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手术治疗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5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孔金水 李剑辉 黄秀芹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1年第4期401-402,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治疗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10-2010-10急诊手术治疗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5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入院时已明确糖尿病诊断的患者,经围手术期准备,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肠切除肠吻...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治疗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10-2010-10急诊手术治疗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5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入院时已明确糖尿病诊断的患者,经围手术期准备,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肠切除肠吻合术4例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6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急诊手术治疗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应保持血糖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疾病 糖尿病 急诊手术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肾镜液电碎石仪在基层医院胆道结石手术的运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黄进团 林旭辉 曾玉友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4年第4期485-487,共3页
目的探讨与研究基层医院在胆道结石手术中运用腹腔镜联合肾镜液电碎石仪的可行性与实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53例,均采用腹腔镜联合肾镜探查液电碎石仪治疗术式,通... 目的探讨与研究基层医院在胆道结石手术中运用腹腔镜联合肾镜液电碎石仪的可行性与实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53例,均采用腹腔镜联合肾镜探查液电碎石仪治疗术式,通过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术后胆道出血、术后胆道结石残余、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5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术中35例采用液电碎石,每例碎石次数约3~10次,每次持续放电约2~3秒,其中2例较大者反复击打约15次。术中胆道出血者3例,没有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以及胆管穿透或胆管壁撕裂病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1±2.6天,无腹腔感染病例。所有患者均得到术后半年随访,2例发现术后结石残余,经消化内镜取石。未发现胆总管狭窄病例。结论腹腔镜联合肾镜液电碎石仪治疗胆道结石,在基层医院中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结石 腹腔镜 肾镜液电碎石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预防普外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朱伟东 郑满跃 +1 位作者 吴道宏 蒋富兵 《中国农村卫生》 2013年第02Z期101-102,共2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普外腹部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胜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7月~2012年6月我院6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术后4n注射低分子肝素(45抗×... 目的前瞻性研究普外腹部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胜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7月~2012年6月我院6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术后4n注射低分子肝素(45抗×a活性单位/Kg),以后每24h注射低分子肝素(85抗xa活性单位/kg)至术后啁:对照组按相同方法应用注射用水、记录术后出血量;术后第2、7天作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术前和术后第2、7天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出现DVTI例,发生率为5.5;3%(1/50);对照组出现DVT8例.发生率为26.6T%(8/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血量、PLT、PT和APTT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CRP和Fbg在术后第2、7天均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可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且不增加术后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腹部手术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发生肠瘘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4
作者 赵振军 肖改欢 +3 位作者 张碧群 江祖德 陈荣军 陈伟立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3期1557-1561,共5页
目的探讨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发生肠瘘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肠瘘将患者分为肠瘘组(35例)和非肠瘘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发生肠瘘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肠瘘将患者分为肠瘘组(35例)和非肠瘘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自变量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后,有35例(35.0%)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发生肠瘘。肠瘘组的年龄≥35岁的患者比例、男性患者比例、体质指数≥24 kg/m^(2)的患者比例、合并肠梗阻的患者比例、有术后感染的患者比例及有Crohn病史的患者比例均高于非肠瘘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24 kg/m^(2)、合并肠梗阻、有术后感染、有Crohn病史均为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发生肠瘘的危险因素(均P<0.05)。采用上述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校准曲线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准确度。结论体质指数≥24 kg/m^(2)、合并肠梗阻、有术后感染、Crohn病史均为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发生肠瘘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在评估患者术后肠瘘发生风险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区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阑尾炎 腹腔镜手术 肠瘘 危险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肝细胞癌患者术前γ-谷氨酰转肽酶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对预后的影响
5
