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传染病学实验课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以扬州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冯旭飞 侯磊 +1 位作者 周建卫 胡顺林 《高教学刊》 2024年第S01期57-60,共4页
随着近年来非洲猪瘟和新冠感染疫情的暴发,动物传染病受到大众的关注。动物传染病学实验是动物传染病学课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有助于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有助于教师践行... 随着近年来非洲猪瘟和新冠感染疫情的暴发,动物传染病受到大众的关注。动物传染病学实验是动物传染病学课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有助于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有助于教师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该文以扬州大学开设的动物传染病学实验内容为基础,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探索将课程思政融入动物传染病学实验教学的方法。旨在通过课程思政的开展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专业认同感、人文精神、团队意识及法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传染病学实验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下载PDF
表达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B蛋白重组耐热新城疫病毒的构建
2
作者 薄宗义 胡海 +5 位作者 韩成昊 蒋皓静 孟晨晨 张小荣 吴艳涛 曹永忠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3,共7页
为制备一种耐热且可同时为传染性喉气管炎和新城疫2种重要家禽呼吸道传染病提供保护的候选疫苗株,利用无缝克隆技术将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B基因克隆至具有耐热性的新城疫NDV/rAHR09毒株中,利用Western blot试验验证gB蛋白的表达情况,最... 为制备一种耐热且可同时为传染性喉气管炎和新城疫2种重要家禽呼吸道传染病提供保护的候选疫苗株,利用无缝克隆技术将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B基因克隆至具有耐热性的新城疫NDV/rAHR09毒株中,利用Western blot试验验证gB蛋白的表达情况,最后利用耐热性评价试验及致病性评估试验评价重组病毒的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gB基因成功插入到pNDV/rAHR09中,拯救后重组病毒具有较高的血凝效价;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病毒能成功表达gB蛋白;热稳定性测试结果显示重组病毒在56℃下暴露60 min后仍具有较高血凝活性及病毒滴度;致病性评估数据显示,重组病毒的平均死亡时间为148 h,脑内致病性指数为0,静脉内致病性指数为0.1,表明其具备弱毒株的特征。综上,该研究研制的针对传染性喉气管炎和新城疫的耐热候选疫苗株NDV/rAHR09-ILTV/gB,可为开发针对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活载体疫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GB基因 新城疫病毒 耐热 重组病毒
下载PDF
2023年扬州市市场和餐饮中副溶血弧菌的病原特征分析
3
作者 杜美玲 朱强强 +1 位作者 高镭铢 顾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6期309-315,共7页
目的 了解扬州市淡水产品、海产品及熟食餐饮中副溶血弧菌的流行情况、毒力表型和耐药表型。方法 在扬州市场9个采样点采集淡水产品、海产品和熟食样品,进行副溶血弧菌分离鉴定,并测定分离株的运动性、溶血活性和耐药表型。结果 2023年... 目的 了解扬州市淡水产品、海产品及熟食餐饮中副溶血弧菌的流行情况、毒力表型和耐药表型。方法 在扬州市场9个采样点采集淡水产品、海产品和熟食样品,进行副溶血弧菌分离鉴定,并测定分离株的运动性、溶血活性和耐药表型。结果 2023年在扬州市共采集289份样品,分离到63株副溶血弧菌,总分离率为21.80%,其中,淡水产品分离率为45.35%(39/86),海产品分离率为28.75%(23/80),熟食样品分离率为0.81%(1/123),表明扬州地区淡水产品分离率高于海水市场。淡水产品分离株中具有较强运动能力的菌株比例为30.77%,高于海产品的17.39%;而具有较强溶血活性的菌株比例在淡水产品为53.85%,略低于海产品的60.87%。耐药表型的结果显示,副溶血弧菌分离株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林的耐药率为100.00%,对头孢他啶、四环素、环丙沙星、氯霉素、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庆大霉素7种抗生素均不耐药。结论 扬州市场副溶血弧菌检出率较高,揭示了不同来源分离株在毒力和耐药性方面的差异,为相关部门的监管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分离鉴定 运动性 溶血活性 耐药表型
