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中p53、EGFR表达及与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关系
1
作者 乔子英 苏蔚 钟加滕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17期49-50,共2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肿瘤抑制蛋白(p5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与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7月开封市妇产医院病理科10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病理组织行免疫组化,观察组织内p53、EGFR表达情况;收集患者临...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肿瘤抑制蛋白(p5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与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7月开封市妇产医院病理科10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病理组织行免疫组化,观察组织内p53、EGFR表达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53、EGFR表达与病理参数关系。结果: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53突变型和EGFR阳性者与肿瘤大小、淋巴转移、病理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p53、EGFR在乳腺癌中呈高表达,与患者病理组织学分级等病理特征呈正相关,可对患者预后提供一定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53 EGFR 组织学分级 预后
下载PDF
3-溴丙酮酸单独或联合牛熊去氧胆酸钠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存活、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2
作者 于建 高五集 +2 位作者 段永彬 陆枢桠 钟加滕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401-408,共8页
目的探讨3-溴丙酮酸(3-BP)单独或联合牛熊去氧胆酸钠(TUDCA)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存活、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人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随机分为0μmol·L^(-1)3-BP组、40μmol·L^(-1)3-BP组、80μmol·L^... 目的探讨3-溴丙酮酸(3-BP)单独或联合牛熊去氧胆酸钠(TUDCA)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存活、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人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随机分为0μmol·L^(-1)3-BP组、40μmol·L^(-1)3-BP组、80μmol·L^(-1)3-BP组、120μmol·L^(-1)3-BP组,分别用含终浓度0、40、80、120μmol·L^(-1)3-BP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存活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cleaved-capsase-3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Bip)、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p-EIF-2α)、转录激活因子4(ATF4)的表达。将对数生长期的人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随机分为0μmol·L^(-1)3-BP组、5μmol·L^(-1)3-BP组、10μmol·L^(-1)3-BP组、20μmol·L^(-1)3-BP组、40μmol·L^(-1)3-BP组,分别用含终浓度0、5、10、20、40μmol·L^(-1)3-BP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培养0、24、48、72、96 h时的细胞增殖能力。另将对数生长期K56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3-BP组、TUDCA组、3-BP+TUDCA组,分别使用含终浓度0μmol·L^(-1)3-BP和0 mmol·L^(-1)TUDCA、40μmol·L^(-1)3-BP、0.25 mmol·L^(-1)TUDCA、40μmol·L^(-1)3-BP和0.25 mmol·L^(-1)TUDCA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leaved-capsase-3的表达。结果3-BP干预16 h时,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0μmol·L^(-1)3-BP组、40μmol·L^(-1)3-BP组、80μmol·L^(-1)3-BP组、120μmol·L^(-1)3-BP组细胞存活能力呈显著降低趋势(F=542.170,P<0.05)。药物干预16 h时,3-BP组、TUDCA组、3-BP+TUDCA组细胞存活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3-BP+TUDCA组细胞存活能力显著低于3-BP组和TUDCA组(P<0.05)。3-BP干预24、48、72、96 h时,随3-BP干预浓度的升高,0μmol·L^(-1)3-BP组、5μmol·L^(-1)3-BP组、10μmol·L^(-1)3-BP组、20μmol·L^(-1)3-BP组、40μmol·L^(-1)3-BP组细胞增殖能力呈显著降低趋势(F=284.875、819.658、199.535、467.633,P<0.05)。随着3-BP干预浓度的增加,0μmol·L^(-1)3-BP组、40μmol·L^(-1)3-BP组、80μmol·L^(-1)3-BP组、120μmol·L^(-1)3-BP组细胞的凋亡率及Bax、cleaved-capsase-3蛋白呈显著升高趋势,Bcl-2蛋白呈显著降低趋势(F=2148.278、1176.838、1350.646、6765.482,P<0.05)。随着3-BP浓度的升高,0μmol·L^(-1)3-BP组、40μmol·L^(-1)3-BP组、80μmol·L^(-1)3-BP组、120μmol·L^(-1)3-BP组细胞Bip、p-EIF-2α、ATF4蛋白相对表达量呈显著升高趋势(F=1600.447、504.672、1949.837,P<0.05);0μmol·L^(-1)3-BP组、40μmol·L^(-1)3-BP组、80μmol·L^(-1)3-BP组、120μmol·L^(-1)3-BP组细胞的EIF-2α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34,P>0.05)。3-BP+TUDCA组细胞凋亡率及Bax、cleaved-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3-BP组、TUDCA组(P<0.05);3-BP+TUDCA组细胞的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3-BP组、TUDCA组(P<0.05)。结论3-BP可显著抑制人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的增殖和存活能力,促进K562细胞凋亡,并可诱导内质网应激的发生;内质网应激抑制剂TUDCA可增加3-BP对K562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抑制K562细胞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性白血病 3-溴丙酮酸 牛熊去氧胆酸钠 内质网应激 凋亡
