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鸽毛滴虫病预防与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文杰 杭柏林 +4 位作者 杨洋 刘莉莉 郭佳佳 宁春妹 刘保国 《现代畜牧兽医》 2020年第2期58-61,共4页
鸽毛滴虫病一直是危害养鸽业的一种重要的寄生虫性疾病。文章简要介绍了鸽毛滴虫及鸽毛滴虫病的危害,主要综述了鸽毛滴虫病预防和治疗的研究进展,希望为临床生产时间中鸽毛滴虫病的控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鸽毛滴虫病 疫苗 药物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鸡CTLA-4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2
作者 刘青 吴少鹏 +4 位作者 石彬 邵红霞 钱琨 叶建强 秦爱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96-2604,共9页
旨在制备鸡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家禽免疫检查点和疫苗研发提供有益制剂。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体外表达鸡的CTLA-4蛋白,以其为免疫原免疫8周龄Balb/c小鼠,经B淋巴细胞融合技术制备、筛选出针对鸡CT... 旨在制备鸡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家禽免疫检查点和疫苗研发提供有益制剂。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体外表达鸡的CTLA-4蛋白,以其为免疫原免疫8周龄Balb/c小鼠,经B淋巴细胞融合技术制备、筛选出针对鸡CTLA-4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蛋白免疫印迹、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分析抗CTLA-4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构建了在Sf9昆虫细胞中表达CTLA-4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成功筛选出3株能稳定分泌抗鸡CTLA-4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mAb-CTLA4-3D7、mAb-CTLA4-5A4、mAb-CTLA4-6A12。亚类鉴定表明,mAb-CTLA4-3D7为IgG2a, Lambda链;mAb-CTLA4-5A4为IgG3,Kappa链;mAb-CTLA4-6A12为IgG2a, Kappa链。3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转染真核表达质粒pCAGGS-CTLA-4-Flag的DF-1细胞和感染重组杆状病毒rBac-CTLA-4的Sf9昆虫细胞反应。单克隆抗体mAb-CTLA4-3D7与鸡的PBMC有较好的结合活性,且能与CD3+T淋巴细胞结合,结合率约为16%。本研究首次成功制备了抗鸡CTLA-4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分析了其反应活性及生物学特性,为免疫检查点在禽病的发病机制、信号通路、疫苗研发等研究领域提供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CTLA-4 杆状病毒 单克隆抗体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江苏部分地区鸡胚源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3
作者 沈海玉 窦新红 秦爱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9-115,共7页
为调查江苏部分地区未出壳鸡死胚中沙门氏菌感染情况,试验通过细菌分离培养鉴定、MLST分型对来自13家种鸡场的2433个未出壳的鸡死胚进行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并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确定分离株对不同药物的敏感程度和多重耐药性。结果显示:... 为调查江苏部分地区未出壳鸡死胚中沙门氏菌感染情况,试验通过细菌分离培养鉴定、MLST分型对来自13家种鸡场的2433个未出壳的鸡死胚进行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并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确定分离株对不同药物的敏感程度和多重耐药性。结果显示:未出壳鸡死胚沙门氏菌感染率为3.00%,其中鸡白痢沙门氏菌占50.68%(37/73)、肠炎沙门氏菌占41.10%(30/73),同时分离到少量海德尔堡沙门氏菌、科特布斯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分别占4.11%(3/73)、1.40%(1/73)和2.74%(2/73);鸡白痢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海德尔堡沙门氏菌、科特布斯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分别对应ST92、ST11、ST15、ST582和ST19型;分离株对萘啶酸、链霉素等耐药率较高,分别达86.30%(63/73)和82.19%(60/73),对头孢他啶、厄他培南、氨曲南、阿米卡星表现为敏感,且存在多重耐药性,多重耐药菌株占71.23%(52/73)。结果表明:江苏省部分养鸡场存在一定程度的沙门氏菌感染,尤其是鸡白痢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分离株耐药情况较为严重,需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沙门氏菌 鸡胚 多位点序列分型 药物敏感性试验
原文传递
