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破骨细胞抑制凝集素相关蛋白2的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素霞 柴立辉 +3 位作者 王战争 刘广超 田文志 马远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74-1377,1392,共5页
目的:为了获得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OCILRP2-Fc和OCILRP2特异性抗体,用于OCILRP2生物学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方法:构建了融合人IgG Fc段的小鼠OCILRP2真核表达载体pIg-CD5-OCILRP2,将pIg-CD5-OCILRP2转染CHO细胞,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Pro... 目的:为了获得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OCILRP2-Fc和OCILRP2特异性抗体,用于OCILRP2生物学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方法:构建了融合人IgG Fc段的小鼠OCILRP2真核表达载体pIg-CD5-OCILRP2,将pIg-CD5-OCILRP2转染CHO细胞,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Protein A亲和层析从CHO细胞培养上清中纯化重组蛋白OCILRP2-Fc并免疫家兔制备OCILRP2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抗血清和多克隆抗体的效价,Western blot验证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并应用该抗体检测OCILRP2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中的表达。结果:ELISA结果表明OCILRP2-Fc稳定表达细胞株经过多次传代培养后仍然具有较高的蛋白表达水平;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纯化后的蛋白只有单一条带出现,且该条带可以被抗人IgG检测到;重组蛋白OCILRP2-Fc免疫家兔获得的抗血清和纯化后得到的OCILRP2多克隆抗体效价分别为1∶1 280 000和1∶320 000,Western blot证明该抗体可以和免疫原OCILRP2-Fc及NIH/3T3细胞中表达的OCILRP2特异性结合。应用该抗体检测OCILRP2在DC的表达发现OCILRP2在成熟DC的表达明显高于不成熟DC。结论:获得了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OCILRP2-Fc和高效价的OCILRP2特异性抗体,为进一步研究OCILRP2在免疫应答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凝集素相关蛋白 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树突状细胞
下载PDF
FILIP-1L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1
2
作者 都景芳 顿国庆 +4 位作者 张舒曼 褚留杰 李淑莲 胡延忠 马远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2-837,共6页
目的:表达、纯化GST-FILIP-1L融合蛋白,制备FILIP-1L多克隆抗体。方法:pGEX-4T3-FILIP-1L重组质粒转化E.coliBL21大肠杆菌,IPTG诱导GST-FILIP-1L融合蛋白表达,Glutathion Sepharse 4B纯化GST-FILIP-1L融合蛋白。将纯化的GST-FILIP-1L融... 目的:表达、纯化GST-FILIP-1L融合蛋白,制备FILIP-1L多克隆抗体。方法:pGEX-4T3-FILIP-1L重组质粒转化E.coliBL21大肠杆菌,IPTG诱导GST-FILIP-1L融合蛋白表达,Glutathion Sepharse 4B纯化GST-FILIP-1L融合蛋白。将纯化的GST-FILIP-1L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FILIP-1L多克隆抗体,用ELISA方法检测多克隆抗体效价,Western blot检测多克隆抗体与FILIP-1L蛋白、细胞转染FILIP-1L蛋白及细胞FILIP-1L蛋白的结合能力。结果:在大肠杆菌中诱导出高表达的FILIP-1L融合蛋白,经Glutathion Sepharse 4B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获得了高效价的抗FILIP-1L多克隆抗体,亲和层析获得纯度较高的多克隆抗体,WB检测显示多克隆抗体能够与FILIP-1L蛋白、293细胞转染FILIP-1L蛋白及肝癌细胞FILIP-1L蛋白结合。结论:成功表达、纯化了GST-FILIP-1L融合蛋白,制备了高效价的抗FILIP-1L多克隆抗体,为研究FILIP-1L蛋白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有用的实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LIP-1L 融合蛋白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Foxp3对肺癌细胞增殖及成瘤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瑞敏 晁玮霞 +4 位作者 王少龙 王明丽 贾彩云 白慧玲 马远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81-1484,共4页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Foxp3在肺癌细胞中的高表达对肺癌细胞增殖及成瘤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建立稳定高表达Foxp3的NCIH-h Foxp3肺癌细胞株。MTT法观测NCIH-h Foxp3及对照细胞的增殖。ELISA法检测NCIHh Foxp3及对照细胞IL-8、IL-1...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Foxp3在肺癌细胞中的高表达对肺癌细胞增殖及成瘤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建立稳定高表达Foxp3的NCIH-h Foxp3肺癌细胞株。MTT法观测NCIH-h Foxp3及对照细胞的增殖。ELISA法检测NCIHh Foxp3及对照细胞IL-8、IL-10的分泌。建立移植瘤小鼠模型,观察成瘤情况。结果:成功建立高表达Foxp3的NCIH-h Foxp3肺癌细胞株;与阴性对照相比,NCIH-h Foxp3细胞增殖减慢,但成瘤能力强。NCIH-h Foxp3细胞培养上清IL-8表达量减低,IL-10表达量升高。结论:高表达Foxp3的肺癌细胞可能通过表达细胞因子改变局部生长的微环境,逃逸免疫监视,而促进肿瘤细胞的成瘤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P3 高表达 增殖 成瘤
