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高校工科院系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攀枝花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邹建新 彭富昌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79-82,共4页
院系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对地方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特色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文章根据国内高水平大学的类型和大学排名评估机构的分类,在分析教育部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国校友会网评估指标体系、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等5种指标体... 院系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对地方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特色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文章根据国内高水平大学的类型和大学排名评估机构的分类,在分析教育部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国校友会网评估指标体系、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等5种指标体系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高校工科院系评估指标体系框架,包括师资队伍、教学科研资源、人才培养质量、质量保障、科学研究和院系声誉等6个一级指标,51个二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评估指标体系 构建
下载PDF
攀枝花高钛型高炉渣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28
2
作者 刘松利 杨绍利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8-50,共3页
介绍了攀枝花高钛型高炉渣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对比了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发展状态,指出碳化、氯化(及碳化-分选碳化钛)技术和含钛型高炉渣中钛组分的绿色分离技术最适合从攀枝花高钛型高炉渣中提取钛,但两种技术都各有利弊,真正要... 介绍了攀枝花高钛型高炉渣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对比了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发展状态,指出碳化、氯化(及碳化-分选碳化钛)技术和含钛型高炉渣中钛组分的绿色分离技术最适合从攀枝花高钛型高炉渣中提取钛,但两种技术都各有利弊,真正要得到十分完美的工艺还需漫长的攻关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 高炉渣 综合利用
下载PDF
攀枝花钒钛铁精矿球团还原膨胀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马兰 杨绍利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62,共5页
运用球团形貌在线监测试验装置监测并研究了粘结剂含量及焙烧气氛对球团还原膨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1 100~1 200℃下,将添加了小于1.5%膨润土的攀枝花钒钛铁精矿球团进行磁化焙烧,所得球团还原时的最大线膨胀率小于5%,球团矿不... 运用球团形貌在线监测试验装置监测并研究了粘结剂含量及焙烧气氛对球团还原膨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1 100~1 200℃下,将添加了小于1.5%膨润土的攀枝花钒钛铁精矿球团进行磁化焙烧,所得球团还原时的最大线膨胀率小于5%,球团矿不粉化,利于高炉冶炼顺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磁化球团 膨润土 还原膨胀 线膨胀率
下载PDF
攀枝花钛矿资源选别技术进步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8
4
作者 邹建新 周建国 周友斌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41,共4页
回顾了自1980年以来攀枝花选钛技术的初始生产技术状况、20余年来的工艺改进、设备更新、自动控制的引进和技术经济指标的提高等情况,对攀枝花选钛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钛铁矿 选矿 微细粒级 技术进步
下载PDF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非高炉冶炼技术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邹建新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54,共4页
介绍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的采选和冶化现状,综述了国内外非高炉炼铁技术现状,对非高炉炼铁技术在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中的研发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了非高炉炼铁技术在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中的前景,提出了... 介绍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的采选和冶化现状,综述了国内外非高炉炼铁技术现状,对非高炉炼铁技术在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中的研发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了非高炉炼铁技术在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中的前景,提出了攀枝花应着手引进COREX融熔还原技术和小规模发展隧道窑技术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高炉炼铁 钒钛磁铁矿 COREX技术 隧道窑
下载PDF
攀枝花朱家包包铁矿垃圾填埋场对排土场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蒋成荣 吴国洋 《科技资讯》 2009年第10期124-125,共2页
本文研究了在不考虑渗流力的作用和考虑渗流力的作用两种情况下雨水入渗对边坡的稳定影响,计算了堆填高度、放坡系数对垃圾堆体安全系数的影响规律,得出了攀枝花朱家包包铁矿垃圾填埋场是安全的结论,并指出了垃圾填埋场再利用的方法。
关键词 降雨 渗流 填埋场 边坡稳定
下载PDF
攀枝花高钛型高炉渣综合利用的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松利 张雪峰 《攀枝花科技与信息》 2010年第3期1-4,共4页
介绍了攀枝花高钛型高炉渣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对比了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发展状态,指出非提钛和提钛两种技术都各有利弊,真正要得到十分完美的工艺还需漫长的攻关道路。
关键词 高钛 高炉渣 综合利用
下载PDF
高钛型高炉渣提钛技术与非高炉炼铁技术对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邹建新 《攀枝花科技与信息》 2010年第3期5-9,13,共6页
介绍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的采选和冶化现状,综述了高钛型高炉渣提钛技术和国内外非高炉炼铁技术现状,对非高炉炼铁技术在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中的研发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了高钛型高炉渣提钛技术和非高炉炼铁技术... 介绍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的采选和冶化现状,综述了高钛型高炉渣提钛技术和国内外非高炉炼铁技术现状,对非高炉炼铁技术在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中的研发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了高钛型高炉渣提钛技术和非高炉炼铁技术在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中的前景,提出了攀枝花应加快高钛型高炉渣选冶联合提钛技术攻关,着手引进COREX融熔还原技术和小规模发展隧道窑技术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渣 非高炉炼铁 钒钛磁铁矿 COREX技术 隧道窑
