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细胞沉降率结合hs-CRP水平预测脊柱结核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顾伟 佴伟萍 孙朝花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6期121-125,共5页
目的:分析红细胞沉降率(ESR)结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预测脊柱结核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月于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102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招募60例于本院体检健康人士分别记为研究组... 目的:分析红细胞沉降率(ESR)结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预测脊柱结核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月于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102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招募60例于本院体检健康人士分别记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ESR、hs-CRP水平,分析研究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脊柱结核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以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ESR、hs-CRP对脊柱结核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ESR、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预后良好占比90.20%,预后不良占比9.80%。脊柱结核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糖尿病、高血压、血清肌酐(Cr)、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SR、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SR、hs-CRP均为影响脊柱结核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ESR、hs-CRP水平联合预测脊柱结核患者预后效果最佳,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771,高于单独预测的0.713、0.719(Z=3.526,P=0.027;Z=3.507,P=0.032),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6.54%、79.02%。结论:脊柱结核患者ESR、hs-CRP水平异常,预后不良患者ESR、hs-CR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者,ESR、hs-CRP水平对脊柱结核患者预后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沉降率 超敏C反应蛋白 脊柱结核 敏感度 特异度 预后良好
下载PDF
耐药结核病治疗中莫西沙星应用的价值分析
2
作者 张玉霞 张设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3期99-102,共4页
目的 分析莫西沙星在耐药结核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2023年9月扬州市江都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耐药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给药方法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 分析莫西沙星在耐药结核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2023年9月扬州市江都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耐药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给药方法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6、12个月痰菌转阴率、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不同阶段观察组痰菌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3,P=0.027);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7,P=0.036);免疫功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西沙星在耐药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能提升患者痰菌转阴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免疫功能水平,在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结核病 莫西沙星 痰菌转阴 不良反应 免疫功能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继芳 黄振梅 李网娣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在症状改善情况、胸腔积液消失时间、抽液次数、护理工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2组... 目的探讨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在症状改善情况、胸腔积液消失时间、抽液次数、护理工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2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均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治疗胸腔积液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中心静脉导管 引流 护理
下载PDF
优质护理措施对于肺结核护理质量和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在琴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9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措施对于肺结核护理质量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3月我院收治的53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措施对于肺结核护理质量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3月我院收治的53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肺结核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肺结核 护理质量 依从性 影响 分析
下载PDF
运用微信对强化期肺结核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杭晶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24期157-159,共3页
目的对强化期肺结核患者运用微信实施延续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患有肺结核的患者采用奇偶数的方式平均分成两组,每组60例;分别在强化期接受常规护理(常规组)和采用微信方式实施的延续护理(试验组)... 目的对强化期肺结核患者运用微信实施延续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患有肺结核的患者采用奇偶数的方式平均分成两组,每组60例;分别在强化期接受常规护理(常规组)和采用微信方式实施的延续护理(试验组),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方式在强化期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常规组的服药依从性为75.00%,试验组的服药依从性为91.67%(P<0.05);相较于常规组,试验组的结核病防治信息知晓情况较好,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常规组,试验组的压力应对、人际关系、健康责任、营养、个人目标和运动锻炼评分较高,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微信实施延续护理的干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强化期肺结核患者对于结核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同时整体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健康行为改善情况,可进行推广、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期 肺结核 微信 延续护理 常规护理 对比分析 结核病防治信息知晓情况 服药依从性
下载PDF
