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肥方式对江苏春玉米产量和物质积累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珏 成贵根 +2 位作者 李龙 陆卫平 陆大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48-755,共8页
【目的】明确施肥方式对江苏春玉米产量与物质积累转运的影响,为区域春玉米的轻简施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江苏省主推品种‘苏玉29’和‘苏玉30’为材料,采用缓释型复合肥一次性施用(SF)和常规施肥(基施复合肥+拔节期追施尿素)(CF... 【目的】明确施肥方式对江苏春玉米产量与物质积累转运的影响,为区域春玉米的轻简施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江苏省主推品种‘苏玉29’和‘苏玉30’为材料,采用缓释型复合肥一次性施用(SF)和常规施肥(基施复合肥+拔节期追施尿素)(CF)两种施肥方式,比较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405、135、135kg/hm^2时,玉米籽粒产量、干物质与氮素积累与转运以及氮素利用率的差异。【结果】施肥显著增加籽粒产量,与CF相比,SF施肥方式下‘苏玉29’和‘苏玉30’分别增产24.7%和17.8%。施肥显著增加不同时期干物质与氮素积累量,且增幅以SF施肥方式较大。与CF施肥方式相比,SF施肥方式下‘苏玉29’吐丝期、成熟期和吐丝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了9.1%、14.7%和10.4%,‘苏玉30’分别增加了9.8%、21.1%和26.2%,‘苏玉29’氮素积累量分别增加了3.8%、13.3%和33.3%,‘苏玉30’分别增加了14.5%、19.2%和30.1%。与CF施肥方式相比,SF施肥方式下玉米吐丝期具有较大的叶面积指数,‘苏玉29’和‘苏玉30’分别高出7.6%和9.6%,但粒叶比在两种施肥方式下无显著差异。SF施肥方式下‘苏玉29’的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量为2256.0kg/hm^2,高于CF施肥方式下的1832.3kg/hm^2,而‘苏玉30’为1254.8kg/hm^2,低于CF施肥方式的1462.3kg/hm^2;SF施肥方式下‘苏玉29’和‘苏玉30’氮素转运量分别比CF施肥方式下高8.6%和16.9%。氮肥利用率、氮素农学效率和氮素偏生产力SF施肥方式大于CF施肥方式。【结论】江苏省春玉米高产施肥水平下,与常规施肥方式(基施复合肥+拔节期追施尿素)相比,播种时一次施用等量缓释型复合肥有利于增加籽粒产量,提高氮素利用率和节省人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缓释型复合肥 氮肥利用率 干物质 叶面积指数
下载PDF
不同食味水稻品种稻米淀粉结构与理化特性及其对氮素响应的差异
2
作者 雍明玲 叶苗 +4 位作者 张雨 陶钰 倪川 康钰莹 张祖建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71,共15页
【目的】淀粉是稻米的主要成分,其构成及理化特性基本决定了稻米食味表现。探讨优良食味稻米的淀粉构成特征,并解析结实期氮素水平的作用效应,对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的调优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稻米食味有明显差异的水稻品种金香玉... 【目的】淀粉是稻米的主要成分,其构成及理化特性基本决定了稻米食味表现。探讨优良食味稻米的淀粉构成特征,并解析结实期氮素水平的作用效应,对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的调优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稻米食味有明显差异的水稻品种金香玉1号、武育粳3号、武密粳和淮稻5号为试验材料,设置结实期不同氮素水平处理,分析稻米淀粉理化特性与食味品质的关系及其对氮素水平的响应。【结果】稻米的食味值表现为金香玉1号>武育粳3号>武密粳>淮稻5号,不同氮素水平下表现一致。优良食味稻米的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均较低;淀粉RVA谱崩解值较高,消减值较低,淀粉易于糊化;溶解度、膨胀势和淀粉颗粒形态较优,淀粉相对结晶度较高;短支链淀粉占比较高。随着结实期氮素水平的提高,稻米的食味值显著下降,直链淀粉含量有所降低,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胶稠度变短,最高黏度和崩解值下降,消减值上升;淀粉的颗粒形态劣化;淀粉的糊化焓、相对结晶度和支链淀粉分支中的B2、B3链含量上升,溶解度、膨胀势、A链和B1链含量下降。稻米理化特性和食味值对氮素的响应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优良食味品种的食味品质较为稳定,对氮素的敏感度小于普通食味稻米。【结论】优良食味稻米的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较低,直链淀粉含量、蒸煮特性和淀粉颗粒形态特征较优,淀粉结晶特性较好,短支链含量较多。结实期较高的氮素水平提高了支链淀粉长支链占比,增加了淀粉糊化所需能量,降低了淀粉溶解度和膨胀势,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有明显的劣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食味品质 淀粉结构 淀粉理化特性 链长分布 氮素
下载PDF
