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肠道微生态探讨针灸“从肠治皮”干预慢性荨麻疹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肖显俊 石云舟 +8 位作者 曹炜 姚俊鹏 邹子豪 胡笑燊 钟冬灵 金荣疆 李瑛 陈明岭 李涓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74-2179,共6页
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是一种涉及自身免疫及变态反应的常见皮肤病,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中医“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理论早已表明肠腑功能与皮部存在紧密的生理病理联系,随着现代医学理论“肠-皮轴”的提出,肠... 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是一种涉及自身免疫及变态反应的常见皮肤病,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中医“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理论早已表明肠腑功能与皮部存在紧密的生理病理联系,随着现代医学理论“肠-皮轴”的提出,肠道微生态与CU相关性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纠正肠道微生态失调将是临床治疗CU的新趋势。针灸具有良性调节肠道微生态的效应作用,且临床治疗CU疗效肯定。因此,本文将近年来肠道微生态与CU之间的研究进展加以总结,探讨针灸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治疗CU的可行性,围绕“从肠治皮”的角度为针灸治疗CU的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肠道微生态 针灸 肠-皮轴 从肠治皮
下载PDF
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中心伦理审查模式初探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艳桥 乔洁 +1 位作者 陆麒 陆华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31,35,共5页
随着现代生物医学的快速发展,多中心合作开展临床试验已成为国际主流趋势。由于我国相关法规欠缺,伦理委员会注册管理制度缺位,监督管理力度薄弱,多中心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面临诸多问题:审查效率低下,审查质量无法评估,各临床试验机构... 随着现代生物医学的快速发展,多中心合作开展临床试验已成为国际主流趋势。由于我国相关法规欠缺,伦理委员会注册管理制度缺位,监督管理力度薄弱,多中心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面临诸多问题:审查效率低下,审查质量无法评估,各临床试验机构受试者的安全及权益保护工作未能得到有力保障。多中心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需要机构伦理委员会之间加强沟通与配合,可在选择一家中心伦理委员会的基础上,建立协作审查模式,中心伦理委员会负责审查该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案的科学性及伦理合理性,参加单位伦理委员会利用地缘优势审查该临床试验方案在本中心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临床试验 伦理审查 中心伦理委员会 机构伦理委员会
下载PDF
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评价定坤丹靶向药效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启佳 陆华 刘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560-2565,共6页
目的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定坤丹的动态靶向药效的评价。方法 2011年和2012年夏季,从募集的痛经人群中筛选出8例阳虚体质、寒凝血瘀型的原发性痛经受试者进行自身对照实验。在其服用温水及定坤丹时运用HIR-2000型红外热像诊断系统进... 目的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定坤丹的动态靶向药效的评价。方法 2011年和2012年夏季,从募集的痛经人群中筛选出8例阳虚体质、寒凝血瘀型的原发性痛经受试者进行自身对照实验。在其服用温水及定坤丹时运用HIR-2000型红外热像诊断系统进行进行104例次全身扫描,并测定全身15个区位的绝对热值和背景热值,计算相对热值及趋势图。所有数据均在SPSS 13.0下进行分析。结果温水在头后位上部、头后位中部、督脉、神阙、下腹、子宫、附件等7个区位有提高基础热值的作用,作用趋势为单峰型;定坤丹在除心前区、下腹、足正位、足后位等区位外的其它11个区位均能提高基础热值,除头后位上部、头后位中部、督脉、附件等4个有效区位外,定坤丹对有效区位的药物作用均呈双峰型;定坤丹治疗一个月经周期后,受试者痛经症状评分、阳虚体质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下降,有效区位中,头后位上部区位热值明显提高。结论定坤丹的靶向性集中在与双眼底供血,脑供血,末梢循环和生殖相关的区位。定坤丹通过提高子宫区位的基础热值来直接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技术 定坤丹 靶向药效
下载PDF
免疫细胞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婵 杨嫱妃 +3 位作者 谢子妍 鄢然 蔡雪琴 谢春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8-102,共5页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呈低度炎症状态,免疫炎症反应引发的持续性血管损伤是其病理基础。免疫细胞失衡导致大血管区域免疫炎症微环境紊乱是免疫炎性中心反应,但其确切病理机制尚未明确,故笔者通过综述以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肥...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呈低度炎症状态,免疫炎症反应引发的持续性血管损伤是其病理基础。免疫细胞失衡导致大血管区域免疫炎症微环境紊乱是免疫炎性中心反应,但其确切病理机制尚未明确,故笔者通过综述以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肥大细胞等免疫细胞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简要分析免疫细胞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可能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免疫细胞 综述 免疫炎症反应 大血管区域免疫炎症 微环境紊乱
下载PDF
