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不同森林群落植被多样性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林馨 王健 +2 位作者 杨晓杰 刘传照 王秀文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10-1616,共7页
区域碳循环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核心内容,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是对全球温度变化最敏感的植被类型之一,其植被多样性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和碳循环具有重要影响,深入理解该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对于未来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 区域碳循环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核心内容,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是对全球温度变化最敏感的植被类型之一,其植被多样性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和碳循环具有重要影响,深入理解该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对于未来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大兴安岭4种主要森林类型(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落叶林)的植被多样性和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并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确定植被类型和土层深度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交叉影响。结果表明,大兴安岭4种林型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clntosh均匀度指数表现为落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针叶混交林;Simpson优势度指数则表现为针叶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落叶林;Cody指数表现为落叶林>针阔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Sorenson指数表现为针叶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落叶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均呈一致的变化规律,其中以表层土壤最高,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随剖面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密度逐渐降低,以表层土壤(0~20 cm)有机碳密度最高,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落叶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占土壤剖面总有机碳密度的35.24%、31.61%、31.70%、32.39%。相关性分析表明,4种林型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Cody指数和Sorenson指数与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从相关系数绝对值来看,多样性指数与有机碳含量的相关系数高于有机碳密度的相关系数。双因素分析表明,林型对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林型×深度的交互作用对有机碳含量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林型和林型×深度的交互作用对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林型对Cody指数和Sorenson指数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综合分析表明,大兴安岭林型和土壤深度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森林群落 植被多样性 有机碳密度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大豆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王芳 陈井生 刘大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39-1547,共9页
利用Illumina MiSeq第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对黑龙江省不同地区轮作及连作大豆根际土壤细菌16S rDNA基因组测序,初步分析在不同种植方式下受大豆胞囊线虫侵染的大豆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从6个土壤样本中共获得25 419个OTUs,鉴定... 利用Illumina MiSeq第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对黑龙江省不同地区轮作及连作大豆根际土壤细菌16S rDNA基因组测序,初步分析在不同种植方式下受大豆胞囊线虫侵染的大豆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从6个土壤样本中共获得25 419个OTUs,鉴定到细菌的47个门, 147个纲,709个属。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浮霉菌门是供试土壤细菌的优势菌门,占所有细菌群落总数90%以上。连作4年总OTUs及丰富度最高,连作20年最低。不同轮作方式土壤细菌丰富度差异不显著(P> 0.05),短期连作与长期连作细菌丰富度及多样性差异显著(P <0.05)。不同轮作方式下放线菌门相对丰度低于连作方式,芽单胞菌门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同地区连作方式。土壤功能细菌根瘤菌(Bradyrhizobium)、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芽孢杆菌属(Bacillus)、溶杆菌属(Lysobacter)、土微菌属(Pedomicrobium)的相对丰度在不同年限连作下高于轮作。长期连作土壤优势细菌丰度与轮作土壤相似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轮作 连作 细菌多样性 ILLUMINA MiSeq测序
