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中医药科普的发展现状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艾青青 兰志琼 +4 位作者 李倩 刘晓芬 连艳 蒋桂华 卢先明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第23期3-7,共5页
中医药是我国优秀的文化资源,也是我国对外交流的特色领域。在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均明确指出了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文献查阅,从中医药科普的内容以及形式了解我国中医药科普现状... 中医药是我国优秀的文化资源,也是我国对外交流的特色领域。在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均明确指出了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文献查阅,从中医药科普的内容以及形式了解我国中医药科普现状,总结中医药科普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法,以更好地开展中医药科普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科普 科普内容 科普形式 问题及对策
原文传递
广藿香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勤梅 彭成 +3 位作者 李小红 郭力 熊亮 林大胜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5-918,共4页
目的:研究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及反相C18柱色谱等分离,运用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广藿香地上部分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百秋李醇(1)、广藿香... 目的:研究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及反相C18柱色谱等分离,运用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广藿香地上部分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百秋李醇(1)、广藿香酮(2)、木栓酮(3)、表木栓醇(4)、齐墩果酸(5)、齐墩果酸甲酯(6)、5α-豆甾-3,6-二酮(7)、豆甾-4-烯-3-酮(8)、β-谷甾醇(9)、藿香黄酮醇(10)、5-羟基-3,3',4',7-四甲氧基黄酮(11)、(-)-愈创木基丙三醇(12)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3)。结论:其中,化合物6、7、8、12和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原文传递
自乳化释药系统对丹参酮类多组分增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柯秀梅 徐良贤 +4 位作者 黄浩洲 张定堃 韩丽 余文敏 刘频健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871-2875,共5页
目的:探讨自乳化释药系统(SEDDS)对丹参酮类组分增溶的效果。方法: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SEDDS处方,以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_A含量、SEDDS的粒径和乳化时间为指标对SEDDS进行优化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优化得SEDDS最佳处方... 目的:探讨自乳化释药系统(SEDDS)对丹参酮类组分增溶的效果。方法: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SEDDS处方,以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_A含量、SEDDS的粒径和乳化时间为指标对SEDDS进行优化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优化得SEDDS最佳处方为:油酸∶吐温-20∶二乙二醇单乙基醚(0.25∶0.52∶0.23),SEDDS粒径为(204±5)nm,乳化时间为(59±2)s。37℃时,SEDDS对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_A的最大载药量分别为5.075、3.397和6.559 mg/g,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0.138、0.238和0.367 mg/mL。结论:SEDDS对丹参酮类组分的增溶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乳化释药系统 增溶 丹参酮 组分 D-最优混料设计
原文传递
基于现代色度原理研究大黄蒽醌类成分含量与其颜色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倩 艾青青 +3 位作者 兰志琼 刘晓芬 李代晴 卢先明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基于色度学分析原理研究大黄粉末蒽醌类成分含量与颜色值的相关性,为大黄品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传统感官色度评价,收集多种色泽的大黄药材。采用分光测色仪对大黄药材粉末进行颜色值测定,并用HPLC测定大黄中总蒽醌及游离蒽... 目的:基于色度学分析原理研究大黄粉末蒽醌类成分含量与颜色值的相关性,为大黄品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传统感官色度评价,收集多种色泽的大黄药材。采用分光测色仪对大黄药材粉末进行颜色值测定,并用HPLC测定大黄中总蒽醌及游离蒽醌的含量,研究其与颜色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大黄的总蒽醌含量与a^*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L^*、b^*、E^*ab值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游离蒽醌含量与L^*、E^*ab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a^*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大黄药材蒽醌类成分含量与颜色值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颜色 蒽醌类成分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四川规模化栽培区产厚朴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大燕 文欢 +3 位作者 王伟 侯飞侠 彭成 高继海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80-1283,共4页
