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7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0—2022年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国家谈判药品落地实践研究
1
作者 孙家艳 顾云霞 +3 位作者 陈春玲 徐文俊 朱华 谈定玉 《中国药业》 2025年第4期36-40,共5页
目的 分析国家谈判药品(简称国谈药)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配备与使用情况。方法 收集2019-2021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医保局)、江苏省医保局、扬州市医保局发布的国谈药“、双通道”药品、特药相关信息,以及查阅医院信息系统,分析2020-2022... 目的 分析国家谈判药品(简称国谈药)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配备与使用情况。方法 收集2019-2021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医保局)、江苏省医保局、扬州市医保局发布的国谈药“、双通道”药品、特药相关信息,以及查阅医院信息系统,分析2020-2022年相关药品在医院的使用数据。结果 2020—2022年国谈药整体品种配备比例分别为33.90%,33.94%,40.00%;使用金额占比分别为4.72%,7.00%,9.43%;其中中成药以调入品种为主,使用金额占比较小。“双通道”政策下国家谈判药品门诊使用金额及占比均大幅提升(由128.21万元升至3 111.59万元,3.91%升至49.39%)。调入/调出国谈药目录对药品使用金额的影响不完全相同。结论 国谈药的可及性不断提高,定点医疗机构对单独支付药品配备使用的主体责任仍需进一步强化。国谈药的新品遴选应同步考察临床需求,避免药品进入医保目录却无市场需求的情况。对于调出药品的衔接管理模式,尚需多方协同,提高医疗机构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谈判药品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双通道”管理 药品可及性
下载PDF
扬州某大型三甲医院儿科门急诊常见病与空气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路星星 吕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299-304,共6页
探讨扬州某大型三甲医院儿科门急诊常见病与环境气象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01-2019.12年期间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儿科门急诊就诊患儿的临床资料,结合同期扬州市气象数据包括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细颗粒物(... 探讨扬州某大型三甲医院儿科门急诊常见病与环境气象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01-2019.12年期间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儿科门急诊就诊患儿的临床资料,结合同期扬州市气象数据包括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分析环境气象因素与儿童门急诊常见病就诊人数的相关性。结 果:收集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2016.01-2019.12这4年期间儿童门急诊就诊患儿的临床资料发现,就诊人数最高的疾病包括:支气管炎(29%)、上呼吸道感染(15%)、消化系统疾病(10%)、肺炎(8%)。分析儿科门急诊常见病与环境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发现,支气管炎月就诊人数与PM2.5、PM10、CO、NO2呈正相关。上呼吸道感染月就诊人数与6项因子呈正相关。消化系统疾病就诊人数与AQI、PM2.5、PM10、CO、NO2呈正相关。肺炎月就诊人数除与CO无相关性外,与其他5项因子存在正相关。不同季节对儿童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疾病、肺炎就诊人数的影响因素不同。结论:环境气象因素对儿童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疾病、肺炎发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发病受季节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门急诊常见病 环境气象因素 相关性
下载PDF
2013—2022年某医院真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杨明瑜 任传利 +1 位作者 阚刘月 李贵玲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356-360,共5页
目的探讨真菌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预后,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真菌血流感染患者提供经验和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22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真菌血流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真菌分布... 目的探讨真菌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预后,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真菌血流感染患者提供经验和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22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真菌血流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真菌分布类型﹑药物敏感性﹑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后。结果195例真菌血流感染病例中,男性133例,平均年龄66岁;女性62例,平均年龄65岁;以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为主,分别占45.4%、16.9%、15.3%;死亡101例,死亡率为51.8%;死亡患者中检出最高的为白念珠菌(50.5%,51/101);单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长、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基础疾病≥2种、ICU入住、机械通气、气管插管、留置导管、碳青烯类药物使用与死亡率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住院时长、基础疾病≥2种和气管插管是与真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的住院时长、基础疾病≥2种和气管插管可能作为真菌血流感染死亡独立危险因素存在,本研究真菌血流感染中最常见的是白念珠菌感染,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念珠菌 血流感染 临床特点 死亡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中国高中生的体质指数、膳食知识掌握水平、静坐时长及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景涛 戴永梅 +8 位作者 罗健英 罗维 季烨林凡 彭驰 张翠军 曹彦俊 郑清 黄玉 沈鹤军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025-2032,共8页
