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留学生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建设的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华玲 陈文飞 +1 位作者 陈菊萍 戴华 《基础医学教育》 2020年第5期348-350,共3页
扬州大学医学院已进行多年的留学生医学生物化学的课程建设,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一整套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文章从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考核细则等几方面进行探讨和总结... 扬州大学医学院已进行多年的留学生医学生物化学的课程建设,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一整套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文章从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考核细则等几方面进行探讨和总结,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及对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物化学 教学改革 教学体系
下载PDF
四氢原小檗碱同类物缓解吗啡戒断症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葛晓群 张洪泉 +2 位作者 周华珠 许正新 卞春甫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观察四氢原小檗碱同类物(THPBs)对吗啡依赖小鼠和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方法··:以连续递增剂量方式sc盐酸吗啡,建立吗啡依赖小鼠和大鼠模型,ipTHPBs20min后,用环丙羟丙吗啡(小鼠... 目的··:观察四氢原小檗碱同类物(THPBs)对吗啡依赖小鼠和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方法··:以连续递增剂量方式sc盐酸吗啡,建立吗啡依赖小鼠和大鼠模型,ipTHPBs20min后,用环丙羟丙吗啡(小鼠5mg·kg-1,大鼠2mg·kg-1,ip)催瘾。结果··:小鼠分别ipl-四氢巴马汀(l-THP,15,30,60mg·kg-1)、l-千金藤啶碱(l-SPD,15,30,60mg·kg-1)和dl-四氢巴马汀(dl-THP,15,30,60mg·kg-1)可显著抑制其跳台反应,降低跳台次数,减少体重下降。大鼠分别ipl-THP(10,20,40mg·kg-1)和dl-THP(10,20,40mg·kg-1)能够抑制1h体重下降,大大改善戒断时的行为表现,减轻腹泻和流涎,症状评分随剂量增加而下降。l-SPD抑制大鼠戒断症状作用虽无剂量依赖关系,但10mg·kg-1却可减轻大鼠24h体重下降。结论··:THPBs可缓解吗啡依赖小鼠和大鼠戒断症状,可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原小檗碱 同类物 吗啡依赖 戒断综合征
下载PDF
毛花黄芪总甙对小鼠抗衰老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琦 孙云 +1 位作者 邓杨梅 张洪泉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1年第4期189-191,共3页
目的 研究毛花黄芪总甙对D -半乳糖 (D gal)所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D gal连续注射 ,造成实验性衰老小鼠模型 ,通过跳台和避暗实验 ,并通过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 (MDA)水平 ,观察... 目的 研究毛花黄芪总甙对D -半乳糖 (D gal)所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D gal连续注射 ,造成实验性衰老小鼠模型 ,通过跳台和避暗实验 ,并通过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 (MDA)水平 ,观察毛花黄芪总甙对小鼠学习记忆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通过测小鼠免疫器官重量 ,碳粒廓清速率 ,迟发超敏反应 (DNCB)及体外conA诱导淋巴细胞转化能力 ,观察药物对衰老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结果  在跳台和避暗试验中 ,毛花黄芪总甙能显著提高衰老小鼠对电刺激的躲避能力 ,并使衰老小鼠血清SOD水平显著提高 ,MDA值明显降低 ,同时药物对D gal所致衰老小鼠免疫器官重量 ,碳粒廓清速率 ,迟发超敏反应(DNCB)及体外conA诱导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的降低均具有较明显的恢复作用。  结论 毛花黄芪总甙能增强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力和抗氧化能力 ,并有较强的免疫增强作用 ,因此具有较强的抗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花黄芪总甙 学习记忆 抗氧化 免疫功能 中药 药理
下载PDF
杜仲叶提取物对衰老小鼠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1
4
作者 周华珠 陈翠华 +2 位作者 孙云 祝瑾 张洪泉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6期463-464,共2页
