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联合实验室中基于新农科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策略研究
1
作者 朱广龙 周桂生 +1 位作者 徐云姬 白皓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12期018-021,共4页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新农科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本文研究国际联合实验室在新农科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通过国际化、科研导向的教育理念,与国际高校实验室合作,提升新农科人才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同时,将...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新农科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本文研究国际联合实验室在新农科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通过国际化、科研导向的教育理念,与国际高校实验室合作,提升新农科人才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同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搭建多元化学习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科技项目和创新实践,并提供创业指导服务,以培育能驾驭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新农科人才。最后,本文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对新农科人才的培养效果,发现创新创业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且对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具有积极意义,这对我国农业的转型升级和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联合实验室 创新创业教育 新农科人才 农业转型升级 科技项目研究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奶牛养殖过程中碳排放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佳艺 王琳 +1 位作者 焦浩鹏 董利锋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4,共14页
生命周期评价是综合量化评估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一种方法,广泛运用于多个行业中碳排放的相关研究。近年来,由于人为碳排放造成的极端性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问题引起了全球性的关注。奶牛养殖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命周期评价是综合量化评估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一种方法,广泛运用于多个行业中碳排放的相关研究。近年来,由于人为碳排放造成的极端性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问题引起了全球性的关注。奶牛养殖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重点总结了国内外奶牛养殖过程中饲料原料生产、胃肠道发酵、粪便管理及能源使用等环节的碳排放特征,分析了不同生产环节和不同种类的温室气体对奶牛整体碳排放的贡献,旨在为奶牛养殖过程中的碳减排研究和应用提供支撑,服务我国农业农村的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奶牛养殖 碳排放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OBE教学模式联合数字化教学在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应用
3
作者 宋丽 《食品界》 2024年第10期39-41,共3页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教学模式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作为食品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食品微生物学OBE模式的教学改革将更适应于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探讨了在当前数字化转型时期,OBE教...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教学模式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作为食品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食品微生物学OBE模式的教学改革将更适应于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探讨了在当前数字化转型时期,OBE教学模式联合数字化教学在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应用,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探讨,分析了数字化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与成效,展示了OBE教学模式和数字化教学在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教学 食品微生物学 教学资源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重要基础课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抗鸡源EphA2蛋白小鼠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姚晓慧 李拓凡 +4 位作者 谢泉 万志敏 邵红霞 秦爱建 叶建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34,共6页
