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15篇文章
< 1 2 2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利用情况统计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何艳燕 马桂平 倪培耘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42-44,共3页
对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数字图书馆读者访问量和资源使用分布进行统计分析,为该医院图书馆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引导馆藏发展,提高信息服务效益,提高医院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医院 统计分析
下载PDF
2004-2006年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中成药应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茅渊 高小坤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103-104,共2页
本院是一所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中成药在临床用药中占有重要地位,所占用药比例逐年上升。笔者现对本院2004-2006年中成药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本院中成药用药现状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关键词 中成药 用药频度 限定日剂量
下载PDF
术前CT人体成分分析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刘长跃 管锦坤 单龙成 《腹部外科》 2024年第1期69-75,共7页
目的通过术前CT图像计算内脏脂肪面积、骨骼肌面积及密度,分析人体成分改变与胃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建湖县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接受胃癌根治术病人的资料,观察指标包括基线指标、人体成分组... 目的通过术前CT图像计算内脏脂肪面积、骨骼肌面积及密度,分析人体成分改变与胃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建湖县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接受胃癌根治术病人的资料,观察指标包括基线指标、人体成分组成、手术资料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索与胃癌术后并发症相关的因素。结果共纳入118例病人,其中男性76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为66.5岁。术前内脏型肥胖、肌肉减少症、肌肉脂肪化的发生率分别为30.5%(36/118)、35.6%(42/118)、39.8%(47/118)。118例病人中,全胃切除术29例,胃大部切除术89例。术后胃排空障碍、切口感染、肺部并发症、腹腔感染、吻合口瘘、术后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3.6%(16/118)、11.0%(13/118)、10.2%(12/118)、9.3%(11/118)、6.8%(8/118)、3.4%(4/118),其中Clavien-DindoⅢ级以上并发症发生率为7.6%(9/118)。内脏型肥胖者与无内脏型肥胖者比较,手术时间延长[208(185,222)min比180(164,206)min,P=0.001],术中出血量增加[230(220,250)mL比180(165,190)mL,P=0.001]。伴有肌肉减少症者与无肌肉减少症者比较,术后更易出现吻合口瘘(16.7%比1.3%,P=0.001)及腹腔感染(19.0%比3.9%,P=0.007)。而诊断有肌肉脂肪化病人的以下指标高于无肌肉脂肪化病人:术后胃排空障碍发生率(23.4%比7.0%,P=0.011),肺部并发症发生率(19.1%比4.2%,P=0.009),总体并发症发生率(55.3%比22.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诊断为肌肉脂肪化是胃癌根治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4.256,95%CI(1.192,9.475),P=0.001]。结论术前CT可较为准确地反映病人人体成分组成状况,以评估其营养状况,而术前人体成分的变化与胃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图像 内脏型肥胖 肌肉减少症 肌肉脂肪化 胃癌 并发症
下载PDF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一家系基因突变分析和临床治疗
4
作者 朱业 顾翔 +1 位作者 朱华 刘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总结1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家系的基因突变分析和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先证者因“反复气喘伴胸痛4个月,加重2天”入院,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异常升高,且早发冠心病,对先证者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和载脂蛋白E(ApoE)、对氧... [目的]总结1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家系的基因突变分析和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先证者因“反复气喘伴胸痛4个月,加重2天”入院,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异常升高,且早发冠心病,对先证者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和载脂蛋白E(ApoE)、对氧磷酶1(PON1)、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等位点进行测序分析,针对可疑致病突变在家系成员中进行检测,对先证者及其父亲进行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降脂治疗。[结果]先证者、其父亲和其儿子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中均检出了6个突变位点,分别为c.191+13G>A(rs200621482)、c.1598G>T(rs200427089)、c.883T>G(rs553235458)、c.3536A>G(rs201300867)、c.2215+6G>A(rs540060615)、c.162+5A>T(rs146596406)。这3例患者的6个位点均为杂合突变。3例患者的ApoE基因型结果如下:先证者及其儿子的ApoE基因型均为ε3/ε3型,蛋白表型为E3(ApoE2位点为CC型,ApoE4位点为TT型);其父亲的ApoE基因型为ε2/ε3型,蛋白表型为E2(ApoE2位点为CT型,ApoE4位点为TT型)。3例患者的PON1(A575G,rs662)位点基因型均为AG型,3例患者的PCSK9基因型为GG、CC、CC、GG型。基于该家系遗传学检测结果,给予先证者及其父亲个体化的降脂治疗方案,阿托伐他汀钙与依折麦布联合PCSK9抑制剂,且先证者及其父亲成功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随访两年LDLC控制较好,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本研究中该家系患者的LDLR基因均发现6个位点突变,其中LDLR c.191+13G>A、c.162+5A>T在国内尚未见报道,丰富了中国人群的LDLR基因突变谱。本研究有利于阐明FH的发病机制,进一步指导FH患者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家系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关节镜下全缝线锚钉治疗肩袖损伤的短期临床疗效
5
