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属动物肝内门静脉系统和肝静脉系统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嘉绩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8-51,共4页
利用实体解剖及铸型技术观察马(Equuscabalus)、驴(E.asinus)肝脏的门静脉和肝静脉。发现马属动物(Equus)的门静脉系统与人、猪、兔等相似。全肝同样可以肝的叶(段)间裂分作左、右二叶和左外侧叶(段... 利用实体解剖及铸型技术观察马(Equuscabalus)、驴(E.asinus)肝脏的门静脉和肝静脉。发现马属动物(Equus)的门静脉系统与人、猪、兔等相似。全肝同样可以肝的叶(段)间裂分作左、右二叶和左外侧叶(段)、左内侧叶(段)及右内侧叶(段)、右外侧叶(段)4段。左内侧叶小。尾状叶的左侧部和右侧部分别隶属于左、右叶。马属动物门静脉左支横部与脐部之间的夹角较其它动物明显增大;与人及许多动物不同,门静脉左支横部腹缘有相当发达的两条分支发出,1支进入方叶,另1支进入右内侧叶。推测这些差异与马属动物大结肠特别发达有关。马属动物的肝大静脉有左外侧叶肝静脉、左内侧叶肝静脉、方叶肝静脉、右内侧叶肝静脉、右外侧叶肝静脉、尾状突肝静脉,无肝中静脉。因此提议肝静脉应以汇集部位命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系统 肝静脉系统 马属动物
下载PDF
xylE 转基因小鼠突变检测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建 印木泉 +5 位作者 陈耀富 陈建泉 成国祥 徐少甫 邱信芳 薛京伦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6-160,共5页
为了验证xylE转基因小鼠能否用于体内基因突变检测,首先对从小鼠体内回收目的质粒的影响因素(电压,基因组DNA浓度和T4连接酶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用HindⅢ酶切后的0.5μg组织DNA在400μL反应体系中以... 为了验证xylE转基因小鼠能否用于体内基因突变检测,首先对从小鼠体内回收目的质粒的影响因素(电压,基因组DNA浓度和T4连接酶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用HindⅢ酶切后的0.5μg组织DNA在400μL反应体系中以0.3UT4连接酶连接后,以16kV,200Ω,25μF的参数用电穿孔法转化大肠杆菌DH10B菌株是回收目的质粒效率最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观察了致突变剂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对转基因小鼠(ip10mgkg-1d-1,连续4d)外周血正染红细胞(NCE)的微核率和肝组织中xylE基因的自发和诱发突变率,并对突变的xylE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MNNG使外周血NCE的微核率从(2.20±1.48)‰上升为(6.80±2.28)‰(P<0.01),xylE基因的突变率从小于1/22843增至4/18641,表明MNNG可诱发转基因小鼠NCE微核率和肝组织中xylE基因突变率显著升高.序列分析显示MNNG诱发的xylE基因突变主要是单碱基缺失.上述结果表明xylE转基因小鼠是检测体内基因突变的有效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ylE 转基因小鼠 突变检测系统 致突变剂
下载PDF
免疫鸡群中新城疫强毒感染流行机理的研究——抗体效价与带毒排毒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徐福亮 张如宽 刘秀梵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7年第7期41-42,共2页
免疫鸡群中新城疫强毒感染流行机理的研究——抗体效价与带毒排毒的关系徐福亮张如宽刘秀梵(扬州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225009)免疫鸡群发生ND的条件,首先必须有NDV强毒存在,其次必须有一定数量免疫保护水平不足以抵抗该... 免疫鸡群中新城疫强毒感染流行机理的研究——抗体效价与带毒排毒的关系徐福亮张如宽刘秀梵(扬州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225009)免疫鸡群发生ND的条件,首先必须有NDV强毒存在,其次必须有一定数量免疫保护水平不足以抵抗该强毒感染的鸡在群内存在。当强毒进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鸡群 新城疫 强毒感染 抗体 带毒 排毒
下载PDF
