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基因关联研究及其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郭伟云 李文强 +1 位作者 牛玉璐 吕路线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310-313,共4页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是目前研究复杂遗传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拷贝数变异(CNVs)已成为复杂疾病易感基因定位的优选标记。基于SNPs和CNVs的GWAS在疾病易感基因定位分析中实现了高通量的全基因组覆盖和无假设分析...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是目前研究复杂遗传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拷贝数变异(CNVs)已成为复杂疾病易感基因定位的优选标记。基于SNPs和CNVs的GWAS在疾病易感基因定位分析中实现了高通量的全基因组覆盖和无假设分析,与以往遗传学研究方法相比,效率更高、可信度更强,在糖尿病、肥胖等疾病中被广泛应用。精神分裂症(SP)是复杂遗传性疾病的典型代表,GWAS为SP的研究带来了突破。本文就GWAS及其在SP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关联研究 精神分裂症 单核苷酸多态性 拷贝数变异
下载PDF
关于临床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文强 牛敬媛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54-155,158,共3页
根据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特点,作者认为应该从科研意识、自身素养、导师队伍、学术环境和科研管理等5个方面加强临床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临床医学研究生 科研能力 培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外周血淋巴细胞多巴胺D1受体基因mRNA表达探索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红星 李文强 +2 位作者 张海三 吕路线 杨鸽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85-387,390,共4页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多巴胺D1受体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 方法 将11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患者组,117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两组多巴胺D1受体基因mRNA表达量;患者...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多巴胺D1受体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 方法 将11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患者组,117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两组多巴胺D1受体基因mRNA表达量;患者组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前抽取静脉血标本,并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对照组于入组次日晨起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检测上述指标.分析两组多巴胺D1受体基因 mRNA表达量的差异性以及患者组多巴胺D1受体基因 mRNA表达量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分的相关性. 结果 患者组多巴胺D1受体基因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067,P<0.05);患者组治疗前多巴胺D1受体基因mRNA表达量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因子分呈有统计学意义正相关(R=0.350,P<0.01),与攻击因子分呈有统计学意义负相关(R=-0.334,P<0.01);与总分、阳性症状及一般病理因子分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R=0.127、0.043、-0.029;P均>0.05). 结论 多巴胺D1受体基因mRNA表达量与精神分裂症存在关联,其表达量增高可能导致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但抑制精神分裂症的攻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多巴胺D1受体 MRNA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局部脑活动异常:一项纵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4
作者 李雪 刘青 +17 位作者 陈兆年 李亚霖 杨莹 王秀娟 郭晓歌 罗彬彬 张燕 史晗 张露文 苏玺 邵明龙 宋盟 郭素芹 樊令仲 岳伟华 李文强 吕路线 杨勇锋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023-1023,共1页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患者的局部自发脑活动变化及其与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探究用于疗效预测的生物标志物。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04例SZ患者和86例健康受试者(healthy control,HC)。SZ组受试者在基线和第二代抗精...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患者的局部自发脑活动变化及其与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探究用于疗效预测的生物标志物。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04例SZ患者和86例健康受试者(healthy control,HC)。SZ组受试者在基线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治疗8周末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HC组受试者在基线时扫描。使用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和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DC)评估受试者局部自发脑功能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低频振幅 健康受试者 精神分裂症患者 磁共振扫描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疗效预测 脑功能活动
下载PDF
丁苯酞对酒精依赖大鼠海马谷氨酸含量及NR2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杜爱林 李爽 +3 位作者 姜洪波 李文强 郝伟 张瑞岭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8-19,27,共3页
目的:研究丁苯酞(NBP)对酒精依赖大鼠海马谷氨酸(Glu)含量和NNMDA受体2B亚基(NR2B)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酒精成瘾大鼠模型,观察戒断症状,SYBR Green I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海马区NR2BmRNA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海马组织中谷氨酸... 目的:研究丁苯酞(NBP)对酒精依赖大鼠海马谷氨酸(Glu)含量和NNMDA受体2B亚基(NR2B)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酒精成瘾大鼠模型,观察戒断症状,SYBR Green I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海马区NR2BmRNA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海马组织中谷氨酸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戒断评分比正常组明显上升(P<0.01),NBP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戒断评分明显下降(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模型组大鼠海马区谷氨酸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差异有显著性,而各用药组与模型组相比,海马区谷氨酸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海马区NR2B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5),而NBP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海马区NR2BmRNA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BP能够减轻酒精依赖大鼠的戒断症状,可能与NBP抑制NR2B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酒精成瘾 NMDA受体2B亚基 谷氨酸