背景在我国高中普遍实施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背景下,了解高中生BMI、膳食知识掌握水平及静坐时长的改变十分必要,但目前尚缺乏聚焦三者间关系的多中心大样本研究。目的了解我国高中生的BMI、膳食知识掌握水平及静坐时长,并分析... 背景在我国高中普遍实施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背景下,了解高中生BMI、膳食知识掌握水平及静坐时长的改变十分必要,但目前尚缺乏聚焦三者间关系的多中心大样本研究。目的了解我国高中生的BMI、膳食知识掌握水平及静坐时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于2019年1—3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我国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北、西南、东北七大区的23个省份抽取6213名高一、高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内容涉及学生的个人和家庭信息、BMI、膳食宝塔知识测试(DPKT)、静坐时长4部分。共回收有效问卷603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35%。结果不同地区、省份、年级、家庭人口数、父亲学历高中生的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省份、家庭人口数、家庭年收入、父亲学历、母亲学历高中生的DPKT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省份、城乡分布、年龄、家庭人口数、家庭年收入、父亲学历、母亲学历高年生的静坐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β=-0.05)、静坐时长(β=0.07)、家庭人口数(β=0.03)、父亲学历(β=0.05)、家庭年收入(β=0.05)是高中生DPKT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DPKT得分(β=0.07)、家庭人口数(β=-0.03)、父亲学历(β=0.04)是高中生静坐时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整体而言,我国高中生的BMI处在参考范围内,但膳食知识掌握水平偏低、静坐时长偏长问题突出。膳食知识掌握水平与静坐时长互为最大影响因素,父亲学历是影响膳食知识掌握水平和静坐时长的主要社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保健服务 体质指数 膳食宝塔知识测试 静坐时长 影响因素研究 多中心研究
下载PDF
脉冲式正压冲管技术在持续膀胱冲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张小林 黄天宝 +2 位作者 吴金凤 丁雪飞 顾晓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在患者持续膀胱冲洗的过程中定时给予脉冲式正压冲管技术冲管对降低膀胱痉挛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TURP手术的96例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持续膀胱冲洗,实验组术后在持续膀胱冲洗的... 目的探讨在患者持续膀胱冲洗的过程中定时给予脉冲式正压冲管技术冲管对降低膀胱痉挛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TURP手术的96例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持续膀胱冲洗,实验组术后在持续膀胱冲洗的基础上定时给予脉冲式正压冲管。比较2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及程度、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及焦虑程度。结果2组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焦虑程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式正压冲管技术联合持续膀胱冲洗相较于传统的单纯持续膀胱冲洗,可以降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减少膀胱冲洗时间及尿管留置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的焦虑情绪,缩短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三腔导尿管 膀胱冲洗 脉冲式正压冲管技术 膀胱痉挛
下载PDF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一项Meta分析
6
作者 邓毅凡 何胜虎 +1 位作者 张晶 朱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84-1890,共7页
背景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作为降糖药,在心-肾-内分泌协同管理的背景下被证实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和糖尿病患者预后,但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获益仍备受争议。目的探讨SGLT2i对AMI患者经皮冠状动... 背景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作为降糖药,在心-肾-内分泌协同管理的背景下被证实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和糖尿病患者预后,但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获益仍备受争议。目的探讨SGLT2i对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筛选关于SGLT2i应用于AMI患者PCI术后的相关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项研究,共计16643例AMI患者。相较于PCI术后常规的二级预防,SGLT2i的加用不能降低患者全因死亡率(OR=0.88,95%CI=0.61~1.29,P=0.052)、心源性死亡率(OR=1.04,95%CI=0.83~1.30,P=0.735)、全因再入院率(OR=1.00,95%CI=0.91~1.14,P=0.952)和患者二次血运重建的发生(OR=0.87,95%CI=0.58~1.30,P=0.486),但可以有效降低AMI患者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OR=0.71,95%CI=0.60~0.83,P<0.01),并且不增加重度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OR=0.99,95%CI=0.91~1.09,P=0.903)。结论加用SGLT2i可安全、有效地降低AMI患者PCI术后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对于其他MACEs的影响仍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运重建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及两者联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造影剂肾病的预测价值研究
7
