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冶炼过程中主要稀散元素分布走向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本平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4-100,共7页
本文以攀枝花矿区所产多元素共生钒钛磁铁矿作为基本原料的钢铁冶炼和选钛工艺流程为主线,具体针对攀钢钒冶炼工艺流程的技术特点和关键控制环节,重点选取烧结矿、高炉渣、钒渣、钢渣等样品作为稀散元素分布走向研究的监测和调查对象,... 本文以攀枝花矿区所产多元素共生钒钛磁铁矿作为基本原料的钢铁冶炼和选钛工艺流程为主线,具体针对攀钢钒冶炼工艺流程的技术特点和关键控制环节,重点选取烧结矿、高炉渣、钒渣、钢渣等样品作为稀散元素分布走向研究的监测和调查对象,开展了镓、钪、铬、钴、镍、铌、锆的调查研究.通过资料调研和检测分析,尤其是引入富集比和总回收率的概念,综合对比分析,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两个方面阐明了攀枝花矿(攀钢钒)应重点考虑钒渣中铬、铌元素和高炉渣中镓、钪、锆元素为综合利用的可行性及主攻方向,为进一步深入全面地综合开发利用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稀散元素 分布走向 综合利用
下载PDF
贝氏体钢轨磨损与接触疲劳行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齐顺顺 王文健 +1 位作者 汪渊 丁昊昊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5-265,共11页
钢轨的磨损和滚动接触疲劳是轮轨接触过程中的主要损伤形式,对铁路轨道安全与维护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列车轴重的增加,贝氏体钢轨疲劳损伤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危及行车安全。本工作综述了国内外贝氏体钢轨磨损与疲劳损伤在近年来的... 钢轨的磨损和滚动接触疲劳是轮轨接触过程中的主要损伤形式,对铁路轨道安全与维护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列车轴重的增加,贝氏体钢轨疲劳损伤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危及行车安全。本工作综述了国内外贝氏体钢轨磨损与疲劳损伤在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贝氏体钢轨的磨损和滚动接触疲劳性能及两者之间的竞争关系,并与珠光体钢轨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总结了不同因素(显微组织、服役条件、环境介质)对贝氏体钢轨磨损及滚动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未来重点研究方向建议:基于化学成分调控与热处理工艺参数优化的稳定残余奥氏体组织制备,贝氏体钢轨在不同服役条件下的适用性研究,贝氏体钢轨在腐蚀、高低温等复杂恶劣环境下的使用性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钢轨 磨损 滚动接触疲劳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结焦时间对焦炭产量及热态性能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黄先佑 邱淑兴 +4 位作者 王建明 徐廷万 胡鹏 魏志芳 张生富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37,共5页
文章通过改变结焦时间制备不同的捣固焦炭和顶装焦炭,研究了结焦时间对焦炭产量及热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结焦时间的延长,焦炭产量降低,且顶装焦炭产量较捣固焦炭降幅更大。延长结焦时间,还使得捣固焦炭的比表面积增大,光学组织... 文章通过改变结焦时间制备不同的捣固焦炭和顶装焦炭,研究了结焦时间对焦炭产量及热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结焦时间的延长,焦炭产量降低,且顶装焦炭产量较捣固焦炭降幅更大。延长结焦时间,还使得捣固焦炭的比表面积增大,光学组织指数减小,从而导致焦炭反应性升高,反应后强度降低;而顶装焦炭的光学组织指数随结焦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导致焦炭的反应后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反应性先减小后增大。实际生产中,结焦时间需按照其与焦炭产量和热态性能的关系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焦时间 焦炭 性能 结构
下载PDF
盘江焦炭对攀枝花钛精矿冶炼钛渣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邱淑兴 肖军 +1 位作者 李凯茂 宋兵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29,共6页
