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氘水抗肿瘤机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朱静 张晓懿 +3 位作者 沈超 徐志红 陈伟 陈奕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99-203,共5页
氘(Deuterium,D)是氢的稳定同位素,通过特定技术降低天然水中氘的含量,可获得低氘水(Deuterium Depleted Water,DDW)。体内外多项研究表明,饮用低氘水可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调节作用,发挥抗肿瘤效应,且无毒副作用、饮用方便。本文... 氘(Deuterium,D)是氢的稳定同位素,通过特定技术降低天然水中氘的含量,可获得低氘水(Deuterium Depleted Water,DDW)。体内外多项研究表明,饮用低氘水可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调节作用,发挥抗肿瘤效应,且无毒副作用、饮用方便。本文重点介绍低氘水的抗肿瘤机制及相关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肿瘤辅助治疗提供新的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氘水 抗肿瘤 作用机制 辅助治疗
下载PDF
AFP、PIVKA-Ⅱ、Ferritin联合应用在肝癌诊断及疗效监测中的效能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倪凯茹 高晨慧 +1 位作者 颜士健 洪智慧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444-449,538,共7页
目的评价单独及联合应用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铁蛋白(Ferritin)指标在肝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0个月内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就诊的体检、门诊、住院患者的AFP、PIVKA-Ⅱ、Ferritin检... 目的评价单独及联合应用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铁蛋白(Ferritin)指标在肝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0个月内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就诊的体检、门诊、住院患者的AFP、PIVKA-Ⅱ、Ferritin检测数值,按照临床诊断信息分为健康体检组(74例)、肝炎肝囊肿组(63例)、肝硬化组(40例)、腺瘤增生组(76例)及肝癌组(788例),比较各指标在各肝相关分组中的表达水平差异。通过Passing-Bablok回归性分析及Kappa分析评价AFP与PIVKA-Ⅱ的应用特性。通过ROC曲线及Kappa分析比较各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在诊断肝恶性肿瘤的效能。比较各指标对肝恶性肿瘤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3指标在各分组中的表达差异明显,AFP在健康人群阳性检出率为4.05%,在肝癌组阳性检出率为57.61%;PIVKA-Ⅱ在健康体检组阳性检出率为4.05%,在肝癌组阳性检出率为64.47%;Ferritin在健康体检组阳性检出率为12.16%,在肝癌组阳性检出率为34.90%。分析AFP与PIVKA-Ⅱ指标相关性,Y=0.0786 X+1.5675,线性度偏差显著;一致性分析,Kappa值为0.381,一致性一般。多指标联合应用在肝癌组的诊断效能高于单一指标,ROC曲线下面积为0.802,在腺瘤增生+肝癌组中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1;在肝癌诊断中,AFP、Ferritin、PIVKA-Ⅱ3项联检的灵敏度为88.96%,特异性为80.24%,高于单项目检测的灵敏度,在良恶性肿瘤诊断中,3项联检的灵敏度为82.52%,特异性为78.53%。3指标在肝癌治疗前后差异明显,AFP在治疗前后中位数由4.11ng/mL下调至3.2ng/mL,Ferritin在治疗前后中位数由244ng/mL下调至223ng/mL,PIVKA-Ⅱ在治疗前后中位数由161mIU/mL下调至24.78mIU/mL;秩和检验分析治疗前后数值差异,AFP:P<0.0247;Ferritin:P<0.4842;PIVKA-Ⅱ:P<0.0001,AFP、PIVKA-Ⅱ指标变化有更强的临床一致性和预后指导价值。结论3项传统肝癌检测指标在良恶性疾病中表达差异明显,其中两个核心指标AFP与PIVKA-Ⅱ一致性较差,但互补性强,联检可以有效提高阳性检出率。相较于腺瘤增生+肝癌综合诊断,多指标联检对单纯肝癌的诊断效能更高。AFP与PIVKA-Ⅱ的疗效监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异常凝血酶原 铁蛋白 肝癌 诊断 疗效监测
下载PDF
PROC基因N355S、G392E、T314A突变致蛋白C缺陷的分子机制研究
3
作者 李天逸 江淼 +4 位作者 黄璐璐 韩晶晶 马珍妮 白霞 夏利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34-1840,共7页
目的:研究人蛋白C基因(PROC)N355S、G392E、T314A点突变致蛋白C(PC)功能缺陷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PROC基因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PCWT、PCN355S、PCG392E、PCT314A)并瞬时转染至HEK293细胞,进行突变蛋白的体外表达试验,用实时荧光PCR检... 目的:研究人蛋白C基因(PROC)N355S、G392E、T314A点突变致蛋白C(PC)功能缺陷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PROC基因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PCWT、PCN355S、PCG392E、PCT314A)并瞬时转染至HEK293细胞,进行突变蛋白的体外表达试验,用实时荧光PCR检测野生型和突变型PC转染24 h后的mRN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和ELISA分别检测野生型及突变PC细胞内外蛋白水平变化。将转染24-48 h的细胞上清液进行超滤浓缩,对浓缩液中的蛋白进行定量,并进行PC的激活和酶动力学试验。Clustal Omega多序列比对分析氨基酸突变位点的保守性。利用PyMOL软件分析突变对PC蛋白质结构造成的影响。