目的观察衰老小鼠血和肺组织抗氧化功能改变及中药杜仲叶的抗氧化性损伤作用。方法用D-半乳糖建立小鼠代谢紊乱实验性衰老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杜仲叶水提取物,观察其对小鼠肺和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 目的观察衰老小鼠血和肺组织抗氧化功能改变及中药杜仲叶的抗氧化性损伤作用。方法用D-半乳糖建立小鼠代谢紊乱实验性衰老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杜仲叶水提取物,观察其对小鼠肺和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肺和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空白对照组的肺SOD(kU/g)、血SOD(kU/g)、肺GSH-Px(kU/g)、血GSH-Px(kU/g)、肺MDA(μmol/L)、血浆MDA(μmol/L)分别为:1.54±0.15、1.58±0.09、68.86±9.21、47.09±10.50、0.34±0.08、4.49±0.96;模型组的肺SOD(kU/g)、血SOD(kU/g)、肺GSH-Px(kU/g)、血GSH-Px(kU/g)、肺MDA(μmol/L)、血浆MDA(μmol/L)分别为:1.07±0.39、1.16±0.37、50.56±19.46、29.21±5.80、0.57±0.16、6.16±0.74;杜仲叶水提取物7.5g/kg组的肺SOD(kU/g)、血SOD(kU/g)、肺GSH-Px(kU/g)、血GSH-Px(kU/g)、肺MDA(μ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半乳糖 衰老 抗氧化功能 杜地提取物 小鼠
下载PDF
甘丙肽拮抗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方彭华 史明仪 +3 位作者 郁梅 马银屏 李健 隋玉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99-1101,共3页
2型糖尿病(T2DM)是由胰岛功能减退及胰岛素抵抗(IR)而引发的代谢紊乱综合征,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三多一少”症状。目前,我国DM患者超过9200万,其中T2DM患者占了95%,患者总数和增长率均为世界... 2型糖尿病(T2DM)是由胰岛功能减退及胰岛素抵抗(IR)而引发的代谢紊乱综合征,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三多一少”症状。目前,我国DM患者超过9200万,其中T2DM患者占了95%,患者总数和增长率均为世界第一。其传统的治疗模式是先采用促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如磺脲类药物。有些病人初始用磺脲类药物时疗效良好,但数月或数年后疗效减弱或消失称为继发性失效,此时通常加用胰岛素或者单用胰岛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敏感性 甘丙肽 激动剂
下载PDF
甘丙肽在三叉神经主核引起的超极化反应和外向性电流 被引量:3
6
作者 史明仪 王正山 周华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4-414,466,共2页
目的 :探讨甘丙肽对中枢神经细胞电位活动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细胞内记录和全细胞膜片钳方法 ,以三叉神经主核神经元 (PrV)为对象进行探索。结果 :甘丙肽灌流使大鼠PrV 48个神经元中 2 6个出现超极化反应 ,伴兴奋性突触后... 目的 :探讨甘丙肽对中枢神经细胞电位活动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细胞内记录和全细胞膜片钳方法 ,以三叉神经主核神经元 (PrV)为对象进行探索。结果 :甘丙肽灌流使大鼠PrV 48个神经元中 2 6个出现超极化反应 ,伴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f-EPSP)抑制和膜电阻降低。 88个神经元中 5 1个出现外向性电流。该电流随膜电位负值增大而减少 ,不被低钙高镁所阻抑 ,为甘丙肽激动剂M16所模拟 ,被四乙基铵 (TEA)和甘丙肽阻断剂M32、M35、M40所抑制。结论 :上述超极化和外向性电流由细胞内钾外流所产生 ,甘丙肽抑制作用是机体重要的保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膜电位 甘丙肽 三叉神经主核 超极化反应 外向性电流
下载PDF
四氢生物蝶呤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艳青 张英 +1 位作者 王顺蓉 李著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 :探讨四氢生物蝶呤 (BH4)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IR)模型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复制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 ,手术前 1h喂饲BH4,动态检测其对肾组织NO含量、cNOS和iNOS活性的影响 ,并通过肾功能、MPO、MDA的变化来评价BH4对肾IR... 目的 :探讨四氢生物蝶呤 (BH4)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IR)模型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复制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 ,手术前 1h喂饲BH4,动态检测其对肾组织NO含量、cNOS和iNOS活性的影响 ,并通过肾功能、MPO、MDA的变化来评价BH4对肾IR模型的作用。结果 :BH4能够升高再灌注早期cNOS活性 ,增加内皮源性NO含量 ,减轻炎症反应 ,减弱再灌注后期对iNOS的诱导作用。结论 :BH4可改善再灌注初期cNOS活性 ,保护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生物蝶呤 一氧化氮 肾脏 大鼠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甘丙肽对幼鼠三叉神经主核突触传递的抑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史明仪 王正山 周华珠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09-209,282,共2页
关键词 甘丙肽 三叉神经主核神经元 传递 抑制
