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院校大学生充当急诊护工的临床分析
1
作者 贾晓凤 贾连胜 +3 位作者 王丽华 王华荣 刘昆 李红芳 《河北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1264-1266,共3页
目的:规范急诊护工管理,提升急诊服务品质,优化绿色通道,更好地为病人和社会服务。方法:对护工的工作进行一系列改革,包括护工的选拔,制度的完善,管理的统一,规范的培训,素质的提升,适时的奖惩等。结果:提升护工群体形象,提高了学生就业... 目的:规范急诊护工管理,提升急诊服务品质,优化绿色通道,更好地为病人和社会服务。方法:对护工的工作进行一系列改革,包括护工的选拔,制度的完善,管理的统一,规范的培训,素质的提升,适时的奖惩等。结果:提升护工群体形象,提高了学生就业率,增加抢救成功率,降低急诊医疗纠纷发生,减少医院感染等。结论:规范急诊护工的管理有助于提升医院形象,提高急诊医疗护理服务质量;锻炼了医学院、校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达到医院、大学生护工、患者三方共赢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急诊护工 分析
下载PDF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2
作者 贾晓凤 刘恩君 闫晶 《西部医学》 2010年第2期387-388,390,共3页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防范急诊医疗纠纷和投诉中的作用。方法对急诊工作中高风险的护理行为制订风险管理制度。管理者随时督导检查讲评制度落实情况。不断完善和修订制度。结果实施风险管理一年多,密切了护患关系,变"管理型"护...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防范急诊医疗纠纷和投诉中的作用。方法对急诊工作中高风险的护理行为制订风险管理制度。管理者随时督导检查讲评制度落实情况。不断完善和修订制度。结果实施风险管理一年多,密切了护患关系,变"管理型"护理工作模式为"服务型"护理工作模式,降低了纠纷和投诉的发生率。结论在急诊护理操作中实施风险管理体现了尊重病人意愿的"人性化管理"思想,在护士和病人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经护患双方共同努力将高风险因素降至最低限度,受益的不仅是病人还有护理人员,达到了降低护理纠纷和投诉发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急诊科 护理管理
下载PDF
神经营养因子3促进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
3
作者 丛岩 王艳飞 +1 位作者 董文超 于健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78-84,共7页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因子3(NT-3)促进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CAO/R)组、MCAO/R+NT-3组。应用改良Garcia评分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因子3(NT-3)促进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CAO/R)组、MCAO/R+NT-3组。应用改良Garcia评分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脑组织中NT-3和LC3B表达。将新生大鼠皮质来源的神经元分成正常组(Normal)、糖氧剥夺(OGD)组、OGD+NT-3组、OGD+NT-3+PF-06273340(TrkC抑制剂)组、OGD+NT-3+ZSTK474(PI3K抑制剂)组、OGD+NT-3+CCT128930(AKT抑制剂)组。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神经元中TrkC、p-PI3K、p-AKT及LC3B的水平。观察Normal组、OGD组、OGD+NT-3组中神经元形态变化并应用自噬体荧光染色剂染色,观察神经元自噬现象。结果:通过动物实验发现,NT-3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组织中表达增多(P<0.05),且应用外源性NT-3治疗后,改良Garcia评分升高(P<0.05),自噬水平减弱(P<0.05)。通过细胞实验发现,NT-3能够抑制缺血缺氧状态下的神经元自噬并且最大限度的维持神经元形态。应用PF-06273340后p-PI3K、p-AKT表达减少(P<0.05)。应用ZSTK474、CCT128930后,NT-3抑制自噬的作用减弱(P<0.05)。结论:NT-3经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自噬以维持神经元存活,从而促进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3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自噬 大鼠
原文传递
休克指数与修正休克指数在急诊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短期预后判断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春生 王艳飞 +4 位作者 孙海艳 赵春梅 梁浩 于健 李俊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065-4069,共5页
目的:探讨SI与MS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7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56例,通过测量血压、心率分别计算休克指数(SI)、修正休克指数... 目的:探讨SI与MS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7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56例,通过测量血压、心率分别计算休克指数(SI)、修正休克指数(MSI)值,据SI、MSI值将其分为4组,SI≥0.7组与S1〈0.7组,MSI≥1.4组与MSI〈1.4组,对各组间一般资料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进行比较。结果:258例患者被纳入MSI升高组(MSI≥1.4),319例患者被纳入SI升高组(SI≥0.7).一般资料比较除了心率、血压之外各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7d全因病死率为8.4%,MACE发生率为18-2%,SI升高组与MSI升高组均预示较高的MACE发生率,而MSI升高组与SI升高组优势比(ORs)比较均高于SI组,分别为全因病死率13.3-5.0.MACE3.9-2.5.心源性体克61.3-10.5。致命性心律失常(LTA)5.4-2.7。结论:SI与MSI在急诊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短期预后均是简单、有效的预测指标,而MSI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休克指数 修正休克指数
下载PDF
急诊筛查D-二聚体在致命性胸痛病因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赵艳军 李富利 +4 位作者 高春雨 董二飞 刘超 史菲 于健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20期3118-3120,共3页
目的探讨即时检测(POCT)D-二聚体对于急诊致命性胸痛患者的诊断作用。方法收集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并最终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评估D-二聚体在疾... 目的探讨即时检测(POCT)D-二聚体对于急诊致命性胸痛患者的诊断作用。方法收集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并最终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评估D-二聚体在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同时比较、分析其他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36例患者,经冠脉造影明确诊断AMI的患者193例,经主动脉CTA明确诊断AAD的患者19例,经肺动脉CTA明确诊断APE的患者24例,通过对3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示AMI组、AAD组、APE组3组间年龄、性别、高血压史、吸烟史、D-二聚体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平均年龄高于AAD组(P=0.000)和APE组(P=0.000),AMI组男性比例高于APE组(χ~2=9.140,P=0.003),AMI组高血压病史高于APE组(χ~2=7.093,P=0.008),AMI组(χ~2=6.622,P=0.010)、AAD组(χ~2=6.344,P=0.012)吸烟比例均高于APE组,D-二聚体方面APE组高于AAD组(P=0.043),APE组高于AMI组(P=0.000),AAD组高于AMI组(P=0.000)。结论POCT检测D-二聚体有助于急诊致命性胸痛患者的鉴别诊断,有助于鉴别AMI、AAD和APE,有助于提高早期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CT 致命性胸痛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肺栓塞 急性主动脉夹层