原文传递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弹性教学在动物传染病学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4
作者 冯旭飞 彭大新 +2 位作者 侯磊 周建卫 张汤杰 《高教学刊》 2023年第S02期128-131,共4页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暴发以来,教学方式由传统的面对面讲授转变为远程在线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决定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因而,在开展远程在线教学过程中,...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暴发以来,教学方式由传统的面对面讲授转变为远程在线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决定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因而,在开展远程在线教学过程中,教师该如何帮助学生应对压力,使其重新获得良好的学习状态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尤为重要。该文基于3年动物传染病学课程在线教学的探索经验,提出弹性教学实施过程中创造安全、灵活在线教学环境的技巧,提供一些有利于提升弹性教学效果的策略。旨在帮助广大从事一线教学的工作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下,能够高效地开展远程在线教学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情 弹性教学 动物传染病学 在线教学方法 探索
下载PDF
地克珠利和托曲珠利抗犊牛球虫效果的比较分析
5
作者 车金 柴宜均 +13 位作者 柳志成 杨来康 陈伟 李丽霞 贠秀君 马艳萍 吴韬 徐利军 杨小梅 马利军 马长春 马鹏 关贵全 殷宏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56,共5页
牛球虫病主要是由艾美耳球虫属的原虫引起的一种疾病,对养牛业造成了重大影响。为了评价不同药物对艾美耳球虫的防治效果,本试验将45头2月龄左右的犊牛分为3个组:地克珠利治疗组(DCZ组,n=15)、托曲珠利治疗组(TTZ组,n=15)和对照组(n=15)... 牛球虫病主要是由艾美耳球虫属的原虫引起的一种疾病,对养牛业造成了重大影响。为了评价不同药物对艾美耳球虫的防治效果,本试验将45头2月龄左右的犊牛分为3个组:地克珠利治疗组(DCZ组,n=15)、托曲珠利治疗组(TTZ组,n=15)和对照组(n=15),单次给药后进行为期90 d的观察,通过粪便样品评分、平均每克粪便卵囊数(OPG)、球虫感染率和平均日增重(ADG)评估DCZ和TTZ对球虫防治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给药后90 d时DCZ组和TTZ组的粪便样品评分明显降低;DCZ组平均OPG和球虫感染率在给药后持续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TTZ组平均OPG和球虫感染率在给药后30 d降低为0,而对照组平均OPG和球虫感染率自始至终维持在较高水平;给药后90 d时TTZ组ADG略高于DCZ组,但相较于对照组,DCZ组和TTZ组ADG均有大幅提升。结果表明,DCZ和TTZ均可有效防治犊牛球虫的感染,缓解犊牛腹泻,提升日增重,且TTZ相对于DCZ拥有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克珠利 托曲珠利 球虫 犊牛
下载PDF
GETV E1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及抗原表位鉴定
6
作者 黄艳梅 孟慧 +2 位作者 朱立麒 牟春晓 陈振海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1,共8页
为制备针对盖塔病毒(Getah virus,GETV)E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将GETV E1基因的亲水区片段(31~182位氨基酸区域)构建至pCold-TF原核表达载体中。经表达、纯化,制备TF-E1重组蛋白,并以其为免疫原免疫小鼠,借助杂交瘤技术,成功获得1株针对GET... 为制备针对盖塔病毒(Getah virus,GETV)E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将GETV E1基因的亲水区片段(31~182位氨基酸区域)构建至pCold-TF原核表达载体中。经表达、纯化,制备TF-E1重组蛋白,并以其为免疫原免疫小鼠,借助杂交瘤技术,成功获得1株针对GETV E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对获得的E1单抗进行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表明:制备的E1蛋白单抗适用于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鉴定。同时,通过截短表达E1蛋白,进一步明确了E1蛋白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为73RPDYQC78,将此抗原表位与GenBank已上传的GETV毒株序列进行比对,发现该序列在GETV毒株中高度保守。综上,GETV E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成功制备,可为GETV的研究提供免疫学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塔病毒 E1蛋白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下载PDF