结果:PCN355S、PCG392E、PCT314A组PROC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4±0.46、0.96±0.08和1.08±0.17,与PCWT组的1.02±0.24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转染细胞裂解物的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PCT314A重组蛋白的含量略降低,条带相对较浅。浓缩细胞培养上清液的ELISA结果显示,PCN355S、PCG392E的PC:Ag水平分别为98.8%±2.4%、101.4%±3.1%,与PCWT相比无明显差异,而PCT314A的PC:Ag水平(88.6%±3.2%)则较PCWT有所下降(P<0.05)。酶动力学试验的结果表明,APCN355S(Km=338.3±43.2,V_(max)=2.015±0.12)、APCG392E(Km=292.2±28.4,V_(max)=1.893±0.07)和APCT314A(Km=299.5±24.6,V_(max)=1.775±0.06)与APCWT(Km=238.2±4.58,Vmax=3.205±0.06)相比,均表现为Km值的升高和Vmax的下降。多序列比对提示,3种突变在不同物种中均具有高度保守性。结构模型提示,N355S、G392E、T314A突变的氨基酸替换与周围的氨基酸基团产生碰撞,使周围的结构产生扭曲,对PC的折叠和发挥生物学功能产生不利影响。结论:PROC基因的N355S、G392E和T314A突变通过减弱PC与底物间的结合导致PC的功能缺陷。这3种突变在蛋白结构上产生了严重的空间碰撞,影响了PC的折叠和活性位点的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C 蛋白C缺陷 基因突变 结构分析
原文传递
氧化石墨烯对体外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4
作者 吴安庆 田欣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5-271,共7页
随着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在生物电子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其对人体及其他生物体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引发的健康风险正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使用流式细胞术,免疫印迹技术检测了GO纳米片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 随着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在生物电子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其对人体及其他生物体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引发的健康风险正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使用流式细胞术,免疫印迹技术检测了GO纳米片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胞内活性氧(ROS)、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GO暴露剂量>50 mg·L^(-1)时能够引起胞内ROS增多,当暴露剂量达到100 mg·L^(-1)能够引起DNA分子损伤,导致明显的细胞周期异常,并激活了Caspase-3介导的凋亡信号通路,诱发细胞凋亡。本研究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揭示了GO对BEAS-2B细胞的损伤机制,为其诱发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CASPASE-3
下载PDF
放射性肠炎临床诊疗新进展
5
作者 马辰莺 赵晶 +2 位作者 徐晓婷 秦颂兵 周菊英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28-32,共5页
小肠胶囊内镜与双气囊小肠镜检查逐渐成为临床诊断放射性肠炎(RE)的新手段,尤其是对异常肠道组织的诊断。靶向活检或介入治疗有望实现RE的精准治疗。而筛选生物样本中的分子标志物也成为RE诊断新方向。粪便微生物群移植已成为具有前景... 小肠胶囊内镜与双气囊小肠镜检查逐渐成为临床诊断放射性肠炎(RE)的新手段,尤其是对异常肠道组织的诊断。靶向活检或介入治疗有望实现RE的精准治疗。而筛选生物样本中的分子标志物也成为RE诊断新方向。粪便微生物群移植已成为具有前景的RE治疗手段之一,此外基于传统中草药、靶问细胞死亡以及组学分析的机制研究为RE的诊疗提供了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胃肠疾病 放射性肠炎
原文传递
低氘水对^(131)I治疗甲状腺癌致辐射性胃肠炎的疗效评价
6
作者 朱静 张晓懿 +2 位作者 沈超 徐志红 陈伟 《中国辐射卫生》 2023年第5期538-541,共4页
目的探讨口服低氘水对^(131)I治疗甲状腺癌致辐射性胃肠炎的疗效。方法连续收集2022年5月—2023年2月于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核医学科采用^(131)I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下简称甲状腺癌)患者5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口服低氘水对^(131)I治疗甲状腺癌致辐射性胃肠炎的疗效。方法连续收集2022年5月—2023年2月于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核医学科采用^(131)I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下简称甲状腺癌)患者5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以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同时予口服纯净水660 mL tid,连续5 d;实验组在同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予口服低氘水660 mL tid,连续5 d。采用Fisher`s精确检验及Kaplan-Meier分析,观察比较2组患者服^(131)I后辐射性胃肠炎发生情况,及胃肠道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服^(131)I后第1天至第5天,实验组患者发生胃肠道炎症例数分别为2(8%),5(20%),2(8%),1(4%),0(0%);对照组为2(8%),8(32%),4(16%),3(12%),1(4%)。2组间胃肠道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64,P=0.044)。治疗5 d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的76%,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05,P=0.025)。结论口服低氘水对^(131)I治疗甲状腺癌致辐射性胃肠道炎临床症状的缓解具有一定的疗效。建议临床进一步探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氘水 甲状腺癌 辐射性胃肠炎 疗效评价 ^(131)I