作者 鲍涛 胡洋洋 +9 位作者 巩绪勇 王硕果 王亮 杨健 费文勇 卢耀甲 杨宇夏 刘殿伟 党孟博 李明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0,共8页
目的:采用前瞻性、单队列临床试验评估关节镜下应用全缝线锚钉修复肩袖损伤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日间手术中心自2022年7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25例肩袖损伤(1.5 cm<撕裂大小<6 cm)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采用前瞻性、单队列临床试验评估关节镜下应用全缝线锚钉修复肩袖损伤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日间手术中心自2022年7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25例肩袖损伤(1.5 cm<撕裂大小<6 c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例不符合入选标准被排除、1例因随访不便中途退出。共22例患者纳入研究,男8例、女14例;年龄59.1±10.9岁;左肩10例、右肩12例;肩袖撕裂大小为3.2±1.2 cm。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评分(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评分)、简明肩关节评分(SST评分)、双肩外展肌力比值(患侧/健侧)及患肩关节活动度。通过术后6个月的磁共振成像(MRI)评估术后肩袖的愈合情况及全缝线锚钉周围囊肿形成情况,根据全缝线锚钉周围是否形成囊肿,将患者分为锚周囊肿组和锚周无囊肿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左右侧、外伤史、病程时间、撕裂大小、手术时间,了解是否具有相关性;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ASES评分、Constant评分、患肩关节活动范围和肩袖的愈合等级。结果:22例患者术后获6.2±0.3个月随访。术前、术后3月、术后6月,VAS评分分别为4.2±1.1、1.3±1.2、0.7±0.4分,ASES评分分别为51.5±11.2、79.7±12.3、88.9±6.5分,Constant评分分别为46.2±12.8、65.4±12.4、73.7±9.6分,双肩外展肌力比值(患侧/健侧)分别为21.9±15.8、71.3±9.6、90.3±5.9,SST评分分别为3.5±0.3、7.6±0.2、10.5±0.2分,与术前比较,术后3月、术后6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术后6月的肩关节活动范围与术前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MRI提示肩袖再撕裂的患者1例。锚周围囊肿组和锚周无囊肿组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月的VAS评分、ASES评分、Constant评分、患肩关节活动范围和肩袖的愈合等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应用全缝线锚钉进行肩袖修补术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短期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缝线锚钉 肩关节 肩袖修补 肩袖损伤 锚周囊肿
原文传递
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临床应用达比加群酯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赵思佳 胡瑶瑶 +1 位作者 朱业 刘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9-33,38,共6页
目的 调查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达比加群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收集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心内科使用达比加群酯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信息,根据相关指南对临床应用、实验室指标、临床结局等情况进行统计... 目的 调查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达比加群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收集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心内科使用达比加群酯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信息,根据相关指南对临床应用、实验室指标、临床结局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0例患者中,无适应证用药14例,禁忌证12例;给药剂量不足93例,给药剂量过大9例,给药频次不合理13例,与其他抗凝药物转换不合理20例。实验室指标显示,服药1、3、6个月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结局显示,缺血性卒中事件发生率为3.33%(4/120),大出血发生率为1.67%(2/120),脑出血事件发生率为0.83%(1/120)。结论 本院达比加群酯的临床应用以给药剂量不足最为常见。药师应注重老年患者达比加群酯的规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比加群酯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老年患者 合理用药 抗凝治疗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早发型与晚发型子痫前期孕妇血清及胎盘中Gal-3、Gal-9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7
作者 刘军 孔祥 李卫文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25-27,共3页
目的研究早发型子痫前期(EOPE)与晚发型子痫前期(LOPE)孕妇血清及胎盘中半乳糖凝集素-3(Gal-3)半乳糖凝集素-9(Gal-9)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0例EOPE孕妇作为EOPE组,50例LOPE孕妇作为LOPE组;另随机选取40例同期健康孕妇作... 目的研究早发型子痫前期(EOPE)与晚发型子痫前期(LOPE)孕妇血清及胎盘中半乳糖凝集素-3(Gal-3)半乳糖凝集素-9(Gal-9)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0例EOPE孕妇作为EOPE组,50例LOPE孕妇作为LOPE组;另随机选取40例同期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及胎盘中Gal-3、Gal-9的表达情况。结果EOPE组和LOPE组血清和胎盘中Gal-3、Gal-9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EOPE组血清和胎盘中Gal-3、Gal-9表达水平高于LOPE组(P<0.05)。结论Gal-3、Gal-9可能与PE的发生、发展相关,从而有助于了解PE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子痫前期 晚发型子痫前期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苏中地区老年应激性心肌病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评价
8
作者 唐彬洪 顾翔 朱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367,共4页