动物源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和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3
7
作者 周佳 许倩倩 +1 位作者 杨跃飞 王彦红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65,共4页
为调查不同动物源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本试验对65株源于畜禽的大肠杆菌进行18种常见抗菌药的药敏试验,用PCR法检测3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3)-II、arm(A)和aac(6′)-Ib。结果显示:65株大肠杆菌中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链霉素耐药率最高(75.... 为调查不同动物源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本试验对65株源于畜禽的大肠杆菌进行18种常见抗菌药的药敏试验,用PCR法检测3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3)-II、arm(A)和aac(6′)-Ib。结果显示:65株大肠杆菌中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链霉素耐药率最高(75.38%),其次为复方新诺明(69.23%),耐药率最低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0%);耐药基因aac(3)-II、arm(A)和aac(6′)-Ib的检出率分别为29.23%、1.54%和9.23%;有51株分离菌株存在多重耐药,占总株数的78.46%。结果表明,动物源大肠杆菌对多种抗菌药具有耐药性,在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中以携带aac(3)-II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氨基糖苷 药敏试验 耐药基因
下载PDF
新常态下兽医机能实验教学体系的重构
8
作者 徐月桦 张汤杰 陈刚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51期383-385,共3页
新常态下建设兽医机能实验虚拟交互平台,打破传统机能实验教学局限性,为线下难以开展的实验教学提供了现实可能。以此为契机,规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技术标准和共享机制,线下线上虚实结合,重构机能实验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 新常态下建设兽医机能实验虚拟交互平台,打破传统机能实验教学局限性,为线下难以开展的实验教学提供了现实可能。以此为契机,规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技术标准和共享机制,线下线上虚实结合,重构机能实验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复合应用型和拔尖创新型本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机能实验 虚拟仿真
下载PDF
神经介素B及其受体在兔圆小囊中的表达和分布
9
作者 李佳 于畅 +5 位作者 李雯倩 陈广振 李红霞 王丹丹 张金龙 马志禹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7,共8页
为检测神经介素B(neuromedin B,NMB)及其受体(neuromedin B receptor,NMBR)基因和蛋白在圆小囊(sacculus rotundus,SR)中的表达模式和分布情况,制备圆小囊组织石蜡切片,通过HE染色,观察圆小囊组织形态;提取圆小囊组织mRNA,采用实时荧光... 为检测神经介素B(neuromedin B,NMB)及其受体(neuromedin B receptor,NMBR)基因和蛋白在圆小囊(sacculus rotundus,SR)中的表达模式和分布情况,制备圆小囊组织石蜡切片,通过HE染色,观察圆小囊组织形态;提取圆小囊组织m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NMB和NMBR基因在圆小囊中的表达情况;提取圆小囊组织蛋白,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NMB和NMBR蛋白在圆小囊中的表达情况;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NMB和NMBR蛋白在圆小囊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圆小囊结构与普通动物肠道类似,但具有发达的淋巴组织,且淋巴组织中散在分布着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细胞;NMB和NMBR mRNA在不同性别兔的圆小囊中均有表达,但NMBR mRNA在公兔圆小囊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母兔;NMB和NMBR蛋白在不同性别兔的圆小囊中均有表达,但两者在公兔圆小囊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母兔;NMB和NMBR蛋白主要分布于圆小囊的淋巴组织及绒毛内,分布情况略有不同。综上,这一研究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明确了NMB及其受体在圆小囊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可为后续深入研究NMB及其受体在圆小囊内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介素B 神经介素B受体 圆小囊 表达 分布