下载PDF
中央和外周气道一氧化氮测定在哮喘诊断中的应用
6
作者 陈文丽 王少飞 王艳飞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3期295-299,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中央气道一氧化氮(FeNO)、外周气道一氧化氮(CaNO)和肺功能之间的关系,探讨FeNO和CaNO在哮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同时行FeNO、CaNO、肺功能检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哮喘... 目的通过分析中央气道一氧化氮(FeNO)、外周气道一氧化氮(CaNO)和肺功能之间的关系,探讨FeNO和CaNO在哮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同时行FeNO、CaNO、肺功能检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哮喘组、慢阻肺组和对照组,分析三组患者FeNO、CaNO与肺功能指标的关系,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和配对设计资料χ^(2)检验分析FeNO和CaNO在哮喘诊断方面的价值。结果共纳入30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哮喘组患者130例,慢阻肺组患者102例,对照组患者76例。三组患者比较,哮喘组患者FeNO[(55.14±34.64)ppb]水平高于慢阻肺组患者[(19.56±7.93)ppb]和对照组患者[(18.93±7.93)pp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后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比较,CaNO和肺功能各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eNO与CaNO呈正相关(r=0.363,P<0.001)。FeNO与年龄、2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EF25%pred)、用力呼气中期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pred)呈负相关。CaNO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EF25%pred、MMEF%pred呈负相关。FeNO和CaNO诊断哮喘的临界值分别为27.5ppb和10.6ppb。FeNO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896,95%CI 0.858~0.934)比CaNO(0.649,95%CI 0.586~0.712)大(P<0.05),且FeNO敏感性和特异性(0.800,0.888)较CaNO(0.577,0.719)高。结论FeNO和CaNO可与肺功能一起用于辅助诊断哮喘,但FeNO诊断价值更大,CaNO越高,小气道功能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呼出气一氧化氮 肺泡一氧化氮
下载PDF
急诊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58例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珠秀 徐丛 张一达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9期1093-1093,共1页
关键词 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
下载PDF
急诊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 被引量:8
8
作者 钱文茹 邬淑雁 +2 位作者 李森龙 边如玉 郭金伟 《河北中医》 2012年第11期1715-1716,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急、危、重症心血管疾病,病情变化快,极易出现并发症,如抢救不及时,死亡率较高。争取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基础,而患者的心理变化在救治过程中往往因"救命"而被忽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往...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急、危、重症心血管疾病,病情变化快,极易出现并发症,如抢救不及时,死亡率较高。争取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基础,而患者的心理变化在救治过程中往往因"救命"而被忽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往往不能正确面对急骤的发病,心理质量低下,会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和急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理护理
下载PDF
急诊护士职业暴露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
9
作者 贾晓凤 周丽红 +5 位作者 王丽华 姜锋 陈亚静 王华荣 李红芳 刘昆 《河北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223-225,共3页
关键词 急诊护士 职业暴露
下载PDF
降阶梯思维模式在急诊非创伤性腹痛分诊中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淼 王华荣 李小彬 《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B11期236-237,共2页
目的探讨降阶梯思维模式在急诊:睢创伤性腹痛分诊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就渗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的非创伤性腹痛的患者654例。按就诊日期分别人观察组和对照组,由急诊科护士进行分诊,观察组(355例)应... 目的探讨降阶梯思维模式在急诊:睢创伤性腹痛分诊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就渗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的非创伤性腹痛的患者654例。按就诊日期分别人观察组和对照组,由急诊科护士进行分诊,观察组(355例)应用降阶梯思维方式,对照组(299例)应用传统思维方式,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分诊所需的时间、危重病例漏诊率及死亡率、医生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急性非阳伤性腹痛患者分诊所用时间.观察组(3.50±1.12min)短于对照组(3.71±1.22min),差异死计学意义(P〉0.05);两组危露患者分渗比较,观察组分渗时间(3.06±1.25min)短于对照组(3.75±1.29min),漏渗率(4.1%)低于对照组(17.1%),差异具有统计学崽义(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的比较(2%vs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满意度(99.2%)高于对照组(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非创伤性腹痛的患者应用降阶梯思维模式进行分诊、诊治。可使分诊时间更短,漏诊率更低.满意度更高。足一种良好阻有效的分诊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阶梯思维模式 非外伤性腹痛 急诊分诊
下载PDF