为深入探究鸡源EphA2生物学功能,试验首先对鸡源EphA2基因进行了原核分段克隆以及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分别命名为pGEX-6p-1-EphA2-A(1-534aa)和pGEX-6p-1-EphA2-B(585-972aa),真核表达载体命名为pcDNA3.1-EphA2。重组原... 为深入探究鸡源EphA2生物学功能,试验首先对鸡源EphA2基因进行了原核分段克隆以及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分别命名为pGEX-6p-1-EphA2-A(1-534aa)和pGEX-6p-1-EphA2-B(585-972aa),真核表达载体命名为pcDNA3.1-EphA2。重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BL21后经IPTG诱导以及SDS-PAGE分析发现,融合蛋白GST-EphA2-A和GST-EphA2-B均获得有效表达。以纯化的GST-EphA2-A和GST-EphA2-B蛋白免疫小鼠制备了抗鸡EphA2多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以及Western blot试验表明,所制备的抗鸡EphA2多克隆抗体不仅能识别转染pcDNA3.1-EphA2的DF-1及LMH细胞中表达的外源性EphA2,而且还能有效识别内源性鸡源EphA2蛋白。本研究中鸡EphA2的成功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研制为后续研究鸡EphA2的功能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源EphA2 原核分段克隆表达 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反应性
原文传递
优质抗逆奶牛品种娟姗牛的本土化创新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天奇 马瑶瑶 +4 位作者 梁艳 吴欣苡 毛永江 杨章平 孙雨佳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4-328,共5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乳产品的需求从“量”逐步提高到了“质”。生产高乳脂率、高乳蛋白量的优质乳产品逐渐成为现代奶业发展的大趋势。为促进奶业进一步发展,缓解国内优质奶牛的供需问题,我国不断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乳产品的需求从“量”逐步提高到了“质”。生产高乳脂率、高乳蛋白量的优质乳产品逐渐成为现代奶业发展的大趋势。为促进奶业进一步发展,缓解国内优质奶牛的供需问题,我国不断引进优良奶牛品种,进行品种改良,有效填补了国内高品质乳产品的缺口,并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娟姗牛乳品质高,抗逆性强,热应激适应力好,是适合我国南方地区饲养的优质抗逆奶牛品种。本文以江苏地区娟姗牛养殖为例,详细介绍了娟姗牛的生理特点、生产性能以及抗热应激能力,探讨娟姗牛在江苏地区的利用方向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娟姗牛 热应激
下载PDF
基于现代农业(牛)产业技术体系的《牛生产学》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孙雨佳 张慧敏 +2 位作者 李明勋 毛永江 杨章平 《中国牛业科学》 2021年第2期90-93,共4页
针对当下社会对畜牧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特点,高校开展相关课程的“产学研”合作已成为未来发展新趋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旨在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产学研”密切结合,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牛生产学》作为畜牧... 针对当下社会对畜牧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特点,高校开展相关课程的“产学研”合作已成为未来发展新趋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旨在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产学研”密切结合,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牛生产学》作为畜牧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具有理论性及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其专业性强,内容繁多且涉及面广。本文结合现代农业(牛)产业技术体系,针对《牛生产学》不同章节内容,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旨在进一步强化课程特色,建立完善的实习课程体系,从而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牛生产学 教学模式 产学研
下载PDF
苏湖肉羊(暂定名)与湖羊早期生长发育性状比较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慧 吕晓阳 +4 位作者 王善禾 袁泽湖 曹修凯 陈家振 孙伟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4-149,共6页
为评价苏湖肉羊(暂定名)的早期生长发育性状,将0、1、2、6月龄的苏湖肉羊与同龄同性别湖羊的体重、体尺进行比较,并利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对体重进行曲线拟合。实验随机选择湖羊214只(公羊96只、母羊118只),... 为评价苏湖肉羊(暂定名)的早期生长发育性状,将0、1、2、6月龄的苏湖肉羊与同龄同性别湖羊的体重、体尺进行比较,并利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对体重进行曲线拟合。实验随机选择湖羊214只(公羊96只、母羊118只),苏湖肉羊309只(公羊138只、母羊171只)分别对0、1、2、6月龄的体重、体长、体高、胸围、管围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湖羊和苏湖肉羊初生体重没有差异,1、2、6月龄苏湖肉羊的平均体重均显著大于湖羊,6月龄苏湖肉羊公羊平均日增重为235.93g/d,母羊平均日增重为184.30 g/d。在0、2、6月龄期间湖羊体长均显著大于苏湖肉羊;6月龄时苏湖肉羊体高、胸围、管围均显著大于湖羊。在不同的生长模型中,Von Bertalanffy模型对湖羊和苏湖肉羊体重的拟合度最好。通过比较苏湖肉羊和湖羊的早期生长性状和体重生长模型,可为日后肉用绵羊选育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湖肉羊 体重 体尺 生长发育 生长模型
下载PDF
高羊茅对高温胁迫应答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杨雨薇 刘大林 王琳 《草学》 2022年第1期15-22,共8页