下载PDF
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前后临床病理观察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军红 张瑜 +1 位作者 苏蔚 钟加滕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 通过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经胃镜活检标本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标本的病理学观察,探讨术前及术后病理诊断差异的原因及改善方法。方法 根据2019版WHO消化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分别对57例术前诊断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且有... 目的 通过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经胃镜活检标本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标本的病理学观察,探讨术前及术后病理诊断差异的原因及改善方法。方法 根据2019版WHO消化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分别对57例术前诊断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且有ESD标本对照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病理学观察,比较其差异。结果 57例ESD术前病理提示食管LGIN患者中,ESD术后升级至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2例(3.51%),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25例(43.86%),术后病理升级率为47.37%;术后仍诊断LGIN者23例,病理诊断一致率为40.35%;诊断食管炎症性病变伴反应性或修复性增生7例,术后病理降级率为12.28%。57例中因内镜活检部位局限造成的诊断不一致25例(43.86%);因组织破碎、挤压过甚所致诊断困难造成的诊断不一致2例(3.51%);因病理诊断标准把握及判读主观差异造成的诊断不一致23例(40.35%);内镜取检部位及病理判读双方面因素均存在造成诊断不一致7例(12.28%)。结论 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活检及ESD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偏低,主要表现为术后级别升高,内镜活检应结合内镜所见,必要时多点活检;病理诊断应参照2019版WHO诊断标准,不典型病例建议至少3名医师共同判读;处理不应仅局限于当次组织活检诊断或定期内镜随访,应结合内镜形态,必要时重复活检或积极行ESD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临床病理
原文传递
白藜芦醇对哺乳动物雄性生殖系统有益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邵明广 陈举昆 +5 位作者 王天阳 吴科瑜 王宇 李思强 李恩中 贾慧婕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4-11,共8页
白藜芦醇(RSV)是一种非黄酮类多酚有机化合物,分为反式与顺式两种,因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脂、延缓衰老、抗肿瘤和保护心血管系统等优良的生物学活性,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发掘白藜芦醇作为新型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功能性保健品... 白藜芦醇(RSV)是一种非黄酮类多酚有机化合物,分为反式与顺式两种,因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脂、延缓衰老、抗肿瘤和保护心血管系统等优良的生物学活性,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发掘白藜芦醇作为新型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功能性保健品和药品开发应用提供依据,本文在分析形成雄性生殖系统障碍原因的基础上,从反式白藜芦醇对睾丸损伤的保护、生殖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精子发生作用的影响及对精子活力的保护等方面归纳总结其在哺乳动物雄性生殖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雄性生殖障碍 精子发生 睾丸损伤 精子冷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4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信号通路促进肝细胞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
5
作者 李巍 徐梓山 +3 位作者 马柯 张静雨 胡晓云 贺国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6-795,共10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4(PXMP4)对肝细胞癌(HCC)细胞迁移和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HCC组织中PXMP4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在HCCLM3和MHCC97H细胞中干...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4(PXMP4)对肝细胞癌(HCC)细胞迁移和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HCC组织中PXMP4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在HCCLM3和MHCC97H细胞中干扰PXMP4,在Huh7和MHCC97L细胞中过表达PXMP4,利用WB和qPCR法验证干扰/过表达效率。利用CCK-8、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干扰/过表达PXMP4对H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WB法检测干扰/过表达PXMP4或0、5、10和20μmol/L U0126处理对HCC细胞中N-cadherin、E-cadherin、vimentin、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p-ERK表达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HCC组织中PXMP4呈高表达(P<0.05)。