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桌面在高校计算机类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凡 何嘉 柳岸 《计算机教育》 2013年第24期108-111,共4页
针对高校计算机类课程实验教学实际,分析传统课程实验教学模式面临的问题,提出以基于云桌面的新型课程实验教学平台为支撑,对传统计算机类课程实验教学内容与模式进行改进创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探索全面提升高... 针对高校计算机类课程实验教学实际,分析传统课程实验教学模式面临的问题,提出以基于云桌面的新型课程实验教学平台为支撑,对传统计算机类课程实验教学内容与模式进行改进创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探索全面提升高校计算机类课程实验标准化、精细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云桌面 课程实验 实验教学改革
下载PDF
计算机本科专业的交互设计方向课程设置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嘉 文武 李庆 《计算机教育》 2013年第20期103-107,共5页
针对软件设计交互设计人才需求越来越多,而计算机本科专业方向在国内尚未形成完善的培养课程体系的问题,从交互设计人才的能力需求入手,提出计算机本科专业交互设计方向课程设置方案,为后续计算机本科专业开设交互设计方向课程奠定基础。
关键词 交互设计 计算机本科专业 课程设置
下载PDF
软件模拟技术在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魏乐 赵秋云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年第5期3031-3032,3052,共3页
针对现有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中存在的理论和实践脱节、教学效果不够明显的问题,将软件模拟技术引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中,重点探讨了软件模拟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思路、应用范围和应用方法,建立了“““硬件原理为目标,软件模拟... 针对现有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中存在的理论和实践脱节、教学效果不够明显的问题,将软件模拟技术引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中,重点探讨了软件模拟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思路、应用范围和应用方法,建立了“““硬件原理为目标,软件模拟为手段,软硬结合,寓软于硬,相互促进”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教学改革 软件模拟 计算机组成原理 模拟程序
下载PDF
《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敏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427-430,共4页
针对计算机导论课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改革实践,提出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等一系列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 计算机导论 课程改革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以专业建设理念为引领 分层分流培养卓越工程师 被引量:9
5
作者 魏维 何嘉 +2 位作者 何晋 谢明元 易平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9-52,共4页
同一专业内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差异较大,专业层面集体教学与个性化教学存在一定的冲突。为此,我们以专业建设理念为引领,综合考虑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中各个要素,营造了促进学习者发展的学习环境,构建了分层分流的人才培养体系。... 同一专业内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差异较大,专业层面集体教学与个性化教学存在一定的冲突。为此,我们以专业建设理念为引领,综合考虑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中各个要素,营造了促进学习者发展的学习环境,构建了分层分流的人才培养体系。从宏观的培养体系分层分流、中观的专业课程分层教学、微观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进行改革与实践,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了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分流 专业建设理念 教学方法 专业环境 卓越工程师
下载PDF
农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6
作者 赵秋云 魏乐 +1 位作者 舒红平 刘魁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30-235,263,共7页
针对农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周期长、建设成本高、可复用资源少等问题,基于构件和SOA技术,在Java EE技术框架下,选择Ext JS、DWR、Spring和i Batis技术框架设计开发了农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平台。平台提供涵盖基础构件、业务构件在内... 针对农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周期长、建设成本高、可复用资源少等问题,基于构件和SOA技术,在Java EE技术框架下,选择Ext JS、DWR、Spring和i Batis技术框架设计开发了农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平台。平台提供涵盖基础构件、业务构件在内的构件库和大量的使能工具,集成了软件设计、开发、调试、装配、部署、监控和治理等各个环节,支持流程驱动下基于构件装配的农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同时,对相关技术进行了介绍,搭建了平台体系架构,并对平台部分典型构件的实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平台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软件开发平台 SOA 构件
