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窄叶突变体nal3-t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被引量:1
1
作者 封功能 张昌泉 +3 位作者 唐明勇 张桂云 徐辰武 刘巧泉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43,共4页
在粳稻品种武香粳9号来源的转基因后代中发现一份窄叶突变体,在整个生育期表现为叶片变窄且内卷,植株矮化。遗传分析表明,该窄叶性状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以突变体和南京11杂交获得的F2为定位群体,利用分子标记进行基因定位,将窄叶基... 在粳稻品种武香粳9号来源的转基因后代中发现一份窄叶突变体,在整个生育期表现为叶片变窄且内卷,植株矮化。遗传分析表明,该窄叶性状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以突变体和南京11杂交获得的F2为定位群体,利用分子标记进行基因定位,将窄叶基因定位在第12染色体长臂的SSR标记CHR1220和CHR1216之间,物理距离约为1.44Mb,与标记CHR1217共分离。定位区段与nal3和nal3(t)等窄叶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区域相同,故将所定位基因暂定名为nal3-t。这为进一步克隆该基因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窄叶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下载PDF
水稻胚乳RNA定量RT-PCR分析中参照基因选择 被引量:36
2
作者 李钱峰 蒋美艳 +3 位作者 于恒秀 辛世文 顾铭洪 刘巧泉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66,共6页
以6个籼粳稻品种胚乳总RNA为研究材料,检测包括eEF-1a、eIF-4a、UBC、GAPDH、UBQ-5、TBL和ACT1在内的7个常用管家基因的表达稳定性情况,通过geNorm软件分析选择最佳参照基因。结果表明:不同的品种间,eEF-1a和ACT1的表达最为稳定,UBC的... 以6个籼粳稻品种胚乳总RNA为研究材料,检测包括eEF-1a、eIF-4a、UBC、GAPDH、UBQ-5、TBL和ACT1在内的7个常用管家基因的表达稳定性情况,通过geNorm软件分析选择最佳参照基因。结果表明:不同的品种间,eEF-1a和ACT1的表达最为稳定,UBC的表达变化最为明显。当利用多基因作为内参基因时,使用两个最稳定表达的管家基因即可达到准确校正的目的。该结果为水稻等植物中基因表达分析时内参基因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实时定量RT—PCR 参照基因 基因表达 胚乳
下载PDF
作物淀粉晶体结构的波谱分析 被引量:29
3
作者 满建民 蔡金文 +3 位作者 徐斌 张奉民 刘巧泉 韦存虚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1-698,共8页
作物淀粉有A-型、B-型和C-型晶体,本文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和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13CCP/MASNMR)研究了不同植物来源淀粉的波谱特征和相对结晶度。结果表明,水稻、马铃薯和豌豆淀粉分别表现典型的A-型、B-型和C-型晶体XRD波谱,荸... 作物淀粉有A-型、B-型和C-型晶体,本文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和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13CCP/MASNMR)研究了不同植物来源淀粉的波谱特征和相对结晶度。结果表明,水稻、马铃薯和豌豆淀粉分别表现典型的A-型、B-型和C-型晶体XRD波谱,荸荠淀粉则表现CA-型XRD波谱,葛根淀粉为CB-型XRD波谱。以Jade5.0分析软件峰拟合法和曲线作图法计算出来的淀粉XRD相对结晶度差别较大,且无相关性,以曲线作图法计算出来的相对结晶度可信度较高。不同来源淀粉的13CCP/MAS NMR波谱相似,有C1、C4、C2,3,5和C6区域,区别主要在C1区域,在该区域A-型糯玉米和普通玉米淀粉有3个结晶峰,B-型马铃薯淀粉有2个结晶峰,CA-型转基因高直链水稻(TRS)淀粉有3个不明显的结晶峰,而CB-型酸解TRS淀粉有2个结晶峰,无定形淀粉没有结晶峰。利用PeakFit4.12峰拟合分析软件能够计算淀粉13CCP/MAS NMR波谱的相对结晶度和双螺旋含量,其中双螺旋含量比结晶度高,结晶度又比依据XRD波谱计算出来的结晶度高。上述研究结果为应用XRD和13CCP/MAS NMR波谱技术分析作物淀粉晶体结构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晶体结构 粉末X-射线衍射仪 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 结晶度 双螺旋含量
下载PDF
水稻栽培品种淀粉合成相关基因来源及其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严长杰 田舜 +4 位作者 张正球 韩月澎 陈峰 李欣 顾铭洪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65-871,共7页
