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自主学习模式下的电子信息类专业递进式专业实践能力训练体系初探-以成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
刘巧玲
|
《教育界(高等教育)》
|
2016 |
0 |
|
2
|
解决复杂工程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和研究——以成都大学自动化专业为例 |
方红
葛一楠
喻晓红
|
《科教导刊》
|
2019 |
2
|
|
3
|
汽车电子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以成都大学为例 |
雷舒雅
赵永鑫
雷霖
钟道应
|
《科教文汇》
|
2018 |
0 |
|
4
|
基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成都大学为例 |
李瑞瑾
彭长宇
周晓清
李应君
林晓琴
|
《科教文汇》
|
2019 |
1
|
|
5
|
“新工科”背景下数据库系统课程教学改革路径研究——以成都大学为例 |
黄荣兵
苏长明
张洪
于曦
|
《教育与教学研究》
|
2019 |
10
|
|
6
|
地方高校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机制研究——以成都大学为例 |
余松科
唐琳
|
《长江技术经济》
|
2019 |
4
|
|
7
|
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成都大学为例 |
芶小珊
唐琳
刘星月
廖先莉
|
《科教导刊》
|
2019 |
1
|
|
8
|
关于高校创业孵化园创业团队管理绩效问题的对策与建议——以成都大学成龙谷B区为例 |
李立
张修军
刘巧玲
张志强
|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
2019 |
0 |
|
9
|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培训的思考与探索——以成都大学为例 |
张坤
|
《科教导刊(电子版)》
|
2020 |
0 |
|
10
|
关于提高工程材料价格信息合理性的几点建议 |
马家蓉
|
《纳税》
|
2017 |
2
|
|
11
|
“数值计算方法”课程教学探索——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
汪海鹰
易发胜
张君雁
|
《教育与教学研究》
|
2017 |
13
|
|
12
|
“互联网+”学习环境下教师信息角色的嬗变——从“看门人”到“守望者” |
谯小兵
黎忠文
张志强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3
|
数据工程类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施达
杨晋浩
张志强
陈丹
王伟钧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4
|
|
14
|
产学研一体化的数据工程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张志强
施达
古沐松
王伟钧
杨晋浩
|
《教育与教学研究》
|
2017 |
2
|
|
15
|
论地方本科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
方红
严刚锋
雷霖
罗浚溢
|
《教育与教学研究》
|
2016 |
3
|
|
16
|
学时缩减条件下大学物理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赵茂娟
杨维
|
《教育与教学研究》
|
2017 |
4
|
|
17
|
基于MOOC平台的大学物理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 |
余庚华
杨维
朱晓玲
戴松晖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7 |
8
|
|
18
|
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物理微课程设计与实现 |
余庚华
杨维
|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
2017 |
2
|
|
19
|
大学《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公共课定位及课程规划 |
谯小兵
|
《电脑知识与技术(过刊)》
|
2016 |
0 |
|
20
|
大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应用实践 |
胡旭东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