下载PDF
石油污染对芦苇根际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潘林 曹瑞 焦德志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1-138,共8页
为探究石油污染对植物根际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完善植物根际微生物在维持根系固土能力及恢复水土调控技术,以扎龙湿地芦苇种群的原位土壤为材料,模拟轻度(3 g/kg)、中度(6 g/kg)、重度(12 g/kg)的石油污染,采用盆栽的方式培养... 为探究石油污染对植物根际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完善植物根际微生物在维持根系固土能力及恢复水土调控技术,以扎龙湿地芦苇种群的原位土壤为材料,模拟轻度(3 g/kg)、中度(6 g/kg)、重度(12 g/kg)的石油污染,采用盆栽的方式培养芦苇根茎60 d,利用土壤分析仪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芦苇根际土壤细菌的群落丰度和组成。结果表明:石油污染显著提高(P<0.05)土壤中铵态氮、速效磷和有机质的含量,使其分别上升41%、121%、141%,而对土壤pH和有效钾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芦苇根际土壤中细菌包含33门111属,其中Proteobacteria占37.31%~46.6%,为优势菌群;优势菌属(相对丰度>1%)共计23种,其中Pseudomonas和Hydrogenophaga是优势菌属,对石油污染有良好适应性。轻度石油污染根际土壤中细菌多样性最低,重度污染根际土壤中细菌多样性最高。石油污染促进Pseudomonas和Hydrogenophaga的生长,抑制Exiguobacterium、Rhodoligotrophos、Citrobacter、Aridibacter、Azoarcus、Gp21、Mongoliicoccus的生长。石油污染改变土壤营养物质含量,对芦苇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土壤理化性质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耐辐射甲基杆菌JB18对菊苣幼苗生长及抗性的影响
4
作者 金忠民 刘宇恒 +6 位作者 苑新悦 刘博 李春月 刘丽杰 秦祥宇 于保刚 李铁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05-2513,共9页
为探究铅镉抗性菌株JB18对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幼苗的影响,在不同铅镉复合浓度胁迫土壤中种植菊苣。将菌株JB18接种到菊苣根部周围,测定菊苣幼苗部分生长指标、光合作用参数、抗氧化酶活性、蔗糖含量、蔗糖代谢酶的活性及基因表... 为探究铅镉抗性菌株JB18对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幼苗的影响,在不同铅镉复合浓度胁迫土壤中种植菊苣。将菌株JB18接种到菊苣根部周围,测定菊苣幼苗部分生长指标、光合作用参数、抗氧化酶活性、蔗糖含量、蔗糖代谢酶的活性及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接种菌株JB18后,提高了菊苣幼苗含水量、抗坏血酸含量、叶绿素含量、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减少菊苣内丙二醛及铅镉含量。蔗糖合酶、蔗糖磷酸合酶、蔗糖转化酶活性显著提升,菌株JB18促进了叶片中蔗糖积累。RT-qPCR结果显示,受Pb-Cd胁迫并接种JB18的菊苣幼苗中SS和S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上调2.1倍和5.6倍。因此,菌株JB18能够提高受铅镉复合胁迫下菊苣幼苗植株光合作用速率和抗氧化能力,上调蔗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蔗糖的积累,提高菊苣幼苗的铅镉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苣 铅镉抗性 菌株JB18
下载PDF
草地早熟禾转录因子PpMYB44基因克隆及非生物胁迫响应分析
5
作者 陈阳 黄小芹 +4 位作者 尤学 于浩然 刘殿辉 赵清峰 金一锋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62-3070,共9页
MYB转录因子在植物次生代谢调节、激素信号转导和抗逆等生理生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揭示MYB转录因子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逆境胁迫条件下的响应,本研究克隆了PpMYB44基因,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qRT-PCR技术对该基... MYB转录因子在植物次生代谢调节、激素信号转导和抗逆等生理生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揭示MYB转录因子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逆境胁迫条件下的响应,本研究克隆了PpMYB44基因,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qRT-PCR技术对该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特异性及非生物胁迫处理下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PpMYB44包含典型结构域PLN03091超家族,与其在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中的同源基因相似度较高。草地早熟禾PpMYB44基因存在组织特异性,其相对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根>茎>叶;PpMYB44显著响应干旱、盐、磷和氮胁迫,干旱、氮胁迫抑制PpMYB44基因表达;盐和磷显著促进其表达;经植物激素SA、GA处理后,PpMYB44相对表达量下调,而IAA及GABA促进该基因表达。本研究为丰富草地早熟禾转录因子MYB家族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调节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转录因子 PpMYB44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下载PDF
蒲公英多糖对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康文锦 徐兴军 +2 位作者 刘佳人 张伟伟 邵淑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910-5915,共6页
