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雄村铜矿水文地质特征及矿坑涌水量预测 被引量:7
1
作者 曹楠 申太丽 +2 位作者 许向宁 龚泽 崔英山 《四川地质学报》 2008年第3期220-224,共5页
在分析、论述西藏雄村铜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坑充水条件基础上,采用"大井法"对矿坑涌水量进行了初步预测。
关键词 水文地质条件 大井法 涌水量 西藏雄村铜矿
下载PDF
水文地质试验对地下水化学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曹楠 张志鹏 +2 位作者 孙东 周亚萍 熊雨霞 《四川环境》 2021年第3期29-35,共7页
场地水文地质调查获取渗透系数常用抽水试验,然而抽水试验时间长、对低渗透含水层试验效果较差、易改变地下水流场等问题需要寻找其他方法替代。利用模拟装置对比抽水试验和微水试验获取水文地质参数的差别,讨论了地下水流场改变程度和... 场地水文地质调查获取渗透系数常用抽水试验,然而抽水试验时间长、对低渗透含水层试验效果较差、易改变地下水流场等问题需要寻找其他方法替代。利用模拟装置对比抽水试验和微水试验获取水文地质参数的差别,讨论了地下水流场改变程度和试验精度。试验利用饱和氯化钠溶液作为污染源,观察试验装置各监测井中电导率值变化时间,证明在高渗透介质中抽水试验比微水试验更容易引起化学场及流场改变,加剧污染羽扩散;对比两种试验结果,抽水试验与微水试验采用Bouwer&Rice模型获得的渗透系数线性拟合相关系数R^(2)达到0.951 0,证明微水试验在潜水高渗介质中可替代抽水试验;对比试验时间,微水试验所需时间更短。因此,在高渗透介质的污染场地需要快速获得含水层渗透系数时,可优先选择微水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水试验 化学流场 渗透系数 地下水
下载PDF
螺髻山核心区及周边水文地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帆 杨学之 +1 位作者 蒋清明 杨洋 《地下水》 2018年第5期12-14,共3页
螺髻山核心区地质结构复杂、气象条件不稳定、基础资料缺乏。工作组建立以野外地面调查工作为基础,结合探采结合井、物探、水文试验、长期观测站等多钟工作方式相互组合的水文地质条件综合评价方法,重点研究该区地下水类型、化学特征、... 螺髻山核心区地质结构复杂、气象条件不稳定、基础资料缺乏。工作组建立以野外地面调查工作为基础,结合探采结合井、物探、水文试验、长期观测站等多钟工作方式相互组合的水文地质条件综合评价方法,重点研究该区地下水类型、化学特征、含水层分布,补径排条件、动态变化特征及开发利用状态。通过对该区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选择具有供水意义的地下水富集块段进行开发,从而实现以供水安全为目标的精准扶贫,为研究乌蒙山重点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蒙山地区 地下水 水文地质特征
下载PDF
长宁页岩气开发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环境保护 被引量:9
4
作者 莫裕科 孙东 +1 位作者 杨海军 曹楠 《四川地质学报》 2018年第4期671-675,共5页
页岩气开发中地下水环境保护尤为重要。通过对长宁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调查,识别了区内地下水的含水岩组、地下水类型、岩溶地下水系统和敏感目标。通过重点井场周边的地下水监测,表明该地区目前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并未发现与页岩... 页岩气开发中地下水环境保护尤为重要。通过对长宁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调查,识别了区内地下水的含水岩组、地下水类型、岩溶地下水系统和敏感目标。通过重点井场周边的地下水监测,表明该地区目前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并未发现与页岩气开发相关的地下水污染,该数据可作为页岩气开发区的地下水水质基线数据。结合开发区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及页岩气开发工程特点,建议应从井场选址、施工工艺控制、地面物料管控、全过程监测等方面着手加强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页岩气 地下水环境保护 长宁
下载PDF
茨竹沟井田环境水文地质特征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师晓文 罗菁 +1 位作者 沈烈骏 夏瑜 《环境与发展》 2011年第11期106-106,174,共2页
在茨竹沟井田勘查基础上,利用水质分析测试资料,采用水质污染综合评价指数法,对该井田水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对水环境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初步预测。
关键词 环境水文地质 含水层 评价 茨竹沟井田
下载PDF
“含羞泉”水文地质特征及形成机理
6
作者 谢小国 莫裕科 +3 位作者 李勇 林强 罗兵 陶俊利 《四川地质学报》 2021年第1期67-69,共3页
开展“含羞泉”地质调查、地质雷达、地下水化学分析以及观察试验,探明泉点原位位置,分析其水文地质特征及“含羞”机理。探明了公路压覆原位泉点位置;含羞泉为断层下盘单斜储水构造出露间隙泉,间隙周期变化较大,地下水补给充裕或贫乏时... 开展“含羞泉”地质调查、地质雷达、地下水化学分析以及观察试验,探明泉点原位位置,分析其水文地质特征及“含羞”机理。探明了公路压覆原位泉点位置;含羞泉为断层下盘单斜储水构造出露间隙泉,间隙周期变化较大,地下水补给充裕或贫乏时,泉水出现排或断流、倒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雷达 水文地质 形成机理 含羞泉
下载PDF
废物地质处置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核心探究
7
作者 董建兴 杨海军 《智能城市》 2019年第17期88-89,共2页
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水平的提升,对废物地质处置提出了更高要求。实践中为了确保废物地质处置的有效性,增强相应工作的落实效果,则需要对其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加以分析,从而为废物地质处置方案的不断完善提供参考信息,确保其处理状况... 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水平的提升,对废物地质处置提出了更高要求。实践中为了确保废物地质处置的有效性,增强相应工作的落实效果,则需要对其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加以分析,从而为废物地质处置方案的不断完善提供参考信息,确保其处理状况良好性,满足相关作业计划高效实施要求。基于此,文章将对废物地质处置中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系统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物地质 处置工作 水文地质问题 参考信息 作业计划
