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珠铺翠 点羽成仙 故宫博物院藏重要珍宝文物中的点翠 被引量:2
1
作者 罗涵 《紫禁城》 2017年第2期106-119,共14页
拥有美丽绚烂的羽毛是禽鸟类生物最为重要的特点。从古至今,诗人们的赞美不绝于耳,画家们笔下的描摹令人叹为观止。在技艺高超的匠人们手中,这种喜爱在装饰技艺中同样得到体现。
关键词 故宫博物院 文物 技艺
下载PDF
故宫博物院馆藏清代乾隆时期紫铜五供的保护与鉴赏
2
作者 恽小钢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第24期29-31,共3页
五供是宗教活动中重要的供养器,多在祭祀、庆典中陈设于佛像或神像前,是明清时期较为常见的祭祀法器。文章以一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乾隆时期紫铜五供为对象,意图从文化内涵和历史方面探讨清宫神教文化,并翔实记录了对此件文物相关信... 五供是宗教活动中重要的供养器,多在祭祀、庆典中陈设于佛像或神像前,是明清时期较为常见的祭祀法器。文章以一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乾隆时期紫铜五供为对象,意图从文化内涵和历史方面探讨清宫神教文化,并翔实记录了对此件文物相关信息的研究和严谨的保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乾隆时期紫铜五供 原状陈列 坤宁宫 文物保护修复
下载PDF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西洋钟表 几件典型钟表修复过程中的所见
3
作者 亓昊楠 《紫禁城》 2018年第10期104-119,共16页
康熙皇帝曾赏赐葡萄牙传教士徐日昇一把绘有自鸣钟的牙金扇,其上题写:“昼夜循环胜刻漏,绸缪宛转报时全。阴阳不改衷肠性,万里遥来二百年。”
关键词 博物院 钟表 西洋 收藏 康熙皇帝 自鸣钟 传教士 葡萄牙
下载PDF
博物馆古书画复制技术的演进——以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荣宝斋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天凤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年第1期91-97,共7页
博物馆书画复制的开端以使用人工临摹技术将书画文物流传宣广或展陈替代为初衷。自1949年以来,在冯忠莲、金钟鱼、陈林斋等老一辈传承人的影响下,书画“复制品”日渐月染,后来,博物馆又相继出现多种颇具意义的可观成果。在新技术的支持... 博物馆书画复制的开端以使用人工临摹技术将书画文物流传宣广或展陈替代为初衷。自1949年以来,在冯忠莲、金钟鱼、陈林斋等老一辈传承人的影响下,书画“复制品”日渐月染,后来,博物馆又相继出现多种颇具意义的可观成果。在新技术的支持下,伴随当前文献资料的更新,通过分析“复制品”案洌和相关复制技法的使用情况,既回颐了古书画复制技术的发展脉络,亦可见其传承及演进变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古书画 复制 数字化
下载PDF
故宫院藏清代坐垫的工艺研究
5
作者 张云 王旭 任萌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5-133,共9页
为揭示三件清代(公元1644—1911年)坐垫的材料性质和染色工艺,了解宫廷坐垫制作技艺,文章利用多种科技手段对其不同颜色的纤维和内部填充物进行了科学分析。结果表明,三件垫子的表皮纤维材质是桑蚕丝,宝座垫的内部填充物是棉,方凳垫的... 为揭示三件清代(公元1644—1911年)坐垫的材料性质和染色工艺,了解宫廷坐垫制作技艺,文章利用多种科技手段对其不同颜色的纤维和内部填充物进行了科学分析。结果表明,三件垫子的表皮纤维材质是桑蚕丝,宝座垫的内部填充物是棉,方凳垫的内部填充物是灯芯草。染色纤维使用的均为清代常用的植物染料,虽然染料种类不多,但配方多样,有单一植物染色的也有套染染色的。其中,黄色有黄檗染色的也有槐米和黄檗套染的,蓝色是靛蓝染色的,绿色是靛蓝与槐米套染的,红色是黄檗和红花套染的。文章首次对宫廷坐垫的工艺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结果对此类纺织品文物的保护和修复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家纺品 宫廷坐垫 染料分析 材料鉴别 制作工艺
下载PDF
博物馆馆藏机械类文物分类与标准化发展趋势与思考
6
作者 杨晓晨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4年第5期81-88,共8页