为探讨蒲公英多糖对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将48只5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ICR雄性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高浓度蒲公英多糖组[600 mg/(kg·d)]、中浓度蒲公英多糖组[300 mg/(kg·d)]、低浓... 为探讨蒲公英多糖对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将48只5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ICR雄性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高浓度蒲公英多糖组[600 mg/(kg·d)]、中浓度蒲公英多糖组[300 mg/(kg·d)]、低浓度蒲公英多糖组[150 mg/(kg·d)],蒲公英多糖组每天定时灌胃不同浓度蒲公英多糖1次,对照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4周,利用相关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抗氧化基因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蒲公英多糖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中GSH-Px和SOD活性及T-AOC(P<0.05),显著降低MDA的含量(P<0.05);显著上调肝脏组织中抗氧化基因Cu-Zn SOD、Mn-SOD、GPX-1、GPX-4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蒲公英多糖能显著提高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具有抗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多糖 小鼠 酶活性 基因表达 抗氧化
下载PDF
牡荆素对1型糖尿病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泽鹏 徐兴军 +2 位作者 刘佳人 张伟伟 邵淑丽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4期623-629,共7页
为探究牡荆素对1型糖尿病小鼠的抗氧化作用,将84只4周龄SPF级雄性ICR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水模型对照组、DMSO模型对照组、牡荆素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组间体质量差异不显著。模型构建成功并连续灌胃不同剂量牡荆... 为探究牡荆素对1型糖尿病小鼠的抗氧化作用,将84只4周龄SPF级雄性ICR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水模型对照组、DMSO模型对照组、牡荆素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组间体质量差异不显著。模型构建成功并连续灌胃不同剂量牡荆素4周后,试剂盒法测定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中SOD、GSH-PX、T-AOC酶活性及MDA含量;荧光定量PCR测定抗氧化基因SOD-1、SOD-2、GPX-1、GPX-4表达量。结果表明,牡荆素可极显著提高Ⅰ型糖尿病小鼠SOD、T-AOC、GSH-PX酶活性,极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上调SOD-1、SOD-2、GPX-1、GPX-4基因的表达量。牡荆素可提高1型糖尿病小鼠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荆素 1型糖尿病 抗氧化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山楂叶总黄酮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陈薇伊 徐兴军 +3 位作者 刘佳人 张伟伟 杨烨 邵淑丽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8期1314-1321,共8页
糖尿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发病机制与氧化应激有关。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作为药食兼用植物,其中的山楂叶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hawthorn leaf,TFHL)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为了研究山楂叶总黄酮对糖尿病小鼠的抗... 糖尿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发病机制与氧化应激有关。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作为药食兼用植物,其中的山楂叶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hawthorn leaf,TFHL)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为了研究山楂叶总黄酮对糖尿病小鼠的抗氧化作用,以84只4周龄SPF级雄性ICR小鼠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DMSO模型对照组、山楂叶总黄酮高、中、低浓度组、阳性对照组,组间体质量差异不显著。各模型组小鼠以15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1%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构建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模型,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的柠檬酸钠溶液。模型制备成功后,每天定时灌胃,灌胃28 d。试剂盒法检测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荧光定量PCR法测定抗氧化基因SOD-1、SOD-2、GPX-1、GPX-4表达量。结果表明:山楂叶黄酮能极显著提高糖尿病小鼠血清和肝脏中的SOD、T-AOC、GSH-PX酶活性(P<0.01),极显著降低MDA含量(P<0.01);并显著上调了糖尿病小鼠肝脏中SOD-1、SOD-2、GPX-1和GPX-4基因的表达。