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级甲等医院医疗器械(耗材)不良事件监测与管理策略
1
作者 蒋田华 杨惠红 +1 位作者 王巧红 林建琴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4年第7期957-960,共4页
目的:探索在医疗器械(耗材)不良事件管理中实施综合性管理策略,提升器械不良事件上报数量与质量,为确保患者用械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国家不良事件上报数据平台,收集某三甲医院2022年-2023年的上报数据,运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采取... 目的:探索在医疗器械(耗材)不良事件管理中实施综合性管理策略,提升器械不良事件上报数量与质量,为确保患者用械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国家不良事件上报数据平台,收集某三甲医院2022年-2023年的上报数据,运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采取综合性管理措施后医疗器械(耗材)不良事件上报总量、质量及上报群体的数据变化情况。结果:2022年-2023年不良事件上报数量分别为184例、395例;审核通过数量分别为154例、369例,上报量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P<0.001);严重不良事件上报总量分别为7例、54例,严重不良事件占比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P<0.001)。结论:医院对不良事件采取综合性管理措施后,不良事件上报数量与质量显著提升,健全并完善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在确保患者的用械安全、维护患者的根本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上报主体单一、上报品种局限,未涉及试剂类不良事件上报等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应继续实施针对性管理措施,全面提升不良事件上报工作的广度与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事件 监测 管理策略
下载PDF
基于Orem自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合并COPD患者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吴转英 孙朦 成砚 《糖尿病新世界》 2025年第5期170-173,共4页
目的基于Orem自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护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DM合并COPD患者... 目的基于Orem自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护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DM合并COPD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2例)接受基于Orem自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血糖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Orem自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更有效地控制DM合并COPD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M自理模式 延续性护理 糖尿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护理效果
下载PDF
血清IL-6、PCT水平在ARDS预后中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邓晶 史家欣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第2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99...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99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柏林定义将其分为轻度组(n=22)、中度组(n=42)和重度组(n=35),根据其28天转归情况分为生存组(n=65)及死亡组(n=34)。比较各组IL-6、PCT的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两者在ARDS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绘制不同IL-6、PCT水平ARDS患者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3种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ARDS患者中,重度组的IL-6、PCT水平最高,中度组次之,轻度组最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IL-6、PCT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和PCT评价ARDS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793、0.776,敏感度分别为79.4%、94.1%,特异性分别为70.8%、61.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L-6≥110.700pg/ml和PCT≥1.700ng/ml时,ARDS患者28天存活率较IL-6<110.700pg/ml和PCT<1.700ng/ml者显著降低(P<0.001)。结论PCT、IL-6水平对预测ARDS患者的短期预后具有良好价值,可作为评估ARDS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IL-6 PCT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策略在糖尿病合并COPD患者护理中的实践效果分析
4
作者 孙莉 袁丽蓉 冯琪 《糖尿病新世界》 2025年第3期135-138,共4页
目的分析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策略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护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DM合并COPD患者,采用... 目的分析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策略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护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DM合并COPD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接受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策略,对比两组血糖水平、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策略在DM合并COPD患者的护理中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不仅有效控制了患者的血糖水平,还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策略 糖尿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夜间脉搏血氧饱和度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曹思佩 王洪眉 吴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75-78,85,共5页
目的探讨夜间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水平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分为OSAHS伴2型糖尿病组77例和单纯OSAHS组76例。比较2... 目的探讨夜间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水平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分为OSAHS伴2型糖尿病组77例和单纯OSAHS组76例。比较2组人口统计学资料、病史资料和SpO_(2)水平,并分析夜间SpO_(2)对OSAHS患者伴2型糖尿病的预测效能。结果与单纯OSAHS组比较,OSAHS伴2型糖尿病组患者年龄较大,体质量指数(BM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氧减指数(ODI)较高,高脂血症患病率和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占比较高,平均脉搏血氧饱和度(MSpO_(2))和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LSpO_(2))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小(OR=0.247,95%CI为0.110~0.553,P=0.001)、BMI低(OR=0.366,95%CI为0.152~0.881,P=0.025)是OSAHS患者伴2型糖尿病的保护因素,高脂血症(OR=2.337,95%CI为1.068~5.113,P=0.034)、LSpO_(2)降低(OR=3.511,95%CI为1.132~10.891,P=0.030)是OSAHS患者伴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LSpO_(2)预测OSAHS患者伴2型糖尿病的最佳截断值为76.50%(敏感度54.5%,特异度75.0%)。结论夜间LSpO_(2)与OSAHS患者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关,LSpO_(2)水平降低可能对OSAHS患者伴发2型糖尿病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2型糖尿病 血氧饱和度 预测价值
