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展迎接创新强国的技术创新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陈劲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共4页
从创新大国向创新强国转型是中国科技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分析中国迈向创新强国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大众创新和聚合创新两大创新范式的创新研究领域,目的是及早地为中国迈向创新强国提出先进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创新强国 创新研究 大众创新 聚合创新
下载PDF
我国企业复杂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基于三维模型的成长路径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毅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3-212,共10页
我国经济强国之路需要复杂技术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本文针对复杂技术的特点来解构复杂技术创新能力的维度构成,并结合后发国家特点从企业层面来探讨复杂技术创新能力演化的路径。本文对我国通信系统设备、造船和汽车产业三家企业的复杂... 我国经济强国之路需要复杂技术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本文针对复杂技术的特点来解构复杂技术创新能力的维度构成,并结合后发国家特点从企业层面来探讨复杂技术创新能力演化的路径。本文对我国通信系统设备、造船和汽车产业三家企业的复杂技术创新能力成长路径进行了案例研究。本文的主要学术贡献是:(1)提出系统技术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产业链创新能力三维模型,解构复杂技术创新能力的维度构成;(2)发现我国企业复杂技术创新能力成长可能路径有三种,一是从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到系统技术创新能力、再到产业链创新能力;二是从系统技术创新能力到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链创新能力;三是从系统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到产业链创新能力;(3)我国企业复杂技术创新能力成长路径的驱动因素有市场特性、技术特性和企业组织特性,这些因素的组合决定了企业复杂技术创新能力成长的起点、速度与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复杂技术 成长路径
下载PDF
复杂技术创新中的整合能力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毅 《技术经济》 CSSCI 2012年第3期7-11,95,共6页
试图回答如何在复杂技术创新中管理"内源"和"外源"能力的问题。提出:复杂技术创新中的整合能力是指企业配置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资源、针对复杂技术系统的用户需求变化持续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复杂技术创新中存在四类... 试图回答如何在复杂技术创新中管理"内源"和"外源"能力的问题。提出:复杂技术创新中的整合能力是指企业配置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资源、针对复杂技术系统的用户需求变化持续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复杂技术创新中存在四类整合能力,即部件整合能力、系统弱整合能力、系统自整合能力和系统强整合能力;整合能力的微观基础来自于对创新链的控制,创新链是与复杂技术系统相关的技术链和价值链的组合;整合能力拥有者在技术链和价值链的控制权上的差异是其所属类型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整合能力 创新管理 创新链
下载PDF
创新联合体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机制与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袁野 曹倩 +1 位作者 尹西明 陈劲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2-44,共13页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对构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模式新机制提出新要求。如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创新联合体这一“新质载体”的作用,成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对构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模式新机制提出新要求。如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创新联合体这一“新质载体”的作用,成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议题。基于扎根理论方法,提出创新联合体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引领—市场导向—场景驱动”三维理论框架,进一步集合AI产业创新联合体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典型实践案例,提炼出加快培育先导能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等创新联合体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路径。揭示创新联合体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机制和路径,为国家和各地区高效协同统筹布局产业创新联合体,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联合体 新质生产力 企业创新 科技创新 人工智能 场景驱动
下载PDF
创新视角下的企业网络能力与技术能力关系研究 被引量:34
5
作者 邢小强 仝允桓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2-186,共5页
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下,网络能力与技术能力成为企业创新成功并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通过界定网络能力与技术能力的概念与内涵,从能力的知识属性与活动特性两方面研究二者在提升过程中的互动与制约,进一步分析两种能力的相对强弱... 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下,网络能力与技术能力成为企业创新成功并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通过界定网络能力与技术能力的概念与内涵,从能力的知识属性与活动特性两方面研究二者在提升过程中的互动与制约,进一步分析两种能力的相对强弱状态对企业创新与发展的影响作用,并提出相应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能力 技术能力 网络管理 创新成功
下载PDF
