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噬细胞在肾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丁自强 黄青松 曹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巨噬细胞浸润在各种肾脏疾病中是一把双刃剑,决定肾组织损伤和修复的结局。巨噬细胞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局部微环境不同,巨噬细胞可极化为M1型或M2型。M1型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活性氧(ROS)等炎症介质,引起肾组织炎症和... 巨噬细胞浸润在各种肾脏疾病中是一把双刃剑,决定肾组织损伤和修复的结局。巨噬细胞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局部微环境不同,巨噬细胞可极化为M1型或M2型。M1型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活性氧(ROS)等炎症介质,引起肾组织炎症和肾纤维化;相反,M2型巨噬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抗炎介质,抑制肾脏炎症而促进肾纤维化。不同表型的巨噬细胞在肾损伤和修复过程中发挥的不同作用,了解肾脏局部微环境中决定巨噬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因素,可为治疗肾病寻找到新的靶点,为肾病患者提供一条新的生物替代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极化 肾损伤 修复 综述
原文传递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慧晶 李若梅 +2 位作者 李悦 杨硕 贺志安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842-846,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D-二聚体(D-dimer)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9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修订后的亚特兰大分类标准将患者分为轻症...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D-二聚体(D-dimer)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9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修订后的亚特兰大分类标准将患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n=95)、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n=73)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n=41);依据是否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为MODS组(n=35)和非MODS组(n=174),另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RDW、D-dimer、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清Ca^2+、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等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参数对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SAP组患者RDW、D-dimer、PT、APTT、FIB、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MAP组和MSAP组(P<0.05),血清Ca^2+水平低于对照组、MAP组和MSAP组(P<0.05);MSAP组患者RDW、D-dimer、PT、APTT、FIB、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和MAP组(P<0.05),血清Ca^2+水平低于对照组和MAP组(P<0.05);MAP组与对照组患者RDW、D-dimer、PT、AP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组患者血清Ca^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MODS组患者RDW、D-dimer、PT、APTT、FIB、APACHEⅡ评分高于非MODS组(P<0.05),血清Ca^2+水平低于非MODS组(P<0.05)。入院时RDW诊断SAP及MODS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6.40%(AUC为0.895,95%可信区间为0.843~0.948,P<0.05)和15.39%(AUC为0.816,95%可信区间为0.737~0.895,P<0.05);D-dimer诊断SAP及MODS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35mg·L^-1(AUC为0.907,95%可信区间为0.862~0.953,P<0.05)和1.48mg·L^-1(AUC为0.835,95%可信区间:0.726~0.943,P<0.05);RDW联合D-dimer检测诊断SAP及MODS的AUC分别为0.932和0.847。结论联合检测RDW及D-dimer可作为评估早期AP严重程度的实验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D-DIMER 凝血功能 急性胰腺炎 严重程度评估
下载PDF
蓝萼甲素通过HMGB1信号通路调节滋养细胞炎症反应 被引量:4
3
作者 朱琳琳 贺晓丹 徐祉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4-408,共5页
目的:研究蓝萼甲素(GLA)对JAR细胞HMGB1炎症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探讨GLA与HMGB1相互作用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GLA(0. 01、0. 1、1、10μg/ml)刺激培养JAR细胞48 h后,qRT-PCR与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MGB1RNA与蛋白水平的表达;荧光素酶... 目的:研究蓝萼甲素(GLA)对JAR细胞HMGB1炎症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探讨GLA与HMGB1相互作用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GLA(0. 01、0. 1、1、10μg/ml)刺激培养JAR细胞48 h后,qRT-PCR与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MGB1RNA与蛋白水平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NF-κB表达活性;激光共聚焦检测HMGB1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 ELISA检测培养液HMGB1的含量。结果:0. 1μg/ml GLA刺激培养JAR细胞,HMGB1表达与NF-κB活性升高最显著,随着GLA浓度的增加,两者表达水平反而下降; GLA刺激培养JAR细胞可引起HMGB1从胞核转移入胞浆,进而分泌到胞外。结论:GLA通过HMGB1信号通路调节JAR细胞炎症反应,且作用效果与剂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萼甲素 高迁移率簇蛋白B1 滋养细胞
