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2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
1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6-96,共1页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09年2月~3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共风雨、齐谋划、同成长——我为发展献计策”大讨论活动,就该院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经营战略、技术管理、员工成长、成本控制、工作作风等问题达成共识,
关键词 设计研究院 都市规划 放大 经营战略 技术管理 成本控制 工作作风
下载PDF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
作者 胡滨 《规划师》 2006年第11期19-24,共6页
关键词 都市规划 设计研究院 院长 社会责任 公共利益 咨询服务 科学发展
下载PDF
城市公园改造与更新规划的研究与实践——以成都市百花潭公园规划设计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谢凌姝 罗靖 《四川建筑》 2006年第z1期41-43,共3页
通过成都市百花潭公园规划设计的实例,探讨老公园规划的方法与思路,提出其维护与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老公园 更新 规划
下载PDF
大型城市森林公园规划探析——以成都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为例
4
作者 张璇 《四川建材》 2025年第4期86-88,共3页
成都十四五规划提出构建新型城镇空间结构,着力推动城市由“两山夹一城”向“一山连两翼”发展,自此,龙泉山由外围生态屏障提升为两翼共享的中央绿心,并定位为世界级品质的城市绿心、国际化的城市会客厅、市民游客喜爱的生态乐园。通过... 成都十四五规划提出构建新型城镇空间结构,着力推动城市由“两山夹一城”向“一山连两翼”发展,自此,龙泉山由外围生态屏障提升为两翼共享的中央绿心,并定位为世界级品质的城市绿心、国际化的城市会客厅、市民游客喜爱的生态乐园。通过对标区位相近、规模相当、交通条件类似的国外成功案例,从功能承载、交通布局、空间组织等方面进行研究,探析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交通组织 空间布局 生态保护
下载PDF
人本视角下的老旧社区居民时空行为特征研究——以成都市倪家桥社区为例
5
作者 陈青尧 刘丙乾 郑玉梁 《城市建筑》 2025年第5期133-138,共6页
在城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城市规划建设更加强调和突出“人本”视角与“需求”逻辑。社区作为居民生活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其规划建设与更新改造更是彰显规划“人本”逻辑的关键领域。因此,构建满足居民日常时空行为需求的完整居住社区... 在城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城市规划建设更加强调和突出“人本”视角与“需求”逻辑。社区作为居民生活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其规划建设与更新改造更是彰显规划“人本”逻辑的关键领域。因此,构建满足居民日常时空行为需求的完整居住社区,已经成为社区生活圈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系统梳理居民时空行为特征的相关研究方法与应用,以成都市倪家桥社区为例,从微观个体行为视角出发,挖掘社区居民的日常时空行为特征。首先基于社区设施可达性与居民出行可及性限定居民日常行为活动的空间范围。在此基础上,根据社区空间要素量化空间连通性、设施便捷性、空间安全性及体验舒适性,并结合人群出行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实现高精度的居民出行轨迹模拟,形成基于多源数据的居民时空行为特征分析模型,为优化老旧社区15 min公共服务圈提供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行为特征 老旧社区 人本视角
下载PDF
成都市红星路轨道交通车辆基地TOD综合开发规划设计实践 被引量:7
6
作者 乔俊杰 王波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62-67,共6页
一直以来,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因区位偏远、功能单一及占地较大等因素,对实施TOD综合开发存在制约。为探索适宜成都市发展需求、遵循公园城市发展理念的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开发规划设计与管控引导模式,文章对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开发的... 一直以来,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因区位偏远、功能单一及占地较大等因素,对实施TOD综合开发存在制约。为探索适宜成都市发展需求、遵循公园城市发展理念的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开发规划设计与管控引导模式,文章对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开发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剖析,借鉴轨道交通车辆基地TOD综合开发实践的成熟做法与先进经验,以成都市红星路轨道交通车辆基地TOD综合开发一体化城市设计为例,探索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开发规划设计技术路径与管控方法,希望能为有效促进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的综合开发形成科学示范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车辆基地 TOD综合开发 精细化设计与管控
下载PDF
成都市产业功能区规划设计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曾大堃 陈诚 +1 位作者 汪小琦 唐鹏 《城乡规划》 2021年第4期54-59,共6页