下载PDF
低氧工作站建立大鼠原代心肌细胞缺氧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许瑞 陈希 +2 位作者 蒋易楠 祝伟娜 王耀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2-375,共4页
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多伴有细胞缺氧,进而引起细胞损伤,影响心正常生理功能.体外心肌细胞缺氧模型能够较好排除神经、体液等因素及个体差异性的影响,更加有利于对缺氧性心肌损伤发生机制的研究... 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多伴有细胞缺氧,进而引起细胞损伤,影响心正常生理功能.体外心肌细胞缺氧模型能够较好排除神经、体液等因素及个体差异性的影响,更加有利于对缺氧性心肌损伤发生机制的研究,为探讨如何保护缺氧心肌提供重要理论基础.因此,建立体外细胞缺氧模型是从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该类疾病的重要方法,在多种缺血缺氧性疾病中均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心肌细胞缺氧模型包括物理法缺氧模型和化学法缺氧模型.如何更好地模拟体内真实缺氧环境,建立更加稳定、理想的缺氧模型,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关键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心肌细胞 缺氧模型 工作站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氧性心肌损伤 缺血缺氧性疾病 心血管疾病 大鼠
下载PDF
致白内障基因Hsf4b K65R位点突变对下游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娄强 谢盼盼 +2 位作者 崔秀坤 马远方 胡延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99-1703,共5页
目的:探讨致白内障基因热休克因子4b(Hsf4b)K65R位点突变对其调控下游热休克蛋白(HS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KOD-Plus-Mutagenesis-Kit试剂盒构建pWZL-blast-HA-Hsf4b/K65R赖氨酸突变质粒;通过慢病毒感染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mLEC构建稳... 目的:探讨致白内障基因热休克因子4b(Hsf4b)K65R位点突变对其调控下游热休克蛋白(HS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KOD-Plus-Mutagenesis-Kit试剂盒构建pWZL-blast-HA-Hsf4b/K65R赖氨酸突变质粒;通过慢病毒感染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mLEC构建稳定表达Hsf4b/K65R突变质粒的细胞株;Western blotting检测Hsf4b在mLEC K65R点突变细胞株和野生株中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及real-time PCR检测K65R点突变后下游蛋白Hsp70、Hsp90、Hsp27和CryAB表达的变化。结果:阳性克隆PCR及基因测序证明慢病毒载体pWZL-blast-HAHsf4b/K65R构建成功。K65R点突变后不影响Hsf4b在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mLEC中的表达,但能影响下游蛋白CryAB、Hsp27、Hsp70i和Hsp90a的表达。结论:pWZL-blast-HA-Hsf4b/K65R载体可用于慢病毒感染稳定细胞株构建。Hsf4b K65R位点突变能显著影响其对热休克蛋白的调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因子4b 晶状体上皮细胞 热休克蛋白 点突变
下载PDF
免疫调节因子TIPE2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病毒包装
6
作者 王耀辉 娄强 +2 位作者 陈九格 张军 马远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77-1079,共3页
目的:TIPE2[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induced protein 8-like 2(TNFAIP8L2),TIPE2]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病毒包装。方法:首先构建带有3×FLAG标签的pCDNA3.1-3×FLAG-TIPE2质粒,确认表达后再将标签连同TIPE2序列一起克隆入p... 目的:TIPE2[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induced protein 8-like 2(TNFAIP8L2),TIPE2]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病毒包装。方法:首先构建带有3×FLAG标签的pCDNA3.1-3×FLAG-TIPE2质粒,确认表达后再将标签连同TIPE2序列一起克隆入pCDH-CMV-MCS-EF1-Puro慢病毒表达载体,然后与pMD2.G、psPAX2共转染293T细胞并收获上清,进一步用含病毒颗粒的上清感染PLC/PRF/5及HEK293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感染后TIPE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CDNA3.1-3×FLAGTIPE2及pCDH-CMV-MCS-EF1-Puro-TIPE2质粒构建成功,并能最终产出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结论:成功构建了TIPE2慢病毒载体并获得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为进一步研究TIPE2功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因子 TIPE2 慢病毒 病毒包装
