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子动响应灵敏度分析的多复域摄动法
1
作者 姜东 王贞露 +3 位作者 钱慧 杭晓晨 曹芝腑 朱锐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9-479,共11页
动响应灵敏度分析广泛应用于转子模型修正、参数识别和结构优化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复域摄动的转子动响应一阶、二阶和混合灵敏度分析方法。分别在两个复数方向对设计参数进行摄动,得到双复数域的转子系统动力学方程,运用柯西... 动响应灵敏度分析广泛应用于转子模型修正、参数识别和结构优化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复域摄动的转子动响应一阶、二阶和混合灵敏度分析方法。分别在两个复数方向对设计参数进行摄动,得到双复数域的转子系统动力学方程,运用柯西-黎曼矩阵将复数运动方程扩维得到等价实数运动方程,求解等价实数运动方程,从而同时得到系统响应、一阶灵敏度和二阶灵敏度,并获得动响应灵敏度的Hessian矩阵。以单盘转子系统和燃气发生器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数值仿真分析,验证所提转子动响应灵敏度分析方法的正确性。相较于传统的有限差分法,多复域摄动法对摄动步长引起误差的不敏感,求解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动响应 多复域摄动法 二阶灵敏度 混合灵敏度
下载PDF
基于实例推理的复杂产品设计协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岳继光 陶伟 +2 位作者 崔哲昕 吴琛浩 王萍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83-287,共5页
高效、高质量确定复杂产品初步设计模型是缩短产品研发周期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皮尔森相似度实例推理的复杂产品设计协同方法。基于复杂产品多学科知识及产品单体库,构建了复杂产品多领域模型。根据复杂产品需求模型的性能指... 高效、高质量确定复杂产品初步设计模型是缩短产品研发周期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皮尔森相似度实例推理的复杂产品设计协同方法。基于复杂产品多学科知识及产品单体库,构建了复杂产品多领域模型。根据复杂产品需求模型的性能指标,采用基于改进皮尔森相似度的实例推理,从多领域模型实例库中筛选复杂产品初步设计模型。为减少产品试样的“盲目性”,引入仿真推演与协同评价以获得初步设计决策。以平尾控制模拟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有助于缩短复杂产品研发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产品多领域模型 实例推理 皮尔森相似度 仿真推演
下载PDF
基于植被三维点云数据的小型景观空间微气候分析方法探究——以东南大学梅庵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成实 李翔宇 +1 位作者 张潇涵 汪瑞军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8-103,共6页
在“碳中和”背景下,微气候研究愈发引起学界关注。过往研究表明,植被是影响景观空间微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以往微气候研究及模拟过程中,植被要素因其自身形态的复杂性往往无法被精准量化,造成现状植被与模拟软件中的植被形态存在偏... 在“碳中和”背景下,微气候研究愈发引起学界关注。过往研究表明,植被是影响景观空间微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以往微气候研究及模拟过程中,植被要素因其自身形态的复杂性往往无法被精准量化,造成现状植被与模拟软件中的植被形态存在偏差,导致最终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有所降低。故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提升植被建模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即利用现状植被三维点云模型辅助在Envi-met软件中精确建模,以提高景观微气候模拟研究结果的精准度。选取东南大学梅庵周边景观空间为研究对象,对上述分析方法予以运用,在验证分析方法可行性的同时,以实测数据为参照,综合比较点云植被模型与Envi-met自带植被模型在计算结果间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植被点云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更为接近,尤其体现在风速测算上。该方法也可为后续微气候模拟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植被 三维点云数据 微气候分析 Envi-met模拟
下载PDF
从场地到景观——重释城市更新之外的郊区后工业转型 被引量:1
4
作者 黄琦(译) 李梦一欣(校) 《风景园林》 2023年第6期35-45,共11页