生物质炭输入对稻田土壤理化特性和温室气体排放及水稻产量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杏雨 王俊 +2 位作者 周舟 周沈琪 刘立军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23,共6页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稻田也是温室气体甲烷和氧化亚氮的主要排放源。生物质炭因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吸附性和pH值高等特性,在改良土壤、提高作物产量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生物质炭能够对稻田土壤微生物产生影响,直接或间...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稻田也是温室气体甲烷和氧化亚氮的主要排放源。生物质炭因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吸附性和pH值高等特性,在改良土壤、提高作物产量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生物质炭能够对稻田土壤微生物产生影响,直接或间接影响稻田温室气体的排放。本文总结了生物质炭对稻田土壤理化特性、温室气体排放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水稻的高效生产及稻田温室气体减排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物质炭 土壤理化性质 生长 产量 温室气体
下载PDF
水稻大穗形成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刘立军 周沈琪 +2 位作者 刘昆 张伟杨 杨建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5-596,共12页
水稻每穗粒数是构成产量的关键因素,现代高产水稻品种多表现为穗大粒多。增加每穗粒数、促进大穗形成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本文概述了水稻每穗粒数形成与幼穗发育的关系,并结合作者相关研究,从水稻穗型的遗传调控、营养状况与氮... 水稻每穗粒数是构成产量的关键因素,现代高产水稻品种多表现为穗大粒多。增加每穗粒数、促进大穗形成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本文概述了水稻每穗粒数形成与幼穗发育的关系,并结合作者相关研究,从水稻穗型的遗传调控、营养状况与氮肥管理、水分、温光条件和内源激素等方面分析了其对每穗粒数形成的影响。从根系形态生理与幼穗发育、水肥管理和温光条件以及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调节颖花分化与退化的生理和分子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未来加强水稻大穗形成研究的重点,以期为大穗高产水稻品种选育和栽培调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大穗 颖花分化与退化 水肥管理 激素
下载PDF
胚乳蛋白质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周翌城 郭哈伦 +3 位作者 陆尧 徐强 窦志 高辉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4,43,共9页
蛋白质是稻米胚乳中仅次于淀粉的第二大贮藏物质,蛋白质含量、组分、形态以及分布特征对稻米品质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梳理了胚乳蛋白质与稻米外观品质、加工品质、营养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蛋白质是稻米胚乳中仅次于淀粉的第二大贮藏物质,蛋白质含量、组分、形态以及分布特征对稻米品质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梳理了胚乳蛋白质与稻米外观品质、加工品质、营养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结果可为进一步解析胚乳蛋白质在稻米品质形成中的作用和稻米品质改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胚乳 蛋白质 稻米品质
下载PDF
叶面喷硒对不同籼·粳水稻品种稻米品质及硒含量的影响
6
作者 杨英 赵士茹 +6 位作者 舒小伟 王树深 伏桐 丁周宇 周娟 姚友礼 董桂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2期138-144,共7页
[目的]研究叶面喷施硒肥对籼、粳水稻品种在秸秆还田与穗肥处理下籽粒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方法]对扬稻6号和南粳9108抽穗期水稻叶面喷施0.2%亚硒酸钠溶液,研究叶面喷硒对不同灿、粳水稻品种稻米品质及硒含量的影响。[结果]与不施硒... [目的]研究叶面喷施硒肥对籼、粳水稻品种在秸秆还田与穗肥处理下籽粒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方法]对扬稻6号和南粳9108抽穗期水稻叶面喷施0.2%亚硒酸钠溶液,研究叶面喷硒对不同灿、粳水稻品种稻米品质及硒含量的影响。[结果]与不施硒处理相比,叶面喷硒处理扬稻6号和南粳9108水稻平均产量分别增加1.465%、3.54%,南粳9108增幅略大,秸秆不还田下的响应略大于秸秆还田;扬稻6号和南粳9108各处理平均整精米率分别提高1.62%、0.70%,扬稻6号的增幅略大于南粳9108;可小幅降低扬稻6号和南粳9018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对垩白粒率的降低效果稍大,对长宽比的影响更小;可小幅提高扬稻6号和南粳9018的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和蛋白质含量,其中,扬稻6号糊化温度的增幅略大,南粳9108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增幅略大;扬稻6号和南粳9108稻米的崩解值分别提高2.61%、3.52%,消减值分别下降1.82%、0.82%;可极显著提高扬稻6号和南粳9018茎鞘、叶片、稻穗及精米中的硒含量,南粳9108精米硒含量增幅略大。硒处理后,2个品种精米硒含量均达到了安全的富硒米标准。[结论]叶面喷施硒肥可有效提高水稻精米中的硒含量,适度改善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稻米淀粉黏滞性主要特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叶面喷硒 稻米品质 精米硒含量