目的:研究厚朴有效成分含量与胸径、树高、树皮厚、海拔、经度之间的关系,为厚朴良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四川西南地区规模化栽培区产厚朴的树皮为研究对象,采用HPLC法检测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比较不同地区间的质量差异,同时统... 目的:研究厚朴有效成分含量与胸径、树高、树皮厚、海拔、经度之间的关系,为厚朴良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四川西南地区规模化栽培区产厚朴的树皮为研究对象,采用HPLC法检测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比较不同地区间的质量差异,同时统计分析影响厚朴有效成分含量的关键因素。结果:5个栽培区产厚朴的厚朴酚含量在1.72%~2.70%之间,和厚朴酚含量在1.42%~3.23%之间,总酚含量最高的地区为都江堰(5.16%),最低的地区为汶川(3.69%);厚朴有效成分含量与其胸径、树高、树皮厚、海拔、经度均具有一定相关性。结论:四川西南地区规模化栽培区产厚朴品质较好,其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厚朴总酚含量与胸径、树高、树皮厚呈正相关;厚朴酚与海拔呈正相关,和厚朴酚与海拔、经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 厚朴酚 和厚朴酚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醋莪术饮片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廖婉 章津铭 +3 位作者 傅舒 林俊芝 高飞 傅超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82-1585,共4页
目的:建立醋莪术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6 nm;并加以计算机辅助相似性评价系统对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建立了醋莪术饮片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示了16个共有峰,得到分离... 目的:建立醋莪术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6 nm;并加以计算机辅助相似性评价系统对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建立了醋莪术饮片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示了16个共有峰,得到分离度、重复性均较好的特征指纹图谱。结论:该指纹图谱研究完善了醋莪术饮片质量评价标准,其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目前醋莪术饮片内在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莪术饮片 HPLC 指纹图谱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附子脂溶性生物碱与白芍总苷配伍治疗风寒湿痹证模型大鼠的增效作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谢运飞 李芸霞 +1 位作者 谢红军 彭成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772-2777,共6页
目的:研究附子脂溶性生物碱与白芍总苷配伍治疗风寒湿痹证模型大鼠的增效作用。方法:取SD雄性大鼠10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水),模型组(水),罗通定组[阳性对照,10.0mg/(kg·d)]、地塞米松组[阳性对照,0.3mg/(kg·d)],附子生物碱低... 目的:研究附子脂溶性生物碱与白芍总苷配伍治疗风寒湿痹证模型大鼠的增效作用。方法:取SD雄性大鼠10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水),模型组(水),罗通定组[阳性对照,10.0mg/(kg·d)]、地塞米松组[阳性对照,0.3mg/(kg·d)],附子生物碱低、高剂量组[附子脂溶性生物碱浸膏12.5、25.0mg/(kg·d)],白芍总苷低、高剂量组[白芍总苷粉末200.0、400.0mg/(kg·d)],配伍低、高剂量组[附子脂溶性生物碱浸膏+白芍总苷粉末分别为12.5mg/(kg·d)+400.0mg/(kg·d)、25.0mg/(kg·d)+800.0mg/(kg·d)],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于右后足垫部位注射完全弗氏佐剂0.1mL并辅以风、寒、湿刺激来复制风寒湿痹证模型。造模19d后开始灌胃给药或水,每日1次,持续14d。分别于给药第0(即给药前)、3、6天时测定大鼠的关节压痛阈值(地塞米松组除外)和关节肿胀指数(罗通定组除外);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罗通定组除外)踝关节滑膜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罗通定组除外)血清中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并计算增效指数(CI)。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压痛阈值在不同给药时间点均显著降低,关节肿胀指数则显著升高(P<0.01);滑膜组织炎性病变现象明显;血清中抗CCP抗体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关节压痛阈值、关节肿胀指数、滑膜组织病变程度以及血清中抗CCP抗体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大部分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配伍组的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单味组分给药组;基于抗CCP抗体含量计算得CI值为0.213(>1),提示两者配伍具有协同作用。结论:附子脂溶性生物碱与白芍总苷配伍治疗风寒湿痹证模型大鼠具有镇痛、抗炎、保护滑膜组织等作用,并呈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脂溶性生物碱 白芍总苷 配伍 风寒湿痹证 增效作用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大鼠
下载PDF
美洲大蠊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晨晨 熊永爱 +4 位作者 谭承佳 黄晶 姜小东 梅明 韩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58-761,共4页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药材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药理作用,为美洲大蠊的工业化生产及临床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KM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及美洲大蠊药材高、中、低剂量组,其中阳性组按100 mg·kg-1灌胃给予...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药材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药理作用,为美洲大蠊的工业化生产及临床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KM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及美洲大蠊药材高、中、低剂量组,其中阳性组按100 mg·kg-1灌胃给予硫普罗宁,药材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6.667、3.333、1.667g·kg-1剂量连续10天灌胃给予药材全粉,第10天给药后3 h,除空白组灌胃等体积水,其余各组灌胃14mL·kg-1的56°红星二锅头。禁食不禁水12 h,眼眶取血,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剖取肝脏,测定肝重系数,同时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LT、AST活性显著升高(P<0.01),GGT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中剂量组GGT、AST活性明显升高(P<0.05),ALT活性显著升高(P<0.01),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肝脏病理均有严重损伤。结论:美洲大蠊药材全粉对酒精性肝损伤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药材 酒精性肝损伤 内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Γ-谷氨酰转肽酶