血清白蛋白水平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吴俊杰 郑强 +1 位作者 张设 虞晶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6年第10期41-43,共3页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大多患者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为探讨血清白蛋白( ALB )水平对肺结核患者治疗和预后的影响,现将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19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关键词 血清白蛋白 初治涂阳肺结核 痰菌阴转 患者 预后
下载PDF
品管圈在住院肺结核患者口服自备药中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继芳 陈梅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11期88-90,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品管圈在住院肺结核患者口服自备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6月收治200例住院肺结核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对所有患者的口服自备药管理均展开品管圈活动,活动周期为半年,对活动干预效果进行分析,做好总结和进... 目的分析研究品管圈在住院肺结核患者口服自备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6月收治200例住院肺结核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对所有患者的口服自备药管理均展开品管圈活动,活动周期为半年,对活动干预效果进行分析,做好总结和进一步推广工作。结果干预后患者的口服自备药依从性和正确服用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患者的口服自备药漏服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住院肺结核患者展开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口服自备药的依从性和准确性,能够有效减少漏诊率的发生,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住院患者 肺结核 口服自备药 应用效果 用药准确性
下载PDF
经皮肺穿刺介入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空洞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继芳 李网娣 姚正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23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肺穿刺介入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空洞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5例耐多药肺结核空洞患者每周经皮肺穿刺空洞内注抗结核药1次,并加强操作前的准备、操作中的配合、操作后的护理。结果:经治疗6个月后,空洞治疗有效率达73.30%,... 目的:探讨经皮肺穿刺介入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空洞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5例耐多药肺结核空洞患者每周经皮肺穿刺空洞内注抗结核药1次,并加强操作前的准备、操作中的配合、操作后的护理。结果:经治疗6个月后,空洞治疗有效率达73.30%,病灶治疗有效率达80.00%,痰菌转阴率93.30%,临床症状改善率100%。并发症:2例微量气胸,1例痰中带血,8例穿刺部位隐痛。结论:每周经皮肺穿刺空洞内注入抗结核药治疗耐多药结核,并加强围术期护理,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 经皮肺穿刺 介入治疗 护理
下载PDF
利福平不同剂型治疗初治空洞型肺结核的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洪求慧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8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利福平不同剂型治疗初治空洞型肺结核的效果。方法选取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科2018年1~12月收治的54例初治空洞型肺结核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利福平剂型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7例:利福平胶囊)与实验组(27例:利福平注... 目的观察利福平不同剂型治疗初治空洞型肺结核的效果。方法选取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科2018年1~12月收治的54例初治空洞型肺结核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利福平剂型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7例:利福平胶囊)与实验组(27例:利福平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给药治疗3个月后相关免疫数值以及给药依从性(Morisky)量表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给药治疗6个月后疾病控制率(96.29%)、不良反应发生率(7.41%)等相关数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治空洞型肺结核患者应用利福平注射液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利福平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平 剂型 初治 给药依从性 空洞型肺结核
下载PDF
泼尼松联合标准四联抗结核疗法在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10
作者 吴琼华 潘唯 《系统医学》 2022年第19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用泼尼松联合标准抗结核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1年12月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标准四联抗结核疗法治疗,n=41)和观察组(泼... 目的探讨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用泼尼松联合标准抗结核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1年12月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标准四联抗结核疗法治疗,n=41)和观察组(泼尼松联合标准四联抗结核疗法治疗,n=4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指标,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IL)-6、IL-8、IL-18水平,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12%vs 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5,P<0.05)。观察组胸膜厚度、胸水吸收时间、积液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20±0.26)mm、(14.42±3.35)d、(2669.12±197.60)m L、(21.36±5.14)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1、4.243、11.242、9.536,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IL-8、IL-18水平分别为(92.45±19.03)、(268.10±26.44)、(931.52±167.46)ng/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34、3.685、3.11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32%vs 3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79,P<0.05)。结论泼尼松联合标准四联抗结核疗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可靠,能促进患者康复,减轻炎症反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泼尼松 四联抗结核疗法 炎症因子 并发症
下载PDF
药物雾化吸入疗法联合纤支镜介入疗法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疗效分析
11