猪源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集群运动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赵振鹏 杨振 +5 位作者 林伟东 于恩琪 李玉 张笛 秦爱建 金文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9-224,共6页
本试验从发病猪肝脏中分离到1株细菌,经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药敏分析、16SrDNA测序,确认该菌为1株多重耐药奇异变形杆菌。该菌与GenBank中其他9株不同来源的奇异变形杆菌进行16SrDNA比对分析,从遗传进化规律方面证明不同来源的... 本试验从发病猪肝脏中分离到1株细菌,经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药敏分析、16SrDNA测序,确认该菌为1株多重耐药奇异变形杆菌。该菌与GenBank中其他9株不同来源的奇异变形杆菌进行16SrDNA比对分析,从遗传进化规律方面证明不同来源的的奇异变形杆菌亲缘性极其相近。周期性群集运动分析结果表明在含0.5%和1.0%琼脂平板上,该菌不以圆环样周期运动;在含1.5%和2.0%琼脂平板上,该菌以圆环样周期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变形杆菌 分离鉴定 周期性群集运动
下载PDF
高致病性毒力岛Irp1介导的细菌对Vero细胞黏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金文杰 郑志明 +2 位作者 吉荣 钱文正 秦爱建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共4页
高致病性毒力岛(HPI)已经在多种类型大肠杆菌中被发现。为了解HPI-Irp1在细菌致病中的作用,通过生物软件DNAStar的分析,筛选出HPI中irp1和fyuA基因上10个表位作用优势较强的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10对,进行PCR扩增,将获得的PCR产物,插入... 高致病性毒力岛(HPI)已经在多种类型大肠杆菌中被发现。为了解HPI-Irp1在细菌致病中的作用,通过生物软件DNAStar的分析,筛选出HPI中irp1和fyuA基因上10个表位作用优势较强的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10对,进行PCR扩增,将获得的PCR产物,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质粒;将获得的重组质粒转化进入菌毛阴性宿主菌BL21,获得的重组菌用IPTG诱导表达后与Vero细胞混合进行体外作用。结果表明:带有irp1-1基因片段的重组菌BL21-rpET32a-irp1-1表现出对Vero细胞较强的聚集黏附作用,空载体对照和宿主菌对照均未出现相关现象。因而推测irp1-1基因片段编码的产物在细菌对宿主致病过程中,介导了细菌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高致病性毒力岛(HPI) Irp1 黏附作用
下载PDF
血清4型禽腺病毒fiber-2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梅梅 陆吉虎 +3 位作者 张雪花 唐应华 卢宇 侯继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51-1255,共5页
为研究I群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fiber-2蛋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含fiber-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载体,将其转染Sf9细胞后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A-fiber-2,并采用悬浮放大工艺表达重组fiber-2蛋白。通过间接免... 为研究I群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fiber-2蛋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含fiber-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载体,将其转染Sf9细胞后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A-fiber-2,并采用悬浮放大工艺表达重组fiber-2蛋白。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fiber-2的表达,并采用免疫琼扩试验(AGP)检测fiber-2蛋白效价。以fiber-2蛋白作为免疫原制备油乳剂疫苗免疫SPF鸡进行免疫效力试验,分别设fiber-2疫苗组、fiber-2疫苗配伍免疫增强剂CVCVA5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免疫后14 d、21 d和28 d采集SPF鸡外周血分离血清,利用AGP法检测其血清抗体水平。IFA结果显示fiber-2蛋白在昆虫细胞中获得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蛋白能够与FAdV-4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蛋白分子量约62 ku;AGP结果显示fiber-2蛋白AGP效价达1:16。免疫后14 d两组实验组鸡均可检测到特异性琼扩抗体,免疫后28 d fiber-2疫苗组SPF鸡抗体AGP效价平均值可达1:24,配伍CVCVA5疫苗组SPF鸡抗体AGP效价平均值可达1:104。以上结果表明fiber-2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免疫后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本研究为进一步研制FAdV-4亚单位疫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4型禽腺病毒 纤突蛋白 表达 免疫原性
下载PDF
江苏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