作者 禤婕滢 蔡清红 +2 位作者 徐甜甜 唐小波 曹辉琼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3期43-49,共7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术前γ-谷氨酰转肽酶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 to lymphocyte count ratio,GLR)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术前γ-谷氨酰转肽酶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 to lymphocyte count ratio,GLR)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286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GLR中位数将患者分为(GLR>42,132例)和低GLR组(GLR≤42,154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数目等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复发生存期(relapse free survival,RFS)。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高GLR组患者肝硬化(87.88%vs 78.57%)、肿瘤大小≥5 cm(51.52%vs 22.08%)、微血管侵犯(63.34%vs 37.01%)、白蛋白≤35 g/L(9.09%vs1.95%)、ALT>44 U/L(47.73%vs 14.94%)、淋巴细胞计数≤1.3×109/L(71.21%vs 32.47%)、血小板计数≤100×109/L(30.30%vs 18.18%)、NLR>3(81.82%vs65.58%)所占百分比均高于低GLR组患者(P均<0.05)。高GLR组患者RFS为28.1个月,OS为33.4个月,分别低于低GLR组患者的46.9个月和55.8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肝硬化、肿瘤大小≥5 cm、ALT>44 U/L、GLR>42是影响HCC患者术后R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GLR可作为HCC患者预后评价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切除术 γ-谷氨酰转肽酶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总生存期 无复发生存期
下载PDF
lncRNA MEG3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邓荣华 黄进团 谷欣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4期1363-1366,共4页
目的探讨lncRNA MEG3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RT-PCR检测人肝癌HepG2细胞转染48 h后MEG3的mRNA表达;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ki67、PCNA、Cleaved caspase3、β-catenin、Cyclin D... 目的探讨lncRNA MEG3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RT-PCR检测人肝癌HepG2细胞转染48 h后MEG3的mRNA表达;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ki67、PCNA、Cleaved caspase3、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结果与pc DNA3.1组比较,pc DNA3.1-MEG3组MEG3的mRNA表达显著上升,pcDNA3.1-MEG3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上调,ki67、PCNA、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 lncRNA MEG3高表达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lncRNA MEG3 增殖 凋亡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下载PDF
甲状腺全切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治疗颈淋巴结阴性甲状腺乳头状癌94例 被引量:5
7
作者 陈伟立 黄进团 黄荣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11期891-893,共3页
甲状腺全切(TT)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CLND)治疗颈淋巴结阴性(cN_0)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效果。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2于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cN_0-PTC患者18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甲状腺全切(TT)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CLND)治疗颈淋巴结阴性(cN_0)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效果。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2于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cN_0-PTC患者18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94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行TT联合CLND治疗,对照组行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联合CLND治疗。观察两组原发病灶、淋巴结及误切甲状旁腺情况;损伤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及低钙血症情况;复发及转移情况。研究组病灶部位、病灶直径、病理分期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单发病灶数低于对照组,多发病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清除中央区淋巴结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甲状旁腺误切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喉返神经损伤率、喉上神经损伤率、一过性低钙血症发生率、永久性低钙血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转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联合CLND治疗cN_0-PTC可一次完成原发病灶切除及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效果显著,但术中要避免损伤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全切 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 颈淋巴结阴性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下载PDF
miR-218负调控SFMBT1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2
8
作者 邓荣华 黄进团 谷欣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3期1272-1275,共4页
目的探讨miR-218是否通过调控含有4个mbt区域的scm相关基因(SFMBT1)影响肝癌细胞增殖能力。方法 RT-PCR检测人肝癌细胞Hu H-7、Hep G2、SNU-449和人正常肝细胞HH中miR-218的水平。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miR-218的靶基因并用荧光素酶报告基... 目的探讨miR-218是否通过调控含有4个mbt区域的scm相关基因(SFMBT1)影响肝癌细胞增殖能力。方法 RT-PCR检测人肝癌细胞Hu H-7、Hep G2、SNU-449和人正常肝细胞HH中miR-218的水平。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miR-218的靶基因并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进行鉴定,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218对靶基因的调控作用。肝癌细胞转染miR-218模拟物(miR-218 mimics组)、SFMBT1小干扰RNA(SFMBT1 siRNA组),同时设置对照组(只加入转染试剂)。噻唑蓝(MTT)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结果肝癌细胞Hu H-7、Hep G2、SNU-449中miR-218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肝细胞HH(P<0.01)。Hep G2细胞中miR-218表达水平最低,后续选用Hep G2细胞深入研究。