作者 潘唯 吴琼华 陆兴 《系统医学》 2022年第19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对支气管内膜结核者在药物雾化吸入治疗基础上联合纤支镜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内膜结核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药物雾化吸入治疗的对照组(n=40)与联合... 目的探讨对支气管内膜结核者在药物雾化吸入治疗基础上联合纤支镜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内膜结核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药物雾化吸入治疗的对照组(n=40)与联合纤支镜介入治疗的观察组(n=40)。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痰菌转阴率,评估治疗前后FEV1、FVC、PEF水平,并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评估机体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痰菌转阴率分别为92.50%、60.00%,较对照组72.50%、32.5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6.084,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PEF水平分别为(1.92±0.33)L、(3.01±0.54)L、(3.71±0.44)L/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3、2.836、2.583,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分别为(65.95±7.73)%、(39.50±5.04)%、(1.72±0.3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9、4.895、5.969,P<0.05)。结论对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予药物雾化吸入联合纤支镜介入疗法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并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内膜结核 药物雾化吸入 纤支镜 肺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品管圈在住院结核病患者正确服用自备口服药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杨继芳 吴艳丽 陈梅英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1年第10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结核病患者服用自备口服药正确率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主题,选取2019年1月—2019年2月入住本院结核科有自备药的患者22例为对照组,2019年6月—2019年7月入住本院结核科有自备药的患者24例为...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结核病患者服用自备口服药正确率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主题,选取2019年1月—2019年2月入住本院结核科有自备药的患者22例为对照组,2019年6月—2019年7月入住本院结核科有自备药的患者24例为观察组,运用头脑风暴法找出患者自备药服用正确率低的原因,并制订相应的整改方案,观察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自备口服药服用正确的情况。结果患者服用自备药的正确率由74.51%提高到9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后患者药物知识知晓情况及满意度高于活动前(P<0.05);护士在品管圈手法、团队精神、沟通协调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能提高住院结核病患者服用自备口服药的正确率,能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同时能提升护士的自身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结核病 自备口服药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结核抗体与痰涂片检验效果比较
13
作者 朱志超 《系统医学》 2019年第7期19-20,26,共3页
目的通过对健康体检人员和肺结核患者实施结核抗体和痰涂片方法进行肺结核诊断,分析检验结果,探究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特点。方法从来该院诊治的2017年1月—2018年11月的肺结核患者中用随机数字法随机抽取63例为结核组,另外选取同时期的... 目的通过对健康体检人员和肺结核患者实施结核抗体和痰涂片方法进行肺结核诊断,分析检验结果,探究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特点。方法从来该院诊治的2017年1月—2018年11月的肺结核患者中用随机数字法随机抽取63例为结核组,另外选取同时期的结核体检肺部异常人员63名,为对照组。两组分别实施结核抗体检测和痰涂片,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结核抗体检验方法的灵敏度(92.06%)高于痰涂片法(46.03%)(χ~2=10.321,P<0.05),特异度(87.30%)低于痰涂片法(96.83%)(χ~2=8.462,P <0.05),准确率(89.68%)高于对照组(71.43%)(χ~2=11.063,P<0.05)。结论结核抗体检验和痰涂片各自有优缺点,但是,综合来看,结核抗体诊断肺结核的准确率更高,检测效果更好,有效降低临床肺结核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结核抗体 痰涂片
下载PDF
健康教育路径对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许雅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0177-0179,共3页
观察和分析健康教育路径对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科接受住院治疗的结核病患者60例,按照入院的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例结核病患者... 观察和分析健康教育路径对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科接受住院治疗的结核病患者60例,按照入院的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例结核病患者给予我科结核病住院患者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30例结核病患者住院及出院后给予健康教育路径,按照流程表格,严格对患者实施结核病的相关健康教育,采用自护能力量表(ESCA)和生活质量量表(GQOL-74)对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结核病患者自护能力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通过科学、合理的途径,为住院结核病患者提供全面、有计划的、有步骤、循序渐进的健康指导,对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起到积极正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路径 肺结核患者 自我管理能力 生活质量 影响效果
下载PDF
颅脑外伤减压骨瓣面积与预后间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雨 吴静 +2 位作者 张云 王存祖 张家明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35期13-15,共3页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DC)患者骨瓣面积的大小与预后结果之间的关系,探讨DC对早期存活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颅脑外伤后行DC治疗,且存活≥1周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6个月Glasgow预后结果分级(GOS)将样本分为预...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DC)患者骨瓣面积的大小与预后结果之间的关系,探讨DC对早期存活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颅脑外伤后行DC治疗,且存活≥1周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6个月Glasgow预后结果分级(GOS)将样本分为预后较好组和较差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入院时GCS评分,骨瓣面积,创伤性硬膜外出血,创伤性硬膜下出血,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颅脑损伤范围,瞳孔大小等临床相关因素有无差异。结果 108例患者中预后较好组83例,较差组2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的年龄、入院时GCS评分、瞳孔及骨瓣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预后较差组的骨瓣面积明显较大(P<0.05)。结论在颅脑外伤行DC治疗患者中,骨瓣面积是影响预后结果的独立因素,骨瓣面积越大,远期预后结果可能越差。预防性地扩大骨瓣面积,来达到降低颅压以改善预后结果的做法并不可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去骨瓣减压术 骨瓣面积 远期疗效 预后结果
下载PDF
止嗽化痰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文一 张设 +1 位作者 陈银松 经超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 :观察止嗽化痰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吸氧、抗感染、氨茶碱平喘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止嗽化痰颗粒口服治疗。两组均... 目的 :观察止嗽化痰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吸氧、抗感染、氨茶碱平喘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止嗽化痰颗粒口服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与治疗后行肺功能检测及咳喘程度分级。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咳喘缓解程度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止嗽化痰颗粒在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缓解咳喘程度上有一定疗效,而且服用方便,值得临床关注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嗽化痰颗粒 慢性阻塞性肺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在预防肺结核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17
