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酸钠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3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勇 陈海波 +1 位作者 覃旭 赵新 《颈腰痛杂志》 2009年第4期378-379,共2页
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膝骨性关节病(Osteoarthritis,简称OA)越来越成为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老年疾病之一。其治疗方法很多,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为探讨较为理想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我们采用玻璃酸... 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膝骨性关节病(Osteoarthritis,简称OA)越来越成为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老年疾病之一。其治疗方法很多,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为探讨较为理想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我们采用玻璃酸钠(SH)“关节内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膝骨性关节病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康复训练
下载PDF
血清微小RNA-34b、微小RNA-181c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治疗预后关系研究
2
作者 王雨婵 李莎 赵新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5期640-644,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微小RNA(miR)-34b、miR-181c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机械取栓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32例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AIS患者,于取栓前及取栓后3、7 d检测血清miR-34b、miR-181c水平,并根据出院后90 d随访预后情况分为预... 目的:分析血清微小RNA(miR)-34b、miR-181c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机械取栓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32例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AIS患者,于取栓前及取栓后3、7 d检测血清miR-34b、miR-181c水平,并根据出院后90 d随访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miR-34b、miR-181c水平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交互作用系数γ分析交互影响及作用类型;血清miR-34b、miR-181c对AIS患者机械取栓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随访90 d,132例AIS患者中失访4例,其余患者中87例(67.97%)患者预后良好,41例(32.03%)患者预后不良。取栓前及取栓后3、7 d,预后良好组血清miR-34b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血清miR-181c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均P<0.05)。取栓前及取栓后3、7 d,预后良好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均P<0.05)。血清miR-34b水平与血清IL-10、TNF-α、IL-1β水平及患者预后呈负相关,血清miR-181c与血清IL-10、TNF-α、IL-1β水平及患者预后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miR-34b低表达与miR-181c高表达呈正向交互作用,为次相乘模型。取栓前及取栓后3、7 d,miR-34b、miR-181c联合预测AIS患者机械取栓治疗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两者分别单独预测的AUC,且取栓后7 d miR-34b、miR-181c联合预测的AUC最大(均P<0.05)。结论:血清miR-34b、miR-181c水平与AIS患者机械取栓治疗预后有关,miR-34b低表达与miR-181c高表达呈正向交互作用,两者联合检测对AIS患者机械取栓治疗预后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微小RNA-34b 微小RNA-181c 机械取栓 预后 交互作用
下载PDF
青年颈椎病手术患者血脂水平、颈椎矢状力线参数与颈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
3
作者 杨晓波 兰谢 《颈腰痛杂志》 2025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分析青年颈椎病手术患者血脂水平、颈椎矢状力线参数与颈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就诊的64例拟行颈椎病手术的青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firrmann分级总分,将患者分为两组,对比... 目的分析青年颈椎病手术患者血脂水平、颈椎矢状力线参数与颈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就诊的64例拟行颈椎病手术的青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firrmann分级总分,将患者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颈椎矢状力线参数,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神经功能症状、颈椎活动情况,分析血脂水平、颈椎矢状力线参数与患者颈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结果轻度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颈倾斜角(NT)、颈椎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C_(2-7)SVA)水平和视觉模拟(VAS)、颈椎总活动度(ROM)评分均明显低于中重度组,而轻度组患者的T1倾斜角(T1S)、颈椎前凸角(CLA)水平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明显高于中重度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轻度组患者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和胸廓入口角(TIA)水平与中重度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LDL、HDL、TIA、T1S、NT水平与Pfirrmann分级总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患者的TC、TG、C_(2-7)SVA水平与Pfirrmann分级总分呈正相关,CLA水平与Pfirrmann分级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青年颈椎手术患者的TC、TG、C_(2-7)SVA、CLA水平与其Pfirrmann分级总分有相关性,TC、TG、C_(2-7)SVA、CLA水平异常可加重颈椎间盘退变。但该研究中,样本量较小,数据存在一定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血脂 颈椎矢状力线 颈椎间盘退变 Pfirrmann分级 颈椎总活动度
下载PDF
坐骨神经痛关键基因筛选与生物学功能分析
4
作者 余帅江 沈鹏 +1 位作者 罗晓舟 赵新 《颈腰痛杂志》 2025年第1期126-131,共6页