焦炭作为电炉冶炼钛渣还原剂,对钛渣冶炼过程及产品质量均有一定影响。以西昌焦炭为基准还原剂,通过对盘江焦炭和西昌焦炭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结合2种焦炭现场应用情况,研究盘江焦炭对攀枝花钛精矿冶炼钛渣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盘江焦... 焦炭作为电炉冶炼钛渣还原剂,对钛渣冶炼过程及产品质量均有一定影响。以西昌焦炭为基准还原剂,通过对盘江焦炭和西昌焦炭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结合2种焦炭现场应用情况,研究盘江焦炭对攀枝花钛精矿冶炼钛渣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盘江焦炭石墨化程度较西昌焦炭高10.83%,微晶体积较大,对应的表面活性碳原子占总碳原子数量的比例较小,进而使得盘江焦炭相较西昌焦炭反应活性低。尽管盘江焦炭固定碳含量和粒径分布优于西昌焦炭,但由于盘江焦炭的反应活性及结构劣于西昌焦炭,一定程度上导致盘江焦炭较西昌焦炭还原攀枝花钛精矿冶炼钛渣时配碳比增加、吨料电耗偏高、钛渣品位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 反应活性 石墨化程度 微晶结构 钛渣冶炼 生产指标
下载PDF
生物炭替代煤粉/焦炭高炉炼铁碳减排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梦茹 彭琴 +3 位作者 常玉龙 邱淑兴 张溅波 江霞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0-500,共11页
钢铁行业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户,因此在碳中和背景下寻求可替代传统煤的零碳原料是钢铁行业重点发展的碳减排技术。生物炭具有碳中性特征,碳含量和热值与煤接近,是煤粉和焦炭理想的替代原料。本文系统介绍了生物炭在炼焦、烧结、高炉... 钢铁行业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户,因此在碳中和背景下寻求可替代传统煤的零碳原料是钢铁行业重点发展的碳减排技术。生物炭具有碳中性特征,碳含量和热值与煤接近,是煤粉和焦炭理想的替代原料。本文系统介绍了生物炭在炼焦、烧结、高炉炼铁中的潜在利用途径,并进一步聚焦生物炭应用于高炉炼铁时所需具备的理化特性,阐述了生物炭碱金属、强度、粒度与比表面积在替煤代焦时的影响及机理。针对碱金属降低焦炭强度等问题,介绍了酸洗等脱矿方法降低生物炭碱金属含量;针对生物炭机械强度差难以入炉问题,总结了焦炭强度形成机理和生物炭成型增强工艺;针对生物炭导致炼焦煤混合物流动性变差问题,通过调控生物炭粒度和比表面积以降低对焦炭的负面影响。最后,总结了生物炭替代煤粉和焦炭高炉炼铁的国内外进展及预期CO_(2)减排效果。通过分析生物炭替煤代焦目前工业应用中存在的挑战以及生命周期评价的相关研究情况,为未来钢铁行业实现碳中和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生物炭 高炉炼铁 替煤代焦 二氧化碳 碳中和 生命周期评价
下载PDF
攀枝花钛白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2
6
作者 杜剑桥 陈新红 +1 位作者 胡鸿飞 程晓哲 《攀枝花科技与信息》 2010年第4期22-28,共7页
概述了我国钛白产业的发展概况,对比分析了攀枝花钛原料、钛白产品的生产情况及主要金红石钛白产品质量情况,同时概述了氯化钛白技术攻关现状,分析提出了攀枝花钛白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钛精矿 钛渣 钛白
下载PDF
钢铁企业情报研究实践——以钢轨产品情报研究为例
7
作者 高爱芳 申永代 《竞争情报》 2022年第4期38-45,共8页
为掌握全球钢轨市场竞争态势和持续提升钢铁企业钢轨竞争力,开展市场情报和技术情报研究。在市场情报研究方面,开展全球各大区域市场供需和竞争态势研究;在竞争对手研究方面,主要研究竞争对手的工艺技术能力、产品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等... 为掌握全球钢轨市场竞争态势和持续提升钢铁企业钢轨竞争力,开展市场情报和技术情报研究。在市场情报研究方面,开展全球各大区域市场供需和竞争态势研究;在竞争对手研究方面,主要研究竞争对手的工艺技术能力、产品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等;在技术情报跟踪方面,对竞争对手的生产工艺、装备情况、产品成分、性能以及应用技术研究进展等开展跟踪。研究以“需求分析→搜集、调研→情报研究→情报应用→情报评价”为基本流程,重视需求分析、情报数据渠道拓展和情报素养提升,构建了市场数据库和竞争对手数据库,形成的系列高价值情报产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满足了企业情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情报研究 市场情报研究 钢轨 钢铁
下载PDF
电弧熔炼Fe-V合金的凝固组织与转变规律研究
8