下载PDF
细毡毛忍冬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潇 王江瑞 +3 位作者 周勤梅 郭力 熊亮 苟素英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324-2326,共3页
目的:研究细毡毛忍冬Lonicera similis Hemsl.花蕾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色谱和反相C18柱色谱等多种色谱方法对其进行分离和纯化,运用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细毡毛忍冬花蕾的正丁醇萃取... 目的:研究细毡毛忍冬Lonicera similis Hemsl.花蕾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色谱和反相C18柱色谱等多种色谱方法对其进行分离和纯化,运用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细毡毛忍冬花蕾的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4-hydroxy-γ,3,5-trimethoxybenzenepropanol(1)、乌苏酸(2)、反式-阿魏酸(3)、咖啡酸乙酯(4)、二氢芥子醇(5)、芦丁(6)、β-胡萝卜苷(7)。结论:其中,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毡毛忍冬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原文传递
基于血浆代谢组学的附子脂溶性生物碱对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毒性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谢运飞 李芸霞 +3 位作者 刘美辰 周忆梦 王彪 彭成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研究附子脂溶性生物碱对佐剂性关节炎(AIA)模型大鼠的毒性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超纯水)、模型组(超纯水)和附子脂溶性生物碱低、高剂量组(12.5、35 mg/kg),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于右后足垫部... 目的:研究附子脂溶性生物碱对佐剂性关节炎(AIA)模型大鼠的毒性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超纯水)、模型组(超纯水)和附子脂溶性生物碱低、高剂量组(12.5、35 mg/kg),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于右后足垫部位注射0.1 m L完全弗氏佐剂复制AIA模型。造模19 d后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14 d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结合高分辨质谱技术分离并鉴定血浆中内源性代谢物,然后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通过变量投影重要度值(VIP)>1和P值(<0.05)筛选血浆中的差异代谢物;并根据差异代谢物查阅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推测附子脂溶性生物碱对AIA大鼠的毒性作用机制。结果:共鉴定出57个血浆代谢物,并确定了L-脯氨酸、6-羟基烟酸、腺苷等11个差异代谢物。AIA造模后可引起大鼠血浆中L-脯氨酸和尿苷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脱氧胞苷含量显著升高(P<0.01)。低剂量附子脂溶性生物碱给药后可使模型大鼠血浆中腺苷和L-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浆中脱氧胆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高剂量附子脂溶性生物碱给药后可使模型大鼠血浆中6-羟基烟酸、腺苷、肉碱、L-脯氨酸、N-甲酰氨基苯甲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浆中脱氧胆酸、L-精氨酸、脱氧胞苷、L-赖氨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低剂量附子脂溶性生物碱对AIA模型大鼠的毒性较小;高剂量附子脂溶性生物碱对AIA模型大鼠的毒性作用可能与其引起胆汁分泌异常及赖氨酸生物合成及嘌呤、嘧啶、色氨酸、脯氨酸、精氨酸代谢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脂溶性生物碱 代谢组学 佐剂性关节炎 毒性机制 大鼠
下载PDF
乌头非生物胁迫下萜类化合物次级代谢的转录组学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大燕 文欢 +2 位作者 王伟 彭成 高继海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301-2306,共6页
目的:对乌头的花、果实、茎、叶、主根、侧根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以试图鉴别并表征非生物胁迫下参与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基因,重点绘制其萜类生物碱合成路线图。方法:采用Illumina Hi Seq 2500平台测序,组装得unigenes,经公共数据库比对... 目的:对乌头的花、果实、茎、叶、主根、侧根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以试图鉴别并表征非生物胁迫下参与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基因,重点绘制其萜类生物碱合成路线图。方法:采用Illumina Hi Seq 2500平台测序,组装得unigenes,经公共数据库比对、注释后获得差异基因,通过QRT-PCR检测参与萜类生物碱合成代谢的重要基因在转录水平上对干旱、低温和机械损伤等的应激响应。结果:测序后共获得9 836 247个contigs、262 318个transcripts、103 338个unigenes,经同源性分析表明其中37.31%(38 554个unigenes)与其他生物具有不同程度的同源性,通过功能分类研究及代谢途径分析(KEGG)获得参与萜类合成的序列158个unigenes,确定了5条参与萜类生物碱合成的途径。结论:该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探讨乌头萜类次级代谢途径应答环境因素的原理,进一步证明了萜类生物碱合成代谢途径可能受干旱、低温和机械损伤等生境因素调控,可更好地了解附子、川乌质量形成的分子机制以指导乌头的农业化栽培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 转录组 非生物胁迫 萜类生物合成代谢
原文传递
山莨菪根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蒋运斌 苟琰 +3 位作者 袁茂华 马逾英 周娟 伍丕娥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57-961,共5页
