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规范化扩肛预防低位直肠癌保肛加回肠预造口术后吻合口狭窄 被引量:1
1
作者 俞权 刘壮壮 +7 位作者 马仪超 陈宇吉 房永坤 廖逸群 赵斌 王飞 王道荣 汤东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66-68,共3页
评价低位直肠癌保肛加预防性造口术后规范化扩肛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2016年1月—2020年6月行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加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的患者90例,分为扩肛组(n=50)和对照组(未扩肛,n=40)。分析一般资料、围手术期资料、病理资料、术... 评价低位直肠癌保肛加预防性造口术后规范化扩肛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2016年1月—2020年6月行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加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的患者90例,分为扩肛组(n=50)和对照组(未扩肛,n=40)。分析一般资料、围手术期资料、病理资料、术后并发症资料、吻合口并发症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显示,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围手术期资料、病理资料、术后造口并发症资料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包括吻合口瘘、腹腔出血、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及尿潴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出现吻合口狭窄8例;扩肛组出现吻合口狭窄2例,均为造口还纳停止扩肛后再次发生的狭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规范化扩肛在预防低位直肠癌保肛加预防回肠造口术后吻合口狭窄中是一种安全性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扩肛 低位直肠癌 预防性回肠造口 吻合口狭窄
下载PDF
应用腹腔镜改良ISR术行低位复杂性直肠肿瘤保肛术的一例报道 被引量:4
2
作者 朱汉建 高进 +5 位作者 刘佳文 王杰 王伟 汪刘华 汤东 王道荣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期117-118,共2页
内括约肌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是低位直肠癌的一种极限的保肛术式,适用于肿瘤下缘距肛缘2~5 cm的超低位直肠癌[1]。研究显示ISR既可以取得较好的根治效果,又能保留一定的肛门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2\|6]。本文... 内括约肌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是低位直肠癌的一种极限的保肛术式,适用于肿瘤下缘距肛缘2~5 cm的超低位直肠癌[1]。研究显示ISR既可以取得较好的根治效果,又能保留一定的肛门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2\|6]。本文对我科既往收治的1例低位复杂性直肠肿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患者,男,62岁,因“体检发现结肠息肉1月余”于2018年3月入院。直肠指检:入指即可触及不规则肿物,质稍硬,直肠管壁各壁皆可触及,退指有血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内括约肌切除术 保肛术
原文传递
预防性造口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朱汉建 汤东 王道荣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9年第8期563-566,共4页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发展、手术理念转变和手术方式革新,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达到根治低位直肠癌同时保留肛门的目的。吻合口瘘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发生因素复杂。为预防吻合口瘘并降低其所造成的危害...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发展、手术理念转变和手术方式革新,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达到根治低位直肠癌同时保留肛门的目的。吻合口瘘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发生因素复杂。为预防吻合口瘘并降低其所造成的危害,国内外大多数学者推荐采用预防性造口。本文就预防性造口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为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预防性造口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造口术 综述 保肛术
原文传递
预防性回肠造口对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和心理因素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朱汉建 徐家明 +6 位作者 高进 刘壮壮 房永坤 赵琪 严成 王道荣 汤东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造口对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患者术后肛门功能、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62例行腹腔镜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L-LA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将其分为末端回肠造口组(n=25例)和未造口组(... 目的探讨预防性造口对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患者术后肛门功能、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62例行腹腔镜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L-LA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将其分为末端回肠造口组(n=25例)和未造口组(n=37例)。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大便失禁评分、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健康问卷评分量表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检验,并发症等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Wexner大便失禁评分均逐渐降低,造口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生存质量量表评分中,造口组患者躯体功能评分在术后1、3个月较高,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在术后1、3、6个月均较高,腹泻评分在术后1、3个月均低于未造口组(P<0.05)。造口组患者广泛焦虑障碍量表评分在术后1、3个月较高,(P<0.05),在造口还纳后焦虑心理消失,未造口组患者术后均无焦虑心理。健康问卷抑郁量表评分两组患者在各随访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造口有助于患者术后肛门功能的更快恢复、短期内的生活质量更好且不会造成患者心理抑郁,但会引起患者轻度焦虑,该心理状态在造口还纳后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回肠造口术 肛门功能 心理状况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T4a期结肠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壮壮 高进 +3 位作者 朱汉建 徐家明 汤东 王道荣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5期525-527,共3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T4a期结肠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43例T4a期结肠癌患者,分为腔镜组94例和开腹组149例。使用统计软件SPSS23.0进行数据处理,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年疗效... 目的评价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T4a期结肠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43例T4a期结肠癌患者,分为腔镜组94例和开腹组149例。使用统计软件SPSS23.0进行数据处理,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年疗效比较使用χ^(2)检验;术中术后各项指标以(±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便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进食流质时间、尿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大于开腹组(P<0.05);淋巴结清扫个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率腔镜组(7.4%)低于开腹组(16.8%)(P<0.05);随访时间为6~36个月,平均18.3个月,腔镜组和开腹组局部复发率为(4.3%vs.5.4%),远处转移率为(5.3%vs.4.7%),死亡率为(9.6%vs.10.1%),两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T4a期结肠癌患者而言腔镜手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更显著,患者受到的痛苦更少,恢复更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开腹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剖腹术 疗效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