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2018年扬州市妇幼保健院产后静脉血栓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任卫娟 张静 +3 位作者 冯永 黄靖冰 肖敏 张慧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1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产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及诊断,避免过渡治疗。方法对2012年1月—2018年12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扬州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47948名孕产妇中5例产后发生静脉血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 目的探讨产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及诊断,避免过渡治疗。方法对2012年1月—2018年12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扬州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47948名孕产妇中5例产后发生静脉血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2015年4月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学会发布了关于降低妊娠期及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疾病发生风险的诊疗指南中标准进行评分,并且比较患者分娩前、血栓发现时凝血功能的差异。同时与我院2018年晚期妊娠无并发症及合并症的正常孕妇6525名的分娩前凝血功能进行比较。结果5例患者均经综合性医院及我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或CT肺动脉造影确诊,深静脉血栓3例,浅静脉血栓2例,深静脉血栓中1例肺栓塞。近6年发生率为(1.04~1.07)/万。5例患者均发生在产后1周内,5例患者中1例危险因素评分为4分,1例患者危险因素评分为3分,3例患者危险因素评分为1分。有下肢疼痛症状患者4例。5例患者分娩前、血栓发现时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6525名正常孕妇的分娩前凝血功能比较,5例患者分娩前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短于正常孕妇(P<0.05),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抗凝治疗,5例患者均痊愈。结论产后静脉血栓发病率低,分娩前PT、TT明显缩短及分娩后出现下肢疼痛症状,警惕静脉血栓的发生,一旦发生及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症 浅静脉栓塞 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产后
下载PDF
扬州市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分析
2
作者 徐仲兰 王亦雄 张宏香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4年第6期130-132,共3页
目的了解扬州市区妇女生殖道感染及妇科肿瘤、乳腺疾病患病情况,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7、2009、2010及2012年,扬州市区106 443例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妇科肿瘤及乳腺疾病的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了解扬州市区妇女生殖道感染及妇科肿瘤、乳腺疾病患病情况,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7、2009、2010及2012年,扬州市区106 443例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妇科肿瘤及乳腺疾病的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扬州市区106 443例育龄妇女2007、2009、2010及2012年生殖道感染的总发病率为20.37%,居历年首位,呈现小幅上升后逐年下降趋势;妇科肿瘤总发病率为11.48%,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乳腺肿瘤总发病率为19.71%,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生殖道感染防治工程是保障妇女生殖健康的重要手段,普查后的随访、治疗可有效地降低生殖道感染的发病率;妇科肿瘤和乳腺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应加强对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妇女生殖道感染及妇科肿瘤、乳腺疾病查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道感染 发病率 发病趋势 扬州市区
下载PDF
m^(6)A甲基化修饰在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3
作者 陶晨玥 苑秋悦 +3 位作者 周东杰 张萍萍 周罗晶 王丽萍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54-258,共5页
N6-甲基腺苷(m^(6)A)修饰是RNA中最丰富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动态可逆地调控各种生命过程。近期研究表明,m^(6)A甲基化修饰及其调控因子在卵泡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m^(6)A甲基化修饰失调会导致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早发... N6-甲基腺苷(m^(6)A)修饰是RNA中最丰富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动态可逆地调控各种生命过程。近期研究表明,m^(6)A甲基化修饰及其调控因子在卵泡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m^(6)A甲基化修饰失调会导致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卵巢衰老甚至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等妇科恶性肿瘤。本文对m^(6)A甲基化修饰作用于卵泡发育过程和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系统介绍m^(6)A甲基化酶及其调控因子在卵泡发育和生殖系统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旨在为女性生殖系统疾病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检测方法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甲基腺苷甲基化 卵泡发育 表观遗传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下载PDF
产科系统护理干预提高剖宫产孕产妇母乳喂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5期119-121,共3页