下载PDF
OCILRP2-Fc抑制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
7
作者 柴立辉 李伟华 +3 位作者 杨菲 刘广超 马远方 吴素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17-921,共5页
目的:采用OCILRP2胞外段蛋白OCILRP2-Fc阻断OCILRP2受体,探讨OCILRP2对小鼠树突状细胞发育成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MDC),荧光定量RT-PCR和流式细胞术分析OCILRP2在不成熟BMDC和LPS诱导的成熟BMDC... 目的:采用OCILRP2胞外段蛋白OCILRP2-Fc阻断OCILRP2受体,探讨OCILRP2对小鼠树突状细胞发育成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MDC),荧光定量RT-PCR和流式细胞术分析OCILRP2在不成熟BMDC和LPS诱导的成熟BMDC的表达差异;流式细胞术分析OCILRP2-Fc对BMDC细胞表面标志分子的表达以及对BMDC抗原摄取能力的影响;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浓度,分析OCILRP2-Fc对BMDC分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转录因子NF-κB的活化,分析OCILRP2-Fc影响BMDC分化成熟的分子机制。结果:荧光定量RT-PCR和流式细胞术结果均表明LPS可以显著上调OCILRP2在BMDC的表达(P<0.05);与对照组相比,OCILRP2-Fc可以明显抑制MHCⅡ类分子及共刺激分子CD80在LPS诱导的成熟BMDC的表达;和成熟BMDC相比,OCILRP2-Fc组BMDC经LPS诱导24 h后仍然具有较强的抗原吞噬能力;而且,OCILRP2-Fc组BMDC培养上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6、IL-12、TNF-α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OCILRP2-Fc抑制了LPS诱导的I-κB降解和NF-κB p65的磷酸化。结论:OCILRP2-Fc阻断OCILRP2受体信号,通过抑制LPS诱导的NF-κB活化影响小鼠BMDC分化成熟。提示OCILRP2受体在树突状细胞的分化成熟过程中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抑制凝集素相关蛋白2 树突状细胞 脂多糖 核因子ΚB
下载PDF
大鼠心肌细胞自噬H9C2/GFP-LC3稳定株的构建
8
作者 王明丽 祝伟娜 +2 位作者 樊梦雅 刘璋楠 王耀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7-430,共4页
摘要目的:在大鼠心肌细胞H9C2(2—1)中建立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融合微管相关蛋白3(GFP-LC3)的稳定细胞株,为研究心肌细胞自噬提供合适的细胞模型。方法:将表达增强的绿色荧光蛋白融合微管相关蛋白3的质粒(pEGFP-LC3)瞬时转染人胚... 摘要目的:在大鼠心肌细胞H9C2(2—1)中建立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融合微管相关蛋白3(GFP-LC3)的稳定细胞株,为研究心肌细胞自噬提供合适的细胞模型。方法:将表达增强的绿色荧光蛋白融合微管相关蛋白3的质粒(pEGFP-LC3)瞬时转染人胚肾一293T细胞(HEk293T),通过荧光观察和免疫印迹对质粒进行鉴定;将质粒用同样的方法转染H9C2(2-1)细胞,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GFP-LC3的细胞株,通过观察荧光和免疫印迹检测GFP-LC3在H9C2中的表达;稳定细胞株在缺氧1h复氧0、6、12、48h和60h的模型中,荧光显微镜观察GFP在细胞质中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内源性LC3的变化;确定荧光及内源性LC3的高表达时相,用3-甲基腺嘌呤(3MA)进行自噬抑制后观察荧光及内源性LC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荧光观察和免疫印迹检测到GFP-LC3在H9C2中的表达,成功建立了表达GFP-LC3的H9C2稳定株;筛选出荧光及内源性LC3的高表达时相为缺氧1h复氧48h,在此模型中,GFP-LC3在细胞质中聚集成点状,内源性LC3表达显著升高,细胞经3MA处理后点状聚集减少,内源性LC3表达减弱。结论:成功建立了过表达GFP-LC3的H9C2稳定株,该细胞株为研究心肌细胞自噬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缺氧/复氧 心肌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 微管相关蛋白3 3-甲基腺嘌呤
下载PDF
克雅二氏病研究与诊断进展
9
作者 何敏 陈文武 +1 位作者 成克定 姬新颖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45-149,共5页
克雅二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是朊粒(prion)类疾病在人类中最常见的病种,与其他常见的传染病不同的是,这个疾病不是由类似于含有基因的病毒或细菌的病原造成的疾病,而是由变构蛋白朊粒直接造成的疾病。尽管如此,它的公共... 克雅二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是朊粒(prion)类疾病在人类中最常见的病种,与其他常见的传染病不同的是,这个疾病不是由类似于含有基因的病毒或细菌的病原造成的疾病,而是由变构蛋白朊粒直接造成的疾病。尽管如此,它的公共健康的意义很大。因为朊粒在常规消毒情况下是不被灭活的。这类患者的朊粒会通过输血、手术或其他途径把病原传给他人,加上疾病发病的潜伏期长,很难马上被发现,给临床诊断造成很大困难。目前诊断主要限于临床表现及晚期的影像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特异性也比较低。早期和主动的、特异性的诊断方法一直是此领域的热点和亟待攻克的难题。近年来,克雅二氏病的研究和诊断有很大进展,因此,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克雅二氏病的研究和诊断作一综述,特别是目前在世界少数国家出现的Real-time quaking-induced conversion(简称RT-QuIC,此处翻译为"实时震动诱导转化")作了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雅二氏病 朊粒 实时震动诱导转化 诊断