关节镜清理术配合左归丸加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邱恒 马天洪 黄勇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9期1067-1069,共3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清理术配合左归丸加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治疗组用关节镜清理术配合左归丸加减治疗,对照组单用关节镜清理术治疗。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VAS评分及Lyshol... 目的:观察关节镜清理术配合左归丸加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治疗组用关节镜清理术配合左归丸加减治疗,对照组单用关节镜清理术治疗。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VAS评分及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6%、对照组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清理术配合左归丸加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关节镜清理术 左归丸
下载PDF
刍议“发表不远热”对治疗疮疡性疾病的指导意义
6
作者 朱晓燕 艾儒棣 +2 位作者 陈明岭 张远哲 杭怡宁 《中药与临床》 2016年第6期38-40,43,共4页
结合文献及临床经验探讨《内经》"发表不远热"对治疗疮疡性疾病的指导意义。指出疮疡初起应遵循"发表不远热"之旨温气血以散之,内治以解表为主,外治则需加温药外敷以治之。
关键词 刍议 发表不远热 疮疡
下载PDF
身痛逐瘀汤对大鼠变性腰椎间盘内TNF-α、IL-1α、IL-6、MMP-3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常有军 邱恒 马天洪 《西部医学》 2017年第8期1046-1050,共5页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对大鼠变性腰椎间盘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α(IL-1α)、白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的影响,研究中药调节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延缓腰椎间盘变性的发生机制。方法本实验纳入8月龄雄性SD...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对大鼠变性腰椎间盘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α(IL-1α)、白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的影响,研究中药调节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延缓腰椎间盘变性的发生机制。方法本实验纳入8月龄雄性SD大鼠80只,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4组,20只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60只建立腰椎间盘变性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BC)、西医治疗组(NASID)、中医实验组(ST)3组,每组各20只,西医治疗组选择双氯芬酸钠片连续灌胃给药,中医实验组以身痛逐瘀汤(泽兰合剂)进行灌胃给药,西医治疗组、空白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大鼠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等观察相关指标,定性、定量分析TNF-α、IL-1α、IL-6、MMP-3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西医治疗组和中医实验组治疗后TNF-α、IL-1α、IL-6、MMP-3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P均<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NF-α、IL-1α、IL-6、MMP-3水平有一定程度增高(P均<0.05);中医观察组与西医治疗组相比,TNF-α、IL-1α、IL-6、MMP-3下降更低(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与非甾体止痛抗炎药物均能减少大鼠变性腰椎间盘内TNF-α、IL-1α、IL-6、MMP-3的分泌,延缓腰椎间盘变性的进程,身痛逐瘀汤减少炎性因子分泌要好于非甾体类药物,不良反应也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痛逐瘀汤 腰椎间盘变性 炎性细胞因子
下载PDF
新麻醉方式对患者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刘琉 雷碧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32期3619-3620,共2页
目的探寻对患者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后有积极疗效的新型麻醉方式。方法选取360例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6组。A组、B组、C组给予传统的腰丛麻醉联合股神经阻滞,分别选用0.3%,0.5%,0.8%的甲磺酸罗哌卡因;D组、E组... 目的探寻对患者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后有积极疗效的新型麻醉方式。方法选取360例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6组。A组、B组、C组给予传统的腰丛麻醉联合股神经阻滞,分别选用0.3%,0.5%,0.8%的甲磺酸罗哌卡因;D组、E组、F组给予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下的股神经阻滞合并喉罩置入的全身麻醉,分别选用0.3%、0.5%、0.8%的甲磺酸罗哌卡因。比较各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功能锻炼情况与尿潴留发生率。结果 1F组术后8 h、24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B组、C组、D组与E组(P均<0.01)。2F组术后1个月的功能锻炼评分与功能恢复评分明显高于A组、B组、C组、D组与E组(P均<0.01)。3D组、E组、F组均未出现尿潴留情况,A组尿潴留的发生率为13%,B组为18%,C组为20%。结论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下0.8%甲磺酸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联合喉罩置入全身麻醉可以降低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与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神经定位仪 尿潴留