下载PDF
代池坝煤矿深部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及涌水量预测
8
作者 胡文惠 曾贞 《四川地质学报》 2018年第2期287-291,共5页
代池坝煤矿进入深部开采,通过对矿区深部水文地质条件研究与矿井充水因素分析,认为矿床充水含水层为富水性弱~中等的砂岩裂隙含水层,各含水层间水力联系差,深部开采面临含水层地下水水压变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矿井主要充水水源为大气... 代池坝煤矿进入深部开采,通过对矿区深部水文地质条件研究与矿井充水因素分析,认为矿床充水含水层为富水性弱~中等的砂岩裂隙含水层,各含水层间水力联系差,深部开采面临含水层地下水水压变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矿井主要充水水源为大气降水、含水层砂岩裂隙水、地表水和采空区积水。矿区主要充水通道是煤层开采后形成的导水裂缝带和矿区范围内11个报废钻孔。采用了比拟法的计算:深部标高+320^+50m范围内正常涌水量为234m^3/h,最大涌水量为509m^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条件 充水因素 涌水量 代池坝煤矿
下载PDF
重庆市巫山县城北门坡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工程防治方案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欧正东 卿春和 +2 位作者 何儒品 魏昌其 曾建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21-28,共8页
重庆巫山县城北门坡地段地质环境异常复杂,斜坡裂缝和崩滑灾害发育;斜坡下部位于长江三峡水库水位变动带,预测坍岸宽度可达190~300m。巫山县城为库区的全迁城镇,北门坡为新、老县城的复合部位,滑坡和坍岸的危害均十分严重。对此... 重庆巫山县城北门坡地段地质环境异常复杂,斜坡裂缝和崩滑灾害发育;斜坡下部位于长江三峡水库水位变动带,预测坍岸宽度可达190~300m。巫山县城为库区的全迁城镇,北门坡为新、老县城的复合部位,滑坡和坍岸的危害均十分严重。对此,根据防治对象的差异和技术、经济的可行性以及治理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北门坡地段滑坡、坍岸灾害的综合防治工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山北门坡 滑坡 防治工程体系 地质灾害
下载PDF
泸定M_(S)6.8地震同震地质灾害特点及防控建议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东 杨涛 +5 位作者 曹楠 覃亮 胡骁 魏萌 蒙明辉 张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6-493,共18页
强震区同震地质灾害特点、震后地震效应研究是支撑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的关键。本文基于震后重点区无人机高清遥感影像解译、震后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极震区地质灾害详查数据,研究了同震地质灾害的数量、空间分布、控制因素,详细分析了震... 强震区同震地质灾害特点、震后地震效应研究是支撑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的关键。本文基于震后重点区无人机高清遥感影像解译、震后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极震区地质灾害详查数据,研究了同震地质灾害的数量、空间分布、控制因素,详细分析了震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3个重要风险,并针对灾后重建中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4点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同震次生地质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中型次之,大型较少,主要沿大渡河两岸、交通道路沿线、大渡河右岸支流、发震断裂和其他断裂沿线等部位密集分布;(2)控制同震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由强至弱分别是地震动、断裂带、地形坡度、地层岩性和强震区工程设防标准不够;(3)震后地质灾害防治主要面临降雨加剧已有灾害点变形和诱发新的灾害、震裂山体可能演变为高位远程灾害链的风险源区、巨量沟道斜坡物源构成泥石流的潜在物源并形成灾害;(4)建议加强“人技结合”的隐患识别体系机制,构建依靠科技的点面结合监测预警机制,统筹各要素科学实施避让搬迁,提高地震活跃强震区工程建设抗灾标准,构建农村切坡建房的技术支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地震 次生地质灾害 同震地质灾害 防控
下载PDF
水库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
11
作者 李强 《低碳世界》 2020年第4期42-43,共2页
近年来,水库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但同时也增加了地质灾害的发生率。本文详细分析了几种常见地质灾害的起因及其特点,并逐个提出相关防范措施以及对相关人员的具体要求,从而大大减小地质灾害的发生。
关键词 水库工程 地质灾害 防治技术
下载PDF
浅谈地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常态化的目标实现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洪伟 朱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第27期32-33,共2页
地质工程施工项目往往处于较为偏远的地区,施工区域分布广、工作面多,受外界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安全管理的范围较宽,难度很大。想要减少事故发生、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只有将安全管理常态化、科学化和规范化。通过安全生产责任... 地质工程施工项目往往处于较为偏远的地区,施工区域分布广、工作面多,受外界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安全管理的范围较宽,难度很大。想要减少事故发生、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只有将安全管理常态化、科学化和规范化。通过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安全技术创新和安全文化营造,可以实现地质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常态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工程 安全管理 常态化 目标实现
下载PDF