临床病理分析发现,PXMP4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联(P<0.05)。在HCC细胞中,干扰PXMP4后抑制细胞增殖、侵袭和EMT进程(P<0.05);反之,过表达PXMP4后促进HCC细胞增殖、侵袭及EMT进程(P<0.05)。此外,PXMP4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促进HCC细胞EMT进程,U0126处理同样能够抑制HCC细胞EMT进程。结论:PXMP4在HCC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HCC细胞分化有关联,PXMP4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促进HCC细胞EMT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4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迁移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原文传递
G蛋白β2亚基对结直肠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
6
作者 刘荣 王永霞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619-624,630,共7页
目的探讨G蛋白β2亚基(GNB2)对结直肠癌细胞体外迁移和体内转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人胚肾细胞293FT随机分为对照组和shGNB2组,对照组293FT细胞转染PSPAX2、PMD2G、Control质粒,shGNB2组293FT细胞转染PSPAX2、PMD2G、shG... 目的探讨G蛋白β2亚基(GNB2)对结直肠癌细胞体外迁移和体内转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人胚肾细胞293FT随机分为对照组和shGNB2组,对照组293FT细胞转染PSPAX2、PMD2G、Control质粒,shGNB2组293FT细胞转染PSPAX2、PMD2G、shGNB2质粒,分别收集病毒上清液。将对数生长期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RKO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shGNB2组,应用293FT细胞对照组病毒上清液转染对照组HCT116和RKO细胞,应用293FT细胞shGNB2组病毒上清液转染shGNB2组HCT116和RKO细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对照组和shGNB2组HCT116、RKO细胞中GNB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对照组和shGNB2组HCT116、RKO细胞中GNB2、波形蛋白(Vimentin)、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划痕愈合实验检测对照组和shGNB2组HCT116、RKO细胞划痕愈合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对照组和shGNB2组HCT116、RKO细胞迁移细胞数。分别取对照组和shGNB2组HCT116细胞2×106个注射于裸鼠皮下,3周后取出皮下肿瘤,剪成1 mm 3大小的组织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只4~5周龄雌性裸鼠分为对照组和shGNB2组,每组4只;将对照组HCT116细胞皮下瘤组织块接种于对照组裸鼠回盲部肠浆膜处,shGNB2组HCT116细胞皮下瘤组织块接种于shGNB2组裸鼠回盲部肠浆膜处;记录裸鼠死亡时间,取出肝脏,观察肝脏肿瘤转移数。结果shGNB2组HCT116、RKO细胞中GNB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培养48 h时,shGNB2组HCT116、RKO细胞划痕愈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hGNB2组HCT116、RKO细胞迁移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shGNB2组裸鼠肝内转移瘤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shGNB2组HCT116、RKO细胞中Vimentin、N-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干扰GNB2表达可有效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转移能力,其机制可能是GNB2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过程来参与结直肠癌细胞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G蛋白β2亚基 迁移 转移
下载PDF
氟西汀早期干预对改善APP/PS1小鼠认知障碍和海马突触可塑性的作用
7
作者 王思雨 陈佳慧 +4 位作者 李璐 李宜培 王黎 靳力 贾慧婕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3期289-294,共6页
目的研究氟西汀早期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和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雄性阿尔茨海默病APP/PS1双转基因(APPswePSEN1dE9)小鼠24只,随机分为AD模型组(AD组)和氟西汀干预组(FLX组)... 目的研究氟西汀早期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和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雄性阿尔茨海默病APP/PS1双转基因(APPswePSEN1dE9)小鼠24只,随机分为AD模型组(AD组)和氟西汀干预组(FLX组),并以12只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Con组)。从2月龄起,FLX组小鼠开始连续15 d的氟西汀水溶液(浓度1 g·L^(-1))腹腔注射给药,AD组和Con组小鼠接受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给药结束4个月后(相当于6月龄时)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认知功能,电生理检测小鼠海马突触可塑性,免疫印迹检测海马中突触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海马中淀粉样蛋白-β(Aβ)含量。结果氟西汀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AD转基因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和海马神经元细胞突触可塑性,增加AD转基因小鼠海马中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并降低海马Aβ含量。结论氟西汀早期干预能有效改善AD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和突触可塑性造成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氟西汀 小鼠 APP/PS1 认知障碍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通过下调程序性细胞死亡1蛋白表达逆转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Cis的顺铂耐药性 被引量:6
