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化教育实践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
1
作者 李运林 郭绍青 +4 位作者 刘繁华 徐福荫 陈庆贵 张学波 钟丽霞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17,共6页
从电化教育专业创建发展的实践中,回顾电化教育发展的历程,用系统科学协同论观点,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即政——事物的管理系统;产——事物的产业系统;学——事物的学科教学系统;研——事物的科研系统;用——事物的事业系统... 从电化教育专业创建发展的实践中,回顾电化教育发展的历程,用系统科学协同论观点,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即政——事物的管理系统;产——事物的产业系统;学——事物的学科教学系统;研——事物的科研系统;用——事物的事业系统。该机制可以促进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同时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有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教育实践 电化教育系统 “政产学研用” 协同发展 机制
下载PDF
2023中国教育技术研究前沿与热点年度报告
2
作者 李雅瑄 陈昂轩 贾积有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26,共6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教育技术领域全力思考和回答“教育强国、技术何为”的时代命题。中国教育技术研究脉络清晰,紧紧锚定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牢牢把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这一根本指针,从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汲取发...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教育技术领域全力思考和回答“教育强国、技术何为”的时代命题。中国教育技术研究脉络清晰,紧紧锚定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牢牢把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这一根本指针,从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汲取发展动力,以新课标实施与教育评价改革为研究的关键着力点,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探索出了现实研究路径,并突出了振兴乡村教育、助推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这一时代责任。2024年,中国教育技术研究将继续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理论引导,坚持深化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坚持推动终身学习的中国方案,助力教育改革的深水突围,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贡献智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技术 中国电化教育 研究重点 研究脉络 未来展望
下载PDF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探析
3
作者 邢西深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4年第3期18-22,共5页
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开发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提供了海量的优质资源,功能强大实用,使用简单便捷。智慧平台的有效使用,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及教师能力提升,推进“双减”政策... 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开发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提供了海量的优质资源,功能强大实用,使用简单便捷。智慧平台的有效使用,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及教师能力提升,推进“双减”政策实施。为了推动智慧平台的深入广泛使用,需要基于智慧平台建设校本化的数字资源,构建符合地方实际的教学模式,建立常态化应用的保障机制,从而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使用效益,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基础教育 高质量发展 数字资源 教师发展
下载PDF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师研修板块建设与应用
4
作者 李巧红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4年第3期28-32,共5页
教育部在2022年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文中基于实践经验介绍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师研修”板块如何通过资源、功能的建设和应用助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汇聚优质资源,形成教师自主学习的发展模式;开展专题教师培... 教育部在2022年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文中基于实践经验介绍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师研修”板块如何通过资源、功能的建设和应用助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汇聚优质资源,形成教师自主学习的发展模式;开展专题教师培训,形成超大规模教师在线培训模式;建设工作室开展活动,形成线上线下协同教研模式;构建五级管理系统,形成基于数据的教师研修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智慧中小学平台 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 教师研修
下载PDF
我国教育技术概念的新界定 被引量:2
5
作者 艾伦 刘强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3年第2期3-11,共9页
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对教育技术的功能作用提出了新要求。从美国AECT教育技术的定义出发,通过对教育技术一词作词源分析,在哲学本体论存在者存在形态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特点,在全新的语境下对教育技术进行全新的... 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对教育技术的功能作用提出了新要求。从美国AECT教育技术的定义出发,通过对教育技术一词作词源分析,在哲学本体论存在者存在形态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特点,在全新的语境下对教育技术进行全新的概念界定,使其概念更加清晰、功能更加明确,能够在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 本体论 物质形态 思维形态 教育资源
下载PDF
中外义务教育发展政策对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艾伦 刘强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3年第4期3-9,共7页