下载PDF
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母文秀 刘燕琴 +1 位作者 李兰 冷建春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第2期188-190,共3页
危重患者早期有高分解代谢,进食量减少、消化、吸收、代谢障碍,且应激状态下危重患者对外源性营养物质利用率低,故危重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研究报道,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0%~60%,危重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更高。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 危重患者 中药干预 营养不良 高分解代谢 发生率 代谢障碍 营养物质
下载PDF
活血化瘀法防治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程功 马跃荣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第22期40-43,共4页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疾病,中医认为其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血瘀贯穿病程始终,因此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中尤为重视活血化瘀法,且取得了确切疗效。拟就活血化瘀法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疾病,中医认为其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血瘀贯穿病程始终,因此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中尤为重视活血化瘀法,且取得了确切疗效。拟就活血化瘀法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该病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活血化瘀 临床研究 基础研究 综述
原文传递
“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刘强 王媛媛 +2 位作者 刘佳 刘勇 谢春光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S2期44-45,共2页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之一,其病理学基础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而导致的肾小球硬化。近年来,人们对DN的认识不断深入,中医活血化瘀通络法在DN的临床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体...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之一,其病理学基础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而导致的肾小球硬化。近年来,人们对DN的认识不断深入,中医活血化瘀通络法在DN的临床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中医药能够明显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阻止或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程,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现就中医药在防治DN中的研究进展概况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通络 糖尿病肾病 临床研究 综述
下载PDF
“脾为谏议之官”内涵浅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程功 马跃荣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第23期69-70,共2页
《黄帝内经》使用取象比类的方法,以官职比喻人体脏腑,其中脾被称为"仓廪之官"和"谏议之官",前者代表了脾主运化的功能,被广为引用;后者反映了脾与神志的关系,却未获得重视。结合历代医家典籍,简要考证"脾为... 《黄帝内经》使用取象比类的方法,以官职比喻人体脏腑,其中脾被称为"仓廪之官"和"谏议之官",前者代表了脾主运化的功能,被广为引用;后者反映了脾与神志的关系,却未获得重视。结合历代医家典籍,简要考证"脾为谏议之官"的源流并探讨其中医内涵,认为"脾为谏议之官"对于中医药防治神志类和消化类疾病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其中蕴含的现代免疫学思想也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方向,对其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谏议之官 神志 黄帝内经
原文传递
中医穴位贴敷技术对癌症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37
13
作者 王晓艳 李志华 《四川中医》 2019年第1期189-190,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穴位贴敷技术对癌症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本研究随机筛选2017年4月~2018年3月我科收治的123例癌症患者,均接受常规化疗治疗;应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 目的:观察中医穴位贴敷技术对癌症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本研究随机筛选2017年4月~2018年3月我科收治的123例癌症患者,均接受常规化疗治疗;应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中医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呕吐恶心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8. 41%、明显优于对照组90. 00%(P<0. 05);观察组恶心、呕吐症状发作持续天数、发作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对癌症患者化疗后使用中医穴位敷贴治疗,可有效控制呕吐恶心症状,降低呕吐恶心每天发作次数,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穴位敷贴 癌症 化疗 恶心呕吐
原文传递