8
作者 姬颖华 杨晓煜 +2 位作者 孟祥丽 王瑾 路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43-749,共7页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Oxy)对顺铂(Cis)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A549/Cis细胞)耐药性影响和机制。方法 A549或A549/Cis细胞单独用Cis 2,4,8,16,32和64 mg·L^-1或与Oxy 20 mg·L^-1联合处理24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抑制率和耐...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Oxy)对顺铂(Cis)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A549/Cis细胞)耐药性影响和机制。方法 A549或A549/Cis细胞单独用Cis 2,4,8,16,32和64 mg·L^-1或与Oxy 20 mg·L^-1联合处理24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抑制率和耐药指数(RI)。A549/Cis细胞分为细胞对照、Cis 5 mg·L^-1、Oxy 20 mg·L^-1、Cis 5 mg·L^-1+Oxy 20 mg·L^-1、Cis 5 mg·L^-1+空载对照质粒(pc-NC)、Cis 5 mg·L^-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过表达质粒(pc-PD1)和Cis 5 mg·L^-1+Oxy 20 mg·L^-1+pc-PD1组。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Cis细胞凋亡,RT-qPCR检测A549/Cis细胞中PD1 m 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A549/Cis细胞中PD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is对A549细胞的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0.25 mg·L^-1,对A549/Cis细胞的IC50为36.33 mg·L^-1,RI=3.54。Cis+Oxy 20 mg·L^-1组A549/Cis细胞IC50为10.67 mg·L^-1,RI为1.04。与A549/Cis细胞对照组相比,Cis 5 mg·L^-1组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变化,Oxy 20 mg·L^-1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与Cis 5 mg·L^-1组相比,Cis 5 mg·L^-1+Oxy 20 mg·L^-1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Cis5 mg·L^-1+pc-PD1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P<0.01);与Cis 5 mg·L^-1+Oxy 20 mg·L^-1组相比较,Cis 5 mg·L^-1+Oxy 20 mg·L^-1+pc-PD1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P<0.01)。与A549/Cis细胞对照组相比,Cis 5 mg·L^-1组A549/Cis细胞中PD1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Oxy 20 mg·L^-1组A549/Cis细胞中PD1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Cis 5 mg·L^-1组相比,Cis 5 mg·L^-1+Oxy 20 mg·L^-1组A549/Cis细胞中PD1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Cis 5 mg·L^-1+pc-PD1组A549/Cis细胞中PD1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Cis 5 mg·L^-1+Oxy 20 mg·L^-1组相比较,Cis 5 mg·L^-1+Oxy 20 mg·L^-1+pc-PD1组A549/Cis细胞中PD1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A549/Cis细胞对照组相比,Cis 5 mg·L^-1组A549/Cis细胞中PD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Oxy 20 mg·L^-1组A549/Cis细胞中PD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Cis 5 mg·L^-1组相比,Cis 5 mg·L^-1+pc-NC组A549/Cis细胞中PD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Cis 5 mg·L^-1+Oxy 20 mg·L^-1组A549/Cis细胞中PD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Cis 5 mg·L^-1+pc-PD1组A549/Cis细胞中PD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Cis 5 mg·L^-1+Oxy 20 mg·L^-1组相比较,Cis 5 mg·L^-1+Oxy 20 mg·L^-1+pc-PD1组A549/Cis细胞中PD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 Oxy通过下调PD1抑制A549/Cis细胞凋亡,并逆转A549/Cis细胞对Cis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Oncomine数据库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海军 陈秋月 宋娜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51-1057,共7页
Oncomine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癌基因芯片数据库和综合数据挖掘平台之一,该数据库整合了GEO、TCGA和已发表文献来源的RNA和DNA-seq数据。数据库目前含有715个基因表达数据集(datasheet)、86 733个人体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样本的信息,且有... Oncomine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癌基因芯片数据库和综合数据挖掘平台之一,该数据库整合了GEO、TCGA和已发表文献来源的RNA和DNA-seq数据。数据库目前含有715个基因表达数据集(datasheet)、86 733个人体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样本的信息,且有新的数据不断更新。Oncomine数据库囊括的肿瘤类型有19种,包括:膀胱癌、脑/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胃癌、头/颈肿瘤、肾癌、白血病、肝癌、肺癌、淋巴瘤、黑色素瘤、骨髓瘤、卵巢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肉瘤。本文就如何利用Oncomine数据库,进行肿瘤组织中癌基因表达差异性分析以及基因共表达分析、癌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拷贝数分析、多组研究数据集的荟萃分析(metaanalysis)、以及癌基因表达与患者生存率关系等进行分析。通过该数据库可以对肿瘤癌基因进行研究前的筛查,有利于发现新的肿瘤生物标记物或治疗靶点,为临床科学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comine数据库 癌基因 基因表达与分析