下载PDF
ABO、Rh及MNSs血型鉴定用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琦 张嘉敏 +1 位作者 李厚达 朱自严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9-421,共3页
关键词 血型/鉴定 抗体
原文传递
低剂量甘丙肽拮抗剂M40在中枢的兴奋剂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史明仪 陈琦 吴一丁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8-238,248,256,共3页
关键词 低剂量甘丙肽拮抗剂 M40 中枢 兴奋剂作用 AD
下载PDF
甘丙肽对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隋玉梅 方彭华 +2 位作者 李健 马银屏 史明仪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2年第5期367-369,共3页
甘丙肽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神经肽,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在中枢及周围神经细胞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即对甘丙肽对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甘丙肽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下载PDF
Lnk基因敲除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结肠炎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艳青 华婧 +5 位作者 郭俊荣 朱明明 钱佳丽 徐月节 许叶旻 邓彬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7-11,共5页
目的比较Lnk基因敲除小鼠与野生型小鼠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结肠炎后的表现。方法将周龄相近的C57BL/6小鼠分为野生型组(WT)、野生型小鼠结肠炎组(WT+DSS)、Lnk敲除鼠组(KO)和Lnk敲除鼠结肠炎组(KO+DSS)。WT和KO小鼠正常饮水,WT+DSS... 目的比较Lnk基因敲除小鼠与野生型小鼠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结肠炎后的表现。方法将周龄相近的C57BL/6小鼠分为野生型组(WT)、野生型小鼠结肠炎组(WT+DSS)、Lnk敲除鼠组(KO)和Lnk敲除鼠结肠炎组(KO+DSS)。WT和KO小鼠正常饮水,WT+DSS及KO+DSS组小鼠自由饮用2. 5%DSS水溶液。实验进行7 d,每日观察小鼠体质量变化、粪便软硬度及肠道出血情况,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7 d后取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WT小鼠和KO小鼠外周血中调节性B细胞(Breg)频率。处死小鼠,取肠观察外形、颜色,测量肠的长度。结肠组织制作为组织学切片,进行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 WT和KO组小鼠排便正常,KO+DSS组小鼠与WT+DSS组小鼠较早出现腹泻及排血便情况。KO+DSS组小鼠的体质量在实验周期内较其他3组有显著降低,KO+DSS组DAI随时间显著增加。KO组Breg细胞频率显著低于WT组。KO+DSS组结肠明显变短,HE组织切片镜检糜烂出血、淤血,多病灶浅溃疡,炎性细胞浸润黏膜及黏膜下层并累及肌层,提示炎症反应加重。结论 Lnk缺失可加重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表现,可能与Lnk KO小鼠体内Breg细胞频率降低、对炎症反应的负调控作用减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k 结肠炎 调节性B细胞 疾病活动指数 结肠组织
下载PDF
紫苏对动物微血管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梁明华 刘红伟 《中国微循环》 1997年第2X期115-117,共3页
实验在6只蟾蜍和19只小白鼠上进行。观察紫苏外用于血管是否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用药后的血管口径与用药前相比,均能明显缩小,有统计意义(P〈0.05-P〈0.01)。这种收缩血管的作用,不为α-受体阻断剂所阻... 实验在6只蟾蜍和19只小白鼠上进行。观察紫苏外用于血管是否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用药后的血管口径与用药前相比,均能明显缩小,有统计意义(P〈0.05-P〈0.01)。这种收缩血管的作用,不为α-受体阻断剂所阻断。此外去鞣酸紫苏和去阳离子紫苏,均能使血管收缩。设想紫苏含有我种活性成分,共同参与血管的收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微血管 中药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四氢生物蝶呤与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艳青 李著华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5年第4期436-439,共4页
许多心血管疾病中存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其机制可能为内皮细胞生成的一氧化氮(NO)活性降低,四氢生物蝶呤(BH4)是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辅因子,该辅因子有调节NOS功能和NO活性的作用,本文就BH4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四氢生物蝶呤 内皮功能 一氧化氮
下载PDF