下载PDF
从神经科学角度分析脱髓性疾病—免疫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细胞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姜威 宋文斌 +1 位作者 李月玲 薛鹏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5期196-198,共3页
小胶质细胞(Microglia)对炎症性脱髓鞘性病变—多发性硬化症(MS)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抗原呈递细胞,小胶质细胞会对炎性淋巴细胞发挥作用,并产生炎性细胞因子,谷氨酸和活性氧。现在大家普遍认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种脱髓鞘病... 小胶质细胞(Microglia)对炎症性脱髓鞘性病变—多发性硬化症(MS)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抗原呈递细胞,小胶质细胞会对炎性淋巴细胞发挥作用,并产生炎性细胞因子,谷氨酸和活性氧。现在大家普遍认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种脱髓鞘病变,它会影响到多发性硬化症的预后表现。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症的早期阶段,神经树突和轴突的串珠状肿胀的出现是神经病理学的标志。由小胶质细胞产生的谷氨酸和活性氧能启动串珠形成。最近我们的研究表明,当多发性硬化症发症时,小神经胶质细胞能减少细胞死亡及诱导神经营养因子分泌,而且产生抗炎症细胞因子和抗氧化剂酶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神经细胞被认为是小胶质细胞的被动目标,同时它也能够通过各种通路来控制小胶质细胞的活性,包括: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受损的神经细胞一方面能分泌可溶性不规则趋化因子(sFKN;CX3CR1)并促进小胶质细胞吞噬神经细胞的碎片,同时也诱导小胶质细胞产生抗氧化血红素加氧酶-1(HO-1)。另外,我们还发现神经细胞分泌的IL-34可以诱导小胶质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同时也发现星形细胞也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由星形细胞产生的IL-33能诱导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但是,星形细胞的受体—Toll样受体却会诱导神经毒性分子分泌。因此,进一步探讨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之间的良性互动的平衡关系,将来对于探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策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症(MS)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 串珠状肿胀 轴突变性 小胶质细胞 谷氨酸 星型细胞
下载PDF
人动脉血内皮祖细胞的分离与鉴定
11
作者 樊梦雅 钟晓鸣 +6 位作者 陈小燕 李慧 靖静 李娟 王珊珊 王冠丽 王耀辉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3-476,共4页
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与胚胎发育中血管母细胞可能存在延续关系,可以诱导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而且在体内血管新生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应用EPCs移植治疗心血管疾病正在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以往研... 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与胚胎发育中血管母细胞可能存在延续关系,可以诱导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而且在体内血管新生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应用EPCs移植治疗心血管疾病正在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以往研究中EPCs主要来源于骨髓、脐带血、外周血以及脂肪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祖细胞 动脉血 鉴定 分离 血管内皮细胞 EPCS CELLS 血管母细胞
下载PDF
rt-PA溶栓治疗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张艳凯 徐志鑫 +3 位作者 程光茂 郑小丽 祝芳 姬新颖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观察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的研究。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及EICU于2012年8月至2014年1月42-75岁门诊及急诊收治诊断明确心肌梗死患者123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A... 目的观察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的研究。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及EICU于2012年8月至2014年1月42-75岁门诊及急诊收治诊断明确心肌梗死患者123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内科保守基础上溶栓治疗及单纯内科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动态演变,同时在发病一周后,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比较两组患者从发病起4周内并发症的发生率、入院后两组患者治疗的死亡率。