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测ICU机械通气病人发生腹泻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建立
1
作者 杨琳 段颖 +2 位作者 邓小东 李佳 寸鑫 《安徽医药》 2025年第4期733-737,共5页
目的构建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病人发生腹泻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9月入住攀枝花市中心医院ICU且行机械通气的184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腹泻将病人分为腹泻组52例和... 目的构建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病人发生腹泻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9月入住攀枝花市中心医院ICU且行机械通气的184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腹泻将病人分为腹泻组52例和非腹泻组132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U机械通气病人发生腹泻的影响因素;采用R4.0.2软件包构建ICU机械通气病人发生腹泻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法验证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检验列线图模型对ICU机械通气病人发生腹泻的预测效能。结果腹泻组较非腹泻组病人年龄≥60岁(88.46%比40.91%)、ICU入住时间≥7 d(82.69%比38.64%)、机械通气时间≥3 d(69.23%比43.94%)、肠内营养(EN)前禁食(78.85%比31.82%)、EN制剂日用量≥600 mL(84.62%比40.15%)的占比更高(P<0.05)。年龄、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EN前禁食、EN制剂日用量均是影响ICU机械通气病人发生腹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拟合优度检验χ^(2)=2.41,P=0.660。ROC的AUC 95%CI为0.85(0.79,0.90)。结论基于年龄、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EN前禁食、EN制剂日用量建立的预测ICU机械通气病人发生腹泻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发生腹泻的高危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人工 腹泻 重症监护室 列线图模型 肠内营养
下载PDF
重症脑室出血侧脑室引流术后脑并发症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8
2
作者 杨芳 刘少佳 余生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7期132-134,共3页
目的总结重症脑室出血侧脑室引流术后脑并发症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以2010-01—2015-01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为重症脑室出血,并实施侧脑室引流术。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 目的总结重症脑室出血侧脑室引流术后脑并发症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以2010-01—2015-01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为重症脑室出血,并实施侧脑室引流术。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术后脑部并发症,包括术后再出血、脑疝、颅内积气、低颅压、穿刺孔脑脊液漏、颅内感染、中枢性高热等进行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脑疝10例(33.3%),颅内再出血4例(13.3%),颅内感染3例(10.0%),颅内积气5例(16.7%),中枢性高热13例(43.3%),低颅压1例(3.3%),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脑疝、颅内再出血、颅内感染、中枢性高热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重症脑室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中,针对经常出现的脑并发症有的放矢地做好针对性护理,有助于降低术后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室出血 侧脑室引流 脑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进展性肺纤维化:肺部“疤痕”的步步紧逼
3
作者 胡朝恩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5年第4期90-90,共1页
在肺部疾病当中,进展性肺纤维化是个不太常见却相当棘手的病症。下面,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进展性肺纤维化到底是咋回事。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就像一对柔软且富有弹性的海绵,负责着身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在健康的肺中,肺泡和肺间... 在肺部疾病当中,进展性肺纤维化是个不太常见却相当棘手的病症。下面,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进展性肺纤维化到底是咋回事。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就像一对柔软且富有弹性的海绵,负责着身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在健康的肺中,肺泡和肺间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确保氧气顺畅地进入血液,同时让二氧化碳顺利排出体外。然而,当患上进展性肺纤维化时,情况就截然不同了。简而言之,这种疾病会导致肺组织异常增生,逐渐形成“疤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 疤痕 异常增生 进展性肺纤维化 肺组织
下载PDF
米力农联合甘露醇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唐璐 刘敏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14期64-64,共1页
目的观察米力农和甘露醇联合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米力农和甘露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 目的观察米力农和甘露醇联合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米力农和甘露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心血管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6%)显著高于对照组(7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心血管指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米力农和甘露醇联合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力农 甘露醇 重症手足口病
下载PDF
呼吸系统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观察
5
作者 杨芳 刘少佳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35期184-185,共2页