作者 刘烁 贾旭 +2 位作者 陈树海 余腾义 周磊磊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4年第4期89-95,共7页
采用电弧熔炼法制备不同成分的Fe-V合金材料,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背散射电子显微镜、硬度计检测等对其铸态和热处理条件下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Fe-V合金铸态组织共存在3种相:基体固溶体α相、亚稳相α'... 采用电弧熔炼法制备不同成分的Fe-V合金材料,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背散射电子显微镜、硬度计检测等对其铸态和热处理条件下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Fe-V合金铸态组织共存在3种相:基体固溶体α相、亚稳相α'相及脆硬相σ相。慢速升温淬火会使Fe-V合金组织内部以及生成的σ相长大,使从基体分离出的α'相发生溶解;快速升温淬火,Fe-V合金组织内部已经生成的σ相没有明显长大,还变得细小。富铁部分Fe-V合金淬火条件下硬度比铸态组织要低,相反富钒部分合金硬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熔炼 Fe-V合金 凝固组织 淬火组织 显微硬度
下载PDF
攀钢集团科技成果转化调研报告
9
作者 唐秋林 唐明超 李南 《攀枝花科技与信息》 2015年第4期55-61,共7页
为了进一步推进攀钢集团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使攀钢的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更好地促进自身及全市中小企业的发展,我们对攀钢集团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进行了调研。攀钢集团是依托攀西地区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依靠自主... 为了进一步推进攀钢集团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使攀钢的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更好地促进自身及全市中小企业的发展,我们对攀钢集团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进行了调研。攀钢集团是依托攀西地区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依靠自主创新建设发展起来的特大型钒钛钢铁企业集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攀钢集团 调研 科技创新 科技攻关 中小企业 铁矿资源 攀西地区
下载PDF
利用改质和酸浸从炼钢粉尘中分离锌的研究
10
作者 王鑫 张羽堂 +2 位作者 蒋刘东 苑瑞圆 杜传明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159,共8页
炼钢粉尘是冶金工业产生的固废之一,富含Zn元素,如何将其资源化利用对冶金工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炼钢粉尘中Zn主要以ZnFe_(2)O_(4)形式存在,其结构稳定难以破坏,本研究采用CaO焙烧改质,将ZnFe_(2)O_(4)转化为ZnO,再通过稀盐... 炼钢粉尘是冶金工业产生的固废之一,富含Zn元素,如何将其资源化利用对冶金工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炼钢粉尘中Zn主要以ZnFe_(2)O_(4)形式存在,其结构稳定难以破坏,本研究采用CaO焙烧改质,将ZnFe_(2)O_(4)转化为ZnO,再通过稀盐酸选择性浸出Zn元素;探究了CaO改质、pH值、温度、固液比对改质炼钢粉尘中Zn等元素溶出的影响规律。CaO改质可有效地将ZnFe_(2)O_(4)转化为Ca_(2)Fe_(2)O_(5)和易于溶解的ZnO,从而提高了Zn的溶出率,并且使Fe元素难以溶解;随着pH值的降低改质粉尘中主要元素的浸出率都升高;提高温度和降低固液比都有利于Zn的浸出,并且温度升高会抑制Si的浸出。在pH=3、温度50℃、固液比1:25的条件下,Zn浸出率为72.73%,而Fe不溶出,实现了Zn的选择性浸出,同时提高了浸出效率。浸出后,浸出液可通过电解沉积回收金属Zn;浸出渣主要由Ca_(2)Fe_(2)O_(5)组成,可作为冶金熔剂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钢粉尘 酸浸 锌回收 ZnFe_(2)O_(4) CaO改质
下载PDF
ICP-OES法测定钒的光谱干扰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少娜 靳星 +5 位作者 刘彪 赵备备 李兰杰 李明 杜浩 张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83-2288,共6页