目的分析苏中地区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及远期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23年8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住院确诊的老年应激性心肌病患者20例,均有明确应激诱因。收集临床资料,定期随访,记录疾病再发及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 目的分析苏中地区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及远期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23年8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住院确诊的老年应激性心肌病患者20例,均有明确应激诱因。收集临床资料,定期随访,记录疾病再发及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死亡2例,第3天要求转上级医院治疗1例,余17例患者出院前与入院时各血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出院前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C反应蛋白、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细胞计数较入院时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较入院时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出院前复查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冠状动脉造影检查17例,17例平均随访(3.45±1.47)年,仅1例复发,16例病情好转。超声心动图复查室壁运动异常消失。结论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发病早期常有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伴心功能异常,积极治疗后复查室壁运动异常可消失,心功能可恢复,治疗上强调对症,注意随访,警惕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otsubo心肌病 预后 超声心动描记术 血管造影术 肌钙蛋白I 江苏省
下载PDF
2004-2011年扬州地区转运新生儿7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王伏东 吴明赴 +4 位作者 符明凤 刘凤 冯玲玲 宋祥芳 陈玉瑛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地区性主动型新生儿转运系统(NETS)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在提高新生儿救治水平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实施NETS,将2004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入住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NICU的新生儿分为通过NETS转运至NICU、院外非NETS收住... 目的探讨建立地区性主动型新生儿转运系统(NETS)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在提高新生儿救治水平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实施NETS,将2004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入住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NICU的新生儿分为通过NETS转运至NICU、院外非NETS收住NICU、本院产科转入NICU共3组,分析新生儿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其差异。结果 2004-2011年共住院新生儿8 168例,死亡138例,新生儿死亡率为1.69%,按时间段分为转运前期(2004-2007年)和转运后期(2008-2011年),前、后4年死亡率分别为1.76%和1.64%,经比较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NETS转运至NICU的新生儿死亡率为4.90%,比院外非NETS收住NICU新生儿的死亡率(9.64%)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60,P=0.000);与本院产科转入NICU新生儿死亡率(4.7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4年通过NETS转运至NICU的新生儿死亡率(4.26%)比前4年死亡率(9.88%)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9,P=0.027)。转运后期院外非NETS收住NICU的新生儿死亡率为9.84%、本院产科转入NICU新生儿死亡率为3.87%,与转运前期的9.46%和5.96%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原因主要为早产,各组间无差异。结论 NICU提高了新生儿急救管理水平,NETS能够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转运系统 重症监护 死亡率
下载PDF
成人临床医学专升本《医学影像学》的教学特点及对策
10
作者 傅文宏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8年第6期344-344,共1页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临床医学院 教学特点 专升本 成人 教学工作 本科班 扬州大学
下载PDF
针刺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及对临床症状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建 具紫勇 夏勇 《河北中医》 2023年第3期470-472,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的临床疗效及对临床症状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6例甲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予甲巯咪唑治疗,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2组...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的临床疗效及对临床症状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6例甲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予甲巯咪唑治疗,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指标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_(4))变化;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0%(39/43),对照组总有效率81.40%(35/4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TSH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FT_(3)、FT_(4)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TSH高于对照组(P<0.05),FT_(3)、FT_(4)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8%(3/4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63%(5/43),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甲亢,能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临床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药物疗法 针刺疗法
下载PDF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预防医学认知调查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卢光玉 章钰莹 李育平 《基础医学教育》 2021年第8期552-555,共4页