作者 孙沁瑜 邓毅凡 +1 位作者 何胜虎 张晶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91-1897,共7页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增多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相关,然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增多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相关,然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目的探究NLR、MHR及两者联合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CIN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2022年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接受急诊PCI的437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患者术后是否发生CIN,分成CIN组(65例)和非CIN组(372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计算NLR和MHR的数值,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NLR、MHR及两者联合对CIN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CIN组患者2型糖尿病史、利尿剂使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空腹血糖、NLR、MHR水平高于非CIN组,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和肌酐水平低于非CIN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史(OR=1.997,95%CI=1.063~3.751,P=0.032)、单核细胞计数(OR=2.372,95%CI=1.060~5.310,P=0.036)、NLR(OR=1.311,95%CI=1.171~1.468,P<0.001)、MHR(OR=7.075,95%CI=1.893~26.439,P=0.004)水平升高为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AUC分别为0.733(95%CI=0.669~0.796,P<0.001)、0.706(95%CI=0.633~0.779,P<0.001)、0.796(95%CI=0.740~0.852,P<0.001);灵敏度分别为66.2%、60.0%、69.2%;特异度分别为71.8%、75.3%、73.1%。结论2型糖尿病史、单核细胞计数、NLR、MHR水平升高为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NLR、MHR及两者联合均可作为有效识别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造影剂肾病 预测
下载PDF
乳酸脱氢酶与白蛋白比值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曹干 邓毅凡 +1 位作者 何胜虎 张晶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78-1883,1890,共7页
背景部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虽已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接受了规范的二级预防用药,仍会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乳酸脱氢酶(LDH)与白蛋白(ALB)比值(LAR)作为预后标志物,在肿瘤及脓毒血症患者的预... 背景部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虽已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接受了规范的二级预防用药,仍会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乳酸脱氢酶(LDH)与白蛋白(ALB)比值(LAR)作为预后标志物,在肿瘤及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预测中具有良好效能,但LAR与STEMI相关的研究尚少,且对急性STEMI行PCI术后患者发生MACEs的预测价值有待研究。目的探讨LAR与STEMI行急诊PCI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苏北人民医院诊断为STEMI并行急诊PCI术的患者37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基线资料和入院时首次空腹的生化检验数据,通过电话、门诊、问卷调查、再入院等方式对入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期限为1年,随访终点事件为出现MACEs。随访结束后依据是否发生MACEs将患者分为MACEs组(n=76)和非MACEs组(n=294)。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探讨患者发生MACEs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LAR预测患者发生MACEs的价值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患者随访过程中累积生存率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MACEs组和非MACEs组基线资料比较结果显示,MACEs组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低密度脂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LDH、LAR、Gensini评分高于非MACEs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MACEs组(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T升高(HR=1.001,95%CI=1.000~1.002,P=0.007)、Gensini评分升高(HR=1.014,95%CI=1.006~1.022,P<0.001)、LAR升高(HR=1.067,95%CI=1.045~1.090,P<0.001)为患者发生MACEs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LAR预测急性STEMI患者行PCI术后发生MACEs的AUC为0.804(95%CI=0.747~0.861,P=0.001),最佳截断值为22.58。将研究人群以ROC曲线计算所取得的最佳截断值为界,分为高LAR组和低LAR组,绘制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低LAR组累积生存率高于高LAR组(P=0.01)。结论LAR水平与急性STEMI行PCI术后患者发生MACEs具有相关性,LAR值越高,其发生MACEs的风险越高,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乳酸脱氢酶/白蛋白比值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预后
下载PDF
江苏省扬州地区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和效果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朱淼 吕清泉 +6 位作者 顾明华 陈永昶 王靖 黄自强 焦虹霞 朱红 林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总结和评价扬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收集扬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23例COVID-19住院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①病例特征:23例患者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其中重型1... 目的总结和评价扬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收集扬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23例COVID-19住院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①病例特征:23例患者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其中重型1例,普通型22例;患者年龄23~72岁,男10例,女13例;有接触史21例(91.3%),其中7例为家族性聚集发病;疾病平均潜伏期5 d。