目的比较对剖宫产孕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及系统化护理干预结果的差异,讨论产科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影响。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6月作者所在产科病区实施剖宫产分娩的18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其他产科病区180例孕产妇作为对照... 目的比较对剖宫产孕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及系统化护理干预结果的差异,讨论产科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影响。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6月作者所在产科病区实施剖宫产分娩的18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其他产科病区180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对母乳喂养知识的知晓程度、心理需求等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系统护理服务计划:剖宫产前护理;产后护理。结果观察组剖宫产及母乳喂养知识评分(91.23±5.23)、72小时内泌乳73.33%、泌乳量满足61.11%、护理满意97.78%,全部高于对照组的(82.22±8.09)、56.67%、45.56%、92.22%(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剖宫产产妇掌握相关的母乳喂养知识与技巧,提高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对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护理 剖宫产 孕产妇 母乳喂养
下载PDF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21期82-83,共2页
目的分析产科临床中应用无痛分娩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128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和对照组(64例,采用常规阴道分娩),对比两组孕产妇镇痛效果... 目的分析产科临床中应用无痛分娩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128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和对照组(64例,采用常规阴道分娩),对比两组孕产妇镇痛效果、产程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孕产妇镇痛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62.5%。观察组孕产妇产程时间为(7.1±1.3)h,短于对照组的(9.1±4.8)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临床中应用无痛分娩技术可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缩短产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 无痛分娩技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浅析妊娠糖尿病的产科门诊流程管理
6
作者 王嫡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33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产科门诊流程管理在妊娠期糖尿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5月医院收治的110例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组,将采用常规护理的的55例患者临床资料归为对照组,将采用产科... 目的探讨产科门诊流程管理在妊娠期糖尿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5月医院收治的110例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组,将采用常规护理的的55例患者临床资料归为对照组,将采用产科门诊流程管理护理的55例患者临床资料归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及遵医行为。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PG、2 hPB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定期复查、适当运动、血糖监测及糖尿病饮食)占比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血糖管理中采用产科门诊流程管理的效果较为显著,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遵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流程管理 血糖管理 餐后2 h血糖 空腹血糖 遵医行为
下载PDF
卵巢癌组织中miR-581、FOXO1表达与患者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7
作者 刘丽利 丁桂春 +1 位作者 陆红梅 王奕芳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2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微小RNA-581(miR-581)、叉头框转录因子O1(FOXO1)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97例卵巢癌患者,采用RT-qPCR法检测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iR-581、FOXO1mRNA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卵巢癌组织...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微小RNA-581(miR-581)、叉头框转录因子O1(FOXO1)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97例卵巢癌患者,采用RT-qPCR法检测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iR-581、FOXO1mRNA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卵巢癌组织中miR-581与FOXO1 mRNA表达的相关性。根据卵巢癌组织中miR-581、FOXO1 mRNA表达均值分为高、低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miR-581、FOXO1 mRNA表达卵巢癌患者生存曲线。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卵巢癌组织中miR-581表达高,FOXO1 mRNA表达低(P均<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卵巢癌组织中miR-581与FOXO1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728,P<0.05)。不同分化程度、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卵巢癌组织中miR-581、FOXO1 mRNA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3年,死亡42例,3年累积生存率为56.70%(55/97)。K-M生存曲线分析显示,miR-581高表达者累积生存率低于miR-581低表达者,FOXO1 mRNA高表达者累积生存率低于FOXO1 mRNA低表达者(P均<0.05)。