下载PDF
毒害艾美耳球虫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EnGPX的原核表达与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月梅 叶状 +7 位作者 汪飞燕 王礼跃 冯永翠 王乐乐 候照峰 许金俊 陶建平 刘丹丹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6-853,共8页
旨在研究毒害艾美耳球虫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EnGPX的反应原性及其在虫体内的亚细胞定位。提取毒害艾美耳球虫(扬州株)配子体总RNA,RT-PCR扩增En GPX的ORF编码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En GPX,转化至BL21(DE3)进行体外诱导表达,... 旨在研究毒害艾美耳球虫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EnGPX的反应原性及其在虫体内的亚细胞定位。提取毒害艾美耳球虫(扬州株)配子体总RNA,RT-PCR扩增En GPX的ORF编码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En GPX,转化至BL21(DE3)进行体外诱导表达,同时制备鼠抗rEnGPX多克隆抗体,对重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反应原性分析和激光共聚焦免疫荧光定位分析。结果表明,En GPX ORF序列全长753 bp,编码250个氨基酸,体外重组表达蛋白大小约30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该重组蛋白能被6×HIS标签单克隆抗体,鼠抗rEnGPX多克隆抗体,毒害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和柔嫩艾美耳球虫病鸡康复血清所识别,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和交叉反应原性。在天然配子体蛋白中检测出EnGPX,其编码蛋白主要分布于配子体内的Ⅱ型成壁体(WFBII)及卵囊壁上。本研究成功克隆表达了毒害艾美耳球虫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EnGPX,验证其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并定位于配子体及卵囊壁上。以期为研究En GPX参与卵囊壁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线索,也为研制新型球虫亚单位疫苗提供新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害艾美耳球虫 EnGPX 克隆表达 反应原性 免疫荧光定位
下载PDF
稳定表达猪BRD4-BD1/2蛋白的猪肺泡巨噬细胞传代细胞系的构建及其用于ASFV增殖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吴梦丽 孙华林 +4 位作者 杨吉飞 赵亚茹 关贵全 殷宏 牛庆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646-4659,共14页
前期研究发现宿主表观遗传调控蛋白——含溴结构域蛋白质4(bromo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4,BRD4)有助于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的复制,为了深入研究BRD4对ASFV复制的影响,通过筛选出显著促进ASFV复制的BRD4-BD... 前期研究发现宿主表观遗传调控蛋白——含溴结构域蛋白质4(bromo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4,BRD4)有助于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的复制,为了深入研究BRD4对ASFV复制的影响,通过筛选出显著促进ASFV复制的BRD4-BD1/2结构域,利用慢病毒表达系统成功构建稳定表达BRD4-BD1/2结构域的3D4/21细胞系,分析ASFV在3D4/21-BRD4-BD1/2细胞系与WT细胞系之间的复制差异。首先,以家猪基因BRD4-BD1/2为靶标,构建了含有3x Flag标签的重组质粒pLVX-IRES-puro-3x Flag-BRD4-BD1/2,并将其与质粒pMD2.G和pSPAX2共同转染至HEK-293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获得具有感染能力的慢病毒。使用慢病毒感染3D4/21细胞后通过嘌呤霉素药物筛选,成功获得了稳定表达BRD4-BD1/2结构域的3D4/21细胞系。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了ASFV感染3D4/21-BRD4-BD1/2细胞后CP204L和B602L基因的转录水平以及相应蛋白表达水平,并通过HAD50测定评价ASFV的复制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BRD4-BD1/2结构域的3D4/21细胞系。与3D4/21-WT细胞系相比,BRD4-BD1/2稳定表达细胞系能够显著促进ASFV复制。本研究提供了深入研究BRD4蛋白在ASFV复制中功能的生物材料,并为ASFV疫苗候选株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BRD4 BD1/2 3D4/21细胞 稳定表达细胞系