原文传递
Ikaros通过靶向c-KIT抑制B-ALL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娜 贾慧婕 +9 位作者 陈秋月 邹亚文 陈银泽 齐金博 杨俊 邱艳艳 胡庆 谷腾腾 马晓艳 王海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78-784,共7页
Ikaros是一种重要的造血细胞分化与发育调控因子,其基因结构、蛋白质活性的改变与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致癌基因c-KIT与白血病的发生有直接联系,但Ikaros与c-KIT之间的调控关系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报道,在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 Ikaros是一种重要的造血细胞分化与发育调控因子,其基因结构、蛋白质活性的改变与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致癌基因c-KIT与白血病的发生有直接联系,但Ikaros与c-KIT之间的调控关系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报道,在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细胞中,Ikaros可靶向调控c-KIT基因的转录与蛋白质表达。通过在人B-ALL细胞系Nalm6中分别高表达和shRNA干扰Ikaros后,qRT-PCR与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Ikaros可直接抑制c-KIT基因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Ikaros及其突变体对c-KIT基因的直接靶向作用。结果显示,野生型Ikaros可明显抑制c-KIT的表达,而突变体则不能。进一步利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romatin-immunoprecipitation,Ch IP),检测Ikaros对c-KIT上游启动子序列的结合活力。结果显示,Ikaros蛋白在c-KIT的上游调控区约-500 bp处有明显的结合。Ikaros通过靶向cKIT上游启动子,抑制c-KIT表达,抑制B-ALL细胞的增殖,为临床治疗白血病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内转录因子Ikaros 致癌基因c-KIT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基因表达与调控
原文传递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DIAPH3表达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11
作者 贺国洋 陈庆庆 +8 位作者 葛虹 常海敏 张静雨 孙媛 邓美静 王文鑫 孙瑞利 千新来 李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7-543,共7页
目的探讨Diaphanous相关成蛋白3(diaphanous-related formin 3,DIAPH3)对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30例CSCC石蜡包埋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应用生物信息学与... 目的探讨Diaphanous相关成蛋白3(diaphanous-related formin 3,DIAPH3)对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30例CSCC石蜡包埋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应用生物信息学与免疫组化分析CSCC组织中DIAPH3的表达,并进行临床病理相关性分析。采用分子生物学与肿瘤迁移相关实验分析DIAPH3对C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及机制。结果仙桃学术数据库分析显示:DIAPH3 mRNA在CSCC组织(2.37)中表达比癌旁组织(0.25)明显升高(P<0.05);DIAPH3高表达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明显降低(P=0.031)。免疫表型:CSCC组织中DIAPH3的阳性率为70.00%(21/30),高于癌旁组织(30%,9/30);DIAPH3的阳性率在不同肿瘤分化程度(P=0.032)和有无淋巴结转移(P=0.01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RNA干扰DIAPH3组:CSCC细胞的迁移率(28.33%,P=0.002)、穿过小室的细胞数(207.67,P=0.001)及p-ERK(P=0.001)、MMP-2(P=0.003)、MMP-9(P=0.002)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过表达DIAPH3组:CSCC细胞的迁移率(79.00%,P=0.0004)和穿过小室的细胞数(224.33,P=0.0003)及p-ERK(P=0.001)、MMP-2(P=0.001)、MMP-9(P=0.002)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升高。DIAPH3+U0126组:CSCC细胞的迁移率(46.00%,P=0.0001)和穿过小室的细胞数(106.33,P=0.0003)及p-ERK(P=0.001)、MMP-2(P=0.002)、MMP-9(P=0.004)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结论DIAPH3在CSCC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且通过ERK1/2通路促进CSC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癌 DIAPH3 迁移 侵袭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EMB低表达通过促进细胞周期G_(1)/S期转变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育菡 范文艳 +2 位作者 马帅 钟加滕 王海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11-1620,共10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跨膜糖蛋白Embigin(EMB)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然而,其在结直肠癌进展中的作用和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分析EMB在结直肠癌中的...