结论卵巢癌组织中miR-581高表达和FOXO1 mRNA低表达,二者表达与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微小RNA-581 叉头框转录因子O1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与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效果对比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启欣 张磊 +1 位作者 张小薇 王亦雄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对比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术(NOTES)与经脐单孔腹腔镜术(TU-LESS)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NOTES组和TU-LESS组,每组20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炎症因... 目的对比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术(NOTES)与经脐单孔腹腔镜术(TU-LESS)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NOTES组和TU-LESS组,每组20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炎症因子、并发症及切口美观满意度。结果NOTES组住院时长、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TU-LESS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TU-LESS组(P<0.05);NOTES组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P物质水平均显著低于TU-LESS组(P<0.05);两组均未见术后感染及损伤等并发症,NOTES组术后切口美观满意度评分高于TU-LESS组(P<0.05)。结论NOTES较TU-LESS治疗异位妊娠,术后排气快、疼痛轻、美观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术 经脐单孔腹腔镜术 异位妊娠
下载PDF
产科病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韩叶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9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产科病房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产科418名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常规及风险管理组各209名,常规组进行产科常规护理,风险管理组进行下列护理措施:建立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加强孕产妇家属和对... 目的探讨产科病房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产科418名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常规及风险管理组各209名,常规组进行产科常规护理,风险管理组进行下列护理措施:建立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加强孕产妇家属和对护理知识认知、提高产科护士业务能力、准确全面规范化产科护理记录、增强产科护士风险防范意识。结果风险管理组护理人员三基考试(94.28±2.24)分、专科操作(95.10±1.98)分、工作能力(93.76±2.77)分、风险防范(92.98±3.09)分、孕产妇护理满意度(98.22±0.67)分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7.28±7.54)分、(86.37±8.27)分、(88.28±6.17)分、(84.39±9.22)分、(93.28±3.98)分(t=4.140、4.250、3.970、4.390、3.770,P<0.05);护理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0.96%低于常规护理组的5.74%(χ2=7.390,P<0.05)。结论产科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护理工作难度较大,存在较多的风险因素,通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产科护理质量,降低产科护理不良风险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病区 护理 风险管理 效果
下载PDF
piR-823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对侵袭、转移的影响
10
作者 仇姝 陆红梅 王成海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00-206,共7页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中PIWI相互作用RNA(piR)-82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95例CSCC手术切除标本及配对癌旁组织。采用piRNA表达谱芯片技术获取5例CSCC中差异表达的pi...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中PIWI相互作用RNA(piR)-82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95例CSCC手术切除标本及配对癌旁组织。采用piRNA表达谱芯片技术获取5例CSCC中差异表达的piRNA表达谱。在宫颈癌细胞株C33A和HeLa中分别转染piR-823-mimic质粒(piR-823过表达组)、阴性对照质粒(对照组)、si-piR-823质粒(piR-823干扰组)和si-对照组质粒(si-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piR-823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piRNA-823对CSCC细胞侵袭的影响。生物信息学预测piR-823下游靶基因,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piR-823表达水平对靶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裸鼠肺转移成瘤实验观察piR-823对CSCC细胞肺转移的影响。结果CSCC的piRNA表达谱中符合条件且表达上调的piRNA共有5个,在95例CSCC组织中piR-823和piR-37390表达上调得到了验证,选择上调倍数更高的piR-823作为研究对象。piR-823表达与CSCC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HPV感染、肿瘤大小和TNM分期无关(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显示,过表达piR-823能促进CSCC细胞的侵袭,而干扰piRNA-823表达能抑制CSCC细胞的侵袭(P<0.05)。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过表达piR-823抑制了其下游靶基因磷酸甘油酸脱氢酶(PHGDH)的mRNA和蛋白表达,而干扰piR-823表达则提高了PHGDH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裸鼠肺转移成瘤实验表明,干扰piR-823表达后肺转移瘤数目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CSCC组织中piR-823表达水平上调。piR-823可能通过抑制PHGDH的mRNA和蛋白表达,从而促进了CSCC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细胞癌 PIWI相互作用RNA-823 迁移 转移 磷酸甘油酸脱氢酶