下载PDF
分层的文本信息隐藏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罗霄峰 富璇 +2 位作者 李蕊 胡月 罗万伯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1-155,共5页
针对文本载体冗余度小的问题,提出一种在文本中分层隐藏信息的技术,建立了一个由待藏信息表示层、待藏信息加密层、载体内容层、载体内码层和载体版式层五个层次组成的隐藏模型。待藏信息表示层将待藏信息编码成不可读的符号序列,待藏... 针对文本载体冗余度小的问题,提出一种在文本中分层隐藏信息的技术,建立了一个由待藏信息表示层、待藏信息加密层、载体内容层、载体内码层和载体版式层五个层次组成的隐藏模型。待藏信息表示层将待藏信息编码成不可读的符号序列,待藏信息加密层则对这些不可读符号序列进一步加密。载体内容层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上对前一层的输出进行嵌入隐藏,载体内码层和载体版式层分别通过选择载体文字自身的机器编码标准及版式来隐藏信息。每层有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作为参数,各层各司其职,高度独立。根据不同的隐藏要求,可以选择跳过某层,直接进入下层。介绍了各层的隐藏技术和方法,并在微软的W ord文本中实现了该5层隐藏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隐藏 文本信息隐藏 信息安全
下载PDF
时间域电磁法视电阻率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吴小平 吴云鹏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548-2553,共6页
主动源时间域电磁测深方法的主要优势在于其稳定的电磁响应信号和优越的勘探深度,特别是其对低阻薄层的敏感反映.但传统的视电阻率计算方法是采用极端情况进行定义的,因而对极端条件的合适度与电磁响应结果的数据处理和解释如何保持一... 主动源时间域电磁测深方法的主要优势在于其稳定的电磁响应信号和优越的勘探深度,特别是其对低阻薄层的敏感反映.但传统的视电阻率计算方法是采用极端情况进行定义的,因而对极端条件的合适度与电磁响应结果的数据处理和解释如何保持一致是一个很难确定的前提.本文建议采用一种直接利用观测结果进行2阶数值微分的方法来求解对应地点断面的视电阻率.这种方法计算所得视电阻率能很好的与地点断面的真实电阻率对应.这就为时间域电磁测深结果的直接解释或为反演初始模型参数选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域电磁测深法 数值计算 数值微分 视电阻率 K模型
下载PDF
非零长线源的电磁响应的偶极剖分计算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小平 吴云鹏 刘洪亮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67-2672,共6页
时间域电磁测深方法广泛被应用于中深部地质勘探工作中.有关偶极源的电磁响应的正演计算是热点问题.本文从偶极源的电磁响应的理论计算出发,采用对分偶极的方式,将长线源的电磁响应的计算转化为偶极源电磁响应的累加,并根据电磁场的叠... 时间域电磁测深方法广泛被应用于中深部地质勘探工作中.有关偶极源的电磁响应的正演计算是热点问题.本文从偶极源的电磁响应的理论计算出发,采用对分偶极的方式,将长线源的电磁响应的计算转化为偶极源电磁响应的累加,并根据电磁场的叠加性原理将折线源和环形源的电磁响应的计算转化为多段长线源的电磁响应的累加.这种计算方法对野外施工中的各种不规则的激励源的电磁场的计算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测深 长线源 偶极源 电磁响应 偶极剖分
下载PDF
省级气象信息共享平台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文清 魏乐 罗飞 《科技资讯》 2014年第29期13-15,共3页
为满足气象部门对气象信息共享服务的需求,设计了一个省级气象信息共享平台。首先介绍了平台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平台定位、设计目标和设计原则;随后提出了基于SOA的气象信息共享平台体系结构,并对平台的三个层次进行了说明;接着在对气... 为满足气象部门对气象信息共享服务的需求,设计了一个省级气象信息共享平台。首先介绍了平台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平台定位、设计目标和设计原则;随后提出了基于SOA的气象信息共享平台体系结构,并对平台的三个层次进行了说明;接着在对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平台数据表设计;最后对平台实现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信息 共享平台 体系结构 服务
下载PDF
基于云计算的并行数据挖掘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凯 常征 《微计算机信息》 2011年第6期121-123,共3页
为了提供虚拟化、高扩展和高性能的并行数据挖掘平台,提出了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并行数据挖掘模型。文章中首先在GoogleAppEngine平台的基础上扩展了数据规约功能,然后提出了并行数据挖掘平台的系统构架和层次结构,最后给出了平台中各功能... 为了提供虚拟化、高扩展和高性能的并行数据挖掘平台,提出了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并行数据挖掘模型。文章中首先在GoogleAppEngine平台的基础上扩展了数据规约功能,然后提出了并行数据挖掘平台的系统构架和层次结构,最后给出了平台中各功能模块的具体设计和实现细节。实验分析表明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并行数据挖掘系统执行效率要比单机系统高,并随着数据量的增大,效率优势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数据挖掘 云计算 虚拟化 GoogleAppEngine
下载PDF