高温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全球气候变暖进一步加剧了高温对植物生长的危害。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是一种冷季型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对高温胁迫的应答机制近几年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共同关注。本文综述了不同品种高... 高温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全球气候变暖进一步加剧了高温对植物生长的危害。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是一种冷季型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对高温胁迫的应答机制近几年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共同关注。本文综述了不同品种高羊茅的耐热性及高温胁迫对高羊茅形态学、生理生化、代谢学、分子表达等方面的影响,主要阐述了高温胁迫对高羊茅的各种危害:高温胁迫使植物根部活力下降、地下生物量减少、叶绿素含量降低、抗氧化酶活性下降、渗透调节受破坏、扰乱其次生代谢,并提出了通过施加添加剂缓解高温胁迫危害的方法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羊茅 高温胁迫 应答机制 添加剂缓解
下载PDF
高温胁迫下硅添加对紫花苜蓿抗氧化系统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欣 钱程 +6 位作者 胡雅飞 李俊霖 蔡思琪 普安德 刘大林 王琳 李新娥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8-637,共10页
硅添加对缓解植物的高温胁迫具有重要作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作为优质豆科牧草在高温胁迫下会严重减产,因此研究硅添加对高温胁迫下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对于提高紫花苜蓿产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 硅添加对缓解植物的高温胁迫具有重要作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作为优质豆科牧草在高温胁迫下会严重减产,因此研究硅添加对高温胁迫下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对于提高紫花苜蓿产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在两种温度条件(常温20℃/25℃,高温35℃/40℃)以及两个硅浓度水平(0和2 mmol·L^(−1))条件下对紫花苜蓿进行栽培处理,从抗氧化系统和叶片超微结构等方面研究了硅缓解紫花苜蓿对高温胁迫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生物量、株高、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叶绿素总含量、叶片光系统Ⅱ实际光合效率和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合效率受高温影响显著下降(P<0.05),添加硅显著提高了这些参数。相反的是,高温胁迫使紫花苜蓿叶片的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抗氧化特性显著提高,添加硅进一步显著提高了高温下的SOD和CAT活性,但显著降低了相对电导率(P<0.05)。另外,高温胁迫使叶片的细胞膜和叶绿体类囊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质体小球增多,而添加硅的叶片细胞形态完整,叶绿体类囊体形态较好,只有少量的质体小球。由此可见,在高温胁迫下硅添加能够促进紫花苜蓿幼苗的生长,通过增强抗氧化酶的活性,清除叶片受到高温胁迫过度累积的活性氧,有效保护了活性氧对细胞原生质膜的损伤,保持了叶片微观形态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光合能力,从而提高了紫花苜蓿的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荧光特性 类囊体 叶绿素含量 紫花苜蓿抗逆性 非生物胁迫 硅作用机制 牧草栽培
下载PDF
丁酸梭菌对庄河大骨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欣苡 马瑶瑶 +2 位作者 赵天奇 杨章平 孙雨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4-68,共5页
为探究丁酸梭菌对庄河大骨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的1日龄庄河大骨鸡,公母各半共45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1.5×10^(7)CFU/kg(500 mg/... 为探究丁酸梭菌对庄河大骨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的1日龄庄河大骨鸡,公母各半共45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1.5×10^(7)CFU/kg(500 mg/kg)的丁酸梭菌,试验Ⅱ组饲喂基础日粮+3×10^(7)CFU/kg(1000 mg/kg)的丁酸梭菌,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有所降低(P>0.05),试验Ⅱ组的平均日增重和21日龄体重分别极显著增加11.5%和18.5%(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胸肌率分别显著提高7.7%和9.5%(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庄河大骨鸡的胸腺指数和IgG含量极显著提高17.2%和78.1%(P<0.01),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分别显著提高11.4%和50.0%(P<0.05)。综上,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可以改善庄河大骨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河大骨鸡 丁酸梭菌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表达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的重组血清4型禽腺病毒构建及其免疫效果评估
11
作者 万志敏 李亚锋 +9 位作者 孙建文 姜文杰 赵喆泓 汤婷 谢泉 李拓凡 邵红霞 秦爱建 钱琨 叶建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33,共9页