目的分析坐骨神经痛患者的基因表达特征,探讨其发病机制中的潜在关键基因,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方向。方法利用GEO数据库收集坐骨神经痛相关的基因表达数据,采用limma包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并通过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 目的分析坐骨神经痛患者的基因表达特征,探讨其发病机制中的潜在关键基因,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方向。方法利用GEO数据库收集坐骨神经痛相关的基因表达数据,采用limma包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并通过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探讨这些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同时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分析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以识别潜在的关键基因。结果共筛选出33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16个上调,188个下调。GO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在应激反应和防御反应等生物学过程中的富集显著。KEGG分析提示PPAR信号通路与脂质代谢及炎症反应密切相关。GSEA分析发现细胞周期和单纯疱疹病毒1感染通路的显著富集。PPI网络分析识别出HMMR为关键基因。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坐骨神经痛的分子机制和潜在靶基因,为深入理解其病理生理提供了新视角。此外,HMMR作为关键基因被发现,为未来的治疗策略开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痛 差异表达基因 生物信息学 富集分析 治疗靶点 蛋白互作
下载PDF
康复护理对腕管综合征患者疼痛及腕关节功能的改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颖 赵新 《现代临床医学》 2022年第6期435-437,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腕管综合征患者疼痛及腕关节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招募112例腕管综合征患者,并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及常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康复护理组加用低频电刺激及神经松解训练。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腕管综合征患者疼痛及腕关节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招募112例腕管综合征患者,并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及常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康复护理组加用低频电刺激及神经松解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oston腕关节量表(BCTQ)评分,以及治疗结束后2个月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 <0.01),但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BCTQ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 <0.01),且康复护理组腕关节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组(P <0.01)。康复护理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P <0.05),复发率低于常规治疗组(P <0.01)。结论: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腕管综合征患者疼痛及腕关节功能,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腕管综合征 腕关节功能
下载PDF
microRNA-138通过调控FBLN5/IL-1β途径缓解大鼠盆腔器官脱垂
6
作者 袁梦玮 晏梓宴 +1 位作者 毛怡 赵新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971-1978,共8页
目的:分析microRNA-138通过调控FBLN5/IL-1β途径缓解大鼠盆腔器官脱垂的机制研究。方法:选取40只自然分娩过3次的SPF级SD雌性大鼠,其中10只作为对照组,另外30只构建盆腔器官脱垂模型,麻醉后撑开大鼠阴道将导尿管缝合于阴道口,使其下垂,... 目的:分析microRNA-138通过调控FBLN5/IL-1β途径缓解大鼠盆腔器官脱垂的机制研究。方法:选取40只自然分娩过3次的SPF级SD雌性大鼠,其中10只作为对照组,另外30只构建盆腔器官脱垂模型,麻醉后撑开大鼠阴道将导尿管缝合于阴道口,使其下垂,2周进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共有27只大鼠建模成功,分为模型组9只、miRNA-138 inhibitor组9只、miRNA-138 inhibitor+FBLN5抑制剂组9只,对照组、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miRNA-138 inhibitor组注射10μL miR-138inhibitor慢病毒悬液,miRNA-138 inhibitor+FBLN5抑制剂组注射10μL miR-138inhibitor+10μL FBLN5抑制剂。观察各组大鼠病理组织学、成纤维细胞数量、尿动力学、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量、FBLN5/IL-1β相关mRNA表达量、FBLN5/IL-1β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膀胱基础压、膀胱排尿量、膀胱排尿压、膀胱峰值压、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量、FBLN5相关mRNA表达量、FBLN5表达量降低,IL-1β相关mRNA表达量、IL-1β表达量升高,与模型组相比,miRNA-138 inhibitor组、miRNA-138 inhibitor+FBLN5抑制剂组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加,膀胱基础压、膀胱排尿量、膀胱排尿压、膀胱峰值压、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量、FBLN5相关mRNA表达量、FBLN5表达量升高,IL-1β相关mRNA表达量、IL-1β表达量降低,且miRNA-138 inhibitor组成纤维细胞数量较多,膀胱基础压、膀胱排尿量、膀胱排尿压、膀胱峰值压、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量、FBLN5相关mRNA表达量、FBLN5表达量较高,IL-1β相关mRNA表达量、IL-1β表达量较低(P<0.05)。结论:抑制microRNA-138表达,可调控FBLN5/IL-1β途径,促使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的表达,并改善大鼠尿动力学,缓解盆腔器官脱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微小RNA-138 衰老关键蛋白5/白介素-1β 胶原蛋白
下载PDF
Mavacamten在肥厚型心肌病中的治疗进展
7