②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78.3%),其次为咳痰症状(26.1%)、胸闷气喘(26.1%)、消化道症状(8.7%)。③血液学检查:COVID-19患者白细胞总数正常,16例入院时伴淋巴细胞降低,2例肝功能异常;患者出院时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升高,C反应蛋白降低。④影像学检查:胸部CT显示胸膜下分布多发磨玻璃影,伴有间质增厚。⑤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病毒、抗感染、吸氧等治疗,仅1例重型患者给予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全部患者核酸检测转阴后出院。结论核酸检测阳性和胸部CT多发磨玻璃影、伴间质增厚是诊断COVID-19的重要依据。易感人群接触史、咳嗽发热症状、淋巴细胞低下是COVID-19感染的重要临床表现。中西药结合治疗是COVID-19的有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症状 核酸检测 多发磨玻璃影 中西药结合治疗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辅助下虚拟情景互动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上肢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杨双月 金星 +3 位作者 孟兆祥 柯明慧 张敏杰 陈晨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辅助下虚拟情景互动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2023年2—12月本院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虚拟情景组(n=31)和联合组(n=31)。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虚拟情景组采取...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辅助下虚拟情景互动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2023年2—12月本院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虚拟情景组(n=31)和联合组(n=31)。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虚拟情景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联合上肢虚拟情景互动机器人训练,联合组在虚拟情景组治疗基础上增加低频rTMS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比较3组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UFMA)、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评分,皮质运动诱发电位(MEP)波幅和皮质潜伏期(CL),以及患侧与健侧腕背伸肌的肌电均方根值(RMS)比值。结果 治疗4周后,3组UFMA和FTHUE-HK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联合组UFMA和FTHUE-HK评分高于对照组和虚拟情景组,虚拟情景组U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RMS比值和MEP波幅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联合组RMS比值和MEP高于对照组和虚拟情景组,虚拟情景组又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CL均较治疗前缩短,且联合组CL短于对照组和虚拟情景组,虚拟情景组CL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辅助下的虚拟情景互动机器人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情景互动机器人 重复经颅磁刺激 上肢运动功能 脑卒中 运动诱发电位 皮质潜伏期
下载PDF
基于SAQ评估及Apelin-13水平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疗效及机制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孙沁瑜 邓毅凡 +3 位作者 方震 纪军 何胜虎 张晶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5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通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估及Apelin-13水平评价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入院诊断为冠心病并行介入手术的患者126例,术后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研究... 目的通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估及Apelin-13水平评价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入院诊断为冠心病并行介入手术的患者126例,术后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Q评分,检测Apelin-13水平,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治疗后SAQ评分明显改善(P<0.05),Apelin-13水平明显提高(P<0.05),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结论冠心病介入术后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可以提高外周血中Apelin-13含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术 APELIN-13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 麝香保心丸
下载PDF
对辣椒素通过MAP1S介导自噬减缓大鼠硬膜外纤维化的效果观察
12
作者 娄林冰 戴纪杭 +1 位作者 王静成 许磊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5年第1期44-51,共8页
目的探究局部应用辣椒素(Cap)对大鼠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纤维化(EF)的效果。方法选取48只8周龄、体重260~320 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辣椒素处理组(5 mg/ml和10 mg/ml)。对生理盐水对照组,辣椒素处理组大鼠行... 目的探究局部应用辣椒素(Cap)对大鼠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纤维化(EF)的效果。方法选取48只8周龄、体重260~320 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辣椒素处理组(5 mg/ml和10 mg/ml)。对生理盐水对照组,辣椒素处理组大鼠行椎板切除术。假手术组仅暴露硬脊膜,不行椎板切除术。术前术后通过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运动评分评估大鼠的关节活动、躯干运动及协调情况。术后1个月,通过大体观察、HE染色、免疫组织化(IHC)、Masson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评估EF程度。