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义务教育的均衡性体现在教育资源配备的一致性上,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则强调了教育质量的均衡一致性,这是至关重要的。世界有关国家义务教育政策在年限、地域性、公平性以及教育装备标准化方面都与我国义务教... 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义务教育的均衡性体现在教育资源配备的一致性上,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则强调了教育质量的均衡一致性,这是至关重要的。世界有关国家义务教育政策在年限、地域性、公平性以及教育装备标准化方面都与我国义务教育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这些差异的深入分析,做出科学理性判断,为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强制性教育 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 教育装备配备标准
下载PDF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影响因素及推广策略研究
7
作者 刘玉涵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4年第5期12-19,共8页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抓手,为建设教育强国、数字中国,深化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提供助力。至今平台已上线近2年,全国注册用户数破亿,有一定的应用基...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抓手,为建设教育强国、数字中国,深化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提供助力。至今平台已上线近2年,全国注册用户数破亿,有一定的应用基础,但也存在活跃度差异大、常态化应用难等问题。研究通过实地访谈调研和技术接受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归纳总结出环境、价值、技术三方面的平台应用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环境方面借助地方专家引领,优秀案例示范;价值方面需全流程确保资源精品化,全方面助力教育数字化;技术方面要加强组织培训,优化平台体验三类推广策略,同时结合创新扩散理论,组织省级专家指导团队在各地开展推广策略实践,形成不同场景下可复制推广的优秀典型案例,助力平台常态化高质量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应用影响因素 推广策略
下载PDF
义务教育数字资源标准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康晓宇 艾伦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9-124,133,共7页
我国义务教育的强迫性特点决定了它具有教育资源配备标准的要求,而义务教育的地域性特点决定了教育资源配备的均衡性要求。该文从这两点出发,并根据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特点,提出义务教育数字资源标准化的意义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数字教... 我国义务教育的强迫性特点决定了它具有教育资源配备标准的要求,而义务教育的地域性特点决定了教育资源配备的均衡性要求。该文从这两点出发,并根据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特点,提出义务教育数字资源标准化的意义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数字教育资源标准化不同于传统教育资源标准,在标准制订时除了关注不同标准的类型及其限定对象,同时必须对智能化教育资源的准入给出标准化的规定。该文讨论了义务教育数字资源标准化的意义、目的、研究的必要性、标准体系的架构、标准建立的方法,为义务教育数字资源标准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 数字资源 标准体系 配备标准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与关键启示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海南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65,共6页
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重塑社会形态,驱动教育场域深刻变革,影响并重构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育人模式。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加速步入快车道,业务数字化、技术融合化、数据价值化等特征在教育场域逐渐深化。文... 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重塑社会形态,驱动教育场域深刻变革,影响并重构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育人模式。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加速步入快车道,业务数字化、技术融合化、数据价值化等特征在教育场域逐渐深化。文章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为切入点,以教育事业与数字技术的交织演进为主线,分析数字化转型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从协同融合、制度保障、创新涌现、育人本质和应用提升五个维度,探讨数字化转型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启示,以期探求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教育场域的发展路径,为驱动数字化变革与教育事业同频共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教育场域 信息技术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洪文秋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6-82,100,共8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大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将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资源建设缺少系统规划,存在优质资源短缺,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大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将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资源建设缺少系统规划,存在优质资源短缺,资源建设与应用脱节,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该研究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升级迭代需求,研制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建设与应用模型,构建德育板块中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建设的顶层设计,搭建资源应用场景,总结课程资源应用方法,确保资源专业化、精品化、体系化建设,有助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建设,构建开放的资源建设体系,服务各类用户的学习需求,推动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供给的良好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资源建设与应用
下载PDF
立象尽意:全媒介阅读视域下的中小学影视教育——创新价值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碧琦 庞加欣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3年第1期83-87,共5页