目的明确高产水稻品种中与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性质,为稻米品质改良提供指导。方法以53个典型的籼粳品种和近年育成的高产水稻品种为材料,分析了供试品种的理化品质和RVA谱特征,并利用根据籼粳基因组序列差异设计的Wx、Sbe1、Sbe3基因的... 目的明确高产水稻品种中与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性质,为稻米品质改良提供指导。方法以53个典型的籼粳品种和近年育成的高产水稻品种为材料,分析了供试品种的理化品质和RVA谱特征,并利用根据籼粳基因组序列差异设计的Wx、Sbe1、Sbe3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了53个水稻品种的基因型,并分析了3个基因位点的遗传学效应。结果3个分子标记均能很好的区分3个位点上等位基因的籼粳来源,根据3个位点的基因型可将53个品种分为6种类型。单个基因遗传效应分析表明:在不同基因型品种间淀粉的理化特性(AC,GC,RVA)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3个基因的联合效应在不同基因型组合间也存在显著的差异。结论3个基因在高产品种培育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交流和重组,而且3个基因位点上的不同等位基因(籼粳)对稻米淀粉的合成具有不同的遗传效应。其中Wx基因的影响是最主要的,Sbe1、Sbe3基因次之。3个基因位点的分子标记可为高产品种的品质改良提供快捷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淀粉合成相关基因 直链淀粉含量 胶稠度 淀粉粘滞性特征
下载PDF
水稻淀粉脱分支酶基因PUL对稻米理化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严长杰 房玉伟 +4 位作者 李敏 彭军成 刘巧泉 汤述翥 顾铭洪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8-735,共8页
为了研究PUL基因的变异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分别以籼稻品种桂朝2号和粳型糯稻品种苏御糯互为供体和轮回亲本,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经过多代回交构建了PUL基因的近等基因系,分析了各近等基因系和轮回亲本的蒸煮品质指标。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PUL基因的变异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分别以籼稻品种桂朝2号和粳型糯稻品种苏御糯互为供体和轮回亲本,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经过多代回交构建了PUL基因的近等基因系,分析了各近等基因系和轮回亲本的蒸煮品质指标。结果表明,近等基因系与轮回亲本在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淀粉晶体结构等指标上没有显著差异,而淀粉的热力学特性和淀粉黏滞性等指标存在显著的变化。说明PUL基因是影响稻米蒸煮品质的重要基因之一。来源于籼稻桂朝2号和粳稻苏御糯的PUL等位基因在功能上已经发生明显的分化。本研究中基于PUL基因序列差异设计的分子标记可以直接用于水稻品质的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蒸煮食味品质 PUL基因 近等基因系
下载PDF
无抗性选择标记转基因软米和糯稻新品系的选育及中间试验 被引量:6
6
作者 于恒秀 刘巧泉 +6 位作者 徐丽 陆美芳 蔡秀玲 龚志云 裔传灯 王宗阳 顾铭洪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67-973,共7页
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稻米品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为培育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的软米和糯稻新品系,在经共转化法获得的转反义Wx基因水稻自交后代中筛选获得了不含抗性选择标记基因的纯合体。对这些纯合转基因水稻的分析表明,其未成熟种子胚乳... 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稻米品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为培育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的软米和糯稻新品系,在经共转化法获得的转反义Wx基因水稻自交后代中筛选获得了不含抗性选择标记基因的纯合体。对这些纯合转基因水稻的分析表明,其未成熟种子胚乳中Wx基因表达水平和成熟种子中Wx蛋白量较未转化对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转基因水稻成熟种子中直链淀粉含量较未转化对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个转基因系降低至10%左右,相当于软米的直链淀粉含量,1个转基因系降到了2%以下,形成了糯稻新品系。转基因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降低后,其胶稠度相应变软,而糊化温度未发生明显改变。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的大部分农艺性状与受体品种武香粳9号无显著差异。因此,本研究成功培育了无抗性选择标记且淀粉品质改良的转反义Wx基因水稻新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反义WX基因 软米 糯稻 无抗性选择标记
