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四次四川省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质控工作现状调查及分析
1
作者 陈骏 陈星月 +7 位作者 龙坤兰 袁睿 张松 李晓斌 钟兴美 张楷晨 丁鹏 高培阳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59-464,共6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四川省中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质量控制(质控)工作现状,旨在增强省内中医医院ICU的医疗服务质量.方法2023年11月,四川省中医重症医学质控中心推出《中医重症医学质控督导项目评分标准》,对设有独立ICU的全部中医医院... 目的调查和分析四川省中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质量控制(质控)工作现状,旨在增强省内中医医院ICU的医疗服务质量.方法2023年11月,四川省中医重症医学质控中心推出《中医重症医学质控督导项目评分标准》,对设有独立ICU的全部中医医院进行质控评估和业务指导.调查内容涵盖结构指标、控制指标、中医参与情况、新技术开展情况以及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等.结果结构指标方面:全省共有110家中医医院拥有独立ICU,相比2019年增长了1.12倍.质控指标显示,ICU患者收治率较2017年全国ICU收治率有所提升,并且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15分患者的收治率有所增加,不过,ICU的病死率却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核心指标完成率显著改进,但结局指标如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ICU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和ICU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CAUTI)的发生率自2019年以来均有所上升,主要集中在二级医院;新技术开展数量平均(5.5±3.4)项,中医参与率下降,优势病种较2019年上升,以脓毒症、呼吸衰竭、出血性中风为主.结论四川省各级中医医院ICU数量有了快速增长,各项核心指标完成率较前也有所提高,但VAP、CRBSI、CAUTI发生率的预防仍需加强,医疗资源配置不足,区域医疗资源、人才培养的不平衡性仍亟待解决,同时中医参与率及优势病种诊治仍需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口中医医院 重症监护病房 质量控制 现状
下载PDF
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中医治疗
2
作者 李佳恒 高培阳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6期367-371,共5页
喂养不耐受是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国内外发生率从30%至70%不等。喂养不耐受不仅影响危重患者的营养摄入,还可能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肠道感染、营养不良、误吸等。在治疗喂养不耐受时,通常选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及抗生素... 喂养不耐受是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国内外发生率从30%至70%不等。喂养不耐受不仅影响危重患者的营养摄入,还可能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肠道感染、营养不良、误吸等。在治疗喂养不耐受时,通常选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及抗生素,但效果不明显。中医从脾胃论治喂养不耐受,综合方药、针灸、推拿等一系列治疗,对于改善喂养不耐受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文结合本科室临床经验,对喂养不耐受治疗进行总结。以期更好地预防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治疗胃肠道障碍症状,改善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喂养不耐受 中医
下载PDF
ECMO治疗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中医证型与临床预后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易星宇 任招霞 郭留学 《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5年第1期384-389,共6页
探讨ICU内使用ECMO治疗的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与临床预后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源性休克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ICU,且使用ECMO治疗的97例心源性休... 探讨ICU内使用ECMO治疗的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与临床预后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源性休克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ICU,且使用ECMO治疗的97例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候,并对临床预后指标与中医证型关系进行分析。结果:97例使用ECMO治疗的心源性休克患者中,阳气暴脱证66例(68.04%),气滞血瘀证19例(19.59%),气阴两亏证12例(12.37%)。血乳酸水平及APACHE II评分在各组证型中存在差异(P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stribution of TCM syndromes classification rules in patients with cardiogenic shock treated by ECMO in ICU, an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with clinical prognostic indicator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cardiogenic shock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Methods: The general data and TCM syndromes of 97 patients with cardiogenic shock treated by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in ICU of the Teaching Hospit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 from January 2016 to May 2021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nical prognostic indexes and TCM syndrome type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ere 66 cases (68.04%) with Yang Qi storm syndrome, 19 cases (19.59%) with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and 12 cases (12.37%) with Qi Yin deficiency syndrome.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blood lactate level and APACHE II score among syndrome types (P < 0.0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more significant between Yang Qi storm syndrome and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There were di- fferences i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lood lactate level and APACHE II score among syndrome types (P < 0.05),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Yang Qi storm syndrome and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Qi and Yin deficiency syndrom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cardiogenic shock treated by ECMO were more common with Yang Qi storm syndrome, and the blood lactate level and APACHE II score of patients with Yang Qi storm syndrom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patients with other syndrome ty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心源性休克 中医证候 临床预后指标