原文传递
全身DWI在多发性骨髓瘤骨病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谢妍 惠友友 +4 位作者 姚飞荣 胡春洪 颜灵芝 吴德沛 傅琤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01-505,共5页
目的:探讨初诊症状性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DWI检查的ADC值变化特征及其与R-ISS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全身DWI检查的初诊症状性MM患者148例的资料,另选取年龄匹配的健康人30例作... 目的:探讨初诊症状性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DWI检查的ADC值变化特征及其与R-ISS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全身DWI检查的初诊症状性MM患者148例的资料,另选取年龄匹配的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比较正常对照、DWI-和DWI+组3组人群的ADC值差异,并进一步研究MM患者的ADC值与R-ISS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DWI+组患者的浆细胞百分比高于DWI-组。DWI+组患者的椎骨、胸骨、肋骨、上肢带骨、下肢带骨ADC值高于DWI-和正常对照组,DWI-组各部位ADC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临床R-ISSⅢ期患者的胸骨、肋骨、上肢带骨ADC值高于临床R-ISSⅠ和Ⅱ期患者的ADC值,而R-ISSⅠ期和Ⅱ期患者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R-ISS分期Ⅰ-Ⅲ期患者的其他骨部位如椎骨、下肢带骨ADC值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MM患者DWI+和高肿瘤浸润有关。DWI+组ADC值高于DWI-组,DWI-患者骨质ADC值仍高于正常者,且ADC值与R-ISS分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全身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R-ISS分期
原文传递
NFKBIZ基因在乳腺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及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军营 王凌霞 +3 位作者 吴茜茜 朱志宸 王波 杨欢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2年第4期482-487,共6页
目的研究NFKBIZ基因在乳腺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意义,探讨其作为诊断标志物的潜在价值。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对乳腺癌细胞系、组织中的NFKBIZ基因进行检测;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免疫... 目的研究NFKBIZ基因在乳腺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意义,探讨其作为诊断标志物的潜在价值。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对乳腺癌细胞系、组织中的NFKBIZ基因进行检测;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对乳腺癌细胞系、组织中的IκBζ蛋白进行检测;构建siRNA并转染乳腺癌细胞后进行平板克隆实验和迁移实验,检测NFKBIZ基因的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NFKBIZ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诊断效能;用统计学方法分析NFKBIZ基因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qPCR结果显示,MDA-MB-231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MCF-7(P<0.05);与癌旁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内NFKBIZ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中IκBζ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乳腺病组织;NFKBIZ基因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是0.810,cutoff值为1.418,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90.9%。NFKBIZ基因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和患者年龄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TNM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NFKBIZ基因在乳腺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成为临床诊断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NFKBIZ基因 IκBζ ROC 诊断价值
下载PDF
15 MV医用直线加速器X射线束的MCNP模拟
9
作者 邓磊 周宁 +5 位作者 瞿述根 王哲 王健 陈以水 涂彧 刘永泉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5-30,共6页