探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对预防医学学科的认知及态度的变化,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和课程设置的改进提供参考和依据。经调查发现,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对于预防医学学科的态度有较大改善,特别对预防医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有所提升... 探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对预防医学学科的认知及态度的变化,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和课程设置的改进提供参考和依据。经调查发现,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对于预防医学学科的态度有较大改善,特别对预防医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有所提升,更期望学习的内容包括传染病的预防策略、预防医学的实践方法和疫苗的研发等相关知识。如何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医防结合,如何培养具备良好的临床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具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传染病防控能力的复合型医学人才以适应我国“大卫生、大健康”的发展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预防医学 教学改革 复合型人才
下载PDF
目标管理结合临床路径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本科生麻醉实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胡乃琴 胥亮 +3 位作者 严蓉 龙丰云 郭松青 高巨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第3期117-117,131,共2页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结合临床路径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本科生麻醉实习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80名临床医学本科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名。带教老师都具有主治医生及以上职称,均具备丰富临床教学经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按照各...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结合临床路径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本科生麻醉实习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80名临床医学本科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名。带教老师都具有主治医生及以上职称,均具备丰富临床教学经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按照各学校的临床实习计划、常规进行带教。实验组采用目标管理结合临床路径教学法。实习结束后,对实习医生进行出科考试,同时调查学生的满意度。结果:通过目标管理结合临床路径教学法的实施,临床医学本科生实验组的出科考核成绩明显提高(P<0.05),对麻醉科临床教学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临床医学本科生麻醉实习中应用目标管理结合临床路径教学法,不仅使老师教有目的、学生学有目标,而且规范培训流程,增强培训内容的系统性,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管理 临床路径 临床教学 麻醉学
下载PDF
扬州地区咽喉反流性疾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焦成 陶颖 +3 位作者 严齐 孟子珅 施淑君 于爱民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9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扬州地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患者中,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患者在全部就诊患者中的比例,根据比例有针对性地开展与咽喉反流相关疾病的深入机制探讨,从而为该类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国内的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本研究...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扬州地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患者中,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患者在全部就诊患者中的比例,根据比例有针对性地开展与咽喉反流相关疾病的深入机制探讨,从而为该类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国内的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从2017年7月1日~2018年6月30日,在苏北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患者中,抽取每月的第二周中周一至周五就诊序号尾号为5的患者,用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对患者进行调查。填写完成后对患者所填量表数据进行记录和汇总。阳性:RSI评分>13分,拟诊为LPRD;阴性:RSI评分≤13分。统计方法采用计数资料卡方检验,并根据数据进行连续性矫正。检验标准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收集了1598例患者的数据,年龄段为18~90岁,其中RSI评分>13分即阳性患者有39例。通过卡方检验,发现青年患者(18~40岁)RSI评分阳性率高于中年患者(41~6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1)。RSI评分阳性患者中男女比例21:18,在各年龄段中分别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RSI阳性患者中4例服用过抑制胃酸或胃动力药,7例既往有吸烟史,6例既往有饮酒史。临床症状方面,RSI阳性患者中表现出咽部异物感的有37例、持续清嗓的有33例、痰过多或鼻涕倒流的有32例、烦人的咳嗽有32例、饭后或躺下后咳嗽有30例、声嘶或发音障碍有25例、呼吸不畅或反复窒息发作有23例、烧心胸痛胃痛有22例、吞咽食物或水或药片不利有19例。结论扬州地区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发病率约为2.44%,青年患者发病率高于中年患者。LPRD发病率与性别、吸烟、饮酒史无明显关联,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咽部异物感、持续清嗓、痰过多或鼻涕倒流、烦人的咳嗽、饭后或躺下后咳嗽等。临床上对LPRD漏诊率较高,大多患者没有接受到正确的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喉反流 RSI量表
下载PDF
扬州地区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
15