下载PDF
Wx与ALK主要等位基因不同组合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陈专专杨勇冯琳皓孙晔张昌泉 范晓磊 +1 位作者 李钱峰 刘巧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8-236,共9页
【目的】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主要受Wx和ALK两个主效基因的调控。这两个基因在栽培稻中存在多个复等位变异,本研究旨在明确Wx和ALK基因的主要等位变异及其组合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方法】将Wx的3个主要等位基因(Wx^a、Wx^b和wx)与ALK的2... 【目的】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主要受Wx和ALK两个主效基因的调控。这两个基因在栽培稻中存在多个复等位变异,本研究旨在明确Wx和ALK基因的主要等位变异及其组合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方法】将Wx的3个主要等位基因(Wx^a、Wx^b和wx)与ALK的2个主要等位基因(ALK^a和ALK^c)进行不同的组合,在粳稻品种日本晴(Nip)背景下创建6个含有Wx和ALK基因不同等位变异组合的近等基因系。通过测定近等基因系的稻米理化品质明确不同等位基因及其组合对稻米品质的效应。【结果】在相同的ALK基因型背景下,含Wx^a等位基因稻米的糊化温度极显著低于wx型和Wxb型的近等基因系。稻米黏滞性受Wx和ALK等位基因组合影响较大,Wx等位变异主要影响稻米的峰值黏度、峰值时间和冷胶黏度;在相同Wx背景下,ALK等位基因主要影响稻米RVA谱的起浆温度,对稻米崩解值和消减值的影响不显著。总体来看,Nip-Wx^a/ALK^a和Nip-Wx^a/ALK^c型稻米具有较高直链淀粉含量和崩解值,较低的胶稠度,因而食味值较差;Nip-wx/ALK^a和Nip-Wx^b/ALK^a型水稻具有适中的直链淀粉含量、较软的胶稠度以及较低的糊化温度,因此这两个近等基因系热饭和冷饭的食味值较好;虽然Nip-Wx^b/ALK^c的糊化温度较高,但因其适中的直链淀粉含量和较高的胶稠度,其冷饭食味值降幅较小;Nip-wx/ALK^c稻米的热饭食味值与Nip-wx/ALK^a、Nip-Wx^b/ALK^a和Nip-Wx^b/ALK^c无差异,但因其较高的糊化温度,其冷饭食味值显著下降。【结论】Wx基因变异主要影响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对糊化温度有一定的影响;ALK基因变异主要影响糊化温度,对直链淀粉含量无显著影响,对胶稠度存在微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质基因 糊化温度基因 等位基因 近等基因系 稻米品质
下载PDF
机插密度和穗肥减量对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籽粒淀粉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云 刘昆 +7 位作者 张宏路 李思宇 张亚军 韦佳利 张耗 顾骏飞 刘立军 杨建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40-1550,共11页
机插密度对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籽粒淀粉合成的影响尚不明确。试验以3个江苏省代表性优质食味水稻品种南粳9108、南粳5055和南粳46为材料,行距固定为30 cm,通过设置10、12、14、16和18 cm株距,形成33.3×10^(4)、27.8×10^(4)、23.... 机插密度对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籽粒淀粉合成的影响尚不明确。试验以3个江苏省代表性优质食味水稻品种南粳9108、南粳5055和南粳46为材料,行距固定为30 cm,通过设置10、12、14、16和18 cm株距,形成33.3×10^(4)、27.8×10^(4)、23.8×10^(4)、20.8×10^(4)和18.5×10^(4)穴hm^(-2)5种机插密度,研究了机插密度对上述优质食味水稻品种产量和籽粒淀粉合成的影响,并观察了穗肥施氮量减半施用对优质食味水稻籽粒淀粉合成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1)3个优质食味水稻品种产量均在密度为27.8×10^(4)穴hm^(–2)时最高。成熟期稻米直链淀粉含量随机插密度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支链淀粉含量则不断下降。机插密度控制在27.5×10^(4)~29.9×10^(4)穴hm^(–2)时,有利于提高上述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的食味值。(2)随机插密度增加,颗粒结合态淀粉合成酶(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GBSS)和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AGP)在籽粒灌浆前中期(抽穗后8~20 d)的活性有所上升,但在灌浆后期迅速下降,而机插密度对淀粉分支酶(starch branching enzyme,SBE)活性无明显影响。其中,抽穗后12~16 d籽粒中GBSS和AGP活性与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3)与正常穗肥相比,穗肥减半处理能显著降低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灌浆前中期籽粒中GBSS和AGP活性,降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提升优质食味稻米的食味值。上述结果表明,机插密度可通过调控灌浆前中期籽粒中淀粉合成关键酶(GBSS和AGP)活性,调控直链淀粉含量进而影响稻米食味值。合理的机插密度和穗肥施用量有助于进一步改善优质食味稻米的食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食味水稻 机插密度 淀粉合成关键酶 食味值 直链淀粉