运用串联质谱标签(TMT)蛋白定量组学技术、qRT-PCR和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S(MAP1S)、自噬相关蛋白(ATG9A)、纤维连接蛋白(FN1)、肌动蛋白(ACTA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等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所有组别大鼠手术前后的BBB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手术和Cap无显著运动功能损害。宏观和组织学分析显示,Cap显著减缓了EF发生,抑制硬膜外细胞增殖,且效果与浓度相关。Masson和天狼猩红染色证实Cap减少了Ⅰ型胶原纤维沉积。TMT蛋白定量和qRTPCR分析揭示,Cap上调了MAP1S和ATG9A表达,下调了FN1和ACTA2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显示,Cap处理后MAP1S和LC3B表达显著增加。结论Cap通过激活MAP1S介导的自噬途径,有效抑制硬膜外区域细胞增殖和胶原纤维沉积,从而减缓EF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应用 辣椒素 硬膜外纤维化 椎板切除术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迟发血栓形成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
13
作者 陈燕子 孙磊 +2 位作者 顾翔 唐程斌 陈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5期127-129,134,共4页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一种成熟的治疗方法,其中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AIE)是术后少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前,此类心内膜炎(IE)的治疗尚无明确推荐指南。本研究报道1例TAVR术后迟发血栓形成,继而并发AIE...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一种成熟的治疗方法,其中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AIE)是术后少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前,此类心内膜炎(IE)的治疗尚无明确推荐指南。本研究报道1例TAVR术后迟发血栓形成,继而并发AIE的病例,最终行外科手术治疗后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感染性心内膜炎 华法林 抗凝 血栓 赘生物 急性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下载PDF
极重度横位心伴主动脉瓣狭窄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
14
作者 文磊 袁康正 +1 位作者 柳芳美 廖清池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2,共2页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8岁,因“反复胸闷气短1月余,加重8 d”于2023年6月28日收住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既往有高血压、高脂血症、脑梗死病史。2023年3月曾因“一过性晕厥”就诊,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钙化伴重度狭窄。患...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8岁,因“反复胸闷气短1月余,加重8 d”于2023年6月28日收住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既往有高血压、高脂血症、脑梗死病史。2023年3月曾因“一过性晕厥”就诊,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钙化伴重度狭窄。患方拒绝手术行药物保守治疗。入院前,患者静息状态下即有胸闷气喘症状。入院查体:心界无扩大,心率78次/min, 律齐,主动脉瓣区可闻及4/6收缩期喷射样杂音,余无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横位心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下载PDF
线粒体核糖体蛋白S35对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
15
作者 朱加猛 孙龙和 +4 位作者 孙倩男 任俊 刘宾 汪刘华 王道荣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24-31,37,共9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核糖体蛋白S35(MRPS35)对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120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结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培养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SW480、SW620)和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系(NCM460)。通... 目的探讨线粒体核糖体蛋白S35(MRPS35)对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120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结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培养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SW480、SW620)和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系(NCM460)。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IHC)分析、细胞功能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CCK-8细胞活力实验)等方法评估MRPS35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调控机制。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MRPS35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SW480、SW620)中MRPS35 mRNA和MRPS35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NCM460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组织中的MRPS35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PS35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T分期显著相关(P=0.002、0.021、0.036)。MRPS35高表达患者的总体生存率高于MRPS35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015)。敲低MRPS35后,结肠癌细胞克隆、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均显著增强。敲低MRPS35后,Wnt1、β-Catenin及其下游靶标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结论MRPS35在结肠癌组织和结肠癌细胞中均显著高表达,其可能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的发生与发展,有望成为结肠癌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核糖体蛋白S35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结肠癌细胞 增殖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卢阳 耿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3期128-132,共5页