为构建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和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的二联疫苗候选株,试验通过CRISPR/Cas9和Cre-Loxp系统,以课题组前期构建的表达EGFP蛋白的重组病毒FAdV4-EGFP为载体,构建能够稳定表达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蛋白的重组血清4... 为构建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和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的二联疫苗候选株,试验通过CRISPR/Cas9和Cre-Loxp系统,以课题组前期构建的表达EGFP蛋白的重组病毒FAdV4-EGFP为载体,构建能够稳定表达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蛋白的重组血清4型腺病毒;并通过PCR、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Westernblot试验以及SPF鸡保护性试验等方法,探究此重组病毒体外生物学特性并评估其为鸡提供的保护力。结果显示:研究成功构建能稳定表达H7N9禽流感亚型病毒HA蛋白的重组血清4型腺病毒,命名为FAdV4-H7;FAdV4-H7能在LMH细胞高效复制,并能在LMH细胞传代15次后仍能稳定表达HA蛋白;FAdV4-H7不仅高度致弱,而且能诱导机体产生高滴度针对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I抗体和FAdV-4的中和抗体,能为SPF鸡提供足够保护来抵抗致死性FAdV-4感染。研究表明,试验成功构建了重组病毒FAdV4-H7,为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和FAdV-4的联防联控提供了二联苗候选疫苗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 HA蛋白 重组血清4型腺病毒 CRISPR/Cas9 疫苗
原文传递
检测H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12
作者 万志敏 龚简汐 +7 位作者 赵喆泓 汤婷 李亚锋 谢泉 李拓凡 邵红霞 秦爱建 叶建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39,共6页
为建立快速检测H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血清学方法,试验利用前期制备的两株抗H6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建立检测H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试验以及对活禽市场采集的48份咽拭子样品的检... 为建立快速检测H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血清学方法,试验利用前期制备的两株抗H6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建立检测H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试验以及对活禽市场采集的48份咽拭子样品的检测效果。结果显示:该ELISA方法只与H6亚型禽流感病毒反应,而与H1、H3、H4、H5、H7、H9、H10、H12等其他亚型禽流感病毒,血清4型禽腺病毒、血清8b型禽腺病毒、血清3型鸭腺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新城疫病毒、鹅星状病毒、小鹅瘟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以及禽白血病病毒均无交叉反应;该ELSIA方法可检测2.32×10^(4)TCID50/mLH6亚型禽流感病毒,批间和批内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10%;该ELISA方法和RT-PCR方法对活禽市场采集的48份咽拭子样品检测结果一致,进一步检测攻毒鸡的咽拭子显示该方法可有效检测咽拭子中H6亚型禽流感病毒。研究表明,基于两株单克隆抗体建立的检测H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H6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6亚型禽流感病毒 单克隆抗体 血凝素蛋白 双抗体夹心ELISA
原文传递
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13
作者 张娣 张靖琳 +1 位作者 李斌 崔胜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0期217-220,共4页
动物生理学是高等农业院校畜牧学、兽医学、实验动物学及其相关动物科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对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分析了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教学改革措施,具体包括优化教学... 动物生理学是高等农业院校畜牧学、兽医学、实验动物学及其相关动物科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对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分析了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教学改革措施,具体包括优化教学内容、教学与科研充分融合、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思政教育与教学充分融合方面内容,以期为相关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生理学课程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思政教育
下载PDF
叉头转录因子FoxO1的生物遗传信息学分析
14
