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7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创新实验班设立10年的成效与思考——以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
1
作者 邹灏 陈翠华 +7 位作者 郎兴海 施泽明 李晨伟 丁枫 霍艳 黎文 徐争启 彭义伟 《中国地质教育》 2024年第1期34-40,共7页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成都理工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工科专业之一,也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自2011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以来,设立创新实验班,并进行了10年的教育教学探索...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成都理工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工科专业之一,也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自2011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以来,设立创新实验班,并进行了10年的教育教学探索、改革和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从思政引领、制度创新、师资建设、机制改革等方面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创新实验班的实施措施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也对创新实验班建设10年来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思考与建议,以期为新形势下我国地学人才培养的发展探索新思路,对推动地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计划 资源勘查工程 创新实验班
下载PDF
卓越工程师“3+1”教学培养模式实践探索——以成都理工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戴晓爱 杨武年 +4 位作者 邵怀勇 刘汉湖 简季 薛东健 郝莉娜 《测绘》 2014年第4期189-192,共4页
目前本科教育中广泛存在就业—企业成长的过程彼此之间的脱节现象,针对传统培养模式的缺陷,本文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着重探讨了"3+1"培养模式的实施与改革措施。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建设实习基地,让工程实训贯穿整... 目前本科教育中广泛存在就业—企业成长的过程彼此之间的脱节现象,针对传统培养模式的缺陷,本文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着重探讨了"3+1"培养模式的实施与改革措施。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建设实习基地,让工程实训贯穿整个本科学习阶段,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及就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遥感科学与技术 “3+1”模式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创新型旅游人才培养的“研究式教育”改革探析——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朱创业 梅燕 +2 位作者 李晓琴 鄢和琳 徐胜兰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85-87,96,共4页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旅游人才,成都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实施了以"确定一个目标,培养一支队伍,深化六项改革"为核心的"研究式教育"改革,这为现时的旅游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同...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旅游人才,成都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实施了以"确定一个目标,培养一支队伍,深化六项改革"为核心的"研究式教育"改革,这为现时的旅游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同时对相关新专业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式教育 创新型 旅游人才
下载PDF
非传统专业“双互动”专业建设模式初探——以成都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4
作者 梅燕 朱创业 +1 位作者 李晓琴 谢萍 《中国校外教育》 2010年第S2期213-214,共2页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成都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构建了以"确定一个目标,发挥两大优势,坚持两个‘互动’,加强三方面建设"为核心的"双互动"专业建设模式,这为现时的旅游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成都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构建了以"确定一个目标,发挥两大优势,坚持两个‘互动’,加强三方面建设"为核心的"双互动"专业建设模式,这为现时的旅游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同时对相关非传统专业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传统专业 双互动 专业建设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座位资源的使用现状及建议——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9
