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同时非同位妊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杜娟 贺贞 +2 位作者 谭欣 杨丹 朱明辉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出现同时非同位妊娠(H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术后出现的4例HP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发生HP者占IVF-ET后异位妊娠者的15....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出现同时非同位妊娠(H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术后出现的4例HP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发生HP者占IVF-ET后异位妊娠者的15.38%。4例HP患者均有输卵管阻塞病史,且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水平高于异位妊娠者。结论:HP与输卵管手术史、ET数目等因素有关;在妊娠早期,与宫腔内妊娠临床特点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异位 受精 体外 胚胎移植 生殖技术 辅助 同时非同位妊娠
下载PDF
不同来源精子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所得胚胎冻融及移植后妊娠结局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贺贞 朱明辉 杨丹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0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IVF)与不同来源精子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所得胚胎在冻融及移植后的情况。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09年8月我院生殖中心进行复制的107例患者共131个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据FET胚胎来源分为IVF组、ICSI组;ICSI...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IVF)与不同来源精子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所得胚胎在冻融及移植后的情况。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09年8月我院生殖中心进行复制的107例患者共131个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据FET胚胎来源分为IVF组、ICSI组;ICSI组又分射出精子组(A组)、附睾精子组(B组)、睾丸精子组(C组)。结果IVF组与ICSI组胚胎存活率、移植胚胎占解冻胚胎比例、平均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A、B、C组胚胎存活率、移植胚胎占解冻胚胎比例、平均移植胚胎数、胚胎种植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B、C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A组(P<0.05);A组患者62.5%存在女方不孕因素,比例明显高于B、C组(P<0.05)。结论IVF和不同来源精子行ICSI所得的优质胚胎经受冷冻解冻的能力没有差异;ICSI所得胚胎行FET时,女方同时存在不孕因素是影响妊娠率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胚胎移植 体外受精 冻融 精子
下载PDF
年龄和内膜准备法对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贺贞 朱明辉 杨丹 《华西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1310-131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内膜准备方法对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09年8月107例患者131个FET周期,比较不同年龄段、不同内膜准备方法的妊娠情况。结果①<29岁、30~34岁、≥35岁患者的周期临床妊...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内膜准备方法对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09年8月107例患者131个FET周期,比较不同年龄段、不同内膜准备方法的妊娠情况。结果①<29岁、30~34岁、≥35岁患者的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5.28%、37.88%、33.33%,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自然周期和激素替代周期内膜准备,两种方法患者平均年龄、平均移植胚胎数、胚胎评分及胚胎细胞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自然周期的胚胎种植率及周期临床妊娠率均明显低于激素替代周期(16.78%比29.21%;29.51%比50.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年龄不影响FET周期临床妊娠率,激素替代周期内膜准备的FET胚胎种植率及周期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自然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胚胎移植 自然周期 激素替代周期 临床妊娠率
原文传递
控制性超促排卵中垂体激素与卵巢激素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杜娟 田东梅 +3 位作者 熊洪平 张霞 任洁 朱明辉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4年第7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在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过程中垂体激素与卵巢激素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动态监测38例行IVF-ET的患者基础和COH过程... 目的探讨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在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过程中垂体激素与卵巢激素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动态监测38例行IVF-ET的患者基础和COH过程中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催乳素(prolactin,PRL)、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睾酮(testosterone,T)血清水平。结果 COH过程中,垂体激素FSH水平主要受外源性FSH的影响,LH一直低于基础LH水平,而PRL变化与月经生理的改变基本相似;卵巢激素E2值随卵泡生长显著升高,P变化趋势与月经生理相似,T于卵泡成熟时显著增高。结论 COH中PRL水平与月经生理周期的变化相似,而T可能与卵泡发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激素 卵巢激素 控制性超促排卵 辅助生殖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