长江三峡工程重点库段国土整治与移民迁建的地质环境问题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海涛 欧正东 袁志梅 《大自然探索》 1998年第4期46-50,共5页
1三峡水库重点城镇迁建地区的地质概况三峡水库由三斗坪坝址至江津库尾,库岸长约600km,它位于川东鄂西接壤地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跨越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中段和川东褶皱带东段,重庆市的奉节县、巫山县至湖北省巴东县近百公... 1三峡水库重点城镇迁建地区的地质概况三峡水库由三斗坪坝址至江津库尾,库岸长约600km,它位于川东鄂西接壤地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跨越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中段和川东褶皱带东段,重庆市的奉节县、巫山县至湖北省巴东县近百公里范围内适位于齐岳山褶皱、断裂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山县 巴东组 长江三峡 水库蓄水 碳酸盐岩地层 移民迁建 巴东县 岩溶塌陷 嘉陵江组 地质环境问题 国土整治
下载PDF
第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与内昆铁路岔河至威宁段的线路选择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喜昌 《四川地质学报》 1998年第3期49-53,共5页
首次讨论了第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举出了在大型环境工程地质勘查中应用第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这一观点的成功实例。指出在进行第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勘查与研究人员必须具有更加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知识,方能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环境 工程地质 环境问题 内昆铁路
下载PDF
川西鲜水河、安宁河和龙门山断裂带地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模式的讨论
15
作者 吕国森 章旭 +4 位作者 张云辉 SAFONOVA Inna 黄豪擎 余中友 代倩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1-359,共19页
[研究目的]研究川西鲜水河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和龙门山断裂带地热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模式,可为川西地热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水文地球化学、热储温度计算、氢氧同位素等方法分析了分布在3条断... [研究目的]研究川西鲜水河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和龙门山断裂带地热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模式,可为川西地热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水文地球化学、热储温度计算、氢氧同位素等方法分析了分布在3条断裂带上的48处典型温泉(地热井)的水化学组分、水化学过程、热储温度和深度、热水补给来源等特征,并探讨了其形成模式。[研究结果]结果显示:(1)鲜水河断裂带热水水化学类型以HCO_(3)-Na型为主;龙门山断裂带主要为SO_(4)-Na和Cl-Na型;安宁河断裂带包括HCO_(3)·Cl-Na、HCO_(3)·SO_(4)-Ca·Mg和Cl·SO_(4)-Na型等。(2)3条断裂带地热水组分主要受硅酸盐矿物溶解和离子交换作用控制。(3)鲜水河断裂带热储温度为129.6~210.6℃,深度为2532~4184 m,冷水混入比为66%~82%;安宁河断裂带热储温度为81~121.9℃,深度为2155~3519 m,冷水混入比为52%~95%;龙门山断裂带热储温度为108.2~153℃,深度为3573~5654 m,冷水混入比为68%~89%。(4)3条断裂带的地热水接受大气降雨补给,补给高程分别为鲜水河断裂带2493~5034 m、安宁河断裂带3235~3839 m和龙门山断裂带1628~4574 m。(5)鲜水河断裂带地热水的“δ^(18)O漂移”程度强于安宁河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部分地热水出现“δ^(18)O漂移”和“负向漂移”特征。[结论]基于本次研究得到的3条断裂带地热水成因模式,鲜水河断裂带地热水的开发潜力优于安宁河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是四川省中高温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地热水 水文地球化学 热储 补给来源 形成模式 地热地质调查工程 龙门山 四川西部
下载PDF
第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雏论
16
作者 陈喜昌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5期52-54,共3页
本文首次讨论了第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根据多年工程地质勘查中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作者深感有单独提出第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这一概念的必要。与之同时,文中也举出了在大型环境工程地质勘查中应用这一观点的成功实例。此外,作者认为,... 本文首次讨论了第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根据多年工程地质勘查中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作者深感有单独提出第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这一概念的必要。与之同时,文中也举出了在大型环境工程地质勘查中应用这一观点的成功实例。此外,作者认为,进行第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勘查与研究的人员必须具有更加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知识,方能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环境地质 环境工程地质
下载PDF
老挝川圹省Phu Kham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宏 王疆丽 +3 位作者 陈慕天 王吉勇 施美凤 朱华平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4年第1期66-71,共6页