下载PDF
水稻异淀粉酶基因ISA1及其启动子的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李钱峰 张桂云 +3 位作者 于恒秀 辛世文 顾铭洪 刘巧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8,共7页
利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研究了水稻异淀粉酶基因ISA1在各组织及不同发育阶段籽粒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该基因只在发育籽粒中表达。同时,克隆了ISA1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1.1kb和2.1kb两个不同长度的启动子片段,并分别与GUS报告基因融合,... 利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研究了水稻异淀粉酶基因ISA1在各组织及不同发育阶段籽粒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该基因只在发育籽粒中表达。同时,克隆了ISA1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1.1kb和2.1kb两个不同长度的启动子片段,并分别与GUS报告基因融合,经农杆菌介导转入水稻中。对转基因水稻植株中GUS活性的定性与定量结果表明,2.1kb的ISA1启动子具有很好的胚乳表达特异性,与内源基因定量表达分析的结果一致;而1.1kb的ISA1启动子则不具备该表达特性,它在胚乳、茎、茎节及谷壳中都有很高的表达。这可能是因为2.1kb启动子中含有抑制目的基因在茎等组织或器官中表达的顺式作用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异淀粉酶1 基因表达 启动子分析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β-葡萄糖苷酸酶活性
下载PDF
T-DNA标签技术及其在水稻基因克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马玉银 潘存红 +3 位作者 左示敏 张亚芳 陈宗祥 潘学彪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2-26,共5页
T-DNA标签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分离和克隆植物功能基因的方法。本文介绍了T-DNA标签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概述了该法的优缺点和在水稻基因克隆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T-DNA 水稻 基因克隆
下载PDF
水稻维生素C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桂云 徐根 +3 位作者 于恒秀 梁国华 顾铭洪 刘巧泉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9,共6页
根据拟南芥中参和维生素C合成和代谢关键酶的氨基酸序列,经在公共数据库中搜索比对获得了水稻中参与维生素C合成相关基因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这些基因在水稻不同组织器官以及发育种子中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根据拟南芥中参和维生素C合成和代谢关键酶的氨基酸序列,经在公共数据库中搜索比对获得了水稻中参与维生素C合成相关基因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这些基因在水稻不同组织器官以及发育种子中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维生素C合成相关基因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叶鞘和籽粒,茎和根中的表达量最低,而幼嫩叶片中的表达水平一般高于成熟叶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维生素C合成相关基因 表达分析
下载PDF
红外光谱技术在淀粉粒有序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0
作者 满建民 蔡灿辉 +3 位作者 严秋香 胡茂志 刘巧泉 韦存虚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05-513,共9页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可用于研究淀粉粒的有序结构,包括透射模式和衰减全反射模式2种。本文探讨不同去卷积设置条件对FTIR波谱的影响,并分析FTIR在淀粉粒有序结构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去卷积设置对FTIR波谱和相关峰...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可用于研究淀粉粒的有序结构,包括透射模式和衰减全反射模式2种。本文探讨不同去卷积设置条件对FTIR波谱的影响,并分析FTIR在淀粉粒有序结构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去卷积设置对FTIR波谱和相关峰强度影响较大,以半峰宽19cm1和增强因子1.9的设置对FTIR原始波谱去卷积,获得的结果较好。天然淀粉晶体类型不同,其FTIR波谱有差异,表现在马铃薯和山药淀粉的衰减全反射FTIR波谱相似,与水稻淀粉明显不同;水稻和马铃薯淀粉透射FTIR波谱相似,与山药淀粉明显不同。淀粉中的水分含量影响衰减全反射FTIR波谱,当水分含量超过60%时,对波谱分析结果基本没有影响。酸水解优先降解淀粉粒无定形区的结构成分,提高淀粉粒的有序度。淀粉葡糖苷酶水解淀粉对淀粉粒外部区域的有序度影响不大,但明显提高整个淀粉粒的有序度。不同品质稻米淀粉的衰减全反射FTIR波谱相似。上述研究结果为应用FTIR分析淀粉粒有序结构提供重要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淀粉粒 有序结构 波谱去卷积