山羊门静脉系统和肝静脉系统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嘉绩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用铸型法观察山羊肝的门静脉系统和肝静脉系统,发现门静脉的分支与人、猪、兔相似。中裂将山羊肝分为左、右两叶,左叶包括左外、内侧叶,右叶包括右外、内侧叶,尾状叶分别隶属于左、右叶。通过对多种动物肝叶愈合的比较,指出肝脏形... 用铸型法观察山羊肝的门静脉系统和肝静脉系统,发现门静脉的分支与人、猪、兔相似。中裂将山羊肝分为左、右两叶,左叶包括左外、内侧叶,右叶包括右外、内侧叶,尾状叶分别隶属于左、右叶。通过对多种动物肝叶愈合的比较,指出肝脏形态的种间差别主要表现在肝叶愈合程度不一,但肝叶愈合并无进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静脉系统 肝静脉系统 山羊
原文传递
牛肝门静脉系统和肝静脉系统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嘉绩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8-93,共6页
以铸型方法及实体解剖观察了牛肝内门静脉分支和肝静脉的属支,发现牛门静脉的分支与人、猪、兔、羊等相似。门静脉左支发出左外侧叶背、腹侧静脉,左内侧叶内、外侧静脉、尾状叶支组和方叶支组;右支发出右内侧叶静脉、右外侧叶静脉及... 以铸型方法及实体解剖观察了牛肝内门静脉分支和肝静脉的属支,发现牛门静脉的分支与人、猪、兔、羊等相似。门静脉左支发出左外侧叶背、腹侧静脉,左内侧叶内、外侧静脉、尾状叶支组和方叶支组;右支发出右内侧叶静脉、右外侧叶静脉及尾状突静脉。肝大静脉有肝左、肝中、肝右静脉三支。与兔、猪、羊的肝大静脉相比,牛肝脏愈合的程度要明显。此外,对血管分支的名称、肝内分部、尾状突肝静脉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系统 肝静脉系统
下载PDF
动物基因工程疫苗安全性及免疫效力的评估 被引量:9
6
作者 崔治中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3-57,共5页
动物基因工程疫苗安全性及免疫效力的评估崔治中扬州大学农学院动医系扬州225009随着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及重组DNA技术研究向产业化发展,基因工程的产品开始成为生物制品及疫苗生产中的一部分。虽然目前在我国兽用疫苗产品中,... 动物基因工程疫苗安全性及免疫效力的评估崔治中扬州大学农学院动医系扬州225009随着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及重组DNA技术研究向产业化发展,基因工程的产品开始成为生物制品及疫苗生产中的一部分。虽然目前在我国兽用疫苗产品中,基因工程疫苗还极为有限,但可以预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疫苗 疫苗 安全性 免疫效力
下载PDF
超排山羊17β-雌二醇和促卵泡素与卵巢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汤杰 叶进培 +2 位作者 徐向明 李碧春 张朝昆 《甘肃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3-15,共3页
对17只性周期正常的母山羊于性周期第八、九天应用FSH-PGF2α超排处理,同时将同期化受体(n=6)作为对照,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17β-雌二醇和促卵泡素浓度。试验发现,超排组排卵数(92±05枚/头)和... 对17只性周期正常的母山羊于性周期第八、九天应用FSH-PGF2α超排处理,同时将同期化受体(n=6)作为对照,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17β-雌二醇和促卵泡素浓度。试验发现,超排组排卵数(92±05枚/头)和收集胚胎数(1053±05枚/头)显著高于对照组(23±01枚/头)(P<005)。在处理组中,有6头羊超排无效果(353%);经FSH处理后,17β-雌二醇的血浆浓度呈上升趋势,于处理后84h达到峰值,此时表现发情,但超排有反应组的血浆浓度显著高于无反应组,发情时17β-雌二醇浓度与排卵数、收集胚胎数呈正相关;发情及发情前后有反应组血浆FSH浓度显著大于无反应组,但其变化趋势二者基本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促卵泡素 超排 山羊
下载PDF
沙门氏菌鞭毛蛋白基因高效表达系统的构建
8
作者 焦新安 张国强 +3 位作者 文其乙 高崧 张如宽 刘秀梵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41-243,共3页