7
作者 赵振鹏 杨振 +2 位作者 林伟东 秦爱建 金文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9期125-127,130,共4页
[目的]分析江苏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流行和变异情况。[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从江苏省9个不同地区采集的174份病料进行病原学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来自不同地区9株病毒的部分M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分... [目的]分析江苏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流行和变异情况。[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从江苏省9个不同地区采集的174份病料进行病原学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来自不同地区9株病毒的部分M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分析。[结果]江苏省PEDV的个体阳性率为17.92%,猪场阳性率为61.54%;与经典病毒株CV777相比,9株病毒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都有突变。同源性分析表明,江苏省内PEDV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8%~100.0%,但与欧洲毒株的同源性较低;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江苏省PEDV流行株和参考株可分为Ⅰ、Ⅱ、Ⅲ3个群,7株江苏省毒株和一些其他国内毒株、泰国毒株、韩国毒株以及美国毒株属于Ⅰ群,而另外2株江苏株与2株泰国株构成了Ⅲ群,而现用疫苗株CV777则属于Ⅱ群。[结论]江苏省内PEDV有一定程度的进化和变异,并且需要选择更有效的疫苗株来控制PEDV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江苏省 流行病学调查 M基因 遗传变异
下载PDF
新抗菌肽RL-8的抑菌活性及致大肠杆菌胞内物质泄露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杰 陈文杰 +4 位作者 杭柏林 刘保国 宁春妹 秦爱建 钱琨 《现代畜牧兽医》 2020年第9期5-10,共6页
为了解抗菌肽RL-8的抑菌活性及抗大肠杆菌的作用机制,应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了抗菌肽RL-8的理化特征和二级结构,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抗菌肽RL-8对部分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活性,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抗菌肽RL-8对大肠杆菌CVCC1568的杀菌动力学... 为了解抗菌肽RL-8的抑菌活性及抗大肠杆菌的作用机制,应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了抗菌肽RL-8的理化特征和二级结构,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抗菌肽RL-8对部分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活性,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抗菌肽RL-8对大肠杆菌CVCC1568的杀菌动力学,利用分光光度法分析抗菌肽RL-8对大肠杆菌CVCC1568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破坏作用。结果表明:抗菌肽RL-8为阳离子型α螺旋形两亲性多肽,对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沙门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绿脓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6.25~200.00 mg/L,对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屎肠球菌、短小芽孢杆菌)的MIC为3.12~400.00 mg/L,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200.00 mg/L。抗菌肽RL-8能在60 min内杀灭99.99%的大肠杆菌CVCC1568,可破坏大肠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造成胞内紫外吸收物质泄露。文章研究结果为抗菌肽RL-8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抑菌活性 大肠杆菌 胞内物质泄露
下载PDF
样本溶血对血凝抑制试验和胶体金法检测新城疫病毒抗体的影响
9
作者 杭柏林 刘保国 +2 位作者 吴世秀 邓丽 陈文杰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5期47-51,共5页
为了解样本溶血对血凝抑制(HI)试验和胶体金法检测新城疫病毒抗体的影响,通过冻融方法、常规方法和模拟方法制备了不同程度的溶血样本,应用血凝抑制试验和胶体金法检测了样本中新城疫病毒抗体.结果表明:模拟溶血样本中,5%~45%溶血对HI... 为了解样本溶血对血凝抑制(HI)试验和胶体金法检测新城疫病毒抗体的影响,通过冻融方法、常规方法和模拟方法制备了不同程度的溶血样本,应用血凝抑制试验和胶体金法检测了样本中新城疫病毒抗体.结果表明:模拟溶血样本中,5%~45%溶血对HI试验结果无影响,但50%溶血样本的HI效价降低了;冻融方法制备的溶血样本溶血程度远高于模拟的50%溶血样本,总体水平上冻融溶血样本的HI效价显著降低了;不同程度溶血的检测样本几乎不影响HI试验和胶体金法的检测结果.这说明在应用HI方法和胶体金法进行新城疫病毒抗体检测时,样本溶血对结果判定没有显著影响,但高度溶血样本可能会影响HI抗体效价,不能使用冻融方法制备待检血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溶血样本 血凝抑制试验 胶体金法