下载PDF
白藜芦醇甙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Cdk5激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新娟 张艳 +4 位作者 徐春阳 李爽 杜爱林 张利彬 张瑞岭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甙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活性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酒精中毒模型组、酒精中毒+白藜芦醇甙低剂量组、酒精中毒+白藜芦醇甙高剂量组。以灌胃法(每...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甙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活性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酒精中毒模型组、酒精中毒+白藜芦醇甙低剂量组、酒精中毒+白藜芦醇甙高剂量组。以灌胃法(每天3.0 g/kg酒精)建立慢性酒精中毒大鼠模型。戒断评分法观察戒断症状;Morris水迷宫测试学习记忆成绩;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海马区Cdk5蛋白表达;液闪法检测海马组织Cdk5激酶活性。结果:酒精中毒模型组戒断评分、水迷宫测试结果、Cdk5激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白藜芦醇甙高剂量组戒断评分、水迷宫测试结果,均明显低于酒精中毒模型组(P<0.05);白藜芦醇甙高低剂量组Cdk5激酶活性均明显低于酒精中毒模型组(P<0.05);酒精中毒模型组大鼠海马区Cdk5阳性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给予白藜芦醇甙干预后Cdk5阳性细胞数量较酒精中毒模型组减少(P<0.05)。结论:白藜芦醇甙能够缓解酒精中毒所致的记忆损伤,这种作用可能与下调Cdk5激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甙 慢性酒精中毒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 学习记忆
下载PDF
白藜芦醇甙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学习记忆及前额叶皮质NR2B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徐春阳 李爽 +2 位作者 陈璐 侯福佳 张瑞岭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3-214,220,235,257,共5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甙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学习记忆及大脑前额叶皮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NR2B)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慢性酒精中毒模型,Y-型迷宫测试空间学习与记忆成绩,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前额叶皮质NR2B表达,聚合酶链式...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甙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学习记忆及大脑前额叶皮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NR2B)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慢性酒精中毒模型,Y-型迷宫测试空间学习与记忆成绩,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前额叶皮质NR2B表达,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析前额叶皮质NR2B mRNA的改变。结果:学习记忆测试显示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成绩比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学习记忆成绩明显上升(P<0.05或P<0.01);免疫组化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前额叶皮质区NR2B阳性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多,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NR2B mRNA阳性表达明显减少;PCR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前额叶皮质区NR2B 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上升(P<0.01),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NR2B mRNA表达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白藜芦醇甙可能通过对NMDA受体4F53亚基NR2B蛋白表达的调节而发挥抗酒精中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甙 慢性酒精中毒 NMDA受体2B亚基
下载PDF
白藜芦醇甙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前额叶皮质cdk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春阳 李爽 +1 位作者 郝伟 张瑞岭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58-159,188,I0002,共4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甙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学习记忆及前额叶皮质区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慢性酒精中毒模型,Y-型迷宫测试空间学习与记忆成绩,实时定量PCR分析前额叶皮质组织cdk5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甙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学习记忆及前额叶皮质区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慢性酒精中毒模型,Y-型迷宫测试空间学习与记忆成绩,实时定量PCR分析前额叶皮质组织cdk5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前额叶皮质区cdk5表达。结果:学习记忆测试显示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成绩比正常组明显下降,白藜芦醇甙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学习记忆成绩明显上升;免疫组化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前额叶皮质区cdk5阳性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多,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cdk5阳性表达明显减少;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前额叶皮质区cdk5 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上升,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cdk5 mRNA表达明显下降。结论:白藜芦醇甙可能通过对cdk5表达的调节而发挥抗酒精中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甙 慢性酒精中毒 CDK5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抑郁症辅助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刁云恒 王慧颖 +4 位作者 董娇 朱艺菡 邵秋静 冯来鹏 王长虹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2期257-264,共8页
随着抑郁症诊疗技术的发展,各种抑郁症相关的临床数据量急速扩增,机器学习技术恰好适用于大数量、多维度、多模态的数据,通过机器学习技术自动学习抑郁症诊疗数据中的特征,利用数据特征对抑郁症进行疾病诊断、疗效预测,达到抑郁症辅助... 随着抑郁症诊疗技术的发展,各种抑郁症相关的临床数据量急速扩增,机器学习技术恰好适用于大数量、多维度、多模态的数据,通过机器学习技术自动学习抑郁症诊疗数据中的特征,利用数据特征对抑郁症进行疾病诊断、疗效预测,达到抑郁症辅助诊断的目的。本文从机器学习在不同种类临床数据上应用的角度对文献进行了系统性分析,总结了机器学习在抑郁症辅助诊断领域的通用研究流程及常用研究方法,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机器学习 辅助诊断 综述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多巴胺D3受体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
10