下载PDF
PBL-CBL联合MDT教学法在呼吸科实习医师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6
作者 周俊 邵向荣 吴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4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教学中运用以问题为导向教学(PBL)、以案例为基础教学法(CBL)联合多学科合作教学法(MDT)在呼吸内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级扬州大学80名呼吸科实习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PBL联合CBL教...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教学中运用以问题为导向教学(PBL)、以案例为基础教学法(CBL)联合多学科合作教学法(MDT)在呼吸内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级扬州大学80名呼吸科实习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PBL联合CBL教学方式,观察组予以PBL-CBL联合MDT教学方式,分别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学生考试成绩、病例书写、临床操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观察组学生具有更好的临床思维、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的教学中,运用PBL-CBL联合MDT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值得推广这种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 以案例为基础教学法 多学科联合诊疗 呼吸科 实习医师 教学满意度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黎宁 吴峰 胡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138-142,共5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呼吸障碍性疾病,与顽固性高血压密切相关。OSA可引起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水平升高,并且间歇性低氧(IH)会导致HIF-α亚型失调,与OSA相关高血压相关。本研究探讨IH引起HIF-α亚型失调导致活性氧(ROS...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呼吸障碍性疾病,与顽固性高血压密切相关。OSA可引起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水平升高,并且间歇性低氧(IH)会导致HIF-α亚型失调,与OSA相关高血压相关。本研究探讨IH引起HIF-α亚型失调导致活性氧(ROS)的生成增加,进而激活化学反射、减弱压力反射并且导致内皮功能障碍影响血压调节的机制,展望HIF-1α相关抑制性药物用于治疗OSA相关高血压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高血压 活性氧 化学反射 压力反射 时钟基因
下载PDF
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腰围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洪眉 吴峰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2年第11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腰围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预测价值。方法122例男性OSAHS患者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OSAHS合并2型糖尿病组(合并组,n=51)和OSAHS组(n=71)。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和多导睡眠监测指... 目的探讨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腰围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预测价值。方法122例男性OSAHS患者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OSAHS合并2型糖尿病组(合并组,n=51)和OSAHS组(n=71)。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和多导睡眠监测指标,采用ROC曲线分析OSAHS患者腰围预测2型糖尿病的价值。结果合并组腰围、体质指数(BM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高血压病已治疗患者比例均高于OSA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_(2))、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示腰围、BMI与AHI呈正相关(r=0.367、0.349,P=0.000、P=0.000),MSaO_(2)、LSaO_(2)与AHI呈负相关(r=-0.689、-0.683,P=0.000、P=0.00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腰围增大(OR=1.260,95%CI:1.109~1.432,P=0.000)是男性OSAHS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低BMI(OR=0.776,95%CI:0.631~0.953,P=0.016)、高血压病已治疗(OR=0.215,95%CI:0.064~0.727,P=0.013)是男性OSAHS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保护因素。男性OSAHS患者腰围预测合并2型糖尿病的最佳诊断界值为96.5cm,敏感性为76.50%,特异度为50.70%。结论腰围可用于预测男性OSAHS患者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2型糖尿病 腰围 男性 体质指数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下载PDF
肺癌肝转移的人群分布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
9
作者 柳长福 陶玉坚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7期26-31,共6页
目的肺癌发病率高于其他癌症,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偏差,在实质脏器转移中,肺癌肝转移的生存率较低。通过分析相关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生存分析,研究其预后影响因素,为后续诊治提供帮助。方法我们运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 目的肺癌发病率高于其他癌症,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偏差,在实质脏器转移中,肺癌肝转移的生存率较低。通过分析相关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生存分析,研究其预后影响因素,为后续诊治提供帮助。方法我们运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The 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筛选出肺癌伴有肝转移病例4187例,通过分析样本中肺癌伴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生存函数Kaplan-Meier绘出生存曲线及相应中位生存时间,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COX分析,得出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肺叶、化疗、原发部位手术、性别、放疗、年龄、婚姻状态、种族为预后影响因素,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为原发肺叶(P=0.009,95%CI:0.766~0.963)、原发部位手术(P<0.001,95%CI:2.220~4.228)、放疗(P<0.001,95%CI:1.226~1.489)、化疗(P<0.001,95%CI:2.542~2.922)、种族(P<0.001,95%CI:1.151~1.459)、性别(P<0.001,95%CI:1.063~1.211)、年龄(P=0.010,95%CI:0.807~0.971)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肺癌伴肝转移患者的整体预后较差,其1年生存率为16.48%,3年生存率为2.56%,5年生存率为0.74%,中位生存时间为3个月,原发肺叶、化疗、种族、放疗、性别、原发部位手术、年龄为影响肺癌肝转移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其中原发单侧肺叶、除黑色白色人种外的其他种族、女性、化疗、原发部位手术、放疗、60岁以下是预后有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肝转移 生存时间 预后影响因素