影视教育是信息化时代全媒介阅读的形式之一,兼具教育资源与教学方式“一体两面”属性。影像传播的教育功能相关研究传统悠久,互联网时代技术赋能的影视传播更是以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等特性成为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与中小学生成长特点... 影视教育是信息化时代全媒介阅读的形式之一,兼具教育资源与教学方式“一体两面”属性。影像传播的教育功能相关研究传统悠久,互联网时代技术赋能的影视传播更是以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等特性成为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与中小学生成长特点和认知规律十分契合,有利于支撑德育、学科融合教学,培育审美、提升人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但目前中小学影视教育仍存在不足,未来发展应从理念、机制创新入手,建设整合多元力量、协同共享的中小学影视教育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介阅读 影视教育 创新价值 路径探索
下载PDF
地方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基于E市的问卷调研
12
作者 康晓宇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3年第7期92-96,共5页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才的培养。中共“二十大”与党和国家一系列政策为地方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文中在E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发现了地方职...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才的培养。中共“二十大”与党和国家一系列政策为地方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文中在E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发现了地方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发展现状 问卷调查 数据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技术赋能乡村教育振兴的推进现状及路径研究——以“三个课堂”创新应用实践为例
13
作者 李雅瑄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3年第7期61-66,共6页
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事关国计民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战略性问题,其背后蕴藏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且极具现实价值。“三个课堂”作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时代教育公平发展的有效途径,其对提升义务教育阶... 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事关国计民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战略性问题,其背后蕴藏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且极具现实价值。“三个课堂”作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时代教育公平发展的有效途径,其对提升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特别是偏远地区教育质量具有显著成效。文中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联盟于2021年底面向全国征集到的“三个课堂”典型应用案例为研究内容,系统梳理了“三个课堂”的发展脉络,总结分析了“三个课堂”的建设现状及突出问题,旨在为探索深化普及“三个课堂”常态化按需应用的有效路径,精准规划下一阶段的目标、任务、重点工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课堂” 技术赋能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的历史进程、向度与路径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卫民 付涛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7-134,共8页
教育信息化是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该文梳理了教育信息化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的视听电教、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网络整合、“人工智能+智慧教育”四个发展阶段,经过梳理提出,在历史演进中信息技术发挥... 教育信息化是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该文梳理了教育信息化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的视听电教、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网络整合、“人工智能+智慧教育”四个发展阶段,经过梳理提出,在历史演进中信息技术发挥了丰富和升级教育手段、提升教育效能和改变教学主体生命形态、影响和转变课堂组织方式,不断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效的重要作用。通过探析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活动“七要素”的嬗变与未来向度,提出了教育信息化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的路径: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主体的信息化素养;搭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评”一体化平台;建构基于网络互联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空间;建构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档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教学活动要素
下载PDF
论教育资源 被引量:7
15
作者 艾伦 刘强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2年第11期6-12,共7页
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教育资源是教育赖以生存的条件。从汉语“资源”一词的词源分析出发,厘清其本质概念,并通过对教育起源的分析,提出了教育的人类生存条件起源说,为教育资源概念的语言描述界定和范围边界界定提供了依据。对教... 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教育资源是教育赖以生存的条件。从汉语“资源”一词的词源分析出发,厘清其本质概念,并通过对教育起源的分析,提出了教育的人类生存条件起源说,为教育资源概念的语言描述界定和范围边界界定提供了依据。对教育资源概念的讨论为教育资源实践工作的科学定位,为教育现代化发展中教育资源功能作用的正确发挥,以及今后教育资源理论研究深入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 教育资源 生存条件 概念 聚类
下载PDF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情况、典型模式与赋能策略 被引量:4
16
作者 曾媛 黄志南 +1 位作者 薛瑾 黄旭光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8-104,共7页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是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内容,建好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对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意义深远。应用模式是对应用行为的深度凝练,该研究从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是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内容,建好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对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意义深远。应用模式是对应用行为的深度凝练,该研究从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实践的角度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厘清国家平台应用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平台应用模式具有多主体参与、多环节融入、全方位服务和全过程评价的四个特征,深入剖析了双师课堂和自主学习两种典型应用模式,并进一步探讨了聚焦一线教育教学优化应用模式、加强优质数字资源整合满足不同需求、优化国家平台功能结构促进提质增效、加大培训推广力度提供典型示范四方面赋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智慧教育平台 应用模式 教育数字化