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血流感染的致死率较高。本研究综述了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现状、致病机制、感染危险因素以及新的治疗策略,为血流感染的早期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血流感染 多重耐药 中药
下载PDF
扁桃体射频消融切除术后继发性出血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分析
17
作者 王树伦 王真真 +1 位作者 吴俊逸 马伟 《中国伤残医学》 2025年第7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扁桃体射频消融切除术后继发性出血严重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苏北人民医院行扁桃体射频消融切除术1056例患者资料,术后发生继发性出血者41例,按照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保守治疗组(n=24... 目的:探讨影响扁桃体射频消融切除术后继发性出血严重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苏北人民医院行扁桃体射频消融切除术1056例患者资料,术后发生继发性出血者41例,按照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保守治疗组(n=24)及非保守治疗组(n=17)。对两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扁桃体射频消融切除术后继发性出血率为3.8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慢性扁桃体炎病史、抗生素术后使用时长、多次出血、出血后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慢性扁桃体炎病史和抗生素术后使用时长较长是严重继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有慢性扁桃体炎病史和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长较长是扁桃体射频消融切除术后继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切除术 射频消融 术后并发症 继发性出血
原文传递
转移相关基因家族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吕佳玟 卢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4期129-133,共5页
宫颈癌是原发于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其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对肿瘤机制的深入研究,肿瘤形成和转移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调控因子一一被发现,其中转移相关基因(MTA)是一类新发现的肿瘤进展相关基因家族。研究证明,MT... 宫颈癌是原发于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其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对肿瘤机制的深入研究,肿瘤形成和转移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调控因子一一被发现,其中转移相关基因(MTA)是一类新发现的肿瘤进展相关基因家族。研究证明,MTA家族与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但针对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尚少。本文对MTA家族与宫颈癌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以明确其在宫颈癌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从而为宫颈癌的预防、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转移相关基因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变 结构特点 妇科恶性肿瘤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小鼠卵巢组织中Rab27A的表达
19
作者 陶晨玥 陈帅 +3 位作者 王丽萍 孟德芳 周东杰 周罗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5289-5295,共7页
背景: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导致育龄女性不孕的常见生殖内分泌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能有助于修复卵巢功能,但其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方面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及机... 背景: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导致育龄女性不孕的常见生殖内分泌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能有助于修复卵巢功能,但其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方面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周龄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n=15):正常对照组不作处理,模型组连续21 d灌胃来曲唑诱导建立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治疗组连续21 d灌胃来曲唑+经尾静脉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治疗前和治疗后7,14 d称量小鼠体质量;治疗后连续10 d阴道涂片检测小鼠动情周期;治疗后14 d,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性激素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卵巢形态学改变,免疫荧光、免疫组化检测卵巢组织中Rab27A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动情周期紊乱,体质量明显升高,卵泡刺激素水平降低,黄体生成素和睾酮水平均升高,卵巢可见较多囊状扩张的卵泡,Rab27A蛋白表达水平降低;②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体质量降低,卵泡刺激素水平升高,黄体生成素和睾酮水平均降低,多囊状扩张的卵泡减少,Rab27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③结果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能通过上调Rab27A的表达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卵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多囊卵巢综合征 动情周期 卵巢功能 性激素 Rab27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