以鼠伤寒沙门氏菌LB5000(r-m+)为第一宿主,将含有鞭毛蛋白基因fliCi的质粒pGI4015BS转化LB5000,用沙门氏菌普遍转导噬菌体P22裂解阳性转化菌,再以此P22裂解液转导鞭毛蛋白基因缺陷的减毒都柏... 以鼠伤寒沙门氏菌LB5000(r-m+)为第一宿主,将含有鞭毛蛋白基因fliCi的质粒pGI4015BS转化LB5000,用沙门氏菌普遍转导噬菌体P22裂解阳性转化菌,再以此P22裂解液转导鞭毛蛋白基因缺陷的减毒都柏林沙门氏菌SL5928,经Amp+和动力双重筛选,获得pGI4015BSSL5928阳性转导子。动力和动力抑制试验、电镜观察和血清学鉴定结果,证实fliCi在转导菌中获得了功能性的高效表达。经与大肠杆菌LC-2a(hag-,recA-)表达fliCi结果比较,本研究构建的表达系统优于前者,这为开展以鞭毛蛋白基因为载体表达外源抗原基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分析鞭毛蛋白免疫分子生物学特性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鞭毛蛋白基因 表达系统 构建
下载PDF
家禽肝门静脉系统
9
作者 陈嘉绩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8-81,共4页
以铸型方法观察了家禽肝门静脉的分支。其中,鸡有左、右肝门静脉各1支,左叶有左外叶颅侧支、左外叶尾侧支和左内叶支,右叶有右叶颅侧支及右叶尾侧支;鹅、鸭则有左肝门静脉2支,右肝门静脉1支。左叶有左外叶颅侧支和左外叶尾侧支... 以铸型方法观察了家禽肝门静脉的分支。其中,鸡有左、右肝门静脉各1支,左叶有左外叶颅侧支、左外叶尾侧支和左内叶支,右叶有右叶颅侧支及右叶尾侧支;鹅、鸭则有左肝门静脉2支,右肝门静脉1支。左叶有左外叶颅侧支和左外叶尾侧支,右叶有右叶颅侧支和尾侧支。左、右肝门静脉于横部汇集,并向颅侧及尾侧发出许多分支。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分支 门静脉 家禽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区禽病原性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16
10
作者 高崧 刘秀梵 +9 位作者 张如宽 焦新安 文其乙 吴长新 唐一鸣 朱晓波 李琮 陈娟 崔力兵 崔洪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4-171,共8页
从江苏、广东、河南、新疆、四川、北京、黑龙江等18个省、市、自治区临诊上有典型大肠杆菌病病变的病禽1051羽采集病料,分离培养和鉴定出595株大肠杆菌。经O血清型测定,除144株未能定型、11株自凝外,共鉴定出440... 从江苏、广东、河南、新疆、四川、北京、黑龙江等18个省、市、自治区临诊上有典型大肠杆菌病病变的病禽1051羽采集病料,分离培养和鉴定出595株大肠杆菌。经O血清型测定,除144株未能定型、11株自凝外,共鉴定出440个分离株的O血清型。这些分离株覆盖了60个血清型,但以O18、O78、O2、O88、O11、O26、O4、O1、O127和O131等10个血清型为主,共264株,占定型菌株的60%;前6种血清型在种类上只占定型菌株血清型总数的10%,却拥有204个分离株,占定型菌株的4636%。因此,可以认定O18、O78、O2、O88、O11、O26等6个血清型为优势血清型。不同地区优势血清型分离株60个,以每分离株107菌落形成单位(CFU)细菌气管内接种1日龄无特定病原体(SPF)鸡6羽,根据接种后7天内发生死亡和病变鸡的比例,确定出高致病株、中度致病株和低致病株分别为8333%、10%和667%;其它常见血清型O4、O1、O127和O131分离株30个和10个非常见血清型分离株,按同样方法接种1日龄易感鸡6羽,高致病株、中度致病株和低致病株分别为90%、10%和0%。结果表明:我们所收集的分离株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分离株 O血清型 致病性
下载PDF
鹅副粘病毒的人工感染试验 被引量:30
11
作者 周继宏 田慧芳 +4 位作者 王永坤 朱国强 严维巍 钱忠明 周明荣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1-52,共2页
鹅副粘病毒是最新发现的,能引起各种年龄鹅发病的并致死的一种病毒。我们通过SPF鸡胚分离的病毒尿囊液第4代,对鹅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感染后,成年鹅群的发病率达到100%,死亡率达30%,15日龄雏鹅感染后发... 鹅副粘病毒是最新发现的,能引起各种年龄鹅发病的并致死的一种病毒。我们通过SPF鸡胚分离的病毒尿囊液第4代,对鹅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感染后,成年鹅群的发病率达到100%,死亡率达30%,15日龄雏鹅感染后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达到100%,这与自然发病鹅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基本相同,而且人工感染后不管成年鹅还是雏鹅其临床病状和病理变化均与自然发病的鹅的病理变化相同,从而证实了该病理分离株的致病性及病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粘病毒 人工感染