下载PDF
免疫抑制宿主肺皮疽奴卡菌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丁剑 吴峰 +2 位作者 林涛 孟闯 周俊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4-6,共3页
目的提高对皮疽奴卡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扬州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10月收治入院的1例皮疽奴卡菌肺炎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1岁男性,有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咳嗽... 目的提高对皮疽奴卡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扬州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10月收治入院的1例皮疽奴卡菌肺炎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1岁男性,有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咳嗽、咯血,胸部CT示双肺多发结节伴有空洞,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培养结果示皮疽奴卡菌,予以复方磺胺甲噁唑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患者病情好转。结论皮疽奴卡菌肺炎在临床上较少见,大多发生于免疫缺陷的人群,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无特异性,诊断有一定难度,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测,治疗上应予以给予复方磺胺甲噁唑为基础的联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疽奴卡菌 肺炎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铁死亡与其在肺部疾病发生发展作用中的研究现状
11
作者 陈序 罗福娣 +7 位作者 黄杰良 赖成泽 施莹莹 李世昌 苏鸿天 陶玉坚 郭莲仙 孙艳芹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92-500,共9页
非小细胞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急性肺损伤、哮喘和肺纤维化等呼吸系统疾病是全球主要的健康问题。铁死亡,一种依赖于细胞内Fe2+积累和脂质过氧化的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方式,为这些肺部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研究显示,... 非小细胞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急性肺损伤、哮喘和肺纤维化等呼吸系统疾病是全球主要的健康问题。铁死亡,一种依赖于细胞内Fe2+积累和脂质过氧化的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方式,为这些肺部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研究显示,铁螯合剂、抗氧化剂能通过调节铁代谢和脂质过氧化从而影响细胞命运。研究铁死亡以及开发新的干预策略,如针对铁死亡途径的小分子抑制剂,可能对改善肺部疾病的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该综述探讨了铁死亡在肺部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治疗潜力,旨在为肺部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铁超载 脂质代谢紊乱 肺部疾病 氧化应激 线粒体损伤
下载PDF
PICC置管患者预防性应用50%硫酸镁湿敷配合微波理疗对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辉 韩荟 +2 位作者 李欣 吴巧莲 郭霖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10期187-188,共2页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长期大量输液和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首选建立静脉通脉的输液管路技术,但PICC置管过程中极易引发一些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以机械性静脉炎最为常见[1,2]。本研究...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长期大量输液和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首选建立静脉通脉的输液管路技术,但PICC置管过程中极易引发一些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以机械性静脉炎最为常见[1,2]。本研究拟探讨PICC置管患者预防性应用50%硫酸镁湿敷配合微波理疗对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50%硫酸镁湿敷 微波理疗 机械性静脉炎
下载PDF
Leu(CAG)-tRNA碎片对肺腺癌的诊断、预后评估价值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翁志华 王磊 周俊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5期19-25,共7页
目的 探讨Leu(CAG)-tRNA碎片(tRF-Leu)对肺腺癌(LAC)的诊断效能、生存预后评估价值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68对外科手术切除LAC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及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LAC组... 目的 探讨Leu(CAG)-tRNA碎片(tRF-Leu)对肺腺癌(LAC)的诊断效能、生存预后评估价值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68对外科手术切除LAC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及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LA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NC)中tRF-Leu的RNA相对表达量;分析tRF-Leu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RNA原位分子杂交(RISH)检测tRF-Leu的阳性表达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RF-Leu对LAC的诊断效能。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LAC患者的3年生存期曲线。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tRF-Leu对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 LAC组织中tRF-Leu的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F-Leu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表达量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F-Leu表达水平与LAC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肿瘤直径、肿瘤分级及TNM分期无相关性(P>0.05)。在LAC组织中,tRF-Leu的阳性率为73.53%(50/68),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的13.24%(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tRF-Leu和癌胚抗原(CEA)在LAC组织中诊断效能为: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9、0.852, 95%CI分别为0.806~0.926、0.794~0.910,敏感度分别为86.2%、83.6%,特异度分别为80.5%、85.8%,约登指数分别为0.643、0.608。68例LAC中tRF-Leu高表达的病例为53例(升高组),正常和低表达的病例为15例(正常和下降组);升高组3年中位总生存时间(OS)短于正常和下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2.968, 95%CI为1.669~5.277,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提示,过表达tRF-Leu能促进肺癌细胞迁移,而降低tRF-Leu表达则抑制肺癌细胞迁移(P<0.05)。结论 tRF-Leu可能是一个新的促癌基因,可促进肺癌细胞的分化和转移,为tRF-Leu治疗转移性LAC提供了靶向实验依据。