miR-218的靶基因是SFMBT1,并且miR-218负调控SFMBT1靶基因。miR-218 mimics组和SFMBT1 siRNA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iR-218 mimics和SFMBT1 siRNA共转染后的细胞存活率比miR-218mimics组和SFMBT1 siRNA组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miR-218能够负调控靶基因SFMBT1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MIR-218 增殖 含有4个mbt区域的scm相关基因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颈部胆囊管结石嵌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慧华 曾红文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10期1877-1879,共3页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颈部胆囊管结石嵌顿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就诊的50例胆囊颈部胆囊管结石嵌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和对照组(开腹手术)各25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颈部胆囊管结石嵌顿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就诊的50例胆囊颈部胆囊管结石嵌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和对照组(开腹手术)各25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和VAS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和术后16w两组GIQL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w、4w和8w,观察组GIQL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8.00%显著低于对照组48.00%。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颈部胆囊管结石嵌顿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出血,减轻疼痛,并发症少,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管结石嵌顿 胆囊颈部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术后^(131)I治疗对甲状腺癌唾液腺功能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旭辉 敖平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5年第4期426-428,共3页
目的探讨术后131I治疗对甲状腺癌唾液腺功能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影响。方法我院甲状腺癌手术后接受131I治疗患者79例,其中40例患者给予150 m Ci 131I治疗(150 m Ci组),39例给予80 m Ci8 131I治疗(80 m Ci组),比较两组唾液腺功能和... 目的探讨术后131I治疗对甲状腺癌唾液腺功能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影响。方法我院甲状腺癌手术后接受131I治疗患者79例,其中40例患者给予150 m Ci 131I治疗(150 m Ci组),39例给予80 m Ci8 131I治疗(80 m Ci组),比较两组唾液腺功能和Tg Ab水平的差异。结果 150 m Ci组治疗有效率稍高于80 m Ci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0 m Ci组唾液初始p H值与唾液缓冲p H值明显高于80 m Ci组,唾液流率明显低于80 m Ci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I治疗后3、6个月,150 m Ci组平均Tg Ab水平明显低于80 m Ci组(P<0.05)。结论术后131I治疗对甲状腺癌临床疗效显著,其中低剂量131I治疗对唾液腺不良反应程度较低,而高剂量131I治疗有助于Tg Ab水平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I 甲状腺癌 唾液腺功能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下载PDF
硒酵母联合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林旭辉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9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分析桥本甲状腺炎采用硒酵母与左旋甲状腺素片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对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诊治的140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对照组使用左旋甲状腺素... 目的分析桥本甲状腺炎采用硒酵母与左旋甲状腺素片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对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诊治的140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对照组使用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研究组采用左旋甲状腺素片联合硒酵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促甲状腺素(thyrotropin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5.93±0.94)m U/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hree free triiodothyronine, FT3)(5.18±1.25)pmol/L、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Index, FT4)(16.81±2.98)pmol/L,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hyroid-peroxidase antibody, TPOAb)(128.37±39.14)pmol/L、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ies,TGAb)(67.42±10.32)U/ml,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9%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硒酵母结合左旋甲状腺素片对桥本甲状腺炎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提升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改善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硒酵母 左旋甲状腺素片 效果 抗体水平
下载PDF
安罗替尼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评估
12
作者 曾红文 刘焱森 林树浩 《大医生》 2022年第21期66-68,共3页
目的研究安罗替尼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研究安罗替尼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行TACE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安罗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年的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VEGF、TSGF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VEGF、TS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VEGF、TS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年,两组患者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累计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观察组患者累计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罗替尼联合TACE术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可有效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显著提高疗效,并对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罗替尼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中晚期 肝细胞癌 血管内皮生因子