产业功能区是成都市在对产业区近百年的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以解决产业区发展的现实困境为根本目的,在双循环战略、创新引领发展、生态文明理念等背景之下提出的全新探索。从历史纵深来看,产业功能区是产业区3.0版的代表;... 产业功能区是成都市在对产业区近百年的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以解决产业区发展的现实困境为根本目的,在双循环战略、创新引领发展、生态文明理念等背景之下提出的全新探索。从历史纵深来看,产业功能区是产业区3.0版的代表;从时代背景来看,产业功能区是顺应时代背景的产业区发展新路径。本文通过对成都市近年规划工作的总结,结合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总体要求。按照产业生态圈理念,提炼出围绕产业生态构筑、核心功能筑强、创新能力提升、生活品质提高四大方面的规划设计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功能区 产业生态圈 规划设计
下载PDF
公园城市背景下的未来社区特征与场景营造路径研究--以《成都市未来公园社区规划导则》为例
8
作者 杨碧波 姚南 刘杰希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96,共8页
在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背景下,基于社区演进方向和全球主要城市社区实践趋势,构建未来公园社区的人文化、智慧化、开放式、复合型、空间美、包容性和有韧性7大特征指向,并结合“3+2”的社区分类提出突出前瞻性与未来性的15... 在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背景下,基于社区演进方向和全球主要城市社区实践趋势,构建未来公园社区的人文化、智慧化、开放式、复合型、空间美、包容性和有韧性7大特征指向,并结合“3+2”的社区分类提出突出前瞻性与未来性的150项评价指标。同时,以成都市民调研及市长信箱数据为基础,结合不同群体的个体需求与交互需求,提出未来公园社区的生态融合、健康医养、人文教育、建筑空间、绿色出行、休闲消费、创新创业、智慧应用和共建共治共享等9大场景。最后结合社区分类提出差异化的营造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未来公园社区 特征指标 场景营造路径
下载PDF
基于多元价值导向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研究——以成都市东部新区为例
9
作者 李波 赵东 《四川环境》 2024年第5期97-104,共8页
绿色基础设施是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价值转化的创新载体。现阶段国土空间规划强调全域全要素的空间保护、修复和利用,传统的绿地系统规划在规划广度和深度上开始显现出局限性。通过优化提升蓝绿空间布... 绿色基础设施是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价值转化的创新载体。现阶段国土空间规划强调全域全要素的空间保护、修复和利用,传统的绿地系统规划在规划广度和深度上开始显现出局限性。通过优化提升蓝绿空间布局,多尺度多维度增绿,围绕绿色基础设施改善大气环境、促进身心健康、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城市韧性和低碳持续发展的五大价值,形成兼容并蓄的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制定针对性的建设和管控指引。构建5大类25项定量化、立体化、可实施、可操作的测度指标体系,并从空间管控、用地管控、建设管控3个方面创新对绿色基础设施的管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 成都东部新区 生境空间 雨洪韧性 碳汇能力
下载PDF
《成都市南部新区起步区核心区地下空间综合规划》实例研究——结合城市设计方案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磊 《规划师》 2006年第11期39-42,共4页
《成都市南部新区起步区核心区城市设计及地下空间综合规划》方案征集活动是将城市设计与地下空间规划相结合的一次尝试,在做城市设计时必须统筹地面和地下规划。《成都市南部新区起步区核心区地下空间综合规划》的总体构想是人为引导... 《成都市南部新区起步区核心区城市设计及地下空间综合规划》方案征集活动是将城市设计与地下空间规划相结合的一次尝试,在做城市设计时必须统筹地面和地下规划。《成都市南部新区起步区核心区地下空间综合规划》的总体构想是人为引导地下空间的“有机生长”,最终形成树枝状“生长型”的地下空间网络结构,通过与城市设计的结合,强化整体开发、依托轨道交通、分区控制的平面布局,确保地下空间开发的有序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地下空间规划 成都市南部新区起步区核心区
下载PDF
面向出行全过程的公共交通可达性水平计算方法——以成都市为例
11
作者 张娜 刘丙乾 +2 位作者 陈青尧 周垠 李星 《城市交通》 2025年第1期16-25,共10页
公共交通可达性对衡量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供给服务水平、识别并改善待优化区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概述公共交通可达性水平(PTAL)分析技术体系及国内外应用实践,对公共交通出行全过程进行拆解,识别出步行、等候、乘车、换乘等一系列关键出... 公共交通可达性对衡量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供给服务水平、识别并改善待优化区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概述公共交通可达性水平(PTAL)分析技术体系及国内外应用实践,对公共交通出行全过程进行拆解,识别出步行、等候、乘车、换乘等一系列关键出行环节;结合在线地图公共交通路径规划API对公共交通网络运营信息进行本地化存储,通过对出行过程进行分阶段模拟,探索以快捷出行为原则的公共交通路径规划技术,实现栅格间公共交通出行时间精细模拟和PTAL快速计算。以成都市为例,结合插值算法得出成都市中心城区高精度PTAL地图,结果显示PTAL空间分布格局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耦合度较高。与直接调用百度地图公共交通路径规划服务相比,提出的方法在准确度和规模化应用上均具备显著优势,可用于公共交通供给服务水平衡量或对用地与公共交通发展协调程度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可达性 出行全过程 公共交通路径规划 成都市
下载PDF