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跨膜糖蛋白Embigin(EMB)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然而,其在结直肠癌进展中的作用和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分析EMB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其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免疫组织化学、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结果表明,EMB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下调(P<0.01),EMB的低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不良分化、TNM分期和患者的不良预后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CCK-8细胞增殖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裸鼠皮下成瘤实验结果表明,抑制EMB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P<0.01)。RNA-seq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结果表明,EMB参与了细胞周期进程。流式细胞术、蛋白质印迹法和回复实验结果表明,干扰EMB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细胞周期G_(1)/S期转变(P<0.05)。干扰EMB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可被CDK4/6抑制剂Palbociclib(PD-0332991)HCl逆转(P<0.001)。综上所述,EMB低表达能够通过促进细胞周期G_(1)/S期转变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本研究可能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膜糖蛋白embigin(EMB) 结直肠癌 增殖 细胞周期
原文传递
核酸检测与血清学检测在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陶占领 孙红启 +1 位作者 杨俊梅 张哲莹 《河南医学研究》 2023年第24期4433-4436,共4页
目的比较核酸检测与3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在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分别采集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8年1—12月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咽拭子和血清样本,使用咽拭子进行肺炎支原体核酸检测,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 目的比较核酸检测与3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在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分别采集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8年1—12月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咽拭子和血清样本,使用咽拭子进行肺炎支原体核酸检测,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血清样本)。通过抗体动态监测进一步分析核酸和IgM抗体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本。结果核酸检测肺炎支原体阳性96例,阴性112例,核酸与3种血清学方法结果的一致性均为中等(Kappa值0.457~0.509),而3种血清学方法之间的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值0.841~0.932)。31.25%(30/96)的急性感染者入院时核酸为阳性而IgM抗体检测为阴性,但是根据IgG抗体的动态变化分析,其中有11.46%(11/96)的患者可以排除急性感染,可能是感染后的长期定植,10.71%(12/112)的患者可能因样本采集不准确导致核酸检测结果出现漏检。结论核酸和IgM抗体的检测各有优劣,在应用中需结合临床诊断和发病时间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血清学 核酸 抗体
下载PDF
Caspase-3、Caspase-8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14
作者 彭旭 千新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61-64,共4页
探究Caspase-3、Caspase-8在胃腺癌(GA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21年11月~2022年5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病理科进行病理检查并确诊为GAC的患者60例,以胃腺癌组织为实验组标本,以距癌灶边缘5cm以上的癌旁正常组织为对照组... 探究Caspase-3、Caspase-8在胃腺癌(GA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21年11月~2022年5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病理科进行病理检查并确诊为GAC的患者60例,以胃腺癌组织为实验组标本,以距癌灶边缘5cm以上的癌旁正常组织为对照组标本。以实时定量PCR法(RT-PCR)检测30例患者癌组织和癌旁周围(>5cm)正常组织中Caspase-3、Caspase-8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60例胃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周围(>5cm)正常组织中Caspase-3和Caspase-8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Caspase-3和Caspase-8表达与病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RT-PCR检测显示,Caspase-3基因在GAC组织中阳性率约为36.67%,与癌旁组织 83.33%阳性表达率相比明显降低(P < 0.01);Caspase-8基因在胃腺癌组织中阳性率约为33.33%,与癌旁组织 63.33%阳性表达率相比较明显降低(P < 0.05)。IHC检测发现:二种基因均主要定位表达于细胞浆,表现为黄棕色颗粒状,Caspase-3阳性表达率为36.67%,较癌旁组织 81.67%的阳性表达率显著更低(P < 0.01);Caspase-8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0.00%,较癌旁组织 63.33%的阳性表达率显著更低P < 0.01。进一步分析得出,Caspase-3和Caspase-8表达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P < 0.05)。结论 Caspase-3和Caspase-8对GAC发生及发展有一定抑制作用,其表达与GAC分化程度有关,有可能作为判断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 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8 胃腺癌 表达 临床意义
下载PDF
TTF-1、CDK4、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分析