机械类文物与其他非机械类文物存在较大的区别,应先对具备动力、运转等功能属性的机械类文物进行正确定义,并通过建立规范的分类方法,使机械类文物独立成项,以区别于不具备动力、运转等功能属性的非机械类文物。对机械类文物,除了要注... 机械类文物与其他非机械类文物存在较大的区别,应先对具备动力、运转等功能属性的机械类文物进行正确定义,并通过建立规范的分类方法,使机械类文物独立成项,以区别于不具备动力、运转等功能属性的非机械类文物。对机械类文物,除了要注重因其自身固有的物质外观属性而产生的展陈意义之外,还应注重在其设计初始时被赋予的动力、运动、运转等工作属性,综合全面地展示机械类文物的历史属性与意义。对机械类文物进行重新归类定义,采用系统性、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如科学史、技术史、机械学、冶金学、工程学等学科的方法研究其保护、修复、保存方面的措施,以实现对博物馆中特定藏品进行分类与保护的创新与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文物保护 文物分类 文物定义 古钟表
下载PDF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银镀金嵌宝石花盆形簪的保护修复研究
7
作者 展菲 罗涵 任萌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5期52-58,共7页
故宫博物院藏银镀金嵌宝石花盆形簪是清代道光年间的的面簪,属于钿花的一种,通常镶嵌于钿子的顶部,作为清代宫廷细金工艺的典型代表,此面簪背面戳记“聚珍”“二两平”,显示了宫廷首饰的制作机构为民间首饰行“聚珍斋”,且平码使用的是... 故宫博物院藏银镀金嵌宝石花盆形簪是清代道光年间的的面簪,属于钿花的一种,通常镶嵌于钿子的顶部,作为清代宫廷细金工艺的典型代表,此面簪背面戳记“聚珍”“二两平”,显示了宫廷首饰的制作机构为民间首饰行“聚珍斋”,且平码使用的是民间常用平码“二两平”。目前,该文物因存在表面污渍、金属锈蚀、宝石脱落和点翠松动脱落等伤况急需修复。在修复前利用显微观察、拉曼光谱、红外光谱(FTIR)、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Py-GC/MS)等测试技术对文物镶嵌所用宝石种属和胶粘剂成分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文物的主要镶嵌宝石材料有珍珠、尖晶石和碧玺,宝石粘接剂主要成分为蜂蜡和松香的混合材料,为了衬托粉色宝石材料,其中还加入了朱砂作为调色剂。根据文物材料特性,有针对性的进行了精细除尘、点翠粘接和宝石粘接的保护修复操作,为花丝点翠嵌宝石类的文物保护修复提供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簪 科技检测 细金工艺 保护修复 清代藏品
下载PDF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铜镀金牛驮瓶花表中璎珞的材质、工艺和保护修复研究
8
作者 王雪莹 罗涵 +4 位作者 段佩权 展菲 李合 谷岸 孔艳菊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5期33-42,共10页
18世纪英国制造的铜镀金牛驮瓶花表是清宫观赏型西洋钟表的典型器物,原放置于故宫养心殿东暖阁。由于金属丝伤断造成金牛背覆装饰的珍珠璎珞散落脱缺,所以在恢复钟表走时功能后对璎珞部分进行抢救性修复和外观复原。修复前,使用三维视... 18世纪英国制造的铜镀金牛驮瓶花表是清宫观赏型西洋钟表的典型器物,原放置于故宫养心殿东暖阁。由于金属丝伤断造成金牛背覆装饰的珍珠璎珞散落脱缺,所以在恢复钟表走时功能后对璎珞部分进行抢救性修复和外观复原。修复前,使用三维视频以及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穿制璎珞部分的金属丝和珍珠进行尺寸测量和材质检测。结果显示,璎珞原件使用直径0.15 mm、含95%Ag的镀金银丝、三种尺寸大小(直径分别为1.1 mm、1.6 mm、2.2 mm)的海水珍珠以及绿色珐琅珠托;形制为四线连环穿缀的网状珠链及珍珠流苏。修复时采用了含99%Ag的银丝以及同原件规格的珍珠。根据相关档案资料可知,清代宫廷中的璎珞常被用于佛教器物、宫灯和动物题材器物三类场景,串制材质有丝棉线和金属丝线两种。本次保护修复为今后金属丝型璎珞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璎珞 珍珠 珐琅 XRF 保护修复 清代藏品
下载PDF
故宫博物院藏唐卡典型病害修复方法探索——以颜料开裂、脱落为例
9
作者 王猷 方小济 宋纪蓉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7-148,155,共13页