tRF-Leu未来也可能作为LAC诊断和生存预后评估的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u(CAG)-tRNA碎片 肺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淋巴结转移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镜根治术后肺部发生院内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徐艳 吴峰 +2 位作者 丁惠珍 朱卉 胡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年第7期833-83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镜根治术后肺部发生院内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胸腔镜根治术的老年肺癌患者398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痰液或呼吸道分泌物标本...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镜根治术后肺部发生院内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胸腔镜根治术的老年肺癌患者398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痰液或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统计患者术后感染率、病原菌分布,分析影响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398例老年肺癌患者接受胸腔镜根治术后发生肺部感染46例,感染率为11.56%。对发生感染的46例老年肺癌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测,共分离出病原菌69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43株(62.32%)、革兰氏阳性菌19株(27.54%)、真菌7株(10.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病理类型、术中出血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程与老年肺癌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无关(P>0.05);侵入性操作、糖尿病、切口明显疼痛、手术时间、抗菌药物使用、血清白蛋白、白细胞、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与老年肺癌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有关(P<0.05)。以老年肺癌患者是否发生院内感染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结果显示侵入性操作、糖尿病、手术时间、血清白蛋白、白细胞、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镜根治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侵入性操作、糖尿病、手术时间、血清白蛋白、白细胞、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老年肺癌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老年 胸腔镜根治术 院内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炎患者的痰培养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丁剑 周俊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60-63,67,共5页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炎患者的痰培养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507例COPD合并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痰液标本进行痰培养以明确病原菌分布情况,并通过药敏试验分析病...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炎患者的痰培养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507例COPD合并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痰液标本进行痰培养以明确病原菌分布情况,并通过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耐药性,比较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用药患者与经验性用药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评分]和生活质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结果 507例COPD合并肺炎患者合格痰液标本经培养共分离出15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3株(8.55%)、革兰氏阴性菌75株(49.34%)、真菌64株(42.1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氏阴性菌中耐药菌株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这3种病原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高达100.00%,且对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均不低于50.00%,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0%;革兰氏阳性菌中耐药菌株为溶血葡萄球菌,其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100.00%,且对氨苄西林、克林霉素、苯唑西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高于65.00%。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用药患者的mMRC评分、CAT评分均低于经验性用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肺炎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为主,且不同病原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不同。对患者痰液标本进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能指导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从而有助于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炎 痰培养 菌种 耐药性 呼吸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症状未完全控制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变应原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雅文 陈良玉 +2 位作者 李媛媛 陈佳娣 孙培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51-556,共6页
目的:研究变应原相关性检测在支气管哮喘疾病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症状未完全控制的哮喘患者108例,对吸入性变应原sIgE(IsIgE)、食物性变应原sIgE(FsIgE)、食物性变应原sIgG(FsIgG)及总IgE(tIgE)检测的结果及其与合并症的相关性进行... 目的:研究变应原相关性检测在支气管哮喘疾病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症状未完全控制的哮喘患者108例,对吸入性变应原sIgE(IsIgE)、食物性变应原sIgE(FsIgE)、食物性变应原sIgG(FsIgG)及总IgE(tIgE)检测的结果及其与合并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哮喘患者各类变应原特异性抗体检测的总阳性率为82.41%,其中IsIgE、FsIgE及FsIgG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58.33%、32.41%、56.48%;哮喘伴变应性鼻炎者IsIgE、FsIgE及FsIgG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73.33%、30.0%、70.0%;哮喘伴特应性皮炎者IsIgE、FsIgE及FsIgG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66.67%、20.0%、73.33%;哮喘伴消化系统症状者IsIgE、FsIgE及FsIgG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48.15%、29.63%、55.56%,各组患者IsIgE、FsIgG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FsIgE,且对于总体哮喘患者、哮喘伴变应性鼻炎者及哮喘伴特应性皮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tIgE阳性患者IsIgE阳性率为69.01%,高于tIgE阴性患者(37.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未完全控制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应进行吸入性变应原及食物性变应原抗体检测。对于伴变应性鼻炎者及特应性皮炎者,推荐行IsIgE及FsIgG检测;对于有消化系统症状者,FsIgE也值得关注;对tIgE≥100 kU/L的患者推荐行IsIgE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吸入性变应原 食物性变应原 IGE IGG