下载PDF
卵巢癌中环状RNA-101748高表达的病理意义及对增殖的影响
11
作者 仇姝 陆红梅 李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3-29,共7页
目的探讨浆液性卵巢癌(SOC)中环状RNA-101748(circ-101748)表达的病理意义及其通过调控微小RNA(miR)-340表达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SOC病例69例。采用RNA原位分子杂交技术(RISH)检测circ-101748在浆液性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情... 目的探讨浆液性卵巢癌(SOC)中环状RNA-101748(circ-101748)表达的病理意义及其通过调控微小RNA(miR)-340表达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SOC病例69例。采用RNA原位分子杂交技术(RISH)检测circ-101748在浆液性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情况,统计分析circ-101748阳性表达与SOC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增殖活性实验检测circ-101748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基于生物信息学预测circ-101748的下游miRNA及其下游靶蛋白;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circ-101748对miR-340的调控及miR-340对Ki-67的调控作用;通过回复实验证实circ-101748/miR-340信号轴对Ki-67的调控及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RISH结果显示,circ-101748阳性染色为棕黄色,定位于胞质和胞核;circ-101748阳性例数占比为73.91%(51/69),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1.59%(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OC中,circ-101748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χ^(2)=9.763,P<0.05)、肿瘤分期(χ^(2)=9.656,P<0.05)密切相关,但与年龄、病理级别、淋巴结转移无关联(P>0.05)。MTT实验表明,过表达circ-101748后卵巢癌细胞的增殖活性显著升高,而降低circ-101748表达后卵巢癌细胞的增殖活性显著降低(P<0.05)。通过circBANK预测miR-340是circ-101748的靶基因;qRT-PCR结果表明,在卵巢癌细胞中过表达circ-101748后,miR-340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降低circ-101748表达后,miR-340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circ-101748能与miR-340特异性结合,并可负性调控miR-340的表达。通过TargetScan和miRbase预测增殖蛋白Ki-67是miR-340的下游靶基因,进一步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表明,野生型Ki-673′非翻译区(3′UTR)可降低miR-340的荧光素酶活性,提示miR-340通过Ki-673′UTR抑制Ki-67蛋白的表达。回复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miR-340可以消除circ-101748对卵巢癌细胞增殖蛋白Ki-67的促进表达作用,而过表达circ-101748或降低miR-340的表达可进一步激发卵巢癌细胞增殖蛋白Ki-67的表达;circ-101748能直接抑制miR-340的表达,而miR-340能直接抑制Ki-67的表达,circ-101748/miR-340/Ki-67信号通路在卵巢癌生长和增殖中起到显著促进作用。结论在卵巢癌中circ-101748为致癌基因,可通过调控miR-340/Ki-67信号轴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circ-101748 miR-340 增殖 病理意义 KI-67蛋白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超保守核糖核酸339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12
作者 仇姝 陆红梅 周洁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1期32-37,42,共7页
目的分析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中超保守核糖核酸339(uc.339)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探讨uc.339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和相关机制。方法收集102例CSCC标本的临床特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uc.339在CSCC组... 目的分析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中超保守核糖核酸339(uc.339)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探讨uc.339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和相关机制。方法收集102例CSCC标本的临床特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uc.339在C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uc.339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MTT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分析uc.339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生物信息学预测uc.339下游靶基因;采用qRT-PCR验证uc.339对靶基因微小RNA-339-5P(miR-339-5P)的影响;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uc.339对miR-339-5P的调控作用;采用回复实验证实uc.339对miR-339-5P调控及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qRT-PCR实验结果表明,CSCC组织中uc.339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339的表达与肿瘤大小(Pearson′s R=7.909)和病理分级(Pearson′s R=-4.859)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无相关性(P>0.05)。MTT实验提示过表达uc.339可促进宫颈癌细胞增殖,而降低uc.339表达则抑制了细胞的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表明,过表达uc.339宫颈癌细胞克隆形成数目多于Scramble对照,降低uc.339表达宫颈癌细胞克隆形成数目低于si-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miR-339-5P是uc.339的靶基因;在宫颈癌细胞中过表达uc.339后,miR-339-5P表达水平下降,而降低uc.339表达后,miR-339-5P表达水平则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uc.339与miR-339-5P特异性结合,并可负性调控miR-339-5P的表达。