作者 陆兴 张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0055-0057,共3页
研究分析肺结核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患者应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的临床效果的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对象纳入的起始时间为2019年10月,纳入观察对象的截止时间在2020年12月,本研究观察对象共70例,均在上述时间在本院就诊,确诊为肺结核,随机... 研究分析肺结核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患者应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的临床效果的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对象纳入的起始时间为2019年10月,纳入观察对象的截止时间在2020年12月,本研究观察对象共70例,均在上述时间在本院就诊,确诊为肺结核,随机分组,将采取常规治疗的35例纳入对照组,治疗中未使用护肝药物;将采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治疗的35例纳入研究组,观察疗效。结果 研究组疗效较高;研究组肝损伤情况发生较少;研究组在心理状况评分中,评分较低;研究组经治疗肺结核痰菌转阴、空洞50%缩小时间均较短(P<0.05)。结论 肺结核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患者应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对肝脏造成的损伤,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加快患者病情的恢复,值得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患者 抗结核药物 肝损伤 心理状况 水飞蓟宾葡甲胺片
下载PDF
扬州市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病原学研究
18
作者 虞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2期0017-0019,共3页
探讨扬州市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病原学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扬州市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132例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善有关检查,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采集病灶部位标本,完成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菌种的鉴... 探讨扬州市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病原学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扬州市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132例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善有关检查,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采集病灶部位标本,完成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菌种的鉴定(均经PCR鉴定),并完成抗结核药物耐药性分析(药敏试验);分析DNA微阵列芯片法试验与细菌培养检测结果一致性,分析扬州市目前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特点、药物敏感及耐药性情况。结果:140例扬州市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中采集标本140份,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痰液标本、穿刺液及脓液;140例扬州市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89株,其中慢生长群65株;快生长群116株;其他8株;鸟-胞内复合群分枝杆菌耐药性前两位为链霉素、左氧氟沙星,分别为100.00%和97.73%:龟分枝杆菌对于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耐药性均为100.00%;耻垢分枝杆菌对于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左氧氟沙星、利福喷丁、丙硫异烟胺、莫西沙星、乙胺丁醇耐药性均为100.00%。结论:扬州市肺结核分支杆菌肺病病原菌较多,且耐药性相对较高,且析DNA微阵列芯片法试验与细菌培养检测结果高度一致,应根据病原菌药敏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药物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市 非结核分枝杆菌 肺病病原学 DNA微阵列芯片法 药敏试验
下载PDF
纤支镜检查对菌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虞晶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1327-1329,共3页
目的探讨纤支镜检查技术对菌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53例痰涂片、痰培养和PCR分析均为结核杆菌阴性疑诊为肺结核最终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病例资料。观察肺结核病灶在纤支镜下的表现,并于镜下行组织活检、刷检、组织盲... 目的探讨纤支镜检查技术对菌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53例痰涂片、痰培养和PCR分析均为结核杆菌阴性疑诊为肺结核最终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病例资料。观察肺结核病灶在纤支镜下的表现,并于镜下行组织活检、刷检、组织盲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涂片及PCR检查和痰结核分枝杆菌涂片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发现肺结核纤支镜下改变主要为粘膜充血肿胀(23.5%)、粘膜溃疡糜烂(19.6%)、粘膜表面灰白色苔状物或豆腐渣样物质覆盖(15.7%)和支气管瘢痕或狭窄(13.1%)。纤支镜下组织活检、刷检、组织盲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涂片及PCR检查和痰结核分枝杆菌涂片检查,诊断为肺结核的患者占最终明确诊断为肺结核的百分比分别为41.2%(63/153),47.1%(72/153),11.1%(17/153),56.9%(87/153),55.6%(85/153)和32.0%(49/153)。结论菌阴性肺结核镜下改变多样无特征性,纤支镜检查技术对菌阴性肺结核的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多种纤支镜技术联合能够明显提高菌阴性肺结核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支镜 菌阴性肺结核 诊断
原文传递
肺泡灌洗液基因测序技术在肺部病变诊断中应用价值研究
20
作者 栾长娇 陈银松 +1 位作者 张设 戴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0244-0247,共4页
分析肺泡灌洗液基因测序技术(NGS)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2年10月在我院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的69例常规痰液检测阴性的肺部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支气管镜下收集肺泡灌洗液,分别采用肺泡灌洗液涂片、肺泡灌... 分析肺泡灌洗液基因测序技术(NGS)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2年10月在我院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的69例常规痰液检测阴性的肺部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支气管镜下收集肺泡灌洗液,分别采用肺泡灌洗液涂片、肺泡灌洗液培养及肺泡灌洗液基因测序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不同方法在此类肺部疾病中的诊断效能。常规痰液病原微生物检测包括痰涂片、痰培养、肺穿刺活检。结果 肺泡灌洗液基因测序技术(NGS)检出率显著高于传统常规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P<0.05)。结论 在肺部疾病诊断中,与常规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基因检测临床诊断准确率更高,且检测结果回报快,能起到精准指导临床治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学检测 肺泡灌洗液(BAL) 基因测序技术(NG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