目的 探究对呼吸系统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2013年6月~2015年8月在我科进行呼吸系统治疗的重症患者88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4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44例在一般护理中增加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间心理状态.结果 ... 目的 探究对呼吸系统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2013年6月~2015年8月在我科进行呼吸系统治疗的重症患者88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4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44例在一般护理中增加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间心理状态.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心理状态相比对照组明显改善,<0.05.结论 对呼吸系统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明显提高了心理健康程度,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系统 临床护理 效果观察
下载PDF
用重症超声检查诊断低氧血症患者病因的效果研究
6
作者 胡钰堃 祝发奇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6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用重症超声检查诊断低氧血症患者病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至9月在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98例低氧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病史调查及查体、实验室检查、床旁心电图检查、肺部影像学检查等常规检查... 目的:探讨用重症超声检查诊断低氧血症患者病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至9月在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98例低氧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病史调查及查体、实验室检查、床旁心电图检查、肺部影像学检查等常规检查,诊断其病因。将进行常规检查的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用重症超声检查诊断这些患者病因的情况。结果:用重症超声检查诊断肺实变、胸腔积液、肺水肿、气胸及肺栓塞所致低氧血症的敏感度分别为86.7%、100%、91.7%、84.2%及71.4%。用重症超声检查诊断肺实变、胸腔积液、肺水肿、气胸及肺栓塞所致低氧血症的特异度分别为97.0%、100%、90.5%、97.4%及98.9%。结论:用重症超声检查诊断低氧血症患者病因的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血症 重症超声检查 病因
下载PDF
膈肌超声参数对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结局及生存状况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杨琳 段颖 +1 位作者 邓小东 张颖娟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4期38-42,64,共6页
目的探讨膈肌超声参数对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结局及生存状况的评估价值。方法将124例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按撤机结局分为撤机成功组(n=99)和撤机失败组(n=25),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膈肌超声参数[膈肌增厚率(DTF)、呼吸... 目的探讨膈肌超声参数对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结局及生存状况的评估价值。方法将124例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按撤机结局分为撤机成功组(n=99)和撤机失败组(n=25),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膈肌超声参数[膈肌增厚率(DTF)、呼吸末膈肌厚度(DTee)、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膈肌活动度(DE)]。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结局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膈肌超声参数预测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结局价值,卡普兰-迈耶(K-M)曲线分析生存状况。结果撤机失败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均显著高于撤机成功组(P<0.001),心率(HR)、DTee、DTei、DTF、DE均显著低于撤机成功组(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DTee、DTei、DTF、DE是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结局失败影响因素(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膈肌超声参数联合预测ICU呼吸机依赖撤机结局的AUC明显优于四者单一预测价值;K-M曲线分析显示,DTee、DTei、DTF、DE高表达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结论膈肌超声参数对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结局及生存状况具有良好评估价值,可为临床调整治疗方案提供有利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依赖 撤机结局 膈肌超声 生存状况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与CT扫描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开龙 王璐 唐光旭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9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与CT血管造影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5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4例,以CT血管造影检查为对照,计算经颅多普勒超声检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数及阳性预...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与CT血管造影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5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4例,以CT血管造影检查为对照,计算经颅多普勒超声检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数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CT血管造影颅内外动脉狭窄检出156处,经颅多普勒超声颅内外动脉狭窄检出146处,颅内外动脉狭窄检出率为93.58%,与CT血管造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缺血性脑卒中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45%、76.94%。CT平扫图像中狭窄处呈高密度,CT血管造影图像可清晰直观显示颅内段及颅外段动脉走行,可显示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及侧支循环情况。11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血管狭窄者血流速度均大于120cm/s,出现重度狭窄血管处远端存在低流速波动;基底动脉血管狭窄血流均>80cm/s,收缩期>100cm/s,同时可存在涡流或血管杂音,而完全闭塞处无血流信号。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颅内外动脉狭窄检出率较高,可作为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CT扫描血管造影 缺血性脑卒中 诊断 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PDF
