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军事演习应激对军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郭瑞威 寇贞建 +1 位作者 王利民 何劲松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研究参加演习官兵心血管系统指标的变化情况,旨在了解军人在不同作业环境下心血管功能对应激反应程度。方法选取某部官兵143名为研究对象,在平时和参演前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监测,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有效数据采集96人,其... 目的研究参加演习官兵心血管系统指标的变化情况,旨在了解军人在不同作业环境下心血管功能对应激反应程度。方法选取某部官兵143名为研究对象,在平时和参演前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监测,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有效数据采集96人,其中38人为第一次参加演习,58人为两次以上参加。参演官兵演习前平均心率、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率失常、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心率变异性异常发生率、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平时(P<0.05)。其中首次参演官兵参演前平均心率、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率失常、心率变异性异常发生率、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平时(P<0.05);多次参演官兵仅平均心率、房性心律失常和平均收缩压显著高于平时(P<0.05)。首次组平均心率、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室性心率失常发生率、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心率变异性异常发生率和血压的增幅均高于多次组(P<0.05)。结论军事演习应激可能引起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改变,而演习体验对于减少应激反应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应激 心血管系统 动态心电图 动态血压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郭瑞威 杨丽霞 +2 位作者 齐峰 张维 保春萍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98-900,共3页
目的 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特征.方法 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152例患者,分为休克组和非休克组,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休克组和非休克组... 目的 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特征.方法 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152例患者,分为休克组和非休克组,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休克组和非休克组年龄、性别及高血压病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休克组糖尿病史率(42.9%)显著高于非休克组(24.5%,P〈0.05).休克组中左前降支闭塞发生率(66.7%)显著高于右冠闭塞发生率(33.3%,P〈0.05);休克组中左前降支闭塞发生率显著高于非休克组(46.4%,P〈0.05).休克组中单支血管病变率显著低于非休克组(P〈0.05),多支血管病变率(81.0%)显著高于非休克组(65.5%,P〈0.05).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泵辅助下早期开通闭塞血管可以改善患者预后.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和支数有关,在IABP辅助下早期开通闭塞血管是救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冠状动脉造影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
下载PDF
绿色通道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2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9
3
作者 郭瑞威 杨丽霞 +1 位作者 齐峰 张维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3期297-299,共3页
目的分析绿色通道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在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行绿色通道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2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患... 目的分析绿色通道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在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行绿色通道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2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是否在有效的时间窗内得到治疗,分析临床诊治及疗效,对比不同入院方式对门-球时间的影响。结果 152例患者门-球时间为(78.5±28.8)min,其中56例直接入导管室患者的门-球时间为(52.6±10.5)min,96例经过住院部后入导管室的患者的门-球时间为(89.6±29.7)min,显著高于直接入导管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60例,临时起搏器27例,抽吸导管使用58例。血流恢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1级2例,TIMI 2级7例,TIMI 3级143例;TIMI 3级的发病时间显著低于TIMI 1级患者发病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5±3.8)h vs.(14.5±1.1)h,P<0.05]。因肾功能衰竭、感染等原因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为98.02%。结论急诊PCI治疗绿色通道的建立并保持畅通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绿色通道
下载PDF
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中应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郭瑞威 杨丽霞 +1 位作者 齐峰 陈长征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1213-1215,共3页
目的 观察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的应用,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 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62例患者,分为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对比两组基线资料、PCI后即刻冠脉造影评价根据心肌... 目的 观察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的应用,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 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62例患者,分为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对比两组基线资料、PCI后即刻冠脉造影评价根据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30 d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出血情况.结果 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年龄、性别及高血压病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术后即可恢复TIMI 3级血流率显著高于氯吡格雷组(96.7% vs 87.5%,P<0.05),30 d再发心绞痛率低于氯吡格雷组(3.3% vs 12.5%,P<0.05);两组患者30 d内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微出血发生率替格瑞洛组高于氯吡格雷组(13.3% vs3.1%,P<0.05).结论 替格瑞洛可以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但在国人中有增加出血风险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治疗应用 心肌梗死/治疗 急性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急诊处理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