下载PDF
山羊肠道微生物群发育与多样性分析
12
作者 成成 成大荣 +2 位作者 朱生敏 陈晓芳 陶建平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04,共7页
为了解山羊肠道微生物群成员的多样性及其发育规律,从江苏2个不同山羊养殖场随机选择2只山羊,分别在1、3、5、10、20、30、40、45、50、60、70、80和90日龄时采集新鲜粪便样品,并采用宏基因组测序对所有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羊肠... 为了解山羊肠道微生物群成员的多样性及其发育规律,从江苏2个不同山羊养殖场随机选择2只山羊,分别在1、3、5、10、20、30、40、45、50、60、70、80和90日龄时采集新鲜粪便样品,并采用宏基因组测序对所有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羊肠道微生物群的成员和丰度随日龄增长而不断变化,并受哺乳和采食的影响。其中,40日龄哺乳期山羊的肠道微生物有600余种,90日龄断奶山羊肠道微生物群最终稳定在1500种左右。在80多种核心成员中,脆弱拟杆菌、大肠埃希菌和丁酸球菌是哺乳羔羊肠道中的优势细菌,而栖瘤胃普雷沃菌和厚壁菌在断奶山羊肠道细菌群中占主导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宋内志贺菌、鲍氏志贺菌、福氏志贺菌、痢疾志贺菌、肠道沙门菌、邦戈里沙门菌、梭状芽孢杆菌、格氏乳球菌和幽门螺杆菌等人兽共患细菌也可在山羊中检测到,这提示山羊可能是这些微生物的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肠道菌群 发育 多样性
下载PDF
空肠弯曲菌双分子荧光互补系统构建及其在蛋白质互作研究中的应用
13
作者 郭嘉乐 任方哲 +3 位作者 李晓飞 郭长彬 焦新安 黄金林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为研究空肠弯曲菌中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建立适合于该菌稳定高效表达的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系统,通过构建基于基因启动子、荧光蛋白以及基因回补方式等不同条件的重组载体,分别导入空肠弯曲菌... 为研究空肠弯曲菌中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建立适合于该菌稳定高效表达的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系统,通过构建基于基因启动子、荧光蛋白以及基因回补方式等不同条件的重组载体,分别导入空肠弯曲菌进行荧光数值比较分析,确定荧光表达最优的参数,建立以porA启动子和Venus荧光蛋白的质粒回补的BiFC体系。用该体系探究空肠弯曲菌鞭毛表达蛋白的互作。结果表明:已知flhF与flhG互作的BiFC-flhF-flhG载体在菌体内表达的荧光值显著高于阴性对照载体,而BiFC-flhF-fliM和BiFC-flhF-fliG与阴性对照无差异,说明BiFC体系建立成功,且flhF与fliG、fliM不存在互作关系。综上,本研究建立了适用于空肠弯曲菌的BiFC体系,可为该菌蛋白质互作研究提供高效便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弯曲菌 BIFC 荧光值 蛋白质互作
下载PDF
Rab5对禽偏肺病毒C型复制影响的研究
14
作者 冯旭飞 亓宇翔 +4 位作者 于瀚哲 张正洲 王如嘉 孟闯 董魁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7-454,共8页
为探究禽偏肺病毒C型(aMPV/C)感染A549细胞后,脑内Ras类似物5(Rab5)对病毒复制的影响,本研究将重组质粒p GFP-Rab5和负显性突变的Rab5(pGFP-Rab5-DN)分别转染A549细胞,24 h后分别以MOI 1的a MPV/C感染该细胞,48 h后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 为探究禽偏肺病毒C型(aMPV/C)感染A549细胞后,脑内Ras类似物5(Rab5)对病毒复制的影响,本研究将重组质粒p GFP-Rab5和负显性突变的Rab5(pGFP-Rab5-DN)分别转染A549细胞,24 h后分别以MOI 1的a MPV/C感染该细胞,48 h后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Rab5、Rab5-DN和aMPV/C N蛋白均分布于细胞质中,且Rab5与aMPV/C N蛋白存在明显的共定位。进一步采用Image J软件对细胞内的荧光强度分析后发现,Rab5与aMPV/C N蛋白存在多处共定位,而Rab5-DN与aMPV/C N蛋白无明显共定位,表明Rab5参与aMPV/C的复制。将p CMV-Flag-Rab5和p CMV-Flag分别转染A549细胞,24 h后分别以MOI 1的aMPV/C感染该细胞,48 h后分别收集上清和细胞样品。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检测Rab5及aMPV/C N蛋白的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a MPV/C N基因转录水平、TCID_(50)检测细胞上清的病毒效价。