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畜禽疫苗研究展望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秀梵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4年第1期1-2,共2页
畜禽传染病的控制和消灭对保证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传染病控制的原理是针对引起流行的三个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即消灭传染病,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群体。我们只有正确认识疫苗在控制乃至消灭畜禽传染病中的作用,才能把握疫苗... 畜禽传染病的控制和消灭对保证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传染病控制的原理是针对引起流行的三个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即消灭传染病,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群体。我们只有正确认识疫苗在控制乃至消灭畜禽传染病中的作用,才能把握疫苗研究的方向,才能正确使用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疫苗 常规疫苗 新型疫苗 畜禽传染病控制 免疫保护力
下载PDF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Shandong/093/2004株的全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龙进学 王曲直 +2 位作者 卢建红 刘玉良 刘秀梵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0-696,共7页
应用流感病毒通用引物[4]和H5N1亚型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型特异性引物,成功的扩增出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Shandong/093/2004株(简称A/D/SD/04)的全基因序列(包括5′和3′端的非编码区序列).A/D/SD/04的基因组核苷... 应用流感病毒通用引物[4]和H5N1亚型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型特异性引物,成功的扩增出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Shandong/093/2004株(简称A/D/SD/04)的全基因序列(包括5′和3′端的非编码区序列).A/D/SD/04的基因组核苷酸全序列与18株网上公布的禽流感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4株鸭源H5N1的5~7个基因具99%以上的同源性;与14株H5N1有至少一个以上内部基因同源性在95%以上.与H9亚型AIV代表株A/Quail/Hongkong/G1/97(简称G1株)和A/Chicken/Beijing/1/94(简称BJ94)比较,除了非结构基因(Nonstructural gene,NS)与G1株的同源性为95.3%外,其余基因均在36.6%~92.1%之间.说明A/D/SD/04没有H9N2基因的直接整合,是H5N1毒株在自然界的重组株.推导的HA氨基酸序列分析,A/D/SD/04 的血凝素(Heamgglutinin,HA)裂解位点与比较的16株AIV的序列一致,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分子特征(PQRERRRKKR/G),第226位氨基酸是对禽类和哺乳细胞均具有亲嗜性的蛋氨酸(Met).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在第48位氨基酸(颈部)后有20个氨基酸的缺失,但非结构蛋白(NS)没有在79~84氨基酸发生缺失.碱性聚合酶2(PB2)的627位氨基酸是亲禽类细胞的谷氨酸(Glu,E).结合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特征,A/D/SD/04对小鼠的致病力是由多种因素决定,其可能是一株对鸡高度致病,并逐渐获得对哺乳动物致病能力的中间重组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 通用引物 全基因组序列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鸡沙门氏菌弱毒苗与微生态制剂联合应用对三黄肉鸡的增重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小荣 潘志明 +5 位作者 焦新安 刘文博 甘军纪 高崧 张如宽 刘秀梵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联合应用 饲料添加剂 免疫保护率 沙门氏菌弱毒苗 微生态制剂 增重试验
下载PDF
1株对小鼠呈高致病性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遴选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梅 顾敏 +3 位作者 曹军平 彭大新 王希良 刘秀梵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2-135,143,共5页
目的观察从死禽体内分离的禽流感H5N1病毒株对小鼠的致病情况,筛选一株可用于小鼠攻毒实验的H5N1毒株。方法将17株禽源H5N1病毒分别滴鼻感染6~8周龄Balb/c小鼠,观察其对小鼠的致病和致死情况。通过测定其中毒力较强一株的EID_(50)、TCI... 目的观察从死禽体内分离的禽流感H5N1病毒株对小鼠的致病情况,筛选一株可用于小鼠攻毒实验的H5N1毒株。方法将17株禽源H5N1病毒分别滴鼻感染6~8周龄Balb/c小鼠,观察其对小鼠的致病和致死情况。通过测定其中毒力较强一株的EID_(50)、TCID_(50)、小鼠LD_(50)及濒死小鼠不同组织中病毒载量,判定其致病力;采用遗传进化分析绘制HA基因进化树,了解其进化特征。结果动物实验表明,17株高致病性禽源H5N1毒株中,仅有一株对小鼠为高致病性。该毒株TCID_(50)/100μl=7.2,EID_(50)/100μl=8.325,小鼠1 LD_(50)/100μl=6.318≈10~2EID_(50)。鼻粘膜感染4~6 d小鼠发病,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竖毛、弓背等临床症状,体重明显减轻。小鼠死亡集中在发病后的2~5 d,耐过死亡者12 d完全恢复正常。从濒死感染小鼠脾、肺、鼻及脑组织中皆可检出流感病毒NS片段,病毒数载量以脑组织中最多,达3.56×10^(10)拷贝/5μl。结论筛选到一株对小鼠呈强致病性H5N1亚型禽流感毒株,可以用于禽流感疫苗交叉保护效果评价的小鼠攻击实验,也可以作为感染模型用于H5N1禽流感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病毒株 致病性 小鼠
原文传递
A型产气荚膜梭菌致奶牛腹泻的诊断与防制
5
作者 张小荣 文其乙 +1 位作者 刘秀梵 焦新安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A型产气荚膜梭菌 奶牛 腹泻 诊断 防制
下载PDF
2002年世界禽病概要
6
作者 刘玉良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0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2002年 世界 禽病 疫情 治疗
下载PDF
SARS的流行和控制给我们的启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官方兽医制度是改善我国动物疫病和动物性食品安全控制状况的关键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连颐 刘秀梵 《中国禽业导刊》 2003年第12期3-6,共4页
关键词 SARS 非典型肺炎 流行特点 控制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官方兽医制度 动物疫病防制 动物性食品安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