山楂叶黄酮能改善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氧化应激,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叶黄酮 糖尿病 抗氧化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榆荚仁黄酮对慢性睡眠剥夺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雪涵 徐兴军 +2 位作者 李浩雨 张泽鹏 张伟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23-3332,共10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榆荚仁黄酮对慢性睡眠剥夺小鼠的抗氧化作用。将42只4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ICR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以及榆荚仁黄酮高、中、低浓度组... 本试验旨在探究榆荚仁黄酮对慢性睡眠剥夺小鼠的抗氧化作用。将42只4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ICR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以及榆荚仁黄酮高、中、低浓度组,每组6只,组间体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6组小鼠使用改良多水平台睡眠剥夺法构建慢性睡眠剥夺模型,造模成功后按照如下设计灌胃4周:榆荚仁黄酮低、中、高浓度组分别灌胃30、60和120 mg/(kg BW·d)的榆荚仁黄酮;空白对照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胃300 mg/(kg BW·d)的褪黑素;模型对照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CMC-Na对照组灌胃等量的0.5%CMC-Na溶液。采用相关试剂盒测定小鼠肝脏、大脑以及十二指肠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丙二醛(MD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小鼠肝脏、大脑及十二指肠中抗氧化基因SOD-1、SOD-2、GPX-1、GPX-4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高、中、低浓度的榆荚仁黄酮均可显著增强慢性睡眠剥夺小鼠大脑、肝脏、十二指肠中SOD、GPX活性和T-AOC(P<0.05),显著降低大脑、肝脏及十二指肠中MDA含量(P<0.05),显著提高大脑、肝脏及十二指肠中SOD-1、SOD-2、GPX-1、GPX-4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榆荚仁黄酮可显著提高慢性睡眠剥夺小鼠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减轻慢性睡眠剥夺小鼠的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荚仁黄酮 睡眠剥夺 抗氧化酶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草地早熟禾SnRK2.2基因克隆及非生物胁迫响应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金一锋 陈阳 +4 位作者 高岩松 尤学 熊毅 赵清峰 兰红宇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59-1667,共9页
逆境胁迫期间蔗糖非发酵相关的蛋白激酶2(SnRK2)通过磷酸化在植物胁迫信号转导途径中起关键作用,参与代谢和应激信号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发掘并利用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SnRK2家族基因,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得到SnRK2.2基因,借... 逆境胁迫期间蔗糖非发酵相关的蛋白激酶2(SnRK2)通过磷酸化在植物胁迫信号转导途径中起关键作用,参与代谢和应激信号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发掘并利用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SnRK2家族基因,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得到SnRK2.2基因,借助生物信息学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对其进行分子特征、组织部位以及非生物胁迫下该基因表达模式的研究。研究结果:草地早熟禾SnRK2.2包含典型STKc_SnRK2结构域、蛋白激酶ATP结合信号区、N-肉豆蔻酰化位点等功能域,其与燕麦、小麦同源性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SnRK2.2基因在组织部位中相对表达量为穗>叶>茎>根,该基因可积极响应干旱、盐、低氮、低磷、ABA、BR诱导处理。研究结果为丰富草坪草SnRK2抗逆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蛋白激酶 SnRK2.2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草地早熟禾叶片表皮解剖结构与抗白粉病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琨 郑桂华 +5 位作者 刘丽杰 周璐 李珊珊 范震宇 钟玥 尼尼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30-1435,共6页
为了探究叶片表面结构和解剖结构与白粉病的抗性的关系,以3个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品种为试验材料,接种禾布氏白粉病菌(Erysiphe graminis DC.ex Merat)进行病情调查,采用扫描电镜法和石蜡切片法相结合,测定叶片的气孔、乳突、... 为了探究叶片表面结构和解剖结构与白粉病的抗性的关系,以3个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品种为试验材料,接种禾布氏白粉病菌(Erysiphe graminis DC.ex Merat)进行病情调查,采用扫描电镜法和石蜡切片法相结合,测定叶片的气孔、乳突、表面结构和解剖结构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草地早熟禾品种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和对白粉病的抗性存在差异,抗性划分为:‘午夜2号’表现为中抗(Moderate disease resistance,MR),‘四季青’表现为中感(Moderate susceptibility,MS),‘超级哥来德’表现为极感(Easy susceptibility,ES);不同草地早熟禾品种气孔长度、气孔长宽比与白粉病抗性均呈负相关;乳突密度、乳突宽度、叶片上下表皮厚度三者与白粉病抗性均呈正相关;草地早熟禾抗病品种叶片上下表皮厚度大,且表皮上分布的乳突密而大,是抗性品种具备的防御白粉病菌侵染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叶表结构 解剖结构 白粉病
