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工作过程的地质工程专业教学设计与策略研究--以地质灾害防治课程设计为例
1
作者 崔圣华 范宣梅 +3 位作者 裴向军 杨峥 杨晴雯 蒋涛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期115-118,共4页
四川省是全国地质灾害较为频发的省份,其勘察行业对地质灾害防治设计相关人才需求量大。该文以勘察行业需求为基础,通过地质防治设计岗位和典型工作过程分析,构建地质灾害防治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计出工程设计专题讲解、工程设计... 四川省是全国地质灾害较为频发的省份,其勘察行业对地质灾害防治设计相关人才需求量大。该文以勘察行业需求为基础,通过地质防治设计岗位和典型工作过程分析,构建地质灾害防治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计出工程设计专题讲解、工程设计环节、项目评审环节和项目总结交流的四阶段教学过程,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节和设计过程,培养学生的地灾防治工程设计能力和职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过程 地质灾害 教学设计 课程设计 课程体系
下载PDF
西南山区城镇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方法——以四川省丹巴县城为例 被引量:28
2
作者 许强 张一凡 陈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9-738,共10页
以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四川省丹巴县城为重点研究案例,对西南山区城镇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方法进行了较系统的探索。针对西南山区城镇的特点,提出了地质灾害承灾体的调查方法,构建了地质灾害易损性大比例尺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介... 以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四川省丹巴县城为重点研究案例,对西南山区城镇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方法进行了较系统的探索。针对西南山区城镇的特点,提出了地质灾害承灾体的调查方法,构建了地质灾害易损性大比例尺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介绍了利用ILWIS软件进行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的技术方法。易损性评价结果表明,丹巴县城区地质灾害易损性较高的地区主要为学校、居民小区等人口集中、物质经济价值大的地段。研究区内具有极低易损性(易损性值在0~0.25之间)的承灾体面积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96.48%,具有低易损性(易损性值在0.25~0.50之间)的承灾体面积占3.21%,具有中等易损性(易损性值在0.50~0.75之间)的承灾体面积占0.29%,而具有高易损性(易损性值在0.75~1之间)的承灾体面积仅占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山区城镇 丹巴县城 地质灾害 易损性评价
下载PDF
基于GIS的都汶公路沿线地质生态社会环境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孟祥瑞 裴向军 +2 位作者 刘清华 张雄 胡云华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0-120,共11页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生存空间的紧缺导致大量人口不得不生活于山区,同时为了克服山区相对较差的交通条件,人口又多聚集在公路沿线。山区公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且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故而针对山区公路沿线开展地质、生...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生存空间的紧缺导致大量人口不得不生活于山区,同时为了克服山区相对较差的交通条件,人口又多聚集在公路沿线。山区公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且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故而针对山区公路沿线开展地质、生态、社会环境的全方位调查与评价,对于山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都(江堰)汶(川)公路沿线区域为研究范例:1)从地质、生态、社会发展三方面选取了共计18个指标,进行地质、生态、社会环境评价;2)基于GIS平台和一系列评价标准,对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计算,并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得到地质、生态、社会环境三方面的评价分区结果;3)结合评价结果对研究区进行综合分区,并从耕地资源和建设用地两方面对研究区进行了人口承载容量分析。所得成果与研究区实际情况相符,对山区公路沿线区域发展规划有显著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公路沿线 环境评价 GIS 规划分区 人口容量
下载PDF
雎水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英姿 邓英尔 袁伟 《地下水》 2014年第2期150-152,共3页
雎水地区位于成都平原北缘,北西侧为龙门山前缘侵蚀溶蚀中山区,山前为典型的冲洪积平原。在调查基础上,主要分析雎水地区含水层特征、地下水类型、含水层(组)富水性、地下水补径排特征、研究区分区及分区渗流场等。研究区域主要以冲洪... 雎水地区位于成都平原北缘,北西侧为龙门山前缘侵蚀溶蚀中山区,山前为典型的冲洪积平原。在调查基础上,主要分析雎水地区含水层特征、地下水类型、含水层(组)富水性、地下水补径排特征、研究区分区及分区渗流场等。研究区域主要以冲洪积砂砾卵石层为主,并叠置于晚更新统泥质砾卵石层之上,二者共同构成冲洪积平原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主要含水层。上部潜水流向总体方向为140°,地下水径流从扇顶至平原区由强减弱。研究结果可为当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洪积平原 水文地质条件 含水层 渗透系数 流场