急诊工作特点与思维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学红 邬淑雁 边如玉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290-291,共2页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急、危、重患者多,病种复杂、抢救和管理任务重的科室。急诊科工作人员不但要完成三班倒繁重的工作,还要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在急诊科工作节奏快,抢救任务重,经常碰到情绪激动,甚至对工作人员有过...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急、危、重患者多,病种复杂、抢救和管理任务重的科室。急诊科工作人员不但要完成三班倒繁重的工作,还要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在急诊科工作节奏快,抢救任务重,经常碰到情绪激动,甚至对工作人员有过激言行的患者及家属。在工作中稍有偏差,轻则发生冲突,产生医疗纠纷,严重的将导致医疗差错甚至事故。因此,从事急诊这一特殊工作医务人员,应掌握特殊的急诊思维方法,以从容应对日常工作,防范医疗纠纷。现将我科多年来急诊工作的思维方进行总结,供大家商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思维方法 工作特点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残余胆固醇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巨名飞 刘超 +3 位作者 刘佳梅 邵文革 刘婷婷 赵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残余胆固醇水平(RC)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评估RC对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内科诊治的ACS患者共376例,依据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残余胆固醇水平(RC)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评估RC对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内科诊治的ACS患者共376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结果分为轻度狭窄组(Gensini<36分)和中重度狭窄组(Gensini≥36分),比较两组临床基础资料和血脂情况。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分析RC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ROC曲线预测RC对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度。结果本研究在单变量分析中,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常见危险因素男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在两组间有显著差异。与轻度狭窄组比较,中重度狭窄组患者TG、non-HDL-C、RC、LDL-C、HDL-C、ALB、CR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吸烟、糖尿病、HDL-C、non-HDL-C、RC为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RC预测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曲线下面积为0.733。结论RC与ACS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C可成为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早期筛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 血脂 残余胆固醇
下载PDF
中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肌少症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秀娜 李雪梦 +3 位作者 王景福 贾兰芳 马滢 李凤旋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3年第9期727-731,共5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肌少症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及病例查阅法,收集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肾脏内科的104例腹膜透析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使用国产Canary EH101电子握力计评估肌肉力量,... 目的探讨中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肌少症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及病例查阅法,收集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肾脏内科的104例腹膜透析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使用国产Canary EH101电子握力计评估肌肉力量,德国费森尤斯牌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定肌肉质量和脂肪组织指数,采用主观全面营养评定法评估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检测患者血清生物化学指标。比较肌少症组和无肌少症组患者一般资料、营养状态以及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等,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肌少症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04例中老年腹膜透析患者中,肌少症发生率24.0%。与无肌少症组比较,肌少症组瘦肉组织指数7.1 kg/m^(2),低于无肌少症组的10.6 kg/m^(2)。肌少症组握力15.3 kg,低于无肌少症组的23.2 kg。肌少症组脂肪组织指数12.8 kg/m^(2),高于无肌少症组的10.2 kg/m^(2)(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敏C反应蛋白为肌少症独立危险因素(OR=1.482,95%CI:1.134~1.937),体重指数(OR=0.797,95%CI:0.638~0.994)、残余肾功能(OR=0.599,95%CI:0.368~0.972)为肌少症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中老年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并发症较多,肌少症发生率较高,改善患者的营养水平,降低微炎症状态,保护残余肾功能可降低肌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肌少症 C反应蛋白 残余肾功能
下载PDF
益气补血利水汤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海艳 张柏涛 +5 位作者 赵春生 赵凤敏 殷红 佟飞 丁广谦 潘树和 《中国康复》 2023年第5期277-281,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补血利水汤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中风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联合组,各40例。对照1组以常规治疗+益气补血利水汤治疗,对照2组以常规治疗+针刺治疗,联合组以常规治疗+益气补... 目的:探讨益气补血利水汤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中风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联合组,各40例。对照1组以常规治疗+益气补血利水汤治疗,对照2组以常规治疗+针刺治疗,联合组以常规治疗+益气补血利水汤+针刺治疗。3组患者均以14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后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尿动力学参数,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对组2组(P<0.05)。