下载PDF
新型鹅星状病毒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水锋 徐梦璐 +5 位作者 吴少鹏 邵红霞 钱琨 万志敏 叶建强 秦爱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42,共7页
为建立一种准确快速检测新型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GAstV)的方法,研究以GAstV毒株JS20为模板,根据GAstV的ORF2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在构建重组质粒pGEMT-GAstV的基础上,建立了检测GAstV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为建立一种准确快速检测新型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GAstV)的方法,研究以GAstV毒株JS20为模板,根据GAstV的ORF2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在构建重组质粒pGEMT-GAstV的基础上,建立了检测GAstV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结果显示:阳性对照重组质粒pGEMT-GAstV在1.087×10^(1)~1.087×10^(8)拷贝/μL浓度之间与qRT-PCR的Ct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该qRT-PCR对所检测的鸡星状病毒(cASTV)、禽腺病毒(FAdV)、小鹅瘟病毒(GPV)以及鸭坦布苏病毒(DTMUV)均无交叉反应;检测灵敏度为1.087×10^(1)拷贝/μL,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6%。利用该q RT-PCR方法对在鹅胚及LMH细胞上繁殖不同代次的JS20病毒载量进行检测发现,JS20在鹅胚上的扩增效率更高,病毒载量可达10^(8)~10^(9)拷贝/mL。对江苏不同地区26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发现,该q RT-PCR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为73.08%,而普通PCR方法阳性检出率仅为42.30%。结果表明建立的新型GAstV qRT-PCR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及灵敏度,且在新型GAstV定量分析及临床样品检测诊断中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鹅星状病毒 荧光定量PCR 特异性 灵敏度 临床诊断
原文传递
高致病性毒力岛Irp1介导的细菌对Veto细胞黏附作用
11
作者 金文杰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第6期110-110,共1页
高致病性毒力岛(HPI)已经在多种类型大肠杆菌中被发现。为了解HPI—Irp1在细菌致病中的作用,通过生物软件DNAStar的分析,筛选出HPI中irp1和fyuA基因上10个表位作用优势较强的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10对,进行PCR扩增,
关键词 高致病性 毒力岛 黏附作用 细菌 细胞 介导 特异性引物 PCR扩增
下载PDF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VP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识别抗原表位的鉴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铭锐 吴俊花 +4 位作者 王飞 邵红霞 钱琨 叶建强 秦爱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97-606,共10页
拟制备针对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VP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为CIAV的诊断和病毒生物学特性研究提供有用制剂。以PCR技术扩增CIAV VP2基因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经IPTG诱导表达。以原核表达的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 拟制备针对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VP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为CIAV的诊断和病毒生物学特性研究提供有用制剂。以PCR技术扩增CIAV VP2基因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经IPTG诱导表达。以原核表达的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研制并筛选分泌抗CIAV VP2蛋白mAb的阳性杂交瘤细胞;采用截短表达CIAV VP2基因方法鉴定mAb识别的抗原表位。结果显示:成功获得了1株能稳定分泌抗CIAV VP2蛋白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命名为CIAV-VP2-4A12;亚类鉴定结果表明,该mAb重链为IgG_(1)型,轻链为kappa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mAb可以识别大肠杆菌,Sf9细胞和转染pCAGGS-VP2-Flag的DF1细胞中表达的VP2蛋白。使用原核表达截短蛋白进行表位鉴定,发现该mAb识别抗原表位序列是^(155)KTVRW^(159),序列比对发现该表位在CIAV中高度保守。本研究成功制备了针对CIAV VP2蛋白的特异性mAb,并精确鉴定了其识别表位,为VP2蛋白功能的研究以及CIAV的诊断方法研发提供了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VP2蛋白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下载PDF