下载PDF
成都市工业区绿地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9
5
作者 汪进 韩智勇 +2 位作者 冯燕 周若昕 王双超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923-1932,共10页
为了解成都市工业区绿地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情况,以成都市各区县工业区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重金属Cr、Cd、Pb、Cu、Zn的赋存形态特征,并选用了基于形态分析的原生相与次生相比值法(RSP)和风险评价编码法(RA... 为了解成都市工业区绿地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情况,以成都市各区县工业区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重金属Cr、Cd、Pb、Cu、Zn的赋存形态特征,并选用了基于形态分析的原生相与次生相比值法(RSP)和风险评价编码法(RAC),对研究区内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与讨论。结果表明:(1)成都市工业区绿地土壤中Cr、Pb、Cu和Zn的赋存形态几乎都以残渣态为主(Pb:48.7%—84.25%、Cu:63.82%—94.45%、Zn:67.54%—95.58%、Cr:81.73%—92.49%),但Cd的赋存形态分布差异较大(Cd:0.00%—93.02%);(2)由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评价结果可知,除Cd为中度污染外(RSP=2.84),Cr、Pb、Cu和Zn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均小于1,这表明研究区内Cd污染较其余几类重金属更严重;(3)根据风险评价编码法评价结果,研究区内重金属生态风险强弱顺序为Cd(14.62%)>Pb(1.61%)>Cu(1.29%)>Cr(1.02%)>Zn(0.86%),其中中部东南侧Cd的生态风险相对较高。综合上述评价结果,成都市工业区绿地土壤中主要重金属污染因子为Cd,且其生态风险远高于其他重金属,在今后的风险管控及土壤修复过程中应被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土壤 重金属形态 生态风险评价 原生相与次生相比值法 风险评价编码法
下载PDF
1786年磨西地震烂田湾滑坡形成机制及过程 被引量:8
6
作者 顾金 王运生 +4 位作者 曹文正 张磊 黄健龙 贺建先 刘勇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0-529,共10页
大型高位地震滑坡因其瞬时破坏性及灾害链效应而备受关注。通过对1786年磨西73/4级地震触发的泸定烂田湾滑坡深入详细的调查及根据邻近摩岗岭地震动监测成果,分析了滑坡的形成机制,并利用三维离散元模拟软件—3DEC,模拟了滑坡的运动过... 大型高位地震滑坡因其瞬时破坏性及灾害链效应而备受关注。通过对1786年磨西73/4级地震触发的泸定烂田湾滑坡深入详细的调查及根据邻近摩岗岭地震动监测成果,分析了滑坡的形成机制,并利用三维离散元模拟软件—3DEC,模拟了滑坡的运动过程。研究揭示,地震波在经过地形及背坡效应放大后,斜坡滑源区地震峰值加速度超过1 g,地震作用首先在强卸荷斜坡后缘沿陡倾坡外的结构面拉裂并向下贯通,随着地震力的持续作用,拉裂面外侧的岩体沿缓倾结构面剪断滑出,因此烂田湾地震滑坡形成机制为拉裂-滑移。滑坡的演化过程为:孕育-启动→高位高速运动→碎屑流→堆积堵江4个阶段。滑坡堵江后形成堰塞湖并在短期内决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滑坡 3DEC 形成机制 拉裂-水平滑移
下载PDF
滚石冲击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易伟 余斌 +2 位作者 刘秧 刘强 黄鹏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0-316,共7页
通过量纲分析方法理论推导出滚石冲击力的影响因素有撞击物体的质量、撞击速度、撞击物体与被撞物体的弹性模量和撞击方向与平面的夹角,并得到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了验证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实验选用不同冲击速度、质量和不同的撞... 通过量纲分析方法理论推导出滚石冲击力的影响因素有撞击物体的质量、撞击速度、撞击物体与被撞物体的弹性模量和撞击方向与平面的夹角,并得到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了验证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实验选用不同冲击速度、质量和不同的撞击物体与被撞物体的弹性模量以及不同的夹角,通过多组实验,确定了各个关系式的系数。最终得到滚石冲击力的计算公式为F=0.261(E1*E2/(E1+2E2)V4M2)1/3sin1/2a,该公式符合量纲和谐原理。通过对比国内外滚石冲击力实验数据和野外观测数据,结果吻合度很好,因此计算公式不受尺度的影响,可适用于野外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石 冲击力 量纲分析
下载PDF
水库蓄水初期库岸边坡变形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薛秀 李凯 +1 位作者 黄秋香 徐博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3-330,共8页
