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肺癌发病率高于其他癌症,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偏差,在实质脏器转移中,肺癌肝转移的生存率较低。通过分析相关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生存分析,研究其预后影响因素,为后续诊治提供帮助。方法我们运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目的肺癌发病率高于其他癌症,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偏差,在实质脏器转移中,肺癌肝转移的生存率较低。通过分析相关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生存分析,研究其预后影响因素,为后续诊治提供帮助。方法我们运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The 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筛选出肺癌伴有肝转移病例4187例,通过分析样本中肺癌伴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生存函数Kaplan-Meier绘出生存曲线及相应中位生存时间,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COX分析,得出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肺叶、化疗、原发部位手术、性别、放疗、年龄、婚姻状态、种族为预后影响因素,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为原发肺叶(P=0.009,95%CI:0.766~0.963)、原发部位手术(P<0.001,95%CI:2.220~4.228)、放疗(P<0.001,95%CI:1.226~1.489)、化疗(P<0.001,95%CI:2.542~2.922)、种族(P<0.001,95%CI:1.151~1.459)、性别(P<0.001,95%CI:1.063~1.211)、年龄(P=0.010,95%CI:0.807~0.971)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肺癌伴肝转移患者的整体预后较差,其1年生存率为16.48%,3年生存率为2.56%,5年生存率为0.74%,中位生存时间为3个月,原发肺叶、化疗、种族、放疗、性别、原发部位手术、年龄为影响肺癌肝转移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其中原发单侧肺叶、除黑色白色人种外的其他种族、女性、化疗、原发部位手术、放疗、60岁以下是预后有利因素。展开更多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长期大量输液和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首选建立静脉通脉的输液管路技术,但PICC置管过程中极易引发一些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以机械性静脉炎最为常见[1,2]。本研究...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长期大量输液和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首选建立静脉通脉的输液管路技术,但PICC置管过程中极易引发一些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以机械性静脉炎最为常见[1,2]。本研究拟探讨PICC置管患者预防性应用50%硫酸镁湿敷配合微波理疗对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99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柏林定义将其分为轻度组(n=22)、中度组(n=42)和重度组(n=35),根据其28天转归情况分为生存组(n=65)及死亡组(n=34)。比较各组IL-6、PCT的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两者在ARDS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绘制不同IL-6、PCT水平ARDS患者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3种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ARDS患者中,重度组的IL-6、PCT水平最高,中度组次之,轻度组最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IL-6、PCT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和PCT评价ARDS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793、0.776,敏感度分别为79.4%、94.1%,特异性分别为70.8%、61.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L-6≥110.700pg/ml和PCT≥1.700ng/ml时,ARDS患者28天存活率较IL-6<110.700pg/ml和PCT<1.700ng/ml者显著降低(P<0.001)。结论PCT、IL-6水平对预测ARDS患者的短期预后具有良好价值,可作为评估ARDS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文摘目的肺癌发病率高于其他癌症,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偏差,在实质脏器转移中,肺癌肝转移的生存率较低。通过分析相关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生存分析,研究其预后影响因素,为后续诊治提供帮助。方法我们运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The 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筛选出肺癌伴有肝转移病例4187例,通过分析样本中肺癌伴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生存函数Kaplan-Meier绘出生存曲线及相应中位生存时间,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COX分析,得出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肺叶、化疗、原发部位手术、性别、放疗、年龄、婚姻状态、种族为预后影响因素,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为原发肺叶(P=0.009,95%CI:0.766~0.963)、原发部位手术(P<0.001,95%CI:2.220~4.228)、放疗(P<0.001,95%CI:1.226~1.489)、化疗(P<0.001,95%CI:2.542~2.922)、种族(P<0.001,95%CI:1.151~1.459)、性别(P<0.001,95%CI:1.063~1.211)、年龄(P=0.010,95%CI:0.807~0.971)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肺癌伴肝转移患者的整体预后较差,其1年生存率为16.48%,3年生存率为2.56%,5年生存率为0.74%,中位生存时间为3个月,原发肺叶、化疗、种族、放疗、性别、原发部位手术、年龄为影响肺癌肝转移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其中原发单侧肺叶、除黑色白色人种外的其他种族、女性、化疗、原发部位手术、放疗、60岁以下是预后有利因素。
文摘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长期大量输液和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首选建立静脉通脉的输液管路技术,但PICC置管过程中极易引发一些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以机械性静脉炎最为常见[1,2]。本研究拟探讨PICC置管患者预防性应用50%硫酸镁湿敷配合微波理疗对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