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侯安然 苗崇占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5年第5期104-107,共4页
目的 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在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成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PS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 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在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成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PS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抑郁程度、神经递质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7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PSD的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抑郁症状,调节神经递质水平,且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多巴丝肼片联合盐酸司来吉兰对帕金森病患者精神状态 运动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王静茹 申红娟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5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分析应用多巴丝肼片联合盐酸司来吉兰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并探讨该联合用药方案对患者精神状态、运动功能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在山东省成武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94例,按治疗方法将患者... 目的分析应用多巴丝肼片联合盐酸司来吉兰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并探讨该联合用药方案对患者精神状态、运动功能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在山东省成武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94例,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7例与研究组4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以多巴丝肼片为基础的药物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用盐酸司来吉兰。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一氧化氮合酶(NOS)(32.0±3.2)U/m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88±7)U/ml、对氧磷酶1(PON1)(162±21)kU/L、皮质颗粒过氧化物酶(CGP)(226±25)U/L均较对照组[(28.4±3.3)U/ml、(79±7)U/ml、(150±21)kU/L、(208±24)U/L]升高(P<0.05);研究组的日常活动、精神状态及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6.2±1.5)分、(1.6±0.7)分、(16.7±2.2)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8.6±2.4)分、(2.1±1.0)分、(23.7±3.3)分(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4%和1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丝肼片联合盐酸司来吉兰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多巴丝肼片 司来吉林 精神状态
下载PDF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3
作者 苗崇占 孙婷 侯安然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4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8月菏泽市成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ACI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rt-PA静脉...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8月菏泽市成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ACI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32)。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ACI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阿替普酶 尿激酶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及神经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军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19期2993-2996,共4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脑血流及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5例老年ACI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n=52)和联合治疗组(n=53)。常规治疗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脑血流及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5例老年ACI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n=52)和联合治疗组(n=53)。常规治疗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双侧大脑中动脉的平均流速(Vm)和峰流速(Vp)水平。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简易健康状况量表(short form-36,SF-36)标准评价神经损伤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经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增高,Vm、Vp、SF-36评分较治疗前和常规治疗组相应值明显升高,NIHSS评分较治疗前和常规治疗组相应值明显降低(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可有效安全应用于老年ACI患者的治疗期间,可明显改善脑血流动力学,降低神经损伤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阿替普酶 老年 脑血流 神经损伤
下载PDF
基于Sirt1/NF-κB信号通路探讨红景天苷在脑缺血再灌注体外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军 张秀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082-3085,共4页
目的 研究红景天苷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对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OGD/R)损伤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常规培养)、模型组(OGD/R处理)、实验组1(1... 目的 研究红景天苷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对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OGD/R)损伤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常规培养)、模型组(OGD/R处理)、实验组1(10μmol/L红景天苷+OGD/R)、实验组2(20μmol/L红景天苷+OGD/R)、NF-κB信号通路激活剂(SC7273)+实验组2(1μg/ml SC7273+20μmol/L红景天苷+OGD/R)。噻唑蓝(MTT)法测量细胞存活率;微量酶标法检测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检测Sirt1、NF-κB及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H-SY5Y细胞存活率、Sirt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LDH漏出率、凋亡率、NF-κB及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上升(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1、实验组2细胞存活率、Sirt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LDH漏出率、凋亡率、NF-κB及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均P<0.05);与实验组2比较,SC7273+实验组2细胞存活率及Sirt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而LDH漏出率、凋亡率、NF-κB及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 红景天苷通过调控Sirt1/NF-κB信号通路,减轻OGDR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OGD/R) 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核因子(NF)-κB
下载PDF
尼莫地平辅助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保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马春玲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5期79-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辅助常规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CRP、TNF-α...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辅助常规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CRP、TNF-α及S100B蛋白的变化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和生活质量评分(ADL)。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CRP、TNF-α、S100B蛋白、NDS评分明显低对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辅助常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尼莫地平 神经保护
下载PDF
基于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对中央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吴瑞 王静茹 吴琦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9期2216-2219,共4页
基底核区、丘脑、脑干及脑室内出血统称为中央型高血压脑出血。该疾病为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表示,中央型高血压脑出血在脑出血类型中占比高达65%,且致死率与致残率居高[1]。该疾病的临床症状大... 基底核区、丘脑、脑干及脑室内出血统称为中央型高血压脑出血。该疾病为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表示,中央型高血压脑出血在脑出血类型中占比高达65%,且致死率与致残率居高[1]。该疾病的临床症状大多为头晕恶心等基础性症状,但由于出血位置不同会有不同的特异性症状出现(口角歪斜、意识不清、偏瘫等)。目前常规的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式为采用开颅术清除术进行治疗,但该术式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损伤,术后康复并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脑室内出血 口角歪斜 头晕恶心 流行病学研究 开颅术 特异性症状 血肿清除术
下载PDF
脑梗死血管介入后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药物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8