本文针对故宫博物院藏绘制唐卡画心部分颜料层产生的典型病害——颜料开裂和颜料脱落为重点,对病害产生的原因和修复方法进行探索。作者依据院藏唐卡颜料调查,模拟制作了十种唐卡常用矿物颜料与不同比例动物胶调和的70组颜料色块,通过... 本文针对故宫博物院藏绘制唐卡画心部分颜料层产生的典型病害——颜料开裂和颜料脱落为重点,对病害产生的原因和修复方法进行探索。作者依据院藏唐卡颜料调查,模拟制作了十种唐卡常用矿物颜料与不同比例动物胶调和的70组颜料色块,通过自然老化和人为干预使色块在短期内加速产生颜料开裂和脱落病害,进而实施动物胶加固和补色修复实验,旨在通过观察修复效果,印证修复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宫博物院 唐卡 病害 实验 修复
原文传递
故宫博物院藏清人画《十臂积光佛母像轴》唐卡研究
10
作者 方小济 《法音》 2023年第7期42-46,共5页
故宫博物院藏清人画《十臂积光佛母像轴》是“须弥福寿——当扎什伦布寺遇上紫禁城”展览中的一件唐卡,主尊为积光佛母。这是18世纪唐卡艺术的精品,研究这件唐卡的艺术历史背景,追溯它在清代宫廷的保存状况,对其进行绘制材料分析与工艺... 故宫博物院藏清人画《十臂积光佛母像轴》是“须弥福寿——当扎什伦布寺遇上紫禁城”展览中的一件唐卡,主尊为积光佛母。这是18世纪唐卡艺术的精品,研究这件唐卡的艺术历史背景,追溯它在清代宫廷的保存状况,对其进行绘制材料分析与工艺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与解读这件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什伦布寺 清代宫廷 唐卡 保存状况 历史背景 紫禁城 故宫博物院藏 清人
原文传递
故宫博物院藏古钟表上象牙人的修护与研究
11
作者 向琬 《中国宝石》 2023年第3期158-163,共6页
本文作者自2018年正式进入故宫博物院钟表修复组进行工作与学习,时至今日,共完成古钟表上象牙人修复多件,其中包括:补配木楼三角形三套钟(一对)上八仙人的缺失部件,补配铜镀金嵌珐琅升降塔问乐钟内部佛像一尊,补配英国木楼式钟寿星一尊... 本文作者自2018年正式进入故宫博物院钟表修复组进行工作与学习,时至今日,共完成古钟表上象牙人修复多件,其中包括:补配木楼三角形三套钟(一对)上八仙人的缺失部件,补配铜镀金嵌珐琅升降塔问乐钟内部佛像一尊,补配英国木楼式钟寿星一尊,补配铜镀金珐琅葫芦顶渔樵耕读座钟上吉兽四尊,修护铜镀金嵌珐琅升降塔问乐钟上象牙四童子像,修护故宫和沈阳故宫博物院象牙人扇扇人钟各一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宫博物院 修护 象牙 木楼 乐钟 修复组 补配 珐琅
原文传递
故宫博物院藏金嵌松石佛窝的修复
12
作者 郭思达 《艺术博物馆》 2023年第3期19-24,共6页
金嵌松石佛窝为故宫博物院旧藏的宫廷礼佛法器,是众多清宫藏传佛法器物中较为独特的一种,主要用于盛装佛教圣物,可随身佩戴用以礼佛祈福。此件文物的制作工艺繁复,涉及多种工艺制作门类,用料名贵考究,整体庄重华丽。此件文物由于历史原... 金嵌松石佛窝为故宫博物院旧藏的宫廷礼佛法器,是众多清宫藏传佛法器物中较为独特的一种,主要用于盛装佛教圣物,可随身佩戴用以礼佛祈福。此件文物的制作工艺繁复,涉及多种工艺制作门类,用料名贵考究,整体庄重华丽。此件文物由于历史原因导致保存不善遭到损坏,其中涉及镶嵌类的病害伤况最为严重,集中表现为大量嵌件的脱落与缺失。本文结合文物实际情况,运用传统工艺手段对此件文物涉及镶嵌类的病害部分进行了除尘清污,对缺失的绿松石及珊瑚嵌件进行补配,对脱落嵌件进行重新粘接、整体保养,将此件佛窝修复完好,重现了昔日的光辉,并在修复中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窝 镶嵌 修复
原文传递
清宫廷清水连四纸浅探
13
作者 王璐 王玖玲 秦庆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7-74,共8页
清宫廷档案中对清水连四纸多有记载,但现有研究深度尚显不足。本研究从清宫廷档案切入,结合实物样品,对清水连四纸的基本信息和实物形态进行了阐述。清水连四纸产自清代江南省,色泽洁白,薄细滑润,价格在各类官商采办纸品内属中等水平,... 清宫廷档案中对清水连四纸多有记载,但现有研究深度尚显不足。本研究从清宫廷档案切入,结合实物样品,对清水连四纸的基本信息和实物形态进行了阐述。清水连四纸产自清代江南省,色泽洁白,薄细滑润,价格在各类官商采办纸品内属中等水平,且主要用途为裱作、匣作、敬神、修书等。旻宁御笔并蒂含芳文物样品的托纸与覆背纸纤维的显微分析显示二者成分均为毛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连四纸 手工纸 清宫廷 文物保护
下载PDF
清代宁波“胡氏宗祠祖宗像”修复技艺探研——兼论对工艺美术品修复的启示
14
作者 陈文佳 《创意与设计》 2024年第3期47-55,共9页