结果治疗后行冠脉造影检查,A组冠状动脉血管的再通率高于B组;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四周内两组出现比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肌再梗塞死、心功能不全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1.94%和26.79%;A组患者住院4周的死亡率低于B组,两组分别为10.45%和25.0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6h之内尽早应用rt-PA溶栓治疗,较内科保守治疗有更高的优越性,可以及时挽救濒临死亡的心肌,降低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造影 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溶栓治疗
下载PDF
沉默TNFAIP8基因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素霞 张赛男 +3 位作者 李伟华 杨菲 冯世明 柴立辉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08-1215,共8页
目的 :通过沉默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蛋白8(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induced protein 8,TNFAIP8,TIPE)的表达,研究其对宫颈癌He La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探讨TNFAIP8在He La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特... 目的 :通过沉默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蛋白8(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induced protein 8,TNFAIP8,TIPE)的表达,研究其对宫颈癌He La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探讨TNFAIP8在He La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特异性针对TNFAIP8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感染He La细胞后沉默TNFAIP8基因的表达,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NFAIP8 m RNA及蛋白在He La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划痕实验及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沉默TNFAIP8基因表达对He La细胞的迁移和增殖能力的影响。MTT法及锥虫蓝染色计数法检测血清饥饿处理后He La细胞的存活能力,FCM法检测血清饥饿状态下He La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表明,TNFAIP8-shR NA转入HeL a细胞后,TNFAIP8 mR NA(P<0.05)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被明显下调。划痕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沉默TNFAIP8基因在HeL a细胞中的表达,明显抑制了HeL a细胞的迁移和增殖能力(P值均<0.05)。血清饥饿处理后的HeL a细胞中,TNFAIP8沉默组细胞的存活能力显著降低,而凋亡率显著增加(P值均<0.05)。结论 :TNFAIP8作为一种致癌基因能促进人宫颈癌He La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并抑制He La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蛋白8 RNA 小分子干扰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密度梯度离心法同时分离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与成纤维细胞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希 许瑞 +2 位作者 蒋易楠 祝伟娜 王耀辉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3-430,共8页
本文旨在探讨一种改良的同时分离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方法,以建立良好的原代心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研究模型。无菌状态下取Wistar乳鼠(出生不超过2天)心室,用II型胶原酶消化,控制消化时间及次数、搅拌速度、离心次数和速... 本文旨在探讨一种改良的同时分离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方法,以建立良好的原代心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研究模型。无菌状态下取Wistar乳鼠(出生不超过2天)心室,用II型胶原酶消化,控制消化时间及次数、搅拌速度、离心次数和速度等,结合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心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观察细胞形态,继而用0.2%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率,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 Tn I)、波形蛋白(Vimentin)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分别用于鉴定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纯度。结果显示,本方法5次分离的心肌细胞平均存活率达92%,纯度达95%以上,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可见贴壁自发搏动;成纤维细胞平均存活率达96%,纯度达94%。本方法能同时获得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具有很高的产量、存活率及纯度,且操作简便,耗时短,重复性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原代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可满足各种后续实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成纤维细胞 原代培养:新生大鼠 Percoll分离