作者 申红娟 王文慧 +1 位作者 李超然 宋成芳 《系统医学》 202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在基础治疗血管介入术后,应用药物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4月菏泽市成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在基础治疗血管介入术后,应用药物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4月菏泽市成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接受血管介入术治疗,对照组在术后使用依达拉奉,研究组在术后使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及血清指标(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氧簇)水平。结果治疗15 d后,研究组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4.59±0.77)分,低于对照组的(5.17±0.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7,P<0.05);治疗15 d,研究组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5 d,研究组活性氧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38,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在血管介入术基础上再配合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治疗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这种综合治疗方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及血清相关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介入术 依达拉奉右莰醇 临床疗效 血清指标
下载PDF
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9
作者 崔德华 王玉清 马金凤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647-653,共7页
偏侧舞蹈症是糖尿病高血糖症的罕见神经系统表现之一。文中报道2例老年酮症性偏侧舞蹈症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以单侧肢体不自主运动为首发症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发病机制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 偏侧舞蹈症是糖尿病高血糖症的罕见神经系统表现之一。文中报道2例老年酮症性偏侧舞蹈症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以单侧肢体不自主运动为首发症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发病机制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或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酮症 舞蹈症
下载PDF
盐酸美金刚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帕金森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王静茹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1期1845-1847,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美金刚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帕金森(PD)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20年5月—2023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PD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给予丁苯酞进... 目的:探讨盐酸美金刚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帕金森(PD)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20年5月—2023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PD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给予丁苯酞进行治疗,研究组则接受盐酸美金刚联合丁苯酞治疗,分析对比两组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痴呆相关因子水平、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认知功能及痴呆相关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痴呆相关因子水平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美金刚联合丁苯酞可有效改善老年PD患者的认知功能,疗效显著,对缓解老年PD临床症状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美金刚 丁苯酞 老年帕金森 认知功能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微创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修敏 杨健军 +1 位作者 吕涌涛 秦敬旭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5469-5471,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前后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变化,探讨微创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随机分为手术组41例和内科治疗组3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动态测定血清MBP水平,取40名健康查体者作... 目的通过检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前后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变化,探讨微创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随机分为手术组41例和内科治疗组3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动态测定血清MBP水平,取40名健康查体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研究分析。结果 1微创术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2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10 d血清MB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手术组在第5、10天显著低于内科治疗组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脑出血患者第1、5、10天血清MBP含量均与当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成正相关。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内科保守治疗,检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前后血清MBP水平变化,可作为判断疾病严重程度、评价手术疗效和估计预后的一个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HICH)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髓鞘碱性蛋白(MBP)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联合药物治疗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2
作者 张雪 刘园园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3期18-20,共3页
目的:分析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HFNC)氧疗联合药物治疗在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成武分院收治的84例AR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药物... 目的:分析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HFNC)氧疗联合药物治疗在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成武分院收治的84例AR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此外,对照组行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观察组行HFNC治疗,持续治疗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命体征变化、肺功能指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治疗后观察组HR、MAP较对照组低,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FEV_(1)/FVC较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NC联合药物可提高ARF治疗效果,加快肺功能恢复,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 无创正压通气 肺功能
下载PDF
成人癫痫患者共患焦虑和抑郁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超然 彭淑 +3 位作者 于笑峰 宋玉强 李文娟 孙妍萍 《精准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296-300,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癫痫患者共患焦虑和抑郁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1月—2019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诊断为癫痫的患者。记录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疾病相关信息,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抑郁、焦虑测定,根据... 目的探讨成人癫痫患者共患焦虑和抑郁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1月—2019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诊断为癫痫的患者。记录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疾病相关信息,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抑郁、焦虑测定,根据量表评分,将癫痫患者分为无焦虑和抑郁组(A组)、单纯焦虑组(B组)、单纯抑郁组(C组)、同时伴焦虑和抑郁组(D组)4组。应用单因素分析对可能造成癫痫患者共患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将单因素分析P≤0.05因素纳入到Logistic回归中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共收集癫痫患者315例,A、B、C、D组癫痫患者分别为198、14、24、79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各组间性别、居住地、癫痫发作时间、癫痫控制程度、发作频率、有无全面强直阵挛发作(GTCS)、口服药物种类、病程等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47~98.304,Z=9.56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天发作、发作频率每周>1次、具有GTCS、新诊断癫痫和耐药性癫痫是癫痫患者同时伴发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W=5.038~38.791,P<0.05)。同时发作频率每周>1次是癫痫伴发焦虑、伴发抑郁的危险因素(W=8.332、8.853,P<0.05)。相比较于女性,男性是癫痫患者同时伴发焦虑和抑郁的保护性因素(W=6.101,P<0.05)。而仅睡眠中发作是癫痫患者伴发抑郁的保护性因素(W=3.850,P=0.05)。结论女性、耐药性癫痫、新诊断癫痫、白天发作、合并GTCS、发作频率每周>1次是癫痫患者同时伴发焦虑和抑郁的易感因素;对于仅夜间发作的癫痫患者,出现抑郁的风险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焦虑 抑郁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疾病易感性 回归分析
下载PDF
Rehacom软件辅助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早期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宋述环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6年第6期562-564,共3页
目的:评价Rehacom系统辅助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早期认知障碍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病程<2周的脑梗死伴认知障碍患者6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Rehacom系统辅助康复训练... 目的:评价Rehacom系统辅助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早期认知障碍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病程<2周的脑梗死伴认知障碍患者6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Rehacom系统辅助康复训练,均治疗2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评价神经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比较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MMSE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有轻度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改善(P<0.05),试验组治疗后MMSE总分、定向力、注意及计算力和回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记忆力和语言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hacom系统辅助康复训练有助于脑梗死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脑梗死 Rehacom 康复训练