“祖宗像”是传统中国家庭家族慎终追远、敬祖祈福相关仪式与活动的重要构成元素,也是传统中国家庭的文化载体。明清已降,祖宗像的绘制形式趋于稳定,传世作品较多,损坏亦极为常见,如何更好地修复对于传统文化保护至关重要。本文以浙江... “祖宗像”是传统中国家庭家族慎终追远、敬祖祈福相关仪式与活动的重要构成元素,也是传统中国家庭的文化载体。明清已降,祖宗像的绘制形式趋于稳定,传世作品较多,损坏亦极为常见,如何更好地修复对于传统文化保护至关重要。本文以浙江宁波小门村胡氏宗族所藏“胡氏祖宗像”的研究及修复为中心,介绍了作品伤况、病害等基本情况,以及对这些伤况解析成因。针对这一类民间保存不当、破损严重的藏品如何进行抢救性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和材料,并对“祖宗像”如何在修复后科学保护提出建议,从而承载寄托后世对于先人的思念之情,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秀技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宗像 修复 全色
下载PDF
“第五届亚洲漆器分析新技术”学术研讨班简报
15
作者 张彤 任萌 +1 位作者 谷岸 雷勇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192,共1页
2024年4月18日-26日,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GCI)和故宫博物院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第五届亚洲漆器分析新技术RAdICAL(Recent Advances in Charactering Asian Lacquer)研讨班。GCI为漆器保护工作者理解科研数据、建立了一个世界漆制品分析数... 2024年4月18日-26日,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GCI)和故宫博物院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第五届亚洲漆器分析新技术RAdICAL(Recent Advances in Charactering Asian Lacquer)研讨班。GCI为漆器保护工作者理解科研数据、建立了一个世界漆制品分析数据的共享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数据 保护工作者 故宫博物院 共享平台 漆器 GCI 研讨班
下载PDF
故宫博物院藏宋代官窑瓷器釉的颜色无损测定 被引量:14
16
作者 丁银忠 赵兰 +2 位作者 黄卫文 侯佳钰 苗建民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6-152,共7页
本文采用积分球式分光光度仪对28件院藏宋代官窑完整器釉的颜色进行了测试分析,运用社会科学和色度学相结合的颜色分类方法,分别利用色度学中Lab均匀色度空间、LCH色度空间和分光反射光谱曲线对院藏宋代官窑瓷器釉的颜色进行定量化表征... 本文采用积分球式分光光度仪对28件院藏宋代官窑完整器釉的颜色进行了测试分析,运用社会科学和色度学相结合的颜色分类方法,分别利用色度学中Lab均匀色度空间、LCH色度空间和分光反射光谱曲线对院藏宋代官窑瓷器釉的颜色进行定量化表征和分类,从而揭示了釉的不同颜色的色度学特征。并结合宋代官窑瓷器釉的化学组成,探析院藏宋代官窑瓷器釉的化学组成与釉色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官窑 色度测定 颜色特征 化学组成 釉色
原文传递
EDXRF对故宫博物院藏宋代官窑瓷器的无损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李合 徐巍 +2 位作者 李卫东 梁国立 苗建民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7-145,共9页
目前对宋代官窑瓷器的科技研究成果主要是在测试南宋老虎洞窑、郊坛下官窑等窑址瓷片基础上取得的,尚缺乏对宋代官窑完整器的科技分析和研究。本文采用荧光能谱仪(EDXRF)在无损情况下对故宫博物院藏35件宋代官窑瓷器青釉的化学组成进行... 目前对宋代官窑瓷器的科技研究成果主要是在测试南宋老虎洞窑、郊坛下官窑等窑址瓷片基础上取得的,尚缺乏对宋代官窑完整器的科技分析和研究。本文采用荧光能谱仪(EDXRF)在无损情况下对故宫博物院藏35件宋代官窑瓷器青釉的化学组成进行了测试,并结合文献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宋代官窑瓷器青釉成分的组成特点及规律,为进一步揭示宋代官窑特征、深入探讨北宋官窑是否存在的问题、研究明清仿官窑以及区分宋官与仿官等问题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官窑 EDXRF 无损分析