原文传递
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E-钙黏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卫波 侯俊清 +3 位作者 刘广超 杜信毅 李铁强 朱朝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436-2437,共2页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E-钙黏素(E-cadher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MP-2、E-cadherin蛋白在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分析其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临床病理...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E-钙黏素(E-cadher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MP-2、E-cadherin蛋白在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分析其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MMP-2、E-cadher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阳性的表达率分别是75.0%和47.9%,表达呈负相关(P<0.05).两者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相关.结论 检测MMP-2与E-cadherin有助于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侵袭和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细胞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2 E-钙黏素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细胞核增殖抗原与E-钙黏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卫波 侯俊清 +3 位作者 刘广超 杜信毅 李铁强 朱朝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5-186,共2页
目的 探讨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i-67、E-cadherin在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分析其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临床病理、分... 目的 探讨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i-67、E-cadherin在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分析其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Ki-67、E-cadher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83.3%和47.9%,两者呈负相关(P<0.05).两者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明显相关(P<0.05).结论 检测Ki-67与E-cadherin有助于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侵袭和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细胞癌 细胞核增殖抗原 E-钙黏蛋白
原文传递
细胞核增殖抗原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卫波 侯俊清 +3 位作者 刘广超 杜信毅 李铁强 朱朝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903-2904,共2页
目的 探讨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在肾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i-67在70例肾细胞癌组织及30例正常肾脏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肾细胞癌组织中Ki-67表达阳性率为64.29%-Ki-67表达与肾细胞癌分级、分期... 目的 探讨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在肾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i-67在70例肾细胞癌组织及30例正常肾脏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肾细胞癌组织中Ki-67表达阳性率为64.29%-Ki-67表达与肾细胞癌分级、分期明显相关(P<0.05),与肾癌的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检测Ki-67有助于反映肾细胞癌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细胞核增殖抗原 生物学行为