固本化瘀法防治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文雪 马跃荣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第19期40-42,共3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发展为终末期肾病,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现今,在合理饮食和运动的基础上,西医治疗多采用控制血糖、降血压、调节脂质代谢紊乱等方法,疗效不甚明显。中...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发展为终末期肾病,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现今,在合理饮食和运动的基础上,西医治疗多采用控制血糖、降血压、调节脂质代谢紊乱等方法,疗效不甚明显。中医认为该病是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血瘀贯穿全程,故宜采用固本化瘀法,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研究发现DN为一种足细胞病,采用固本化瘀法可防治足细胞损伤,延缓DN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固本化瘀法 足细胞损伤 综述
原文传递
糖尿病肾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文雪 马跃荣 《亚太传统医药》 2018年第5期117-119,共3页
现代医学研究多借助动物模型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治,疾病动物模型的构建也因此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在考虑疾病本身的同时,更注重病证结合治疗,因此构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更匹配中医药实验研究。糖尿病肾病(... 现代医学研究多借助动物模型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治,疾病动物模型的构建也因此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在考虑疾病本身的同时,更注重病证结合治疗,因此构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更匹配中医药实验研究。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中医药对其治疗有着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因此对其基础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构建适合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实验研究的基本手段。对DKD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综述
原文传递
王卫星应用炙甘草汤加味治疗慢-快综合征经验总结
16
作者 张祥 王卫星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第24期103-104,共2页
慢-快综合征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目前单纯西药治疗通常疗效欠佳,而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受限条件较多且价格昂贵,不被大多数患者所接受。中医中药治疗该复杂性心律失常疾病有着独特优势,拟从慢-快综合征中西医... 慢-快综合征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目前单纯西药治疗通常疗效欠佳,而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受限条件较多且价格昂贵,不被大多数患者所接受。中医中药治疗该复杂性心律失常疾病有着独特优势,拟从慢-快综合征中西医病因病机,探讨王卫星主任医师经验方炙甘草汤加味治疗临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快综合征 炙甘草汤加味 验案
原文传递
艾灸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及对患者血清SOST、β-catenin含量的影响
17
作者 陶偲钰 唐洁 +3 位作者 汪雪 蒋楠楠 李媛 武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84-1389,共6页
目的:观察在西药基础上艾灸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硬化蛋白(SOST)、β-连环蛋白(β-catenin)含量的影响,探讨艾灸对RA患者关节骨保护可能的潜在机制。方法:将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脱落3例... 目的:观察在西药基础上艾灸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硬化蛋白(SOST)、β-连环蛋白(β-catenin)含量的影响,探讨艾灸对RA患者关节骨保护可能的潜在机制。方法:将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脱落3例)和对照组(38例,剔除4例、脱落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艾灸治疗,于双侧足三里和小关节处阿是穴直接灸、双侧肾俞和大关节处阿是穴隔物灸,每周3次,共治疗5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压痛和肿胀关节计数、晨僵评分、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健康状况评估问卷(HAQ)评分及血清SOST、β-caten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压痛、肿胀关节计数较治疗前减少(P<0.01,P<0.05),晨僵、DAS28、VAS、HAQ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OST、β-catenin、TNF-α含量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β-catenin含量差值与血清SOST(r=0.578,P<0.001)、TNF-α(r=0.403,P<0.05)含量差值呈正相关。结论:在西药基础上,艾灸辅助治疗能够明显缓解RA患者关节疼痛、降低疾病活动度,对RA患者存在潜在的骨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TNF-α产生、调控β-catenin水平、减少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内源性负调节蛋白SOST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艾灸 Β-连环蛋白 硬化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骨代谢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混合痔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杜勇军 黄德铨 +5 位作者 杨洁 陈敏 程英杰 王栩芮 黄粲宸 周策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2期4553-4555,共3页