下载PDF
中国疫苗株鸡痘病毒插入载体的构建与MDV糖蛋白B的表达 被引量:23
12
作者 王志亮 彭大新 +4 位作者 张如宽 焦新安 崔虹 侯云德 刘秀梵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8-54,共7页
在对中国鸡痘病毒疫苗株282E4基因组DNA进行克隆与亚克隆的基础上,进一步插入Pll一LacZ标记基因,根据蓝斑选择原理筛选出3个为病毒在细胞培养物上生长所不必需的片段。为了便于外源基因的插入,特将P7.5一Pll... 在对中国鸡痘病毒疫苗株282E4基因组DNA进行克隆与亚克隆的基础上,进一步插入Pll一LacZ标记基因,根据蓝斑选择原理筛选出3个为病毒在细胞培养物上生长所不必需的片段。为了便于外源基因的插入,特将P7.5一Pll一LacZ基因框转移至BLUESCRIPTSKM13一的BdmHI位点,在P7.5下导人多克隆位点(MCS),建立了载体插入标记pSGM1175。以SstII和ApaI将MCS一P7.5一Pll一LacZ框切下,置入一个亚充隆的非必需片段中,构建成中国鸡痘病毒插入载体pFG1175一1。以PstI和SmaI酶切pVLgB分离MDVgB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并将其插入pFG1175中P7.5的下游,得到携带gB基因的质粒pFGB1175一1。将此质粒以脂质体转染282E4株感染3一4小时的鸡胚成纤维细胞,同样采用蓝斑筛选技术得到重组的蓝斑病毒。以MDVgB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证实了感染细胞中gB抗原的存在,从而成功地建立了可表达MDVgB糖蛋白的以中国疫苗株为基础的重组鸡痘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鸡痘病毒 马立克氏病病毒 糖蛋白B
下载PDF
鹅副粘病毒毒力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刘华雷 王永坤 +5 位作者 周继宏 田慧芳 朱国强 钱忠明 严维巍 李玉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64-169,共6页
新城疫病毒毒力的判定标准是根据国际上规定的三项指标 ,即最小致死量致病鸡胚平均死亡时间 (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 (ICPI)和 6周龄非免疫雏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 (IVPI) [1] 等加以评价。作者从实验室分离到的 11株鹅副粘病... 新城疫病毒毒力的判定标准是根据国际上规定的三项指标 ,即最小致死量致病鸡胚平均死亡时间 (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 (ICPI)和 6周龄非免疫雏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 (IVPI) [1] 等加以评价。作者从实验室分离到的 11株鹅副粘病毒中选取了其中的 3株 ,即HG97C5、YG97F11、YG98_2 C4 ,按照新城疫病毒毒力判定的标准方法进行了一系列致病性试验 ,结果 3株鹅副粘病毒的MDT分别为 5 6 .7、5 2 .0、5 3.2 ,ICPI分别为 1.6 4、1.6 9、1.70 ,IVPI分别为 2 .6 2、2 .6、2 .6 ,表明这 3株鹅副粘病毒均具有与新城疫病毒速发型相类似的毒力。同时 ,我们也应用鹅胚和鹅按照研究新城疫病毒毒力的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毒力试验 ,结果 ,这 3株鹅副粘病毒最小致死量致死 13日龄鹅胚的平均死亡时间分别为 6 8.8、6 7.4、70 .2 ,1日龄雏鹅脑内接种致病指数分别为 1.5 2、1.6 4、1.6 6 ,6周龄非免疫雏鹅静脉接种致病指数分别为 1.2 6、1.6 5、1.6 75。目前虽然没有鹅副粘病毒毒力判定标准 ,但从其对鸡和鹅的致病性检测结果表明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粘病毒 毒力特性 致病性 MDT ICPI IVPI
下载PDF
免疫鸡群感染新城疫强毒后的排毒规律 被引量:12
14
作者 文其乙 吴艳涛 +5 位作者 刘秀梵 张如宽 焦新安 吴长新 彭大新 高崧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5-17,共3页
将经过2次新城疫(ND)基础免疫的SPF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在60日龄时分别用F48E8、Texas、Hert33ND强毒和Lasota弱毒经口腔接种0.25mL/只,12h后采取泄殖腔棉拭,利用ND强毒快速... 将经过2次新城疫(ND)基础免疫的SPF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在60日龄时分别用F48E8、Texas、Hert33ND强毒和Lasota弱毒经口腔接种0.25mL/只,12h后采取泄殖腔棉拭,利用ND强毒快速诊断试剂盒进行排毒的动态监测,并在攻毒前期、中期、后期测定各试验组SPF鸡的HI效价。试验第3天开始排毒,20d结束,其间在6~7d和11~13d出现2次排毒高峰。HI抗体在初期先是降低1个滴度,后期开始升高而且离散度不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感染 排毒规律 诊断试剂盒 ELISA