大都市近郊地区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框架--以成都市郫都区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欣 刘文豪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3,共7页
在国家推动城乡融合、促进乡村振兴与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都市近郊地区成为探索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的前沿阵地。以成都市郫都区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针对其面临的现状生活服务设施难以匹配人群多元化的需求、生产空间难以... 在国家推动城乡融合、促进乡村振兴与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都市近郊地区成为探索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的前沿阵地。以成都市郫都区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针对其面临的现状生活服务设施难以匹配人群多元化的需求、生产空间难以支撑新业态转型发展、土地破碎难以满足高品质环境需求等问题,提出规划应对策略:完善城乡居住网络、服务体系,促进生活融合;健全产业生态、优化空间布局,推动产业建圈强链,促进生产融合;构建城乡公园体系、整合空间管控,促进生态融合;完善规划传导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保障规划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城市近郊地区 城乡融合 国土空间规划 成都市郫都区
下载PDF
基于数据增强设计的学校空间布局评价方法研究——以成都市幼儿园、中小学布局规划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邹亚超 范梦雪 《四川建筑》 2019年第4期4-7,共4页
文章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借助手机信令大数据对成都市五城区和高新区的各阶段适龄就学人口进行了空间分布上的研究,较为准确地预测了各片区未来的就学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取现行控规规划学校点位,采用学校服务半径控制与学校规模控制的双... 文章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借助手机信令大数据对成都市五城区和高新区的各阶段适龄就学人口进行了空间分布上的研究,较为准确地预测了各片区未来的就学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取现行控规规划学校点位,采用学校服务半径控制与学校规模控制的双重控制方法,分析学校学位覆盖不足的区域,为下一步新增学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信令 空间分布 服务半径 学校规模
下载PDF
城水共生、人水和谐的水环境治理研究--以成都市锦江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游添茸 韩照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8期22-27,共6页
长江、黄河流域规划纲要均提出以“幸福河”为目标,突出以人为核心,更加注重改善人水关系从而进一步推动流域治理。因此,除水环境本身的提升之外,注重滨水和腹地一体发展的“幸福河”建设成为新时代下水生态治理的重要方向。以成都市锦... 长江、黄河流域规划纲要均提出以“幸福河”为目标,突出以人为核心,更加注重改善人水关系从而进一步推动流域治理。因此,除水环境本身的提升之外,注重滨水和腹地一体发展的“幸福河”建设成为新时代下水生态治理的重要方向。以成都市锦江水生态治理为例,通过对锦江水生态环境及其滨水区域建设发展现状的深入分析评估,在全面提升水生态环境基础上,统筹水岸关系、响应人本需求,探索新时期下城水共生、人水和谐的水生态治理方向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河 水生态治理 生态环境 城水共生 人水和谐
下载PDF
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低效工业用地盘活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双梅 钟婷 +2 位作者 姚南 彭耕 李喜华 《城乡规划》 2024年第2期47-55,65,共10页
工业用地是承载制造业的关键载体,低效工业用地的盘活是在发展紧约束背景下保障产业空间的重要举措。文章在梳理现有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成都市低效工业用地的历史成因和盘活难点,阐述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盘活低效工业用地的总体思路,... 工业用地是承载制造业的关键载体,低效工业用地的盘活是在发展紧约束背景下保障产业空间的重要举措。文章在梳理现有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成都市低效工业用地的历史成因和盘活难点,阐述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盘活低效工业用地的总体思路,从规划管控、技术标准、政策工具和实施监督四类治理工具角度提出具体举措,为类似地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治理 低效工业用地 盘活 空间管控
下载PDF
天府新区规划设计的主要科技创新及其应用成效
16
作者 邱建 杨乾虎 +7 位作者 杨潇 贾刘强 李婧 高旻 夏建国 罗锦 唐由海 朱勇 《城市学报》 2024年第2期50-62,共13页
规划设计是城市发展的依据,科学技术是规划设计的支撑。作为承载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使命的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确立了“生态优先、科学理性”的规划设计理念,科学布局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探索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范式... 规划设计是城市发展的依据,科学技术是规划设计的支撑。作为承载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使命的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确立了“生态优先、科学理性”的规划设计理念,科学布局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探索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范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文章总结归纳了天府新区在规划选址、城市规模预测、空间形态构建、产城融合布局、产城一体单元设置、规划平台管理等关键环节上取得的一系列原创性科技成果,阐释了规划设计在引领天府新区建设发展为公园城市“首提地”过程中的科技支撑作用,期望对其他国家级新区和类似区域的规划设计具有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公园城市 生态服务价值 产城一体单元 天府新区