5
作者 高培超 曾涛 +1 位作者 张铃 彭丽媛 《中国校外教育》 2010年第S2期139-139,395,共2页
座位资源问题一直是当今大学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难题。大学扩招等因素使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图书馆座位资源却不能及时地随之增多,考研风盛行更加加剧了图书馆"一座难求"的局面。从一系列因素来看,座位资源供不应求都归因于... 座位资源问题一直是当今大学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难题。大学扩招等因素使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图书馆座位资源却不能及时地随之增多,考研风盛行更加加剧了图书馆"一座难求"的局面。从一系列因素来看,座位资源供不应求都归因于该资源的短缺与不足。本文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对图书馆座位区各个时段的"在座人数"和"有效空座数"进行统计研究,却发现主要问题并非资源不足。相反的是,座位资源浪费情况相当严重。对此,文章还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占座 座位资源 空座
下载PDF
基于MapGIS的快速三维景观建模——以成都理工大学东区校园为例
6
作者 罗鹏澜 兰燕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第1期1-5,10,共6页
在三维景观建模技术日益发展的当下,产生了多种建模方法,但多数传统方法对于大范围的三维景观建模工作显得效率较低,且都难以进行相关的三维分析。基于MapGIS软件的快速三维景观建模方法通过对遥感影像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DEM)的充... 在三维景观建模技术日益发展的当下,产生了多种建模方法,但多数传统方法对于大范围的三维景观建模工作显得效率较低,且都难以进行相关的三维分析。基于MapGIS软件的快速三维景观建模方法通过对遥感影像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DEM)的充分利用,能够在二维矢量化要素的基础上直接生成三维模型,并进行相关的三维分析。成都理工大学东区校园三维景观建模实例表明,MapGIS具有操作简单、快捷高效等优势,为大范围三维景观建模的快速实现以及快速三维分析提供了一个很好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景观建模 三维分析 MAPGIS
下载PDF
利用水体塑造高校特色景观的探析——以成都理工大学东风渠河段为例
7
作者 宋梦媛 何杰 《技术与市场》 2013年第11期237-238,共2页
文章针对成都理工大学东风渠河段景观规划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探讨高校水体景观规划的本质。主要内容包括:运用景观生态学、城市设计学和校园规划理论提出水体的景观规划要素:植物、建筑、环境... 文章针对成都理工大学东风渠河段景观规划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探讨高校水体景观规划的本质。主要内容包括:运用景观生态学、城市设计学和校园规划理论提出水体的景观规划要素:植物、建筑、环境设施等进行了深入地分析、讨论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 水体 景观
下载PDF
地球科学概论通识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8
作者 邹志超 《高教学刊》 2023年第24期141-144,共4页
通识教育是现今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模式,其目标是培育完整的人,培养知识面广阔的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而不是某一领域的专门化人才。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下,高校通识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时少、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 通识教育是现今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模式,其目标是培育完整的人,培养知识面广阔的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而不是某一领域的专门化人才。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下,高校通识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时少、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和考核机制单一化、教学效果的有效性不足。该文以通识选修课程地球科学概论教学改革为例,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重新构建新时代新型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地球科学概论 线上线下 混合式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赣南铁山垅钨矿田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特征
9
作者 李伟 唐菊兴 +3 位作者 鲁捷 郭娜 袁慧香 连敦梅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5-188,共14页