下载PDF
攀枝花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人才开发及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的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兰 杨绍利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9-11,4,共4页
通过对攀枝花市钒钛资源发展现状、发展规划、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开发利用现状及科技支撑体系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健全和创新人才开发利用机制以及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发展现状与规划 创新 人才开发 科技成果转化 机制
下载PDF
攀枝花尾矿制备透水混凝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毛雨琴 沈新颖 +1 位作者 朱路平 崔晏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48-52,共5页
以攀枝花尾矿为原料制备透水混凝土,采用填充体积法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投料法和插捣法进行透水混凝土的搅拌成型,考察了水灰比(W/C)、设计孔隙率等对试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设计孔隙率P为15%,水灰比为0.30时试块抗压强度达到最大... 以攀枝花尾矿为原料制备透水混凝土,采用填充体积法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投料法和插捣法进行透水混凝土的搅拌成型,考察了水灰比(W/C)、设计孔隙率等对试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设计孔隙率P为15%,水灰比为0.30时试块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29.2 MPa,并且透水系数>2 mm/s,能达到一般轻型抗压透水施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枝花尾矿 透水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透水系数
下载PDF
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被引量:31
11
作者 邹建新 徐慧 孙常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8-110,共3页
基于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目标,阐述了我国实验教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实验教学体系建立以来发展过程中的3个阶段,总结了实验教学体系的4种类型,评价了现行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由"基础训练—综合培养—技能鉴定—工程应用... 基于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目标,阐述了我国实验教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实验教学体系建立以来发展过程中的3个阶段,总结了实验教学体系的4种类型,评价了现行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由"基础训练—综合培养—技能鉴定—工程应用—创新研究"5个层面构成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强调了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在人才培养和满足企业需求方面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体系 工程能力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下载PDF
高光催化性能的二氧化钛纳米管—氧化石墨烯杂化材料(英文) 被引量:5
12
作者 赖奇 罗学萍 朱世富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1-128,共8页
以金红石型TiO_2、氧化石墨烯和氢氧化钠为反应剂,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TiO_2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并研究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水热温度、煅烧温度对制备材料结构性能的影响关系。结果发现,TiO_2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比纯TiO_... 以金红石型TiO_2、氧化石墨烯和氢氧化钠为反应剂,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TiO_2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并研究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水热温度、煅烧温度对制备材料结构性能的影响关系。结果发现,TiO_2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比纯TiO_2纳米管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性能。石墨烯有利于TiO_2纳米管的形成,而且存在一个优化的加强光催化性性能的煅烧温度。TiO_2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在煅烧过程中,氧化石墨烯的还原与逐渐损失同TiO_2纳米管的结晶动态平衡,可能是其中存在优化煅烧温度的原因。同时分析了TiO_2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复合新材料的复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结构 表面 电子显微 光电子能谱 光学材料
下载PDF
TiC基电接触材料的电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刚 庞立娟 张雪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59-61,共3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在1600℃和真空条件下制备TiC-Co和Ti-Co-C系列电触头材料,并研究了其电学性能。结果表明:两类系列触头材料在烧结前后物相没有发生变化,钴含量从15%增加到25%时,TiC-Co系列电触头材料的电阻率从6.03×10-4Ω·c... 采用粉末冶金法在1600℃和真空条件下制备TiC-Co和Ti-Co-C系列电触头材料,并研究了其电学性能。结果表明:两类系列触头材料在烧结前后物相没有发生变化,钴含量从15%增加到25%时,TiC-Co系列电触头材料的电阻率从6.03×10-4Ω·cm降低到1.39×10-4Ω·cm,其中钴含量为20%和25%的材料电阻率变化并不明显。随碳含量增加,电阻率先降低后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电触头材料 TIC 电学性能 电阻率
原文传递
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海波 孙青竹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471-473,共3页
综述了表面活性剂的分散机制及其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分散作用;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在几种制备纳米材料方法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纳米材料 制备 分散 机制
下载PDF
Mg^(2+)掺杂钛酸锂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能为 黄载春 崔旭梅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26-728,共3页