下载PDF
经乳晕和经锁骨下二种途径的腔镜甲状腺手术对比分析
13
作者 林旭辉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2期294-294,共1页
目的:探究经乳晕途径和经锁骨下这两种方式的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疗效,对照两者的优劣,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我院2收治的甲状腺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经乳晕组和经锁骨下组各15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经乳晕途径腔镜甲状腺手术和经... 目的:探究经乳晕途径和经锁骨下这两种方式的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疗效,对照两者的优劣,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我院2收治的甲状腺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经乳晕组和经锁骨下组各15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经乳晕途径腔镜甲状腺手术和经锁骨下途径腔镜甲状腺手术予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患者对伤口的满意程度作出治疗效果比较,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乳晕组患者都是单发结节,大小平均为1.7cm,腔镜手术有效者11例,4例中转。手术时间为42—130min,平均时间为106min,出血量为36—90mL,平均出血量为60mL;经锁骨下途径患者中12例为单发结节,3例为2个结节,大小平均为4.3cm,腔镜手术均有效。手术时间为32—120min,平均时间为86min,出血量为40—96mL,平均出血量为65mL。结论:对于肿瘤比较大的患者我们建议采用经锁骨下途径,该术式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创伤明显小于经乳晕途径,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乳晕 经锁骨 腔镜甲状腺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应用于不同分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余静喜 黄进团 梁云鹏 《肿瘤药学》 CAS 2013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应用于不同分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180例结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应用于不同分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180例结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分期及治疗后的远处转移、局部复发和远期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疝和肠梗阻等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远处转移、局部复发率及术后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手术应用于各分期的结肠癌患者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远期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肠癌 分期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腹内压改变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肠屏障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5
作者 余静喜 谷欣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1885-1888,共4页
目的研究腹内压与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肠屏障功能障碍相关性,探讨腹内压变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肠屏障功能障碍患者病情与预后的评价价值。方法选择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肠屏障功能障碍患者60例,其中将腹内压≤12 mm H2O的13例患者设为无腹内... 目的研究腹内压与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肠屏障功能障碍相关性,探讨腹内压变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肠屏障功能障碍患者病情与预后的评价价值。方法选择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肠屏障功能障碍患者60例,其中将腹内压≤12 mm H2O的13例患者设为无腹内高压组,将腹内压>12 mm H2O的32例患者设为腹内高压组,将腹内压≥20 mm H2O并且伴发新的器官功能衰竭患者15例设为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组;运用膀胱测压法对其腹内压进行监测,探讨腹内压与肠屏障功能障碍的相关性,观察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腹内压与肠屏障功能障碍标志物血清内毒素与尿L/M比值之间的变化,计算腹内压变异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与Ranson评分相关性及其对病死率的预测价值。结果无腹内高压组、腹内高压组与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组的肠屏障功能障碍标志物内毒素与尿L/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组最高,无腹内高压组最低。经相关性比较,腹内压和内毒素(r=0.225,P=0.032)和尿L/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187,P=0.046)。与术前比较,本组36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存活的33例患者术后的第3天患者的腹内压、内毒素与尿L/M均明显减少(P<0.05)。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腹内压变异率和APACHEⅡ、Ranson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APACHEⅡ、Ranson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腹内压变异率对患者病死率预测值,即ROC曲线下面积达93.58%,略高于APACHEⅡ评分ROC曲线下面积89.5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Ranson评分ROC曲线下面积82.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肠屏障功能障碍能够引发腹内高压与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而腹内高压与腹腔间隔室综合征也会促进肠屏障功能发生损伤。腹内压变化能够反映出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肠屏障功能障碍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情况,有助于尽早实施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内压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屏障功能障碍 APACHEⅡ评分
下载PDF