治疗后3组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联合组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最大尿流量、最大逼尿肌压力、最大膀胱容量高于治疗前,残余尿量低于治疗前,联合组最大尿流量、最大逼尿肌压力、最大膀胱容量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残余尿量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补血利水汤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尿潴留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尿动力学参数,且有较好的治疗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尿潴留 针刺治疗 益气补血利水汤 临床疗效 尿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的危险因素及与脂联素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吴忠隐 刘双庆 +2 位作者 张弘 卫任 熊江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与脂联素+276G/T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1年7月至2021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就诊的155例AAA患者为病例组,按照年龄、性别配对条...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与脂联素+276G/T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1年7月至2021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就诊的155例AAA患者为病例组,按照年龄、性别配对条件同期纳入310例非AAA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质谱分析法测定DNA样本脂联素+276G/T位点,回归分析法探讨基因型和AAA的关系。结果 吸烟(OR=4.088,95%CI=2.297~7.275,P<0.001)、高血压(OR=2.105,95%CI=1.331~3.327,P=0.001)、外周动脉疾病(OR=2.328,95%CI=1.399~3.874,P=0.001)、血脂异常(OR=2.673,95%CI=1.651~4.328,P<0.001)是AAA发生的危险因素。病例组患者与对照组的脂联素+276G/T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联素+276G/T基因型频率在大、小AAA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AA发生受高脂血症、吸烟、高血压、外周动脉疾病等多种因素影响,暂未发现AAA与脂联素+276G/T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脂联素 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对非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宋立雪 董雅洁 +2 位作者 卢锴锋 钱文茹 巨名飞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对非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1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记录2组患...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对非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1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记录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空腹血脂及血糖水平,计算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对非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病情况,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对非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的预测价值。结果冠心病组高血压史、吸烟的比例,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总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总胆固醇、吸烟、高血压是非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预测非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804(95%CI:0.714~0.780,P<0.05)。结论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对非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发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 冠心病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益气补血利水渗湿法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
17
作者 孙海艳 赵春生 +2 位作者 佟飞 贾荣艳 丁广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5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补血利水渗湿法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9月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收治的122例中风后尿潴留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参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参照... 目的探讨益气补血利水渗湿法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9月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收治的122例中风后尿潴留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参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补血利水渗湿法综合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排尿情况、膀胱功能评分和特定脑卒中生活质量(SS-QOL)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少腹胀满、排尿无力、神疲乏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排尿次数、平均尿量均较治疗前增多,残余尿量较治疗前减少,且观察组排尿次数、平均尿量均多于参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膀胱功能评分较治疗前降低,SS-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膀胱功能评分低于参照组,SS-QOL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补血利水渗湿法综合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膀胱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针刺 外敷 中风 尿潴留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酸钠对脓毒症早期循环衰竭保护及免疫功能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康大伟 于健 +3 位作者 夏嘉鼎 李秀华 朴宗方 赵艳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68-1372,共5页