【目的】为了改善贫困社区现状,让衰败的建成环境重新焕发活力,全球许多城市地区都在开展后工业场地转型。虽然现有的众多方法和成功案例证明,棕地转型在发展完善的城市市区起到振兴作用,但却不适用于城市边缘、乡村地区和山区等城郊区... 【目的】为了改善贫困社区现状,让衰败的建成环境重新焕发活力,全球许多城市地区都在开展后工业场地转型。虽然现有的众多方法和成功案例证明,棕地转型在发展完善的城市市区起到振兴作用,但却不适用于城市边缘、乡村地区和山区等城郊区域。【分析】当更新的目标和范围从原本的城市尺度拓展到了更广、更为复杂的景观维度,就必须思考如何理解和对待城郊的后工业场地,作出概念和方法上的转变。对此,重新阐释了方法论,并以欧洲阿尔卑斯山地区后工业景观为例进行了以设计为导向的研究。【结论】由此,确立了最为匹配城市郊区棕地转型的系统性方法,为场地到景观的转变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工业景观 棕地转型 城市郊区 系统性设计
下载PDF
从视点到空间:基于点云的景观空间视觉特征量化分析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潇涵 程子倩 张宁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5-121,共7页
【目的】景观空间视觉特征是衡量景观空间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过往基于三维模型、二维照片的分析方法难以兼顾对视觉界面平面维度与纵深维度空间信息的量化分析,对于较大尺度的城市公园空间视觉特征研究与设计实践的适用度较低。对景... 【目的】景观空间视觉特征是衡量景观空间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过往基于三维模型、二维照片的分析方法难以兼顾对视觉界面平面维度与纵深维度空间信息的量化分析,对于较大尺度的城市公园空间视觉特征研究与设计实践的适用度较低。对景观空间视觉特征进行量化分析有助于设计师认知场地空间形态的关键特征。【方法】提出一种将点云可视化技术与Arc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包括点云模型数据获取与处理、空间单元划分与视点生成、人群视觉模拟与特征指标计算、空间单元视觉特征可视化与分析4个步骤。借助该方法,以南京市情侣园为例,选择延伸度、开敞度、复杂度、绿视率和天空率5个视觉特征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结果】空间单元内部不同位置的视觉特征指标数值差异可能与单元内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存在联系。空间单元中心视点的视觉指标计算结果在反映单元整体的视觉特征上存在一定局限。【结论】相较于过往的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更加全面和直观地展现多种视觉特征指标在空间中的数值分布及连续变化情况,且具有综合分析多个指标的潜力。该方法在探究景观空间的视觉特征与人群行为偏好间的关联机制、预测人群行为活动等领域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视觉感知 城市公园 数字景观技术 景观空间形态 视觉特征 点云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自动合流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春 吴志周 +1 位作者 许宏鑫 梁韵逸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49-356,共8页
对于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automated vehicle,CAV)来说,上匝道合并是一项具备挑战性的任务,考虑到未来一段时间内有CAV和人工驾驶车辆(human-drive vehicle,HAV)的混合交通将存在于更多的交通场景中。根据合流区交通特性,将多车协同... 对于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automated vehicle,CAV)来说,上匝道合并是一项具备挑战性的任务,考虑到未来一段时间内有CAV和人工驾驶车辆(human-drive vehicle,HAV)的混合交通将存在于更多的交通场景中。根据合流区交通特性,将多车协同汇入表示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建立了同时考虑车辆安全和效率的奖励函数。基于分布式多智能体强化学习(muti-agent reinforcement learning,MARL)框架提出中心式训练分散式执行的改进框架(centralized training and decentralized execution,CTDE)的MARL算法框架,节省了单智能体上的计算资源。建立基于两种框架的优势动作评论家(advantage actor critic,A2C)和近端策略优化(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PPO)两种控制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改进算法的整体性能优于原算法,提升了车辆平均行驶速度,满足最小车头时距同时降低了碰撞率和汇入等待时长,满足了合流区车辆的通行安全和提高了通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学习 合流区 自动驾驶 多智能体
下载PDF
浅埋超大直径盾构近穿既有高架桩基的影响
7
