和对照组(15例,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0.5 g,口服,1日2次),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2.0±0.3) d,对照组为(3.3±0.6)d,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平均呼吸道标本病毒核酸转阴性时间为治疗后(3.6±0.4) d,对照组为治疗后(14.0±0.7) d,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1/15),对照组为66.7%(10/15),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磷酸氯喹在改善COVID-19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加快病毒清除方面优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磷酸氯喹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下载PDF
卡泊芬净与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燕好 廖世雄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第8期1030-1032,共3页
目的:探讨卡泊芬净和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卡泊芬净(70 mg负荷剂量、50 mg维持剂量)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 目的:探讨卡泊芬净和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卡泊芬净(70 mg负荷剂量、50 mg维持剂量)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伏立康唑(400 mg负荷剂量、200 mg维持剂量)静脉滴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为44.00%(22/50)、总有效率为86.00%(43/50),高于对照组的32.00%(16/50)、74.00%(3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日,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下降幅度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卡泊芬净治疗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可用于重症患者抗真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泊芬净 伏立康唑 侵袭性真菌感染
下载PDF
临床使用缓、控释制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燕好 廖世雄 《上海医药》 CAS 2014年第7期46-48,53,共4页
临床上在使用缓、控释制剂过程中常出现给药次数过多或过少以及掰开或嚼碎后服用等错误情况,致使药物不能很好地发挥治疗效果,同时造成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为保障患者安全、有效和合理地使用缓、控释制剂,本文就缓、控释制剂使用过... 临床上在使用缓、控释制剂过程中常出现给药次数过多或过少以及掰开或嚼碎后服用等错误情况,致使药物不能很好地发挥治疗效果,同时造成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为保障患者安全、有效和合理地使用缓、控释制剂,本文就缓、控释制剂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和药学监护点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制剂 控释制剂 药学监护
下载PDF
药学门诊案例分析及工作模式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燕好 廖世雄 +1 位作者 李楚云 陈美玲 《中国处方药》 2019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了解开展药学门诊的形式及效果,探讨药学门诊工作流程及模式。方法基于自身工作实践,通过临床药师团队交流讨论,建立并运用药学门诊标准操作流程图及药学门诊就诊登记表,同时回顾性调查分析2018年1月~2018年11月药学门诊的156例就... 目的了解开展药学门诊的形式及效果,探讨药学门诊工作流程及模式。方法基于自身工作实践,通过临床药师团队交流讨论,建立并运用药学门诊标准操作流程图及药学门诊就诊登记表,同时回顾性调查分析2018年1月~2018年11月药学门诊的156例就诊病例。结果药学门诊严格按照药学门诊标准操作流程,实施药学出诊,每月总就诊患者例数从4例(2018年1月)上升至30例(2018年11月);就诊需求以妊娠期用药风险评估为主,治疗意见整体接纳率为94.9%。结论通过使用标准操作流程图及药学门诊就诊登记表的方法,既能规范药师出诊工作,又能提高就诊意见采纳率和就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门诊 临床药师 工作模式
下载PDF
莪术醇脂质体的制备工艺与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婷 李校堃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687-2689,共3页
目的:制备莪术醇脂质体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莪术醇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处方和工艺,用HPLC法测定莪术醇的含量,并观察其形态、粒径分布和稳定性。结果:制备莪术醇纳米脂质体的最优处方为... 目的:制备莪术醇脂质体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莪术醇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处方和工艺,用HPLC法测定莪术醇的含量,并观察其形态、粒径分布和稳定性。结果:制备莪术醇纳米脂质体的最优处方为磷脂:胆固醇的质量比为4∶1,磷脂在水化介质中的浓度为2%,药物:磷脂的质量比为1∶20,水化介质为p H=7.4的磷酸缓冲液;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水化温度为55℃,水化时间为2 h,搅拌时间为30 min,超声时间为2 h。最优处方和最佳的工艺条件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为98.09%,大多为圆形,平均粒径为89.5 nm,在4℃冰箱存放存放3个月后形态和粒径无明显变化,其渗漏率为3.16%。结论:制备的莪术醇脂质体包封率高、粒径小、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醇 脂质体 制备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及对尿蛋白、尿红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梁群娣 张翠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7年第5期29-32,共4页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HSP)性肾炎的疗效及对尿蛋白、尿红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90例HSP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地...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HSP)性肾炎的疗效及对尿蛋白、尿红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90例HSP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指标、24h尿蛋白和尿红细胞水平及患儿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6%(43/45),显著高于对照组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较治疗前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高于治疗前,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24h尿蛋白、尿红细胞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h尿蛋白、尿红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2/4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3/4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4周时两组患儿肾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随访观察组失访1例,对照组肾损害发生率为28.9%(13/45),显著高于观察组11.4%(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效果确切,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尿蛋白和尿红细胞水平,改善患儿肾功能,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地塞米松 丙种球蛋白 尿蛋白 尿红细胞 儿童
下载PDF