下载PDF
采用“互联网+医疗”建立中医重症医联体“共生模式”的初步探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张雪梅 龙坤兰 +2 位作者 陈骏 周秀娟 高培阳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2,共3页
基于“互联网+医疗”的模式依托四川省中医重症质控中心,于2018年12月成立了四川中医重症专科联盟,建立了四川省中医重症医联体“共生模式”,以提高本省中医重症联盟医院临床医疗水平。该联盟由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牵头,... 基于“互联网+医疗”的模式依托四川省中医重症质控中心,于2018年12月成立了四川中医重症专科联盟,建立了四川省中医重症医联体“共生模式”,以提高本省中医重症联盟医院临床医疗水平。该联盟由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牵头,借助四川中医重症联盟远程信息系统,覆盖省内70余家县(区)、市(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要开展远程会诊、协作查房、教育直播和在线培训,对“互联网+”成员单位实行培养专业人才、请专家开展专业讲座、加强管控医疗先管质量、开展共享科研数据、指导并开展一系列重症专业方面的新业务和新技术,针对不同单位找自身短板集中补缺的等业务,分析中医重症医联体“共生模式”对四川省中医重症医学发展的影响。从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3年间,四川省已开展各级医院远程会诊、协作查房683例;开展教育直播(继续教育、病案讨论等)218次;发布在线教育视频、文字培训内容98个;开展在线培训中医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医技等)4833人次;实现危重症基层转诊患者56例,积极治疗好转后38例(67.9%)转回当地医院继续治疗;诊断救治危重症患者28例,积极治疗好转后有21例(75.0%)好转出院;协助疑难病例诊断8例(28.6%)。通过在各合作单位推广应用中医重症医联体“共生模式”,协助完成多项分级诊疗体系的建设,提高了合作单位的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共享能力、信息化水平及疑难疾病的诊断能力,降低了转诊率及异地就医率,普遍地惠及了广大人民群众。要进一步实现该体系在全省范围内的跨区域合作推广,以构建较为完善的推广应用体系,提高四川中医重症联盟医院的临床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重症 医联体 互联网+医疗 共生模式
下载PDF
第三次四川省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质控工作现状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骏 李晓斌 +6 位作者 钟兴美 龙坤兰 植丽佳 翁祥文 郭文辉 罗紫云 高培阳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96-899,共4页
目的分析四川省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ICU)质控发展现状及趋势,为提高我省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ICU诊疗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四川省中医重症医学质控中心于2018年9月成立督导组,并于2018年10月8日至17日按照《中医重症医学... 目的分析四川省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ICU)质控发展现状及趋势,为提高我省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ICU诊疗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四川省中医重症医学质控中心于2018年9月成立督导组,并于2018年10月8日至17日按照《中医重症医学质控督导项目评分标准》对四川省具有独立ICU的中医医院进行了为期10 d的质控工作业务指导,针对ICU基础条件、医疗技术队伍、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病区质量、重症医学核心指标完成情况、中医质控完成情况、新技术开展情况、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等8个方面进行调查和评分.结果全省共52家中医医院具有独立ICU,其中三级医院33家(占63.5%),二级医院19家(占36.5%);省级医院5家(占9.6%),市级医院20家(占38.5%),县级医院27家(占51.9%).平均ICU床位占比约1.8%;医床比及护床比分别为0.71∶1、2.0∶1;年均收治患者率、年均收治床日率较高,均基本达1%;病区质量高,院感发生率均控制在10%以下;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达标率高,呼吸机插管、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45%、0.22%、0.30%;中医参与率约83.4%;新技术开展数量平均约4.4项;优势病种方案平均约2.62种.结论四川省中医医院ICU在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病区质量、重症医学质控指标、中医参与率方面均达到指南要求,但在ICU规模、医护人员配置、新技术开展、优势病种诊疗方面仍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中医医院 重症医学科 现状 发展
原文传递
可视化与医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设计与应用
6
作者 张松 余源 +1 位作者 肖晓琳 王春霞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1-66,共6页
目的:针对现有医学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CAI)的不足提出一套优化的医学辅助教学系统,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分析现有CAI教学的弊端,对医学辅助教学系统重新进行论证设计,建设可视化资源库,对系统初步应用效果... 目的:针对现有医学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CAI)的不足提出一套优化的医学辅助教学系统,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分析现有CAI教学的弊端,对医学辅助教学系统重新进行论证设计,建设可视化资源库,对系统初步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完成了可视化和人工智能背景下医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并在某高校内进行了初步应用效果评价。结论:构建一个可视化、智能化和易用性强的通用医学辅助教学系统(GCAISME),通过该系统生成的可视化CAI课件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记忆程度,同时具有更好的学习体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教学 可视化 医学教育 教学系统
下载PDF
基于OBE教育理念运用SPOC联合CBL教学模式与单用SPOC教学模式在《中医急诊学》教学中的比较研究
7