下载PDF
利用重测序的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定位剑叶形态QTL 被引量:9
11
作者 徐建军 赵强 +5 位作者 赵元凤 朱磊 徐辰武 顾铭洪 韩斌 梁国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3-487,共5页
剑叶形态性状(剑叶长、剑叶宽和剑叶面积)是水稻理想株型育种的重要目标性状之一。发掘新的控制水稻剑叶形态性状的基因资源,准确鉴定和定位水稻剑叶形态性状QTL,对开展水稻剑叶形态性状分子生物学研究和理想株型分子育种都具有重要意... 剑叶形态性状(剑叶长、剑叶宽和剑叶面积)是水稻理想株型育种的重要目标性状之一。发掘新的控制水稻剑叶形态性状的基因资源,准确鉴定和定位水稻剑叶形态性状QTL,对开展水稻剑叶形态性状分子生物学研究和理想株型分子育种都具有重要意义。以通过高通量测序而准确获知代换片段位置及长度的一套用籼稻品种9311为受体、粳稻品种日本晴为供体构建的,包括128个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为材料,对剑叶形态性状及其与主穗颖花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剑叶面积与剑叶长、宽呈极显著正相关,主穗颖花数与剑叶长、剑叶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结合Bin-map,共鉴定出与水稻剑叶长、宽和面积相关的QTL分别为4、4和6个,贡献率介于4.08%~60.40%。上述QTL的准确定位,为进一步精细定位及克隆相应QTL以及开展水稻剑叶形态性状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剑叶形态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 QTL定位
下载PDF
2种方法测定稻米蛋白质含量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丽慧 刘巧泉 +3 位作者 张昌泉 徐勇 汤述翥 顾铭洪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72,共5页
以483份稻米样品为对象,分别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和凯氏定氮法测定糙米和精米中的蛋白质含量。通过同一样品NIRS多次测定、同一样品NIRS测定结果与凯氏定氮法测定结果的比较分析,证实NIRS在测定稻米蛋白质含量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 以483份稻米样品为对象,分别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和凯氏定氮法测定糙米和精米中的蛋白质含量。通过同一样品NIRS多次测定、同一样品NIRS测定结果与凯氏定氮法测定结果的比较分析,证实NIRS在测定稻米蛋白质含量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分析了2种方法不同测定值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方程,并讨论了基于NIRS技术预测不同类型稻米中蛋白质含量的可靠性,以求为品质育种提供相对准确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子 蛋白质含量 近红外光谱技术 凯氏定氮法
下载PDF
利用重测序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定位水稻粒型QTL 被引量:11
13
作者 徐建军 赵强 +6 位作者 汤在祥 赵元凤 朱磊 徐辰武 顾铭洪 韩斌 梁国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5-369,共5页
以一套用籼稻品种9311为受体、粳稻品种日本晴为供体构建的128个染色体片段代换系为材料,按随机区组实验设计种植,于成熟后考查代换系粒长、粒宽性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结合Bin图谱,鉴定出6个与粒长相关的QTL、2个与粒宽相关的QTL... 以一套用籼稻品种9311为受体、粳稻品种日本晴为供体构建的128个染色体片段代换系为材料,按随机区组实验设计种植,于成熟后考查代换系粒长、粒宽性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结合Bin图谱,鉴定出6个与粒长相关的QTL、2个与粒宽相关的QTL。其中,qGL3.1被定位在水稻第3染色体的5 792 954bp区间内;qGL3.2被定位在第3染色体的917 878bp区间内;qGL8.1被定位在第8染色体的889 543bp区间内;qGL8.2被定位在第8染色体的208 614bp区间内;qGL9.1被定位在第9染色体的1 149 685bp区间内;qGL11.1被定位在第11染色体的3 184 760bp区间内;qGW1.1被定位在第1染色体的200 070bp区间内;qGW5.1被定位在第5染色体的704 905bp区间内。上述QTL的准确定位,为进一步精细定位及克隆相应QTL和开展水稻粒型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粒型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 数量性状基因座
