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床旁超声在急诊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兵侠 耿平 +6 位作者 曹鹏 杨燕 蒋驰 王大胜 谈定玉 徐军 于学忠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82-787,共6页
床旁超声技术在急诊、麻醉和重症监护室的应用发展迅速,临床医生主导的气道超声已成为急诊气道管理的得力工具.文章综述上气道超声技术在气道管理各方面的应用及具体操作.描述上气道超声解剖结构及获得满意超声图像的方法和途径,重点阐... 床旁超声技术在急诊、麻醉和重症监护室的应用发展迅速,临床医生主导的气道超声已成为急诊气道管理的得力工具.文章综述上气道超声技术在气道管理各方面的应用及具体操作.描述上气道超声解剖结构及获得满意超声图像的方法和途径,重点阐述超声在评估困难气道、判断气管插管位置,以及指导环甲膜穿刺和经皮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床旁超声有望成为急诊气道管理的一线非侵入性辅助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超声 气道管理 困难气道 气管插管 环甲膜穿刺术 气管切开术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重度氨氯地平中毒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蒋大明 王兵侠 谈定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8-400,共3页
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CCB)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其用量占所有降压药物的20%以上[1]。在心血管药物过量事件中,CCB药物中毒是最常见的。在美国,在因中毒致死的所有病例中,CCB药物占比由2019年的4.6%上升至2020年的6... 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CCB)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其用量占所有降压药物的20%以上[1]。在心血管药物过量事件中,CCB药物中毒是最常见的。在美国,在因中毒致死的所有病例中,CCB药物占比由2019年的4.6%上升至2020年的6.4%。每年CCB药物过量病例超过5000例,病死率高达50%左右[2]。氨氯地平是最常见的二氢吡啶类CCB,过去10年应用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患者增加了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降压药物 二氢吡啶类 钙通道阻滞剂 氨氯地平 心血管药物 治疗高血压 CCB
原文传递
早期应用参附注射液预防脓毒性心肌病的探索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家艳 王云云 +4 位作者 谈定玉 王兵侠 季佩宇 耿平 曹鹏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3-359,共7页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参附注射液预防脓毒症患者脓毒性心肌病(SIC)的临床疗效。方法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急诊ICU收治的未发生SIC的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按1∶1随机被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参附注射液50 mL静脉泵入,每12 h 1次,疗...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参附注射液预防脓毒症患者脓毒性心肌病(SIC)的临床疗效。方法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急诊ICU收治的未发生SIC的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按1∶1随机被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参附注射液50 mL静脉泵入,每12 h 1次,疗程5 d;对照组生理盐水50 mL静脉泵入,每12 h 1次,疗程5 d。主要观察终点为前5 d SIC发生率。次要观察终点为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前一周液体平衡、ICU住院时间、总通气时间及28 d病死率。结果112例患者进入随机分组,治疗组7例被二次排除,纳入49例进行分析,对照组二次排除6例纳入50例进行分析。治疗组5 d内SIC总发生率为42.9%,低于对照组的64.0%(P=0.035)。其中左室收缩功能障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24.5%vs.52.0%,P=0.005),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右室功能障碍发生率28.0%,高于治疗组10.2%(P=0.025)。治疗组缩血管药物应用时长75(48,97)h,低于对照组的97(66,128)h(P=0.039);强心药物应用时长治疗组为32(18,49)h,短于对照组的44(25,61)h(P=0.046)。对照组第一周液体平衡为(1260±850)mL,显著高于治疗组的(450±520)mL(P=0.008)。ICU住院时间、总通气时间及28 d病死率两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应用参附注射液可以显著降低SIC的发生率,伴有更少的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和液体正平衡,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脓毒性心肌病 参附注射液 随机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凌冰玉 徐艳 +5 位作者 李玉洁 单雪芹 谈定玉 王兵侠 徐军 于学忠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7-621,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作为一种新的呼吸治疗方法,已广泛用于各种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作为一种新的呼吸治疗方法,已广泛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I型呼吸衰竭、气管拔管后呼吸衰竭的预防及气管插管时预氧合等,并取得良好的疗效。低流量吸氧是临床上COPD主要的氧疗方法,故许多早期HFNC的研究均排除了COPD患者。但近年来有不少研究尝试使用HFNC治疗COPD患者,本文就HFNC治疗COPD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患者 经鼻高流量氧疗 慢性阻塞性肺病 低流量吸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流受限 呼吸衰竭 呼吸治疗