我国重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文彬 王毅 《技术经济》 2011年第5期15-18,104,共5页
在对我国12家重点工业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归纳出我国重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要关注的6个问题: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加强;企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链创新能力的建立难以突破;国内市场需求... 在对我国12家重点工业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归纳出我国重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要关注的6个问题: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加强;企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链创新能力的建立难以突破;国内市场需求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面临深化问题;技术创新国际化面临严峻挑战;人才问题成为制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瓶颈。然后,从供给导向、需求导向和创新环境建设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政策 创新管理 复杂技术
下载PDF
企业创新方式选择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孙永磊 陈劲 宋晶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共7页
主要研究企业的创新方式选择对不同类型的商业模式创新的差异化影响,基于组织双元性理论,区分了五种不同的创新方式: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差异性创新、整体性创新和交互性创新,提出创新方式与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假设,结合我国企业... 主要研究企业的创新方式选择对不同类型的商业模式创新的差异化影响,基于组织双元性理论,区分了五种不同的创新方式: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差异性创新、整体性创新和交互性创新,提出创新方式与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假设,结合我国企业创新的实践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包括:除交互性创新之外,其他创新方式均有助于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而突破性创新、差异性创新和交互性创新能够驱动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的产生,渐进性创新对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具有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方式选择 双元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 实证研究
下载PDF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组成要素及内部一致模型研究 被引量:35
8
作者 王娜 王毅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4-29,67,共7页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包含外部环境、产业体系、硬件条件、软件条件和人才五个要素。本文首先阐述了各要素包含的内容和作用,然后阐述了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内部一致性模型。本文认为,不断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调节...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包含外部环境、产业体系、硬件条件、软件条件和人才五个要素。本文首先阐述了各要素包含的内容和作用,然后阐述了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内部一致性模型。本文认为,不断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调节各个要素之间的一致性,可以使整个产业生态系统效用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内部一致性模型 文化创意产业
下载PDF
产业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的比较研究——基于北京市科委资助科研项目的统计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建玲 李纪珍 《技术经济》 2009年第6期11-17,66,共8页
本文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的科研项目的调研和统计分析入手,分析了这些科研项目所涉及的产业共性与关键技术的异同点、组织管理和发展过程,探讨了产业共性与关键技术如何促进北京产业的技术创新,分析了政府在产业共性与关键技术... 本文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的科研项目的调研和统计分析入手,分析了这些科研项目所涉及的产业共性与关键技术的异同点、组织管理和发展过程,探讨了产业共性与关键技术如何促进北京产业的技术创新,分析了政府在产业共性与关键技术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性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共性技术 关键技术 供给与扩散 组织管理 政府作用
下载PDF
影响突破性创新的环境因素分析和实证研究 被引量:37
10
作者 张洪石 付玉秀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2期255-263,共9页
本文着重于对影响突破性创新的环境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提出有关理论假设;其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相关的资料与数据,运用SPSS软件分析各个环境因素对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的不同影响;最后得出研究结论以为促进企业... 本文着重于对影响突破性创新的环境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提出有关理论假设;其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相关的资料与数据,运用SPSS软件分析各个环境因素对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的不同影响;最后得出研究结论以为促进企业进行突破性创新提供有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破性创新 环境因素
下载PDF
国家开放创新体系构成要素与国家绩效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凌学忠 吴贵生 李纪珍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8,共10页