下载PDF
水稻苗期耐冷性相关QTL qCTS3-1的鉴定和分子定位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勇 王中德 +4 位作者 陶亚军 缪军 高云 魏伟 梁国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81-1186,共6页
低温会影响水稻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增强耐冷性已成为水稻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为了鉴定和定位水稻耐冷性相关位点,本研究以广陆矮4号(受体)与日本晴(供体)杂交获得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中的1个低温敏感株系C32022为材料,测定低温处... 低温会影响水稻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增强耐冷性已成为水稻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为了鉴定和定位水稻耐冷性相关位点,本研究以广陆矮4号(受体)与日本晴(供体)杂交获得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中的1个低温敏感株系C32022为材料,测定低温处理后植株存活率,采用代换作图法在水稻第3染色体上定位一个控制水稻苗期耐冷性的QTL,命名为qCTS3-1.利用C32022和广陆矮4号衍生的F2分离群体进行遗传分析,结果显示,该群体中叶片表现正常绿色与叶片表现出黄色、萎蔫单株比例符合1∶3分离比,表明耐冷性受单个主效QTL控制.来自日本晴的等位基因能够增加植株对低温的敏感性.利用该群体中86个隐性单株将qCTS3-1初步定位在分子标记WZD-S3-7~WZD-S3-11,物理距离约为550 k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耐冷性 数量性状位点 分子定位
下载PDF
利用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定位水稻结实率QTLs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勇 缪军 +4 位作者 陶亚军 朱金燕 王军 王中德 梁国华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49,共5页
以85个籼稻广陆矮4号为受体亲本、粳稻日本晴为供体亲本的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为材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s多重比较,分析单片段代换系与受体亲本之间结实率(SSR)的差异,从而对代换片段上的结实率相关QTLs进行定位。结果表明:... 以85个籼稻广陆矮4号为受体亲本、粳稻日本晴为供体亲本的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为材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s多重比较,分析单片段代换系与受体亲本之间结实率(SSR)的差异,从而对代换片段上的结实率相关QTLs进行定位。结果表明:以P≤0.001为阈值,共检测到9个结实率QTLs,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中的7条染色体上,除第1、3染色体上检测到2个结实率QTLs之外,其余每条染色体上各有1个结实率QTLs;在2个环境下均检测到的QTLs有5个,另外4个只在一个环境下检测到;其加性效应值的变化范围为-7.47^-24.72,加性效应百分率的变化范围为-7.98%^-25.67%,这些QTLs的加性效应均表现为负值,说明来源于日本晴的位点对水稻结实率均有减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 数量性状位点 结实率
下载PDF
水稻无性系变异的2种重复DNA甲基化分析
16
作者 龚志云 高云 +4 位作者 郭瑞 张明亮 薛超 于恒秀 裔传灯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44,共6页
对14份发生分离性状的非整倍体无性系进行染色体水平的检测,发现原始系和变异株有丝分裂过程正常,未发生染色体水平变异。对其进行DNA甲基化分析发现不管是原始系与变异株之间,还是不同年份培养的无性系之间在CentO和Os48这2种重复序列... 对14份发生分离性状的非整倍体无性系进行染色体水平的检测,发现原始系和变异株有丝分裂过程正常,未发生染色体水平变异。对其进行DNA甲基化分析发现不管是原始系与变异株之间,还是不同年份培养的无性系之间在CentO和Os48这2种重复序列甲基化水平没有明显的差异。此外,在染色体水平也没有发现明显全基因组甲基化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非整倍体 无性系变异 DNA甲基化
下载PDF
RNA干涉水稻端粒酶再生植株的初步研究
17
作者 王歆 于恒秀 +2 位作者 唐丁 裔传灯 程祝宽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58,共5页
