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组织中MLH1,MSH2,MSH6和PMS2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郝美玲 张秀芬 +2 位作者 李子鑫 李姗姗 李春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48-51,62,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错配修复蛋白MutL homologue 1(MLH1),MutS homologue 2(MSH2),MutS homologue 6(MSH6)和减数分裂后分离为2(postmeiotic segregation increased 2,PMS2)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承德医学...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错配修复蛋白MutL homologue 1(MLH1),MutS homologue 2(MSH2),MutS homologue 6(MSH6)和减数分裂后分离为2(postmeiotic segregation increased 2,PMS2)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2018年11月~2021年11月确诊的474例胃癌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癌组织中MLH1,MSH2,MSH6和PMS2蛋白表达水平,根据此四种蛋白表达情况将胃癌组织分为高频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组和低频微卫星不稳定或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low/microsatellite stability,MSI-L/MSS)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点。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474例胃癌中,MSI-L/MSS型胃癌为403例(85.02%),MSI-H型胃癌共71例(14.98%)。其中4种错配修复蛋白MLH1,MSH2,MSH6和PMS2任一表达缺失共42例,占8.86%(42/474);两种及以上蛋白表达缺失共29例,占6.12%(29/474);MLH1,MSH2和PMS2同时表达缺失率0.84%(4/474);MLH1,MSH2,MSH6和PMS2全部表达缺失率0.21%(1/474)。MSI-H型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和脉管侵犯率低于MSI-L/MSS型胃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65,8.93,均P<0.05)。而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orramn分型、Lauren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远处转移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3~2.79,均P>0.05)。MSI-H型与MSI-L/MSS型胃癌患者相比,三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87.52%和62.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4,P>0.05),三年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75.00%和57.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1,P>0.05)。结论与MSI-L/MSS型胃癌相比,MSI-H型胃癌患者淋巴结的转移率低和脉管的侵犯率低,三年OS和PFS偏高,提示MSI-H型胃癌患者有较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LH1蛋白 MSH2蛋白 MSH6蛋白 PMS2蛋白 胃癌
下载PDF
β-catenin不同表达定位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程玉 刘小超 +1 位作者 薛晶 郝美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β-catenin不同表达定位在胃癌组织中的意义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胃癌组织及50例正常胃黏膜中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β-catenin在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定位于细胞膜,阳性率为100. 00%... 目的探讨β-catenin不同表达定位在胃癌组织中的意义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胃癌组织及50例正常胃黏膜中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β-catenin在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定位于细胞膜,阳性率为100. 00%。但其在胃癌组织中细胞膜表达缺失,出现细胞质、细胞核或质/核异位表达,异位表达率高达81. 67%(98/120),其异位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 <0. 05)。120例胃癌组织中,β-catenin细胞核异位表达率为36. 67%(44/120),并且其细胞核表达与胃癌TNM分期有关(P <0. 05),β-catenin细胞核阳性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细胞核阴性者(P <0. 05)。结论在胃癌的发生过程中β-catenin起重要作用,其不同表达定位与胃癌的进展有关,β-catenin有望成为胃癌诊断及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Β-CATENIN 表达定位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KRAS、NRAS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潘理会 李育庄 李春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10-2113,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中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大鼠肉瘤病毒转化基因(NRAS)基因的常见突变类型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从CRC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采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KRAS、NRAS基因扩增,分析其突变状态与CRC...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中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大鼠肉瘤病毒转化基因(NRAS)基因的常见突变类型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从CRC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采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KRAS、NRAS基因扩增,分析其突变状态与CR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检测到86例(36.1%)KRAS基因突变,总突变率为11例(4.6%)NRAS基因突变。不同淋巴结转移及Duke分期的组间KRAS突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AS突变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分期及浸润深度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RAS与NRAS二者之间突变无相关性。结论 CRC中KRAS突变较高,NRAS突变相对较低;KRAS突变与CRC的侵袭、转移有关,二者在CRC的进程中可能是独立发挥着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KRAS基因 NRAS基因 突变
下载PDF