作者 李莎 严霜霜 熊峰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0期907-911,917,共6页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主要由编码心肌肌小节蛋白的致病性遗传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原发性心肌疾病。由于HCM发病机制主要是肌小节蛋白编码基因变异,因此常规药物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心肌肥厚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新型的心肌肌球蛋...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主要由编码心肌肌小节蛋白的致病性遗传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原发性心肌疾病。由于HCM发病机制主要是肌小节蛋白编码基因变异,因此常规药物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心肌肥厚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新型的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Mavacamten(MYK-461)是一种针对HCM的靶向治疗药物,通过减少过度的肌球蛋白-肌动蛋白交叉桥接来减轻心肌过度收缩。Mavacamten是一种心脏特异性肌球蛋白腺苷三磷酸酶的变构抑制剂,有望为HCM的治疗带来改变。现对Mavacamten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 Mavacamten
下载PDF
步行运动对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戴玫 付珞 +3 位作者 赵新 王超 蒋晖 王引利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27-1628,1631,共3页
目的观察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步行运动训练对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心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 142例HFPEF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但无运动处方;运动组72例,按设定的运动处方进行康复... 目的观察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步行运动训练对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心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 142例HFPEF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但无运动处方;运动组72例,按设定的运动处方进行康复训练。经过24周的随访,比较两组6min步行试验距离、血浆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和左心室舒张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运动组与运动训练前及对照组比较6 min步行试验距离、静息心率显著增加、NT-proBNP显著降低(P<0.01)。结论按运动处方进行步行训练能显著改善HFPEF患者的运动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左心室射血分数 心力衰竭 心室功能
下载PDF
针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6例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勤 赵新 赵勇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2-593,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综合方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08例将随机分为针推组36例,针刺取风池、颈4~7夹脊穴、百会穴,推拿采用滚法;针刺组、推拿组各36例,分别单独施治。结果:针推组、针刺组、推拿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4%、75.8%...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综合方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08例将随机分为针推组36例,针刺取风池、颈4~7夹脊穴、百会穴,推拿采用滚法;针刺组、推拿组各36例,分别单独施治。结果:针推组、针刺组、推拿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4%、75.8%和77.3%。提示:本方法法针刺与推拿配合,可互相协调,优势互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臂神经痛/推拿疗法 颈臂神经痛/针灸疗法 风池 百会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高强度间歇性有氧训练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戴玫 付珞 +1 位作者 胡建英 唐炯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6年第3期271-274,共4页
高强度间隙性有氧训练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肺储备功能、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内皮功能、逆转左室重构,提高生活质量,对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老年和女性患者同样安全有效,但是目前均是样本量较小的实验性研究,尚需多中心随... 高强度间隙性有氧训练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肺储备功能、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内皮功能、逆转左室重构,提高生活质量,对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老年和女性患者同样安全有效,但是目前均是样本量较小的实验性研究,尚需多中心随机研究以及长期系统的回顾性和总结性研究成果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高强度间歇性有氧训练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温针灸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兰谢 余帅江 《陕西中医》 CAS 2022年第7期954-957,共4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温针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 目的:探讨温针灸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温针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Barthel指数、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评分、血清Hcy、NO、TNF-α、S100-β、CRP、IL-6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温针灸对中风后遗症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降低血清Hcy、TNF-α及NO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有助于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脑卒中后遗症 温针灸 一氧化氮 同型半胱氨酸 BARTHEL指数
下载PDF
卡舒宁穴位注射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05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勤 曾雪莲 +2 位作者 赵新 罗韬 赵勇 《陕西中医》 2009年第1期77-78,共2页
目的:观察以"冬病夏治"穴位注射"卡舒宁"方法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方法:于三伏天在肺俞、定喘、脾俞等穴位注射"卡舒宁"。结果:总有效率87.6%。提示:穴位注射具有穴位和药物的双重功效,本方法对... 目的:观察以"冬病夏治"穴位注射"卡舒宁"方法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方法:于三伏天在肺俞、定喘、脾俞等穴位注射"卡舒宁"。结果:总有效率87.6%。提示:穴位注射具有穴位和药物的双重功效,本方法对改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疾病/穴位疗法 脾俞 肾俞 @卡舒宁
