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竞赛知识元素引入的机器人工程专业科技创新实践体系构建——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为例
1
作者 刘甲甲 马忠丽 +3 位作者 袁建英 吴思东 李平 谭学敏 《西部素质教育》 2023年第7期166-169,共4页
文章在阐述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机器人工程专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现状,然后说明了机器人工程专业科技创新实践体系构建基础,接着提出了机器人工程专业科技创新实践体系构建目标,最后论述了基于竞赛知识元素引入的机器人工程专业... 文章在阐述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机器人工程专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现状,然后说明了机器人工程专业科技创新实践体系构建基础,接着提出了机器人工程专业科技创新实践体系构建目标,最后论述了基于竞赛知识元素引入的机器人工程专业科技创新实践体系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工程专业 科技创新 实践体系 竞赛知识元素
下载PDF
机器人工程专业“协同融合”建设——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漆军 马忠丽 +2 位作者 刘甲甲 李艳霞 顾硕鑫 《西部素质教育》 2023年第6期169-172,共4页
为了培养具有扎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机器人工程高级专门人才,以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文章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为例,从建设思路、建设流程、建设成效三个方面对机器人工程专业“协同融合”建设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协同融合”建设 机器人工程专业 新工科
下载PDF
专业认证理念下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3
作者 肖地波 刘鹏 +1 位作者 黄小燕 吴思东 《科学咨询》 2024年第24期21-24,共4页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下,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自动化专业为例,对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构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实践主动性和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等措施对实...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下,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自动化专业为例,对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构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实践主动性和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等措施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发现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加强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认证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自动化
下载PDF
思政融入“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典型案例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强 王清懿 +1 位作者 冯薇 张葛祥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08-112,共5页
针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思政建设中典型案例不足,基于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毛泽东关于“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论述,中国“天眼”和中国空间站“天宫”飞船交会对接等案例素材,分析了案例的思政元素,契合思政案例与课程知识的... 针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思政建设中典型案例不足,基于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毛泽东关于“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论述,中国“天眼”和中国空间站“天宫”飞船交会对接等案例素材,分析了案例的思政元素,契合思政案例与课程知识的融入点,设计了4个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较好地引领了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培养了学生爱国情怀和增强科技自信,勇于探索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情感引领 价值引领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机器人工程专业工程实践类课程教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振玉 张大鹏 +5 位作者 张智亮 郭金莹 马忠丽 刘甲甲 谢晓娜 袁建英 《大众科技》 2024年第5期140-143,147,共5页
为解决机器人工程专业工程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困境,文章构建了一个基于OBE理念的工程实践教学模型,明确机器人工程专业工程实践类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及方案,通过设计多样化的实践项目,构建符合OBE理念的实践项目和评估体系,不断进行教... 为解决机器人工程专业工程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困境,文章构建了一个基于OBE理念的工程实践教学模型,明确机器人工程专业工程实践类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及方案,通过设计多样化的实践项目,构建符合OBE理念的实践项目和评估体系,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并持续改进。实践结果表明,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机器人工程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专业实践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实践 教学研究 OBE理念 机器人工程
下载PDF
电气工程专业“工程导论”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研究
6