原文传递
FtsZ(236–245)区域的两性螺旋特性对大肠埃希氏菌FtsZ组装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青素 张慧娟 +2 位作者 郑晓伟 霍雨佳 卢锋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3-525,共13页
【目的】探索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E.coli)FtsZ(236-245)结构域两性螺旋特性对FtsZ组装和FtsZ-FtsA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分子克隆和定点突变技术,构建FtsZ及其突变体表达载体,亲和纯化获得相应目标蛋白;通过同源重组... 【目的】探索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E.coli)FtsZ(236-245)结构域两性螺旋特性对FtsZ组装和FtsZ-FtsA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分子克隆和定点突变技术,构建FtsZ及其突变体表达载体,亲和纯化获得相应目标蛋白;通过同源重组和Pl转导构建QN23-QN29菌株;利用活细胞成像观察FtsZ及其突变体的胞内定位特点;膜蛋白分离和Western blot分析FtsZ突变体的膜结合特性变化;非变性胶分离和体外聚合分析检测定点突变对FtsZ单体组装特性的影响;免疫沉淀和Far Western blot实验检测FtsZ/FtsZ~*-FtsA间的相互作用。【结果】FtsZ^(E234A/K)和FtsZ^(E241A/K)突变体的功能活性降低、备突变体在E.coli内不能正确定位和形成功能性Z环;E237A/K和E241A/K位点突变致备突变体聚合能力降低、FtsZ*-FtsA的相互作用减弱和FtsZ的膜结合特性变化。【结论】E237和E241是影响FtsZ(236-245)区域两性螺旋特性和FtsZ组装及FtsZ-FtsA相互作用的重要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氏菌(E.coli) FtsZ突变体(FtsZ^*) FtsA 两性螺旋
原文传递
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KISS-1蛋白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卫波 侯俊清 +3 位作者 刘广超 杜信毅 李铁强 朱朝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11-2212,共2页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KISS-1蛋白在肾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MP-2、KISS-1蛋白在70例肾细胞癌组织及30例正常肾脏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肾细胞癌组织中MMP-2和KISS-1阳性表...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KISS-1蛋白在肾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MP-2、KISS-1蛋白在70例肾细胞癌组织及30例正常肾脏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肾细胞癌组织中MMP-2和KISS-1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5.71%和31.43%,两者表达呈负相关(P<0.05).两者表达水平均与肿瘤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有关.结论 MMP-2与KISS-1可作为反映肾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KISS-1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生物学行为
原文传递
破骨细胞抑制凝集素相关蛋白2对小鼠内毒素血症的保护作用
20
作者 吴素霞 柴立辉 +3 位作者 杨菲 李伟华 谷敬丽 马远方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57-661,共5页
目的:研究重组破骨细胞抑制凝集素相关蛋白2胞外段蛋白(OCILRP2-Fc)阻断OCILRP2受体信号对LPS诱导的内毒素血症的影响,探讨OCILRP2受体在机体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荧光定量RT-PCR检测LPS刺激前后OCILRP2在RAW264.7细胞的表达;... 目的:研究重组破骨细胞抑制凝集素相关蛋白2胞外段蛋白(OCILRP2-Fc)阻断OCILRP2受体信号对LPS诱导的内毒素血症的影响,探讨OCILRP2受体在机体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荧光定量RT-PCR检测LPS刺激前后OCILRP2在RAW264.7细胞的表达;小鼠腹腔注射20mg/kg体重的LPS诱导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分析OCILRP2-Fc对内毒素血症小鼠存活率的影响;称量小鼠脾脏重量分析脾脏充血肿大情况;HE染色观察肺脏、肝脏组织病理损伤情况;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炎症性细胞因子的水平;Westernblot检测LPS刺激前后巨噬细胞中NF-κB的活化。结果荧光定量RT-PCR结果表明LPS刺激显著提高了OCILRP2在小鼠巨噬细胞的表达(P<0.05);与对照组相比,OCILRP2-Fc可以显著提高内毒素血症小鼠的存活率;减轻小鼠脾脏肿大程度和内毒素血症对肺脏和肝脏组织造成的病理损伤;降低血清中细胞因子IL-6、IL-12、TNF-α和IFN-γ的浓度(P<0.05)。Westernblot结果表明OCILRP2-Fc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内IκB的降解和NF-κBp65的磷酸化。结论采用OCILRP2-Fc阻断OCILRP2受体信号,减轻了小鼠内毒素血症对机体造成的炎症性损伤,提示OCILRP2在LPS诱导的炎症反应发生过程中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内毒素血症 破骨细胞抑制凝集素相关蛋白2 核因子-ΚB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