赣南铁山垅钨矿田位于南岭钨锡多金属成矿带东段,已探获黑钨矿资源量超10万吨。铁山垅复式岩体包括主体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补体细粒二云母花岗岩两部分,花岗斑岩呈脉状分布。矿田内花岗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都属过铝质高钾钙碱... 赣南铁山垅钨矿田位于南岭钨锡多金属成矿带东段,已探获黑钨矿资源量超10万吨。铁山垅复式岩体包括主体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补体细粒二云母花岗岩两部分,花岗斑岩呈脉状分布。矿田内花岗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都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表现出高硅、富铝、富碱、高钾、富成矿元素(W、Sn、Cu、Mo)和亏损Ba、Sr、Ti、P、REE、Eu,稀土配分曲线呈典型的“海鸥式”分布和M型四分组效应等特征。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花岗斑岩^(206)Pb/^(238)U年龄为146.7±0.5 Ma(MSDW=0.5),成岩时代属晚侏罗世。锆石的n(^(176)Lu)/n(^(177)Hf)=0.000973~0.001989,f_(Lu/Hf)=-0.97~-0.94,ε_(Hf)(t)=-17.9~-10.3,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86~2.33 Ga,显示原岩为古元古代地壳。综合分析认为,铁山垅矿田岩浆活动可划分为170~155 Ma、155~150 Ma、150~145 Ma三个阶段,钨锡矿成矿主要集中在第二阶段,且第三阶段花岗斑岩与铜多金属矿成矿关系密切,推测铜岭矿区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山垅钨矿田 花岗斑岩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锆石U-PB年龄 Lu—Hf同位素 赣南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地质类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一流专业建设与实践
10
作者 邵怀勇 杨武年 +8 位作者 何政伟 刘刚 杨鑫 于欢 刘汉湖 戴晓爱 刘恩勤 伊帆 徐争启 《中国地质教育》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地理信息科学是地球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空间科学与技术交叉形成的综合性高新学科。近年来地理信息科学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当前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专业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成都理工大学地... 地理信息科学是地球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空间科学与技术交叉形成的综合性高新学科。近年来地理信息科学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当前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专业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成都理工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新时代背景下依托地质学国家一流建设学科,坚持立德树人,系统开展了将地质元素融入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以期对地理信息科学一流专业建设尤其是行业类省属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科学 专业建设 地质类高校 新时代
下载PDF
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学情分析研究——以成都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丰云 任科法 +1 位作者 孙付春 张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1-203,263,共4页
"卓越计划"实施已有6年之久,学生的培养质量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以成都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例,以学生参与理论和I-E-O理论为支撑,设计学情分析模型,模型中包含了学生学习信念、学校适应、学习收获、教学软件、校园硬件等5... "卓越计划"实施已有6年之久,学生的培养质量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以成都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例,以学生参与理论和I-E-O理论为支撑,设计学情分析模型,模型中包含了学生学习信念、学校适应、学习收获、教学软件、校园硬件等5大方面,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从学情分析的视角分析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质量,通过数据分析,获得了研究对象学习收获的最终影响因素,找出了"卓越计划"中影响培养质量的原因,为进一步提高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提供决策咨询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计划 培养质量 学情分析
下载PDF
希夏邦马峰地区含绿柱石花岗伟晶岩的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
12
作者 杨雷 贺一凡 +2 位作者 王佳敏 侯康师 田雨露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48-1564,共17页
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是印度和欧亚板块碰撞造山过程中的重要产物,在造山带演化和高原隆升的相关研究中受到高度关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经历过高度结晶分异且与超大型锂-铍-铷-铯等稀有金属矿床紧密相关。本文报道了与希夏邦马峰淡色花... 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是印度和欧亚板块碰撞造山过程中的重要产物,在造山带演化和高原隆升的相关研究中受到高度关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经历过高度结晶分异且与超大型锂-铍-铷-铯等稀有金属矿床紧密相关。本文报道了与希夏邦马峰淡色花岗岩相关的含绿柱石伟晶岩的矿物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资料。这些伟晶岩中的绿柱石普遍呈自形,多数被包裹在长石和石英等主要造岩矿物中,显示出岩浆结晶的特点。