肝病患者血清抗凝血酶Ⅲ、前白蛋白的变化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解渝 张芝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8期886-887,共2页
目的:通过对各类肝病血清抗凝血酶-Ⅲ含量、活性以及前白蛋白的检测,并分析比较,探讨上述指标在反映肝脏受损程度上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AT-Ⅲ抗原(AT-Ⅲ:Ag)测定用火箭电泳法,AT-Ⅲ活性(AT-Ⅲ:A)测定有凝血酶凝胶空斑法,前白蛋... 目的:通过对各类肝病血清抗凝血酶-Ⅲ含量、活性以及前白蛋白的检测,并分析比较,探讨上述指标在反映肝脏受损程度上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AT-Ⅲ抗原(AT-Ⅲ:Ag)测定用火箭电泳法,AT-Ⅲ活性(AT-Ⅲ:A)测定有凝血酶凝胶空斑法,前白蛋白测定用速率散射比浊法。结果:各肝病组两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前白蛋白下降更为显著,各肝炎组间差异也比AT-Ⅲ显著(P<0.01),特别为急性肝炎。结论:血清前白蛋白含量的变化能早期准确地反映肝细胞受损程度及肝脏储备功能,对于各类肝病前白蛋白的检测比抗凝血酶-Ⅲ更敏感,是一项十分有价值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血清 抗凝血酶Ⅲ 前白蛋白 诊断 检测
下载PDF
内关注射硝酸甘油改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性ECG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琦 周华珠 史明仪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2期297-297,310,共2页
研究内关穴注射硝酸甘油改善大鼠心肌缺血的疗效及内关—脊神经节—心脏反射通路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 (PPT)造成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舌下含服、内关穴及非穴位注射硝酸甘油(NTG)改善大鼠心肌缺血的疗效 ;比较切断... 研究内关穴注射硝酸甘油改善大鼠心肌缺血的疗效及内关—脊神经节—心脏反射通路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 (PPT)造成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舌下含服、内关穴及非穴位注射硝酸甘油(NTG)改善大鼠心肌缺血的疗效 ;比较切断脊髓前后根及破坏脊神经节前后 ,内关穴用药疗效的差异。内关穴注射与舌下含服NTG均可明显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ECG改变 ,且内关穴用药后的ECG恢复时间明显短于舌下含服 ;保留或切断大鼠脊髓前后根 ,心肌缺血性ECG均能迅速恢复 ,作用无明显差异 ,而破坏脊神经节后内关穴用药 ,改善心肌缺血作用明显下降。结果表明 :内关穴注射NTG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缺血 ,其作用可通过不经过脊髓的内关—脊神经节—心脏神经反射通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穴 ECG 心肌缺血 硝酸甘油 急性心肌缺血
下载PDF
KB-R7943改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琦 李平 《中国微循环》 2001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目的研究Na +_Ca2+交换抑制剂KB -R7943(2_[2_[4_(4_Nitrobenzyloxy)phenyl]cthyl]isoth ioureamethanesulphonate)对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致室性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方法制备大鼠离体左右心房 ,研究KB -R7943对其心肌收缩力及心... 目的研究Na +_Ca2+交换抑制剂KB -R7943(2_[2_[4_(4_Nitrobenzyloxy)phenyl]cthyl]isoth ioureamethanesulphonate)对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致室性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方法制备大鼠离体左右心房 ,研究KB -R7943对其心肌收缩力及心率的影响 ;采用离体血管平滑肌张力记录法研究KB -R7943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张力作用的影响 ;利用大鼠离体和在体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R)致心律失常模型研究KB -R7943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结果KB -R7943对大鼠心肌收缩力、心率及血管平滑肌张力作用的影响均较弱。但它可有效地降低大鼠离体和在体心肌I/R后室早、室速、室颤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结论KB -R7943有较强的抗I/R性心律失常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律失常 Na^+-Ca^+交换 KB-R7943
下载PDF
人B-CAM/Lu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L929细胞中的表达
18
作者 陈琦 曹慧 +3 位作者 高哓飞 张海燕 王芬 李厚达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5-448,共4页