下载PDF
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根系、产量和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云 刘昆 +7 位作者 李婷婷 李思宇 李国明 张伟杨 张耗 顾骏飞 刘立军 杨建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9-277,共9页
【目的】干湿交替灌溉(WMD)对水稻根系生长和产量形成有重要影响,但其对土壤性状的影响,以及与根系生长的关系尚不明确。【方法】本研究以5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为材料,在结实期设置常规灌溉(CI)和干湿交替灌溉(WMD)两种灌溉方式处理,... 【目的】干湿交替灌溉(WMD)对水稻根系生长和产量形成有重要影响,但其对土壤性状的影响,以及与根系生长的关系尚不明确。【方法】本研究以5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为材料,在结实期设置常规灌溉(CI)和干湿交替灌溉(WMD)两种灌溉方式处理,研究了其对水稻产量、根系形态生理及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1)与CI相比,结实期WMD可明显提高不同品种的结实率与千粒重,从而提高水稻产量。2)结实期WMD能够提高复水后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和脲酶、蔗糖酶活性,降低土壤铵态氮含量。3)结实期WMD复水后水稻根系形态(根质量、根数、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系通气组织面积)及根系活力(根系氧化力)均明显高于CI处理。【结论】WMD复水后较高的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以及较低的土壤铵态氮含量能够改善水稻根系形态生理,促进籽粒灌浆结实,提高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干湿交替灌溉 土壤养分 根系形态生理
下载PDF
机插株距对优质食味水稻品种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云 张亚军 +6 位作者 张宏路 朱安 黄健 张耗 顾骏飞 刘立军 杨建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50-560,共11页
【目的】机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但机插株距对优质食味水稻品种产量与群体质量的调控作用尚不清楚。明确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的适宜机插株距可为水稻机械化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以南粳9108、南粳5055和南... 【目的】机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但机插株距对优质食味水稻品种产量与群体质量的调控作用尚不清楚。明确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的适宜机插株距可为水稻机械化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以南粳9108、南粳5055和南粳46三个江苏优质食味水稻品种为材料,在机插行距固定为30 cm的情况下,研究了10、12、14、16和18 cm五种株距对上述水稻品种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南粳9108、南粳5055和南粳46三个水稻品种的茎蘖成穗率、高效叶面积指数、粒叶比(粒重/叶面积)、抽穗后群体冠层净光合速率和抽穗至成熟干物质积累量均在株距为12 cm时最大。上述水稻品种产量均随株距增加呈现先增加先减少的趋势,产量与株距呈二次曲线关系。依据曲线方程计算出两年中南粳9108、南粳5055和南粳46高产最适株距分别为11.6 cm,11.6~12.3 cm和10.8~11.4 cm。【结论】机插秧行距固定为30 cm时,11~12 cm的株距有利于改善优质食味水稻的群体质量指标并提高其产量,可作为江苏省代表性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的适宜机插株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食味水稻 机插秧 株距 产量 群体质量
下载PDF
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籽粒蛋白质积累特征及其对氮素水平的响应 被引量:5
11
作者 陆丹丹 雍明玲 +2 位作者 陶钰 叶苗 张祖建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0-530,共11页