下载PDF
细胞自噬对HTLV-1在HeLa细胞中复制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黄青松 丁自强 +7 位作者 牛志国 王婷婷 侯小美 毛璐爽 吕若涵 李泽 黄新祥 王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8-212,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HTLV-1)感染后的复制动力学及其对宿主细胞状态的影响。方法将HTLV-1病毒阳性细胞系MT2与HeLa细胞进行共培养,获得病毒早期感染模型,免疫印迹检测病毒核心蛋白p19、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9、... 目的探讨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HTLV-1)感染后的复制动力学及其对宿主细胞状态的影响。方法将HTLV-1病毒阳性细胞系MT2与HeLa细胞进行共培养,获得病毒早期感染模型,免疫印迹检测病毒核心蛋白p19、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9、自噬相关蛋白LC3;real-time PCR检测病毒载量;荧光素酶活性检测3′长末端重复序列(3′-LTR)转录活性;免疫荧光检测自噬体数目。结果通过细胞共培养成功模拟了早期病毒感染;共培养后4 h、8 h、16 h、24 h、36 h,病毒核酸载量及长末端重复序列3′-LTR转录活性逐渐增加(P〈0.01),24-36 h达到平台期;而核心蛋白p19的表达4 h可以检测到,但8 h后降低,16 h后又升高,24 h和36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毒感染后宿主细胞中caspase-3/7/9的活性及蛋白没有明显变化(P〉0.05),但是自噬相关蛋白LC3B/LC3A比例逐渐上升,伴有胞内自噬体数目的增加(P〈0.01)。结论HTLV-1病毒复制动力学与宿主细胞的自噬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 复制动力学 细胞凋亡 细胞自噬
原文传递
EGR1对HTLV-1病毒感染后宿主细胞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黄青松 牛志国 +8 位作者 赵伟栋 丁自强 毋梦林 侯小美 吕若涵 毛璐爽 李泽 黄新祥 王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92-496,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对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HTLV-1)感染后宿主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获得病毒早期感染模型,免疫印迹检测病毒核心蛋白p19、宿主细胞EGRl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EGRl的5’端调控序列转录... 目的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对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HTLV-1)感染后宿主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获得病毒早期感染模型,免疫印迹检测病毒核心蛋白p19、宿主细胞EGRl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EGRl的5’端调控序列转录活性;筛选有效的EGRlsiRNA,将EGR1 siRNA转染HeLa细胞,随后HTLV.1病毒阳性细胞系MT2与HeLa细胞进行共培养,免疫印迹检测病毒核心蛋白p19、EGR1、自噬相关蛋白LC3;real-timePCR检测病毒载量;免疫荧光检测自噬体数目。结果共培养后,宿主细胞EGR1蛋白表达和调控序列荧光素酶活性逐渐增强,且EGRl蛋白的表达与细胞自噬水平呈现正相关;筛选了有效的EGRlsiRNA,命名为siE2;共培养模型干扰EGRI的表达后,病毒核酸载量、核心蛋白p19的表达以及自噬相关蛋白LC3B/LC3A比例均下调,同时伴有胞内自噬体数目的减少(P〈0.01)。结论EGR1与HTILV-1感染后宿主细胞自噬水平和病毒复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 细胞自噬 病毒复制
原文传递
cGAS识别HTLV-1反转中间体并诱导STING依赖性的固有免疫应答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月 崔钰晗 +5 位作者 宋迪 关宇鹤 陈凡 陈蒙蒙 杨波 王洁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8-173,共6页
目的探讨DNA识别受体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在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HTLV-1)感染过程中对病毒反转中间体的识别以及诱导的下游信号通路。方法将生物素标记的HTLV-1的反转中间体ssDNA90转染入HeLa细胞,采用免疫共沉淀试验检... 目的探讨DNA识别受体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在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HTLV-1)感染过程中对病毒反转中间体的识别以及诱导的下游信号通路。方法将生物素标记的HTLV-1的反转中间体ssDNA90转染入HeLa细胞,采用免疫共沉淀试验检测cGAS与ssDNA90的相互作用;将HeLa细胞与HTLV-1阳性细胞系MT2共培养,采用免疫共沉淀的方法检测cGAS与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的相互作用;采用siRNA的方法在HeLa细胞中敲减STING,24 h后再转染入cGAS表达质粒,24 h后与MT2细胞共培养24 h,real-time PCR实验检测HeLa细胞中干扰素(IFN)-β、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趋化因子(RANTES)、肿瘤坏死因子(TNF)-α、HTLV-1病毒蛋白Tax、p19以及HBZ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HeLa细胞中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和p65的磷酸化水平。结果cGAS与ssDNA90存在相互作用;cGAS与STING存在相互作用,且作用部位在胞质中;在敲减STING的HeLa细胞中,cGAS过表达对IFN-β、RANTES和TNF-α的表达量无明显影响,对HTLV-1病毒蛋白Tax、p19和HBZ的表达量无明显影响,对IRF3和p65的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cGAS可结合HTLV-1的反转中间体ssDNA90并通过STING激活固有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 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 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 DNA识别受体 反转中间体