作者 张钊源 何胜虎 +1 位作者 刘佳 张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3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扬州地区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差异及其对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扬州地区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15例PCI住院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52例、女63例,年龄37... 目的探讨扬州地区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差异及其对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扬州地区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15例PCI住院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52例、女63例,年龄37~93岁。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焦磷酸测序法检测患者CYP2C19基因型,观察性别、年龄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的关系。根据CYP2C19代谢类型和术后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快代谢型氯吡格雷组、中慢代谢型氯吡格雷组、快代谢型替格瑞洛组、中慢代谢型替格瑞洛组,随访6个月后比较各组心血管缺血不良事件、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215例患者CYP2C19基因型分别为CYP2C19*1/*1基因型81例、CYP2C19*1/*2基因型93例、CYP2C19*1/*3基因型10例、CYP2C19*2/*2基因型25例、CYP2C19*2/*3基因型6例,CYP2C19代谢类型为快代谢型81例(37.67%)、中间代谢型103例(47.91%)和慢代谢型31例(14.42%)。不同性别患者CYP2C19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6,P=0.987);不同性别患者的代谢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2,P=0.843);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代谢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8,P=0.895)。快代谢型氯吡格雷组、快代谢型替格瑞洛组的心血管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6.67%、1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慢代谢型氯吡格雷组心血管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中慢代谢型替格瑞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扬州地区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CYP2C19基因呈多态性分布,但分布情况与性别、年龄无显著关联。CYP2C19代谢类型主要为中间代谢型、快代谢型,根据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选用精准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对冠心病PCI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地区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CYP2C19基因 基因多态性 氯吡格雷
下载PDF
临床医学实习生和带教教师的心理差异分析与教学管理对策 被引量:4
16
作者 汪燕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3期460-461,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生实习期间教学管理的相应方法 ,以提高临床带教质量。方法通过分析临床实习生和带教教师各自的心理特点,寻找发生差异变化的规律,探索一条符合医院临床教学的规律和学生求知需要的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结果教学质量逐...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生实习期间教学管理的相应方法 ,以提高临床带教质量。方法通过分析临床实习生和带教教师各自的心理特点,寻找发生差异变化的规律,探索一条符合医院临床教学的规律和学生求知需要的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结果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教学检查评估中成绩优异,培养了一批批基本技能扎实、医德高尚的医学毕业生。结论只有当教学管理者成为实习生与临床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加强临床教学管理内涵才能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习质量,达到教学与医疗共同前进的"双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临床实习 教学 组织和管理
下载PDF
适配器相关蛋白复合物1亚基Mu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7
作者 张鑫 汪刘华 +1 位作者 苗永昌 王道荣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59-64,共6页
目的探讨适配器相关蛋白复合物1亚基Mu2(AP1M2)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97例结肠恶性肿瘤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收集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资料,采用免疫组化... 目的探讨适配器相关蛋白复合物1亚基Mu2(AP1M2)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97例结肠恶性肿瘤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收集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AP1M2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AP1M2在血清中表达情况。分析AP1M2蛋白表达与结肠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结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情况的影响因素;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AP1M2涉及的蛋白及相关通路情况。结果免疫组化分析发现,AP1M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在97对标本中,结肠癌组织AP1M2高表达73例,癌旁组织AP1M2高表达4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发现,结肠癌患者癌组织血清中AP1M2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肿瘤直径>5 cm、N_(1)~N_(2)分期(有淋巴结转移)、T分期的T_(3)~T_(4)期、术后5年复发患者AP1M2高表达比率分别高于肿瘤直径≤5 cm、N_(0)分期(无淋巴结转移)、T分期的T_(1)~T_(2)期、术后5年无复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5年,24例AP1M2低表达患者术后5年死亡5例,而73例AP1M2高表达患者术后5年死亡2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Cox分析显示,AP1M2是结肠癌患者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生物学分析显示,AP1M2与肿瘤代谢及黏附相关。结论AP1M2表达水平在结肠癌组织中及血清中上调,这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与结肠癌患者预后也相关。AP1M2可作为结肠癌预后的潜在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适配器相关蛋白复合物1亚基Mu2 病理特征 危险因素 生存期 预后