作者 张红星 张海三 +3 位作者 李文强 张燕 吕路线 杨鸽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348-1351,共4页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多巴胺D3受体(DRD3)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分析DRD3基因的表达与儿童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首发精神分裂症患儿(精神分裂症组)和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各40例。应用RT-PCR...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多巴胺D3受体(DRD3)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分析DRD3基因的表达与儿童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首发精神分裂症患儿(精神分裂症组)和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各40例。应用RT-PCR方法测定健康对照组及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前后外周血DRD3 mRNA的表达,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量表)评定症状严重程度和临床疗效。采用SPSS 12.0软件,根据数据特征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双因素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儿治疗前及服药后第1周DRD3 mRNA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89、3.79,Pa=0.000),第2-4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0.16、-1.13,P=0.262、0.873、0.276);精神分裂症组不同时间DRD3 mRNA表达量双因素变量分析显示各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0.63,P=0.000);治疗前PANSS评分与DRD3mRNA表达呈正相关(r=0.428,P=0.006);治疗4周后,PANSS总分减分率与服药前后DRD3 mRNA的变化无相关性(r=0.100,P=0.541)。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儿外周血DRD3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精神分裂症存在关系,其表达量越高,症状越严重,在一定时期内DRD3 mRNA的表达变化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不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多巴胺D3受体 基因表达 儿童
原文传递
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检测及其意义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程哲 郭世龙 +3 位作者 盂焱 杜好瑞 郭新胜 杨世昌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43-114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64例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HAMD-17)评估抑郁状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64例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HAMD-17)评估抑郁状况,依据评估结果分为脑卒中后抑郁(PSD)组(n=57)、非PSD组(n=107),并抽取同期体检健康的志愿者(n=50)设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组对象的SAA水平,并收集PSD组、非PSD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PSD的危险因素。结果PSD组SAA水平[(18.85±5.25) mg/L]明显高于非PSD组[(15.25±5.75) mg/L]及健康对照组[(7.65±4.50) mg/L],非PSD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PSD组在中等或以上受教育程度、性格内向、经济状况差、独居、婚姻状态差、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9分、并发症、关键部位(额叶、基底节)梗死比例方面与非PS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格内向、经济状况差、独居、入院时NIHSS评分≥9分、关键部位(额叶、基底节)梗死及SAA水平升高(OR=1.545,P=0.035,95%CI:1.257~1.898)均是PS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AA作为一种生物学标记物,其水平检测对PSD的早期诊断、临床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后抑郁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原文传递
孕期饮用酒精对子代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H2S/CBS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春阳 杜爱林 +3 位作者 姜洪波 张艳 郝伟 张瑞岭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研究孕期饮用酒精对子代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硫化氢(H2S)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孕期饮用酒精模型,子代成年后,检测学习记忆、海马组织H2S含量、胱硫醚β-合酶(cystathionine—beta—synthase,CBS)活性,免疫组化检测海马区CBS... 目的研究孕期饮用酒精对子代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硫化氢(H2S)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孕期饮用酒精模型,子代成年后,检测学习记忆、海马组织H2S含量、胱硫醚β-合酶(cystathionine—beta—synthase,CBS)活性,免疫组化检测海马区CBS蛋白表达。结果学习记忆测试结果显示孕期饮用酒精组子鼠学习记忆成绩[(43.00±15.33)次]比正常对照组和饮酒对照组明显下降[(25.13±12.35)次和(26.12±11.95)次,P〈0.05)];孕期饮用酒精组子鼠海马组织H2S含量[(30.32±5.84)nmol/g]较正常对照组[(52.51±7.85)nmol/g]和饮滔对照组[(49.93±4.29)nmol/g]明显下降(P〈0.01);孕期饮用酒精组子鼠海马组织CBS活性[(55.13±4.45)nmol/g]较正常对照组[(71.06±5.58)nmol/g]和饮酒对照组[(69.96±6.13)nmol/g]明显下降(P〈0.01);孕期饮用酒精组子鼠海马区CBS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和饮酒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孕期饮用酒精对子代大鼠的神经损伤可能与H2S/CBS系统的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饮用酒精 子代大鼠 硫化氢
原文传递
近红外光谱成像在抑郁症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顾乔乔 王慧颖 +2 位作者 刘聪 董娇 王长虹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58-864,共7页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目前抑郁症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自述的症状及临床访谈的结果,诊断过程相对主观。作为辅助抑郁症诊断及疗效评估的新技术之一,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近年来受到大量关注。文章...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目前抑郁症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自述的症状及临床访谈的结果,诊断过程相对主观。作为辅助抑郁症诊断及疗效评估的新技术之一,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近年来受到大量关注。文章整理综述了近年来NIRS在抑郁症的诊断与疗效评估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NIRS能反映抑郁症患者脑皮层额颞叶的异常血流动力学活动,尤其是背外侧前额叶及额下回,其氧合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辅助诊断抑郁症的准确率较高。目前只有较少的纵向研究使用NIRS比较抑郁症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活动的变化,初步证实了NIRS在抑郁症疗效评估应用中的潜力。未来需要更多大样本量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NIRS在抑郁症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具体应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近红外光谱成像 辅助诊断 鉴别诊断 疗效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