以高温固相烧结法进行钛酸锂负极材料的制备,实验中分别采用未掺杂和少量Mg2+掺杂的方式。利用扫描电镜进行了形貌观察,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进行物相分析,还进行了室温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掺杂少量的Mg2+后颗粒的粒度稍微增大,... 以高温固相烧结法进行钛酸锂负极材料的制备,实验中分别采用未掺杂和少量Mg2+掺杂的方式。利用扫描电镜进行了形貌观察,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进行物相分析,还进行了室温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掺杂少量的Mg2+后颗粒的粒度稍微增大,但未引起粉体材料结构的变化,掺杂少量Mg2+后改善了钛酸锂粉体的导电性,降低了粉体的极化现象,提高了充放电的循环容量及稳定性,充分证明Mg2+的掺杂是比较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钛酸锂 掺杂 充放电
下载PDF
钒钛铁精矿碳热还原制备Fe-Ti(C,N)复合材料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宏 吴恩辉 +1 位作者 杨绍利 侯静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CAS 2016年第1期440-444,共5页
以钒钛铁精矿和煤粉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备Fe-Ti(C,N)复合材料。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还原温度、碳氧比、还原时间和MgO添加量对还原产物的物相组成和碳氮化钛中C/N比的影响。对还原产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还原温度对还原... 以钒钛铁精矿和煤粉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备Fe-Ti(C,N)复合材料。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还原温度、碳氧比、还原时间和MgO添加量对还原产物的物相组成和碳氮化钛中C/N比的影响。对还原产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还原温度对还原产物中碳氮化钛的C/N比的影响程度较大,而MgO的添加不利于碳氮化钛的形成。还原温度为1450℃、还原时间为40min、碳氧比为1.4时,还原产物的C/N比达到较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Ti(C N) 碳热还原 钒钛铁精矿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基于知识工程的液压系统配置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泽蓉 曾富洪 周兰花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6-133,共8页
为了提高液压系统的设计质量和效率,以知识工程理念为基础,提出了液压原型单元和液压配置单元的概念,给出了它们的知识表达,并建立了相应的IDEF1x信息模型;进而设计了液压系统两阶段配置求解算法:第一阶段根据设计要求和主要参数计算结... 为了提高液压系统的设计质量和效率,以知识工程理念为基础,提出了液压原型单元和液压配置单元的概念,给出了它们的知识表达,并建立了相应的IDEF1x信息模型;进而设计了液压系统两阶段配置求解算法:第一阶段根据设计要求和主要参数计算结果,为液压系统原理图中的每个液压原型单元选配出配置单元;第二阶段以价值系数、质量水平和可靠度为优化目标,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液压系统配置求解体系并进行求解。该算法收敛性好,实用性强,能有效地解决液压系统配置组合爆炸问题。最后,以折弯机液压系统配置设计为实例,验证了所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工程 遗传算法 液压系统 液压原型单元 液压配置单元
下载PDF
CaSO_4晶须/纳米TiO_2/PP-R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紫外老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琪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63-66,83,共5页
以CaSO4晶须/纳米TiO2为添加剂制备了CaSO4晶须/纳米TiO2/PP-R树脂复合材料,并研究了紫外辐射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7%的KH550偶联剂改性后的CaSO4晶须具有较好的分散性能,经6%的KH570偶联剂改性后的纳米TiO2具有较好... 以CaSO4晶须/纳米TiO2为添加剂制备了CaSO4晶须/纳米TiO2/PP-R树脂复合材料,并研究了紫外辐射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7%的KH550偶联剂改性后的CaSO4晶须具有较好的分散性能,经6%的KH570偶联剂改性后的纳米TiO2具有较好的分散性能;与纯PP-R相比,CaSO4晶须添加量为5%时,复合材料的性能有较大的提高,其热变形温度由72.03℃提高到104.78℃,断裂伸长率也由45.32%提高到122.27%;添加纳米TiO2对CaSO4晶须/PP-R树脂的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却能大幅度增强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及紫外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O4晶须 纳米TIO2 PP-R树脂 力学性能 紫外老化性能
下载PDF
Mg/HA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海波 孙青竹 李星逸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1-33,37,共4页
采用干磨方式对质量分数为80%Mg+20%HA(羟基磷灰石)的混合粉末进行了高能球磨,并烧结制备了复合材料;测定了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硬度和耐腐蚀性能;通过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压断试样断口形貌和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随... 采用干磨方式对质量分数为80%Mg+20%HA(羟基磷灰石)的混合粉末进行了高能球磨,并烧结制备了复合材料;测定了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硬度和耐腐蚀性能;通过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压断试样断口形貌和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粉末得到充分混合细化,HA相均匀分布在基体中,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和硬度都不断增大;球磨30 h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组织达到了比较理想的匹配;Mg/HA复合生物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但耐腐蚀性能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HA复合材料 高能球磨 抗压强度
下载PDF
利用脱硫石膏制备发泡轻质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亮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9-52,共4页
脱硫石膏为烟气脱硫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其大量堆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利用脱硫石膏制备发泡轻质材料,该材料可用作隔热、隔音材料。研究了石膏发泡剂和缓凝剂对脱硫石膏发泡轻质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石膏发泡剂时,发泡倍数控制在1 100... 脱硫石膏为烟气脱硫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其大量堆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利用脱硫石膏制备发泡轻质材料,该材料可用作隔热、隔音材料。研究了石膏发泡剂和缓凝剂对脱硫石膏发泡轻质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石膏发泡剂时,发泡倍数控制在1 100倍左右,脱硫石膏发泡轻质材料的密度可达1 g/cm3左右,脱硫石膏发泡轻质材料的常温耐压强度可达3 MPa左右。优选硼砂作为缓凝剂,硼砂配入量(质量分数,下同)为1%时,可以满足施工要求,并且添加硼砂对常温耐压强度影响小。正交试验表明:对常温耐压强度影响最大因素是石膏发泡剂的配入量。实验得到最优配方组成:石膏发泡剂配入量为0.065%、用水量为55 m L、硼砂配入量为1.3%、脱硫石膏称量100 g,在此条件下脱硫石膏发泡材料的常温耐压强度达到3.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 发泡剂 硼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