结果显示,与转染p CMV-Flag的细胞相比,转染p CMV-Flag-Rab5的细胞中Rab5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此外,p CMV-Flag-Rab5转染组中的aMPV/C N蛋白表达水平和N基因的转录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病毒效价显著升高(P<0.05)。表明,过表达Rab5促进aMPV/C的复制。将siRab5和siNC分别转染A549细胞,24 h后分别以MOI 1的aMPV/C感染该细胞,48 h后分别收集上清和细胞样品。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检测Rab5及aMPV/C N蛋白的表达水平、q PCR检测aMPV/C N基因的转录水平、TCID_(50)检测细胞上清的病毒效价。结果显示,与转染si NC的细胞相比,转染siRab5的细胞中Rab5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同时,siRab5转染组中aMPV/C N蛋白的表达水平和N基因的转录水平均极显著降低(P<0.01),病毒效价显著降低(P<0.05)。表明,干扰Rab5表达可抑制aMPV/C的复制。将p CMV-mcherry-Rab5与表达融合GFP的aMPV/C结构蛋白的重组质粒分别转染A549细胞,24 h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Rab5蛋白与aMPV/C N、F、M、G、SH、P、M2-1、M2-2、L1、L2、L3蛋白均在细胞质中存在荧光信号重叠,但该蛋白与L4蛋白无该现象,表明Rab5蛋白可与多个aMPV/C蛋白共定位。将p CMV-Flag-Rab5分别与表达融合GFP的aMPV/C结构蛋白的重组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48 h后采用Co-IP试验检测Rab5与不同aMPV/C结构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IP样品中表达G和L2蛋白的位置出现了特异性条带,而其他蛋白无条带,表明Rab5与aMPV/C G和L2蛋白存在互作。上述结果首次证实,Rab5通过与aMPV/C多个蛋白(G和L2)的互作参与aMPV/C的复制机制。本研究为阐明Rab5调控aMPV/C复制的分子机理提供研究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内Ras类似物5 禽偏肺病毒C型 复制 表达水平 互作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gE蛋白的真核表达及其活性鉴定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清龙 王瑞宁 +6 位作者 王勋 李青梅 李鸽 张真真 杨苏珍 郭军庆 张改平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7-134,共8页
为制备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E重组蛋白并评估其抗原活性,将优化的PRV gE基因胞外区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MV并在其C端加入Hexa-His标签,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MV-gE;将重组质粒转染HEK293F细胞,Dot blot鉴定转染细胞中gE重组蛋白的分泌表达;... 为制备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E重组蛋白并评估其抗原活性,将优化的PRV gE基因胞外区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MV并在其C端加入Hexa-His标签,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MV-gE;将重组质粒转染HEK293F细胞,Dot blot鉴定转染细胞中gE重组蛋白的分泌表达;利用镍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从转染细胞培养上清中纯化gE表达蛋白;以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gE重组蛋白,利用PRV阳性血清以ELISA分析gE重组蛋白的抗原活性,通过去糖基化酶PNGase F鉴定其糖基化修饰及其对抗原活性的影响。Dot blot结果显示,gE重组蛋白通过自身信号肽实现在细胞培养上清的分泌表达,其表达量在转染96 h达到峰值。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从细胞培养上清中纯化获得gE重组蛋白纯度约为90%,经去糖基化酶PNGase F处理的gE重组蛋白分子质量显著降低。间接ELISA结果显示,gE重组蛋白检测PRV阳性血清的抗体效价为1∶12800;PRV阳性血清对gE蛋白的检出限为31.25 ng/mL,其抗原活性是原核表达的4倍。对临床血清的检测结果显示,基于gE重组蛋白的ELISA与IDEXX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6.5%。综上,在真核细胞中分泌表达了具有高表达量、高纯度、高活性和糖基化修饰的gE重组蛋白,在PRV感染鉴别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 gE蛋白 分泌表达 糖基化修饰 抗原活性
下载PDF
鼠源炎症因子流式蛋白定量试剂盒的优化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茂志 赵维芯 +4 位作者 康喜龙 顾杰 潘志明 崔桂友 焦新安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21,共5页