目的克隆人B-CAM/Lu基因,构建其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获得稳定高表达B-CAM/Lu的L929细胞株。方法RT-PCR技术克隆人B-CAM/Lu基因,并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EGZ中,该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与pH456、pH460两个辅助病毒载体一起,共转染包装细胞293T... 目的克隆人B-CAM/Lu基因,构建其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获得稳定高表达B-CAM/Lu的L929细胞株。方法RT-PCR技术克隆人B-CAM/Lu基因,并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EGZ中,该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与pH456、pH460两个辅助病毒载体一起,共转染包装细胞293T,并感染L929细胞,经Zeocin筛选获得的细胞株通过RT-PCR、Western blot及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细胞中B-CAM/Lu基因mRNA的转录和蛋白表达。结果成功获得人B-CAM/Lu基因,测序正确,亚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EGZ后,经转染筛选,获得的抗性L929细胞株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检测到B-CAM/Lu mRNA的转录和目的蛋白的表达,通过间接免疫荧光确定该蛋白定位表达在L929转基因细胞膜上。结论成功克隆并构建了人B-CAM/Lu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获得稳定高表达B-CAM/Lu蛋白的L929细胞株,为将其作为免疫源,制备B-CAM/Lu单抗用于镰刀型红细胞病及一些肿瘤疾病的检测诊断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AM/Lu L929 表达 逆转录病毒载体
下载PDF
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活化对胰岛素抵抗合并高血压大鼠代谢及血压的影响
19
作者 邓彬 张艳青 +2 位作者 龚开政 肖炜明 张振刚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28-631,共4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活化对高脂饮食诱发的胰岛素抵抗合并高血压大鼠代谢及血压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胰岛素抵抗合并高血压模型组(n=10)及吡格列酮治疗组(n=10)。采用高脂饮食...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活化对高脂饮食诱发的胰岛素抵抗合并高血压大鼠代谢及血压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胰岛素抵抗合并高血压模型组(n=10)及吡格列酮治疗组(n=10)。采用高脂饮食喂饲建立胰岛素抵抗合并高血压大鼠模型,其中治疗组在喂饲高脂饮食9周后给予吡格列酮灌胃(10mg/kg.d),各组均在14周末测定大鼠血压,后处死各组大鼠,测定血糖、胰岛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胰岛素、血糖水平及血压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组血清FFA[(367.3±38.1vs587.3±35.8)μmol/L,P<0.05],TNFα[(10.6±4.2vs24.3±8.8)pg/L,P<0.01],血糖[(8.2±1.3vs9.9±1.8)mmol/L,P<0.05],血清胰岛素[(30.2±5.2vs46.1±17.0)mU/L,P<0.05],血压[(142.7±15.3vs165.4±15.1)mmHg,P<0.05]均显著低于模型组,而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高于模型组(4.29±1.04vs2.48±0.80,P<0.01)。结论高脂饮食等环境变化诱发的胰岛素抵抗可能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促进PPARγ的活化可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并对高血压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胰岛素抵抗 高血压 高血压大鼠模型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活化 代谢 血清游离脂肪酸 高血压模型 血糖水平
下载PDF
在大鼠大脑皮质发育过程中5-HT受体亚型的改变
20
作者 史明仪 周华珠 陈琦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7年第6期41-45,40,共6页
5-HT灌流幼年组及成年组大鼠脑片。幼年组66.7%额叶后部Ⅳ层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幅度降低73.9%,膜电位和膜电阻无变化;此作用为5-HT1β激动剂TFMPP模拟,为5-HT1A/1β拮抗剂pin... 5-HT灌流幼年组及成年组大鼠脑片。幼年组66.7%额叶后部Ⅳ层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幅度降低73.9%,膜电位和膜电阻无变化;此作用为5-HT1β激动剂TFMPP模拟,为5-HT1A/1β拮抗剂pindolol阻抑;5-HT不降低低钙高镁液中谷氨酸钠的去极化反应。提示幼年期5-HT经突触前膜5-HT1B受体抑制突触传递。5-HT灌流使成年组60.9%神经EPSP降低36.2%,伴随膜电阻减小;此作用为5-HT1A激动剂8-OH-DPAT模拟、5-HT1A拮抗剂NAN-190阻抑;在低钙高镁液中5-HT轻度抑制谷氨酸钠的去极化反应,提示成年期5-HT主要经突触后膜5-HT1A受体发挥抑制效应。上述发现表明5-HT对丘脑—皮质投射的抑制途径与年龄有关,幼年期5-HT1B受体发挥了阶段性的重要作用,成年期5-HT1A受体是发挥作用的主要径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 大脑皮质 发育 受体亚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