总结了国家开放创新体系3个方面主要构成要素(知识、资源和市场)的开放性,比较了不同构成要素的开放性对国家创新绩效和经济绩效的影响及其异同,验证了国家开放创新体系的重要性。研究表明:知识开放性对国家开放创新体系的影响最为明显... 总结了国家开放创新体系3个方面主要构成要素(知识、资源和市场)的开放性,比较了不同构成要素的开放性对国家创新绩效和经济绩效的影响及其异同,验证了国家开放创新体系的重要性。研究表明:知识开放性对国家开放创新体系的影响最为明显;专利作为知识要素的核心指标,能从侧面反映国家开放创新体系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创新绩效 经济绩效 知识开放性 资源开放性 市场开放性
下载PDF
基于结构洞理论的用户主导创新成因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苏楠 吴贵生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77,共5页
从用户主导创新的组织特性出发,运用结构洞理论分析了用户主导创新的成因,认为用户主导创新是结构洞弱势方进行平衡运作的结果,用户通过与国内制造商建立共益性关系桥接了在传统创新组织模式下由外商占据的结构洞位置并从中获益。
关键词 用户创新 用户主导创新 合作创新 结构洞理论 装备制造业
下载PDF
企业创新服务平台组织管理体系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毅 李纪珍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8-46,共9页
本文探讨企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与管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组织管理体系问题。本文对国外5个相关案例做了文献研究,对国内3个省级企业创新服务平台做了实地调研。基于这些研究,本文对企业创新服务平台组织管理体系做了系统探讨。本文主要的... 本文探讨企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与管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组织管理体系问题。本文对国外5个相关案例做了文献研究,对国内3个省级企业创新服务平台做了实地调研。基于这些研究,本文对企业创新服务平台组织管理体系做了系统探讨。本文主要的学术贡献体现为以下观点:(1)企业创新服务平台依托主体的异质性有利于提高平台的能力;(2)政府投入和平台运行收费机制的有效设计能够保证企业创新服务平台的资金流良性循环;(3)企业创新服务平台中的知识流整合是平台持续运行的关键;(4)企业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行需要提升软实力,可以通过加大对软课题研究的支持,为平台建设的方向提供战略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创新服务平台 组织管理体系 知识流动
下载PDF
突破性商业模式创新要素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蕊 吴贵生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4-32,115,共10页
采用多案例建构理论研究方法,运用扎根理论数据分析手段,构建了突破性商业模式创新的要素体系。研究发现:价值主张、关键活动、伙伴网络、收入模型和成本结构是突破性商业模式创新的5个核心要素;至少一个核心要素的质变将导致突破性商... 采用多案例建构理论研究方法,运用扎根理论数据分析手段,构建了突破性商业模式创新的要素体系。研究发现:价值主张、关键活动、伙伴网络、收入模型和成本结构是突破性商业模式创新的5个核心要素;至少一个核心要素的质变将导致突破性商业模式创新的发生;每个核心要素拥有若干细分维度,核心要素的质变意味着至少有一个该要素的细分维度发生质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创新 突破性创新 扎根理论
下载PDF
中国复杂技术产业的市场追赶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左浩 王毅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8-125,共8页
选取汽车、造船、通信设备、制药、装备制造五个典型产业,对我国复杂技术产业的市场追赶路径进行研究。文章探讨了与市场追赶紧密相关的市场壁垒和市场破坏,提出用于刻画市场追赶路径的两个重要维度——需求宽度和需求深度,然后论述典... 选取汽车、造船、通信设备、制药、装备制造五个典型产业,对我国复杂技术产业的市场追赶路径进行研究。文章探讨了与市场追赶紧密相关的市场壁垒和市场破坏,提出用于刻画市场追赶路径的两个重要维度——需求宽度和需求深度,然后论述典型产业的市场追赶起点和路径。研究发现:成熟技术产业的市场追赶起点都是从首次需求开始,在需求宽度上有普遍分布;新兴技术产业的市场追赶起点多样性明显,在需求宽度上分布广泛,在需求深度上有普遍分布;市场追赶路径有纵向、斜向和横向三种;从需求宽度来看,在产业追赶过程中,国内需求是基础、国际需求是关键,按照国际需求标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追赶才是对国内市场需求的有效利用;从需求深度来看,在产业追赶过程中,首次需求是基础、需求升级是关键,按照未来需求升级的趋势、满足首次需求的追赶才是对首次需求的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技术创新 市场追赶 需求宽度 需求深度
下载PDF
需求导向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理论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毅 《技术经济》 CSSCI 2013年第1期9-13,30,共6页
以8家重点工业企业(哈电、大唐电信、中国船舶、海尔、海信、奇瑞、长庆油田、鞍钢)为案例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需求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中的作用机理,提出需求导向的技术创新能力成长理论模型———"需求导向-实践积累-能力跃迁... 以8家重点工业企业(哈电、大唐电信、中国船舶、海尔、海信、奇瑞、长庆油田、鞍钢)为案例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需求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中的作用机理,提出需求导向的技术创新能力成长理论模型———"需求导向-实践积累-能力跃迁"模型。该模型包括以下3个命题:第一,需求导向是指企业主动把握需求带来的创新实践机会,这些机会来自需求宽度(国家战略需求、国际市场需求、国内市场需求和企业内部需求)和需求深度(首次需求、需求升级和创造需求)的不同组合及其动态变化;第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表现为能力宽度(整体产品/工艺技术能力)和能力深度(核心技术能力)的动态组合提升,这种积累是企业在技术创新核心过程的5个要素(技术来源、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制造和自主品牌)的动态组合上进行持续实践的结果;第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可以形成向"主导产业链创新的能力"的跃迁,该能力的主导力量来源具有多样性,由整体产品/工艺技术能力、核心技术能力、自主品牌3个核心要素及其不同组合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需求导向 创新能力 整体技术 核心技术
下载PDF
2008年42城市制造业企业跟踪调查结果--技术创新活动调查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习保 《技术经济》 2010年第2期1-21,共21页