矿物化学显示绿柱石的元素变化以通道-八面体替代和通道-四面体替代为主。希夏邦马伟晶岩中绿柱石地球化学组成与铍成矿伟晶岩中绿柱石相当,相对喜马拉雅锂成矿伟晶岩中的绿柱石具有更低的Li_(2)O、Cs_(2)O和Na/Li比,显示出寄主岩石以铍矿化为主。这与全岩地球化学显示的伟晶岩高铍低锂的特点相一致。除此之外,伟晶岩中铷、铯、锡等稀有金属元素也发生了明显的富集。伟晶岩中稀有金属元素与Rb/Sr比之间的强正相关性表明它们的富集主要受控于分离结晶作用。独居石U-Th-Pb年代学分析表明这些伟晶岩主要形成于ca.18~17Ma,与希夏邦马淡色花岗岩岩体的年龄相一致。同时,伟晶岩中的独居石还记录了ca.25~23Ma和ca.21Ma两期年龄,代表了区域上其他两期淡色花岗岩岩浆事件。在喜马拉雅中部地区,普遍发育这三个阶段的淡色花岗岩岩浆事件以及稀有金属成矿作用,进一步表明了淡色花岗岩的形成与分异演化对伟晶岩成矿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 希夏邦马 淡色花岗岩 绿柱石 分离结晶 稀有金属成矿
下载PDF
改进潜能模型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达性测度方法——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例
13
作者 章震 刘刚 何敬 《时空信息学报》 2024年第1期85-93,共9页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主要为城市居民提供高效出行服务,故其可达性情况将直接影响城市的稳定运行。针对传统的潜能模型对居民的交通站点选择影响因素考虑较少的问题,本研究使用改进潜能模型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可达性进行度量研究。首先,...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主要为城市居民提供高效出行服务,故其可达性情况将直接影响城市的稳定运行。针对传统的潜能模型对居民的交通站点选择影响因素考虑较少的问题,本研究使用改进潜能模型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可达性进行度量研究。首先,利用复杂网络理论,考虑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的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构建出一种综合中心性度量指标;其次,引入潜能模型并考虑人口空间分布,建立顾及人口空间异质性的改进潜能模型,进而结合综合中心性度量指标提出一种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达性测度方法;最后,为评价方法的有效性,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例,对融合地面公交网络和地铁网络的公共交通网络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武侯区和锦江区的公共交通可达性较优,成华区和金牛区的可达性较差;可达性的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城市几何中心处和武侯区与锦江区的交界处。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成都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系统的可达性情况,可为进一步评价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达性提供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可达性 潜能模型 城市公共交通
下载PDF
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蚀变系统与矿物光谱-地球化学特征耦合性研究——以川西打枪沟矿区为例
14
作者 蒋航 郭娜 +1 位作者 张柯凡 罗海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14,共18页
本文采用短波-热红外光谱联合测量技术+矿物地球化学分析手段,以川西打枪沟花岗伟晶岩型Li-Be稀有金属矿床的13个钻孔岩心样品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蚀变系统与矿物光谱-地球化学特征的耦合性研究。结果表明:(1)研... 本文采用短波-热红外光谱联合测量技术+矿物地球化学分析手段,以川西打枪沟花岗伟晶岩型Li-Be稀有金属矿床的13个钻孔岩心样品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蚀变系统与矿物光谱-地球化学特征的耦合性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蚀变分带特征表现为(浅→深):白云母→白云母+钠长石→白云母+角闪石+黑云母+其他斜长石,其中Li、Be矿体均赋存于白云母+钠长石蚀变带。(2)白云母矿物地球化学计算结果显示研究区短波白云母(波长小于2200nm),形成压力在0.03~0.25GPa之间,形成深度为1.3~9.6km,相关矿化类型为Li-Be;波长位于2200~2206nm之间的白云母,形成压力在0.16~0.38GPa之间,深度为6.1~14.5km,相关矿化类型为Be;长波白云母(波长大于2206nm)形成压力为0.45GPa,形成深度为17.1km,无矿化。由此认为研究区成矿环境温度在200~500℃之间、压力在0.03~0.34GPa之间、成矿深度在1.3~14.5km之间。(3)与Li矿化相关的白云母波长均小于2200nm,位移处于10nm波动范围,说明Li矿可能形成于岩浆-热液混合期;与Be矿化相关的白云母波长最大值接近2210nm,位移具20nm波动范围,说明Be矿形成更靠近母岩,从岩浆作用后期至岩浆-热液混合期均可形成。(4)应用GF-5B高光谱遥感图像开展不同类型伟晶岩填图,结果显示研究区北部外围找矿潜力巨大,打枪沟矿区成矿母岩为桥棚子岩体。本文以短波-热红外联合测量技术,厘定了不同类型的伟晶岩光谱特征,并通过地球化学等信息确定了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产遥感信息识别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 红外光谱 伟晶岩 蚀变矿物 Li-Be矿化
下载PDF
基于SPA-BPNN的成都市天府新区东部土壤As含量高光谱估测建模
15
作者 张宇 简季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6,共9页