下载PDF
草地早熟禾蛋白激酶OSK4基因的克隆及对非生物胁迫响应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阳 高岩松 +4 位作者 李洪影 赵清峰 曹业萍 邸浩洋 金一锋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9-347,共9页
本研究以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为试材,对蔗糖非发酵1相关蛋白激酶SnRK1b亚家族OSK4基因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分析不同组织部位以及干旱、氮素、磷素胁迫下该基因表达情况。研究结果:草地早熟禾OSK4基因包含典型的STKc_AMP... 本研究以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为试材,对蔗糖非发酵1相关蛋白激酶SnRK1b亚家族OSK4基因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分析不同组织部位以及干旱、氮素、磷素胁迫下该基因表达情况。研究结果:草地早熟禾OSK4基因包含典型的STKc_AMPK_alpha,UBA_SnRK1_plant,AMPKA_C结构域,与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um(L.)Beauv.)同源相似度为94.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OSK4基因在组织部位中表达水平存在组织特异性,OSK4基因相对表达量高低顺序为根部>茎部>穗>叶部;干旱胁迫显著抑制根部、叶部OSK4基因的表达水平;草地早熟禾OSK4基因相对表达量随着NaNO_(3)浓度的增加而上调;低磷环境(0.01 mM KH_(2)PO_(4))可促进OSK4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为探究草地早熟禾SnRK1b亚家族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调节机制,为丰富草坪草SnRK1抗逆机制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蛋白激酶 SnRK1 OSK4 表达分析
下载PDF
砂藓RcPIP2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梅娟 徐红红 +2 位作者 马天意 钱朋智 沙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0-36,共7页
水通道蛋白是一类较小的跨膜蛋白质,在植物抵御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砂藓水通道蛋白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利用干旱处理转录组测序获得的序列信息,克隆获得1个水通道蛋白家族中质膜内在蛋白基因序列,命名为RcPIP2... 水通道蛋白是一类较小的跨膜蛋白质,在植物抵御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砂藓水通道蛋白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利用干旱处理转录组测序获得的序列信息,克隆获得1个水通道蛋白家族中质膜内在蛋白基因序列,命名为RcPIP2。生物信息学结果显示,RcPIP2基因全长序列为1 267 bp,包含807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含有268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分子质量预测为28.3 ku,理论等电点为6.64,为疏水性较强的稳定性蛋白;无信号肽,为非分泌型蛋白;含有6个跨膜结构域。保守结构域分析发现,RcPIP2具有膜内在蛋白(MIP)家族信号序列、高等植物高度保守序列HINPAVTFG和2个天门冬酰胺-脯氨酸-丙氨酸(NPA)基序。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37.31%)、β折叠(20.9%)、无规则卷曲(38.43%)。三级结构预测发现,RcPIP2蛋白质的立体结构为典型的四聚体形式,由4个圆筒状亚基和中间的孔道构成。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RcPIP2与小立碗藓中的PIP2蛋白质亲缘关系较近,聚为一类。由此推测,RcPIP2基因为水通道蛋白家族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藓 RcPIP2 水通道蛋白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外源亚精胺对干旱胁迫下甜瓜幼苗抗旱性影响的生理生化机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天国 张梅娟 +2 位作者 马天意 翟莹 李想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4-39,共6页
以“甜脆王”甜瓜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20%PEG 6000渗透胁迫下1 mmol·L^(-1)亚精胺(Spd)对甜瓜幼苗抗旱的调控机制,以期为多胺在抗旱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 mmol·L^(-1)Spd能够提高20%PEG 6000... 以“甜脆王”甜瓜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20%PEG 6000渗透胁迫下1 mmol·L^(-1)亚精胺(Spd)对甜瓜幼苗抗旱的调控机制,以期为多胺在抗旱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 mmol·L^(-1)Spd能够提高20%PEG 6000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提高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表明外源Spd起到缓解干旱胁迫对甜瓜幼苗伤害的作用,增强甜瓜幼苗对干旱逆境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幼苗 渗透胁迫 亚精胺 抗氧化酶
原文传递
草地早熟禾蛋白激酶CIPK24基因克隆及非生物胁迫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阳 尤学 +4 位作者 刘文轩 高岩松 赵清峰 熊毅 金一锋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93-1701,共9页
