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术后131I治疗对甲状腺癌唾液腺功能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影响。方法我院甲状腺癌手术后接受131I治疗患者79例,其中40例患者给予150 m Ci 131I治疗(150 m Ci组),39例给予80 m Ci8 131I治疗(80 m Ci组),比较两组唾液腺功能和...目的探讨术后131I治疗对甲状腺癌唾液腺功能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影响。方法我院甲状腺癌手术后接受131I治疗患者79例,其中40例患者给予150 m Ci 131I治疗(150 m Ci组),39例给予80 m Ci8 131I治疗(80 m Ci组),比较两组唾液腺功能和Tg Ab水平的差异。结果 150 m Ci组治疗有效率稍高于80 m Ci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0 m Ci组唾液初始p H值与唾液缓冲p H值明显高于80 m Ci组,唾液流率明显低于80 m Ci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I治疗后3、6个月,150 m Ci组平均Tg Ab水平明显低于80 m Ci组(P<0.05)。结论术后131I治疗对甲状腺癌临床疗效显著,其中低剂量131I治疗对唾液腺不良反应程度较低,而高剂量131I治疗有助于Tg Ab水平的降低。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腹内压与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肠屏障功能障碍相关性,探讨腹内压变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肠屏障功能障碍患者病情与预后的评价价值。方法选择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肠屏障功能障碍患者60例,其中将腹内压≤12 mm H2O的13例患者设为无腹内...目的研究腹内压与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肠屏障功能障碍相关性,探讨腹内压变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肠屏障功能障碍患者病情与预后的评价价值。方法选择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肠屏障功能障碍患者60例,其中将腹内压≤12 mm H2O的13例患者设为无腹内高压组,将腹内压>12 mm H2O的32例患者设为腹内高压组,将腹内压≥20 mm H2O并且伴发新的器官功能衰竭患者15例设为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组;运用膀胱测压法对其腹内压进行监测,探讨腹内压与肠屏障功能障碍的相关性,观察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腹内压与肠屏障功能障碍标志物血清内毒素与尿L/M比值之间的变化,计算腹内压变异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与Ranson评分相关性及其对病死率的预测价值。结果无腹内高压组、腹内高压组与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组的肠屏障功能障碍标志物内毒素与尿L/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组最高,无腹内高压组最低。经相关性比较,腹内压和内毒素(r=0.225,P=0.032)和尿L/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187,P=0.046)。与术前比较,本组36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存活的33例患者术后的第3天患者的腹内压、内毒素与尿L/M均明显减少(P<0.05)。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腹内压变异率和APACHEⅡ、Ranson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APACHEⅡ、Ranson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腹内压变异率对患者病死率预测值,即ROC曲线下面积达93.58%,略高于APACHEⅡ评分ROC曲线下面积89.5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Ranson评分ROC曲线下面积82.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肠屏障功能障碍能够引发腹内高压与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而腹内高压与腹腔间隔室综合征也会促进肠屏障功能发生损伤。腹内压变化能够反映出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肠屏障功能障碍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情况,有助于尽早实施干预治疗。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术后131I治疗对甲状腺癌唾液腺功能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影响。方法我院甲状腺癌手术后接受131I治疗患者79例,其中40例患者给予150 m Ci 131I治疗(150 m Ci组),39例给予80 m Ci8 131I治疗(80 m Ci组),比较两组唾液腺功能和Tg Ab水平的差异。结果 150 m Ci组治疗有效率稍高于80 m Ci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0 m Ci组唾液初始p H值与唾液缓冲p H值明显高于80 m Ci组,唾液流率明显低于80 m Ci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I治疗后3、6个月,150 m Ci组平均Tg Ab水平明显低于80 m Ci组(P<0.05)。结论术后131I治疗对甲状腺癌临床疗效显著,其中低剂量131I治疗对唾液腺不良反应程度较低,而高剂量131I治疗有助于Tg Ab水平的降低。
文摘目的研究腹内压与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肠屏障功能障碍相关性,探讨腹内压变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肠屏障功能障碍患者病情与预后的评价价值。方法选择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肠屏障功能障碍患者60例,其中将腹内压≤12 mm H2O的13例患者设为无腹内高压组,将腹内压>12 mm H2O的32例患者设为腹内高压组,将腹内压≥20 mm H2O并且伴发新的器官功能衰竭患者15例设为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组;运用膀胱测压法对其腹内压进行监测,探讨腹内压与肠屏障功能障碍的相关性,观察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腹内压与肠屏障功能障碍标志物血清内毒素与尿L/M比值之间的变化,计算腹内压变异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与Ranson评分相关性及其对病死率的预测价值。结果无腹内高压组、腹内高压组与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组的肠屏障功能障碍标志物内毒素与尿L/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组最高,无腹内高压组最低。经相关性比较,腹内压和内毒素(r=0.225,P=0.032)和尿L/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187,P=0.046)。与术前比较,本组36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存活的33例患者术后的第3天患者的腹内压、内毒素与尿L/M均明显减少(P<0.05)。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腹内压变异率和APACHEⅡ、Ranson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APACHEⅡ、Ranson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腹内压变异率对患者病死率预测值,即ROC曲线下面积达93.58%,略高于APACHEⅡ评分ROC曲线下面积89.5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Ranson评分ROC曲线下面积82.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肠屏障功能障碍能够引发腹内高压与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而腹内高压与腹腔间隔室综合征也会促进肠屏障功能发生损伤。腹内压变化能够反映出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肠屏障功能障碍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情况,有助于尽早实施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