老挝Phu Kham铜金矿为大型斑岩-夕卡岩型铜金矿床,地处老挝川圹省西南部。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工作,研究了Phu Kham铜金矿床形成的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时代、找矿模式及成因类型。结果表明:铜金矿容矿岩系为石炭-二叠系碳... 老挝Phu Kham铜金矿为大型斑岩-夕卡岩型铜金矿床,地处老挝川圹省西南部。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工作,研究了Phu Kham铜金矿床形成的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时代、找矿模式及成因类型。结果表明:铜金矿容矿岩系为石炭-二叠系碳酸盐岩、火山碎屑岩、夕卡岩及斑岩脉;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蓝铜矿、斑铜矿及孔雀石等;矿床成因为斑岩-夕卡岩型,成矿时代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预测在Phu Kham矿区及长山成矿带内具有寻找大型-超大型铜金铁锡矿床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u Kham铜金矿 斑岩-夕卡岩型 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川圹省 老挝
下载PDF
梯级水电开发对生态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路与方法初探 被引量:6
18
作者 许向宁 葛文彬 +2 位作者 黄润秋 唐川 李胜伟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51-356,共6页
笔者在充分调研和综合分析研究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水电工程区岸坡生态地质环境条件和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环境演化效应的基础上.按照分类评价思想和原理.初步探讨了流域梯级水电工程开发对生态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路与方法,... 笔者在充分调研和综合分析研究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水电工程区岸坡生态地质环境条件和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环境演化效应的基础上.按照分类评价思想和原理.初步探讨了流域梯级水电工程开发对生态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路与方法,初步提出以斜坡(岸坡)稳定性评价子系统、水土流失与水库淤积评价子系统、生态环境演化评价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子系统等四大类子系统为主干的梯级水电开发对生态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系统.初步建立了四大类评价指标体系,讨论了评价方法与成果表达方式,供大家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梯级水电开发 生态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金沙江
下载PDF
美姑河流域地质构造对大型滑坡孕育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孙东 殷志强 +3 位作者 李大猛 岳建军 邵海 曹楠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9年第6期49-58,67,共11页
地质构造及其活动特征与滑坡灾害的关系是工程地质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文章在川西南大凉山区美姑河流域地质构造资料分析和大型古滑坡精细化调查的基础上,以流域内的典型古滑坡为研究对象,结合该地区地质构造的几何学、变形学、运动学和... 地质构造及其活动特征与滑坡灾害的关系是工程地质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文章在川西南大凉山区美姑河流域地质构造资料分析和大型古滑坡精细化调查的基础上,以流域内的典型古滑坡为研究对象,结合该地区地质构造的几何学、变形学、运动学和活动性特征,深入剖析了沉积构造、断裂构造、褶皱构造和节理构造等不同的地质构造类型对大型古滑坡的孕育的控制作用,认为地质构造对大型滑坡的控制主要表现在:(1)断层破碎带、节理密集带等不连续结构面控制了滑坡发育的边界,(2)断层破碎带、褶皱弯滑作用的滑动层面、沉积结构软弱夹层等孕育滑带的形成,(3)节理构造形成的裂隙构成地下水储集和运移的通道,促进滑坡的孕育和大型滑坡的发生,(4)活动断裂制约着滑坡地貌发展演化,诱发断裂活动的地震导致了大型滑坡失稳。建议在美姑河流域的滑坡灾害防治方面应加强不同尺度,尤其是中小尺度活动构造与滑坡发育演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构造 大型滑坡 孕育控制 美姑河流域 防灾减灾
下载PDF
四川省盐源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与形成条件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姚巍 赵其华 +2 位作者 李坛 赵青 崔英山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8年第1期48-51,共4页
盐源县地势险峻,山高坡陡,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复杂,加之降雨充沛,致使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区内主要发育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本文在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盐源县境内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规模及不同灾害类型的形... 盐源县地势险峻,山高坡陡,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复杂,加之降雨充沛,致使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区内主要发育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本文在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盐源县境内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规模及不同灾害类型的形成条件,为盐源县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分布特征 形成条件 盐源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