为研究水库蓄水过程中库岸边坡的变形特征,以雅砻江某水电站库岸边坡为例,充分利用第一手监测资料进行变形分析,另外再结合Geo-Studio程序(Slope/W和Seep/W耦合)对边坡地下水渗流情况及稳定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库水位上升初期,库水向... 为研究水库蓄水过程中库岸边坡的变形特征,以雅砻江某水电站库岸边坡为例,充分利用第一手监测资料进行变形分析,另外再结合Geo-Studio程序(Slope/W和Seep/W耦合)对边坡地下水渗流情况及稳定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库水位上升初期,库水向坡体由表及里、由前缘向后缘入渗,坡体变形滞后于库水位变化;随着库水位快速上升,库水来不及入渗到坡体内部,故先是库水对坡脚的压重起主要作用,坡体稳定性增大,后期库水入渗到坡体后,库水对岸坡岩土体力学参数弱化起主要作用,稳定性降低;在整个蓄水过程中,坡体变形以蠕变为主。结合数值模拟和变形分析可知,蓄水会导致研究区稳定性降低,但该变化在允许变形范围内,边坡最终仍处于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蓄水 库岸边坡 变形特征 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DDA的斜坡地震动响应分析
9
作者 刘勇 王运生 罗永红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1-578,共8页
深切谷坡浅表部卸荷裂隙发育,风化强烈,致使浅表层成为非连续介质及介质性质差异,地震动响应由此变得复杂。基于此,对适用于分析岩质边坡运动过程的不连续分析方法(DDA)进行改进,实现了地震波从模型底部输入,将其应用到四川青川东山斜坡... 深切谷坡浅表部卸荷裂隙发育,风化强烈,致使浅表层成为非连续介质及介质性质差异,地震动响应由此变得复杂。基于此,对适用于分析岩质边坡运动过程的不连续分析方法(DDA)进行改进,实现了地震波从模型底部输入,将其应用到四川青川东山斜坡中,通过与地震波的实地监测数据对比,揭示了高程、地形、山脊宽度以及"丁"字形山体等因素对地震波峰值加速度(PGA)放大的影响:相对谷底,当坡度一致时随高程增加地震波会出现放大,在坡折部位,由于地震波的反射及折射作用,PGA会得到放大,放大倍数达3.16倍;垂直单薄山脊方向上水平PGA放大明显,达4.64倍;"丁"字形山脊结合处,PGA放大倍数减小,约2倍。用改进后的DDA还模拟了四川汶川映秀"飞来石"临空抛射过程,认为"飞来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斜坡中部古河道堆积物与单薄山脊的介质性质差异引起的放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A 地震 高边坡 响应特征
下载PDF
软岩区低强度地震诱发大规模滑坡的机理——以重庆小南海地震滑坡为例
10
作者 王金鹏 李渝生 张超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0-207,共8页
为研究低强度地震在软岩区诱发大规模滑坡的动力学机理,通过现场调查采样,采用单轴动循环荷载试验及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岩体强度的动力衰减问题﹑孤立突出地形的动力响应以及滑坡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龟裂状"泥... 为研究低强度地震在软岩区诱发大规模滑坡的动力学机理,通过现场调查采样,采用单轴动循环荷载试验及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岩体强度的动力衰减问题﹑孤立突出地形的动力响应以及滑坡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龟裂状"泥岩的动力响应极为敏感,极易崩解裂离成碎裂岩块;2.高陡孤立状软质岩山体的动力放大效应十分强烈,山体内部最大水平及竖向加速度分别为-4.2~7.8 m/s^2及-17.0~9.0 m/s^2,远高于基岩的0~1.5 m/s^2;3.经过碎裂化处理的模型2,模拟结果与实际一致;4."龟裂状"泥岩的震动崩解碎裂,导致山体剪切滑移形式由泥岩层面控制的平面摩擦型,转变为受泥岩振动碎裂带控制的转动摩擦滑动(甚至滚动摩擦)。受此机理控制,剪切面摩阻力急剧降低,剪切位移发生突变,山体迅速崩解破坏。这种特殊的成因机理,称之为孤立山体底部"龟裂状"泥岩层的"动力触变崩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滑坡 动力触变 转动摩擦 动力响应
下载PDF
基于单因子指数法的贵阳市南明河上游区综合水质评价 被引量:21
11
作者 罗孝芹 张强 +2 位作者 陈丽影 孟庆鑫 赵敏 《地下水》 2016年第1期80-82,共3页
贵阳市由于其特殊的地质环境-岩溶地貌,地下水埋深较浅,岩溶地下水为开放的含水系统,地下水极易受到污染。运用单因子评价指数法结合内梅罗指数评价法对贵阳市核心区域——南明河上游区地下水水质进行分析评价。评价项目包括PH值、总硬... 贵阳市由于其特殊的地质环境-岩溶地貌,地下水埋深较浅,岩溶地下水为开放的含水系统,地下水极易受到污染。运用单因子评价指数法结合内梅罗指数评价法对贵阳市核心区域——南明河上游区地下水水质进行分析评价。评价项目包括PH值、总硬度、氨氮、挥发性酚类、氟化物和大肠杆菌数目六项,经评价得出:研究区除大肠杆菌数目严重超标,及个别地区水硬度偏高外,其余几项指标全部合格,即研究区基本属于清洁区,整体水质良好,整体可归结为III类水质。可对以后岩溶开放系统地下水地区水质评价提供参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开放系统 单因子指数法 内梅罗指数评价法 地下水水质
下载PDF
吐鲁番盆地地下水化学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竹娜 胡伏生 +2 位作者 张强 陈亚峰 李志红 《地下水》 2015年第5期25-28,32,共5页
随着能源基地建设以及城市工农业的迅猛发展,吐鲁番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文章运用已有水样点检测数据对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并绘制等值线图和Piper三线图阐述水化学类型和成分特征的变化,分析研究区地... 随着能源基地建设以及城市工农业的迅猛发展,吐鲁番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文章运用已有水样点检测数据对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并绘制等值线图和Piper三线图阐述水化学类型和成分特征的变化,分析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类型成因,得出补给区水压学类型多为HCO2-Ca型,排泄区多为CL-Na型,为后续地下水资源开发提供必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相关性分析 水化学类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