15
作者 冷茹冰 徐衡 李娜 《医药论坛杂志》 2023年第16期30-34,共5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诊治的NSCLC患者115... 目的 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诊治的NSCLC患者115例,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TTF-1、CDK4、EGFR表达,并分析癌组织TTF-1、CDK4、EGFR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位置、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吸烟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NSCLC患者癌组织TTF-1阳性率(58.26%vs 10.43%)、CDK4阳性率(92.17%vs 84.35%)、EGFR阳性率(64.35%vs 6.0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NSCLC患者癌组织TTF-1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位置、吸烟无关(P>0.05),与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NSCLC患者癌组织EGFR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位置、吸烟无关(P>0.05),与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NSCLC患者癌组织CDK4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位置、淋巴结转移、吸烟无关(P>0.05),与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 TTF-1、CDK4、EGFR在NSCLC患者癌组织呈高表达,TTF-1、EGFR与NSCLC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有关,CDK4与NSCLC的发生以及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转录因子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病理特征 组织
原文传递
Rab8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
16
作者 王永霞 王贝玺 +1 位作者 王建强 千新来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6期991-1000,共10页
Rab8a是Ras小GTPase超家族成员之一,研究显示其在子宫内膜癌及肝细胞癌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关于Rab8a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的表达及功能目前尚不清楚。该研究首先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Rab8a在包括结、直肠腺癌在内的多种... Rab8a是Ras小GTPase超家族成员之一,研究显示其在子宫内膜癌及肝细胞癌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关于Rab8a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的表达及功能目前尚不清楚。该研究首先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Rab8a在包括结、直肠腺癌在内的多种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发现Rab8a在包括结、直肠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上调;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结果显示:Rab8a在结直肠癌细胞和组织中高表达,且其表达与肿瘤分化等相关临床病理参数相关;一系列的体外功能实验结果显示,Rab8a的外源性过表达可以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而干扰其表达可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荧光显微镜观察、Western blot及TOP/FOP-Flash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Rab8a的过表达可以诱导结直肠癌细胞的上皮–间质细胞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并增强细胞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总之,该研究证实了Rab8a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上调,并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发生EMT进而促进其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Rab8a 增殖 迁移 上皮–间质细胞转化
原文传递
Hsa_circ_0000745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会芳 张晓 +4 位作者 李晨卿 李宇龙 时开航 祝安心 贺国洋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3期544-551,共8页
该文主要研究环状RNA hsacirc0000745对肝癌细胞的促肿瘤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首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方法检测不同肝癌细胞中环状RNA hsacirc0000745的表达;其次,利用siRNA干扰技术敲低HepG2... 该文主要研究环状RNA hsacirc0000745对肝癌细胞的促肿瘤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首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方法检测不同肝癌细胞中环状RNA hsacirc0000745的表达;其次,利用siRNA干扰技术敲低HepG2细胞中的hsacirc0000745;然后,采用CCK-8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用Transwell实验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肝癌细胞HepG2的侵袭及迁移能力,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增殖、侵袭及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干扰hsacirc0000745后,肝癌细胞的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降低(P<0.05),同时伴有增殖相关蛋白cyclin D1表达水平下降(P<0.00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P<0.05),上皮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水平上调(P<0.05),而间质标志物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水平下调(P<0.05)。该研究结果表明,干扰hsacirc0000745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这为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和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hsacirc0000745 增殖 侵袭 迁移 EMT