【目的】探讨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的籽粒蛋白质积累特征及其对氮素水平的响应。【方法】以食味值不同的常规粳稻和杂交稻为材料,在结实期设置不同氮素施用水平处理,分析不同类型品种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蒸煮食味品质及其与稻米蛋白质及其组... 【目的】探讨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的籽粒蛋白质积累特征及其对氮素水平的响应。【方法】以食味值不同的常规粳稻和杂交稻为材料,在结实期设置不同氮素施用水平处理,分析不同类型品种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蒸煮食味品质及其与稻米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各品种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稻穗不同部位的氨基酸含量及籽粒蛋白质含量在结实期的动态变化,总结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的籽粒蛋白质积累特征及其对氮素水平的响应特征。【结果】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较低,且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而上升;优良食味水稻崩解值较高,消减值较低;蒸煮食味品质受氮素水平影响较小。优良食味水稻品种蛋白组分含量较低,且稻米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品质呈显著负相关。在常规粳稻中,稻米食味值与清蛋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均显著负相关;在杂交稻中,稻米食味值与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显著负相关。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籽粒充实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较低,并呈现较低水平的蛋白质积累。而食味较差品种灌浆期籽粒的氨基酸含量较高,成熟籽粒蛋白质含量也较高,且氮素供应水平提升其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效应更为显著。【结论】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较低,与其充实过程中蛋白质积累水平较低有紧密关系,且受氮素水平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籽粒 蛋白质 食味品质 氨基酸 氮素
下载PDF
不同释放期缓释尿素配合一次基施对稻茬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立 钱晨诚 +7 位作者 徐东忆 钱彩虹 李春燕 丁锦峰 朱敏 李天兵 郭文善 朱新开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31-1239,共9页
为了探究能够匹配小麦氮素需求的最佳缓释肥一次性基施的配比,以达到精准、减次、控释的目标,设置7种新配方缓释肥(由40 d、120 d、160 d三种不同释放期的缓释尿素按照不同比例组合,M_(1)~M_(7))一次基施处理以及三个对照(现生产中主推... 为了探究能够匹配小麦氮素需求的最佳缓释肥一次性基施的配比,以达到精准、减次、控释的目标,设置7种新配方缓释肥(由40 d、120 d、160 d三种不同释放期的缓释尿素按照不同比例组合,M_(1)~M_(7))一次基施处理以及三个对照(现生产中主推的缓释期120 d尿素一次基施、基肥和返青肥各施50%二次施用,普通尿素分4次按基肥∶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50%∶10%∶20%∶20%施用,CK_(1)~CK_(3)),对不同处理的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新配方缓释肥(M_(1)~M_(7))处理均较CK_(1)和CK_(3)增产,以M_(5)处理产量最高,比CK_(3)、CK_(2)、CK_(1)分别高16.71%、6.29%、15.54%。M_(3)、M_(4)、M_(5)处理拔节期植株氮素积累水平较低,但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籽粒氮积累量也高于其他处理。在新配方缓释肥(M_(1)~M_(7))处理中,M_(5)处理花前氮素转运量和花后氮素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氮肥表观利用率与氮肥农学效率也最高;M_(5)处理的净效益最高,比CK_(3)、CK_(2)、CK_(1)分别高21.14%、12.24%、29.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放期 缓释尿素 冬小麦 产量 氮肥利用率 经济效益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常规中熟粳稻氮效率综合评价及高产氮高效品种筛选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秋员 周磊 +6 位作者 田晋钰 程爽 陶钰 邢志鹏 刘国栋 魏海燕 张洪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97-1409,共13页