钒是重要的稀缺资源和重要战略金属,在自然界中往往以次要矿物相形式与多种复杂金属共伴生存在。采用PE Optima 7300V,在仪器入射功率1 300 W、观测高度15 mm、雾化气流量0.65 L·min^-1条件下研究了常见钒共伴生元素对电感耦合等... 钒是重要的稀缺资源和重要战略金属,在自然界中往往以次要矿物相形式与多种复杂金属共伴生存在。采用PE Optima 7300V,在仪器入射功率1 300 W、观测高度15 mm、雾化气流量0.65 L·min^-1条件下研究了常见钒共伴生元素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钒含量时谱线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 Al, Mo, Ti, Cr, Ni对V的六条推荐谱线测定均会产生显著影响,且V测定相对误差与对应元素/V(质量比)基本呈线性关系。其中,微量Al的存在即会导致V 309.31 nm谱线产生剧烈变化,其次是Mo,当Mo/V>0.89, Mo/V>5.98,将分别导致290.88和292.402 nm谱线出现±5%以上的相对误差,且Mo存在条件下V 270.093 nm谱线亦不稳定;当Ti/V>5.98, Cr/V>10.33, Cr/V>13.6及Ni/V>13.56时, 311.07, 290.88, 270.093和310.23 nm谱线测量结果相对误差分别达±5%以上。综合以上影响及谱线稳定性,当含钒原料中无Ti时,可采用较稳定的311.07 nm谱线,含Ti时可采用310.23 nm谱线。在光谱仪最佳工作条件下,利用该方法测定了钒钛磁铁矿、石煤、含钒催化剂等典型含钒原料中的钒含量,其检出限在310.23 nm为0.054 mg·L^-1, 311.07 nm为0.194 mg·L^-1,加标回收率为93.4%~103.1%,相对标准偏差0.59%。与硫酸亚铁铵滴定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基本吻合,相对误差在±4.34%以下。该方法简便快捷,精密度和准确度高,适用于含钒原料中钒含量测定的科研及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钒钛磁铁矿 石煤
下载PDF
攀西地区白马辉长岩型超低品位钒钛磁铁矿选铁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陈福林 杨晓军 +1 位作者 蔡先炎 吴宁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6-30,共5页
以攀西地区白马辉长岩型超低品位钒钛磁铁矿为研究对象,查明了该矿石中化学组分、矿物组成、铁和TiO_2的相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粒级多磁场梯度干式磁选抛尾试验,通过铁和TiO_2的相态分析,阐述了干式磁选抛尾的合理性;进行了干式磁选... 以攀西地区白马辉长岩型超低品位钒钛磁铁矿为研究对象,查明了该矿石中化学组分、矿物组成、铁和TiO_2的相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粒级多磁场梯度干式磁选抛尾试验,通过铁和TiO_2的相态分析,阐述了干式磁选抛尾的合理性;进行了干式磁选精矿阶段磨矿阶段选别试验,二段磁选在-0.074 mm 80%细度下,获得了TFe 57.78%、TiO_2 7.72%、V_2O_5 0.69%的铁精矿,铁精矿产率为12.93%、铁回收率51.56%,相对磁性铁回收率为98.70%,V_2O_5回收率78.26%。结果表明,该矿石虽然铁品位低,仍具综合回收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长岩 超低品位 钒钛磁铁矿 选铁
下载PDF
甘肃某低品位钒钛磁铁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福林 杨晓军 +3 位作者 杨道广 吴宁 李硕 蔡先炎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68,42,共6页
对甘肃某超低品位钒钛磁铁矿样品采用化学多项分析、X荧光光谱分析、显微镜下鉴定及MLA矿物自动分析仪等手段进行了化学和矿物特性研究,并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矿石中金属矿物占9.06%,非金属矿物广泛存在且种类复杂;磁性铁和钛铁... 对甘肃某超低品位钒钛磁铁矿样品采用化学多项分析、X荧光光谱分析、显微镜下鉴定及MLA矿物自动分析仪等手段进行了化学和矿物特性研究,并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矿石中金属矿物占9.06%,非金属矿物广泛存在且种类复杂;磁性铁和钛铁矿含量较低,磁铁矿粒度较细且与钛铁矿共生关系较为紧密,钛铁矿及其集合体粒度相对较粗;主要非金属矿物橄榄石、角闪石、辉石和长石等粒度较粗。论文进行了选矿试验以证实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本研究为该矿区钒钛磁铁矿评价以及综合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 钒钛磁铁矿 工艺矿物学
下载PDF
四川盐源混合铜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虎 罗红莹 +1 位作者 陆宽伟 张英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57-763,共7页