原文传递
铁死亡在乳腺癌演进及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永霞 朱会芳 +2 位作者 王明永 千新来 李娜 《医学信息》 2022年第5期1-5,共5页
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肿瘤相关死亡率均较高的一种女性恶性肿瘤。尽管目前已有多种方法用于乳腺癌的治疗,但其整体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铁死亡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不同于细胞凋亡和坏死的,依赖铁离子及活性氧诱导脂质过氧化损... 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肿瘤相关死亡率均较高的一种女性恶性肿瘤。尽管目前已有多种方法用于乳腺癌的治疗,但其整体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铁死亡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不同于细胞凋亡和坏死的,依赖铁离子及活性氧诱导脂质过氧化损伤的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近年来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已成为医学研究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就铁死亡在乳腺癌演进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其进一步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铁死亡 铁离子 调节性细胞死亡 肿瘤演进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在丙泊酚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19
作者 安志强 秦宇 +2 位作者 李莹 董志广 钟加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102-105,共4页
明确丙泊酚对结肠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探讨内质网应激在丙泊酚诱导结肠癌细胞死亡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结肠癌提供一定的方向和依据。方法 利用CCK8法检测丙泊酚在不同药物浓度时对结肠癌细胞RKO、HCT-116及SW480的增殖及存活情况。Weste... 明确丙泊酚对结肠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探讨内质网应激在丙泊酚诱导结肠癌细胞死亡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结肠癌提供一定的方向和依据。方法 利用CCK8法检测丙泊酚在不同药物浓度时对结肠癌细胞RKO、HCT-116及SW480的增殖及存活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丙泊酚对相关内质网应激蛋白如GRP78、p-elf-2a、ATF4的表达,以及联合内应网应激抑制剂之后,对细胞增殖、存活的影响,以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变化。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丙泊酚在结肠癌细胞HCT-116、RKO中凋亡的情况;检测丙泊酚联合内应网应激抑制剂对结肠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 CCK8结果显示,不同浓度丙泊酚对结肠癌细胞RKO、HCT-116及SW480存活率及增殖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药物浓度与细胞生存率呈负相关,药物浓度越高,细胞生存率越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伴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丙泊酚对结肠癌细胞RKO、HCT-116的凋亡率也明显增加。而且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同样,伴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表达量也逐渐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不同药物浓度的丙泊酚对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P-EIF-2α、ATF4的表达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丙泊酚药物浓度的增加,结肠癌细胞的存活率和生存率降低,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丙泊酚可以诱导结肠癌细胞内质网应激途发生。丙泊酚联合内质网应激抑制剂增加结肠癌细胞对丙泊酚的细胞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内质网应激 丙泊酚 凋亡
下载PDF
人肺鳞癌与癌旁组织的全长转录组研究
20
作者 付婉莹 王宇明 钟加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8-11,共4页
分析导致肺鳞癌与癌旁组织在转录层面的异质性,挖掘肺鳞癌相关基因和通路,为肺鳞癌的致病机理提供进一步的证据。方法 通过对人肺鳞状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的全长转录组测序,并进行转录本注释、差异表达分析,挖掘肺鳞癌相关基因和通路。结... 分析导致肺鳞癌与癌旁组织在转录层面的异质性,挖掘肺鳞癌相关基因和通路,为肺鳞癌的致病机理提供进一步的证据。方法 通过对人肺鳞状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的全长转录组测序,并进行转录本注释、差异表达分析,挖掘肺鳞癌相关基因和通路。结果 在肺鳞癌与癌旁组织之间转录本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其中7471个转录本在肺鳞癌中高表达,5096个转录本在肺鳞癌中低表达。肺鳞癌与癌旁组织差异转录本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NF-kB信号通路中的基因在肺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调控作用。结论 通过转录组学,在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找到了有差异的转录本信息,为肺癌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癌 转录组 差异分析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