下载PDF
单抗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被引量:15
15
作者 万洪全 许益民 +3 位作者 王永坤 朱国强 吴力力 严维巍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38-341,共4页
以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病毒(IBV)核衣壳蛋白(N)的单抗株6DH8作为一抗,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鼠IgG作为二抗,建立了检测石蜡切片中IBV抗原的单抗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Mc-IP),并对人工攻毒鸡及临床IBV感... 以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病毒(IBV)核衣壳蛋白(N)的单抗株6DH8作为一抗,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鼠IgG作为二抗,建立了检测石蜡切片中IBV抗原的单抗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Mc-IP),并对人工攻毒鸡及临床IBV感染疑似鸡进行了检测。在IBVM41株人工攻毒鸡,用该技术于1~12d从气管、2~7d从肾脏可以检测到IBV抗原,阳性染色集中于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临床疑为IBV感染的病鸡,以Mc-IP技术和单抗免疫荧光试验(Mc-IFA)同时进行检测,结果阳性率分别为90.3%及8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病 支气管炎病毒 单克隆抗体 MC-IP技术
下载PDF
不同地区101个禽源性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致病性试验 被引量:21
16
作者 高崧 吴长新 +3 位作者 文其乙 焦新安 张如宽 刘秀梵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3-16,共4页
从国内18个省、市、自治区大肠杆菌病疑似病禽中分离并鉴定出大肠杆菌595株,鉴定出其中440个分离株的血清型。采用Rosenberg氏报道的方法,测定了来自不同地区的60个优势血清型分离株对SPF鸡、30个其他常见血... 从国内18个省、市、自治区大肠杆菌病疑似病禽中分离并鉴定出大肠杆菌595株,鉴定出其中440个分离株的血清型。采用Rosenberg氏报道的方法,测定了来自不同地区的60个优势血清型分离株对SPF鸡、30个其他常见血清型及11个国内少见血清型分离株对普通易感鸡的致病性。结果表明:所测定的101个分离株均为致病株,且90%以上属高、中度致病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致病性 禽源
下载PDF
鸡传染性腺胃病(暂定名)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20
17
作者 许金俊 朱国强 +3 位作者 许益民 周继红 田惠芳 王永坤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1-12,共2页
鸡传染性腺胃病(暂定名)的初步调查许金俊朱国强许益民周继红田惠芳王永坤(扬州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江苏225009)1995年3月以来,在江苏省海安等市县的部分鸡场和养鸡户饲养的低龄育成鸡发生一种以消瘦死亡,腺胃水肿... 鸡传染性腺胃病(暂定名)的初步调查许金俊朱国强许益民周继红田惠芳王永坤(扬州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江苏225009)1995年3月以来,在江苏省海安等市县的部分鸡场和养鸡户饲养的低龄育成鸡发生一种以消瘦死亡,腺胃水肿出血,胸腺、法氏囊萎缩为特征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病 传染性腺胃病 流行病学 调查
下载PDF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变化 被引量:10
18
作者 田慧芳 孙龙生 +2 位作者 朱国强 吴力力 朱坤熹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7-240,共4页