我国小鹅瘟研究进展及成就 被引量:18
13
作者 金文杰 吕亚楠 +3 位作者 王芳 朱良全 秦爱建 丁家波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04-510,共7页
小鹅瘟是导致雏鹅死亡的常见疾病之一,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危害养鹅业的发展。为了科学认识和积极防控小鹅瘟,我国同行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在全世界率先发现并鉴定了小鹅瘟病毒,并对其变异特点进行了遗... 小鹅瘟是导致雏鹅死亡的常见疾病之一,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危害养鹅业的发展。为了科学认识和积极防控小鹅瘟,我国同行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在全世界率先发现并鉴定了小鹅瘟病毒,并对其变异特点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基本调研清楚了小鹅瘟在我国的发生区域和流行规律。在传统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引入免疫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了一系列快速检测新方法;研制成功高免血清、种鹅用弱毒疫苗、雏鹅用弱毒疫苗和细胞适应弱毒株培育的新型疫苗,使我国小鹅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这些成果和进展为我国小鹅瘟的研究与防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鹅瘟 发现 防治方法 检测技术
原文传递
江苏省七个县域猪嵴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振 张笛 +7 位作者 于恩琪 赵振鹏 单玉平 洪枫 王秋生 邓建中 秦爱建 金文杰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6-440,共5页
根据猪嵴病毒3D基因保守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用RT-PCR方法对从江苏省7个县域采集的220份猪腹泻肛拭样品进行检测,调查猪嵴病毒在江苏省的流行情况,以进一步丰富猪嵴病毒在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所有样品猪嵴病毒感染阳性率达52.73... 根据猪嵴病毒3D基因保守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用RT-PCR方法对从江苏省7个县域采集的220份猪腹泻肛拭样品进行检测,调查猪嵴病毒在江苏省的流行情况,以进一步丰富猪嵴病毒在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所有样品猪嵴病毒感染阳性率达52.73%(116/220),阳性猪场占79.41%(27/34)。对5个不同来源阳性样品中获得的3D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5株猪嵴病毒3D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的国内外猪嵴病毒的相应序列在核苷酸水平具有较高同源性。调查结果表明,猪嵴病毒在江苏省部分县域腹泻猪群中有较高感染率,但猪嵴病毒在其中的作用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嵴病毒 3D基因 腹泻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母鸽新城疫病毒血清抗体和卵黄抗体的检测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杭柏林 刘保国 +4 位作者 宁春妹 司素锦 陈文杰 秦爱建 李杰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56,60,148,共5页
为了解母鸽新城疫病毒血清抗体和卵黄抗体检测结果的相关性,试验采集了新城疫疫苗免疫母鸽的血液和卵黄,通过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了新城疫病毒的抗体,利用GraphPad Prism软件中的Spearman Analysis分析了血清抗体效价和卵黄抗体效价的相关... 为了解母鸽新城疫病毒血清抗体和卵黄抗体检测结果的相关性,试验采集了新城疫疫苗免疫母鸽的血液和卵黄,通过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了新城疫病毒的抗体,利用GraphPad Prism软件中的Spearman Analysis分析了血清抗体效价和卵黄抗体效价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样品提取的卵黄液抗体效价低于血清抗体效价,而绝大多数样品的卵黄原液抗体效价高于血清抗体效价。血清抗体效价、提取的卵黄液抗体效价与卵黄原液抗体效价两两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提取的卵黄液抗体效价与血清抗体效价之间的相关系数最高。说明鸽新城疫病毒血清抗体和卵黄抗体有明显的相关性,提取的卵黄液可代替血清用于母鸽新城疫病毒抗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鸽 新城疫病毒 血清抗体 卵黄抗体 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致鹅卵黄性腹膜炎大肠杆菌30S核糖体蛋白S6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16