作者 陈骏 陈星月 +4 位作者 邓石坤 陶恬 段宇辰 张楷晨 高培阳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4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OBE教育理念下运用SPOC联合CBL教学模式与单用SPOC教学模式在《中医急诊学》教学中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2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需修《中医急诊学》的中医学专业两个班级共8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 目的探讨基于OBE教育理念下运用SPOC联合CBL教学模式与单用SPOC教学模式在《中医急诊学》教学中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2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需修《中医急诊学》的中医学专业两个班级共8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41名,采用SPOC教学模式,观察组41名,采用SPOC联合CBL教学模式,通过理论考试成绩、病例分析成绩、教学满意度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对照组理论考试成绩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病例分析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OBE教育理念运用SPOC联合CBL教学模式相对于SPOC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认可的学习方式,值得被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教育理念 SPOC教学模式 CBL教学模式 中医急诊学
下载PDF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李静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11期36-38,共3页
探讨集束化干预措施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MDROS)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2021年01月~2021年12月ICU实施常规院感防控工作期间收治的120例重症病例和2022年01月~2022年12月ICU实施集束化院感防控干预措施期间收治... 探讨集束化干预措施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MDROS)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2021年01月~2021年12月ICU实施常规院感防控工作期间收治的120例重症病例和2022年01月~2022年12月ICU实施集束化院感防控干预措施期间收治的120例重症病例为研究对象。统计两组病例住院期间MDROS感染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两组ICU院感防控护理工作质量。结果:集束化干预组MDROS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常规干预组的9.17%(P<0.05)。常规干预组和集束化干预组患者总体满意率对比,差异较小(P>0.05);但集束化干预组非常满意率为80.00%,明显高于常规干预组的67.50%(P<0.05)。集束化干预组在感染预防措施、感染监测、感染报告、感染护理、教育等方面护理工作评价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一直以来都是ICU棘手的问题,实施集束化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ICU院感防控工作质量,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干预 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防控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后并发气管周围软组织影1例
9
作者 武艺 张松 高培阳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259-263,共5页
我院收治1例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气管周围软组织影的患者,此类病例先前几乎并无报道,我们根据患者四诊结果,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关键词 新冠病毒 气管周围软组织影 中医辨证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区33支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现状与分析
10
作者 张松 肖晓琳 +5 位作者 杨人 张挥武 刘志刚 包尚懿 高培阳 吴楷琳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6-439,共4页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公共卫生事件频发且多样。随着国家对卫生应急队伍建设的不断推进,具有中医特色的紧急医学救援队伍也逐渐发展壮大。本文系统回顾总结了我国紧急医学救援的建设历程、国家规划及相关政策支持;调查并分析了中...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公共卫生事件频发且多样。随着国家对卫生应急队伍建设的不断推进,具有中医特色的紧急医学救援队伍也逐渐发展壮大。本文系统回顾总结了我国紧急医学救援的建设历程、国家规划及相关政策支持;调查并分析了中国大陆地区33支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的建设现状和现存问题,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并基于当前我国紧急医学救援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未来我国建设具有中医特色且符合现代医疗环境及医疗水平的应急救援队伍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紧急医学救援队 发展历程 建设现状 应对策略
原文传递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及中医证候特点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松 周媛 +4 位作者 丁鹏 许美馨 罗紫云 张晓云 高培阳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7-550,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特点和中医证候分布,为临床进一步研究ARDS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入住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 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发病...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特点和中医证候分布,为临床进一步研究ARDS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入住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 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发病诱因、临床表现、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ICU结局、随访28 d结局及中医证候等资料,分析不同程度ARDS组患者临床表现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共入选ARDS患者110例,轻度ARDS组仅有2例,中度ARDS组33例,重度ARDS组75例;在ARDS的病因分析中,以感染为最常见,其中肺部感染46例(41.8%),脓毒症27例(24.5%),腹腔感染4例(3.6%),尿路感染2例(1.9%),有手术史13例(11.8%),ICU住院时间9.00 (3.00,18.00) d,总住院时间18.00 (10.00,30.00) d.而ICU内病死率为32.7%(36/110),随访28 d病死率为60.0%(66/110).中、重度ARDS患者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咳嗽、发热、咯痰、胸闷、心悸为主,分别占75.0%(81/108)、43.5%(47/108)、28.7%(31/108)、26.9% (29/108)、22.2%(24/108)、25.9%(28/108).重度ARDS组呼吸困难、咳嗽、心悸患者比例均较中度ARDS组明显增加〔分别为80.0%(60/75)比63.6%(21/33)、50.7%(38/75)比27.3%(9/33),33.3%(25/75)比9.1%(3/33),均P<0.05〕.中医证候以阳虚欲脱、热毒炽盛、风热犯肺为主,分别占53.7%(58/108)、28.7%(31/108)、25.0% (27/108).重度ARDS组热毒炽盛证患者比例较中度ARDS组明显增加〔34.7%(26/75)比15.2%(5/33),P<0.05〕,而中度ARDS组风热犯肺证患者比例较重度ARDS组明显增加〔42.4%(14/33)比17.3%(13/75),P<0.05〕.结论ARDS病情危重、病死率高,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中医证候以阳虚欲脱、热毒炽盛、风热犯肺为主,虚实夹杂且易成脱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特点 中医证候