作者 刘勇 朱文科 +2 位作者 吴欣苡 陆萌萌 孙雨佳 《中国牛业科学》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叉头转录因子FoxO1是一种重要的调控因子,其广泛参与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对其生物信息学的分析,可以更清楚和直观的了解FoxO1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为后期发育、分化、代谢和进化等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本试验运用生物信... 叉头转录因子FoxO1是一种重要的调控因子,其广泛参与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对其生物信息学的分析,可以更清楚和直观的了解FoxO1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为后期发育、分化、代谢和进化等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本试验运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牛FoxO1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FoxO1蛋白为不稳定的亲水性酸性蛋白质,主要定位在细胞核,含有七个半胱氨酸残基,其中六个半胱氨酸形成三个二硫键,3个氨基酸具有59个潜在磷酸化位点,作为非分泌型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区域,其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所占比例高达75.42%,且在第165-259位氨基酸之间,其叉头域有95个保守的氨基酸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O1基因 遗传结构 生物化学信息
下载PDF
新商科背景下“质量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15
作者 韩云霞 王伟露 《科技风》 2024年第9期111-113,共3页
质量管理在现代企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质量管理能力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单一等。因此,为了提高“质量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质量管理在现代企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质量管理能力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单一等。因此,为了提高“质量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新商科教育理念,引入案例教学、开展实践活动、团队项目推动学生参与等改革策略。本文以YZ大学的本科生为调查对象,研究教改策略对于提高“质量管理”课程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影响,经验和启示对其他高校“质量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商科 工商管理 质量管理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不同月龄湖羊体重与体尺的多元回归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陈玲 李振龙 +3 位作者 刘桐序 苏锐 孙炜 孙伟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84,91,共6页
实验旨在建立湖羊不同月龄体重-体尺最优回归模型,并探讨湖羊不同月龄选择的主要因素。随机选取苏州市种羊场生长发育良好、健康的湖羊公羊96头、母羊118头,在相同饲养条件下测定初生、2月龄及6月龄体重及体尺指标,利用相关分析、通径... 实验旨在建立湖羊不同月龄体重-体尺最优回归模型,并探讨湖羊不同月龄选择的主要因素。随机选取苏州市种羊场生长发育良好、健康的湖羊公羊96头、母羊118头,在相同饲养条件下测定初生、2月龄及6月龄体重及体尺指标,利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建立湖羊体重-体尺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体长、体高、胸围和管围与公羊(初生和2月龄)、母羊(初生和6月龄)体重呈正相关关系(P<0.01),体长、体高和胸围与公羊(6月龄)呈正相关关系(P<0.01),体长、胸围和管围与母羊(6月龄)呈正相关关系(P<0.01)。体重与体尺多元回归分析,建立湖羊不同月龄体重-体尺最优回归模型:初生公羊为Y=-6.914+0.080X1+0.051X2+0.114X3+0.353X4,R2=0.851;2月龄公羊为Y=-30.07+0.203X1+0.172X2+0.241X3+1.833X4,R2=0.807;6月龄公羊为Y=-43.801+0.381X1+0.209X2+0.514X3,R2=0.816;初生母羊为Y=-6.155+0.045X1+0.039X2+0.168X3+0.137X4,R2=0.836;2月龄母羊为Y=-25.053+0.237X1+0.347X3+1.142X4,R2=0.780;6月龄母羊为Y=-43.335+0.431X1+0.288X2+0.282X3+1.113X4,R2=0.845。研究结果说明,在湖羊选育过程中,重视体重选择的同时也要兼顾体尺指标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体重 体尺 通径分析 回归分析
下载PDF
葛根素缓解镉对大鼠股骨胫骨中成骨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雪晴 仝锡帅 +7 位作者 王果帅 卞建春 刘学忠 袁燕 邹辉 沈小兰 刘宗平 顾建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28-636,共9页
旨在探究葛根素对镉(cadmium,Cd)抑制大鼠股骨胫骨中成骨细胞(osteoblast,OB)分化的缓解效应。选取40只3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ON)、镉组(Cd)、葛根素组(Pur)和镉+葛根素组(Cd+Pur),每组10只。其中,对照组和镉组大... 旨在探究葛根素对镉(cadmium,Cd)抑制大鼠股骨胫骨中成骨细胞(osteoblast,OB)分化的缓解效应。选取40只3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ON)、镉组(Cd)、葛根素组(Pur)和镉+葛根素组(Cd+Pur),每组10只。其中,对照组和镉组大鼠灌服超纯水,连续5周;含葛根素组(葛根素组和镉+葛根素组)大鼠每日灌服葛根素溶液(200 mg·kg-1BW),连续5周;从第5周开始,对照组与葛根素组大鼠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含镉组(镉组和镉+葛根素组)大鼠每日腹腔注射醋酸镉(2.5 mg·kg^(-1)BW),连续1周。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大鼠股骨胫骨中Cd、钙(Ca)与磷(P)的含量,qRT-PCR方法检测OB标志基因(RUNX2、OCN、ALP和OSX)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Wnt3A、LEF1和TCF1)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镉组股骨和胫骨中镉含量极显著上调(P<0.01),OB标志基因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极显著下调(P<0.01),但Ca和P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葛根素组股骨胫骨中镉、Ca与P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OB标志基因(RUNX2、ALP和OCN)极显著上调(P<0.01),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极显著上调(P<0.01);与镉组相比,镉+葛根素组股骨胫骨中镉含量极显著下调(P<0.01),OB标志基因极显著上调(P<0.01),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极显著上调(P<0.01),但骨中Ca与P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结果表明,葛根素对镉抑制大鼠OB分化具有一定的缓解效应,该过程涉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成骨细胞分化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下载PDF