CIPK蛋白家族是Ca^(2+)介导的植物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家族,当植物受到逆境胁迫时,CBL-CIPK网络可调节离子运输进而适应逆境环境,其中CIPK24作用显著。为探究禾本科草坪草CIPK家族基因的作用,本研究以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为试... CIPK蛋白家族是Ca^(2+)介导的植物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家族,当植物受到逆境胁迫时,CBL-CIPK网络可调节离子运输进而适应逆境环境,其中CIPK24作用显著。为探究禾本科草坪草CIPK家族基因的作用,本研究以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技术对草地早熟禾CIPK24基因进行克隆,并应用生物信息学及qRT-PCR技术,对非生物胁迫条件下该基因的表达方式及组织特异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草地早熟禾CIPK24包含典型的结构域CIPK_C,其属于AMPKA_Clike superfamily,与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大麦(Hordeum vulgare L.),二粒小麦(Triticum turgidum L.)CIPK24同源性高达94.20%,90.62%,88.62%。草地早熟禾CIPK24基因的表达水平存在组织特异性,叶>茎>根。CIPK24基因积极响应干旱、氮素、磷素、盐胁迫,其中,无氮、低氮、无磷、高盐环境显著促进其表达。本研究为丰富草地早熟禾CIPK家族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调节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蛋白激酶 CIPK24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下载PDF
草地早熟禾蛋白激酶SnRK2.4基因克隆及非生物胁迫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金一锋 高岩松 +4 位作者 王琦 王萌萌 赵迪 熊毅 陈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5,共7页
蛋白激酶是植物逆境防御机制中重要的核心成分,植物蛋白激酶SnRK2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可通过磷酸化途径在植物逆境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草地早熟禾蛋白激酶基因SnRK2.4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规律,旨在揭示其在逆境调控... 蛋白激酶是植物逆境防御机制中重要的核心成分,植物蛋白激酶SnRK2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可通过磷酸化途径在植物逆境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草地早熟禾蛋白激酶基因SnRK2.4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规律,旨在揭示其在逆境调控中的作用,以优质的冷季型草坪草草地早熟禾为试材,利用RT-PCR方法克隆得到SnRK2.4基因,其包含一个1092 bp开放阅读框区,编码363个氨基酸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分子特征,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观测不同组织部位、非生物胁迫下该基因表达模式。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SnRK2.4属于SRK/SAPK家族,包含典型的STKc_SnRK2结构域,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位点、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活性位点等功能域,其与二穗短柄草同源性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SnRK2.4基因表达水平存在组织特异性,穗部表达量最高,根、茎、叶中无显著差异,草地早熟禾SnRK2.4基因积极响应干旱、盐、低氮、低磷、ABA、BR等非生物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蛋白激酶 SnRK2.4 基因克隆 非生物胁迫
下载PDF
外源激素对草地早熟禾抗白粉病、叶表结构、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琨 金忠民 +7 位作者 张军 张超 黄荣雁 李帅 王巍 钟玥 昌澳翔 李晓东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417-2424,共8页
为探讨外源6-苄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 hydrochloride,6-BA)、赤霉素(Gibberellic acid,GA 3)对白粉菌的抗病效果,本试验以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幼苗为材料,先行喷施外源6-BA和GA 3,再接种106个分生孢子·mL^(-1)的... 为探讨外源6-苄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 hydrochloride,6-BA)、赤霉素(Gibberellic acid,GA 3)对白粉菌的抗病效果,本试验以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幼苗为材料,先行喷施外源6-BA和GA 3,再接种106个分生孢子·mL^(-1)的白粉病菌(Erysiphe graminis DC.ex Merat)悬浮液。统计其发病率,病情指数;测定光合特性、气孔等指标。结果表明:外源6-BA,GA 3均可提高草地早熟禾抗白粉病性,随着处理浓度增加病情指数、发病率、气孔长度和Ci均呈先降低后上升趋势,Pn,Gs,Tr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当A2处理‘优异’抗病效果达到41.41%,‘公园’抗病效果达到31.44%;气孔开度最大,气孔长度、气孔长宽比、胞间CO_(2)浓度下降最多,Pn,Gs,Tr增加最多。抗病效果与Pn,Gs,Tr呈极显著正相关。外源激素促进蒸腾和气孔开放,增强捕捉和利用光能的能力,进而维持草地早熟禾在白粉病菌胁迫下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外源激素 白粉病 叶表超微结构 光合特性
下载PDF