原文传递
cGAS通过调控固有免疫应答抑制HTLV-1在HeLa细胞中复制 被引量:5
7
作者 马玲玲 郭志祥 +5 位作者 宋迪 刘月 崔钰晗 关宇鹤 杨波 王洁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22-826,共5页
目的 探讨DNA识别受体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在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HTLV-1)感染HeLa细胞过程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HeLa细胞与MT2细胞(HTLV-1阳性T细胞)共培养,采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cGAS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DNA识别受体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在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HTLV-1)感染HeLa细胞过程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HeLa细胞与MT2细胞(HTLV-1阳性T细胞)共培养,采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cGAS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构建带有血凝素(HA)标签的cGAS表达质粒,转染入HeLa细胞24 h后与MT2细胞共培养24 h,免疫印迹试验检测HeLa细胞中HTLV-1病毒蛋白Tax和p19的表达量,real-time PCR检测HeLa细胞中HTLV-1病毒基因Tax、p19、Env、HBZ以及px转录本的量,同时免疫印迹试验检测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和p65的磷酸化水平,real-time PCR检测干扰素(IFN)-β、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趋化因子(RANTES)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量.结果 与MT2细胞共培养后,HeLa细胞中cGAS的表达升高;转染有cGAS表达质粒的HeLa细胞与对照组细胞相比,在与MT2细胞共培养后,Tax和p19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量减少,Tax、p19、EnV、HBZ以及px转录本的量减少,IRF3和p65的磷酸化水平升高,IFN-β、IP-10、RANTES和TNF-α的表达量增加.结论 cGAS在HTLV-1感染的HeLa细胞中可能具有促进固有免疫应答并抑制HTLV-1病毒复制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 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 DNA识别受体 逆转 录病毒
原文传递
cGAS促进HTLV-1反转中间体ssDNA90诱导的固有免疫应答 被引量:2
8
作者 郭志祥 宋迪 +5 位作者 刘月 崔钰晗 马玲玲 关宇鹤 杨波 王洁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34-439,共6页
目的探讨DNA识别受体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在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HTLV-1)的反转中间体诱导的固有免疫信号通路中的调控功能。方法将HTLV-1的反转中间体ssDNA90转染入HeLa细胞,采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cGAS在HeLa细胞... 目的探讨DNA识别受体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在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HTLV-1)的反转中间体诱导的固有免疫信号通路中的调控功能。方法将HTLV-1的反转中间体ssDNA90转染入HeLa细胞,采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cGAS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将cGAS表达质粒,转染入HeLa细胞,24 h后再转染入ssDNA90,real-time PCR试验检测HeLa细胞中干扰素(IFN)-β、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趋化因子(RANTES)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免疫印迹试验检测HeLa细胞中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和p65的磷酸化水平;采用siRNA的方法在HeLa和佛波酯(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诱导分化的THP1(PMA-THP1)细胞中沉默cGAS的表达,24 h后再转染入ssDNA90,real-time PCR试验检测HeLa和PMA-THP1细胞中IFN-β、IP-10、RANTES和TNF-α的表达,免疫印迹试验检测HeLa和PMA-THP1细胞中IRF3和p65的磷酸化水平。结果ssDNA90转染后,HeLa细胞中cGAS的表达升高;转染有cGAS表达质粒的HeLa细胞与对照组细胞相比,在ssDNA90刺激后,IFN-β、IP-10、RANTES和TNF-α的表达量增加,IRF3和p65的磷酸化水平升高;沉默cGAS表达的HeLa和PMA-THP1细胞与对照组细胞相比,在ssDNA90刺激后,IFN-β、IP-10、RANTES和TNF-α的表达量降低,IRF3和p65的磷酸化水平下降。结论cGAS在HTLV-1的反转中间体ssDNA90诱导的固有免疫应答中可能具有促进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 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 DNA识别受体 反转中间体 固有免疫应答
原文传递
IFI16在HTLV-1阳性T细胞中对病毒蛋白和促炎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崔钰晗 关宇鹤 +7 位作者 刘月 张葛 陈凡 陈蒙蒙 孙静靓 任晓文 杨波 王洁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68-673,共6页