作者 谭学敏 顾硕鑫 +2 位作者 张江林 庄慧敏 谢晓娜 《时代汽车》 2024年第9期59-61,共3页
工程导论是面向一门面向电气工程专业新生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目标,本文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为例,探讨了如何从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精神、电力行业发展态势和新动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程师职业基本工作方法... 工程导论是面向一门面向电气工程专业新生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目标,本文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为例,探讨了如何从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精神、电力行业发展态势和新动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程师职业基本工作方法四个方面挖掘思政元素,从理论上找切入点、选择合适的工程案例、寻找思想政治素材、发布各种课外专业知识四个方面探索思政教育融入“工程导论”课程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正确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导论 思政元素 策略 价值观
下载PDF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探索
7
作者 庄慧敏 谭学敏 +1 位作者 张江林 谢晓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5年第2期159-162,共4页
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为育人理念,探索了“电路分析基础”在混合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与方法。首先,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明确育人目标;其次,提出“四路径”法实现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与有机融入;然后,设... 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为育人理念,探索了“电路分析基础”在混合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与方法。首先,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明确育人目标;其次,提出“四路径”法实现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与有机融入;然后,设计了混合教学模式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三位一体”的考核评价体系和问卷调查反馈机制。教学实践表明:所提出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分析基础 课程思政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下载PDF
说话人识别综述
8
作者 张葛祥 曾鑫 +3 位作者 姚光乐 杨强 贾勇 朱明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1-264,共14页
说话人识别是一种利用人类语音中存在的与身份相关的特征来识别说话人身份的技术,也称为声纹识别。这项技术既是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计算机领域的研究热点,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首先,在结合以往和当前有关该领域... 说话人识别是一种利用人类语音中存在的与身份相关的特征来识别说话人身份的技术,也称为声纹识别。这项技术既是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计算机领域的研究热点,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首先,在结合以往和当前有关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基础上,概括性地介绍了说话人识别的重要背景知识;然后,综述了以往工作,并从数据集、评估指标和相关比赛三部分对说话人识别系统性能评估进行了一个详细的梳理和归纳;最后,指出了在当前说话人识别方法中存在的难点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话人识别 声纹识别 说话人欺诈 深度学习
原文传递
基于神经网络的流体晃荡波高和压强的预测研究
9
作者 金鑫 王宇圣 +4 位作者 张福贵 陈健 李登松 樊昌元 刘名名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8-399,共12页
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的数值模型和物理模型实验研究流体晃荡现象存在计算效率低和经济成本高的不足。为此,本文通过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对数值和实验结果进行时序重构,预测流体晃荡的压强和波高。以数值和实验的总压强和自由表面高程数... 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的数值模型和物理模型实验研究流体晃荡现象存在计算效率低和经济成本高的不足。为此,本文通过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对数值和实验结果进行时序重构,预测流体晃荡的压强和波高。以数值和实验的总压强和自由表面高程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将神经网络中表征能力强的CNN、RNN、LSTM用于重演流体晃荡响应的时间演化过程。在模型训练过程中,系统地调节神经网络的内部结构参数,分析预测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和相关性。结果表明,RNN和LSTM的重构误差低于4%,相关性达到0.88,整体优于CNN;LSTM的整体性能最佳,可以作为预测长序列数据的首选。整体来讲,三种代理模型均可以较好地复现流体晃荡的波高和压强,在流体晃荡研究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晃荡 神经网络 数值模拟 预测
下载PDF
电力电子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方法探析
10
作者 杨鸣凯 严寒冰 +1 位作者 庄慧敏 熊皑 《科学咨询》 2025年第2期118-121,共4页
本文以DC-DC变换器教学为例,从政治素养、哲学思维、人文情怀和职业素养四个方面,分析了在电力电子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的方法,提出了在电力电子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的方法和实践路径,对于培养具有高度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能力的电力电子... 本文以DC-DC变换器教学为例,从政治素养、哲学思维、人文情怀和职业素养四个方面,分析了在电力电子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的方法,提出了在电力电子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的方法和实践路径,对于培养具有高度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能力的电力电子人才具有一定实践和探索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技术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挖掘