【目的】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常规中熟粳稻品种(系)的氮素吸收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高产氮高效的粳稻品种(系),为该地区高产氮高效品种的选育与生产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长江中下游地区105份(2017年90份,2018年105份)常规... 【目的】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常规中熟粳稻品种(系)的氮素吸收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高产氮高效的粳稻品种(系),为该地区高产氮高效品种的选育与生产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长江中下游地区105份(2017年90份,2018年105份)常规中熟粳稻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设置施氮肥和不施氮肥2个处理,成熟期测定各品种(系)的产量、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等指标。以氮肥回收效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5项指标作为氮吸收与利用效率评价指标,通过熵权模糊隶属函数法得到各品种(系)的氮效率综合值,然后基于氮效率综合值和产量计算产量-氮效率综合指数,并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基于产量-氮效率综合指数对供试品种(系)进行产量氮效率类型划分。【结果】供试品种(系)被划分为3个类型,其中类型Ⅰ的产量、氮肥回收效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在3个类型间均为最高,而类型Ⅲ的均为最低,说明类型Ⅰ为高产氮高效类型,类型Ⅲ为低产氮低效类型。根据筛选结果,2017年和2018年分别有23个和27个品种(系)被划分为高产氮高效型类型,其中南粳5718、南粳9108、宁粳7号、泗稻15号、扬粳239等19个品种(系)表现稳定,2年均被划分为高产氮高效类型。高产氮高效类型(类型Ⅰ)的茎干重、叶干重、穗干重、总干重、穗粒数、穗吸氮量、总吸氮量均显著高于类型Ⅱ和类型Ⅲ。【结论】初步筛选出了南粳5718、南粳9108、宁粳7号、泗稻15号等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主要表现出地上部生物量大、穗粒数多、总吸氮量高,特别是穗吸氮量高等特征。上述研究结果可以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高产氮高效常规中熟粳稻品种选择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为产量与氮效率协同机理研究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长江中下游地区 氮效率 综合评价 粳稻
下载PDF
穗肥施氮量对不同穗型超级稻品种产量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昆 黄健 +5 位作者 周沈琪 张伟杨 张耗 顾骏飞 刘立军 杨建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028-2040,共13页
施用氮素穗肥是水稻增产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但其用量对不同穗型超级稻品种的增产效应及其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选用3个穗型(以每穗粒数表示)差异较大的超级稻品种南粳9108(小穗型)、扬两优6号(中穗型)和甬优1540(大穗型)为材料,在基蘖... 施用氮素穗肥是水稻增产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但其用量对不同穗型超级稻品种的增产效应及其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选用3个穗型(以每穗粒数表示)差异较大的超级稻品种南粳9108(小穗型)、扬两优6号(中穗型)和甬优1540(大穗型)为材料,在基蘖肥用量相同(162 kg N hm^(-2))的情况下,研究了0、54、108、162和216 kg km^(-2)五种穗肥施氮量对上述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并观察了其对颖花分化退化及抽穗后相关形态生理指标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1)在0~216 kg hm^(-2)穗肥施氮量范围内,随施氮量增加,水稻每穗粒数均逐渐增加,结实率和粒重逐渐降低,且穗肥施氮量越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越明显。南粳9108、扬两优6号和甬优1540三个水稻品种在穗肥施氮量分别为162~216、108~162和54~108 kg hm^(-2)时产量最高。依据产量与穗肥施氮量曲线方程计算出上述3个品种高产最适穗肥施氮量分别为177.6~182.0、134.3~136.3和109.9~125.7 kg hm^(-2)。(2)总体而言,穗型大的品种产量高,穗型小的品种穗肥增产效应大。施用穗肥后小穗型品种二次颖花分化数和现存数增加幅度大是其增产效应高于中、大穗型品种的主要原因。(3)3个水稻品种在高产的穗肥施氮量条件下,高效叶面积率、粒叶比(颖花/叶、实粒/叶和粒重/叶)、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NSC)转运量、糖花比、抽穗后0~40 d根系氧化力、颖花根活量和籽粒与根系玉米素(zeatin,Z)和玉米素核苷(zeatin riboside,ZR)含量高。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穗型超级稻品种产量与以上指标基本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上述结果表明,穗肥施氮量应根据穗型大小进行调节。适宜的穗肥施氮量有助于在较高总颖花量的前提下,保持抽穗后较高的高效叶面积率、粒叶比、NSC转运量、糖花比、根系氧化力、颖花根活量和籽粒与根系中Z+ZR含量,这有利于维持较高的结实率和粒重,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穗肥施氮量 穗型 高产 形态生理