作者 金文杰 张勇攀 +3 位作者 钱文正 邵红霞 钱琨 秦爱建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74-1178,共5页
根据已发表的30S核糖体蛋白S6(RPS6)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针对RPS6的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从致鹅卵黄性腹膜炎大肠杆菌中扩增出RPS6基因,并将扩增的目的片段克隆至pGEM-TEasy载体中。测序正确后将RPS6基因片段克隆进表达载体pET-32a(+... 根据已发表的30S核糖体蛋白S6(RPS6)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针对RPS6的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从致鹅卵黄性腹膜炎大肠杆菌中扩增出RPS6基因,并将扩增的目的片段克隆至pGEM-TEasy载体中。测序正确后将RPS6基因片段克隆进表达载体pET-32a(+)中,提取pET-32a(+)-RPS6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结果显示,PCR产物大小为396bp,与GenBank中同源序列的相似性为99.7%。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RPS6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可溶性表达,分子质量约为34ku,大小与预期相一致。HisTrap FF镍柱纯化大量表达的RPS6融合蛋白(His-RPS6),证实得到了高纯度的重组蛋白,为该蛋白功能研究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鹅卵黄性腹膜炎大肠杆菌 30S核糖体蛋白S6(RPS6) 原核表达 纯化
原文传递
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分离株全基因组测序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俞燕 周生 +4 位作者 徐步 邵红霞 钱琨 叶建强 秦爱建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91-1098,共8页
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K)是近年来从地方品种鸡分离鉴定的新亚群ALV。本试验在对江苏某原种鸡场保存的琅琊鸡开展禽白血病净化过程中,分离并鉴定1株ALV-K,命名为JS13LY19。为探明其基因组来源及特征,对JS13LY19分离株前病毒DNA进行了... 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K)是近年来从地方品种鸡分离鉴定的新亚群ALV。本试验在对江苏某原种鸡场保存的琅琊鸡开展禽白血病净化过程中,分离并鉴定1株ALV-K,命名为JS13LY19。为探明其基因组来源及特征,对JS13LY19分离株前病毒DNA进行了分段克隆和测序,获得全长基因组序列,并与各亚群ALV参考株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JS13LY19分离株符合复制完整型C型反转录病毒特征,缺乏肿瘤基因。其gp85基因相较于其他亚群ALV,与ALV-K参考株遗传进化关系最为接近,与ALV-K原型株JS11C1一致性最高(99.2%);而gag、pol、gp37、LTR、UTR及JS13LY19与内源性ALV显示出更高的一致性(92.0%~99.4%);其LTR U3区比大部分外源性ALV LTR少了1个CAAT enhancer盒、PRE盒、CArG盒及Y盒。JS13LY19分离株极有可能是JS11C1与内源性ALV重组产生,且具有内源性ALV LTR及U3区转录调控元件的部分缺失,可能使JS13LY19转录能力下降而致病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序列分析 LTR 转录调控元件 地方品种鸡
原文传递
鹅星状病毒江苏分离株JSSQ遗传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梦璐 吴少鹏 +5 位作者 马水锋 邵红霞 钱琨 万志敏 叶建强 秦爱建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74-2182,共9页
【背景】自2016年以来,我国山东、安徽、江苏、广东等养鹅地区暴发了一种以痛风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目的】研究引起江苏某鹅场雏鹅痛风的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GAstV)的基因组特征。【方法】从疑似患有痛风的雏鹅肝脏样... 【背景】自2016年以来,我国山东、安徽、江苏、广东等养鹅地区暴发了一种以痛风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目的】研究引起江苏某鹅场雏鹅痛风的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GAstV)的基因组特征。【方法】从疑似患有痛风的雏鹅肝脏样品中分离到一株GAstV,命名为JSSQ,并对JSSQ全基因组序列及遗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GAstV JSSQ株可在LMH细胞上稳定传代,无明显细胞病变;该毒株基因组全长7 175 nt,与其他已报道的鹅星状病毒参考株相似性为57.3%-99.1%。系统进化分析显示,JSSQ与参考毒株AHAU3亲缘关系最近,处于同一分支。重组分析显示,在GAstVJSSQ基因组中的第807和2818位点发生了2次重组,起源于GD AHAU2(major parent)和AHAU4(minor parent)。抗原表位分析显示,在ORF2区出现多处氨基酸突变,存在P64S、A224T、A228S、Q229P等独特突变,可引起抗原表位的变化。【结论】不同地区GAstV可能存在不同生物学特性,在防控中应予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痛风 鹅星状病毒 分离鉴定 遗传特征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