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材建设研究的使命与挑战 被引量:2
1
作者 潘信林 《基础教育课程》 2021年第9期47-51,共5页
新时代的教材建设研究工作,应聚焦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围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教材中的创新性呈现与创造性转化,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伟业与大中小学教材体系中的青少年党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 新时代的教材建设研究工作,应聚焦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围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教材中的创新性呈现与创造性转化,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伟业与大中小学教材体系中的青少年党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材体系中的涵养与彰显,课程教材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等课题展开,以此推进课程教材基础研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充分发挥教材铸魂育人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建设 教材研究 教材体系 使命与挑战
下载PDF
课程与教学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探索与实践——基于首届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的思考
2
作者 袁帅 潘信林 《基础教育课程》 2024年第6期4-8,共5页
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是摆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面前的时代课题。课程与教学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要坚持基础研究,以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发展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供原创性理论支持;坚持立足实践,铸牢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和自主知识体... 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是摆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面前的时代课题。课程与教学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要坚持基础研究,以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发展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供原创性理论支持;坚持立足实践,铸牢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和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经验基础;坚持“顶天立地”,恪守和弘扬课程与教学论“求真崇善”的文化内涵和学术传统;坚持问题导向,牢牢把握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关键领域和重点问题;坚持自主创新,牢牢把握中国教育现代化对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与教学论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学科建设 探索与实践
下载PDF
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推进公共管理学科发展与教材建设——首届公共管理学科发展与教材建设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昊杰 潘信林 《公共管理评论》 CSSCI 2024年第1期235-240,共6页
一、会议概述.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由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组织、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举办的首届公共管理学科发展与教材建设研讨会于2023年11月11-12日在湖北武汉成功召开。来自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 一、会议概述.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由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组织、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举办的首届公共管理学科发展与教材建设研讨会于2023年11月11-12日在湖北武汉成功召开。来自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近50家单位、学术组织的有关领导和专家,《中国教育报》《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公共管理评论》《公共行政评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媒体、期刊、出版社的代表,以及研讨会入选论文作者等共170余人参加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报》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 科学研究发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京大学 公共管理学科
下载PDF
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话语体系建设的战略意义、发展逻辑与实践指向
4
作者 马丽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3-193,共11页
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话语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发挥教材育人功能奠定坚实基础,为原创性、高水平教材建设提供关键支撑。当前,教材话语体系在服务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以及利教易学等方面存在差距,集中反映在话... 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话语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发挥教材育人功能奠定坚实基础,为原创性、高水平教材建设提供关键支撑。当前,教材话语体系在服务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以及利教易学等方面存在差距,集中反映在话语的原创性、科学性、思想性、时代性、可读性问题上。话语体系建设要遵循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主体性和开放性相融合、传统性和现代性相贯通。其实践重点包括打造标识性概念范畴,搭建框架体系;坚持学生为本,增强话语共鸣;加强交流借鉴,丰富话语方式;完善体制机制,激发建设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识性概念 话语体系 教材体系 自主知识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
下载PDF
教材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结构框架、运行成效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湉祎 潘信林 李正福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0-66,共7页
教材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系统,包括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与物质保障。进入新时代,我国着力构建教材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党对教材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政治保障;明晰权责统一、运转高效的教材治理结构,健全组织保障;... 教材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系统,包括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与物质保障。进入新时代,我国着力构建教材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党对教材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政治保障;明晰权责统一、运转高效的教材治理结构,健全组织保障;建立系统规范、科学有效的教材建设制度,完善制度保障;调动教材建设主体积极性,强化经费与物质保障。面向未来,围绕高质量建设目标,建立健全彰显中国特色、适应新时代要求、促进学生发展的教材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必须坚持强化教材意识形态正确导向,强化地方和高校的主体意识与责任,分类制定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教材质量督查和责任追究制度,重点优化教材编写和审查环节,健全教材向教学转化的工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建设 质量保障体系 结构框架 中国特色
下载PDF
建立健全更加公平的教材供给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潘信林 罗妍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3-54,共12页
优化教材资源配置,推进教育公平,建立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匹配的教材供给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前教育战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中之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教... 优化教材资源配置,推进教育公平,建立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匹配的教材供给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前教育战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中之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教材供给公平方面进行了科学的制度设计和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当前进一步建立健全更加公平的教材供给机制,要坚持国家事权,进一步加强国家统编教材建设和使用以巩固政策公平;要坚持质量优先,全面提升大中小学教材质量以强化质量公平;要坚持分级分类,加强特殊群体、重点学科、不同层次教材建设以彰显机会公平;要坚持数字赋能,加强新形态教材和数字教材建设以凸显数字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教材供给机制 教材建设
原文传递
新时代高校教材建设:战略定位、制度设计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3
7
作者 潘信林 骆枳 《探求》 2022年第2期93-100,共8页
新教材是教育教学的关键要素。高校教材在落实立德树人、支撑教育强国、贯彻国家事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整个教育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显。总的来看,高校教材管理制度设计重在强化审核把关,建设现代化教材治理体系和健全教材评选制... 新教材是教育教学的关键要素。高校教材在落实立德树人、支撑教育强国、贯彻国家事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整个教育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显。总的来看,高校教材管理制度设计重在强化审核把关,建设现代化教材治理体系和健全教材评选制度。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在彰显中国特色、时代特色、数字特色上下功夫,推出更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适应时代要求的精品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材 战略定位 制度设计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坚持和弘扬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 被引量:2
8
作者 潘信林 《文化软实力》 2021年第3期21-26,共6页
新时代文化自信是对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传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自信于中国文化的世界“半壁”地位,坚... 新时代文化自信是对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传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自信于中国文化的世界“半壁”地位,坚持为我所用,建设中国新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科学性和人民性,同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当下价值。坚持和弘扬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飞跃,要传承好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要吸取其他民族优秀文化,要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好文化自信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文化自信 党史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