2008年10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对我国42个城市的部分规模以上企业的自主创新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内容以这些企业在过去三年从事的企业各项创新基本情况为主,包括从事产品创新的情况、产品创新来源、从事工艺创新的情况、工... 2008年10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对我国42个城市的部分规模以上企业的自主创新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内容以这些企业在过去三年从事的企业各项创新基本情况为主,包括从事产品创新的情况、产品创新来源、从事工艺创新的情况、工艺创新来源、主要技术活动类型、创新信息来源、创新的影响因素、技术创新的效果、创新的保护方式、企业的环境和战略、医药企业的外部环境、IT企业的外部环境、企业对自主创新和开放的认识等。本文介绍了该调查的内容及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调查 产品创新 工艺创新
下载PDF
数字时代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研究综述 被引量:8
18
作者 侯二秀 徐嵘琦 +1 位作者 尹西明 侯文丽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8-93,共16页
数字经济时代,创新生态系统成为企业竞合的主要形态,但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和赋能作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治理研究亟待加强。本文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方法,针对WOS和CNKI数据库中2000年1月—2022年6月的159... 数字经济时代,创新生态系统成为企业竞合的主要形态,但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和赋能作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治理研究亟待加强。本文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方法,针对WOS和CNKI数据库中2000年1月—2022年6月的1593篇相关文献进行关键词共享、高频词时区划分、热点词聚类和突现词辨析等计量分析和比较,分析中外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研究的进展、演进路径,讨论其内涵外延和基本理论,展望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的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研究发现:首先,中外对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研究在时间上并不同步,国外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随后由起步期进入平稳增长期,再到高速增长期,而中国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研究先后经历了萌芽期、渐进期和高速增长期;其次,中外研究均体现了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输入、治理过程和治理输出的基础理论逻辑;最后,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科技创新责任治理、区块链治理、知识产权安全治理、创新制度与政策变革等问题是共同关注的前沿动向,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治理研究方法扩展及治理动态化问题或将成为未来研究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 治理 科学知识图谱 文献计量 数字经济
下载PDF
我国复杂技术产业的市场追赶态势研究:国际贸易视角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晗 王毅 《技术经济》 2011年第7期71-76,共6页
从国际贸易的视角来探讨我国复杂技术产业的市场追赶态势。研究发现:我国复杂技术产业的市场追赶绩效明显,就产品和工艺都复杂的产品而言,我国出口额占全世界出口额的比例从2000年的2.41%快速上升到2008年的10.96%,产品和工艺都复杂的... 从国际贸易的视角来探讨我国复杂技术产业的市场追赶态势。研究发现:我国复杂技术产业的市场追赶绩效明显,就产品和工艺都复杂的产品而言,我国出口额占全世界出口额的比例从2000年的2.41%快速上升到2008年的10.96%,产品和工艺都复杂的产品的出口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例从2000年的46.43%上升到2008年的72.35%;从中、美、德、日、韩五国的比较结果来看,在产品和工艺都复杂的产品的出口总额中,2000—2008年间美国和日本所占份额都在下降,德国和韩国缓慢增长,我国快速增长,从第5位上升到第2位;从国际贸易平衡来看,在产品和工艺都复杂的产品领域,2000—2008年间我国成功地从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但同期日本和德国在此类产品上一直保持较高的贸易顺差,我国和日本、德国在复杂技术产业领域的贸易顺差还有较大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技术 市场追赶 国际贸易 技术创新
下载PDF
国内产业协同创新研究的演进路径、核心议题与前沿展望 被引量:1
20
作者 侯二秀 赵月圆 +1 位作者 郭昕冉 尹西明 《创新科技》 2022年第4期10-20,共11页
21世纪以来,国内关于协同创新的研究大量涌现,相对而言针对产业协同创新的研究却较为稀缺。通过刻画产业协同创新的研究进展,分析产业协同创新的前沿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推进产业协同创新的发展。筛选出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2001—2... 21世纪以来,国内关于协同创新的研究大量涌现,相对而言针对产业协同创新的研究却较为稀缺。通过刻画产业协同创新的研究进展,分析产业协同创新的前沿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推进产业协同创新的发展。筛选出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2001—2021年的634篇相关文献,借助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高频词时区划分以及关键词聚类等计量分析和比较,分析国内产业协同创新研究的演进路径、核心议题和前沿动向。研究发现:首先,国内产业协同创新研究在起步期成果较少,随后经历了成长期、成熟期,近年来进入转型升级期;其次,国内研究的核心议题体现出以企业为核心,以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中介为基本主体的产业协同创新基础理论框架;最后,知识管理、技术市场、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等问题是共同关注的前沿动向,数字产业协同创新、产业区块链、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及其治理等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协同创新 可视化 科学知识图谱 CITESPA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