目的:建立山莨菪根的HPLC指纹图谱,为其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一种可靠的方法。方法:采用UltimateAQ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10mmol/LKH2PO4缓冲液(用H3PO4调节pH至3.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检... 目的:建立山莨菪根的HPLC指纹图谱,为其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一种可靠的方法。方法:采用UltimateAQ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10mmol/LKH2PO4缓冲液(用H3PO4调节pH至3.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nm;进样量10μL。并对测得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和主成分分析。结果:18批不同山莨菪根样品共确立了15个共有峰,建立了山莨菪根的HPLC对照指纹图谱,结合保留时间和紫外光谱,指认了樟柳碱、东莨菪碱、山莨菪碱、阿托品4个特征峰。18批野生山莨菪根的相似度在0.891~0.987之间。对15个共有峰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判得分在-0.85~0.89之间。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为山莨菪根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莨菪根 HPLC指纹图谱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不同采收期椪柑果皮挥发油成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坚 陈鸿平 +1 位作者 刘友平 韦正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22-1925,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椪柑果皮挥发油成分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GCMS进行分析鉴定;应用Kováts保留指数与质谱对化合物定性,面积归一化法定量。结果:6个时间点采集的椪柑果皮中共定性、定量68个化合物,...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椪柑果皮挥发油成分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GCMS进行分析鉴定;应用Kováts保留指数与质谱对化合物定性,面积归一化法定量。结果:6个时间点采集的椪柑果皮中共定性、定量68个化合物,总含量为94.27%~97.12%;6批椪柑果皮中含量最高的3个化合物分别是d-柠檬烯(56.862%~67.728%)、γ-萜品烯(9.298%~11.081%)、芳樟醇(4.792%~7.893%);不同采收期椪柑果皮挥发油成分在物质种类上差异较小,8、9月采摘的椪柑果皮与后期采摘的相比在含量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采收期椪柑果皮挥发油成分动态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椪柑 果皮 挥发油 动态变化规律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原文传递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三棱总黄酮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匡宇 赵永艳 +4 位作者 何沛煜 张军银 周燕 彭腾 余成浩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02-1506,共5页
目的:优化三棱总黄酮的纯化工艺。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法,以上样液pH、洗脱液流速、洗脱液浓度为考察因素,总黄酮纯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 设计-响应面法优化三棱总黄酮的纯化工艺,并进行验证... 目的:优化三棱总黄酮的纯化工艺。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法,以上样液pH、洗脱液流速、洗脱液浓度为考察因素,总黄酮纯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 设计-响应面法优化三棱总黄酮的纯化工艺,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最优纯化工艺为上样液pH为4.8、洗脱液流速为2.0 BV/h、洗脱液浓度为72%;验证试验中3 批样品纯化后的总黄酮纯化率为72.34%(RSD=1.77%,n=3),与预测值(73.99%)的相对误差为2.13%。结论:优选的纯化工艺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三棱总黄酮的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棱总黄酮 纯化工艺 大孔吸附树脂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
下载PDF
附子炮制品水煎液对比格犬心脏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雪 宋玉琴 +3 位作者 杨雨婷 贺抒 谢晓芳 彭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16期21-23,共3页
目的:比较附子不同炮制品(刨附片、炮天雄、黑顺片)对比格犬的心脏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比格犬1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刨附片组、炮天雄组、黑顺片组,按照4g生药/kg灌胃比格犬浓缩液,检测灌胃前和灌胃后1h,1d、3d、7d和14d后比格犬... 目的:比较附子不同炮制品(刨附片、炮天雄、黑顺片)对比格犬的心脏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比格犬1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刨附片组、炮天雄组、黑顺片组,按照4g生药/kg灌胃比格犬浓缩液,检测灌胃前和灌胃后1h,1d、3d、7d和14d后比格犬体重、体温变化和心电图心率变化,并测定血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含量。结果:给药后1h内黑顺片组犬出现呕吐,其余组未观察到症状;给药后14d内比格犬体重、体温正常,给药组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心电图心率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刨附片,炮天雄,黑顺片水煎液按照4g生药/kg给犬灌胃,没有明显心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刨附片 炮天雄 黑顺片 比格犬 急性毒性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雪 董艳红 +2 位作者 杨雨婷 谢晓芳 彭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2期39-40,共2页