原文传递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荣芳 吴峰 周俊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134-138,共5页
肺炎克雷伯菌(KP)是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近年来随着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检出率上升,其多重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替加环素(TGC)属于一种极少数对多重耐药菌有良好效能的药物。本文就... 肺炎克雷伯菌(KP)是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近年来随着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检出率上升,其多重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替加环素(TGC)属于一种极少数对多重耐药菌有良好效能的药物。本文就TGC耐药的CRKP菌株(T-CRKP)的耐药机制研究情况展开综述,为预防和控制该菌的传播流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耐碳青霉烯类 替加环素 耐药机制 基因突变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及过敏性鼻炎患者总IgE与吸入变应原sIgE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雅文 孙培莉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目的分析在支气管哮喘及过敏性鼻炎患者中总IgE(tIgE)及过敏原检测的指导价值。方法从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且行tIgE、吸入性变应原sIgE(IsIgE)检测的患者中筛选出不伴有变应性鼻炎的哮喘患者69例设为A组;伴有变... 目的分析在支气管哮喘及过敏性鼻炎患者中总IgE(tIgE)及过敏原检测的指导价值。方法从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且行tIgE、吸入性变应原sIgE(IsIgE)检测的患者中筛选出不伴有变应性鼻炎的哮喘患者69例设为A组;伴有变应性鼻炎的哮喘患者40例设为A+AR组;不伴有哮喘的变应性鼻炎患者34例设为AR组;同时选出排除气道变应性疾病的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C组)。A组患者IsIgE检测阳性的有30例记为AA组,检测阴性者39例记为NAA组,对各组患者tIgE、IsIgE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A组、AR组、A+AR组均以屋尘螨、粉尘螨sIgE阳性率最高;在屋尘、尘螨、宠物、花粉、霉菌及蟑螂6类变应原中,AA组患者单一种类变应原阳性患者占60.00%,A+AR组患者2类变应原阳性的患者占61.76%;AR组患者中患者1类或2类变应原阳性的患者各占40.00%,AA组、AR组、A+AR组患者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种类的构成比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AR组、A+AR组、C组的tIgE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780,P<0.05)。以tIgE诊断吸入性变应原敏感做ROC曲线,AUC为0.785(95%CI:0.710~0.860,P<0.05)。结论尘螨是支气管哮喘及变应性鼻炎患者最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在支气管哮喘及变应性鼻炎患者在吸入性变应原sIgE检测前应行总IgE检测,对有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可能对两类以上吸入性变应原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变应性鼻炎 总IGE 吸入性变应原特异性IgE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内科学线上教学查房模式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俊 邵向荣 +1 位作者 程宏 李伟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24-25,28,共3页
新冠疫情时期,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贯彻教育部"停课不停学、不停教"的宗旨,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查房,保障了疫情时期临床实践教学的质量。文章旨在通过对内科学线上教学查房的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探讨该模式的优势与局限性,为... 新冠疫情时期,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贯彻教育部"停课不停学、不停教"的宗旨,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查房,保障了疫情时期临床实践教学的质量。文章旨在通过对内科学线上教学查房的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探讨该模式的优势与局限性,为后疫情时代临床医学内科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内科学 线上教学查房
下载PDF
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Flap-核酸内切酶1和复制因子C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
作者 李倩 金凤 +3 位作者 何佳慧 胡涛 吴峰 顾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5-660,共6页
目的探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Flap-核酸内切酶1(Flap-endonuclease 1,FEN1)和复制因子C2(replication factor C2,RFC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FEN1、RFC2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肺... 目的探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Flap-核酸内切酶1(Flap-endonuclease 1,FEN1)和复制因子C2(replication factor C2,RFC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FEN1、RFC2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肺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FEN1和RFC2蛋白的表达,利用RT-PCR法检测两者mRNA表达并分析相关性,分析FEN1、RFC2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收集患者随访资料,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结果FEN1和RFC2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77.50%(62/80)、70.00%(56/80),在癌旁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42.50%(34/80)、32.50%(26/80),与公共数据库分析结果一致。RT-PCR结果显示,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RFC2、FEN1 mRNA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的表达存在明显正相关。不同TNM分期患者的FEN1、RFC2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否存在胸膜侵犯与RFC2蛋白的表达差异有关。FEN1、RFC2高表达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均低于低表达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RFC2高表达、FEN1高表达、TNM分期与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TNM分期、FEN1和RFC2高表达是影响肺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FEN1和RFC2有助于评估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两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可能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鳞状细胞癌 Flap-核酸内切酶1 复制因子C2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