依据水稻端粒酶基因的相关生物学信息,构建了含有水稻端粒酶序列RNA干扰结构的植物表达载体pC am 23A-1-2,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到粳稻品种日本晴中,获得了78个独立转化子,共165棵转基因植株。通过PCR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 依据水稻端粒酶基因的相关生物学信息,构建了含有水稻端粒酶序列RNA干扰结构的植物表达载体pC am 23A-1-2,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到粳稻品种日本晴中,获得了78个独立转化子,共165棵转基因植株。通过PCR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RNA干扰结构已整合进水稻基因组中;应用染色体末端限制性片段分析法,显示在转基因水稻中端粒DNA序列长度有逐代缩短的趋势,初步证明这些转基因水稻中端粒酶亚基已失活,但是T0和T1代转基因水稻植株的主要农艺性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端粒酶 RNA干涉 转化
下载PDF
基于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的水稻苗期氮利用相关QTL鉴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习武 高云 +7 位作者 顾后文 缪军 谭文琛 瞿培 马玉巧 贾丁菡 周勇 梁国华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共8页
利用一套以广陆矮为轮回亲本、日本晴为供体亲本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为材料,分别在高氮和低氮2种水平下对水稻苗期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2种水平下,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株高、苗干重、根干重和总干重等性状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表... 利用一套以广陆矮为轮回亲本、日本晴为供体亲本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为材料,分别在高氮和低氮2种水平下对水稻苗期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2种水平下,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株高、苗干重、根干重和总干重等性状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苗期水稻的生长是地下部与地上部协同作用的过程;同一性状在2种水平下亦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代换系群体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生长方向是一致的;共定位到2种水平下株高、根干重、苗干重、总干重和氮含量及其相对性状的35个QTL,其中高氮水平下13个,低氮水平下10个,高低氮相对性状12个;检测到2个QTL热点区,聚集了不同氮水平及其相对性状的多个QTL,如高氮水平下的株高QTL、苗干重QTL、总干重QTL,低氮水平下的株高QTL,高低氮相对性状的株高QTL、苗干重QTL、总干重QTL、氮素积累总量Q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 氮胁迫 苗期性状 QTL
下载PDF
利用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定位水稻低温发芽率QTL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金燕 刘楠 +8 位作者 王军 周勇 范方军 李文奇 王芳权 许扬 仲维功 梁国华 杨杰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4-80,共7页
以85个籼稻品种广陆矮4号为受体亲本、粳稻品种日本晴为供体亲本的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为研究材料,利用SPSS软件对水稻低温发芽率QTL进行鉴定和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以P≤0.000 1为阈值共检测到20个低温发芽率QTL,分布在除第4、7、8... 以85个籼稻品种广陆矮4号为受体亲本、粳稻品种日本晴为供体亲本的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为研究材料,利用SPSS软件对水稻低温发芽率QTL进行鉴定和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以P≤0.000 1为阈值共检测到20个低温发芽率QTL,分布在除第4、7、8和10染色体的其余8条染色体上;其加性效应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加性效应值的变化范围为9.00%~26.00%,加性效应百分率的变化范围为26.47%~76.47%;运用代换作图法对其中11个低温发芽率QTL进行初步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 数量性状位点 低温发芽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