为明确成都平原城市边缘带土壤中重金属As含量,以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东部为研究区,对土壤原始高光谱数据进行一阶微分(FD)、二阶微分(SD)、去包络线(CR)和标准正态变换(SNV)处理,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PCC)和连续投影算法(SPA)筛选出最... 为明确成都平原城市边缘带土壤中重金属As含量,以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东部为研究区,对土壤原始高光谱数据进行一阶微分(FD)、二阶微分(SD)、去包络线(CR)和标准正态变换(SNV)处理,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PCC)和连续投影算法(SPA)筛选出最佳变换光谱的特征波段,分别建立偏最小二乘(PLSR)、极限学习机(ELM)、随机森林(RF)和BP神经网络(BPNN)4种回归模型,利用高光谱数据进行土壤重金属As含量估测并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经去包络线一阶微分(CR-FD)变换的光谱与土壤重金属As含量相关性显著提升,由0.473提高到0.848;无论是基于PCC还是SPA算法筛选出的特征波段,非线性模型的拟合度以及预测精度均高于线性模型;相对于PCC算法,利用SPA算法筛选的特征波段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明显提升,PLSR、ELM、RF、BPNN模型验证集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86、0.847、0.856、0.942。因此,以SPA算法筛选出的光谱波段作为自变量构建的BPNN模型(SPA-BPNN)是研究区内As含量的最优估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砷含量 高光谱 光谱变换 特征波段 估测模型对比 成都市
下载PDF
四川新龙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对甘孜-理塘洋演化过程的制约
16
作者 严松涛 吴青松 +3 位作者 代雪健 李虎 辛重阳 朱利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1-415,共15页
基于详细的野外调查,对四川新龙地区不同类型侵入岩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同位素测年,探讨其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研究表明,古隆巴花岗闪长岩和日果闪长岩同属准铝质系列,具有低硅碱、高铁镁特征,中等的稀土元素总量及明显... 基于详细的野外调查,对四川新龙地区不同类型侵入岩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同位素测年,探讨其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研究表明,古隆巴花岗闪长岩和日果闪长岩同属准铝质系列,具有低硅碱、高铁镁特征,中等的稀土元素总量及明显的Nb、Ta负异常,属于I型花岗岩,为俯冲期岩浆活动产物,获得日果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217.1±0.8 Ma,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日里隆巴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属于过铝质系列,具有高硅碱、低铁镁及弱的Nb、Ta负异常,均属于S型花岗岩,但后者经历了更高程度的分异,分别为碰撞期和后碰撞期岩浆活动的产物,获得日里隆巴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203.6±0.5 Ma,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末。结合区域资料认为,晚三叠世甘孜-理塘洋盆大规模向西俯冲,少量的弧岩浆岩就位于被动大陆边缘雅江残余盆地;晚三叠世末期,由于洋板块的消亡发生弧-陆碰撞,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强过铝质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龙地区 雅江残余盆地 花岗岩 锆石U-PB测年 地球化学 地质调查工程 四川
下载PDF
四川冕宁地区苏雄组火山岩地球化学、年代学特征及其意义
17
作者 吴广彬 徐争启 +3 位作者 孙岳 田建民 阚磊 张苏恒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4年第2期121-129,共9页
扬子板块西缘广泛发育苏雄组火山岩,其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对探讨该区苏雄组火山岩与铀成矿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采集四川冕宁地区苏雄组流纹岩样品,通过分析其全岩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及锆石U-Pb-Lu-Hf同位素组成,对苏雄组流纹岩... 扬子板块西缘广泛发育苏雄组火山岩,其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对探讨该区苏雄组火山岩与铀成矿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采集四川冕宁地区苏雄组流纹岩样品,通过分析其全岩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及锆石U-Pb-Lu-Hf同位素组成,对苏雄组流纹岩的岩石类型、岩浆源区以及构造演化背景进行研究。苏雄组流纹岩锆石U-Pb年龄为(823.8±3.7)Ma(MSWD=3.4),表明其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流纹岩具有高硅(SiO_(2)=70.14%~76.75%,平均74.19%)、高碱(K_(2)O+Na_(2)O=6.66%~7.67%,平均7.25%)、低铝(Al_(2)O_(3)=11.36%~13.12%,平均12.10%)、低钙(CaO=0.26%~2.39%,平均1.08%)、低镁(MgO=0.18%~0.74%,平均0.37%)的特征,属于过铝质碱性系列岩石;相对富集Th、Rb、U、Zr、Hf,相对亏损Ba、P、Nb、Ti、Sr,具有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Eu明显负异常、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海鸥型分布的特征,并具有较高的10000 Ga/Al值、Y/Nb值和锆石饱和温度,指示其属于A_(2)型长英质岩浆岩;流纹岩的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指示其来源于新增生地壳的部分熔融,并受到地幔物质的混入。综合分析认为苏雄组火山岩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后碰撞活动大陆边缘的拉张伸展环境,构造演化过程中洋壳俯冲后退导致的富钠软流圈上涌促进了U的富集,苏雄组火山岩具有提供铀源的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雄组 A型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LU-HF同位素 铀矿