CT强化幅度与食管癌病理形态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间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邢媛媛 赵佳佳 +3 位作者 曹宏伟 王胜林 冯涛 李春晖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7年第6期737-743,共7页
目的:对56例食管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与CT强化峰值参数间进行对照,研究其相关性,为食管癌的影像学诊断及早期发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56例患者均于术前行CT平扫+动态增强扫描,记录不同扫描时期病灶的CT平扫值、增强峰... 目的:对56例食管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与CT强化峰值参数间进行对照,研究其相关性,为食管癌的影像学诊断及早期发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56例患者均于术前行CT平扫+动态增强扫描,记录不同扫描时期病灶的CT平扫值、增强峰值;VEGF在正常食管粘膜和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测定。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VEGF的表达增强可能是鳞状细胞癌恶性度增高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标志,CT扫描增强幅度与食管癌中VEGF表达强弱无关。结论:VEGF的表达增强可能是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及淋巴结发生转移的标志,CT扫描中病灶增强幅度不能反应肿瘤淋巴结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多排螺旋CT 多期增强扫描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柱状细胞型4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赵醒 张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79-682,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柱状细胞型(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columnar cell variant, CCV-PT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4例CCV-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基因突变及...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柱状细胞型(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columnar cell variant, CCV-PT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4例CCV-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基因突变及侵袭转移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CCV-PTC中男性2例,女性2例;镜下瘤细胞呈多级乳头状结构排列,浸润性生长,乳头被覆假复层柱状上皮,可见核上或核下空泡,类似胃肠道或肺转移癌形态。免疫表型:Ki-67增殖指数5%~15%,TG、TTF-1(+),CK(弱+),CK19、降钙素、CgA和Syn均(-)。4例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显示均为野生型基因。结论 CCV-PTC属于特殊类型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多见于老年人,预后较差。免疫表型有助于其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乳头状癌 柱状细胞型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误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建功 赵晓明 +2 位作者 宋立刚 申兴斌 王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1年第7期990-991,共2页
目的 总结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经验 ,减少临床误诊机会。方法 选择 2 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误诊病例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病理大体检查 2 4例均可见灰白色粗糙及乳头状结构。结论 临床医师应于术中剖开肿物 ,见到大体... 目的 总结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经验 ,减少临床误诊机会。方法 选择 2 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误诊病例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病理大体检查 2 4例均可见灰白色粗糙及乳头状结构。结论 临床医师应于术中剖开肿物 ,见到大体可疑病变 ,及时送冰冻做病理检查 ,可减少临床误诊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 甲状腺癌 诊断 乳头状癌 误诊
下载PDF
病理切片组织抗原修复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金小萍 梅立新 齐洁敏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60-161,共2页
关键词 免疫组化 抗原修复 微波炉 电炉
下载PDF
乙肝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比较(附10例病理资料) 被引量:1
8
作者 钟玉芳 尹晓春 +12 位作者 任凤学 刘跃敏 苏桂同 张建华 张淑英 彭军 金晓平 赵小明 张瑞祥 刘胜 王峰 齐洁敏 郑纪宁 《承德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245-248,共4页
对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异常1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肝活检组织的组织学病理、超微病理进行了观察。结果:在10例中临床诊断与光镜和电镜诊断符合者仅有3例,光镜与电镜诊断符合者高达9例。为此,对肝... 对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异常1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肝活检组织的组织学病理、超微病理进行了观察。结果:在10例中临床诊断与光镜和电镜诊断符合者仅有3例,光镜与电镜诊断符合者高达9例。为此,对肝活检组织的光镜和电镜检查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 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组织学 病理 超微病理
下载PDF
乳腺癌PTEN和S100A4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9
作者 张刚 李中 +4 位作者 林晓萌 张军华 崔勇 赵醒 杨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5年第5期700-701,共2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其发生发展与多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异常改变密切相关。S100A4和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n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与乳腺癌的关系成为近年研究热点。
关键词 S100A4 临床病理学 CHROMOSOME 抑癌基因 乳腺纤维腺瘤 石蜡包埋标本 deleted 病理学参数 淋巴结转移 乳腺良性病变
下载PDF
235例疑难病理标本的电镜诊断价值
10
作者 张瑞祥 齐洁敏 +7 位作者 张洁茹 段庆华 马卫军 刘胜 韩丽 胡建功 申兴斌 赵晓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60-562,共3页
关键词 疑难病 电镜诊断 病理标本
下载PDF
涎腺恶性混合瘤7例临床病理观察
11
作者 张俊川 刘善忠 +2 位作者 陈启新 王笑茹 张淑英 《承德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155-158,共4页