回复实验提示过表达miR-339-5P能消除uc.339对宫颈癌增殖的促进作用,而降低miR-339-5P的表达则能进一步激发宫颈癌细胞的增殖活性。结论CSCC中uc.339表达水平上调,可能是一个新的致癌基因。uc.339通过抑制miR-339-5P表达促进CSCC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超保守核糖核酸339 临床特征 微小RNA-339-5P 细胞增殖 克隆形成实验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饮食和运动干预对妊娠期肥胖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王小娟 顾小燕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8期116-120,共5页
目的 分析针对妊娠期肥胖患者,饮食和运动干预对妊娠结局的改善价值。方法 抽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妊娠患者共计2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体质水平进行分组。其中肥胖妊娠组(n=98),然后将肥胖妊娠组均分为两组,肥胖妊娠... 目的 分析针对妊娠期肥胖患者,饮食和运动干预对妊娠结局的改善价值。方法 抽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妊娠患者共计2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体质水平进行分组。其中肥胖妊娠组(n=98),然后将肥胖妊娠组均分为两组,肥胖妊娠组A(常规护理干预,n=49),肥胖妊娠组B(饮食+运动护理干预,n=49)。正常体质妊娠组(饮食+运动护理干预,n=162)。比较三组妊娠结局。结果 在孕12周、孕16周、孕28周及孕36周时,正常体重妊娠组体重均显著低于肥胖妊娠组A,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正常体重妊娠组不同时期体质量低于肥胖妊娠组B,但数据比较无意义(P>0.05);肥胖妊娠组组间比较,B组体重显著低于A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肥胖妊娠A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患者例数(8例,占比16.33%)显著高于正常体质妊娠组(3例,占比1.85%),数据比较有意义(χ2=5.995;P=0.014);肥胖妊娠组组间比较A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例数显著高于B组(8例,占比2.04%),数据比较有意义(χ2=15.951;P=0.001);肥胖妊娠组B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患者例数与正常体质妊娠组数据比较无意义(χ2=0.007;P=0.932)。结论 饮食与运动联合干预妊娠期肥胖患者,能够稳控患者孕期体重增长水平,改善不良妊娠结局,值得于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 运动 妊娠期肥胖 妊娠结局 效果
下载PDF
母乳喂养与乳腺癌病因分型的关系研究进展
14
作者 崔明秀 徐扬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2期17-20,共4页
乳腺癌可按照雌激素受体的状态进行分类,通过基因表达和免疫组化分为5种不同亚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基底细胞型和三阴性。上述五种或更多乳腺癌亚型分类可能对乳腺癌的治疗和结局有重要意义。按照ER+和ER-对乳腺癌... 乳腺癌可按照雌激素受体的状态进行分类,通过基因表达和免疫组化分为5种不同亚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基底细胞型和三阴性。上述五种或更多乳腺癌亚型分类可能对乳腺癌的治疗和结局有重要意义。按照ER+和ER-对乳腺癌病因进行分型在患癌风险因素的研究中更为合适。母乳喂养可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是女性良好的自我健康保护措施。本文就有关母乳喂养与乳腺癌病因分型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乳腺癌 生育 ER-乳腺癌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15
作者 李蕾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对阴道分娩孕产妇开展预见性护理降低产后出血的价值。方法选择阴道分娩产妇51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情况、并发症。结... 目的探讨对阴道分娩孕产妇开展预见性护理降低产后出血的价值。方法选择阴道分娩产妇51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情况、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分娩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能有效缩短孕妇产程用时,降低产后出血量及并发症,保证产妇的安全性,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娩 预见性护理 产后出血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 被引量:23
16
作者 徐扬 刘娟 +2 位作者 左玲 赵玲 袁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1期119-120,共2页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FD)是指因盆底支持结构薄弱、缺损以及功能障碍等造成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SUI)和盆腔器官脱垂(POP)。PFD发病率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日益受到重视的社会卫...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FD)是指因盆底支持结构薄弱、缺损以及功能障碍等造成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SUI)和盆腔器官脱垂(POP)。PFD发病率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日益受到重视的社会卫生问题。国外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年龄、体质指数(BMI)、种族以及妊娠分娩都是PFD的危险因素。其中,妊娠与分娩是女性PFD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生物反馈 电刺激 分娩方式
下载PDF
宫腔粘连病因学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17
作者 陈灿明 王奕芳 +1 位作者 顾小燕(审校) 任卫娟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50-253,共4页