下载PDF
中心城市边缘区域景点进出交通系统优化研究——以成都市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源 乔俊杰 郝偲成 《交通工程》 2024年第1期87-93,共7页
顶流景区是引领文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载体,面对游客大量的进出需求,其交通系统需要充分保障顺畅有序、高效安全、舒适集约.本文以成都市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例,通过多元数据分析得到现状游客出行存在“车行主导、供不及需”“公... 顶流景区是引领文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载体,面对游客大量的进出需求,其交通系统需要充分保障顺畅有序、高效安全、舒适集约.本文以成都市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例,通过多元数据分析得到现状游客出行存在“车行主导、供不及需”“公交不便、客流不足”“过度集中、交织无序”“平峰游客与高峰出游需求差异较大”的四大特征.为应对“基地”2期项目开园带来更大的交通需求,同时提升游客进出体验和效率,本文提出“分门进出、智慧诱导”“绿色转型、品质提升”“剥离交织、有序进出”“分时利用、区域共享”四大交通优化策略,切实提升了“基地”2期项目开园时游客出行效率、体验和秩序.本文涉及的研究方法、规划逻辑和优化策略可为其他旅游景区优化交通系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区交通 交通优化 多元数据 中心城市边缘区域 成都市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和机器学习的人口空间化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18
作者 张晓荣 周垠 +2 位作者 张娜 于儒海 蒋源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3-180,共8页
人口空间化是实现人口统计数据与其他环境资源空间数据融合分析的有效途径。选取地形地貌、地表覆盖、植被覆盖、河流水系、交通可达、经济活跃、生活便利作为影响成都市人口分布的变量,首先根据主成分分析将变量降维,然后利用机器学习... 人口空间化是实现人口统计数据与其他环境资源空间数据融合分析的有效途径。选取地形地貌、地表覆盖、植被覆盖、河流水系、交通可达、经济活跃、生活便利作为影响成都市人口分布的变量,首先根据主成分分析将变量降维,然后利用机器学习对成都市2020年人口进行空间化,将模拟结果与WorldPop和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对比,得出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模拟结果准确度最高,最后通过随机森林的因子重要性分析成都市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结果在街道尺度整体精度均达到90%,均优于WorldPop;POI是高精度人口分布的最重要指标,夜间灯光、坡度和路网密度等对成都市人口分布也有重要作用。POI可有效提升人口空间化结果的准确性,主成分分析是综合POI因子的可行方案,随机森林模型能够有效融合多源信息,为城市层面的精细人口空间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空间化 机器学习 人口分布 数据降维 随机森林 多源数据融合 成都市
下载PDF
超大城市低运量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布局方法——以成都市为例
19
作者 李星 谭月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94-199,共6页
在超大城市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线网以满足多元交通需求的趋势下,低运量轨道交通将在超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以成都市为例,基于超大城市的交通需求特征,结合低运量轨道交通的系统制式特点,按照“多网融合”的轨道交... 在超大城市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线网以满足多元交通需求的趋势下,低运量轨道交通将在超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以成都市为例,基于超大城市的交通需求特征,结合低运量轨道交通的系统制式特点,按照“多网融合”的轨道交通系统构建思路,提出超大城市低运量轨道交通线网布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城市 低运量轨道交通 多网融合 成都市
下载PDF
基于多方需求的绿地规划研究——以成都市中心城公园绿地近期建设计划为例
20
作者 蒋蓉 陈俞臻 《四川建筑》 2011年第6期42-44,共3页
多年来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和绿地建设自成系统,与城市规划存在概念上混乱、内容上交叉等问题,直接导致了绿地建设、管理和监管的责权不清等问题。本次规划研究尝试从城市绿地的使用者、管理者和建设者的诉求出发,探讨编制绿地系统规划... 多年来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和绿地建设自成系统,与城市规划存在概念上混乱、内容上交叉等问题,直接导致了绿地建设、管理和监管的责权不清等问题。本次规划研究尝试从城市绿地的使用者、管理者和建设者的诉求出发,探讨编制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时应遵循的规划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期规划 绿地系统 公园绿地 绿地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