腹腔镜远端胃癌手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进团 黄荣辉 +1 位作者 曾玉友 汪洋 《当代医学》 2014年第35期93-94,共2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远端胃癌手术的手术经验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经验,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手术的手术技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行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手术的患者33例,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邻近器官损伤、术后腹腔引流情况、腹腔感染、... 目的总结腹腔镜远端胃癌手术的手术经验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经验,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手术的手术技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行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手术的患者33例,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邻近器官损伤、术后腹腔引流情况、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情况。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例中转开腹手术。1例腹腔镜探查后放弃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180±2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30±20)mL;术中损伤横结肠1例、损伤脾门分支血管2例、损伤胰大血管1例,均术中腹腔镜下顺利处理;术后腹腔引流管引流量平均(150±20)mL;术后出现腹腔感染2例,经抗感染后痊愈;吻合口瘘1例,经腹腔引流后痊愈;吻合口狭窄1例,转外院经内镜治疗后痊愈;术口感染1例;吻合口出血1例,非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严格把握腹腔镜胃癌手术的手术适应征的同时,术者应具备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巧及开腹手术能力,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胃癌 腹腔镜 手术损伤 安全性 并发症
下载PDF
盐酸罗哌卡因在腹腔镜下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伟东 曾红文 +2 位作者 黄荣辉 蒋富兵 黄进团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192-193,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IPOM)中切口内注入盐酸罗哌卡因对减轻术后疼痛的可行性。方法 6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缝合腹壁切口前向A、B点切口均局部注入0.75%盐酸罗哌卡因2 ml,C点穿刺口局部注入0.75%盐酸...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IPOM)中切口内注入盐酸罗哌卡因对减轻术后疼痛的可行性。方法 6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缝合腹壁切口前向A、B点切口均局部注入0.75%盐酸罗哌卡因2 ml,C点穿刺口局部注入0.75%盐酸罗哌卡因5 ml。对照组为空白对照,手术切口不注射任何药物。对两组患者术后2、4、8、12、24、48 h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术后24h内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下IPOM切口注入盐酸罗哌卡因对减轻术后疼痛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 盐酸罗哌卡因 术后镇痛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预防腹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伟东 郑满跃 +1 位作者 吴道宏 蒋富兵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普外腹部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术后4 h注射低分子肝素(43抗xa活性单位/Kg),以后... 目的:探讨普外腹部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术后4 h注射低分子肝素(43抗xa活性单位/Kg),以后每24小时注射低分子肝素(85抗xa活性单位/kg)至术后l周:对照组按相同方法应用注射用水。术后2、7 d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术后出血量、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结果:治疗组1例发生下肢DVT(周围型),对照组8例发生下肢DVT(1例混合型、7例周围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致死性肺栓塞;两组术后出血量、PT、AFWI、TT和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HP、Fbg和DD在术后48 h均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CRP和Fbg在术后48 h和术后7 d均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腹部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可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且不增加术后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腹部手术 深静脉血栓
原文传递
胆囊大部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孔金水 李剑辉 黄秀芹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2379-2380,共2页
目的:探讨胆囊大部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胆囊大部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伤口Ⅰ期愈合32例,Ⅱ期愈合4例。所有患者术后无胆瘘或隔下感染。术后6个月~12个月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3... 目的:探讨胆囊大部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胆囊大部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伤口Ⅰ期愈合32例,Ⅱ期愈合4例。所有患者术后无胆瘘或隔下感染。术后6个月~12个月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36例,CT扫描7例,均无"小胆囊"和胆总管结石。结论:把握好手术时机,根据患者情况尽可能早期手术,是确保急性胆囊炎治疗发挥作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胆囊大部切除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腔置管灌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赖嘉文 刘孝高 张相森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5期405-407,共3页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腔置管灌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各项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0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门诊收治的SAP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超声引导下...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腔置管灌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各项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0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门诊收治的SAP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超声引导下腹腔置管灌洗引流治疗,比较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恢复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测定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炎症因子等生化指标。观察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恢复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经治疗后观察组血白细胞计数、血/尿淀粉酶、血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肌酐、C反应蛋白、TNFα、IL-6、IL-8水平显著降低,血钙、碳酸氢盐、IL-10水平显著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下腹腔置管灌洗可有效缓解SAP炎症反应,改善肝肾功能,促进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管 腹腔灌洗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肝功能 肾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