以小鼠炎症因子流式蛋白定量(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试剂盒为参考,分别从降低试剂用量和缩短孵育时间两个方面进行优化,然后以沙门菌感染小鼠为模型,动态分析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分泌情况。结果表明,试剂用量由50μL降至20μ... 以小鼠炎症因子流式蛋白定量(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试剂盒为参考,分别从降低试剂用量和缩短孵育时间两个方面进行优化,然后以沙门菌感染小鼠为模型,动态分析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分泌情况。结果表明,试剂用量由50μL降至20μL、孵育时间由2h缩短至30min仍然可以得到较好的检测效果。沙门菌感染小鼠后,利用该方法动态分析了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并且发现炎症因子的早期分泌与沙门菌在小鼠体内的定殖呈正相关。通过CBA技术的优化和初步应用,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蛋白定量技术 剂量 孵育时间 沙门菌 小鼠
下载PDF
亚洲璃眼蜱成蜱不同发育期miR-451与MIF表达谱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金 袁小松 +7 位作者 郝佳伟 田占成 谢俊仁 陈泽 任巧云 殷宏 罗建勋 刘光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4366-4373,共8页
[目的]micro RNA(miRNA)作为一类内源性的非编码RNA,仅有18—25 nt,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可诱导生物基因沉默,参与细胞生长、发育、基因转录和翻译等诸多生命活动的调控过程。以亚洲璃眼蜱为研究对象,对miR-451及其靶基因(巨噬细... [目的]micro RNA(miRNA)作为一类内源性的非编码RNA,仅有18—25 nt,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可诱导生物基因沉默,参与细胞生长、发育、基因转录和翻译等诸多生命活动的调控过程。以亚洲璃眼蜱为研究对象,对miR-451及其靶基因(巨噬细胞游走因子,MIF)在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参考miR-451成熟体序列(AAA CCG UUA CCA UUA CUG AGU UU)来自研究单元亚洲璃眼蜱高通量测序所获得的结果。根据该成熟体序列设计stem-loop及PCR引物,RT-PCR扩增获得蜱源性miR-451序列;并对不同物种来源的miR-451序列特征进行分析。基因合成方法获得抑制miR-451的ds RNA序列,用于亚洲璃眼蜱饥饿成蜱体内注射。参考美洲钝眼蜱MIF基因(登录号:AF289543.2),设计亚洲璃眼蜱的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引物,以β-actin作为内参基因,采用SYBR Green 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注射ds RNA后亚洲璃眼蜱饥饿成蜱不同发育时间点MIF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miR-451的表达谱特征。[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miR-451的PCR产物条带与预期大小一致,为72 nt。不同物种来源的miR-451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特别是种子序列极度保守,仅在短尾负鼠miR-451成熟体的19位点处存在A→U的突变。miR-451的RNA干扰实验证实,0-30 h miR-451表达逐渐上调,6 h达到最高值,其拷贝数为1.0×108。随后表达丰度逐渐降低。30 h其表达水平与PBS对照组相同。48-60 h miR-451再次出现一个表达上调微小变化过程。而miR-451抑制后的MIF直到30 h才有表达的上调,42 h达到峰值(拷贝量仅为9.0×103),此后其表达规模受到抑制,48 h时与PBS对照组水平一致。84 h后表达才逐渐上调,直到90 h达到峰值,并呈现正态分布趋势。[结论]利用RT-PCR获得亚洲璃眼蜱成蜱阶段miR-451序列,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miR-451序列在不同物种间具有较高保守性。miRNA的保守性决定其靶标基因的特异性,因此,以上结果提示miR-451在动物细胞中可能扮演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是MIF功能发挥的一个重要调控因子。MIF作为miR-451靶标基因,其功能的实现可能受该miRNA的调控。基于此类推测q PCR及RNA干扰分析表明,miR-451参与了MIF的表达调控。且是一种负调控作用。当miR-451表达量升高时,MIF表达量明显下调。此研究首次证实miR-451在亚洲璃眼蜱成蜱发育阶段的表达是一种普遍现象,且对MIF存在负调控作用。这一研究为后期miR-451参与蜱的免疫应答及miR-451与靶标基因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同时证明,miRNA参与基因功能的调控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时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璃眼蜱 微小RNA(microRNA) miR-451 巨噬细胞抑制游走因子 MIF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及其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8