下载PDF
肌肉牵伸技术结合推拿治疗落枕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勇 曾雪莲 赵新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4期526-527,共2页
目的观察肌肉牵伸技术结合推拿治疗落枕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肌肉牵伸技术结合推拿治疗急性落枕105例,并与同期采用以传统针刺为主治疗的87例进行比较,观察其疗程与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有效率为83.9%,两组疗效比较差... 目的观察肌肉牵伸技术结合推拿治疗落枕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肌肉牵伸技术结合推拿治疗急性落枕105例,并与同期采用以传统针刺为主治疗的87例进行比较,观察其疗程与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有效率为83.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程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肌肉牵伸技术结合推拿治疗落枕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疗法,且疗程短,能减少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枕 颈椎 推拿 肌肉牵伸技术 针刺疗法
下载PDF
推拿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顽固性肩周炎临床体会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勇 陈海波 +1 位作者 赵新 陈勤 《按摩与导引》 2009年第10期21-22,共2页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其治疗方法很多,大都疗效确切,但也有部分肩周炎患者疗效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对肩关节的功能恢复方面,其治疗效果欠佳。为探讨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推拿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顽固性肩周炎14例,取得了满意...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其治疗方法很多,大都疗效确切,但也有部分肩周炎患者疗效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对肩关节的功能恢复方面,其治疗效果欠佳。为探讨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推拿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顽固性肩周炎1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功能锻炼 推拿治疗 关节松动术
下载PDF
非手术治疗膝退行性骨关节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勇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22期3407-3409,共3页
目的:探讨膝退行性骨关节炎(DOA)规范化非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对169例DOA病人按照其当时的临床症状分别采用消炎、止痛、改善肌力和膝关节活动度、增加关节腔内润滑等个体化治疗方案,每项治疗均由专人负责,专人评估,在康复治疗前和每治... 目的:探讨膝退行性骨关节炎(DOA)规范化非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对169例DOA病人按照其当时的临床症状分别采用消炎、止痛、改善肌力和膝关节活动度、增加关节腔内润滑等个体化治疗方案,每项治疗均由专人负责,专人评估,在康复治疗前和每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分。结果:所有病例均经1~3个疗程的非手术治疗,总有效率达86%。经过0.5~2年的门诊随访,复发率为11.5%。结论:非手术治疗DOA采用规范化、个体化治疗疗效显著,能迅速缓解膝关节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长时间维持和保护膝关节结构,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手术 退行性变 骨关节炎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瘫及对表面肌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42
16
作者 陈勤 曾雪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1748-1751,共4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表面肌电图(s EMG)检测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穴...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表面肌电图(s EMG)检测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观察组应用温针灸联合中药辨证治疗,2周为1个疗程,2组患者共治疗2个疗程,于治疗前后应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评价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治疗结束后采用s EMG观察患者面部肌群恢复情况,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2组患者H-B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治疗后14 d、21 d、28 d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痊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颊肌群、口轮匝肌群、额肌群及鼻肌群RMS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明显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治疗时间;同时s EMG可客观准确地进行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周围性面瘫 疗效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利用DREADDs技术提高大脑皮质神经元电活动对轻度脊髓挫裂伤小鼠轴突髓鞘再生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美玲 谭波涛 +3 位作者 潘璐 伍亚民 刘媛 虞乐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7-113,共7页