基于云计算架构的分布式数据挖掘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磊 王鹏 +1 位作者 董静宜 任超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577-579,共3页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对数据挖掘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分布式数据挖掘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物联网数据挖掘处理的要求。在基于不可信节点的云计算架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分布式数据挖掘模式,实现分布式数据挖掘无缝接入云计算系统,...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对数据挖掘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分布式数据挖掘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物联网数据挖掘处理的要求。在基于不可信节点的云计算架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分布式数据挖掘模式,实现分布式数据挖掘无缝接入云计算系统,以满足物联网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数据挖掘 物联网 分布式
下载PDF
媒体场景视觉显著计算
13
作者 魏维 魏敏 程邦胜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74-1179,共6页
借鉴人视觉系统中一体化的多种显著控制策略,本文建立视频显著内容理解的计算模型.计算模型由控制空间模型和面向实现的网格模型组成.控制空间整合多个控制视频内容理解方式的因素,网格将控制空间的控制策略映射到具体实现技术.接着,本... 借鉴人视觉系统中一体化的多种显著控制策略,本文建立视频显著内容理解的计算模型.计算模型由控制空间模型和面向实现的网格模型组成.控制空间整合多个控制视频内容理解方式的因素,网格将控制空间的控制策略映射到具体实现技术.接着,本文提出一种遵照以上计算模型的多通路场景显著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多尺度金字塔分解及中心-环绕差计算得到亮度、颜色和方向3个静态分显著图,采用背景注册技术抽取场景中动态信息及亮度中心环绕差运算得到场景正规化的动态分显著图,用具有自适应链接强度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融合成最终的显著图.对比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兼顾场景中动静显著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视觉局部对比、关键特征、场景全局长时特性、场景语义联系、当前任务等各个因素统一作用控制支配内容显著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著计算建模 注意力控制策略 显著图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场景分析
下载PDF
可配置信息化构件模型与装配
14
作者 刘文清 魏乐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年第11期7325-7327,共3页
为适应行业日益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实现快速、高效地构建信息系统,从构件模型与构件装配两个方面探讨基于构件技术的信息系统开发。对传统的构件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构件——动态可配置构件,该类构件可显示化描述所处环境,并... 为适应行业日益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实现快速、高效地构建信息系统,从构件模型与构件装配两个方面探讨基于构件技术的信息系统开发。对传统的构件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构件——动态可配置构件,该类构件可显示化描述所处环境,并通过内置动态配置逻辑,实现自身结构和功能的动态配置;给出一种新的构件装配模型,并详细描述了构件的装配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件 构件模型 构件装配 可配置
下载PDF
一种基于图像特征点信息的误匹配点剔除改进算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松 李超 +1 位作者 王传银 杨明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559-563,共5页
误匹配点剔除是基于特征点图像匹配过程的重要一步,关系到图像匹配的精确度。在特征点匹配求精方面,改进基于特征点信息的误匹配点剔除算法,通过自适应特征点邻域半径得到的邻域特征点数量及位置信息进行逐步求精,克服原算法不能处理尺... 误匹配点剔除是基于特征点图像匹配过程的重要一步,关系到图像匹配的精确度。在特征点匹配求精方面,改进基于特征点信息的误匹配点剔除算法,通过自适应特征点邻域半径得到的邻域特征点数量及位置信息进行逐步求精,克服原算法不能处理尺度变换的情形。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高效,剔除误匹配点对能力较强,具有尺度、旋转不变性,同时,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正确性。能基本满足图像匹配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匹配 误匹配点剔除 自适应半径 邻域信息
下载PDF
基于企业级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平台的气象信息检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进 李超 刘孙俊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348-352,共5页
为了改变气象信息服务方式,根据气象信息的特点,结合气象信息检索平台的要求,利用企业级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平台技术,借助于J2EE开发平台和Flex技术,提出了基于B/S架构实现气象信息检索平台的构想,设计了系统的基本框架,功能和数据库,并... 为了改变气象信息服务方式,根据气象信息的特点,结合气象信息检索平台的要求,利用企业级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平台技术,借助于J2EE开发平台和Flex技术,提出了基于B/S架构实现气象信息检索平台的构想,设计了系统的基本框架,功能和数据库,并且对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如企业级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平台的体系结构以及平台所用到的ESRI公司为应用开发者提供的框架flexview的整体结构,初始化过程等,最后根据设计原则对本气象信息检索平台进行了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技术 实时软件 企业级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平台 气象信息检索平台