下载PDF
基于FADS/IMU信息融合的大气数据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肖地波 蒋保睿 刘鹏 《测控技术》 2022年第9期50-55,72,共7页
对飞行器大气数据进行估计是获取飞行状态的重要一环,是实现飞行器控制和稳定飞行的基础。通过研究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FADS)系统,提出了基于容积卡尔曼滤波的惯性测量元件(IMU)数据和FADS数据融合算法。该算法对飞行器运动状态建立高... 对飞行器大气数据进行估计是获取飞行状态的重要一环,是实现飞行器控制和稳定飞行的基础。通过研究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FADS)系统,提出了基于容积卡尔曼滤波的惯性测量元件(IMU)数据和FADS数据融合算法。该算法对飞行器运动状态建立高阶滤波模型,使用容积点加权求和逼近的方法估计非线性运动模型,滤波输出值经处理后得到马赫数、攻角、侧滑角等大气数据。经仿真实验,算法计算的大气数据较为准确,马赫数误差小于0.01,攻角和侧滑角的误差小于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数据 容积卡尔曼滤波 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系统 惯性测量元件
下载PDF
多学科交叉融合下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谭学敏 刘甲甲 +1 位作者 马忠丽 蒋涛 《西部素质教育》 2023年第10期87-90,共4页
为了提高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强国的目标,文章首先分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下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下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机器人工程专业 多学科交叉融合
下载PDF
计算机编程融入工程制图课堂教学的探索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健涛 严寒冰 蔚泽峰 《科教导刊》 2023年第16期109-111,共3页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并提升其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文章提出将计算机编程融入工程制图教学中。文章首先对课程知识点进行分析,提出在平面体与回转体的讲解中融入计算机编程,接着给出编程算法并呈现结果,最后提出如何在课堂教学...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并提升其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文章提出将计算机编程融入工程制图教学中。文章首先对课程知识点进行分析,提出在平面体与回转体的讲解中融入计算机编程,接着给出编程算法并呈现结果,最后提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计算机编程,不仅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工程制图知识点的概念,更能让学生学习到一种基于计算机编程来开展问题分析并可高效得到问题解答的思路与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制图 计算机编程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语义信息的三维点云全景分割方法研究
14
作者 任不凡 黄小燕 +2 位作者 吴思东 蒋涛 袁建英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535-542,共8页
针对端到端点云全景分割网络精度不足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点云语义信息的全景分割算法。首先利用语义分割模型获取点云数据语义信息,然后结合点云语义和空间信息,对前景目标(车、人等)进行聚类。具体地,为避免同类别相邻目标被聚类为一... 针对端到端点云全景分割网络精度不足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点云语义信息的全景分割算法。首先利用语义分割模型获取点云数据语义信息,然后结合点云语义和空间信息,对前景目标(车、人等)进行聚类。具体地,为避免同类别相邻目标被聚类为一个目标,提出融合法向量夹角特征、空间位置、语义信息的聚类算法进行准确的前景实例分割。最后,提出一种新的类别划分方法,在不影响后续决策处理情况下,显著增加分割质量。SemanticKITTI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全景质量、分割质量、识别质量、平均交并比4个指标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分别达到56.6%、82.3%、68.2%、68.1%,并保持较快的速度(175 ms),充分证明其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景分割 深度学习 三维点云 聚类算法
下载PDF
多因素影响下射孔段管柱振动力学分析
15
作者 杨文武 李浩 +4 位作者 林勇 任四武 张智亮 徐少俊 李富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3-229,共7页
聚能射孔爆轰产生的冲击载荷作用于井下射孔段管柱系统,导致管柱发生屈曲断裂等事故。结合管柱自重、射孔液阻尼、地层围压和爆炸冲击载荷的影响,建立射孔冲击载荷下油管—射孔枪动力学模型,得到射孔段管柱纵向振动微分方程。应用有限... 聚能射孔爆轰产生的冲击载荷作用于井下射孔段管柱系统,导致管柱发生屈曲断裂等事故。结合管柱自重、射孔液阻尼、地层围压和爆炸冲击载荷的影响,建立射孔冲击载荷下油管—射孔枪动力学模型,得到射孔段管柱纵向振动微分方程。应用有限元软件,对射孔段管柱进行显示动力学响应分析,并将模拟结果同理论数值解进行对比验证。结果显示,应力波由管柱底端向上传播,管柱等效应力和轴向位移均呈现周期性变化,且逐渐衰减。分析不同油管长度、外径、壁厚和单发装药量对管柱动态响应的影响。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利用MATLAB软件进行多元非线性回归,拟合得到射孔段管柱应力峰值经验公式,并与现场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公式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载荷 射孔管柱 振动力学 动态响应
下载PDF
数据采集系统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
16
作者 刘兴茂 张绍全 +1 位作者 庄慧敏 靳小钊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4年第4期208-211,共4页
“电气测量技术”课程传统实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以“数据采集系统”为项目主题,设计了驱动问题、学习目标以及评价方案;在项目实施中,应用开源软件和硬件搭建项目“脚手架”,融入设计思维理念... “电气测量技术”课程传统实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以“数据采集系统”为项目主题,设计了驱动问题、学习目标以及评价方案;在项目实施中,应用开源软件和硬件搭建项目“脚手架”,融入设计思维理念,从而构建了基于项目式学习与设计思维的实验教学模式。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课程实验的兴趣以及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系统 项目式学习 设计思维