原文传递
故宫博物院藏传世哥窑、明清仿哥瓷器及相关窑址瓷片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段鸿莺 丁银忠 +3 位作者 韩倩 吕成龙 雷勇 史宁昌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3-34,158,共13页
由于哥窑不见宋人记载,亦未获得确切的窑址信息,因此传世哥窑的产地和年代一直是备受学界关注和争议的焦点,也是中国古陶瓷史上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利用便携X射线荧光能谱仪对故宫博物院藏传世哥窑、明清仿哥釉器物釉进行无损测试分析... 由于哥窑不见宋人记载,亦未获得确切的窑址信息,因此传世哥窑的产地和年代一直是备受学界关注和争议的焦点,也是中国古陶瓷史上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利用便携X射线荧光能谱仪对故宫博物院藏传世哥窑、明清仿哥釉器物釉进行无损测试分析,积累了传世哥窑的相关分析数据,总结了传世哥窑及明清仿哥釉器物釉的元素组成特征,对传世哥窑器的类群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浙江、河南和江西等地相关窑址瓷片釉的元素分析结果,对传世哥窑的产地进行了初步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宫博物院藏 传世哥窑 明清仿哥 相关窑址瓷片 关联研究 产地
原文传递
对故宫博物院藏宋代官窑青瓷的拉曼光谱无损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兰 赵小春 +2 位作者 郑宏 杨百瑞 苗建民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3-164,共12页
本文通过对瓷釉玻璃态中Si-O结构弯曲、拉伸振动拉曼光谱的测量与分析,对故宫院藏的28件宋代官窑青瓷和12件明清仿官青瓷的表面釉层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拉曼光谱中位于500cm-1附近宽带与位于1000cm-1附近宽带的面积比值(Ip值),可以看... 本文通过对瓷釉玻璃态中Si-O结构弯曲、拉伸振动拉曼光谱的测量与分析,对故宫院藏的28件宋代官窑青瓷和12件明清仿官青瓷的表面釉层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拉曼光谱中位于500cm-1附近宽带与位于1000cm-1附近宽带的面积比值(Ip值),可以看出明清仿官青瓷的特征与院藏宋官窑瓷器有明显不同,而院藏宋官窑瓷器又可依照烧成温度分为两大类,该结果得到了X-射线荧光分析结果的支持。另一方面,通过瓷釉玻璃相中未熔晶相拉曼光谱的研究,对青瓷釉面效果的成因有所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宋代官窑 玻璃结构 Ip值
原文传递
故宫宁寿宫装饰彩瓷嵌片釉彩料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段鸿莺 刘瀚文 +4 位作者 杨玉洁 赵丛山 李越 曲亮 雷勇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67,共9页
故宫宁寿宫花园延趣楼、萃赏楼内檐装修釉上彩瓷装饰嵌片,是研究乾隆时期釉上彩瓷的珍贵标本。本研究采用X射线荧光能谱仪、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和实体显微镜,对乾隆时期釉上彩瓷样品进行无损分析。结果表明,蓝色、胭脂红色釉彩的基底釉... 故宫宁寿宫花园延趣楼、萃赏楼内檐装修釉上彩瓷装饰嵌片,是研究乾隆时期釉上彩瓷的珍贵标本。本研究采用X射线荧光能谱仪、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和实体显微镜,对乾隆时期釉上彩瓷样品进行无损分析。结果表明,蓝色、胭脂红色釉彩的基底釉为铅钾玻璃,白色、黄色、黄绿色、绿色釉彩的基底釉为铅玻璃。白彩的乳浊剂和着色剂为砷酸铅;蓝彩的乳浊剂为砷酸铅,着色元素为Co;黄彩为铅锡黄Ⅱ型乳浊及着色;黄绿彩为铅锡黄Ⅱ型和Cu共同作用;胭脂红彩为Au着色;绿彩为Cu着色;黑彩需覆盖透明绿彩于珠明料上才能完全发色;橘红彩为赤铁矿着色和乳浊;棕彩则为赤铁矿和Mn、Co共同着色。本研究成果可为乾隆时期釉上彩瓷的原料与工艺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时期 釉上彩 乳浊剂 着色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