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二届全国消化内科危重疑难少见病学术大会暨成都军区第六届消化内科专业学术会议在蓉召开
1
作者 蒋明德 吴晓玲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8年第1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成都军区总医院 专业学术会议 消化内科 少见病 危重 专题讲座 临床实践 成都市
下载PDF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消化内科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2
作者 庞玉玲 苏春慧 +2 位作者 张艳 罗书兰 李鸿铭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1074-1076,共3页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以及腹膜、肠系膜、网膜等脏器的疾病[1]。消化系统疾病属多发病、高发病,慢性病较多,难诊断,恶性肿瘤发生率高,且病情危急复杂,危重症患者多,多数患者心理压力大,极易出现并发症。
关键词 无缝隙 护理 管理 消化内科 危重症
下载PDF
军人上消化道疾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勇 蒋明德 +3 位作者 曾维政 徐辉 郑淑梅 陈虹彬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9年第5期496-498,共3页
目的:探讨军人上消化道疾病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关系。方法:1995~2007年我院就诊的部队上消化道疾病患者2472例,均接受胃镜及胃粘膜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美蓝染色检测H.pylori感染状况,观察胃粘膜组织炎症活动程度。结果:2472... 目的:探讨军人上消化道疾病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关系。方法:1995~2007年我院就诊的部队上消化道疾病患者2472例,均接受胃镜及胃粘膜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美蓝染色检测H.pylori感染状况,观察胃粘膜组织炎症活动程度。结果:2472例H.pylori感染率为61.7%。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球炎H.pylori感染率分别为84.2%、92.2%、83.3%。萎缩性胃炎、肠化、异型增生、胃癌患者H.pylori感染率分别为64.6%、67.7%、71.8%、70.0%,明显高于浅表性胃炎组的49.7%(P<0.01~0.05)。在前3年随着军龄的增加,H.pylori感染率逐渐增加(P<0.01~0.05),3年以上军龄H.pylori感染率无显著差异。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组织炎症活动从轻度→中度→重度,其H.pylori感染率逐级增加,分别为42.7%、54.4%、73.1%,差异显著(P<0.01~0.05)。结论:军人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H.pylori感染率高,军人的生活特点可能有利于H.pylori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人 幽门螺杆菌 上消化道疾病 感染
下载PDF
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中心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43
4
作者 王振华 达四平 +3 位作者 龚能平 吴良才 赵聪 蒋明德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63-366,共4页
目的 :观察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研究 ,2 55名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随机分为 2组 :莫沙必利组 12 7例 (男性 58例 ,女性 6 9例 ,年龄 4 0a±s 12a)用莫沙必利 5mg ,po ,tid ;多潘立... 目的 :观察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研究 ,2 55名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随机分为 2组 :莫沙必利组 12 7例 (男性 58例 ,女性 6 9例 ,年龄 4 0a±s 12a)用莫沙必利 5mg ,po ,tid ;多潘立酮组 12 8例(男性 6 1例 ,女性 6 7例 ;年龄 39a± 12a)用多潘立酮 10mg ,po ,tid。疗程均为 4wk。结果 :莫沙必利治疗 4wk ,上腹疼痛、上腹饱胀、嗳气、进食减少及早饱等症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77.8% ,86 .6 % ,82 .5% ,87.3% ,87.2 %。明显高于多潘立酮的6 3.5% ,75.0 % ,6 9.6 % ,74 .1% ,74 .5%。莫沙必利组治疗后胃半排空时间缩短 15min± 13min ,明显高于多潘立酮组 5min± 16min。结论 :莫沙必利是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沙必利 功能性消化不良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8
5
作者 乔丽娟 徐辉 +3 位作者 陈虹彬 蒋明德 贺莉 汤善宏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4年第12期1329-1331,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消化内镜检查发现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经超声内镜确定黏膜下病变的种类及层次,在内镜下行ESD共57例,切除全瘤组织行病理切片明确病变性质。结果所有57例黏膜...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消化内镜检查发现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经超声内镜确定黏膜下病变的种类及层次,在内镜下行ESD共57例,切除全瘤组织行病理切片明确病变性质。结果所有57例黏膜下病变均成功切除。病理示间质瘤40例(70.1%),囊肿2例(3.5%),平滑肌瘤8例(14.0%),胃黏膜下血管瘤1例(1.8%),胃异位胰腺5例(8.8%),胃早癌1例(1.8%)。超声内镜诊断与病理一致率达94.7%(54/57)。结论 ESD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较为安全及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 黏膜下剥离术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乙肝后肝硬化医院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杨红霞 曾维政 +2 位作者 张勇 周晓蕾 任娟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864-866,共3页