下载PDF
广东乳源典型富硒区土壤硒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18
作者 刘子宁 李樋 +4 位作者 莫滨 贾磊 赵艺 赵立波 吴君毅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5-193,共9页
以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富硒(Se)土壤为研究对象,依据研究区422件表层土壤调查数据,探讨研究了土壤中不同要素下Se元素含量的地球化学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Se元素平均含量为0.65mg·kg^(-1),分... 以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富硒(Se)土壤为研究对象,依据研究区422件表层土壤调查数据,探讨研究了土壤中不同要素下Se元素含量的地球化学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Se元素平均含量为0.65mg·kg^(-1),分别是韶关市背景值、广东省背景值和全国丰度的1.97、2.71和2.95倍。富硒土壤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西部地区,共圈定2 061.31 km^(2)富硒土壤,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9.66%。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Se含量整体呈现为林地>园地>草地>耕地。研究区土壤Se元素富集主要受到成土母质的控制,土壤中Se含量最高的成土母质类型为泥质岩类风化形成的土壤,富硒率为93.33%;其次受到研究区内表生地球化学作用及S、N等元素的吸附固定作用影响,有利于土壤Se元素的富集。研究区土壤中Se与pH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pH值越低,Se含量越高。这些认识有利于对当地富硒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提供一定科学依据,具有较好的农业经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地球化学 空间分布 乳源瑶族自治县
下载PDF
基于RSEI模型的成都市生态环境遥感评价
19
作者 杨惠麟 张存波 赵祺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8期38-41,共4页
城市生态环境是评价区域发展的重要指标,而遥感技术可以提供一种高效的监测手段。本文以成都市为例,基于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通过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计算平台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文章采取了一种适用于盆地... 城市生态环境是评价区域发展的重要指标,而遥感技术可以提供一种高效的监测手段。本文以成都市为例,基于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通过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计算平台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文章采取了一种适用于盆地平原地区的遥感生态指数,结合绿度指数(NDVI)、热度指数(LST)、湿度指数(WET)和干度指数(NDBSI)来评估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高效地进行城市生态环境监测,填补了仅基于有限地面环境站点监测的不足,有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高质量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MODIS 生态环境评价 成都市
下载PDF
成都经济区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应平 陈文德 +1 位作者 许伟 彭培好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5-872,共8页
通过对成都经济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和有益元素含量高低的测定,参照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土壤养分质量进行地球化学分等,最终进行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结果表明:成都经济区土壤质量以Ⅲ、Ⅳ等为主,占调查面积的56.05%左... 通过对成都经济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和有益元素含量高低的测定,参照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土壤养分质量进行地球化学分等,最终进行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结果表明:成都经济区土壤质量以Ⅲ、Ⅳ等为主,占调查面积的56.05%左右,土壤较清洁,养分较高,适宜农业生产;其次是Ⅴ、Ⅵ等,占总面积的39.02%左右,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现象,养分低,应加强管理;Ⅰ、Ⅱ等土壤面积仅占4.95%,是发展有机、无公害农业的理想区域,应注意强化保护和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量 地球化学 评价 成都经济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