铝胁迫下添加水杨酸对黑麦草生理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栋麟 王琳 +2 位作者 吴亚 张汉林 刘大林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1年第6期88-97,共10页
选取黑麦草品种Nagahahikari和特高作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浓度外源水杨酸(SA)(0.3,0.6 mmol/L)对铝胁迫下黑麦草生理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胁迫下SA浓度为0.6 mmol/L时能显著提高两个黑麦草品种的根长、地下生物量、叶绿... 选取黑麦草品种Nagahahikari和特高作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浓度外源水杨酸(SA)(0.3,0.6 mmol/L)对铝胁迫下黑麦草生理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胁迫下SA浓度为0.6 mmol/L时能显著提高两个黑麦草品种的根长、地下生物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荧光参数Fo、Fm、φEo、δRo、ψEo(P<0.05),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P<0.05),降低黑麦草体内Al^(3+)富集量、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P<0.05),提高Nagahahikari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特高的可溶性糖含量(P<0.05)。本研究表明铝胁迫下添加适宜浓度的外源SA能有效缓解铝胁迫对黑麦草的毒害作用,且SA对不同黑麦草品种间的缓解效果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胁迫 黑麦草 水杨酸 叶绿素荧光参数
下载PDF
盐胁迫下BM1259对构树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宜辉 王琳 +4 位作者 陶立 邓蒙蒙 沈雨歆 刘大林 赵国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0-44,共5页
该研究以构树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盆栽法,初步研究了外源添加巨大芽孢杆菌(BM1259)对盐胁迫下构树幼苗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了解微生物巨大芽孢杆菌对盐胁迫下构树幼苗的缓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200 mmol/L NaCl盐胁迫下,外源... 该研究以构树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盆栽法,初步研究了外源添加巨大芽孢杆菌(BM1259)对盐胁迫下构树幼苗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了解微生物巨大芽孢杆菌对盐胁迫下构树幼苗的缓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200 mmol/L NaCl盐胁迫下,外源添加浓度为1×10^(8)CFU/L的BM1259能够促进构树根长、株高和叶面积的增加;提高叶绿素的含量,增强光合效率;显著提高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减少丙二醛的产生以及提高幼苗SOD、POD和CAT抗氧化酶的活性,进而有效缓解盐胁迫对构树幼苗造成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芽孢杆菌 构树 盐胁迫 SOD POD
原文传递
不同规模牧场和不同季节因素对荷斯坦牛乳品质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雨佳 赵天奇 +3 位作者 马瑶瑶 梁艳 卢徐斌 杨章平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52-257,共6页
本研究根据江苏4个规模化牛场2017年1月—2019年12月的DHI记录,分析不同养殖规模牧场(小型:存栏500头;中型:存栏1000头和存栏3000头;大型:存栏5000头)和不同季节(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9-11月、冬季12-次年2月)对牛乳相关指标的影响... 本研究根据江苏4个规模化牛场2017年1月—2019年12月的DHI记录,分析不同养殖规模牧场(小型:存栏500头;中型:存栏1000头和存栏3000头;大型:存栏5000头)和不同季节(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9-11月、冬季12-次年2月)对牛乳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牧场不同规模和不同季节因素对荷斯坦牛乳品质相关指标影响显著,荷斯坦牛乳品质相关指标在不同季节下不同规模牧场呈现出较为相似的变化趋势。荷斯坦牛乳成分、体细胞评分、尿素氮、丙酮受不同季节因素影响显著,受牧场规模影响极显著。小型牧场乳品质相关指标显著高于其他牧场,大型牧场的体细胞评分显著低于其他牧场。在不同季节测定各个牧场DHI相关指标变化,大型牧场不同季节各项指标变化趋势稳定,中小牧场部分指标变化幅度较大,在饲养管理或技术设施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该分析结果表明,乳成分相关指标受季节影响显著,大型牧场的生产性能稳定性优于中小型牧场,小型牧场的牛乳品质优于大型牧场和中型牧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场规模 季节 DHI 牛乳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