新冠肺炎初诊影像学表现与特征浅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赵张平 朱永高 +2 位作者 杨燕 张凌 张开龙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第5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COVID-19)的初诊HRCT影像表现和特征。方法收集四川攀枝花市2020年1月28日至2020年2月17日收治的确诊COVID-19患者16例,回顾性观察其初诊HRCT影像学表现,对其病灶的位置、分布、数目、密度等表现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3...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COVID-19)的初诊HRCT影像表现和特征。方法收集四川攀枝花市2020年1月28日至2020年2月17日收治的确诊COVID-19患者16例,回顾性观察其初诊HRCT影像学表现,对其病灶的位置、分布、数目、密度等表现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3例COVID-19患者(81.25%)初诊HRCT可发现肺部急性炎性病灶,其中1肺叶1病灶2例(15.38%),1肺叶2病灶1例(7.69%),1肺叶多病灶2例(15.38%),2肺叶2病灶1例(7.69%),2肺叶多病灶1例(7.69%),多肺叶多病灶6例(46.15%)。9例(69.23%)患者病灶为单纯磨玻璃(GGO)阴影,3例(18.75%)患者以GGO为主伴不同范围的实变,1例(7.69%)患者病灶表现为实变影。11例(84.61%)患者病灶内中可见含气支气管影。7例(53.85%)患者病灶内部有铺路石征。5例(38.46%)患者病灶内部或边缘可见增粗血管影。1例(7.69%)病灶有晕征结节。1例(7.69%)胸腔积液。结论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症状支持条件下,初诊HRCT双肺实质外围多发GGO应高度怀疑COVID-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高分辨率CT CT表现
下载PDF
糖脂毒性诱导胰岛β细胞炎症因子过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胡朝恩 钟大鹏 艾智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2期1716-1719,共4页
目的了解高糖、高脂环境对胰岛β细胞功能和Toll受体3(TLR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补体C3及补体C4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胰岛β细胞株(NIT-1)经高糖高脂刺激后,... 目的了解高糖、高脂环境对胰岛β细胞功能和Toll受体3(TLR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补体C3及补体C4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胰岛β细胞株(NIT-1)经高糖高脂刺激后,应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LR3mRNA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CRP、补体C3及补体C4的表达。结果高糖高脂刺激后,胰岛β细胞增殖被抑制,TLR3mRNA、TNF-α、IL-1β、IL-6、CRP、补体C3及补体C4的表达明显增加;并且高糖高脂(GZ)组胰岛β细胞损伤和炎症因子过表达程度明显高于高糖(G)组和高脂(Z)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糖高脂可能通过激活TLR3信号通路等途径产生大量炎症因子和免疫因子,抑制胰岛β细胞增殖,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并且糖、脂协同作用明显大于单独的糖、脂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脂毒性 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 炎症因子 慢性炎症
下载PDF
联合GCS评分、CT评分与血清S100B蛋白可评估急性颅脑创伤患者损伤程度及早期预后 被引量:63
11
作者 尹文国 翁山山 +1 位作者 赖仕宇 聂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43-548,共6页
目的探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与CT评分联合血清S100B蛋白对急性颅脑创伤(TBI)患者损伤程度及早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的伤后24 h内的TBI患者108例,收集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 目的探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与CT评分联合血清S100B蛋白对急性颅脑创伤(TBI)患者损伤程度及早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的伤后24 h内的TBI患者108例,收集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CT检查、GCS评分、全面无反应量表评分、Fisher CT分级、Rotterdam CT评分、血清S100B蛋白,随访患者28 d的预后情况,计算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根据GO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GOS 1-3)和预后良好组(GOS 4-5),选出与预后不良相关的指标,分析比较指标预测预后的效能;根据头部CT结果分为CT阳性组(CT+)与CT阴性组(CT-),评估血清S100B蛋白水平预测CT阳性表现的效能。结果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GCS评分更低(P<0.01),Rotterdam CT评分、血清S100B蛋白水平更高(P<0.01)。在单一指标中,血清S100B蛋白的AUC值最大(0.79);在联合指标中,GCS评分与血清S100B蛋白组合的AUC值最大(0.80)。与CT-组相比,CT+组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更高(P<0.05),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Rotterdam CT评分呈低度正相关(r=0.26,P<0.01)。结论血清S100B蛋白、GCS评分、Rotterdam CT评分三者可以作为评估急性TBI严重程度指标,且与患者早期预后均密切相关。血清S100B蛋白、GCS评分、Rotterdam CT评分联合指标预测预后的能力总体上较单一指标更好。血清S100B蛋白与急性TBI患者头部影像学表现存在一定相关性,但尚需进一步研究以探讨其对临床影像学检查选择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血清S100B蛋白 GCS评分 CT评分 预后
下载PDF
基于血栓弹力图监测对氨甲环酸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赖仕宇 尹文国 聂虎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599-60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对氨甲环酸(TXA)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GIB)患者的监测价值,采用TEG评价TX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因急性GIB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诊疗的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对氨甲环酸(TXA)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GIB)患者的监测价值,采用TEG评价TX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因急性GIB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诊疗的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和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TXA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TEG和血常规检测,收集并计算患者的住院时间、介入手术率、输血率及输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出院28 d病死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前后凝血反应时间(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凝块形成时间(K)、血凝块形成最大切角(α)、TEG描记图最大振幅(MA)、血块溶解百分比预测值(EPL)和MA达到30 