目的探讨混合痔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制订混合痔的一级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确诊为混合痔的341例患者作为病例组,按1∶1配比选择同期就诊于该院的非痔病人群341例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混合痔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制订混合痔的一级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确诊为混合痔的341例患者作为病例组,按1∶1配比选择同期就诊于该院的非痔病人群341例作为对照,通过面对面的调查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职业因素、生活方式、排便因素、疾病史、生育史、家族史以及混合痔健康知识情况等。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文化程度(χ~2=15.431)、工作姿势(χ~2=18.078)、单一工作姿势持续时间长(OR=3.345)、饮酒史(OR=3.269)、吸烟史(OR=1.852)、较多辛辣食物摄入(OR=2.409)、较少体育锻炼(OR=1.522)、排便姿势(OR=1.750)、排便时间(χ~2=7.516)、排便频率(χ~2=8.405)、大便形状(χ~2=8.004)、肥胖(OR=1.618)、生育史(OR=2.211)、一级亲属有痔病史(OR=1.763)均与混合痔发病有关;肛裂、肛门瘙痒症病史与混合痔关联强度OR值分别为0.564、2.714;饮茶、肛周脓肿或肛瘘病史与混合痔发病无关。结论混合痔的发病是职业因素、生活方式、排便习惯、生育史等多种因素长期反复共同作用的结果。肛裂、肛门瘙痒症与混合痔存在密切联系,混合痔的发病可能还与遗传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危险因素 1∶1匹配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基于SRS的苦碟子注射液(碟脉灵)ADR信号分析-决策树和神经网络模型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阎博华 彭成 +1 位作者 谢雁鸣 王巧灵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5-458,共4页
目的比较决策树和神经网络模型在苦碟子注射液(碟脉灵)自发呈报系统(SRS)数据库信号预警分析中的应用准确性和价值,明确碟脉灵ADR信号的发生特征。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SRS数据库中的碟脉灵ADR信息,以此... 目的比较决策树和神经网络模型在苦碟子注射液(碟脉灵)自发呈报系统(SRS)数据库信号预警分析中的应用准确性和价值,明确碟脉灵ADR信号的发生特征。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SRS数据库中的碟脉灵ADR信息,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碟脉灵不良反应数据库,分别采用决策树和神经网络两种方法对碟脉灵ADR信号进行预测模型建构和提升度检验。结果 (1)碟脉灵ADR发生的可能相关因素,决策树模型显示按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发生年度、剂量、原发疾病影响、触发时间和年龄,神经网络模型显示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发生季节、发生年度、年龄、用药次数和触发时间;(2)预测准确度方面,决策树模型为53.93%,神经网络模型50.4%;(3)模型提升度方面,以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皮疹"为例进行检测,决策树模型比神经网络模型提升度阈值下降更平缓且表现相对稳定。结论基于现有数据,苦碟子注射液ADR的发生很可能与年龄和触发时间相关;在预测准确度和提升度方面,决策树模型均优于神经网络模型;两者比较决策树可能更适合用于对于碟脉灵现有SRS系统数据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碟子注射液 决策树 神经网络 自发呈报系统 ADR信号
原文传递
三联疗法联合情志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疼痛患者疼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安雪梅 蒋运兰 李俊 《四川中医》 2021年第8期217-220,共4页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联合情志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疼痛患者疼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诊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予以镇痛药...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联合情志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疼痛患者疼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诊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予以镇痛药物治疗)与观察组(在镇痛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三联疗法联合情志护理),各45例。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JOA评分、CD-RICS评分、PSQI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重复测量分析显示,两组VAS评分、JOA评分、CD-RICS评分、PSQI评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PSQI总分)、中医症状积分(腿痛、腰痛、自汗、烦躁易怒、倦怠乏力、失眠)主体内效应、主体间效应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_(均)<0.05)。简单效应LSD-t成对比较显示,干预1周、3周后,观察组的VAS评分、PSQI评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PSQI总分)、中医症状积分(腿痛、腰痛、自汗、烦躁易怒、倦怠乏力、失眠)低于对照组,而JOA评分、CD-RICS评分高于对照组(P_(均)<0.05)。结论:三联疗法联合情志护理,既能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又能改善负面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艾灸 拔罐 情志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遗留 疼痛 心理状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