观察7例涎腺恶性混合瘤的临床病理,发现涎腺恶性混合瘤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患者。原发性恶性混合瘤与病期无关,良性混合瘤恶变则与病期有关。涎腺恶性混合瘤的组织来源可分为:①原发恶性混合瘤;②良性混合瘤恶性变;③混合瘤复发恶变。在... 观察7例涎腺恶性混合瘤的临床病理,发现涎腺恶性混合瘤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患者。原发性恶性混合瘤与病期无关,良性混合瘤恶变则与病期有关。涎腺恶性混合瘤的组织来源可分为:①原发恶性混合瘤;②良性混合瘤恶性变;③混合瘤复发恶变。在良性混合瘤恶变的病例中发现了良恶移行状态。恶性混合瘤对放疗、冷冻不敏感,宜手术彻底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 病理学 临床
下载PDF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附7例临床病理报告)
12
作者 张旭晨 王文汉 张淑英 《承德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148-150,共3页
本文对1976年~1989年所遇到的7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发病、病理、临床表现、诊断等进行了分析讨论。本瘤较少见,临床误诊率较高,行B超、CT、特别是病理检查,有助于对本病的诊断。
关键词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结节性硬化 临床病理学
下载PDF
290例原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董云 赵宇阳 胡桂才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39-341,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290例确诊为IM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各年龄段男性IMN患者发病率均高于女性。IMN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综合征。IMN病理分期主... 目的探讨原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290例确诊为IM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各年龄段男性IMN患者发病率均高于女性。IMN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综合征。IMN病理分期主要为膜性。肾病(MN)Ⅱ期和MNⅠ~Ⅱ期。起病时,IMN老年组患者比青年组高血压发病率、收缩压及血肌酐水平高。MNⅡ期这一病理分期中,中老年组发病率高于青年组。病理分期与各临床指标并无直接关系。MNⅡ-Ⅲ期患者缓解率较低。结论IMN病理分期高者预后较差。临床上应重视中老年人IMN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发病率 病理分期
下载PDF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肝损害(附10例病理资料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俊义 李书香 +1 位作者 靳猛 张淑英 《承德医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35-41,共7页
本文报告10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肝脏病理资料。其主要病理改变是:肝窦扩张、淤血、出血,肝小叶中央静脉扩张,周围肝细胞性变、坏死,肝细胞脂肪性变。严重病例,肝细胞呈桥接坏死,纤维织组增生,纤维组织带从中央静脉伸入邻近中央静脉“... 本文报告10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肝脏病理资料。其主要病理改变是:肝窦扩张、淤血、出血,肝小叶中央静脉扩张,周围肝细胞性变、坏死,肝细胞脂肪性变。严重病例,肝细胞呈桥接坏死,纤维织组增生,纤维组织带从中央静脉伸入邻近中央静脉“反向小叶化”(reversed lobulation)。其发病机理:可能与心力衰竭心输出量降低、肝静脉压增高、严重低氧血症持续或暂短发作的休克有关。另外,亦与长期消耗、各种原因造成的营养不良有关。本文结合临床,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检查肝功能的意义,肝损害与水、电解质平衡,以及肺性脑病昏迷与肝昏遥的鉴别诊断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肺心病的肝损害 肺性脑病 肝昏迷 呼吸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复含性酸中毒
下载PDF
PKGIα通路抑制剂DT-3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15
作者 张秀芬 潘理会 李春辉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555-560,共6页
目的:探讨PKGIα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DT-3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基于GEO、TCGA、HPA、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和GEPIA在线分析网站对PKGI在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差异分析并探讨PKGI和PKGIα在胃癌患者... 目的:探讨PKGIα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DT-3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基于GEO、TCGA、HPA、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和GEPIA在线分析网站对PKGI在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差异分析并探讨PKGI和PKGIα在胃癌患者中的预后情况。采用CCK-8、克隆形成实验检测DT-3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观察DT-3对细胞迁移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PKGIα的蛋白表达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胃腺癌组织中PKGI mRNA表达增高,在42种胃癌细胞株里有27种能检测到PKGI mRNA的表达,高表达PKGIαmRNA的胃癌组织更具肿瘤侵袭性;免疫组织化学(IHC)结果展示PKGI蛋白表达情况,12例胃癌组织中观察到6例存在中、高强度的细胞质染色阳性反应;PKGI和CDH1的表达呈负相关(r=-0.74,P<0.05);生存分析显示PKGI和PKGIαmRNA高表达对胃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有统计学意义(HR>1,logrank P<0.05)。实验结果表明PKGIα蛋白在人胃癌细胞株AGS中的表达增加;DT-3抑制细胞增殖迁移(P<0.05),使NF-κB磷酸化p65表达降低,且PKGI和NF-κB p-p65的表达呈极强正相关(r=0.957,P<0.05)。结论:通过抑制PKGIα信号通路,可以有效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GIα通路 DT-3 NF-κB p-p65 生物信息学分析 胃癌细胞AGS
下载PDF
STAT5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赵雯 赵杨 +2 位作者 赵宇阳 刘赛璇 申兴斌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21-425,共5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健康体检的普及以及人们对结直肠癌的重视度的提高,使得结直肠癌的检出率逐年增高^([1]),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城市和地区,结肠癌的发病率已经上升至第...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健康体检的普及以及人们对结直肠癌的重视度的提高,使得结直肠癌的检出率逐年增高^([1]),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城市和地区,结肠癌的发病率已经上升至第二位或第三位。虽然在手术切除、放疗、免疫治疗、姑息性化疗、靶向治疗以及转移灶的广泛手术和局部消融治疗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2]),但结直肠癌仍然是近年来第三大最常诊断的癌症,也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STAT5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STAT1在乳腺癌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石媛媛 赵杨 +1 位作者 刘赛璇 申兴斌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7-61,共5页