下载PDF
播种量和穗肥施氮量对优质食味直播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云 李思宇 +7 位作者 朱安 刘昆 张亚军 张耗 顾骏飞 张伟杨 刘立军 杨建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6-666,共11页
播种量是影响直播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其对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施用穗肥是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但穗肥施氮量对优质食味直播水稻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尚不清楚。本研究以3个江苏省代表性优质食味水稻... 播种量是影响直播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其对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施用穗肥是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但穗肥施氮量对优质食味直播水稻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尚不清楚。本研究以3个江苏省代表性优质食味水稻苏香粳3号、南粳5055和南粳9108为材料,在行距固定为25 cm条件下,分析了60、90、120、150和180 kg hm^(-2)等5个播种量对上述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观察了适宜播种量条件下穗肥施氮量对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主要结果表明:(1)苏香粳3号、南粳5055和南粳9108的产量均随播种量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3个品种高产最适播种量分别为130.2~136.5、118.3~119.3和90.0~96.4 kg hm^(-2)。稻米加工品质与播种量呈不同程度负相关,而垩白粒率、垩白度、蛋白质含量、米粉消解值与播种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食味值和崩解值与播种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2)在高产适宜播种量条件下,与常规穗肥施氮量相比,穗肥施氮量减半对南粳5055和南粳9108的产量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改善稻米的外观品质和食味值。上述结果表明,优质食味直播水稻最适播种量因品种而异。播种量过大会使优质食味水稻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食味值变劣。适量降低穗肥施氮量有利于进一步改善优质食味直播水稻的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直播 播种量 穗肥 产量 米质
下载PDF
稻田甲烷排放的微生物学机理及节水栽培对甲烷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余锋 李思宇 +6 位作者 邱园园 卓鑫鑫 黄健 汪浩 朱安 刘昆 刘立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2,共12页
全球变暖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其中稻田甲烷排放约占全球甲烷排放的10%~30%。稻田甲烷的产生与氧化是决定稻田甲烷排放的关键,其过程是在相关微生物参与下完成的,受多种环境条件影响。... 全球变暖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其中稻田甲烷排放约占全球甲烷排放的10%~30%。稻田甲烷的产生与氧化是决定稻田甲烷排放的关键,其过程是在相关微生物参与下完成的,受多种环境条件影响。水分管理直接影响稻田土壤的通气状况,并对土壤微生物活动产生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稻田甲烷的产生与排放。本文综述了稻田甲烷产生与排放的微生物学机理,并总结了干湿交替灌溉等常用节水栽培方式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同时提出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甲烷 微生物学机理 节水栽培
下载PDF
秸秆及其还田方式对不同轮作模式下稻田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潘越 李思宇 +2 位作者 高捷 沈炘垭 刘立军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最丰富的生物质能源之一,还田是利用秸秆的主要途径。水稻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麦)―水稻(稻)、油菜(油)―稻、稻―稻(双季稻)是我国常见的稻作轮作模式。本文总结分析了小麦、水稻和油菜秸秆分别... 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最丰富的生物质能源之一,还田是利用秸秆的主要途径。水稻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麦)―水稻(稻)、油菜(油)―稻、稻―稻(双季稻)是我国常见的稻作轮作模式。本文总结分析了小麦、水稻和油菜秸秆分别通过覆盖直接还田、翻埋直接还田与堆腐还田3种方式后对稻田土壤性状的影响,讨论了现阶段秸秆还田研究的局限性,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为秸秆高效绿色还田和稻田土壤培肥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稻田 土壤性状 土壤养分