下载PDF
计算机和美术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浅谈
17
作者 刘谢川 《才智》 2015年第14期221-,共2页
一、社会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人才和美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虽然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学院里面设置了计算机专业和美术专业,但是由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没有美术基础,导致他们设计制作出来的作品缺乏美感,最终... 一、社会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人才和美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虽然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学院里面设置了计算机专业和美术专业,但是由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没有美术基础,导致他们设计制作出来的作品缺乏美感,最终效果也大打折扣。同时,在就业方面,虽然目前各大网络公司,游戏公司有分别做编程的技术人才和做美术的设计人才,但是现实中往往由于专业的区别导致在衔接上出现一些问题。更重要的是,不管是网站还是程序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基础 游戏公司 美术人才 复合型人才 课程设置 编程能力 背景颜色 内容和形式 镜头焦距 生活频
原文传递
云制造环境下基于可信评价的云服务选择 被引量:26
18
作者 魏乐 赵秋云 舒红平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27,共5页
针对云制造环境下因存在大量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制造云服务而导致用户很难获得合适云服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评价的制造云服务选择方法。对问题进行了抽象,将可靠性、可用性、时效性、价格和诚信度纳入可信特征集,并考虑评价时间... 针对云制造环境下因存在大量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制造云服务而导致用户很难获得合适云服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评价的制造云服务选择方法。对问题进行了抽象,将可靠性、可用性、时效性、价格和诚信度纳入可信特征集,并考虑评价时间、评价者的诚信度对可信值的影响,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制造云服务的整体可信度;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制造云服务的功能、任务负载、当前状态和物理距离等因素,通过匹配功能、任务负载和价格,并结合可信评价值来指导云服务的选择。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云制造环境下的制造云服务实体,可提高交易活动的成功率,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制造 云服务 可信评价 服务选择
下载PDF
四川旱地作物水分盈亏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26
19
作者 张顺谦 邓彪 杨云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5-111,共7页
利用四川53个农业气象站点1971-2009年逐旬气象、土壤湿度和作物发育期资料,运用农田水量平衡原理和气候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了5个气候子区域近40a来玉米、小麦、油菜全生育期和关键生育期水分盈亏量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 利用四川53个农业气象站点1971-2009年逐旬气象、土壤湿度和作物发育期资料,运用农田水量平衡原理和气候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了5个气候子区域近40a来玉米、小麦、油菜全生育期和关键生育期水分盈亏量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和关键生育期内,各分区小麦、油菜均为水分亏缺,但关键期亏缺量在减小;各区域温度升高、水汽压增大、风速减小、日照减少趋势明显;水分盈亏量与降水、水汽压呈正相关,与气温、日照、风速呈负相关。由此可见,四川旱地作物以水分亏缺为基本特征,但由于日照和风速的减小引起作物需水量减少,从而使水分亏缺程度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温度 蒸散 旱作作物 水分盈亏
下载PDF
云制造环境下基于QoS的组合云服务自适应调整 被引量:17
20
作者 魏乐 赵秋云 舒红平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8-104,共7页
为提高云制造环境下组合云服务的柔性,提出一种基于QoS的组合云服务自适应调整机制.该机制将可靠性、可用性、时间、价格和柔性度作为云服务的QoS特征,给出各特征值的量化方法和云服务QoS包含度的定义;对云制造环境下可能产生的异常进... 为提高云制造环境下组合云服务的柔性,提出一种基于QoS的组合云服务自适应调整机制.该机制将可靠性、可用性、时间、价格和柔性度作为云服务的QoS特征,给出各特征值的量化方法和云服务QoS包含度的定义;对云制造环境下可能产生的异常进行了分类和抽象,将自适应调整逻辑引入组合云服务,建立了组合云服务自适应调整模型,并给出相应的调整算法和调整逻辑.设计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制造 云服务 QOS 自适应调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