目的观察利用特定药物激活特定受体(DREADDs)技术提高大脑皮质神经元电活动对轻度脊髓损伤(SCI)小鼠轴突髓鞘再生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C57/BL小鼠33只,皮质定向注射携带激活型DREADDs受体的腺相关病毒[AAV-hM3D(Gq)-mCitr... 目的观察利用特定药物激活特定受体(DREADDs)技术提高大脑皮质神经元电活动对轻度脊髓损伤(SCI)小鼠轴突髓鞘再生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C57/BL小鼠33只,皮质定向注射携带激活型DREADDs受体的腺相关病毒[AAV-hM3D(Gq)-mCitrine]。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CI组与激活组,每组11只。假手术组不损伤脊髓,SCI组与激活组制备SCI脊髓损伤模型,2周后,激活组腹腔注射1 mg/(kg·d)N-氧化氯氮平(CNO)以激活皮质神经元电活动,假手术组与SCI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次/d,持续4周后灌注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病毒感染情况以及神经元原癌基因(cFos)和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背侧皮质脊髓束髓鞘化的程度;采用旷场试验BMS评分及不规则水平楼梯评估小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染色证实腺相关病毒成功感染皮质锥体神经元,三组GFP标记的腺相关病毒转染神经元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活组小鼠皮质神经元cFos表达量明显增加,与SCI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脊髓损伤中心,激活组与假手术组轴突的MBP表达量明显高于S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透射电镜观察显示,激活组G-ratio值明显低于S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MS评分结果显示,腹腔注射1、2、4周,三组BM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规则水平楼梯试验评估发现,腹腔注射2周,激活组与SCI组的错误率降低,且激活组的错误率明显低于SCI组(P<0.001);腹腔注射4周,激活组与SCI组的错误率持续下降,且激活组的错误率明显低于SCI组(P<0.001)。结论利用DREADDs技术提高大脑皮质神经元电活动能有效促进轻度脊髓挫裂伤后小鼠轴突的髓鞘再生及其技巧性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特定药物激活特定受体 神经元电活动 髓鞘再生 小鼠
下载PDF
我国失语症治疗研究的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余帅江 赵新 周利萍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1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对国内失语症治疗研究进行计量学分析,了解失语症治疗的研究前沿和趋势。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输入检索式:主题词搜索为失语症,主题词下搜索为康复、治疗、干预、疗法、训练,采用Cite Space软件对文献作... 目的对国内失语症治疗研究进行计量学分析,了解失语症治疗的研究前沿和趋势。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输入检索式:主题词搜索为失语症,主题词下搜索为康复、治疗、干预、疗法、训练,采用Cite Space软件对文献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检索214篇文献。首篇文章发表于1992年,2004年达到第一高峰期(15篇),其后波动明显,2014年发文量(17篇)最高。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专业团队在此领域发文最多。脑损伤、meta分析、神经机制、脑卒中、脑卒中后、重复经颅磁刺激、计算机辅助、经颅直流电刺激、运动性失语、语言病理学为失语症治疗研究的热点。脑卒中、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为失语症治疗的研究前沿与趋势。结论我国失语症治疗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对于失语症研究尚需大量专业人员进行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语症 治疗 CITESPACE 计量学分析
下载PDF
不同复位手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效果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洪 曾萍 李小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85-688,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复位手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117例BPPV复位后存在残余症状的患者,采用Epley耳石复位法治疗39例,采用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38例,采用两种方法联合治疗40例,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 目的:比较不同复位手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117例BPPV复位后存在残余症状的患者,采用Epley耳石复位法治疗39例,采用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38例,采用两种方法联合治疗40例,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残余症状改善情况、复发率、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结果:Epley治疗组、Semont治疗组、联合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9.49%、84.21%、9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3组患者治疗后眩晕症状评分量表评分及眩晕前庭指数(VSI)均下降,联合组VSI低于Epley治疗组、Semont治疗组(P<0.05)。治疗3个月后共11例患者复发,其中Epley治疗组4例(10.26%),Semont治疗组4例(10.53%),联合组3例(7.50%),3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8)。3组患者治疗后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均下降,联合组低于Epley治疗组、Semont治疗组(P<0.05)。结论:Epley耳石复位法与Semont管石解脱法联合治疗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效果优于单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残余症状 Epley耳石复位法 Semont管石解脱法
下载PDF
家庭治疗和护理行为干预模式在A型血友病患儿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颖 高华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532-535,共4页
目的:探讨家庭治疗和护理行为干预模式在血友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A型血友病患儿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家庭治疗和护理行为干预模式。比较干预前后... 目的:探讨家庭治疗和护理行为干预模式在血友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A型血友病患儿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家庭治疗和护理行为干预模式。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的功能独立性评分(FISH)、关节健康评估表(HJHS)评分、负性情绪(HAMD)评分及出血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FISH、HJHS评分、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ISH均上升,HJHS评分、HAMD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治疗和护理行为干预模式护理可提高A型血友病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关节肌肉功能,缓解负性情绪,减少出血并发症发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血友病 家庭治疗 护理行为 干预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