下载PDF
考虑生物质能和农业柔性负荷的农业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姜德威 高红均 +3 位作者 贺帅佳 黄媛 刘俊勇 张江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36-1845,I0003,I0004-I0006,共14页
农业产业园区规划是实现农业产业园区用能低碳灵活的基础,而生物质资源高值化利用和农业柔性负荷对于促进农业产业园区的合理规划十分重要。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考虑生物质能和农业柔性负荷的农业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 农业产业园区规划是实现农业产业园区用能低碳灵活的基础,而生物质资源高值化利用和农业柔性负荷对于促进农业产业园区的合理规划十分重要。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考虑生物质能和农业柔性负荷的农业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规划方法。首先,为实现秸秆高值化利用,引入热解气化炉生产生物质气和生物炭,并通过高厌氧发酵粪污制沼,实现生物质的充分利用。其次,引入农作物日积温作为确定种植业热负荷参与需求响应量的衡量指标,并结合农业负荷特性建立农业柔性负荷模型。然后,以园区投资运行总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考虑设备投资约束和满足农业生长需求的农业用能约束及生物质能成本等运行约束,建立农业产业园区规划模型。随后,为减小天气概率分布不确定性对农业生产和园区供能的影响,基于历史天气数据生成盒式不确定性集合,构建农业产业园区IES分布鲁棒优化模型。最后,通过算例结果分析得出,该文所提的农业产业园区IES规划方法可以显著减少碳排放和系统总成本,并充分利用生物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 综合能源系统 农业产业园区 农业柔性负荷 分布鲁棒
原文传递
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机轮舱衬套加工质量预测方法
18
作者 蒋世奇 邓伯孟 +1 位作者 丁腾飞 刘林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4年第5期106-108,共3页
机轮舱衬套是一种高精度的薄壁零件,加工过程工艺参数的设置会影响到成品质量,关键尺寸不易保证。为了找到合适的加工工艺参数,根据已有的加工数据,提出一种基于多输出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加工质量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已有的机轮舱衬... 机轮舱衬套是一种高精度的薄壁零件,加工过程工艺参数的设置会影响到成品质量,关键尺寸不易保证。为了找到合适的加工工艺参数,根据已有的加工数据,提出一种基于多输出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加工质量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已有的机轮舱衬套加工数据进行数据处理、选取和相关性分析,明确影响加工质量的主要变量;然后以车削主轴速度、车削进给速度、磨削主轴速度、磨削进给速度、时效时间作为加工工艺参数,衬套内径、外径、圆度作为输出进行模型训练,并在150套机轮舱衬套数据上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在衬套内径、外径、圆度的预测精度误差分别为0.202%、0.254%、0.274%,其训练的模型能快速预测成品加工质量,避免人工经验参数带来的误差,提高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深度神经网络 机轮舱衬套 多输出回归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大动态范围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威 彭卫东 +1 位作者 漆军 张一帆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64,共9页
针对传统数据采集系统受动态范围限制,进行测量时对大信号易过载、小信号易丢失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大动态范围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讨论了噪声相关性与放大器增益对动态范围的影响。该系统采用一种分立式架构的双ADC同步采集单... 针对传统数据采集系统受动态范围限制,进行测量时对大信号易过载、小信号易丢失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大动态范围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讨论了噪声相关性与放大器增益对动态范围的影响。该系统采用一种分立式架构的双ADC同步采集单元,结合FPGA高速并行处理的特点进行数据融合,对前端可变增益放大电路实时控制,实现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对微小信号采集时的高分辨率以及对大信号采集时的高容差。对采用动态范围最大为108 dB的AD7768芯片研制的实验样机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其在64 kHz的采样频率下可达到160 dB以上的动态范围,系统采样精度达到0.1%,线性度优于0.005%,通道间相位精度达到±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范围 数据采集 FPGA 多通道 实时控制 并行处理 可变增益
下载PDF
桥面板施工顺序对钢-混组合梁桥的受力影响研究及优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姜博 彭友松 +1 位作者 权新蕊 王刚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9-156,共8页
为分析桥面板施工顺序对钢-混组合梁桥成桥受力性能的影响并优化现有的桥面板施工顺序,基于钢-混组合梁桥的受力过程,以交通部颁发的装配化钢-混组合梁通用图为依托,选取3×40 m钢-混组合连续梁桥为对象进行研究。采用桥梁博士软件... 为分析桥面板施工顺序对钢-混组合梁桥成桥受力性能的影响并优化现有的桥面板施工顺序,基于钢-混组合梁桥的受力过程,以交通部颁发的装配化钢-混组合梁通用图为依托,选取3×40 m钢-混组合连续梁桥为对象进行研究。采用桥梁博士软件建立钢-混组合梁桥有限元模型,以桥面板施工工序和结构体系转换时间为变量,分析7种桥面板施工顺序下的结构受力性能。结果表明:钢-混组合截面的受力模式分为一次受力状态和分阶段受力状态,其中采用一次受力状态的施工顺序具有施工方便、成桥整体刚度大、钢梁应力小的优点,但存在支点处桥面板拉应力过大的缺点;分阶段受力状态的施工顺序能有效降低支点处桥面板拉应力,但成桥钢梁应力偏大,结构刚度不足。针对采用上述2种受力模式的施工顺序不能兼顾结构成桥性能(钢梁应力、整体刚度等)较优与控制支点桥面板拉应力的问题,提出优化的混合受力状态的施工顺序,该顺序既保留了一次受力状态较优的成桥性能又显著降低了支点处桥面板拉应力,兼顾了上述2种受力模式的优点,可为钢-混组合梁桥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桥 桥面板 结构体系转换 施工顺序 受力性能 有限元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