原文传递
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通气初始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非劣效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云云 雷聪 +4 位作者 王兵侠 耿平 谈定玉 孙家艳 徐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19-926,共8页
目的对比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 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和无创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急性中度... 目的对比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 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和无创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急性中度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明确HFNC治疗AECOPD的可行性,并探索HFNC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非劣效性随机对照研究。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ICU收治的合并中度Ⅱ型呼吸衰竭[动脉血气pH 7.25~7.3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arterial blood carbon dioxide,PaCO_(2))>50 mmHg]AECOPD的患者,随机进入HFNC组和NIV组接受呼吸支持。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失败率,次要观察指标有治疗1 h、12 h及48 h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呼吸支持总时长、28 d病死率、舒适度评分、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等。采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评估HFNC治疗失败因素。结果228例患者进入随机分组,最终HFNC组108例纳入分析,NIV组110例纳入分析。HFNC组患者治疗失败率为29.6%,NIV组为25.5%,两组失败率风险差为4.18%(95%CI:−8.27%~16.48%,P=0.490),低于9%的非劣效值。HFNC组失败最常见原因是二氧化碳潴留和呼吸窘迫加重,NIV组失败最常见原因是治疗不耐受和呼吸窘迫加重。HFNC组治疗不耐受显著低于NIV组(−29.02%,95%CI:−49.52%~−7.49%;P=0.004)。治疗1 h两组pH均较基线上升,PaCO_(2)较基线水平下降,而氧合指数较基线显著上升(P均<0.05)。治疗1 h、12 h及48 h两组PaCO_(2)均逐渐下降,伴随着pH逐渐上升。HFNC组平均每日气道护理干预次数和鼻面部皮损发生率显著低于NIV组(P均<0.05),而HFNC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NIV组(P=0.021)。两组呼吸支持总时长、呼吸困难评分、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15分)、家庭NIV、脑血管意外病史、治疗1 h PaCO_(2)(≥60 mmHg)和呼吸频率(≥32次/min)是HFNC失败独立预测因子。结论HFNC治疗AECOPD合并中度Ⅱ型呼吸衰竭非劣效于与NIV,HFNC是NIV不耐受患者理想的呼吸支持选择,但临床应用需注意其治疗失败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氧疗 无创通气 随机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机动护士与夜间片区巡查护士联合调配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朱金兰 乔继红 谷薇娜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34期4289-4290,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人力短缺时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有效方法。方法针对护理人力短缺及晚夜班年轻护士多,工作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的现状,采用机动护士与夜间片区巡查护士联合调配的方法,机动护士解决病区因病假、突发或季节性繁忙造成的临... 目的:探讨护理人力短缺时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有效方法。方法针对护理人力短缺及晚夜班年轻护士多,工作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的现状,采用机动护士与夜间片区巡查护士联合调配的方法,机动护士解决病区因病假、突发或季节性繁忙造成的临时性人力资源短缺;夜间片区巡查护士每日3名分别完成3个片区巡查任务,协助解决疑难及应急工作。结果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22名机动护士完成了1031 d支援任务;98名片区巡查护士协助完成工作1703件。结论机动护士联合夜间片区巡查护士,缓解了部分科室短时间人力短缺的矛盾,提高了夜班护理工作质量,为进一步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护士 夜间片区巡查护士 护理 人力资源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