宫腔粘连是影响女性生殖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医学的发展,其病因学的研究不断深入,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研究等方法揭示了宫腔粘连的高危因素为:妊娠后清宫术、剖宫产术后、滋养细胞疾病清宫术、苗勒管畸形、生殖道结核感染、诊断... 宫腔粘连是影响女性生殖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医学的发展,其病因学的研究不断深入,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研究等方法揭示了宫腔粘连的高危因素为:妊娠后清宫术、剖宫产术后、滋养细胞疾病清宫术、苗勒管畸形、生殖道结核感染、诊断性刮宫、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动脉栓塞、宫腔镜手术、放置宫内节育器、产后出血子宫压迫性缝合等,这为其预防及治疗提供了思路。而医学工作者不断创新宫腔粘连治疗方法,从手术治疗、预防粘连再次发生、促子宫内膜再生治疗、术后再次评估治疗效果四方面进行科学研究,探寻治疗宫腔粘连的最优策略。利用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重度宫腔粘连并成功妊娠的病例报道,为宫腔粘连的治疗开辟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人工 刮宫术 治疗 宫腔粘连
下载PDF
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病因学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18
作者 陈灿明 任卫娟 +2 位作者 王奕芳 魏桂兰 刘丽利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50-153,共4页
复发性流产(RSA)的病因非常复杂,血栓前状态与RSA的关系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指明:凝血因子Ⅴ突变、凝血酶原基因多态性、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FHR)基因突变、蛋白C缺陷、蛋白S缺陷、纤维蛋白原基因变异、抗... 复发性流产(RSA)的病因非常复杂,血栓前状态与RSA的关系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指明:凝血因子Ⅴ突变、凝血酶原基因多态性、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FHR)基因突变、蛋白C缺陷、蛋白S缺陷、纤维蛋白原基因变异、抗磷脂抗体(APL)阳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和缺失、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基因多态性均可能是RSA的病因。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表明有血栓前状态的RSA患者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可以改善其妊娠结局,但国内外医学工作者们仍积极探索RSA血栓前状态的治疗方法,并总结辅助生殖技术中血栓前状态的治疗经验,提出治疗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习惯性 血栓形成 生物学标记 血栓前状态
下载PDF
超声检查在宫腔粘连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7
19
作者 陈灿明 王奕芳 +3 位作者 尤沛 黄涛 任卫娟 顾小燕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06-108,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宫腔粘连诊断中的价值,寻找简单易行的利于门诊开展的筛查宫腔粘连的技术。方法:对临床疑诊为宫腔粘连的68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及宫腔镜检查。将超声诊断结果与宫腔镜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宫腔粘连诊断中的价值,寻找简单易行的利于门诊开展的筛查宫腔粘连的技术。方法:对临床疑诊为宫腔粘连的68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及宫腔镜检查。将超声诊断结果与宫腔镜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各项统计指标,评估其诊断价值。同时结合宫腔镜检查结果分析宫腔粘连的影像学特点。结果: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用于诊断宫腔粘连的各项统计学指标分别为:敏感度65%、90%,特异度100%、100%,阳性预测值100%、100%,阴性预测值28%、57%,约登指数0.65、0.90,Kappa值0.30、0.68。对不同程度宫腔粘连的超声诊断与宫腔镜结果比较,二维超声Kappa为0.50(Z=4.41,P<0.01),三维超声Kappa为0.35(Z=3.60,P<0.01)。结论:超声检查可用于宫腔粘连的诊断,三维超声较二维超声有更高的诊断价值,但超声检查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漏诊率及误诊率,宫腔镜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推荐超声检查用于宫腔镜手术前的筛查,宫腔粘连超声影像特征图像可为宫腔镜手术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黏连 超声检查 宫腔镜检查 宫腔粘连 诊断
下载PDF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陶学有 左美娟 +3 位作者 李晓明 田华友 翟海霞 陈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2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取全麻下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H组、L组和C组,每组20例。H组、L组和C组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术,分别于两侧推注0.375%...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取全麻下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H组、L组和C组,每组20例。H组、L组和C组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术,分别于两侧推注0.375%罗哌卡因、0. 250%罗哌卡因和生理盐水各20 mL。记录术后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_1)、1h (T_2)、6h(T_3)、12h (T_4)和24h (T_5)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Bruggrmann舒适度评分(BCS),统计患者TAP术误入血管及血肿形成例数,记录患者术后及恶心呕吐和寒战发生例数。结果 H组、D组T_2、T_3和T_4时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 <0. 05)。H组、D组T_1、T_2、T_3、T_4和T_5时BCS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C组(P <0. 05)。各组患者误入血管及血肿的发生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C组恶心呕吐及寒战的发生例数显著多于H组和D组(P <0. 05)。结论 0. 250%罗哌卡因行超声引导下TAP阻滞术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患者恢复期的舒适度,减少局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腹腔镜 腹横肌平面 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