作者 黄霞 康喜龙 +3 位作者 孟闯 顾丹 焦新安 潘志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9-103,共5页
以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病毒的结构、感染与免疫机制、传播途径、致病性等方面总结了ASFV的病原学特性;全面分析了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疫苗的研究现状:灭活疫苗无法提供保护,... 以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病毒的结构、感染与免疫机制、传播途径、致病性等方面总结了ASFV的病原学特性;全面分析了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疫苗的研究现状:灭活疫苗无法提供保护,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以及病毒载体疫苗通常提供部分保护,减毒活疫苗可提供同源保护且最有潜力应用于临床。在此基础上,发现ASFV的复杂性以及免疫生物学特征的不确定性影响疫苗的研发进度,提出中国ASF疫苗研发所面临的挑战,以期为疫苗的研发提供新的认识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病毒 感染 免疫 疫苗
下载PDF
新疆边境地区蜱携带梨形虫种类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7
19
作者 仇晓飞 林汉亮 +18 位作者 罗金 马力克·艾则孜 康逢义 倪军 罗毅 刘文阁 马站 任巧云 曹润来 谭阳春 张高峰 刁沛文 王奇林 刘佩雯 关贵全 罗建勋 殷宏 徐庚全 刘光远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37,共7页
为了调查新疆边境地区梨形虫在当地蜱中的携带情况,对采集于2019年4月份和5月份的新疆边境地区共25个县(市)的蜱进行形态学鉴定,提取DNA,利用梨形虫套式引物进行扩增并测序,并采用IQ-Tree软件的ML法构建不同地理株的进化关系。结果显示... 为了调查新疆边境地区梨形虫在当地蜱中的携带情况,对采集于2019年4月份和5月份的新疆边境地区共25个县(市)的蜱进行形态学鉴定,提取DNA,利用梨形虫套式引物进行扩增并测序,并采用IQ-Tree软件的ML法构建不同地理株的进化关系。结果显示,采集到的1516只蜱包括4个属9个种,分别为森林革蜱(Dermacentor silvarum)、草原革蜱(D.nuttalli)、胫距革蜱(D.pavlovskyi)、边缘革蜱(D.marginatus)、亚洲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麻点璃眼蜱(H.rufipes)、小亚璃眼蜱(H.anatolicum)、血红扇头蜱(Rhipicephalus sanguineus)和刻点血蜱(Haemaphysalis punctate);对上述蜱种携带梨形虫种类的分子检测结果显示,共检出3种泰勒虫和6种巴贝斯虫,分别为绵羊泰勒虫(Theileria ovis)、马泰勒虫(T.equi)、泰勒虫未定种(Theileria sp.)、驽巴贝斯虫(Babesia caballi)、粗糙巴贝斯虫(B.crassa)、隐藏巴贝斯虫(B.occultans)、犬巴贝斯虫(B.canis canis)、莫氏巴贝斯虫(B.motasi)及巴贝斯虫未定种(Babesia sp.)。结果表明,蜱中梨形虫的平均携带率为27.77%,且新疆边境不同地区的蜱梨形虫的携带率不同。研究结果为梨形虫病的进一步防控以及相关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形虫 分子鉴定
下载PDF
沙门菌Ⅲ型分泌系统主要效应蛋白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超 康喜龙 +3 位作者 顾丹 孟闯 焦新安 潘志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88,共6页
沙门菌效应蛋白能够调控宿主的炎症反应,重排宿主的细胞骨架,促进细菌的侵入和复制,并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效应蛋白通过Ⅲ型分泌系统转运到宿主内膜系统和细胞质中,不同的效应蛋白在沙门菌致病的各个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文章对沙门菌... 沙门菌效应蛋白能够调控宿主的炎症反应,重排宿主的细胞骨架,促进细菌的侵入和复制,并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效应蛋白通过Ⅲ型分泌系统转运到宿主内膜系统和细胞质中,不同的效应蛋白在沙门菌致病的各个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文章对沙门菌在感染宿主过程中相关T3SS效应蛋白发挥的功能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沙门菌致病机制研究和疫苗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Ⅲ型分泌系统 效应蛋白 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