原文传递
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高捷 李思宇 +3 位作者 成大宇 张杏雨 顾希 刘立军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26,共7页
施用缓控释肥是缓解我国水稻生产中施氮量高、氮肥利用率低的有效措施。本文总结了缓控释肥施用量和施用方式等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机理。适量减氮施用缓控释肥可保证水稻产量并有效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改善稻米食味品质。改进... 施用缓控释肥是缓解我国水稻生产中施氮量高、氮肥利用率低的有效措施。本文总结了缓控释肥施用量和施用方式等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机理。适量减氮施用缓控释肥可保证水稻产量并有效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改善稻米食味品质。改进施肥方式,如采用侧深施肥或配施速效氮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未来应加强缓控释肥影响稻米品质形成的内在机理、缓控释肥稻田释放规律与水稻根系生长关系及缓控释肥两者混施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影响等问题的研究,达到进一步增产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缓控释肥 侧深施肥 产量 稻米品质
原文传递
不同直链淀粉与蛋白质含量类型粳稻稻米品质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秋员 陶钰 +4 位作者 程爽 邢志鹏 刘国栋 魏海燕 张洪程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0-158,共9页
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是影响稻米品质的重要因素。阐明具有不同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水稻品种的稻米品质特征,可以为优质水稻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以高直链淀粉高蛋白质含量(HA-HP)、高直链淀粉低蛋白质含量(HA-LP)、低直链淀... 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是影响稻米品质的重要因素。阐明具有不同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水稻品种的稻米品质特征,可以为优质水稻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以高直链淀粉高蛋白质含量(HA-HP)、高直链淀粉低蛋白质含量(HA-LP)、低直链淀粉高蛋白质含量(LA-HP)、低直链淀粉低蛋白质含量(LA-LP)4个类型的粳稻品种为材料,对比分析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RVA谱特征值等品质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糙米率、精米率在不同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类型粳稻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整精米率LA-LP类型显著低于另外3种类型,而另外3种类型之间无显著差异。LA类型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均要显著高于HA类型。LA类型的最终黏度、消减值、回复值均显著低于HA类型,HP类型的糊化温度显著高于LP类型。随着直链淀粉或蛋白质含量的降低,米饭含水量、水分横向弛豫时间、深层结合水横向弛豫时间、弱结合水横向弛豫时间均呈增加的趋势,均以LA-LP类型最高,HA-HP类型最低,且2个类型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HA-HP类型的米饭硬度最高,黏度最小,食味值最低,LA-LP类型的硬度最小,黏度最高,食味值最高。黏度、食味值在LA-HP类型和HA-LP类型之间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除糙米率、精米率、垩白大小外,米饭食味品质指标与稻米大多数理化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以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作为控制变量的偏相关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最终黏度、消减值、回复值以及深层结合水横向弛豫时间仍与米饭硬度、黏度、食味值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偏相关性。综上分析,具有不同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粳稻品种在稻米品质上存在较大差异,加工品质以及外观品质以高直链淀粉和高蛋白质含量的品种类型较好,而食味品质则以低直链淀粉和低蛋白质含量的品种类型较优。因此,在优质食味水稻育种或品种改良过程中,应重视双低型(低直链淀粉和低蛋白质)品种的选择,并且最终黏度、消减值、回复值以及深层结合水横向弛豫时间可作为重要选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淀粉 蛋白质 粳稻 稻米品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