目的探讨乙肝后肝硬化合并医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科2008~2011年收治的432例乙肝后肝硬化合并医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18.1%,医院感染发生的时间为5~47 d,平均16.5 d。各部位感染中,以自发... 目的探讨乙肝后肝硬化合并医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科2008~2011年收治的432例乙肝后肝硬化合并医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18.1%,医院感染发生的时间为5~47 d,平均16.5 d。各部位感染中,以自发性腹膜炎占首位,其次为呼吸道、肠道感染。革兰阴性菌阳性率为65.6%,革兰阳性菌为21.9%,真菌(均为假丝酵母菌)为12.5%,革兰阴性菌有较高的耐药率。医院感染与患者年龄、脾功能亢进、肝功能状况及预后的关系密切。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二重感染;使用防止肠道菌群失调药物,加强支持疗法,补充人血白蛋白,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可降低乙肝后肝硬化合并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肝硬化 医院感染
下载PDF
TIPS手术治疗肝硬化消化系出血232例 被引量:3
7
作者 程双平 薛红利 +2 位作者 曾维政 秦建平 蒋明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163-2168,共6页
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治疗肝硬化消化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患者400例,分为TIPS组(232例)和对照组(168例),统计患者基本的情况,监测肝功能、出... 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治疗肝硬化消化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患者400例,分为TIPS组(232例)和对照组(168例),统计患者基本的情况,监测肝功能、出血情况,并进行生活质量调查分析,随访期为6 mo.结果:本组资料显示随访肝硬化患者的病因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50岁左右,多数为Child-Pugh B级;TIPS组患者无出血及出血1次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5.5%vs 31.5%,P<0.05),而出血3次及以上的比例低于对照组(10.8%vs 18.5%,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白蛋白(albumin,ALB)26.38 g/L±4.87 g/L vs 26.79 g/L±6.28 g/L;前白蛋白(prealbumin,PALB)81.82 mg/L±23.76 mg/L vs 82.04 mg/L±18.67 mg/L;P>0.05];SF-36量表调查示术后6 mo与术前比较TIPS组患者在精力(64.8±8.12 vs 61.2±7.28)和体能方面(74.5±9.39 vs 69.1±9.75)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及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DQ问卷示术后6 mo TIPS组患者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及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PS术可明显减少肝硬化患者消化系出血的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本身对患者肝功能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肝硬化 消化系出血
下载PDF
消化系疾病研究新进展述评与展望 被引量:3
8
作者 曾维政 景丹 汤善宏 《西部医学》 2017年第7期889-893,共5页
消化系疾病为最大疾病群,为患者家庭与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是全球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医学发展,消化系疾病诊治日趋成熟,但仍存在诸多问题。近年来在早癌诊治、内镜下微创治疗、肠道微生态、晚期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等领域的研究取得... 消化系疾病为最大疾病群,为患者家庭与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是全球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医学发展,消化系疾病诊治日趋成熟,但仍存在诸多问题。近年来在早癌诊治、内镜下微创治疗、肠道微生态、晚期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等领域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就近年消化系疾病基本研究热点及进展做一评述,并对将来可能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提高我国消化系疾病研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疾病 内镜微创 肠道微生态 门静脉高压 研究进展
下载PDF
30例肝硬化门奇断流术后消化道再出血原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华 李可洲 刘炼炼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1年第1期88-88,共1页