参附注射液由人参、附子提取而制成,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制剂,目前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报道较多,本文对近年来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该药的临床应用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心力衰竭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鸡矢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及应用
17
作者 胡明勋 陈玲 +4 位作者 蒋运斌 吴兵 杨洁 兰杨 马逾英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第12期24-27,共4页
目的:建立鸡矢藤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氯仿-甲醇-冰醋酸-水(10∶4∶1∶1)为展开剂,鸡矢藤苷为对照品,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不同品种和不同产地鸡矢藤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鸡矢藤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 目的:建立鸡矢藤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氯仿-甲醇-冰醋酸-水(10∶4∶1∶1)为展开剂,鸡矢藤苷为对照品,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不同品种和不同产地鸡矢藤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鸡矢藤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可为鸡矢藤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矢藤 薄层色谱 鸡矢藤苷
下载PDF
白亮独活(藏药珠噶)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必兴 兰志琼 +3 位作者 邓晶晶 李易坤 满孝奎 卢先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62-965,共4页
目的:建立白亮独活(藏药珠噶)的质量标准。方法:以欧前胡素为对照品用硅胶GF254薄层板进行薄层色谱的研究,以补骨脂素为对照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总香豆素含量测定,并对白亮独活药材性状、显微特征、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 目的:建立白亮独活(藏药珠噶)的质量标准。方法:以欧前胡素为对照品用硅胶GF254薄层板进行薄层色谱的研究,以补骨脂素为对照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总香豆素含量测定,并对白亮独活药材性状、显微特征、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总灰分、浸出物含量进行描述及检测。结果:白亮独活药材性状、显微特征明显,薄层鉴别方法分离度好。并测定白亮独活药材水分范围为8.56%~12.82%(平均值为9.96%),总灰分范围为5.86%~6.88%(平均值为6.39%),酸不溶性灰分范围为1.27%~1.99%(平均值为1.60%),30%乙醇作为溶剂浸出物范围为31.21%~45.73%(平均值为34.40%)。在290nm下测定吸光度,按干燥品计算,总香豆素含量以补骨脂素计范围为2.29%~4.76%(平均值为3.49%)。结论:建立了白亮独活药材的质量标准规范,为白亮独活的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亮独活 质量标准 鉴别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电喷雾检测器在药物HPLC分析中的优势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43
19
作者 李心怡 蒋运斌 马逾英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152-2156,共5页
目的:为电喷雾检测器(CAD)在药物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中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收集国内外近十余年来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整理、... 目的:为电喷雾检测器(CAD)在药物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中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收集国内外近十余年来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对比和综述。结果与结论:HPLC法常用的检测器有多种,而药物的化学结构多种多样,不同化学结构的化合物应选择适当的检测器来进行检测和分析。CAD检测器以其较高的灵敏度、低检测限及较强的通用性等突出的优势,广泛应用于检测不挥发性或半挥发性物质,尤其适用于皂苷类、糖类、生物碱类、脂类化合物等无紫外吸收或弱紫外吸收成分的分析与检测。CAD检测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他检测器的不足,其应用范围有望得到进一步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检测器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物分析 优势 进展
下载PDF
不同栽培年限川桔梗中桔梗总皂苷和桔梗皂苷D的含量比较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心怡 陈玲 +1 位作者 马逾英 邓薇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49-1252,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川桔梗中桔梗总皂苷及桔梗皂苷D含量的方法,探索不同栽培年限川桔梗药材中2种指标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川桔梗中桔梗总皂苷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川桔梗中桔梗皂苷D的含量;比较一年生、... 目的:建立测定川桔梗中桔梗总皂苷及桔梗皂苷D含量的方法,探索不同栽培年限川桔梗药材中2种指标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川桔梗中桔梗总皂苷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川桔梗中桔梗皂苷D的含量;比较一年生、两年生及三年生各10份川桔梗药材中桔梗总皂苷及桔梗皂苷D的含量。结果:一年生、二年生、三年生川桔梗药材中桔梗总皂苷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47%、3.01%、2.47%;桔梗皂苷D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23%、0.27%、0.33%;即一年生的样品中2种指标的含量均较低,二年生样品的桔梗总皂苷含量最高,三年生样品桔梗皂苷D的含量最高。结论:不同栽培年限的川桔梗药材的指标性成分含量具有一定差异,但二者间并未呈现相关性,建议选用栽培年限为二年生或三年生的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桔梗 桔梗总皂苷 桔梗皂苷D 栽培年限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