下载PDF
基础教育数字化生态的主要内涵与实践指向 被引量:4
17
作者 邢西深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3年第9期60-65,共6页
近年来,数字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基础教育中广泛应用。文中分析了数字技术对基础教育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包括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遭到消解,容易沦为技术的奴隶;泛在学习和碎片化知识,难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广泛的数字技术应用,容易导... 近年来,数字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基础教育中广泛应用。文中分析了数字技术对基础教育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包括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遭到消解,容易沦为技术的奴隶;泛在学习和碎片化知识,难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广泛的数字技术应用,容易导致隐私泄露和信息安全;数字化学习和虚拟时空,影响了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为此,提出了基础教育数字化生态的内涵,并且基于内涵所涉及的教育主体、教育实践和数字技术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不断提升师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实现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不断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管理,实现教育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因需而用,实现数字技术应用的“极简化”,为基础教育数字化的生态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基础教育 教育数字化生态 实践指向
下载PDF
新技术赋能中小学劳动教育
18
作者 雷静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2年第9期72-75,共4页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人类的劳动形态发生了改变,劳动教育也随之发生变化。针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现状调查问卷结果,发现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资源不足、课程实施方式单一、专业师资队伍欠缺等问题。新技术...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人类的劳动形态发生了改变,劳动教育也随之发生变化。针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现状调查问卷结果,发现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资源不足、课程实施方式单一、专业师资队伍欠缺等问题。新技术赋能中小学劳动教育,应借助新技术构建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平台、创新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形式、探索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网络培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技术赋能 中小学 劳动教育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我国高等教育拔尖人才培养 被引量:11
19
作者 管佳 韩婷芷 徐国兴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7-101,共5页
拔尖人才培养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我国高等院校历经长期探索,旨在通过个性化的拔尖教育,为社会培养一批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内生文化力的高素质人才。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拔尖人才的个性化培育... 拔尖人才培养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我国高等院校历经长期探索,旨在通过个性化的拔尖教育,为社会培养一批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内生文化力的高素质人才。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拔尖人才的个性化培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该文立足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拔尖人才培养的逻辑理路,回顾我国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现实困境,对拔尖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开展理论探讨,并最终勾勒出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我国高等院校拔尖人才甄别与选拔、培养与指导、监测与管理等全过程的未来发展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高等教育 拔尖人才培养 个性化教学
下载PDF
乡村创客教育中的项目学习模式研究
20
作者 寇思佳 任一豪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3年第2期84-90,共7页
在智慧教育体系下,创客教育逐渐兴起,同时偏远薄弱地区(乡村)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乡村创客教育中的项目学习模式是当地传统教学的补充。创客教育把学生作为中心,注重处理困难的过程,着力于帮助学生形成跨学科思维水准和系统逻辑思维水... 在智慧教育体系下,创客教育逐渐兴起,同时偏远薄弱地区(乡村)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乡村创客教育中的项目学习模式是当地传统教学的补充。创客教育把学生作为中心,注重处理困难的过程,着力于帮助学生形成跨学科思维水准和系统逻辑思维水平等核心素养。创客教育主要通过项目学习模式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创客教育也有利于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有助于实现乡村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实现教育公平。通过分析创客教育中的项目学习模式的核心理念,结合乡村教育现状确定了研究方向;对于偏远地区实施创客教育中的项目学习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从乡村教师、学生及乡村课程改革的角度设计了3个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创客教育在偏远薄弱地区的发展模型;提出了创客教育中的项目学习模式在偏远薄弱地区推广的策略,尝试为偏远薄弱地区的创客教育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远薄地区乡村 创客教育 项目学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