目的:研究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酸钠对脓毒症患者早期循环衰竭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入住我院的80例脓毒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并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经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 目的:研究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酸钠对脓毒症患者早期循环衰竭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入住我院的80例脓毒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并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经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酸钠联合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周时观察患者,测定其APACHEⅡ评分,统计其在EICU入住的天数。检测联合治疗后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CD4 +/CD8 +分布比例和WBC计数,生化分析血中CRP、HBP、PCT、IL-6、cTnI和TNF-α的含量,同时分析体内微循的变化情况。结果:脓毒症患者治疗前CRP、HBP、PCT、IL-6、cTnI和TNF-α含量高于治疗后,并且治疗后CD4 +细胞亚群提高、WBC计数降低、体内微循环好转( P <0.05)。此外,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微循环状态、CD4 +细胞亚群提高、WBC计数和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好于同期观察组患者( P <0.05)。结论: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酸钠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液中炎症因子,减少心肌损伤程度,改善脓毒症患者微循环,对脓毒症患者早期循环衰竭的病情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早期循环衰竭 去甲肾上腺素 磷酸肌酸钠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联合LVEF和NT-proBNP检测在症状不典型非ST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赵艳军 王华荣 +1 位作者 李富利 于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311-2315,共5页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症状不典型非ST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早期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1日经急诊确诊并入院的24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资料,按照心...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症状不典型非ST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早期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1日经急诊确诊并入院的24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资料,按照心电图改变分为NSTE-ACS和STE-ACS组,分别记录其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吸烟史、就诊症状、是否表现为胸痛、从发病到就诊时间(院前时间)、从就诊到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或溶栓等治疗的时间(急诊时间)、28 d是否死亡,如果死亡则记录发病至死亡的时间(生存时间);记录患者来急诊即接受的检查的结果,包括血常规、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MYO\CTNI)、D-二聚体、NT-proBNP、LVEF等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同时建立Cox回归模型,并绘制生存曲线,以分析NT-proBNP和LVEF对心梗后早期预后(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对NSTE-ACS和STE-ACS组分析发现,NSTE-ACS组以胸痛为主诉就诊的患者比例低于后者(33.6%vs.70.1%,P=0.003),院前时间长于后者(67.92±116.89 vs.30.65±55.59,P=0.006),CTNI(4.37±12.53 vs.9.62±18.00,P=0.011)和LVEF(53.51±14.51 vs.56.26±12.30,P=0.019)低于后者,NT-proBNP高于后者(2 288.37±4 612.10 vs.1 506.84±1 722.51,P=0.038),而病死率高于前者(15.3%vs.6.8%,P=0.036)。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提示LVEF与28 d病死率负相关(B=-0.097,P=0.022),ROC曲线下面积0.783,NT-pro BNP与LVEF进行拟合后绘制ROC曲线下面积0.901,提示评价效果优于单一因素。且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0.263,P=0.001),Cox回归模型生存曲线提示LVEF(B=0.401,P=0.045)越大,生存时间越长,NT-proBNP(B=0.00,P=0.931)与生存时间无关。结论联合LVEF和NT-proBNP检测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对症状不典型的NSTE-ACS患者的危险程度作出评估,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脑钠肽原 左心室射血分数 症状不典型 非ST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 早期预后评估
下载PDF
上皮间质转化在胃癌SGC7901细胞向胃癌干细胞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邢会军 赵艳军 +3 位作者 侯雷 孙勇 刘朋 李春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26-1432,共7页
背景:有研究发现上皮间质转化和肿瘤的侵袭、转移以及耐药性密切相关,但关于上皮间质转化在胃癌SGC7901细胞向胃癌干样细胞转化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较为少见。目的:探讨上皮间质转化在胃癌SGC7901细胞向胃癌干样细胞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方... 背景:有研究发现上皮间质转化和肿瘤的侵袭、转移以及耐药性密切相关,但关于上皮间质转化在胃癌SGC7901细胞向胃癌干样细胞转化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较为少见。目的:探讨上皮间质转化在胃癌SGC7901细胞向胃癌干样细胞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长春新碱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并对长春新碱诱导的胃癌SGC7901细胞进行培养筛选制备胃癌干样细胞,鉴定细胞CD44表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检测干细胞相关标志物、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分子。结果与结论:(1)胃癌SGC7901细胞传代后经过长春新碱诱导后细胞形态发生了改变,无血清悬浮培养后,见克隆样细胞球生成,同时CD44表型的细胞比例下降;(2)胃癌干样细胞中的SOX2和OCT4的表达水平以及间质标志物Snail1 mR NA、Twist mRNA和Vimentin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胃癌SGC7901细胞,但上皮细胞标志物E-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胃癌SGC7901细胞;(3)结果表明胃癌SGC7901细胞能够成功转化为胃癌干样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参与了胃癌SGC7901细胞向胃癌干样细胞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肿瘤干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胃癌 胃癌干样细胞 耐药 复发 转移 长春新碱 诱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