作者 苏稚寅 谢家冲 王子怡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0439-10448,共10页
上海北横通道工程Ⅷ标段为15.5 m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区间在出洞后仅54 m即近距离侧穿内环高架,最小覆土埋深比为0.5,距离桥墩桩基最近仅3.9 m。施工过程中既有桩基、地层和盾构穿越表现出显著的相互作用影响。开展了盾构施工影响区范围... 上海北横通道工程Ⅷ标段为15.5 m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区间在出洞后仅54 m即近距离侧穿内环高架,最小覆土埋深比为0.5,距离桥墩桩基最近仅3.9 m。施工过程中既有桩基、地层和盾构穿越表现出显著的相互作用影响。开展了盾构施工影响区范围内的地表沉降和桥墩桩基的位移监测,并基于实测结果对盾构开挖过程的三维精细化数值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数值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均反映了在浅埋超大直径盾构出洞后即穿既有高架桥梁桩基下,在横断面上表现为地表中间沉降,两侧显著隆起的特点,其中部分隆起量在开挖完成后由于卸载恢复;侧穿高架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隧-土-桩相互作用:既有桩基对盾构开挖引起的地层变形存在钳制作用,导致沉降槽两侧表现为非对称隆起,地层变形同时也协同带动既有桩基的竖向隆起;在开挖的纵向响应上,沉降区间受到两侧工作井与桩基约束而扩展有限;侧穿引起桩身发生背向隧道最大值超过3 mm的水平侧向屈曲位移,同时在单桩中产生最大达到150 kN的附加轴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桩基穿越 既有桥梁 自动化监测 地表沉降 桩土相互作用
下载PDF
All-solid-state Sodium-ion Batteries:A Leading Contender in the Next-generation Battery Race
8
作者 Rui-Jie Zhu Ze-Chen Li +3 位作者 Wei Zhang Akira Nasu Hiroaki Kobayashi Masaki Matsui 《电化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27,共7页
All-solid-state lithium-ion batteries(LIBs)using ceramic electrolytes are considered the ideal form of rechargeable batteries due to their high energy density and safety.However,in the pursuit of all-solid-state LIBs,... All-solid-state lithium-ion batteries(LIBs)using ceramic electrolytes are considered the ideal form of rechargeable batteries due to their high energy density and safety.However,in the pursuit of all-solid-state LIBs,the issue of lithium resource availability is selectively overlooked.Considering that the amount of lithium required for all-solidstate LIBs is not sustainable with current lithium resources,another system that also offers the dual advantages of high energy density and safetydall-solid-state sodium-ion batteries(SIBs)dholds significant sustainable advantages and is likely to be the strong contender in the competition for developing next-generation high-energy-density batteries.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all-solid-state SIBs,explains the sources of their advantages,and discusses potential approach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lid sodium-ion conductors,aiming to spark the interest of researchers and attract more attention to the field of all-solid-state SI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solid-state sodium-ion batteries All-solid-state lithium-ion batteries Solid-state electrolyte Sodium super ionic conductor Machine learning