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XRD、MLA矿物检测软件对四川盐源混合铜矿的物质组成、赋存状态、嵌布特性、粒度特征、解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的主要有价金属是铜,含量为1.05%,主要赋存于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孔雀石... 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XRD、MLA矿物检测软件对四川盐源混合铜矿的物质组成、赋存状态、嵌布特性、粒度特征、解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的主要有价金属是铜,含量为1.05%,主要赋存于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孔雀石中,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和长石,其次为方解石、绿泥石;主要矿物的粒度均小于20μm,其中-9.6μm粒级的金属含量为0.3%,矿物单体解离度差;主要的铜矿物与脉石矿物共生紧密,仅仅利用常规手段难以达到良好的经济指标。基于上述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采用一粗两精两扫的强化浮选流程、集中处理部分中矿的方案进行闭路试验,获得铜精矿铜品位达19.12%,回收率达79.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铜矿 工艺矿物学 微细粒嵌布 强化浮选 四川盐源
下载PDF
高强度耐磨钢焊接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磊磊 董雪娇 +3 位作者 尹晶晶 余腾义 王敏莉 陈述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5-59,共5页
采用混合气体保护焊,H08Mn2Si、ER80Q焊丝分别对8 mm厚的高强度耐磨钢板进行了焊接。对斜Y型坡口试板进行了焊接试验,以检测焊接接头的开裂敏感性;进行了平板对焊试验,检验了焊接接头的低倍形貌、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硬度分布。结果表... 采用混合气体保护焊,H08Mn2Si、ER80Q焊丝分别对8 mm厚的高强度耐磨钢板进行了焊接。对斜Y型坡口试板进行了焊接试验,以检测焊接接头的开裂敏感性;进行了平板对焊试验,检验了焊接接头的低倍形貌、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硬度分布。结果表明:耐磨钢焊接性能较好,采用H08Mn2Si和ER80Q焊丝焊接的接头均无缺陷。焊缝区显微组织主要为马氏体、贝氏体和铁素体;析出相主要为碳化钛和氮化钛,两者的形态有明显差异,主要存在于热影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磨钢 混合气体保护焊 开裂敏感性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钛材用铝基耐高温涂层的防氧化性能研究
16
作者 郑昊青 许哲峰 郑之旺 《材料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2-85,共4页
通过制备一种钛材铝基耐高温防氧化涂层以防止铸锭开坯过程中由于高温加热所造成的钛的损失以及氧化引起的表面缺陷,进而保护钛材;研究了涂层厚度和加热时间对涂层防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该氧化保护涂层的主要组成是片状的金... 通过制备一种钛材铝基耐高温防氧化涂层以防止铸锭开坯过程中由于高温加热所造成的钛的损失以及氧化引起的表面缺陷,进而保护钛材;研究了涂层厚度和加热时间对涂层防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该氧化保护涂层的主要组成是片状的金属铝粉末,一方面铝在加热过程中会与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致密氧化层Al2O3,可有效地阻止氧的渗透;另一方面在高温加热过程中,铝和钛及钛合金可以发生反应,生成具有优良抗氧化性的TixAly相,能有效阻止钛的硬氧化层的形成从而起到保护基体的作用。在1 050℃恒温8 h条件下,涂层厚度在50150μm之间变化对涂层的抗氧化性能没有影响,随加热时间延长至16 h时,其抗氧化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材 铝基耐高温涂层 三氧化二铝 防氧化性能
下载PDF
攀西某钒钛铁精矿提质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福林 文永才 +3 位作者 王志杰 黄延 黄立雨 李硕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7-79,84,共4页