草地早熟禾蛋白激酶CIPK32基因克隆及非生物胁迫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阳 王琦 +3 位作者 高岩松 尤学 熊毅 金一锋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5-73,共9页
为深入研究CIPK基因家族在应对非生物胁迫应答等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探究非生物胁迫下草地早熟禾CIPK32基因的作用。以草地早熟禾午夜Ⅱ号为试验材料,应用RT-PCR技术克隆CIPK32基因,分析该基因在不同组织部位及不同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表... 为深入研究CIPK基因家族在应对非生物胁迫应答等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探究非生物胁迫下草地早熟禾CIPK32基因的作用。以草地早熟禾午夜Ⅱ号为试验材料,应用RT-PCR技术克隆CIPK32基因,分析该基因在不同组织部位及不同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表达规律。并通过NCBI-CDD、SWISS-MODEL等在线软件对编码氨基酸序列进行蛋白结构、同源比对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CIPK32基因序列ORF为1320 bp,共编码439个氨基酸。预测CIPK32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0.28 ku,等电点6.82,蛋白质分子式为C_(2249)H_(3574)N_(608)O_(665)S_(16),属于不稳定亲水性蛋白。草地早熟禾CIPK32含有典型STKc_SnRK3和CIPK_C结构域,与山羊草(XP_020198391.1)、黑麦草(XP_047091407.1)、大麦(XP_044980943.1)编码氨基酸同源性较高,并含有酰胺化位置、N-糖基化位点、N-肉豆蔻酰化位点等多个结合位点。草地早熟禾CIPK32基因的表达水平呈现组织特异性,叶部>茎部>根部。干旱胁迫下该基因呈现先上调后下降的趋势,10%PEG6000处理16 h为最高值,是0 h的6.2倍;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显著促进该基因的表达,200 mmol/L NaCl是0 mmol/L NaCl的6.9倍;低浓度NaNO 3及低浓度KH 2PO 4(0.1 mmol/L KH 2PO 4)环境均可促进CIPK32基因的表达。综上所述,草地早熟禾CIPK32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干旱、盐、氮素和磷素胁迫均能诱导CIPK32基因的表达。CIPK基因家族在非生物胁迫中具有潜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蛋白激酶 CIPK32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ABA对紫花苜蓿幼苗抗苏打盐碱渗透调节和氧化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波 刘骅峻 +2 位作者 林浩 李红 杨曌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89-694,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ABA对苏打盐碱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生理效应的影响。【方法】以WL343HQ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对其幼苗进行150mmol/L苏打盐碱胁迫和不同浓度的ABA缓解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幼苗叶片的生理生化变化,采用隶属函数法对ABA缓...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ABA对苏打盐碱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生理效应的影响。【方法】以WL343HQ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对其幼苗进行150mmol/L苏打盐碱胁迫和不同浓度的ABA缓解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幼苗叶片的生理生化变化,采用隶属函数法对ABA缓解效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苏打盐碱胁迫紫花苜蓿幼苗喷施ABA后,紫花苜蓿叶片的可溶性糖、甜菜碱、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POD、PAL、CAT、AXP活性均随着ABA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4种渗透调节物质和4种抗氧化酶活性在ABA浓度为50或100μmol/L时达最大值。【结论】通过隶属函数值综合分析,在ABA浓度为25~100μmol/L时对苏打盐碱胁迫均有一定缓解作用,且在ABA浓度为50~75μmol/L时对苏打盐害缓解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脱落酸(ABA) 苏打盐碱胁迫 渗透调节物质 抗氧化酶 隶属函数
下载PDF
UV-C辐射玉米种子对叶片保护酶活性及叶表皮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范震宇 杨晓杰 +3 位作者 徐莹 祝菊澧 袁世林 张吉祥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6-39,共4页
以嫩单18玉米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时间的UV-C辐射对玉米叶片中保护酶活性和叶表皮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SOD、POD和CAT的活性变化趋势相似,即随辐射时间增加活性降低,辐射4h或6h时降到最低,之后有所上升,但是都低于对照组。UV-C... 以嫩单18玉米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时间的UV-C辐射对玉米叶片中保护酶活性和叶表皮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SOD、POD和CAT的活性变化趋势相似,即随辐射时间增加活性降低,辐射4h或6h时降到最低,之后有所上升,但是都低于对照组。UV-C辐射能缩小气孔的长、保卫细胞宽、表皮长细胞的长度和长细胞宽度;而叶长、叶宽和根条数明显增加(p<0.05),表明玉米在受到UV-C辐射时可通过增加叶面积和根条数来缓解辐射带来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C辐射 酶活性 表皮形态 玉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