对1995年以来在江苏一些县市养鸡场和养鸡专业户蛋鸡群发生的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病例进行了系统的病理学观察。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病例的病理变化基本相同。其主要眼观病理变化为腺胃显著肿大,小肠充血、... 对1995年以来在江苏一些县市养鸡场和养鸡专业户蛋鸡群发生的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病例进行了系统的病理学观察。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病例的病理变化基本相同。其主要眼观病理变化为腺胃显著肿大,小肠充血、出血和炎症;主要组织学变化为腺胃粘膜充血、出血、炎性水肿和浅层坏死,小肠粘膜急性炎症变化,肝、心、肾等实质细胞变性以至局灶性坏死,脾、胸腺及法氏囊的淋巴组织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腺胃型 病理变化
下载PDF
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变异株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朱国强 严维巍 +5 位作者 孙龙生 王碧林 万洪全 周继宏 庄国宏 王永坤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2-236,共5页
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变异株H95提纯样品经SDS-PAGE和Westernbloting,证明H95株单抗DE7和M41株单抗6DH8均能识别H95株54000蛋白多肽。采用单抗、多抗介导间接EL... 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变异株H95提纯样品经SDS-PAGE和Westernbloting,证明H95株单抗DE7和M41株单抗6DH8均能识别H95株54000蛋白多肽。采用单抗、多抗介导间接ELISA试验表明,H95毒株能与抗IBVM41N蛋白单抗6DH8和IBVM蛋白单抗MC发生反应,也能与抗M41、Gray、Holte、T、H52、N115和分离株C9001、DLZ9111的多抗血清反应,同时抗H95株的4株单抗、多抗血清也能与上述毒株反应。卵磷脂酶C处理的H95株的血凝活性能被相应的H95株的单克隆抗体和高免血清所抑制,也能被M41单抗和高免血清所抑制。通过RT-PCR获得了H95毒株的免疫原基因S1,经Southernbloting和IBV的S探针检测呈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病毒 腺胃病变型 蛋白多肽 鸡病
下载PDF
地方鸡种血浆AKP和GPT及CPK活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陈国宏 卞建春 +7 位作者 王克华 吴信生 陈宽维 常洪 吴兆林 童海兵 李碧春 张学余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6-70,共5页
对我国肖山鸡、白耳鸡、狼山鸡、乌骨鸡、油鸡、白耳鸡()×肖山鸡(♀)、肖山鸡()×白耳鸡(♀)等7个地方鸡种(含2个杂种)12周龄血浆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GPT)、肌酸激酶(CPK)的活性进... 对我国肖山鸡、白耳鸡、狼山鸡、乌骨鸡、油鸡、白耳鸡()×肖山鸡(♀)、肖山鸡()×白耳鸡(♀)等7个地方鸡种(含2个杂种)12周龄血浆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GPT)、肌酸激酶(CPK)的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狼山鸡、肖山鸡血浆AKP活性显著高于白耳鸡和乌骨鸡(P<0.05);公鸡血浆AKP活性显著高于母鸡(P<0.05);血浆AKP活性与12周龄体重呈极显著相关(P<0.01);白耳鸡、乌骨鸡血浆GPT活性显著高于狼山鸡(P<0.05);公鸡血浆GPT活性有高于母鸡的趋势,但检验结果不显著(P>0.05)。血浆GPT活性与12周龄体重相关分析表明,油鸡达显著水平(P<0.05);乌骨鸡、肖山鸡、白耳鸡()×肖山鸡(♀)血浆CPK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地方鸡种(P<0.05),狼山鸡显著高于肖山鸡()×白耳鸡(♀)(P<0.05);母鸡血浆CPK活性有高于公鸡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血浆CPK活性与12周龄体重的相关呈负相关趋势,但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地方鸡种 血浆 AKP GPT CPK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