乳腺癌是全球三大最常见癌症之一,也是女性有关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公众的密切关注对乳腺癌的识别和筛查产生了积极影响,治疗上也取得了长足进展,避免过度治疗和治疗不足已成为一个焦点,治疗方法需要在多学科背景下确定,同时还要... 乳腺癌是全球三大最常见癌症之一,也是女性有关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公众的密切关注对乳腺癌的识别和筛查产生了积极影响,治疗上也取得了长足进展,避免过度治疗和治疗不足已成为一个焦点,治疗方法需要在多学科背景下确定,同时还要考虑分子亚型和局部肿瘤负荷。近年来,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在肿瘤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它们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包括细胞增殖和凋亡、细胞周期进展、血管生成、肿瘤细胞的转移以及免疫逃逸等过程。STAT1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相关[1],在不同肿瘤或者同种肿瘤的不同阶段具有差异性表达,推测肿瘤细胞会根据特定的遗传背景选择性激活或抑制STAT1的表达[2]。本文对STAT1在乳腺癌中主要的促癌和抑癌功能及其机制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1 乳腺癌 转录激活因子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8
作者 崔彭华 王会民 +2 位作者 张玉娟 邵雪斋 申兴彬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5期2109-211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手术后1d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指标的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A-125、HE4、PT、APTT、CD3+、CD4+、CD4+/CD8+水平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CA-125、HE4、PT、APT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比较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FI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较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能够更有效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然而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大,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腹腔镜 开腹手术 肿瘤标志物 凝血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和地佐辛辅助超声引导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对胫腓骨骨折手术的疗效 被引量:34
19
作者 刘燃 刘海旺 +3 位作者 李玲 李艳 宋莺春 董家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3234-3237,共4页
目的讨论右美托咪定和地佐辛辅助超声引导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对胫腓骨骨折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实施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辅助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试验组给... 目的讨论右美托咪定和地佐辛辅助超声引导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对胫腓骨骨折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实施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辅助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试验组给予地佐辛辅助超声引导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镇痛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镇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胫腓骨骨折手术中应用地佐辛辅助超声引导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方式超前镇痛效果更好,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加稳定,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地佐辛 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 胫腓骨骨折
下载PDF
大肠癌中Survivin、NF-κB、I-κB及Caspase-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1
20
作者 张丹 吕亮 +2 位作者 申兴斌 赵杨 邵雪斋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9-552,共4页
目的研究Survivin、NF-κB、I-κB及Caspase-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方法采用Max 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大肠腺癌、大肠腺瘤及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Survivin、NF-κB、I-κB及Caspase-3的表达,分析表达结果与患者的年龄、... 目的研究Survivin、NF-κB、I-κB及Caspase-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方法采用Max 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大肠腺癌、大肠腺瘤及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Survivin、NF-κB、I-κB及Caspase-3的表达,分析表达结果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组织浸润程度、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大肠腺癌组织中Survivin和NF-κB阳性表达(100%,100%)高于大肠腺瘤(80%,90%)及大肠正常黏膜组织(25%,35%,P<0.01,P<0.05)。大肠腺癌中I-κB和Caspase-3的阳性表达(22%,24%)明显低于大肠腺瘤组织(80%,70%)及大肠正常黏膜组织(80%,85%,P<0.01)。大肠腺癌中NF-κB和I-κB的阳性表达与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在大肠腺癌中Survivin的阳性表达与Caspase-3呈显著负相关(r=-0.697,P<0.01),与NF-κB呈显著正相关(r=0.639,P<0.01),与I-κB呈显著负相关(r=-0.613,P<0.01);Caspase-3的阳性表达与NF-κB呈显著负相关(r=-0.601,P<0.01),与I-κB呈显著正相关(r=0.616,P<0.01);NF-κB的表达与I-κB呈显著负相关(r=-0.822,P<0.01)。结论 Survivin、NF-κB高表达及I-κB与Caspase-3低表达是大肠腺癌发生的必然事件,联合检测上述指标有助于大肠腺癌的诊断。NF-κB及I-κB在大肠腺癌的浸润生长及远处转移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联合检测该四个因子不能用于全面评价大肠腺癌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腺癌 SURVIVIN NF-ΚB I-ΚB CASPASE-3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