下载PDF
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经颅多普勒超声微栓子监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宋述环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32期7244-7244,共1页
目的:分析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微栓子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4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确诊患者,全部行颅内多普勒超声微栓子监测,观察140例患者检测结果。结果:阳性57例,占40.71%,阴性39例,占27.85... 目的:分析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微栓子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4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确诊患者,全部行颅内多普勒超声微栓子监测,观察140例患者检测结果。结果:阳性57例,占40.71%,阴性39例,占27.85%;57例阳性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血小板计数、高蛋白与39例阴性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栓子是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重要危险影响因素,对其正确检测是治疗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前提保障,有助于此病症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颅内 多普勒超声 微栓子
下载PDF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4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TIA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天麻素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TIA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天麻素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控制时间以及3个月内复发率与发展脑梗死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TIA发作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见效快且安全性较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注射液 前列地尔注射液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联合丁苯酞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成芳 《系统医学》 2022年第6期93-96,108,共5页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联合丁苯酞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对患者认知功能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该院进行诊治的56例脑梗死患者,根据奇偶数分组方式将研究对象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8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联合丁苯酞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对患者认知功能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该院进行诊治的56例脑梗死患者,根据奇偶数分组方式将研究对象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采用患者瑞舒伐他汀联合丁苯酞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药物治疗的效果、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凝血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MMSE评分为(27.42±2.47)分,NIHSS评分为(11.75±2.49)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4、6.064,P<0.001);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以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分别为(16.24±1.31)、(20.76±1.33)、(39.96±4.15)s,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08、8.031、4.847,P<0.001);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4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6,P=0.029);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8%,对照组为17.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联合丁苯酞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凝血功能,降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功能 认知功能 脑梗死 瑞舒伐他汀 丁苯酞胶囊
下载PDF
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脑脓肿3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敬旭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8年第4期526-527,共2页
关键词 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 微创穿刺 脑脓肿 继发性疾病 神经功能障碍
下载PDF
急性脑出血行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述环 陈晶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183-1184,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行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诊治的1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80例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80例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行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诊治的1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80例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8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肿吸收、神经功能缺损及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均得到改善,且研究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行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恢复情况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依达拉奉 醒脑静注射液 疗效
下载PDF
Orem自护模式对脑卒中患者护理结局的改善作用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倪艳华 《系统医学》 2019年第5期151-155,共5页
目的该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Orem自护模式对于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况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研究的方法对Orem自护模式前后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生活自理能力、生存状态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估,分析采用O... 目的该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Orem自护模式对于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况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研究的方法对Orem自护模式前后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生活自理能力、生存状态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估,分析采用Orem自护模式前后患者的主要变化,从而对Orem自护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效果的影响进行科学的评价。结果给予患者Orem自护模式的不同时期,患者的疾病恢复情况、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焦虑程度等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自理能力方面患者入院时的数据是(2.63±0.67)分干预2周后(3.12±1.38)分,出院时达到(3.98±0.94)分;关节活动入院时是(2.13±0.19)分,干预2周后是(3.68±1.09)分,出院时达到(3.98±0.87)分;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方面,入院时是(1.26±1.08)分,干预2周后是(3.19±0.02)分出院时是(4.58±0.31)分;焦虑水平入院时是(4.12±0.68)分,干预2周后是(3.85±0.12)分,出院时降到(2.16±0.37)分,通过对患者不同时期的身心健康状况以及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对照分析发现,Orem自护模式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进行Orem自护模式以后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这说明Orem自护模式对于患者掌握更多的疾病知识具有实际的帮助,这对于改善患者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依从性具有实际的意义,可以促进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开展,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实行Orem自护模式对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悲观的不良心理状态具有积极的作用,该次研究数据证实了以上观点。结论 Orem自护模式是一种以调动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为主要导向的护理模式,对于护理工作者而言,明显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护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同时,患者的肢体活动度得到明显改善,对于患者而言,增加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在生活方面,患者能够做到更大程度的自理,减少了对照顾者的依赖,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总之,Orem自护模式能够让患者得到较大的益处,一方面是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水平,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自护模式能够减少患者对于照顾者的依赖,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不仅有助于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减少疾病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工作当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M自护模式 脑卒中 护理效果 身心健康 护理结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