下载PDF
俯视状态下高层住区户外空间绿化形态特征与人群感知偏好的相关性
9
作者 成实 张潇涵 +1 位作者 程子倩 张冠亭 《风景园林》 2023年第8期72-79,共8页
【目的】住区景观与人们的日常居住与生活感受密切相关,现阶段高层住区中人群俯视状态下对住区绿地的感知偏好将作为指引住区户外空间绿化设计的重要参照之一,亟须探讨不同俯视高度下人群感知偏好特征与住区户外空间绿化形态间的联系。... 【目的】住区景观与人们的日常居住与生活感受密切相关,现阶段高层住区中人群俯视状态下对住区绿地的感知偏好将作为指引住区户外空间绿化设计的重要参照之一,亟须探讨不同俯视高度下人群感知偏好特征与住区户外空间绿化形态间的联系。【方法】以南京市3个典型高层住区为例,借助无人机航拍、激光雷达扫描、三维视觉模拟等多种技术方法及数学决策手段厘清人群处于不同高度下的俯视感知偏好特征与俯视绿化形态特征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发现:户外空间中绿化复杂度及绿化三维可视体积大小显著影响人群俯视感知及偏好,其中宁静度、自然度是反映高层住区中人群俯视偏好的关键感知特征。【结论】研究结果对于完善住区规划设计相关法规,塑造符合人群全方位感知偏好的高品质住区户外空间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景观技术 俯视偏好 高层住区 户外空间 绿化形态特征 三维点云数据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的自动驾驶汽车路径规划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10
作者 许宏鑫 吴志周 梁韵逸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211-3217,共7页
路径规划作为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科研价值。探索解决自动驾驶车辆路径规划问题的方法,着重关注基于强化学习的路径规划方法。在阐述基于常规方法和强化学习方法的路径规划技术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了基于强化学习和... 路径规划作为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科研价值。探索解决自动驾驶车辆路径规划问题的方法,着重关注基于强化学习的路径规划方法。在阐述基于常规方法和强化学习方法的路径规划技术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了基于强化学习和深度强化学习来解决自动驾驶车辆路径规划问题的算法,并将算法按照基于值和基于策略的方式进行分类,分析各类算法的特点、优缺点及改进措施。最后对基于强化学习的路径规划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路径规划 强化学习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下载PDF
机场陆侧地面公共交通CO_(2)排放计算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卓轩 胡荣 谢吉伟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9-97,共9页
为解决机场碳达峰问题,研究了机场陆侧交通对机场CO_(2)排放产生的重要影响,对机场CO_(2)进行科学分析并提出有效调控方法.首先,通过分析不同能源类型(纯电动、液化天然气和柴油)车辆的排放机理,构建机场地面公共交通CO_(2)排放量计算模... 为解决机场碳达峰问题,研究了机场陆侧交通对机场CO_(2)排放产生的重要影响,对机场CO_(2)进行科学分析并提出有效调控方法.首先,通过分析不同能源类型(纯电动、液化天然气和柴油)车辆的排放机理,构建机场地面公共交通CO_(2)排放量计算模型.其次,以深圳宝安机场为例,测算公交线路日均排放量并研究排放特征.然后,采用情景预测和弹性系数法探究CO_(2)人均日分摊量与发车频率间在不同弹性系数下的变动关系;并借助蒙特卡洛方法,对不同发展前景开展不确定性仿真,预测减排潜力.最后,分析机场陆侧交通基于旅客周转量的CO_(2)排放强度,计算不同方式分担比例对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深圳机场市内线路日均CO_(2)排放量约为19.07 t,占机场地面公共交通日均总排放量的72%;跨市巴士线路日均CO_(2)排放量约为7.42 t,若柴油公交车完全替代为纯电动公交可以下降52.8%的CO_(2)排放量;若乘客量对发车频率的弹性系数较大,可以通过加密班次降低人均分摊量;在技术突破情境下,预测2036年机场地面公共交通碳排放总量较2021年可下降33%,实现该领域碳达峰;机场陆侧交通基于旅客周转量的CO_(2)排放强度为0.0779 kg/(人·km),推动公交/巴士对出租/网约车和私家车的替代能够有效降低排放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碳排放特征 蒙特卡洛方法 机场碳排放 情景分析 弹性系数
下载PDF
德国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结构质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梦一欣 黄琦 朱利安·舍费尔 《风景园林》 2022年第12期12-19,共8页