min血块溶解百分比(LY30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R、K、α、MA、EPL和LY30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G参数、血常规参数、住院时间、介入手术率、输血率及输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出院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GIB患者凝血功能活跃,而纤溶功能不亢进;抗纤溶剂TXA对急性GIB患者没有明显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血栓弹力图 氨甲环酸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子宫全切术后的护理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娟 付昌碧 +3 位作者 金明 张承清 庞美娟 王艳君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期134-137,共4页
子宫全切术是临床妇科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是将宫颈连同子宫一起切除的手术方法。手术在一定程度上会损伤部分神经和韧带,术后可能出现疼痛、腹胀等症状,也可能发生残端出血、感染、盆腔功能障碍等多种潜在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的早期康... 子宫全切术是临床妇科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是将宫颈连同子宫一起切除的手术方法。手术在一定程度上会损伤部分神经和韧带,术后可能出现疼痛、腹胀等症状,也可能发生残端出血、感染、盆腔功能障碍等多种潜在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的早期康复。同时手术也会造成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波动,出现担心、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状况。因此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对因对症处理。良好的术后护理在子宫全切术后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全切 术后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下载PDF
CRRT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应召 杨念龙 +2 位作者 蔡晓 赵华 张开龙 《现代临床医学》 2022年第3期179-182,193,共5页
目的:分析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攀枝花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197例CRR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结束后血小板下降比例将患者分为血小板减少组与血小板正常组,分析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结... 目的:分析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攀枝花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197例CRR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结束后血小板下降比例将患者分为血小板减少组与血小板正常组,分析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WBC、PCT、脓毒症以及使用去甲肾上腺素与CRRT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APACHEⅡ评分>15分、PCT升高、脓毒症和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是CRRT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非感染因素相关的血小板减少在CRRT停止3 d后可逐渐回升。结论:年龄>65岁、APACHEⅡ评分>15分、PCT升高、脓毒症、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是CRRT相关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非感染因素相关的血小板减少容易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 血小板减少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方案在ICU压疮预防中的作用 被引量:20
15
作者 石正娟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6期644-645,648,共3页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干预方案在ICU压疮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9月期间,医院ICU病房患者12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针对两组患者...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干预方案在ICU压疮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9月期间,医院ICU病房患者12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满意度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1级压疮发生率分别为6.67%、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2级压疮发生率分别为0.00%、8.3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33%,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1.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ICU病房患者的治疗中,循证护理干预方案的实施,可以将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和压疮的严重程度降低,将医院的护理满意度提升,整体护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干预 ICU 压疮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对氧化应激与炎性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郭安利 付昌碧 +2 位作者 杨晓晴 张士梅 石正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97-102,共6页
目的研究与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对氧化应激与炎性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5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A组,同时期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B组,50名健康者为C组。比较3组的血清氧化应激与炎性应激指... 目的研究与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对氧化应激与炎性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5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A组,同时期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B组,50名健康者为C组。比较3组的血清氧化应激与炎性应激指标,同时比较A组中不同肺部感染程度者的检测结果,以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氧化应激、炎性应激指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A组的血清TAC及SOD低于B组及C组,B组则低于C组,A组的血清MDA与炎性应激指标均高于B组及C组,B组则高于C组,A组中不同肺部感染程度者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TAC及SOD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呈负相关,血清MDA与炎性应激指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对氧化应激与炎性应激的影响较大,应注意对本类患者进行上述指标的监测与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肺部感染 氧化应激 炎性应激