下载PDF
ECMO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重症巨细胞病毒肺炎的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雪梅 高培阳 郭留学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8-219,221,共3页
近年来随着骨髓和器官移植技术的开展,巨细胞病毒(CMV)已经成为威胁这类患者的常见致病菌,可引起严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而导致患者死亡.CMV感染肺炎是以受感染细胞形成巨大的A型嗜酸性核内及胞质内包涵体为特征的病毒性肺炎.易感染人... 近年来随着骨髓和器官移植技术的开展,巨细胞病毒(CMV)已经成为威胁这类患者的常见致病菌,可引起严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而导致患者死亡.CMV感染肺炎是以受感染细胞形成巨大的A型嗜酸性核内及胞质内包涵体为特征的病毒性肺炎.易感染人群常合并免疫功能低下,自身免疫功能恢复是治疗CMV感染肺炎的关键,血浆置换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重建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改善CMV感染肺炎患者预后.现报告1例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重症CMV感染肺炎患者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血浆置换 肾病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肺炎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及护理干预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1
13
作者 刘婧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725-727,共3页
作为临床中一种极为常见的急性全身消耗性疾病,重症胰腺炎病程较长,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其在所有胰腺炎疾病中占20%左右[1],且伴随多种全身脏器损伤,患者长期处于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状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 作为临床中一种极为常见的急性全身消耗性疾病,重症胰腺炎病程较长,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其在所有胰腺炎疾病中占20%左右[1],且伴随多种全身脏器损伤,患者长期处于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状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等[2],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得以应用,配合临床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及器官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与保护作用[3]。现分析我院6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重症胰腺炎 临床效果 护理干预 患者 免疫功能 消耗性疾病 脏器损伤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系疾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留学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第21期97-98,共2页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系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症肺系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系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症肺系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系疾病,能充分发挥中西医优势,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系疾病 中西医结合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1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合并乙型流感伴发肺内大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15
作者 钟永建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5年第2期124-127,共4页
本文总结1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合并乙型流感病毒感染且伴发肺内大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患者病情危重,护理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严格防控交叉感染,给予针对性镇静镇痛干预,积极防治气胸、肺内出血等复杂并发症,最大程... 本文总结1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合并乙型流感病毒感染且伴发肺内大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患者病情危重,护理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严格防控交叉感染,给予针对性镇静镇痛干预,积极防治气胸、肺内出血等复杂并发症,最大程度救治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乙型流感病毒感染 肺内出血 镇静镇痛 机械通气
下载PDF
早期中医干预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龙坤兰 翁祥文 高培阳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6-238,共3页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疫情不断扩散,该疾病进展迅速,人际传播能力极强,严重者可迅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急危重症.抗病毒药物及激素治疗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中医药或在疾病防治方面有着重要作...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疫情不断扩散,该疾病进展迅速,人际传播能力极强,严重者可迅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急危重症.抗病毒药物及激素治疗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中医药或在疾病防治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发热病房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并采取中医药早期干预治疗,该患者最终症状消失,2019-nCoV核酸检测转阴,解除隔离并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医治疗 早期干预