肝硬化门脉高压是常见病,发病率逐年增加,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术式[1]。但由于各种原因,术后消化道再出血难以避免。我院2000年6月至2009年9月行门奇断流术276例,术后近期(30 d内)再出血18例,占全部... 肝硬化门脉高压是常见病,发病率逐年增加,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术式[1]。但由于各种原因,术后消化道再出血难以避免。我院2000年6月至2009年9月行门奇断流术276例,术后近期(30 d内)再出血18例,占全部病例的6.5%,外院门奇断流术后出血转入我院治疗12例,共30例,现对其原因及处理措施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断流术后 再出血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消化道出血 被引量:1
10
作者 秦建平 蒋明德 +5 位作者 罗珠林 李小安 汪庆华 徐辉 曾维政 顾明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2年第5期405-407,共3页
目的 探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治疗门脉高压和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对12例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和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行Tipss,检测门脉主干压,门腔梯度压,门脉主干血流速度,分流道血流速度及血氨,门静脉主干及脾... 目的 探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治疗门脉高压和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对12例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和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行Tipss,检测门脉主干压,门腔梯度压,门脉主干血流速度,分流道血流速度及血氨,门静脉主干及脾静脉内径的变化。结果 Tipss的成功率为100%(12/12),门脉压(cmH2O)22.5±3.5(P<0.01,vs术前的43.5±4.5),门腔梯度压(cmH2O)13.5±2.5(P<0.01,vs术前的32.5±3.5),门脉主干血流速度(cm/s)46.0±16.5(P<0.01,vs术前的12.5±4.0),分流道血流速度(cm/s)158.0±60.0,血氨(μg/d1)164.0±35.0(P<0.01,vs术前的86.0±18.0),提示Tipss能有效地降低门脉压;门静脉主干及脾静脉内径(cm)分别为1.13±0.086,0.90±0.056(P<0.01,vs术前的1.52±0.082,1.26±0.034),进一步说明了门脉压的降低,6例脾功能亢进均明显缓解(6/6)。近期有效率及急症出血控制率为100%,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为25%(3/12),12个月内支架狭窄3例30%(3/10),18个月内闭塞1例(1/5),6~12个月内发生再出血2例(2/10),随访6~24月无死亡。结论 Tipss是一种有效降低门脉压,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新技术,对于急症出血的疗效优佳,但是,中远期分流道易发生狭窄和阻塞,其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 治疗 术前 血流速度 脉压 消化道出血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结论 梯度 目的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核T_3占据率与甲状腺激素生物效应指标间关系的探讨
11
作者 蒋明德 楚人俊 +3 位作者 陈渝 陈霞 杨怀杰 张家碧 《西南国防医药》 CAS 1995年第S1期6-8,共3页
本文采用核T_3占据率(q%)代表血清T_3含量与核T_3受体的饱合程度,探讨消化道肿瘤病人血清T_3含量、q%和甲状腺激素(TH)生物效应指标三者之间关系。结果表明:消化道肿瘤病人血清T_3含量下降,TH生物效应常用指标——血清胆固醇含量变化... 本文采用核T_3占据率(q%)代表血清T_3含量与核T_3受体的饱合程度,探讨消化道肿瘤病人血清T_3含量、q%和甲状腺激素(TH)生物效应指标三者之间关系。结果表明:消化道肿瘤病人血清T_3含量下降,TH生物效应常用指标——血清胆固醇含量变化不大,其原因可能系q%尚在正常范围内,血清T_3含量虽下降但不致引起TH生物效应指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核T3占据率 甲状腺激素生物效应指标
下载PDF
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196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马洪德 解方为 《胃肠病学》 2001年第C00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阿司匹林 上消化道出血 药物不良反应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上消化道狭窄扩张与支架术后的药物治疗
13
作者 徐辉 蒋明德 +2 位作者 秦建平 陈宏彬 李琳 《成都军区医院学报》 2002年第2期9-10,共2页
目的 探讨抑酸剂、粘膜保护剂等在扩张与支架治疗中的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在内镜下扩张与安放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狭窄185例中,采用内镜复查、住院病人随访、门诊就诊随访、电话与信件随访方式,回顾性研究抑酸剂、粘膜保护剂... 目的 探讨抑酸剂、粘膜保护剂等在扩张与支架治疗中的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在内镜下扩张与安放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狭窄185例中,采用内镜复查、住院病人随访、门诊就诊随访、电话与信件随访方式,回顾性研究抑酸剂、粘膜保护剂等在扩张与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狭窄中的作用。结果 185例中,每次扩张平均进级2级以上,治疗前后分级与症状改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治疗术后有恶心、胸骨后疼痛等不良反应,经抑酸剂、粘膜保护剂等处理消失。结论 内镜辅助扩张与安放支架是一种方便、疗效明显、快捷的介入治疗方法,也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不良反应,可以通过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药物及护理加以预防和治疗,进一步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狭窄 支架术 药物治疗 内镜下扩张 生存质量
下载PDF