目的探讨DNA识别受体干扰素诱导蛋白16(IFI16)在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1型病毒(HTLV-1)阳性T细胞中对HTLV-1病毒蛋白和促炎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不同的HTLV-1阳性T细胞系中,采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IFI16在HTLV-1阳性T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构... 目的探讨DNA识别受体干扰素诱导蛋白16(IFI16)在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1型病毒(HTLV-1)阳性T细胞中对HTLV-1病毒蛋白和促炎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不同的HTLV-1阳性T细胞系中,采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IFI16在HTLV-1阳性T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构建IFI16基因沉默siRNA并用免疫印迹检测其IFI16敲低表达的效率;用siRNA在HTLV-1阳性T细胞系中敲低IFI16表达后,通过real-time PCR和采用免疫印迹分别检测HTLV-1病毒蛋白Tax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的表达量;并通过real-time PCR检测干扰素(IFN)-α、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HTLV-1病毒基因Tax以及Env的表达量。结果与HTLV-1病毒阴性T细胞Jurkat相比,IFI16在HTLV-1阳性T细胞MT2、MT4以及C8166中表达均增高;在MT2和MT4细胞中用siRNA敲低IFI16表达后,HTLV-1病毒蛋白Tax表达量上升,IFN-α、IFN-γ以及TNF-α的表达量下降。结论在HTLV-1病毒稳定感染的MT2和MT4细胞中,IFI16表达量上升,从而促进干扰素和促炎因子的产生,进而抑制HTLV-1病毒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I16 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 干扰素 T淋巴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蓝萼甲素通过IL-6调节HCCLM3细胞STAT3信号通路的表达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琳琳 徐祉轩 张明明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08-612,共5页
目的研究蓝萼甲素(glaucocalyxin A,GLA)调节HCCLM3细胞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信号通路表达的作用,探讨GLA影响HCCLM3细胞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0.1 ng/ml、1 ng/m... 目的研究蓝萼甲素(glaucocalyxin A,GLA)调节HCCLM3细胞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信号通路表达的作用,探讨GLA影响HCCLM3细胞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0.1 ng/ml、1 ng/ml、10 ng/ml、100 ng/ml、1 000 ng/ml)GLA分组刺激培养HCCLM3细胞48 h,qRT-PCR与Western blot分别检测IL-6、STAT3/pSTAT3^Tyr705、MMP9 mRNA与蛋白质的表达;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L-6的浓度。结果0.1 ng/ml GLA刺激培养HCCLM3细胞48 h,IL-6 mRNA与蛋白质的表达升高,STAT3^Tyr705磷酸化增强,侵袭迁移的细胞增多,分泌至胞外的IL-6浓度也有所升高;随浓度增加,1 000 ng/ml GLA对IL-6的表达、STAT3磷酸化及细胞侵袭迁移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GLA能够调节HCCLM3细胞IL-6的表达,并通过IL-6影响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作用效果与剂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萼甲素 白细胞介素-6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肝癌
原文传递
HTLV-1病毒感染诱导宿主细胞线粒体损伤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雪 谢业成 +4 位作者 郭仪琳 李雪露 刘奂弟 段良伟 牛玉娜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98-903,共6页
目的探讨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HTLV-1)感染后对宿主细胞中过氧化物(ROS)的产生及线粒体损伤的影响。方法使用MT2-HeLa细胞共培养体系建立HTLV-1病毒感染模型,采用特异性荧光探针标记法检测细胞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和线粒体总量... 目的探讨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HTLV-1)感染后对宿主细胞中过氧化物(ROS)的产生及线粒体损伤的影响。方法使用MT2-HeLa细胞共培养体系建立HTLV-1病毒感染模型,采用特异性荧光探针标记法检测细胞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和线粒体总量;Annexin 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检测病毒蛋白Tax和p19以及线粒体蛋白TIM23和TOM20;使用逆转录抑制剂(ZDV)处理MT2细胞,Real-time PCR检测相对病毒载量,检测HTLV-1复制被抑制后对线粒体蛋白和总量的影响。结果共培养24 h后,宿主细胞中的ROS水平显著上升,未见明显的凋亡现象,而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蛋白和线粒体总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当MT2细胞中HTLV-1病毒的复制被ZDV处理抑制后,细胞中的ROS水平和线粒体总量回升。结论HTLV-1病毒感染可致使宿主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导致线粒体损伤,可能活化了自噬机制降解受损伤的线粒体,维持细胞的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 过氧化物 氧化应激 线粒体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