下载PDF
危重症成人患者腹内压测量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梅 余雨枫 +4 位作者 张松 岳燕 冯岑岑 陈旭 秦煜 《中国疗养医学》 2022年第12期1237-1241,共5页
目的检索、评价并总结危重症成人患者腹内压监测相关操作的最佳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NICE、GIN、NGC、SIGN、WSACS、JBI、Web of Science、Cochrane、PubMed、Embase、医脉通、CNKI、Wanfang、VIP、CBM等... 目的检索、评价并总结危重症成人患者腹内压监测相关操作的最佳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NICE、GIN、NGC、SIGN、WSACS、JBI、Web of Science、Cochrane、PubMed、Embase、医脉通、CNKI、Wanfang、VIP、CBM等数据库中有关腹内压监测的所有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其中包含指南2篇,临床决策1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1篇,随机对照试验11篇。最终从8个方面总结了26条最佳证据,包括政策管理、测量方式选择、监测时机、体位、零参考点、灌注量、灌注液温度、PEEP值。结论本研究总结了腹内压测量相关操作的最佳证据,为提高临床腹内压监测的准确性与操作的规范性提供了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内压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监测 测量 循证护理
下载PDF
中医护理干预在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18
作者 李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96-99,共4页
分析将中医护理干预应用在ICU患者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在2022年9月-2023年1月院内ICU中予以诊治的60例患者予以选取,并对其分成两个小组,一组被设置为纳入30例患者且采取常规护理的常规组,另外一组被设置为纳入30例患者且采取中... 分析将中医护理干预应用在ICU患者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在2022年9月-2023年1月院内ICU中予以诊治的60例患者予以选取,并对其分成两个小组,一组被设置为纳入30例患者且采取常规护理的常规组,另外一组被设置为纳入30例患者且采取中医护理干预的研究组,随后对组间临床疗效予以观察。结果 按照两种不同护理后,护理总满意率的组间比对,研究组更高(P<0.05);在对患者干预前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各项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不同的干预后,研究组在第一个指标中表现的分数更高,在第二个指标中表现的分数更低(P<0.05)。结论 ICU患者在进行护理期间使用中医护理干预后,其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并对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干预 ICU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VA-ECMO治疗难治性脓毒性休克的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雪梅 王春霞 +2 位作者 郭留学 周任杰 高培阳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42-244,共3页
脓毒性休克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难题,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对脓毒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学及临床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展,拯救脓毒症运动指南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方案来指导治疗,使脓毒性休克被更早期地识别,其病死率有所下... 脓毒性休克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难题,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对脓毒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学及临床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展,拯救脓毒症运动指南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方案来指导治疗,使脓毒性休克被更早期地识别,其病死率有所下降。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难治性脓毒性休克(RSS)、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近10年来,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ECMO能否作为RSS的一种挽救性治疗措施被越来越多地思考。现报告本科采用ECMO成功救治1例RSS患者的体会。对于RSS,建议ECMO可作为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为ECMO治疗RSS提供一些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难治性脓毒性休克 治疗体会
下载PDF
肠内营养安全护理方案对危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20
作者 幸倩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11期260-262,共3页
探讨肠内营养(EN)安全护理方案对改善危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和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本院收治的70例危重症病例,均予以EN治疗。根据随机方法分组,A组接受常规营养管理,B组接受EN安全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干... 探讨肠内营养(EN)安全护理方案对改善危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和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本院收治的70例危重症病例,均予以EN治疗。根据随机方法分组,A组接受常规营养管理,B组接受EN安全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状况变化;观察两组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恢复经口进食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前,A、B两组患者营养状况相关指标对比,差异较小(P>0.05);干预7d后,两组各营养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B组明显优于A组(P<0.05)。A、B两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分别为11.43%、2.86%,B组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患者恢复经口进食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少于A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安全护理方案能够预防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患者康复进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安全护理方案 危重症 营养状态 喂养不耐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