重视对消化性溃疡病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14
作者 蒋明德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1年第2期77-78,共2页
1983年Morshall和Warren以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的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以来〔1〕,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PU)和胃癌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受到了医学消化界学者和微生物学家的极大关注,被认为是本世纪末期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1983年Morshall和Warren以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的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以来〔1〕,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PU)和胃癌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受到了医学消化界学者和微生物学家的极大关注,被认为是本世纪末期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HP的发现和研究给慢性胃炎、PU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带来了新的观念,推动了慢性胃炎尤其是PU的发病学和治疗学研究的革命性变化,成为国内外消化系统疾病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课题。 十余年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确认,HP感染是人类中最常见的慢性细菌感染,是十二指肠溃疡病(DU)和胃溃疡病(GU)的主要病因〔2,3〕。研究表明,90~100%(平均95%)的胃窦粘膜中可以检测出HP的存在〔2〕,60~100%(平均84%)的GU患者中也可检测到HP 〔 3〕,HP在GU的DU患者中的感染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人群。充分证据认为伴有HP感染的慢性胃炎病人日后患PU的危险性明显增大,是不伴HP感染人群的3~4倍,随访资料提示HP 感染者有17%发生了PU〔4〕,明显高于无HP感染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治疗
下载PDF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钟景页 彭华生 +3 位作者 徐贤华 何晓英 秦建平 肖欣荣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1年第5期496-497,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治疗特点。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胃溃疡出血26例(占4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8例(占13%),胃癌出血10例(占16%),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1例(... 目的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治疗特点。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胃溃疡出血26例(占4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8例(占13%),胃癌出血10例(占16%),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1例(占18%),Mallory-Weiss综合征2例(占3%),胆道出血1例(占1%)。50例经内科药物治疗止血,8例内镜下止血,2例外科手术止血,死亡2例。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多见,胃癌及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亦较常见。治疗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止血困难时可考虑内镜下止血,上述治疗失败后可考虑外科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胃溃疡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止血
下载PDF
内镜下射频治疗上消化道肿瘤118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谷中红 张家碧 +4 位作者 陈泰庆 楚人俊 蒋明德 曾维政 杨怀杰 《西南国防医药》 CAS 1995年第2期86-87,共2页
自1992年5月至1993年12月,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射频治疗仪在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肿瘤118例,取得了很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上消化道息肉62例,男48例,女14例,年龄20~60岁。食管贲门息肉8例,胃息肉35例,十二... 自1992年5月至1993年12月,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射频治疗仪在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肿瘤118例,取得了很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上消化道息肉62例,男48例,女14例,年龄20~60岁。食管贲门息肉8例,胃息肉35例,十二指肠息肉19例。有球状、半球状、乳头状、分叶状、广基36颗,亚蒂30颗,长蒂4颗。管状腺瘤、乳头腺瘤、淋巴性息肉分别为2、1、1例,增生性息肉25例,炎性息肉30例,慢性炎症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射频治疗 上消化道肿瘤
下载PDF