匹多莫德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文斌 张伟忠 +1 位作者 刘壬通 邓树强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第3期296-298,共3页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30例手足口病患儿,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利巴韦林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30例手足口病患儿,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利巴韦林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联合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皮疹、溃破、发热消退时间和痊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100.00%(6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8%(5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儿童手足口病时,采用匹多莫德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多莫德 利巴韦林 儿童手足口病
下载PDF
小儿肺咳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志青 李燕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5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肺咳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90例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儿肺咳颗粒... 目的探讨小儿肺咳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90例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儿肺咳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以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啰音消失时间(4.73±2.27)d、咳嗽消失时间(4.37±0.68)d、退热时间(2.47±0.38)d均短于对照组的(6.86±2.45)、(6.59±0.48)、(3.97±0.75)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小儿肺咳颗粒联合阿奇霉素能够使临床疗效得以提升,各症状消失时间得以促进,具有较高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咳颗粒 阿奇霉素 儿童肺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益气活血解毒中药对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肺损伤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海民 程颖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7期638-642,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解毒中药对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肺损伤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低剂量和中药高剂量组,分别灌胃2ml生理盐水、生理盐水、0.25 mg/ml中药...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解毒中药对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肺损伤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低剂量和中药高剂量组,分别灌胃2ml生理盐水、生理盐水、0.25 mg/ml中药、0.5 mg/ml中药,1次/d,持续5d,随后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构建急性肺损伤模型。分别于造模后的3h、12h麻醉25只大鼠,取血做流变学检测,并开胸在显微镜下观察双肺,称量,计算肺系数和肺损伤系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3h和12h的肺泡明显损伤,中药低剂量组大鼠3h时候肺泡结构清晰,但12h后完整性受损,与模型对照组现象一致。高剂量中药组12h后肺泡完整,基本无破坏。中药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肺系数、肺损伤系数、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且中药高剂量组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中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治急性肺损伤程度,且防治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其防治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急性肺损伤 益气活血解毒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微生物耐药性与抗菌药应用情况的临床研究及处方的合理性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群娣 刘燕好 +3 位作者 黄远标 张育超 张翠平 李文斌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0期150-153,共4页
目的评价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微生物耐药性与抗菌药应用情况及处方的合理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于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进行诊断治疗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共计15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诊断结果... 目的评价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微生物耐药性与抗菌药应用情况及处方的合理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于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进行诊断治疗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共计15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诊断结果,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胸部X线显示,有12例肺不张者、42例呈大片状阴影者、96例支气管肺炎者,分别占比8.00%、28.00%、64.00%。在首发症状方面,有4例意识障碍、13例腹痛、34例胸痛、36例发热、40例胸闷气短、75例咯痰、87例咳嗽,分别占比2.67%、8.67%、22.67%、24.00%、26.67%、50.00%、58.00%。血常规显示,66例患儿白细胞总数>10×10^(9)/L(44.04%),100例患儿中性粒细胞占比>75%(66.67%)。痰细菌培养方面,58.00%患者检出病原体(87/150),其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分别占比41.38%(36/87)、55.17%(48/87),混合感染3例。病原菌分布中,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革兰阴性菌处于主要地位;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居于次要地位。药敏试验显示,肺炎病原菌对抗生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但仍有敏感的抗生素可供选择。及时给予经验性抗感染,以及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治疗后,150例患者中,治愈、好转、治疗无效的例数分别为50例、90例、10例,分别占比33.33%、60.00%、6.67%,总疗效为93.33%。结论支气管肺炎是儿童CAP的常见胸部X线表现,首发症状方面以咳嗽、咯痰为主,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升高,该疾病的主要病因为多重病原体感染,但采取针对性干预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病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微生物 耐药性 抗菌药 处方 合理性
下载PDF
浅谈临床药师的培养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婷 李文斌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1期575-576,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的培养方式和方法。方法从医院和临床药师的培养对象两个方面探讨临床药师的培养。结果医院需从五个方面培养临床药师,临床药师的培养对象需具备良好的药学专业知识和临床知识、很强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态度,良好的...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的培养方式和方法。方法从医院和临床药师的培养对象两个方面探讨临床药师的培养。结果医院需从五个方面培养临床药师,临床药师的培养对象需具备良好的药学专业知识和临床知识、很强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态度,良好的交流能力和甘愿奉献的精神。结论培养临床药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医院和临床药师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