在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城市空间发展需求下,风景园林师亟须全面、系统地探索城市绿色开放空间体系,以及各空间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促进人们对蓝绿空间特征的感知与识别,进而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在这一背景下,德国持续展开“绿色开... 在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城市空间发展需求下,风景园林师亟须全面、系统地探索城市绿色开放空间体系,以及各空间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促进人们对蓝绿空间特征的感知与识别,进而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在这一背景下,德国持续展开“绿色开放空间结构”质性研究,强调通过“绿色结构分析法”对城市开放空间进行整体性把握和类型化分析。通过文献综述和质性分析方法,厘清德国绿色结构的概念和发展历程,从特征和属性角度进一步剖析绿色结构的复杂性、多元性和地方性。采用分类法和归纳法,从制图和空间类型2个层面阐释绿色结构分析法的实施路径,为后续实证研究奠定基础。借鉴德国经验,以北京市为例,对位于中心城区和石景山-永定河片区的绿色开放空间结构与类型展开质性分析。最终,从认识论、方法论和信息可视化3个层面,总结德国绿色结构分析法及其质性研究对中国城市开放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色开放空间 蓝绿空间 绿色结构 质性分析 绿色结构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点云技术的景深与层次量化分析方法研究
13
作者 张潇涵 成玉宁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1-77,共7页
对于建成环境景深与层次的定性描述已难以满足风景园林领域研究与实践中所面临的精准化与定量化分析需求。通过梳理景深与层次研究进展,以点云技术为基础,构建“数据准备与参数设定-算法模拟与结果可视-量化分析与辅助判断”全过程数字... 对于建成环境景深与层次的定性描述已难以满足风景园林领域研究与实践中所面临的精准化与定量化分析需求。通过梳理景深与层次研究进展,以点云技术为基础,构建“数据准备与参数设定-算法模拟与结果可视-量化分析与辅助判断”全过程数字化的景深与层次量化分析方法,深描建成环境景深与层次的客观特征。以南京市情侣园和河西生态公园为例,选取多个空间样本对该方法加以运用,发现其在分析效率、数据精度及结果可读性方面较传统量化方法具有优势,并探讨了该方法在多场景运用中的潜力,为景观空间精细化研究及高品质营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点云 景观空间形态 景深与层次 量化分析方法
下载PDF
基于光滑粒子动力学的流固耦合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驰 朱玉杰 +2 位作者 吴冬 王强 胡湘渝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22,共21页
全拉格朗日、无网格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不仅在理论上取得了巨大进步,也在科学与工程领域拓展了应用范围.本文简要综述了SPH方法及其在流固耦合建模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1)基础理论与核函数修正;... 全拉格朗日、无网格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不仅在理论上取得了巨大进步,也在科学与工程领域拓展了应用范围.本文简要综述了SPH方法及其在流固耦合建模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1)基础理论与核函数修正;(2)基于黎曼求解的Riemann-SPH方法及耗散控制;(3)Total Lagrangian SPH(TL-SPH)方法及其稳定格式;(4)流固耦合的数值方法以及多分辨率离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粒子动力学方法 无网格方法 自由面流动 流固耦合 复杂物质界面
原文传递
自然生形的启发:基于向量图解静力学工具的数字化结构找形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宇驰 博勒·朱利亚 邓康图·皮埃路易吉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27,共7页
聚焦弗雷•奥托使用物理模型方法进行自然启发结构找形的研究工作,展开基于向量图解静力学的VGS工具对自然启发建筑结构的研究,基于VGS工具可以交互地生成、操控结构的形与力的特性,以硅藻、叶序、蛛网结构为例,充分展现了该工具在结构... 聚焦弗雷•奥托使用物理模型方法进行自然启发结构找形的研究工作,展开基于向量图解静力学的VGS工具对自然启发建筑结构的研究,基于VGS工具可以交互地生成、操控结构的形与力的特性,以硅藻、叶序、蛛网结构为例,充分展现了该工具在结构概念设计阶段再现、组合与创造自然启发建筑结构形式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找形 向量图解静力学 计算机辅助设计 仿生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