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莉琼 徐辉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521-522,共2页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8年8月~2011年2月64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评价其疾病诊断率和安全性、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及图像质量。结果 64例受检查患者中,成功完成...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8年8月~2011年2月64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评价其疾病诊断率和安全性、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及图像质量。结果 64例受检查患者中,成功完成胶囊内镜检查63例,1例因幽门溃疡、梗阻,内镜下送胶囊入十二指肠失败。胶囊在1~4 d内自然排出,胃内通过时间2~349 min,平均56 min;小肠内检查时间35~497 min,平均295 min。患者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74.6%(47/63)。63例患者中,有52例检出病变,阳性率达82.5%(52/63)。所得图像较清晰。结论胶囊内镜安全性好,患者痛苦少,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疾病诊断中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消化道出血 诊断
下载PDF
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杜尚春 秦建平 《中国药物评价》 2017年第6期418-420,共3页
目的:评价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选取成都市新都区第三人民医院9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双盲法纳入分组,观察组(n=46)给予莫沙必利+黛力新疗法,对照组(n=46)给予莫沙必利,对比2组患者治疗... 目的:评价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选取成都市新都区第三人民医院9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双盲法纳入分组,观察组(n=46)给予莫沙必利+黛力新疗法,对照组(n=46)给予莫沙必利,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65%vs 76.09%)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嗳气、腹痛等症状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6.52%)低于对照组(23.91%),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临床效果确切,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用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沙必利 黛力新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下载PDF
原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其在消化道肿瘤相关病毒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19
作者 曾维正 蒋明德 +2 位作者 褚桂珍 陈渝 邓桂英 《西南国防医药》 CAS 1996年第3期129-132,共4页
为克服核酸原位杂交技术(ISH)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的不足,我们应用分子病理学原理建立了原位PCR(PCRIS)、反转录原位PCR(RT—PCRIS)技术,对27例原发性肝癌(HCC)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 RNA)、54例胃癌(GC)组织中EPstein—Barr病毒... 为克服核酸原位杂交技术(ISH)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的不足,我们应用分子病理学原理建立了原位PCR(PCRIS)、反转录原位PCR(RT—PCRIS)技术,对27例原发性肝癌(HCC)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 RNA)、54例胃癌(GC)组织中EPstein—Barr病毒脱氧核糖核酸(EBV DNA)及20例食道癌(EC)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DNA(HPV DNA)进行原位分析。结果显示HCV RNA、EBVDNA及HPV DNA阳性率分别为78%、29%及25%,明显高于ISH检测结果(P<0.05)。提示本研究建立的PCRIS、RT—PCRIS技术特异、灵敏、定性、定位;HCV、EBV、HPV感染分别与HCC、GC及E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酶链反应 消化道肿瘤 丙型肝炎病毒 EPSTEIN-BARR病毒 人乳头状瘤病毒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乙醛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4
20
作者 蒋明德 甘新宇 +2 位作者 解方为 曾维政 吴晓玲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41-844,共4页
目的 探讨红景天苷对乙醛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 (hepaticstellatecell,HSC)增殖、α1(I)型胶原mRNA合成、IκB和NF 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原位杂交、免疫细胞化学和凝胶电泳迁移率技术 (EMSA)检测HSC的增殖和胶原基因表达。结果 乙... 目的 探讨红景天苷对乙醛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 (hepaticstellatecell,HSC)增殖、α1(I)型胶原mRNA合成、IκB和NF 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原位杂交、免疫细胞化学和凝胶电泳迁移率技术 (EMSA)检测HSC的增殖和胶原基因表达。结果 乙醛刺激HSC增殖、α1(I)型胶原mRNA合成 ,使IκB表达下降、NF κB活性增加。红景天苷(0 5~ 2 5mg·mL- 1 )对上述影响有抑制作用 ,且以 1 5mg·mL- 1 组效果最好。结论 红景天苷明显抑制乙醛刺激的HSC增殖及胶原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乙醛 大鼠 肝星状细胞 细胞增殖 胶原基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