高能医用直线加速器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辐射源项及屏蔽防护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应用MCNP(Monte Carlo N-Particle Transport Code)软件对Clinac 23EX型医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15 MV X射线束进行模拟。依据厂家提供的... 高能医用直线加速器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辐射源项及屏蔽防护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应用MCNP(Monte Carlo N-Particle Transport Code)软件对Clinac 23EX型医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15 MV X射线束进行模拟。依据厂家提供的机头内部件的材料组成和几何尺寸,构建X射线模式的加速器机头精细模型,计算了不同照射野下X射线束在水模体中的百分深度剂量(Percentage Depth Dose,PDD)曲线和剖面相对剂量(Profile)曲线。模拟计算结果与三维水箱的实测结果基本吻合,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准确可靠,可应用于后续医用直线加速器各类辐射源项的研究。另外,通过分析机头不同组件对X射线束能谱及穿透能力的影响程度,可为优化屏蔽设计和放疗计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电子加速器 X射线束 百分深度剂量 蒙特卡罗
原文传递
灰区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以及预后分析
10
作者 刘霜竹 宗香萍 +5 位作者 蔡文治 何海菊 马朝霞 李嘉琦 李彩霞 吴德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3,共5页
探索灰区淋巴瘤(GZL)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以及治疗方法及预后。回顾性收集2016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10例GZ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转归情况。随访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31日,随... 探索灰区淋巴瘤(GZL)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以及治疗方法及预后。回顾性收集2016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10例GZ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转归情况。随访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31日,随访时间[M(Q_(1),Q_(3))]为40.0(28.3,59.8)个月。疗效评估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10例患者中男6例,女4例,年龄[M(Q_(1),Q_(3))]为33.5(27.3~39.5)岁。其中8例患者纵隔(胸腺)受累,7例伴结外受累。Ann Arbor分期局限期1例,进展期9例。4例患者免疫表型为CD20强表达,CD30表达,CD15不表达;6例患者免疫表型CD20表达强弱不等,CD30和CD15强表达。1例患者给予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样免疫化疗后仅获得PR,后给予增强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样免疫化疗,获得CR。5例患者给予增强的DLBCL样免疫化疗,获得CR。4例未获得CR的患者接受二线或三线挽救治疗后均获得CR。全部患者均给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巩固治疗,其中1例患者在随访33个月时复发死亡,其余患者目前均维持持续缓解状态。本研究发现GZL多发生于年轻患者,纵隔受累常见,诊断依赖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GZL可能对DLBCL样强化免疫方案更敏感,序贯ASCT巩固治疗可降低患者的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区淋巴瘤 纵隔起病 联合免疫治疗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脉冲低剂量率照射联合累及野调强放疗治疗食管癌的效果研究
11
作者 华松 王颖拓 余杰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14期17-20,共4页
目的分析脉冲低剂量率照射联合累及野调强放疗治疗食管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累及野调强放疗... 目的分析脉冲低剂量率照射联合累及野调强放疗治疗食管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累及野调强放疗,研究组采用脉冲低剂量率照射联合累及野调强放疗。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放射性肺炎发生情况、放射性食管炎发生情况、骨髓抑制发生情况、复发率、转移率。结果对照组疾病控制率(85.42%,41/48)与研究组(93.75%,45/48)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放射性肺炎分级、放射性食管炎分级、骨髓抑制分级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复发率、转移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低剂量率照射联合累及野调强放疗治疗食管癌,可在确保临床治疗效果基础上,降低放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脉冲低剂量率照射 累及野调强放疗
原文传递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联合与不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6
12