下载PDF
网式控制管理干预策略模式下QCC活动气道护理对预防机械通气患者VAP风险的效果 被引量:6
17
作者 潘虎 何镇江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11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网式控制管理干预策略模式下品管圈(QCC)活动气道护理对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风险的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64例,依据建档顺序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性的护... 【目的】探讨网式控制管理干预策略模式下品管圈(QCC)活动气道护理对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风险的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64例,依据建档顺序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性的护理干预,研究组进行网式控制管理+QCC活动气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与治疗相关的各项时间、口腔的清洁情况、VAP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第3、5、7 d痰痂形成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日吸痰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研究组的总住院、ICU住院、机械通气的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研究组VAP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研究组口腔的清洁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网式控制管理干预策略模式下QCC活动气道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增加患者口腔清洁度,降低VAP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式控制管理 QCC活动 机械通气 气道护理 VAP风险
下载PDF
目标导向性护理干预对脓毒血症休克患儿的心理状况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袁虹 李盛婧 《当代医学》 2019年第18期129-130,共2页
目的分析目标导向性护理干预对脓毒血症休克儿童的心理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本院重症监护室接诊的60例脓毒血症休克儿童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2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 目的分析目标导向性护理干预对脓毒血症休克儿童的心理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本院重症监护室接诊的60例脓毒血症休克儿童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2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目标导向性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心理状况,观察并分析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导向性护理的脓毒血症休克患儿心理状况改善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预后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休克 儿童 目标导向性护理 心理状况 预后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成功救治艾滋病患者合并肺孢子菌感染的体会
19
作者 杨念龙 张堃池 +2 位作者 蔡晓 吕胜 张开龙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2年第5期427-430,共4页
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是一种发生于免疫功能受损或严重营养不良人群中的呼吸道机会性感染,且常常危及生命[1,2]。尤其是CD4细胞计数较低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患者发生PCP的风... 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是一种发生于免疫功能受损或严重营养不良人群中的呼吸道机会性感染,且常常危及生命[1,2]。尤其是CD4细胞计数较低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患者发生PCP的风险明显升高。其他易感患者包括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癌症患者(尤其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严重营养不良,以及接受糖皮质激素、化疗药物和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对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通常是有益的。然而,由于各种顾虑,ECMO很少用于有或无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本文报道1例应用ECMO成功救治HIV合并肺孢子菌感染导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这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加深临床医师对这类疾病的认识,提高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肺孢子菌
下载PDF
艾塞那肽通过TLR-3信号减轻糖脂毒性对胰岛β细胞的损害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祎婧 胡朝恩 +2 位作者 钟大鹏 熊倩 艾智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823-826,共4页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对糖脂毒性诱导的胰岛β细胞炎症反应和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胰岛β细胞株分别在低糖、高糖、高脂、高糖高脂培养基中培养48h后,分别予以不同浓度艾塞那肽(0,10、20、30和100nmol/L)干预24h,检测各组细...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对糖脂毒性诱导的胰岛β细胞炎症反应和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胰岛β细胞株分别在低糖、高糖、高脂、高糖高脂培养基中培养48h后,分别予以不同浓度艾塞那肽(0,10、20、30和100nmol/L)干预24h,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Toll样受体3(TLR3)mRNA表达以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艾塞那肽可改善糖脂毒性对胰岛β细胞的增殖抑制,下调糖脂毒性诱导的TLR3mRNA及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结论艾塞那肽可通过抑制TLR3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减轻糖脂毒性诱导的胰岛β细胞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塞那肽 糖脂毒性 胰岛Β细胞 炎症因子 细胞增殖 TLR3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