对攀西某钒钛铁精矿进行了提质技术研究。采用脱磁、0.074 mm预先筛分分级、粗粒级再磨(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占92.85%)-磁选、细粒级直接磁选的分磨分选工艺,可使提质后铁精矿TFe品位提高3.19个百分点、SiO2+Al2O3+MgO含量降低3.91个... 对攀西某钒钛铁精矿进行了提质技术研究。采用脱磁、0.074 mm预先筛分分级、粗粒级再磨(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占92.85%)-磁选、细粒级直接磁选的分磨分选工艺,可使提质后铁精矿TFe品位提高3.19个百分点、SiO2+Al2O3+MgO含量降低3.91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铁精矿 提质 工艺矿物学 预先分级 再磨 磁选
下载PDF
钛铁矿还原-磨选法分离铁钛制备人造金红石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涛 宋兵 《轻金属》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2-44,共3页
还原-磨选法制备人造金红石工艺采用钛铁矿直接还原的方式获得金属化率较高的还原钛,再通过磨制、分选的方法分离铁和钛,其中含铁的部分为铁粉产品,而含钛的部分再经过进一步化学处理可制得高品质的富钛料产品。国内外科研机构对还原-... 还原-磨选法制备人造金红石工艺采用钛铁矿直接还原的方式获得金属化率较高的还原钛,再通过磨制、分选的方法分离铁和钛,其中含铁的部分为铁粉产品,而含钛的部分再经过进一步化学处理可制得高品质的富钛料产品。国内外科研机构对还原-磨选法各环节进行了深入研究,还原-磨选工艺关键环节或已实现工业化,或已在实验室中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还原-磨选工艺制备人造金红石有望成为主要的人造金红石制备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还原 金属化率 磨选 人造金红石 铁粉
下载PDF
3种处理工艺对280VK汽车用钢板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接旺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132-137,141,共7页
脱脂、涂油和焊接是汽车用钢生产加工过程中最为常用的3种处理工艺。为提高汽车板表面耐蚀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以280VK汽车结构用钢为基材,系统研究了3种处理工艺对280VK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涂油试样具有良好的耐湿热性能。... 脱脂、涂油和焊接是汽车用钢生产加工过程中最为常用的3种处理工艺。为提高汽车板表面耐蚀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以280VK汽车结构用钢为基材,系统研究了3种处理工艺对280VK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涂油试样具有良好的耐湿热性能。高温焊接时试样表面油膜的分解、组织结构和表面状态的变化,导致材料在焊点处具有较高的电化学活性,优先被腐蚀。3种试样的腐蚀速率与试样的服役环境有关,在C(Cl-)=0.05 mol/L的0.50 mol/L Na _(2)SO _(4)溶液中,3种试样的耐蚀性能差异较大,防锈油的防护性能越明显。防锈油对280VK钢表面微孔具有良好的填充作用,导致试样表面的孔隙率和孔径大幅减少。此外,防锈油不仅防止了水、电解质和氧气等腐蚀介质直接与基材接触,而且能阻碍水分子的吸附,从而显著提高了材料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80VK 汽车钢 耐蚀性能 电化学活性 腐蚀环境
下载PDF
高氟CaF_(2)-Al_(2)O_(3)-CaO-MgO系精炼渣性能研究
20
作者 杨韬 彭必友 +1 位作者 唐祁峰 尹仕伟 《四川冶金》 CAS 2021年第3期10-14,共5页
电渣重熔工艺是获取高洁净轴承钢的重要工艺技术,其所使用的精炼炉渣成分对轴承钢冶金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传统的70%CaF_(2)-30%Al_(2)O_(3)精炼渣,进行了成分优化,通过加入少量的CaO、MgO以替代渣中部分CaF_(2)和Al_(2)O_(3)... 电渣重熔工艺是获取高洁净轴承钢的重要工艺技术,其所使用的精炼炉渣成分对轴承钢冶金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传统的70%CaF_(2)-30%Al_(2)O_(3)精炼渣,进行了成分优化,通过加入少量的CaO、MgO以替代渣中部分CaF_(2)和Al_(2)O_(3),并对所设计的CaF_(2)-Al_(2)O_(3)-CaO-MgO四元渣系进行了熔点、黏度、密度、光学碱度和电导率等性能进行测试或计算。结果表明:CaO和MgO的加入能使炉渣熔化温度和粘度显著降低,密度、光学碱度和导电率等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说明所设计的渣系较传统的"三七渣"综合性能有所提高,有利于提高电渣重熔过程中轴承钢的冶金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渣重熔 渣系 粘度 光学碱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