下载PDF
江苏省扬州市德尔塔毒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早期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淼 张晶 +5 位作者 耿平 王靖 刘延庆 曹柳兆 李田田 孙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23期4-8,共5页
目的分析确诊感染德尔塔(Delta)毒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方法纳入2021年7月29日—8月16日在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确诊的75例Delta毒株COVID-19患者,并与2020年2月扬州市37例... 目的分析确诊感染德尔塔(Delta)毒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方法纳入2021年7月29日—8月16日在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确诊的75例Delta毒株COVID-19患者,并与2020年2月扬州市37例确诊原始毒株COVID-19患者进行比较,包括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结果75例Delta毒株感染患者中,男26例,女49例,中位年龄50.7(35.0,67.0)岁,其中41~64岁者24例(32.0%),≥65岁者28例(37.3%);原始毒株感染患者中位年龄46.2(36.5,55.5)岁,其中41~64岁者20例(54.1%)。47例(62.7%)确诊Delta毒株COVID-19患者曾接种过1~3针疫苗,66例(88.0%)患者行初步流行病学调查后有明确的接触史,而34例(91.9%)原始毒株感染患者有明确接触史。5例Delta毒株感染患者无临床症状,54例(72.0%)有不同程度的发热,39例(52.0%)有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21例(28.0%)有神经系统症状。就诊时病程>48 h患者年龄大于病程<24 h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48 h患者单核细胞计数低于病程<24 h患者,病程>48 h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病程<24 h及24~48 h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时病程24~48 h以及>48 h患者胸部CT特征性炎症检出率高于病程<24 h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患者咽拭子核酸开放阅读框基因、核壳蛋白基因Ct值无差异。结论扬州市Delta毒株COVID-19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首发症状多为发热及呼吸道症状。与COVID-19原始毒株相比,Delta毒株感染患者神经系统症状高发,肺部病灶进展迅速,建议早期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德尔塔毒株 原始毒株 流行病学特征 开放阅读框基因 核壳蛋白基因
下载PDF
临床研究协调员工作能力与工作量的测量工具及合理性评估 被引量:2
19
作者 仲伟 史淑霞 +1 位作者 秦沁悦 余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8期937-947,共11页
目的:通过收集临床协调员的工作压力和个人能力值,本文拟建立一种以测量研究协调员工作能力与临床试验项目工作量为核心的项目管理工具,优化医疗机构或临床试验现场管理组织的临床试验项目分配依据。方法:本研究在五大数据库中进行不同... 目的:通过收集临床协调员的工作压力和个人能力值,本文拟建立一种以测量研究协调员工作能力与临床试验项目工作量为核心的项目管理工具,优化医疗机构或临床试验现场管理组织的临床试验项目分配依据。方法:本研究在五大数据库中进行不同检索词的搜索,收集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评估工作能力与工作量的信息,确定评分表。此外,对协调员的工作压力源特征采用SPSS 26.0版统计软件和稳定系数法进行汇总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建立了临床研究协调员的个人能力评分表(CRCPA-AT)和临床试验项目工作量评分表(CTPW-AT)来评估协调员的工作能力与临床试验的工作量。本研究的两大工具在61名协调员和144个临床试验项目中进行了回顾性测试,39名(66.1%)协调员项目分配较合理,18名(30.5%)协调员处于理论压力的状态,其中12名(20.3%)协调员实际压力大,且与理论压力相匹配。结论:本研究从量化协调员的工作能力和临床试验项目工作量出发,建立了两大评分量表,利用61名协调员及管理项目进行验证,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分析,超过86.4%的协调员实际压力情况与本文提供工具量化的理论压力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协调员 工作能力 工作量 压力源特征 李克特量表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继兵 尹正录 +3 位作者 孟兆祥 王战业 黄吉军 陈波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690-694,共5页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ESW)治疗部分及全层小撕裂型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肩袖损伤病人75例,按随机数法分为PRP组、ESW组和联合组3组,每组25例。PRP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2次自体PRP治疗;ESW组...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ESW)治疗部分及全层小撕裂型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肩袖损伤病人75例,按随机数法分为PRP组、ESW组和联合组3组,每组25例。PRP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2次自体PRP治疗;ESW组进行4次ESW治疗;联合组进行2次自体PRP注射和4次ESW治疗。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4、12和24周分别采用VAS评估肩关节疼痛,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评估肩关节功能。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RP组比较,ESW组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4周VAS评分较低,治疗后12、24周评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RP组和ESW组比较,联合组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4、12、24周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CMS评分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RP组比较,ESW组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4周CMS评分较高,治疗结束后12、24周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RP组和ESW组比较,联合组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4、12、24周CMS评分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自体PRP注射联合ESW能够有效缓解部分及全层小撕裂型肩袖损伤病人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富血小板血浆 体外冲击波 肌骨超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