作者 黄江 邹维杰 +6 位作者 季晓燕 华伍梅 徐森 杜媛媛 周忱 徐国旭 张积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15-722,共8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与单纯抗VEGF药物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合并黄斑水肿(ME)的疗效。方法循证医学研究。分别以视网膜静脉闭(阻)塞、黄斑水肿、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贝伐单抗、雷...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与单纯抗VEGF药物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合并黄斑水肿(ME)的疗效。方法循证医学研究。分别以视网膜静脉闭(阻)塞、黄斑水肿、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贝伐单抗、雷珠单抗、康柏西普、阿柏西普、视网膜激光光凝为中英文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和在线数据库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base、Cochrane图书馆检索相关文献。选取以RVO合并ME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方案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联合激光光凝和单纯抗VEGF药物治疗相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2011年1月至2021年2月。排除重复、信息不完整或不相关文献以及病例报告和综述性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4统计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选择加权均数差(WMD)和95%可信区间(CI)作为效应量的估计值,并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评价指标为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注射次数。结果根据检索策略初步检索出461篇文献,最终纳入21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患者1156例,其中抗VEGF药物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联合治疗组)576例,单纯抗VEGF药物治疗(单纯药物治疗组)58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6、9、12个月,单纯药物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患者BCVA、C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CVA:WMD=-0.82,95%CI -2.38~ 0.74,P=0.30;CMT:WMD=-3.12,95%CI -17.25 ~11.01 ,P=0.67 )。对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ME者,联合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能更有效地降低注射次数(WMD=-0.80,95%CI-1.18~-0.42,Z=4.10,P<0.000 1 )。结论与单纯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比较,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不能更好改善RVO合并ME患者BCVA和CMT;而对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ME患者,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能有效减少抗VEGF药物注射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闭塞 黄斑水肿 血管生成抑制剂 激光凝固术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某医院粒籽源永久性植入治疗病房的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13
作者 柳怡 唐波 +3 位作者 徐瑞彩 高锦 刘建伟 孙亮 《中国辐射卫生》 2020年第6期640-645,共6页
目的研究某医院粒籽源永久性植入治疗病房内的外照射剂量水平和分布情况,对其辐射风险进行评估,为加强粒籽源永久性植入治疗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与监督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提出合理化的辐射防护建议。方法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方法对粒... 目的研究某医院粒籽源永久性植入治疗病房内的外照射剂量水平和分布情况,对其辐射风险进行评估,为加强粒籽源永久性植入治疗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与监督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提出合理化的辐射防护建议。方法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方法对粒籽源永久性植入治疗病房内10类区域的剂量水平进行为期1年的监测,并结合病人植入粒籽源数目和住院天数进行剂量分析。结果该病区一年内共收住病人1232人次,其中行粒籽源永久性植入治疗病人432人次(190人),共植入粒籽源2.746843×10^(11) Bq(7423.9 mCi),人均6.3566×10^(8) Bq(17.18 mCi),粒籽源永久性植入治疗病人年度住院天数2478天,平均住院6天。热释光剂量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点处的剂量范围为0.23~13.94 mSv,均值为3.37 mSv,中值为1.90 mSv。其中病床两侧和输液架处的剂量范围明显高于其他点位处,经剂量/活度和剂量/(活度·天)分析,其差异依旧存在,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该粒籽源永久性植入病房内存在外照射剂量偏高的点位,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应减少在此点位居留的时间或远离此点位。医护人员年度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远低于国家标准要求,亦低于本次实验点位剂量监测结果,与医护人员的实际工作和居留情况有关。工作人员在穿戴防护用品的情况下,在剂量安全范围内,可适当增加粒籽植入活度和住院天数。患者在术后穿戴防护,可明显降低其对医护人员的外照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籽源永久性植入治疗 ^(125)I 外照射放射防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